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
常用溶剂的性质

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 >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甲酰胺分子式HCONH2,透明油状液体,略有氨臭,具有吸湿性,可燃。
能与水和乙醇混溶,微溶于苯、三氯甲烷和乙醚。
相对密度1.133(20/4℃)。
沸点210℃。
熔点2.55℃。
闪点175℃。
折射率nD(25℃)1.4468。
燃点>500℃。
粘度(20℃)2.926mPa•s。
毒性本品低毒。
对皮肤和粘膜有暂时刺激性。
小鼠经口LD50大于1000mg/kg。
乙腈;甲基氰结构式CH3CN。
分子量41.05。
无色透明液体,有醚的气味。
相对密度(20℃/4℃)1. 7822,凝固点-43.8℃,沸点81.6℃、闪点5.6℃。
折射率1.3441.粘度(20℃)0.35mPa•s,表面张力(20℃)19.10×10-3N/m,临界温度274.7℃,临界压力4.83MPa。
能与水、甲醇、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酮、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以及各种不饱和烃相混溶。
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易燃,爆炸极限3.0%-16%(vol)。
有毒人LD503800mg/kg。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mg/m3。
贮存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
甲醇结构式为CH3OH,分子量32.04。
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相对密度(20℃/4℃)0.7914,凝固点-97.49℃,沸点64.5℃.闪点(开口)16℃,燃点470℃,折射率1.3285,表面张力22.55×10-3N/m,蒸气压(20 ℃)12.265kPa,蒸气相对密度1.11,粘度(20℃)0.5945mP a•s,溶解度参数δ=14.8,能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甲醇对金属特别是黄铜有轻微的腐蚀性。
常见有机溶剂物化性能

和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NMP(N-甲基-2-吡咯烷酮)
和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专有名词:
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 差。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 的叫易燃品,如汽油、煤油;45℃以上的为可燃品,如 汽油、煤油。
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 险性。
和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NMP(N-甲基-2-吡咯烷酮)
专有名词:
甲、乙、丙类液体按闭杯闪点划分。 甲类液体(闪点<28℃)有:二硫化碳、氰化氢、 正戊烷、正已烷、正庚烷、正辛烷、1-已烯、2戊烯、1-已炔、环已烷、苯、甲苯、二甲苯、乙 苯、氯丁烷、甲醇、乙醇、50度以上的白酒、正 丙醇、乙醚、乙醛、丙酮、甲酸甲酯、乙酸乙酯、 丁酸乙酯、乙腈、丙烯腈、呋喃、吡啶、汽油、 石油醚等。
一、理化性质: (1)分子式:C5H9NO (2)闪点:88℃ (3)沸点:202℃ (4)相对分子量:99.15 (5)CAS号:872-50-4 (6)密度:1.03 (7)燃点:346ºC
和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NMP(N-甲基-2-吡咯烷酮)
一、理化性质: (1)分子式:C5H9NO (2)闪点:88℃ (3)沸点:202℃ (4)相对分子量:99.15 (5)CAS号:872-50-4 (6)密度:1.03 (7)燃点:346ºC
和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专有名词:
乙类液体(28℃≤闪点<60℃)有:正壬烷、正癸烷、二 乙苯、正丙苯、苯乙烯、正丁醇、福尔马林、乙酸、乙 二胺、硝基甲烷、吡咯、煤油、松节油、芥籽油、松香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

