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合集下载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1.1 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能够完成组装、焊接、喷涂等重复性、高精度的工作。

1.2 医疗行业:工业机器人在手术室、药品生产等领域的应用,能够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手术风险,并提高药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1.3 农业领域:工业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能够完成种植、收割、喷洒等农业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2.1 传感技术:工业机器人的传感技术不断发展,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2.2 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技术不断创新,能够实现更精确的运动控制和协作控制,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和精度。

2.3 人机交互技术:工业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技术不断改进,能够实现与人类的无缝协作,提高工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3.1 智能化:工业机器人将越来越智能化,能够通过学习和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实现自主决策和自主学习,提高工作的智能性和灵活性。

3.2 协作化:工业机器人将越来越注重与人类的协作,能够与人类实现更紧密的合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3.3 网络化:工业机器人将越来越网络化,能够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总结: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工具,其应用领域广泛且不断扩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将越来越智能化、协作化和网络化,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力。

我们期待工业机器人在未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主工作能力,能代替人进行重复性、精密性和危险性工作的智能化设备。

它可以在生产线上代替人工完成装配、搬运、焊接、喷涂等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产品质量。

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

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1.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应用领域之一。

汽车生产线上大量的焊接、装配、搬运等工作都是由工业机器人完成的。

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优势,能够大大提高汽车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电子制造业在电子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组装、精密加工、测试等工艺环节。

由于电子设备的制造工艺要求非常高,需要高精度的操作和快速的生产速度,因此工业机器人在电子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3.食品加工业工业机器人在食品加工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像食品包装、食品搬运、食品清洗等工作都可以由工业机器人来完成。

相比人工操作,工业机器人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可以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

4.医药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对产品的洁净度、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因此工业机器人在这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工业机器人可以完成药品的分装、标签贴附、包装等工作,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农业生产近年来,随着农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农业机器人可以完成农作物的种植、喷洒、收割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规模化程度。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具备更强的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工业机器人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和生产需求自主调整工作模式,并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稳定性。

2.柔性化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柔性化,可以快速适应不同的生产场景和工艺要求。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的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2. 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医疗设备、食品加工等行业。

其中,汽车制造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市场份额的XX%。

3. 技术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

目前,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包括视觉识别、人工智能、协作机器人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业机器人能够更加智能化、灵活化和高效化。

4. 产业竞争格局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ABB、发那科、川崎重工、安川电机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将越来越智能化。

通过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工业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并具备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2. 协作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是指能够与人类工作者实现安全合作的机器人。

随着人机协作技术的成熟,协作机器人将在工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与人类工作者共同完成一些繁重、危险或高精度的工作任务。

3. 柔性化工业机器人的柔性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柔性化包括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

通过增加关节数目、改进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技术等手段,工业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和任务需求。

4. 服务机器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服务机器人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服务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医疗护理、家庭服务、餐饮等领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四、结论工业机器人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工业机器人是指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机器人,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替代人工完成繁重、危险或重复性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探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1.1 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需要人工干预进行编程和操作,而现在的工业机器人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感知环境的能力,实现自主操作和决策。

1.2 应用领域逐渐扩大过去,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业等重工业领域。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到电子、医疗、食品等各个行业。

例如,在电子行业,工业机器人可以进行电子产品的组装和检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3 与人类合作的机器人越来越多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往往是独立工作的,与人类工作区域相隔离。

然而,随着人机协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机器人可以与人类进行合作。

这些机器人可以通过感知和学习人类的动作,实现与人类的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2.1 智能化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和分析,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和适应能力。

2.2 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增强工业机器人将越来越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和任务需求。

例如,机器人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进行自动调整和适应,而无需进行繁琐的重新编程。

2.3 人机协作的进一步发展人机协作将是未来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与人类的合作,与人类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

这种人机协作模式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并且更加安全可靠。

三、工业机器人的挑战与机遇3.1 技术瓶颈与安全问题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面临一些技术瓶颈,例如感知和决策能力的提升、机器人与人类的精细协作等。

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产业链及发展模式分析

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产业链及发展模式分析

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产业链及发展模式分析工业机器人是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制造业的发展而迅速兴起的新兴产业。

据统计,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00亿美元,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物流和仓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现状、产业链及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一、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工业机器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德国、日本和美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四大主要市场。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数量。

从市场规模上来看,中国、德国、日本和美国占据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半壁江山。

由于全球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也在快速增长。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更加推动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和工厂纷纷引进工业机器人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和消除安全隐患。

