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思维导图 知识点 过关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37张PPT)教育课件

什
么
很
头
试
常
变
成
我
自
己
你
部
多
时
完
弄
。
但
戏
候
在
这
样
做
时 现 镜 有
场
一
个
就
穿
我
不
想
后
不
好
的
后
和
尔
是
等
我
果
就
戴 。
是 东
得
你
可
希
当
你
真
以 的
■电你是否有这样经历,当 你在做某一项工作 和学习的时候,脑 子里经常会蹦出各 种不同的需求。比 如你想安 心下来看2小时的书,大脑会 蹦出口渴想喝水, 然后喝水的时候自 然的打开电视。。 。。。。,一个小 时过去 了,可能书还没看2页。很多 时候甚至你自己都 没有意思到,你的 大脑不停地超控你 的注意力,你就这 么轻易 的被你的大脑所左右。你已 经不知不觉地变成 了大脑的奴隶。尽 管你在用它思考, 但是你要明白你不 应该隶属 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 有你的大脑,并且 应该是你可以控制 你的大脑才对。一 切从你意识到你可 以控制你 的大脑的时候,会改变你的 很多东西。比如控 制你的情绪,无论 身处何种境地,都 要明白自己所
粉彩九桃纹过枝盘 清雍正(公元1722—1735 年在位) 高8.5厘米 口径51厘米
清朝景德镇
清代景德镇制 瓷工艺——汝 窑
新授
动脑 筋
清朝商业的 发展有哪些
表现?
(1)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 形成商业网
(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 镇、汉口镇)
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扬州 等) (3)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商帮 (晋商、徽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34张PPT)

•罗布最愿意训练的课目是队列训练。其他的课目都是迷彩服,队列训练的时候,新兵要穿上水兵服。风一吹来,罗布能够看到飘带在班长脑后飞舞,那个时候,他总会走神,一直在想飘带在脑后轻盈舞动时自己帅气的样子。
•新兵下连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罗布不停地追问班长他能够分到哪个舰上。班长却对他说:“所有人都要服从分配。”
2.请说出清朝疆域?
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
巴勒喀什池
葱
太平洋
岭
喜马拉雅山脉 南海诸岛
台湾、钓鱼岛、 赤尾屿
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 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历史学家研究, 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清朝 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 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
2、商业的发展:
(1)各类商业城镇的繁荣
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 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 商业市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2)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的兴起;出现专门经 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的“票号”
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 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记载已拥有“十 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 清朝前期国家统一、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 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 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广大劳动 人民辛勤劳作。
2.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 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 这些作物的种植与清前期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 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 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粮食产量有了大 幅度的提高。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 清朝人口的增长。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共21张PPT)

清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朝 前
农业生产的 恢复和发展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期
社
会
手工业和商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经
业的发展 商业:商业发达
济
的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口的增长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 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 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 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 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 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 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 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 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 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 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 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 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 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七下历史共21课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年改年号为贞观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发兵反击突厥,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宰第3课盛唐气象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唐朝与日本二、唐朝与天竺玄奘西行三、唐与新罗(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引入医学、天文、历算唐新罗音乐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政权(辽)契丹族政权的建立(西夏)党项族政权的建立首领耶律阿保机元昊时间10世纪初91611世纪前期1038都城上京临潢府兴庆府发展情况发展生产,创造文字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造西夏文字辽太宗占领燕云十六州宋太祖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从进攻到防御宋真宗澶(cán)洲之战与“澶渊之盟”: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三、西夏与北宋元昊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宋夏合约西夏称臣,宋给西夏岁币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元朝的统治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明朝的灭亡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 盛唐气象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 6北宋的政治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8金与南宋的对峙9宋代经济的发展10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元朝的统治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4明朝的统治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7明朝的灭亡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的偏安农业的发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清朝的疆域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隋文帝(杨坚)581年夺北周建隋朝长安为都,废除门第,用考试选人才。
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炀帝:1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的统治。
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隋朝的灭亡。
最新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 (共17张PPT)