常用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名称 英文 名称 分子式 结构式 相对分 子质量 物理形态/毒性 熔点/℃ 沸点/℃ 闪点/℃ 折光率密度 溶解度甲醇 methanol CH 4O CH 3OH 32.04 无色液体/有毒,神经视力损害 -97.7 64.7 11 201.32842040.7913 misc aq,alc,eth,chl 乙醇 ethanolC 2H 6OCH 3CH 2OH46.07 无色液体/微毒,麻醉 -117.378.5 13 201.36112040.7894 misc aq,alc,eth,chl 乙醚ethoxy ethane/ diethyl etherC 4H 10O 2 (CH 3CH 2)2O74.12无色液体/麻醉性能 -116.334.6-45201.35272040.71346 aq(100); misc alc,eth,chl 丙酮 acetone/ propanoneC 3H 6O CH 3CCH 3O 58.08 无色液体/微毒,麻醉 -95.3556.2 -20201.35912040.7908miscaq,alc,chl,DMF乙酸 acetic acid/ ethanoic acidC 2H 4O 2CH 3COOH60.05 无色液体/ 低毒,刺激 16.7 117.939 (CC) 201.37182041.0492 misc aq,alc,eth,CCl 4 乙酸酐 aceticanhydrideC 4H 6O 2CH 3COCCH 3O O102.09无色液体/低毒,刺激 -73.1140.0 54 (CC) 201.39042041.0820s eth,chl; slowly s aq 二氧 六环1,4-dioxaneC 4H 8O 2OO88.11无色液体11.8101.212201.42242041.0329miscaq,alc,eth,chl,bz,PE苯benzene C 6H 678.12 无色液/中毒;神经,造血损害 5.580.1-11 (CC)201.50112040.87870.17 aq;misc most org solv 甲苯methyl benzene/ tolueneC 7H 8CH 392.14 无色液/剧毒;刺激; 神经损害-94.9 110.6 4201.49602040.8660misc aq,alc,eth,chl;0.067 aq名称英文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物理形态/毒性熔点/℃沸点/℃闪点/℃折光率密度溶解度氯仿chloroform CHCl3CHCl3119.39 无色液体/强麻醉,易转变光气-63.6 61.1 201.44592041.48320.50 aq;miscalc,eth,bz,PE,CCl4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CH2Cl2 CH2Cl284.93无色液体/中毒,麻醉-95 40 none 201.42462041.32651.3 aq;misc alc, eth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 CCl4153.82无色液体/中毒; 心,肝,肾损害-22.99 76,54 none 201.46072041.59400.05 aq;misc alc, eth, bz,PE,CS2,chl乙酸乙酯ethylacetateC4H8O2 CH3COC2H5O88.11无色液体/低毒,麻醉-83.58 77.06 -4 201.37232040.90039.7 aq;misc alc,acet,chl,eth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C4H8OO72.11无色液体/麻醉,肝肾损害-108.5 65 -14 201.40502040.8892misc aq, alc, eth, PE二甲亚砜dimethylsulfoxideC2H6OSSO78.13无色液体/微毒类18.5 189.0 95 201.41702041.101s alc, acet, bz, chl乙腈acetonitrile C2H3N CH3CN 41.05 无色液体/中毒,刺激-44 81.6 6 151.34601540.7875misc aq, acet, alc,chl, eth, EtOAc吡啶pyridine C5H5N N79.10无色液/,麻醉,刺激,肝肾损害-41.6 115.2 20 251.50672540.9827misc aq, alc, eth石油醚petroleumether戊烷+正已烷无色液体/低毒60-90 0.63-0.66misc bz, eth, chl,CCl4石油醚petroleumether戊烷+正已烷无色液体/低毒35-60 -49 201.36300.63-0.66misc bz, eth, chl,CCl4正丁醇1-butanol C4H10O C3H7CH2OH 74.12 无色液体/低毒;麻醉-89.5 117.7 37 201.39932040.80977.4 aq; misc alc, eth名称英文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物理形态/毒性熔点/℃沸点/℃闪点/℃折光率密度溶解度异丙醇2-propanol