从应用领域来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除了传统的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领域外,工业机器人在医药制造、食品加工、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市场潜力无限。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终端用户。

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是整个产业链的关键,他们负责设计、研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

国内外像ABB、库卡、发那科、雅马哈等都是全球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

零部件供应商是供应工业机器人和配件的关键环节,包括传感器、执行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这些配件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

有了优质可靠的零部件供应商,才能保证工业机器人的品质和可靠性。

系统集成商则是负责将工业机器人和零部件整合到一体,为终端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他们提供整体方案设计、设备调试、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等服务。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们可以在生产线上完成繁重和重复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

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1. 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

它们可以完成车身焊接、零部件组装、油漆喷涂等工作。

通过使用工业机器人,汽车制造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且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2. 电子电器制造在电子电器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生产线上的组装和包装工作。

它们可以精准地完成各种小零件的组装工作,并且可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工业机器人还可以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 医药制造在医药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它们可以完成药品的灌装、包装和标签贴附等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也可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行业,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装和分拣工作。

它们可以在高速生产线上完成各种食品的包装工作,并且可以保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5. 其他领域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它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不断提升工作效率,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提高自主决策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生产需求。

2. 柔性化工业机器人的柔性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它们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工具和程序,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 协作化工业机器人将会更加注重与人类的协作。

它们可以通过传感器和视觉系统实现与人类的安全合作,共同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4. 网络化工业机器人的互联网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它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生产管理。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工业机器人行业是指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提供工业制造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产业。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工业机器人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包括机器人制造商、关键部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等。

二、行业发展情况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45.7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以上。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日本和韩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机器人制造商纷纷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

例如,柔性生产线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云服务机器人等。

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和适应。

3. 应用领域广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包括汽车制造、电子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

汽车制造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占据了全球机器人市场的40%以上。

三、竞争格局1. 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大型机器人制造企业争夺市场份额。

国外企业如ABB、Fanuc、KUKA等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

国内企业如中国重工、海尔、Siasun等也在加大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提升竞争力。

2. 技术壁垒较高工业机器人制造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人才,并且需要掌握核心技术。

因此,技术壁垒较高,新进入者需要面临较大的挑战。

3. 产业链完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较为完善,包括机器人制造商、关键部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等。

各个环节协同发展,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四、发展趋势及挑战1. 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工业机器人将实现更高的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工业环境。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以自动完成工业生产任务的机器人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1.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40万台,同比增长11%。

其中,亚洲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领全球市场份额的67%。

2.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创造、电子产品创造、物流和仓储、食品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殊是在汽车创造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3.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实现更加精准的操作。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不断优化自身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 协作机器人的浮现:协作机器人是一种可以与人类共同工作的机器人,可以在无需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与人类进行近距离合作。

三、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 人机协作的发展随着协作机器人的浮现,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与人类的协作。

人机协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机器人的占地面积和成本。

2. 智能化和自主化的提升工业机器人将越来越智能化和自主化。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可以学习和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实现更加灵便和高效的操作。

3. 机器人与物联网的融合工业机器人将与物联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通过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连接,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加智能的生产流程和数据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精细化创造的需求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机器人将面临更多的精细化创造需求。