3
除了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之外,清初农业恢复 和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政治前提;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新的作物 品种的引进和农业、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前代打好 的基础;人民的辛勤劳动。
具体表现: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在北 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 工商业非常繁荣。
12
(2)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
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这些商帮 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与晋商相匹敌 的是徽商,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 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4
从课本上找出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 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 海塘。
3.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 度的提高。
4.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 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 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
清军是如何入关的?
1644年,清军入关,李自成建立的农民政权被颠覆 了。清军入关后,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抗,战争延 续了20多年,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民无遗 类,地尽抛荒”的残破景象。清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 统治,保证封建剥削的顺利进行,逐步调整了统治政策。 在人民群众的辛勤努力下,农业、手工业得到了恢复和 发展。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ppt

全国人口统计数 1920万人 1939万人 15000万人 31000万人
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顺治18年(1661年)
6.88亩
康熙60年(1721年)
8.26亩
雍18正世1纪2年人(口17增34长年)速度超过8.了13粮亩 食产量的增长
乾速隆度4,9年因(此17人84均年粮) 食产量2.反51而亩呈现回落趋势。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1.手工业的发展
(1)概况: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
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
的发展。
(2)表现
①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
湖北的汉口镇 在明朝中期才 发展起来,到 清朝时已成为 “人烟数十里 ,贾户数千家 ”的都会。
表现③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 隆时期的苏州,据记载已拥有“十万烟火” ,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 苏州码清头停代靠苏着州无城数西运水粮的畔漕戏船台
(3)粮食种植方面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①改进种植技术, 改良新品种,推广 玉米、甘薯等高产 作物,(作用)使 粮食产量有了大幅 度的提高。
②经济作物的种植也 有了较大的发展,品 种增加,棉花、甘蔗、 烟草、茶叶、药材, 以及花卉、水果等作 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 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22张PPT)