C3H8O (CH3)2CHOH 60.10 无色液/微毒,刺激,视力损害-89.5 82.4 12 1.377220 2040.7855misc aq, alc, chl,eth硝基苯nitrobenzene C6H5NO2 NO2123.11 无色液体/中毒性5.8 210.8 88 1.554615 1541.205v s alc, bz, ethN,N- 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C3H7NO HC CH3CH3O73.10无色液体/低毒,刺激-60.4 153.0 57 2540.9445 1.430520misc aq, alc, bz,eth*CC-Closed Cup:闪点试验用闭杯misc-soluble in all proportions(miscible):可混溶的aq-aqueous, water:水alc-alcohol (ethanol usually):乙醇bz-benzene:苯eth-diethyl ether:二乙醚chl-chloroform:氯仿acet-acetone:丙酮PE- petroleum ether:石油醚s- soluble:可溶的常见有机溶剂间的共沸混合物共沸混合物组分的沸点/℃共沸物的组成(质量)/% 共沸物的沸点/℃乙醇-乙酸乙酯78.3,78.0 30:70 72.0 乙醇-苯78.3,80.6 32:68 68.2乙醇-氯仿78.3,61.2 7:93 59.4乙醇-四氯化碳78.3,77.0 16:84 64.9乙酸乙酯-四氯化碳78.0,77.0 43:57 75.0甲醇-四氯化碳64.7,77.0 21:79 55.7 甲醇-苯64.7,80.4 39:61 48.3氯仿-丙酮61.2,56.4 80:20 64.7甲苯-乙酸101.5,118.5 72:28 105.4乙醇-苯-水78.3,80.6,100 19:74:7 64.9实验室常用酸、碱的浓度试剂名称密度(20℃)g/ml 浓度mol/L 质量分数浓硫酸 1.84 18.0 0.960 浓盐酸 1.19 12.1 0.372 浓硝酸 1.42 15.9 0.704 磷酸 1.70 14.8 0.855 冰醋酸 1.05 17.45 0.998 浓氨水0.90 14.53 0.566 浓氢氧化钠 1.54 19.4 0.505一些溶剂与水形成的二元共沸物溶剂沸点/℃共沸点/℃含水量/%溶剂沸点/℃共沸点/℃含水量/%氯仿61.2 56.1 2.5 甲苯110.5 85.0 20 四氯化碳77.0 66.0 4.0 正丙醇97.2 87.7 28.8 苯80.4 69.2 8.8 异丁醇108.4 89.9 88.2 丙稀腈78.0 70.0 13.0 二甲苯137-40.5 92.0 37.5 二氯乙烷83.7 72.0 19.5 正丁醇117.7 92.2 37.5 乙睛82.0 76.0 16.0 吡啶115.5 94.0 42 乙醇78.3 78.1 4.4 异戊醇131.0 95.1 49.6 乙酸乙酯77.1 70.4 8.0 正戊醇138.3 95.4 44.7 异丙醇82.4 80.4 12.1 氯乙醇129.0 97.8 59.0 乙醚35 34 1.0 二硫化碳46 44 2.0 甲酸101 107 26常用显色剂及配制方法1、碘:不饱和或者芳香族化合物【配制方法:在100ml广口瓶中,放入一张滤纸,少许碘粒。
有机溶剂的特点

一、乙醇(ethyl alcohol,ethanol)1. 理化性质:(1)分子式C2H6O(2)相对分子质量46.07(3)结构式CH3CH2OH(4)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5)熔点(℃):-114.1(6)沸点(℃):78.3(7)相对密度(水=1):0.79(8)相对密度(空气=1):1.59(9)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10)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2. 健康危害(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2)健康危害: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然后抑制。
(3)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4)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黏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机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3. 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冲洗。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4. 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2)眼睛防护:一般不需防护。