例如,高精度的零部件加工、柔性生产线的搭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来源:Wind,长江证券研究所
从“电气”角度,追踪研发投入的持续
下游多元且分布较散,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成为工艺攻克的必要条件 ✓ 外资品牌在汽车、电子电气领域有显著优势,抓住细分行业兴起的机遇开发具有技术针对性的产品是国产品牌的关键 ✓ 截至2018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民经济34个行业大类,107个行业中类
表:使用国产零部件的工业机器人,机械外壳占比较高
基础款六轴 个数 机器人
使用国产零部件 单价(元) 合计(元) 占比
使用进口零部件 单价(元) 合计(元) 占比
图:恒立液压挖掘机专用油缸销量与毛利率走势几乎一致
控制系统 1
10000
10000 21.19% 15000 15000 16.13%
伺服电机 6
盈利能力极强
人等
系统集成+本体,焊接设备、机器人本体、 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和解决 机械手臂、LBR iiwa轻型机器人、
系统集成、物流自动化
方案的供应商之一,采用开放式的操作系统 KRQUANTEC press冲压连线机器人等
安川电机(日本)
日本第一个做伺服电机的公司,典型的综合
伺服+运动控制器、电力电机设备,运动控 机器人企业,伺服机、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 GP、VA、MA、MFL、MFS等系列搬
1200
7200 15.25% 3000
18000 19.35%
减速器 6
2500
15000 31.78% 7500
45000 48.39%
本体(机械 外壳)
1
15000
15000 31.78%
总成本(元)
47200
资料来源:OFweek机器人,阿里巴巴,长江证券研究所
15000
15000 16.13% 93000
离散自动化与运动控制以及过程控制和过程 拥有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运动控制核心技 机器人、IRC系列机器人控制器、电子
自动化,系统集成业务
术优势突出电Biblioteka 等数控系统、自动化、机器人
数控系统世界第一,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 LR Mate系列装配机器人、CR系列搬
份额;除减震器以外核心零部件都能自给, 运机器人、M系列机床和物流搬运机器
制,伺服电机,机器人本体
均自给,性价比较高
运、码垛、机床机器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长江证券研究所
持续研发是“机器人王国”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机器人是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主要由机械本体、伺服系统、减速器和控制器四部分组成,其中本体属于传统“机械”范畴,而控制系统属于
“电气”的领域
图:工业机器人包含机械、控制和传感检测
驱动系统 机 械 部 分
机械结构系统
人机交互系统 控 制 部 分
控制系统
传感检测部分
维修;建造;拆卸
资料来源:《2015年机器人行业报告》,长江证券研究所
图:2015年后汇川技术研发费用增速领先于利润增速指标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营收同比
归母净利润同比
2014
2015
2016
研发费用同比
表: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应用行业
应用类型
汽车产业 弧焊;点焊;装配;搬运;喷漆;切割(激光;离子)等 电子电器 搬运;洁净装配;自动传输;打磨;真空封装;拾取等 化
工纺织 搬运;包装;码垛;称重;检测;切割;研磨;装配等 食品
饮料
包装;搬运;真空包装
塑料轮胎 冶金钢铁 家具家电 海洋勘探
上下料;去毛边 搬运;码垛;铸件去毛刺;浇口切割 装配;搬运;打磨;喷漆;切割;雕刻
2017
资料来源:Wind,长江证券研究所
02
全球持续快速增长,技术研发是基石
全球工业机器人持续快速增长
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8.13万台,同比增长约30% 据IFR预测2018-2021年销量分别为42.1、48.4、55.3、63万台,18-21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 出货量前五的国家依次是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共占全球销量的约73%
图:2017年汽车依然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的领域
图:据2018年世界机器人报告,世界平均机器人密度为85台/万人
资料来源: IFR ,长江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IFR ,长江证券研究所
四大家族分庭抗礼,各有千秋
瑞士的ABB、日本的发那科(FANUC)和安川电机(Yaskawa)、德国的库卡(KUKA)四大企业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占有率 超过50%,被称为机器人“四大家族”,位列全球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
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成长无虞,行业整固研发为王
目录
01工业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的集大成者 02全球持续快速增长,技术研发是基石 03国内竞争激烈,细分开拓与国产化是关键 04展望2019:行业整固期国产有望弯道超车
01
工业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的集大成者
工业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的集大成者
机器人-人机环境交互系统
感受系统
资料来源:《2015年机器人行业报告》,长江证券研究所
从“机械”角度,关注销量释放的节奏
产线投入带来固定资产占比的大幅提升,提升经营效率及成本管控尤为重 要
✓ 销量对于固定资产折旧的摊薄最为明显,进而影响毛利率水平 ✓ 向上游零部件拓展、实现自主机加工等可有效控制成本
四大家族各有所长:安川的核心领域是伺服系统和运动控制器,发那科的是数控系统,库卡的是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本体,ABB的是 控制系统
表: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各有所长
公司名称
主要业务
公司优势
代表产品
ABB(瑞士) FANUC(日本) KUKA(德国)
控制系统,电力产品,电力系统,低压产品,电力电机和自动化设备巨头,集团优势突出, 离线编程软件RobotStudio、IRB系列
图:据IFR,18-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速为10%-15%
图: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IFR,长江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IFR ,长江证券研究所
超过3/4用于汽车、3C和金属加工,渗透率不断提升
2017年各主要应用领域均实现增长,汽车、3C行业占比分别达33%和32%,金属加工机器人用量同比增长约55%,成为第三大下游 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逐渐提高,2017年使用密度为85台/万人,较2016年的74台/万人继续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