LOGO
形 成 了 大 的
乔家大院全景图
商 帮
商帮: 徽商、晋商
胡雪岩:著名的徽商,早 年在各省设立银号20多处, 并经营中药、丝茶生意, 操纵江南商业,资产最高 达2000万两以上。后又入 朝为官,所以历史上称 “红顶商人”
商帮发展(晋商、徽商)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山西祁县的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共有6个大 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具有很高的建筑美 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全方位展现了晋商文化 和晋商的富有。
庄稼 种植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经济 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
作物 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LOGO
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丝织十景图》描绘了丝织过程中10道工序:胰炼、染色、络丝、牵经、摇纺、接经、挑花、 倒花、织绸和提花,不同的工序产生泡丝工、染丝工、整经工、接头工、倒花工等不同的工种。 《丝织十景图》中出现了60多个人物,为清一色的男性。这些男性主要是从事丝织业生产的操 作工,画面上偶尔出现头戴红顶帽的,则是官府所派的管理人员。
LOGO
2、商业的发展——商业很发达
形成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
《盛世滋生图》涉及 人物1.2万人,有中国 最美丽的园林、建筑 2000多栋,各种船只 400余艘,描绘的是苏 州的盛世场景,官场、 民俗文化、杂耍等应 有尽有。
吴江县的盛泽镇
湖北的汉口镇
农村地区 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 湖北的汉口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湖北的汉口镇 在明朝中期才 发展起来,到 清朝时已成为 “人烟数十里 ,贾户数千家 ”的都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思维导图
知识要点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______的重要性,大力推行______政策。
2.表现:_______不断扩大;兴修_______;在粮食作物(如推广______、_______ )、经济作物(如_______、甘蔗、______、_______ 等)种植方面改进技术、改良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
3.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对_______和城镇_______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的发展: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 。
2.商业的发达:
(1)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______ 。
(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______市镇,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如:北京、杭州等。
(3)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_______,著名的有_______ 和__________ 。
三、人口的增长
1.原因: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2.表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_______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____________ 。
3.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___________ 逐渐突出,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难点释疑
1.农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农业的发展是明清城镇经济出现新面貌的前提。
农业的发展为城镇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大量城市常住居民出现。
而城市人口的增多,各方面的需求也相应增多,因此引发了新的生产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城镇人口需求,扩大了市场的同时也加快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2.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主要区别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过关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明末清初持续40年的战乱,使南北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到清军入关的时候,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一片凄凉。
由此可见,清王朝面临的重大问题是()
A.如何收复台湾
B.如何恢复经济
C.如何管理西藏
D.如何统一思想
2.面对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清初统治者采取的“国之大计”是()
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B.发动对外战争
C.加快人口增长
D.平定叛乱
3.清朝初期,统治者为了解决明末因战乱引起土地抛荒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A.整顿吏治
B.设置军机处
C.废除宰相
D.奖励垦荒
4.清朝开荒执照是清政府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有官府给以印信的执照,它说明清朝()
A.重视农业的发展
B.商业发达
C.手工业发展
D.商帮兴起
5.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唱出了浓浓的中国风,最出名的青花瓷产自()
A.定窑
B.哥窑
C.钧窑
D.景德镇
6.据记载,至乾隆时某座城市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该城市是()
A.盛泽镇
B.汉口镇
C.苏州
D.扬州
7.清朝前期商业发达,陆路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过万户,比县城还大,比如()
A.北京
B.吴江县的盛泽镇
C.苏州
D.广州
8.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
这一现象说明()
A.唐朝农业非常发达
B.明清时期商业发达
C.元朝民族进一步融合
D.北宋时期对外贸易发达
9.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在商业活动中出现的新现象是()
A.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C.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10.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除贩卖粮食、食盐、绸缎外,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
A.银行
B.公司
C.手工工场
D.票号
11.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当时的江南地区有不少人从事纺织行业
③当时,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④商业十分发达,形成一些大的商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12.截至2018年我国人口总数达13.95亿,世界排名第一。
在历史上,清朝前期是人口快速增长期之一,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
A.1亿
B.3亿
C.5亿
D.10亿
13.明朝初年,全国人口共有六千五百万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一亿四千万左右。
清朝时期,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
其中的原因有()
A.国家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占城稻开始由越南引进
C.明清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D.曲辕犁和筒车的推广
14.清朝时,造成很多地方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人口的快速增长
B.人口的快速减少
C.连年战乱
D.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
15.分析以下两个表格,表格信息反映出清朝()
A.人口数量保持稳定
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耕地面积逐渐下降
D.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二、综合题
16.人口问题与朝代的更替相辅相成,事关国运兴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王朝更替之后大约经历了一代人,明末清初的混乱才得以平息,人们终于可以在平静的生活中孕育后代。
——上田信《海与帝国》材料三清朝的皇帝有一种危机感,若不予民以食则帝国将亡……如何养活人民成为官员们共有的危机感。
产业的振兴、粮食的增产、面对饥荒等地方危机的对策成为官员的重要职务。
——上田信《海与帝国》
材料四中国农业的核心是作物制度,在缺乏重大技术发明的情况下,作物的性能足以使农业的前沿地带越来越离开低地、盆地和谷地而进入较干旱的丘陵和山区……16世纪的中国发生了继宋朝引进占城大米之后的第二次农业革命。
——何炳棣《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材料五为了减轻人口日益增加的地区压力,对森林覆盖的山地进行了堪称全国性的开垦,对丘陵和山地的开垦如此密集,以至于水土流失与报酬递减已成为严重的问题……中国本部已经没有农业扩展的余地,到19世纪40年代已经无法解决日益尖锐的农村失业问题。
——何炳棣《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人口变化情况。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并概括清朝前期人口出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五,概括政府主要采取什么措施减轻人口增加带来的压力?这一措施具体造成了哪些问题?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知识要点】
一、1.农业生产垦荒
2.耕地面积水利玉米甘薯棉花烟草茶叶
3.手工业商品经济
二、1.手工业工场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培根
2.(1)商业网(2)工商业(3)商帮晋商徽商
三、2.3亿三分之一3.人地矛盾
【过关训练】
1.B
2.A
3.D
4.A
5.D
6.C
7.B
8.B
9.D 10.D 11.C 12.B 13.C 14.A 15.D 16.(1)人口急剧增长。
(2)政权、社会稳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引进及推广高产粮食作物。
(3)措施:开垦荒地。
问题: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农村失业问题。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