(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4)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5. 危险类别:(1)燃烧性:易燃(2)闪点(℃):12(3)引燃温度(℃):363(4)爆炸下限(%):3.3(5)爆炸上限(%):19.0(6)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几种常用有机溶剂的理化性质

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
乙酸的熔点为16.6℃(289.6 K)。
沸点117.9℃(391.2 K)。
相对密度1.05,闪点39℃,爆炸极限4%~17%(体积)。
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
乙酸盐也易溶于水。
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工业乙酸的国家标准乙酸酐无色透明液体。
有强烈的乙酸气味。
味酸。
有吸湿性。
折光率极高。
溶于氯仿和乙醚,缓慢地溶于水形成乙酸。
与乙醇作用形成乙酸乙酯。
相对密度1.080。
熔点-73℃。
沸点139℃。
折光率1.3904。
闪点54℃。
自燃点400℃。
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780mG/kG。
易燃。
有腐蚀性。
勿接触皮肤或眼睛,以防引起损伤。
有催泪性。
石油醚无色透明液体,有煤油气味。
为戊烷和己烷的混合物。
不溶于水,溶于无水乙醇、苯、氯仿、油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易燃易爆,与氧化剂可强烈反应。
主要用作溶剂和油脂处理。
通常用铂重整抽余油或直馏汽油经分馏、加氢或其他方法制得。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煤油气味。
熔点(℃):<-73相对密度(水=1):0.64~0.66沸点(℃):40~8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50主要成分:戊烷、己烷。
饱和蒸气压(kPa):53.32(20℃)闪点(℃):<-20爆炸上限%(V/V):8.7引燃温度(℃):2802-噻吩甲醛2-Thenaldehyd e分子式(Formul a):C5H4OS分子量(Molecu lar Weight):112.15 CAS No.:98-03-3具有类似杏仁气味的油状液体。
沸点197℃;相对密度1.215 ;折射率 1.5920 ;闪点77℃;溶解性易溶于乙醇、苯、乙醚,微溶于水。
77种常见有机溶剂

77种常见有机溶剂常见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丙酮、乙醇等,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化学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的一类物质。
本文将介绍77种常见有机溶剂,包括它们的性质、用途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1. 甲醇甲醇是一种无色、挥发性的液体。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于溶解无机物和有机物。
然而,由于其毒性较高,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吸入。
2. 丙酮丙酮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性。
它广泛应用于溶解胶水、清洗玻璃器皿和工业生产中的溶剂抽提过程。
3. 乙醇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消毒剂和工业溶剂。
4. 丁醇丁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溶剂和萃取剂。
5. 正己烷正己烷是一种非极性溶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和油脂提取过程中。
6. 苯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它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在染料、胶体和医药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7. 甲苯甲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溶剂和溶剂抽提剂。
8.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一种具有水溶解性的溶剂,常用于溶解树脂、油漆和涂料等。
9. 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它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常用作溶剂和催化剂。
10. 二氯甲烷二氯甲烷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良好的挥发性。
它常用于有机反应中的萃取和洗涤过程。
11. 乙酸丁酯乙酸丁酯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具有良好的挥发性。
它常用于油漆、涂料和塑料的溶剂。
12. 乙醚乙醚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溶剂和麻醉剂。
13. 氯仿氯仿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溶解脂肪和油脂。
14. 二甲苯二甲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于有机合成和金属清洗过程。
15. 三氯乙烯三氯乙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它在化学工业中广泛用于溶解树脂和塑料。
16. 丙酮氰丙酮氰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它常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溶剂和催化剂。
17. N,N-二甲基硫脲N,N-二甲基硫脲是一种无色晶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

常⽤有机溶剂性质常⽤有机溶剂性质粘度(20℃)/mPa·s; —介电常数名称沸点密度粘度波长极性E T(30) 介电分⼦量溶解性⽔100 1 1 268 10.2 63.1 58.8 18⼆甲亚砜189 2.24 268 7.2 45 48.9 78.14 DMSO能与⽔、醇、醚、丙酮、⼄醛、吡啶、⼄酸⼄酯等混溶,不溶于⼄炔以外的脂肪烃化合物⼄⼆醇197 1.1155 19.9 210 6.9 56.3 26.33 62.07 与⽔/⼄醇/丙酮/醋酸⽢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机物.甲醇64.9 0.7914 0.6 210 6.6 55.5 32.6 32.04 溶于⽔、⼄醇、⼄醚、苯等⼆甲基甲酰胺152.8 0.92 270 6.4 43.8 36.71 73.10 能和⽔及⼤部分有机溶剂互溶,是⾼沸点的极性(亲⽔性)⾮质⼦性溶剂,能促进SN2反应机构的进⾏苯胺184 4.4 - 6.3 44.3 6.98⼄酸118 1.28 230 6.2 51.9 6.19⼄腈81.1 0.37 210 6.2 46 37.5 41.05 相对密度0.79,与⽔混溶,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硝基甲烷101 0.67 330 6 46.3 38.6丙酮56.5 0.32 330 5.4 42.2 20.5 58.08 与⽔、⼄醇、氯仿、⼄醚及多种油类混溶吡啶115 0.97 305 5.3 40.2 12.3⼆恶烷; ⼆氧六环102 1.04 1.54 220 4.8 36 2.21 88.11 与⽔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2-丁酮80 0.8054 0.43 330 4.5 72.11 甲基⼄基酮能溶于4份⽔中,但温度升⾼时溶解度降低,20℃时,⽔中溶解度26.8%(w),⽔在2-丁酮中的溶解度11.8%(w)。
溶于⼄醇和⼄醚,可与油混溶。
常用有机溶媒的性质

常用有机溶媒的性质1.甲醇(CH3OH)是一种无色、透明、高度挥发、易燃液体。
略有酒精气味。
分子量 32.04,相对密度 0.792,熔点-97.8℃,沸点64.5℃。
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
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遇明火会爆炸。
对视神经有损伤,在操作中应加以注意。
2.乙醇(C2H5OH)分子量46.07,沸点78.32℃,比重0.7893,与水能任意比例混溶,蒸馏时与水共沸,共沸点78.1℃,共沸混合液含水4.43%,即为95%乙醇。
再生方法:先在用过的乙醇中加入生石灰(氧化钙)用量为每立升25~50克,加热回流脱水后,分级蒸馏,收集76℃—81℃的馏分,含醇30—90%,再置圆底烧瓶中,加计算量多一倍的生石灰再蒸馏收集76℃—78℃的馏分,浓度可达90.5—99.5%。
如需绝对无水者,则可用以下二法:(1)99.5%乙醇1000mL,加27.5克苯二甲酸二乙酯和7克金属钠,放置后蒸馏,得无水乙醇。
C6H4(COOC2H5)2 + 2C2H5ONa+2H2O C6H4(COONa)2 + 4C2H3OH(2)93%以上的乙醇60mL,置于2立升容积的圆底烧瓶中加入5克金属镁,0.5克碘,使发生反应促进镁溶解成醇镁,再加900mL乙醇,回流加热五小时,蒸馏可得100%乙醇。
(C2H5O)2Mg + 2H2O 2C2H5OH+Mg(OH)23.乙醚(C2H5OC2H5)分子量74.12,沸点34.6℃,比重0.71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11%,用过的乙醚常含有水及醇,如用水洗涤损失很大,可用饱和氯化钙水液洗涤。
乙醇也可同时除去,再以无水氯化钙脱水干燥,重蒸馏即得。
乙醚久置于空气中,尤其是暴露在日光下,会逐渐氧化成醛酸及过氧化物,当过氧化物到达万分之几时,蒸馏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过氧化物是否存在,可以用碘化钾溶液与少量乙醚共振摇生成游离碘而检出。
其除去法可用稀碱、浓高锰酸钾液,亚硫酸钠液顺次洗涤,再用水洗,干燥,熏蒸馏而得;或用FeSO4或10%NaHSO3液振摇1~3次,用氧化钙干燥后蒸馏,贮存时,可加入少量表面洁净的铁丝或钢铜丝以防止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一、溶剂的定义溶剂(solvent)这个词广义指在均匀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一种过量存在的组分。
狭义地说,在化学组成上不发生任何变化并能溶解其他物质(一般指固体)的液体,或者与固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固体溶解的液体。
溶解生成的均匀混合物体系称为溶液。
在溶液中过量的成分叫溶剂;量少的成分叫溶质。
溶剂也称为溶媒,即含有溶解溶质的媒质之意。
但是在工业上所说的溶剂一般是指能够溶解油脂、蜡、树脂(这一类物质多数在水中不溶解)而形成均匀溶液的单一化合物或者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这类除水之外的溶剂称为非水溶剂或有机溶剂,水、液氨、液态金属、无机气体等则称为无机溶剂。
二、溶解现象溶解本来表示固体或气体物质与液体物质相混合,同时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的一种过程。
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是描述液体状态的。
一些物质之间的混合,金与铜、铜与镍等许多金属以原子状态相混合的所谓合金也应看成是一种溶解现象。
所以严格地说,只要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相混合组成一个相的过程就可以称为溶解,生成的相称为溶液。
一般在一个相中应呈均匀状态,其构成成分的物质可以以分子状态或原子状态相互混合。
溶解过程比较复杂,有的物质在溶剂中可以以任何比例进行溶解,有的部分溶解,有的则不溶。
这些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其影响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与溶解过程有关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相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与不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的相互关系(主要是范德华引力);⑵分子的极性引起的分子缔合程度;⑶分子复合物的生成;⑷溶剂化作用;⑸溶剂、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⑹溶解活性基团的种类和数目。
化学组成类似的物质相互容易溶解,极性溶剂容易溶解极性物质,非极性溶剂容易溶解非极性物质。
例如,水、甲醇和乙醇彼此之间可以互溶;苯、甲苯和乙醚之间也容易互溶,但水与苯,甲醇与苯则不能自由混溶。
而且在水或甲醇中易溶的物质难溶于苯或乙醚;反之在苯或乙醚中易溶的却难溶于水或甲醇。
这些现象可以用分子的极性或者分子缔合程度大小进行判断。
纤维素衍生物易溶于酮、有机酸、酯、醚类等溶剂,这是由于分子中的活性基团与这类溶剂中氧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的纤维素衍生物在纯溶剂中不溶,但可溶于混合溶剂。
例如硝化纤维素能溶于醇、醚混合溶剂;三乙酸纤维素溶于二氯乙烷、甲醇混合溶剂。
这可能是由于在溶剂之间,溶质与溶剂之间生成分子复合物,或者发生溶剂化作用的结果。
总之,溶解过程的发生,其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应低于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才有可能实现。
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多少,彼此间存在着相对量的关系,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表示:⑴质量分数即混合物中某一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符号为ω。
物质B的质量分数ωB=物质B的质量m B/溶液的质量m*100%。
例如:氯化钠的质量分数ωNaCl=15%,即表示100g该溶液中含有NaCl15g。
⑵体积分数通常用于表示溶质为液体的溶液浓度。
⑶物质的量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或1L溶液中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mol),符号为c。
⑷摩尔分数溶液中某一组分(溶质或溶剂)的摩尔分数,是指该组分的摩尔数与溶液中各组分的总摩尔数的比值。
X1=n1/(n1+n2)*100%式中:X1--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n1--溶质的摩尔数;n2--溶剂的摩尔数。
四、溶剂的溶解能力判断溶剂的溶解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指溶解物质的能力,即溶质被分散和被溶解的能力。
在水溶液中一般用溶解度来衡量,这只适用于溶解低分子结晶化合物。
对于有机溶剂的溶液,尤其是高分子物质,溶解能力往往表现在一定浓度溶液形成的速度和一定浓度溶液的黏度,无法明确地用溶解度表示。
因此,溶剂溶解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将物质分散成小颗粒的能力;⑵溶解物质的速度;⑶将物质溶解至某一种浓度的能力;⑷溶解大多数物质的能力;⑸与稀释剂混合组成混合溶剂的能力。
工业上判断溶剂溶解能力的方法有稀释比法、恒黏度法、黏度·相图法、贝壳松脂·丁醇(溶解)试验、苯胺点试验等。
五、溶剂的分类1.按沸点高低分类⑴低沸点溶剂(沸点在100℃以下)这类溶剂的特点是蒸发速度快,易干燥,黏度低,大多具有芳香气味。
属于这类溶剂的一般是活性溶剂或稀释剂。
例如:甲醚、乙醚、丙醚、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丙酮等等。
⑵中沸点溶剂(沸点在100-150℃)这类溶剂用于硝基喷漆,流平性能好。
例如:丁醇、异丁醇、戊醇、环己酮、丙酸戊酯、甲笨等等。
⑶高沸点溶剂(沸点范围在150-200℃)这类溶剂的特点是蒸发速度慢,溶解能力强,作涂料溶剂用时涂膜流动性好,可以防止沉淀和涂膜发白。
例如:苄醇、糠醇、环己酮、乳酸乙酯、苯甲酸乙酯等等。
⑷增塑剂和软化剂(沸点在300℃)这类溶剂的特点是形成的薄膜粘结强度和韧性好。
例如硝化纤维素用的樟脑,乙基纤维素用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聚氯乙烯用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
2.按蒸发速度快慢分类⑴快速蒸发溶剂蒸发速度为乙酸丁酯的3倍以上者,如丙酮、乙酸乙酯、苯等。
⑵中速蒸发溶剂蒸发速度为乙酸丁酯的1.5倍以上者,如乙醇、甲苯、乙酸仲丁酯等。
⑶慢速蒸发溶剂蒸发速度比工业戊醇快,比乙酸仲丁酯慢,如乙酸丁酯、戊醇、乙二醇-乙醚等。
⑷特慢蒸发溶剂蒸发速度比工业戊醇慢,如乳酸乙酯、双丙酮醇等。
3.按溶剂的极性分类⑴极性溶剂是指含有羟基或羰基等极性基团的溶剂。
此类溶剂极性强、介电常数大,如乙醇等,极性溶剂可溶解酚醛树脂、醇酸树脂。
⑵非极性溶剂是指介电常数低的一类溶剂,如石油烃、苯等。
非极性溶剂溶解油溶性酚醛树脂、香豆酮树脂等,主要用于清漆的制造。
(①介电常数反映的是材料中不自由的电子在外加电场下电极化从而削弱外场的能力。
完全绝缘比如真空,连电极化也不存在的话,(相对)介电常数应该为1,即外电场完全不被削弱;介电常数越高说明电极化越强,外电场削弱越厉害;电极化无穷大的情况,实际上电子就自由了,此时外场被完全抵消,也就是电屏蔽。
此时介电常数正无穷,材料实际上就是导体了。
虽然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知道自由或不自由的电子运动本质是统一的,但实际材料中自由和不自由的电子同时存在,并且浓度相对固定,因此需要分别讨论。
绝缘性和自由电子相关,决定了电阻;介电常数和非自由电子相关,决定的是电容,只影响交流电。
实际的材料等效成电阻和电容的并联,并没有简单的关系说电阻越大介电常数越小。
②电介质与导体的区别在于,它是以感应而并非以传导的方式传递电场的作用和影响。
在电介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束缚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它们以正、负电荷重心分离或取向的电极化方式作出响应。
介电常数正是综合反映介质内部电极化行为的一个主要的宏观物理量。
③黄子卿老师的一本电解质溶液导论写得不错。
具体说来,介电常数越小,电解质的活度越小。
)4.按化学组成分类⑴有机溶剂;⑵无机溶剂。
5.按工业应用分类6.按溶剂用途分类六、溶剂的脱水精制一些溶剂因为种种原因总是含有杂质,这些杂质如果对溶剂的使用目的没有什么影响的话,可直接使用。
可是在进行化学实验和进行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时,必须将杂质除去。
虽然除去全部杂质是有困难的,但至少应该将杂质减少到对使用目的没有防碍的程度。
除去杂质的操作称为溶剂的精制,故溶剂的精制几乎都要进行脱水,其次再除去其它的杂质。
1.溶剂的脱水干燥溶剂中水的混入往往是在溶剂制造,处理或者因副反应时作为副产物带入的,其次在保存的过程中吸潮也会混入水分。
水的存在不仅对许多化学反应,就是对重结晶,萃取,洗涤等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操作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溶剂的脱水干燥在化学实验中是很重要的。
尽管在除去溶剂中的其它杂质时有时往往加入水分,但最后还是要进行脱水,干燥。
精制后充分干燥的溶剂在保存过程中往往还必须加入适当的干燥剂,以防止溶剂吸潮。
溶剂脱水的方法有下列几种:(1)干燥剂脱水这是液体溶剂在常温下脱水干燥最常用的方法。
干燥剂有固体,液体和气体,分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以及金属、金属氢化物,其性质各有不同,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干燥剂的特性和要干燥溶剂的性质,以有效达到干燥目的。
在选择干燥剂时首先要确保进行干燥的物质与干燥剂不发生任何反应;干燥剂兼做催化剂时,应不使溶剂发生分解,聚合,并且干燥剂与溶剂之间不形成加合物。
此外,还要考虑到干燥速度,干燥效果和干燥剂的吸水量。
在具体使用时,酸性物质的干燥最好选用酸性干燥剂,碱性物质的干燥用碱性干燥剂,中性物质的干燥用中性干燥剂。
溶剂中有大量水存在的,应避免选用与水接触着火(如金属钠等)或者发热猛烈的干燥剂,可以先选用氯化钙一类缓和的干燥剂进行干燥脱水,使水分减少后再使用金属钠干燥。
加入干燥剂后应搅拌,放置一夜。
温度可以根据干燥剂的性质、对干燥速度的影响来加以考虑。
干燥剂的用量应稍有过剩。
在水分多的情况下,干燥剂因吸收水分发生部分或全部溶解生成液状或泥状而分为两层,此时应进行分离并加入新的干燥剂。
溶剂与干燥剂的分离一般采用倾析法,将残留物进行过滤,但过滤时间太长或周围的湿度过大会再次吸湿而使水分混入,因此,有时可采用与大气隔绝的特殊的过滤装置。
有的干燥剂操作比较危险时,可在安全箱内进行。
安全箱置有干燥剂,使箱内充分干燥(比如无水五氧化二磷),或吹入干燥空气、氮气。
使用分子筛或活性氧化铝等干燥剂时应添在玻璃管内,溶剂自上向下流动进行脱水,不与外界接触效果较好。
大多数溶剂都可以用这种脱水方法,而且干燥剂还可以回收使用。
常用的干燥剂有:①金属,金属氢化物Al,Ca,Mg:常用于醇类溶剂的干燥;Na,K:适用于烃,醚,环己胺,液氨等溶剂的干燥。
注意用于卤代烃时有爆炸危险,绝对不能使用。
也不能用于干燥甲醇,酯,酸,酮,醛与某些胺等。
醇中含有微量的水分可加入少量金属钠直接蒸馏。
CaH:1g氢化钙定量与0.85g水反应,因此比碱金属,五氧化二磷干燥效果好。
适用于烃,卤代烃,醇,胺,醚等,特别是四氢呋喃等环醚,二甲亚砜,六甲基磷酰胺等溶剂的干燥。
有机反应常用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也是用此法进行干燥的。
LiAlH4:常用于醚类等溶剂的干燥。
②中性干燥剂CaSO4,Na2SO4,MgSO4:适用于烃,卤代烃,醚,酯,硝基甲烷,酰胺,腈等溶剂的干燥。
CuSO4: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含有5个分子的结晶水时变成蓝色,常用于检测溶剂中是否有微量水分。
适用于醇,醚,酯,低级脂肪酸的脱水。
甲醇与CuSO4能形成加成物,故不宜使用。
CaC2:适用于醇干燥。
注意使用纯度差的碳化钙时,会发出硫化氢和磷化氢等恶臭气体CaCl2:适用于干燥烃,卤代烃,醚硝基化合物,环己胺,腈,二硫化碳等。
能与伯醇,甘油,酚,某些类型的胺,酯等形成加成物,故不适用。
活性氧化铝:适用于烃,胺,酯,甲酰胺的干燥。
分子筛:在水蒸气分压低和味素高时吸湿容量都很显著,与其它干燥剂相比,吸湿能力非常大,仅次于五氧化二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