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4.2.2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案 教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第2 部分——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学生掌握了信息的获取、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后,就开始学习本章内容,为后续章节关于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由“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信息加工”两节组成,“表格信息加工”是第二节,也是较难掌握的一节。

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并能从中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也是科学研究中对数据进行整理的常用的方法。

学生已学过文本和表格信息处理的简单知识,如何在此基础之上,挖掘文本和表格信息处理的内涵,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认知需要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从而更容易地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其中数据的图形化表达方法及根据图表分析数据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常用图表的适用范围和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多数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若仍以传统的讲解方式授课,就会重复而无味,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从而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要求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表格数据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2)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并能根据需要修改图表。

3)能够利用表格、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能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或者变化规律,提高自己加工信息、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信自强的自我意识,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增加集体荣誉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合作的幸福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基于以上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重点:重点:1.图表的制作方法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难点:1.图表类型的选择2.图表选项的设置3.图表数据的分析五、教法与学法: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文字处理软件Word 和表格数据处理软件Excel 的基本功能,具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与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部分环节采用了演示教学,大部分教学采用了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同时避免出现学生只重视操作而忽略了技术对于实际生活的意义,在教学中还尽量设问,让学生思考不同图表之间的特点及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图表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意义等。

2019年最新版精品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格式: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2019年最新版精品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格式: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格式: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适应范围,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表格数据的图表制作方法及步骤。

教学难点:(1)图表类型、数据源的选择;(2)图表数据分析。

学习内容:一、自主学习内容:在淘宝各省销售额表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数据区域:A1:B36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数据系列产生在:列;图表标题:淘宝各省销售额;不显示图例。

1.在研讨任务1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数据区域:A3:B10;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数据系列产生在:列;图表标题:“”淘宝商品分类销售额;分类(X)轴:项目分类分类(Y)轴:销售额(亿)不显示图例。

2. 在研讨任务2中制作嵌入式图表:数据区域:A3,B9;图表类型:饼图;数据系列产生在:列;图表标题:淘宝消费者年龄分布图;不显示图例。

3. 在研讨任务3中制作嵌入式图表:数据区域:A3:B12;图表类型:折线图;数据系列产生在:列;图表标题:“”支付宝交易额;不显示图例。

二、扩展学习内容:1.在sheet1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图表标题:城市年平均气温对比;数据源:A1:A13和D1:D13 ;系列产生在:列;显示图例。

2.在sheet2中制作嵌入式图表:数据区域:A2:E2和A5:E5;图表类型:三维簇状柱形图;数据系列产生在行;图表标题:成绩表;不显示图例。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学设计滕州一中孔维茂2013.9.27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知识技能目标】掌握Excel图表的制作方法,学会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

【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达,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学会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产品。

【教学重点】图表的制作方法、分析及应用【教学难点】图表类型的选择及设置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部分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的第二部分内容:“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是在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数据处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探究的。

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图表制作的操作过程;教材中的所举的案例比较陈旧,所以本节课采用“对中小学生上网调查“作为主线案例,设计几个任务完成贯穿教与学的始终。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Excel的基本使用,如表格数据的统计等,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一些,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陌生,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稍微有些吃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这一问题。

教法与学习策略利用好任务驱动法,充分发挥小组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中小学学生上网,是利?还是弊呢?”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滕州市某机构在2013年仲秋节期间在市区开展了“当前中小学学生上网状况”的调研活动,通过网吧调查、网上问卷调查、电话调查,随机调查了1000名正在上网的中小学学生,掌握了上网学生分布、上网的内容、上网对学生的影响等几方面的数据。

并做了调查报告的初稿如下:但是我现在得出来的信息还不够形象化,我们能不能用图形图象的形式来表达这些信息呢,给出的答案这肯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表格数据图形化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表格数据图形化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图表分析,让学生能发现问 题,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学会利用不同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2.教学难点 数据源的选择、图标向导各步骤的设置。 引导学生、课后作业
结合研究性学习,分析当前高中生对环境保护的关 注情况:
运用表格数据图形化知识分析当前中学生的环境知 识掌握情况及环保意识水平。
参考效果
任务二:根据表中数据,制作饼图分析某市主要污染企业分布 情况(用饼图表示)
操作步骤: 步骤一:单击工具栏“图表向导”按钮,选择“图表类
型”中的“图表”; 步骤二:选择图表源数据; 步骤三:设置图表选项; 步骤四:选择图表位置,单击“完成”按钮。
参考效果(以A区为例)
99.92%
2017年 14257
14249
99.94%
四、归纳总结,提出课后任务
柱形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体现 不同项目数据之间的比较;
饼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折线图多用来反映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清
楚地表现出事物发展的趋势,从而帮助我们作出预 测或者推论;
三、表格数据图形化的一般步骤
1. 确定图表类型 2. 选择数据源。 3. 设定图表选项(标题、X轴、Y)。 4. 确定图表位置
任务一:根据表中数据,用柱形图比较各县区二氧化硫和粉尘 排放数量。
操作步骤: 步骤一:单击工具栏“图表向导”按钮,选择“图表类型”
中的“图表”; 步骤二:选择图表源数据; 步骤三:设置图表选项; 步骤四:选择图表位置,单击“完成”按钮。
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案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案
提出思考“从饼图可以归纳得出什么结论?”
讲解:将表格数据转换成饼形图的步骤
积极思考
回答问题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饼形图和表格数据的优势
讲解三:展示三幅图片分别为饼形图,折线图,柱形图
提问:“有谁能给老师总结一下三种图片的区别”
最后老师总结三者的区别
回答问题
认真听讲
给出对比
直观的得出结论
让学生更加容易区别
引起学生的兴趣,拓宽知识面,了解到数据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总结
引导
2分钟
老师总结
学生做笔记
对课堂的总结
【五】
教学流程图
教学难点
1:图表类型、数据源、图表选项的选择
2:图表数据分析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具备上网条件的微机室
软件资源:exce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PowerPoint课件
教学形式
活动课——“完成所设定的任务”,集体参与评价与挑战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分步骤讲解—交流评价—总结引导
评价形式
自评、他评、互评、点评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熟练操作表格加工软件制作图表
2:能举例描述柱形图、饼图、折线图的使用范围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通过参与图表的制作与分析,初步认识分析数据的重要性,体会图形化表示数据的优势
教学重点
1: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三]
设置任务
|
实践
创新
6分钟
提供一个表格数据“广州亚运会奖牌榜”
设置任务“大家能从表格数据中马上发现中华台北铜牌数的排名吗?”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目次课
题课型教学三维目标
4.2.2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新授课课时 1 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操作表格加工软件制作图表
2:掌握柱形图、饼图、折线图的使用范围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创建的图表分析数据,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情感与态度:
参与图表的制作与分析,认识分析数据的重要性,体会图形化表示数据的优势

学重重点:1.了解表格数据图形化的实质和种类2.掌握图表的创建方法难点:正确选择并创建合适的图表




教讲授法、演练法、任务驱动法





教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学教室活动学生活动


组一、回顾练习自主操作,计算每位回顾练织展示某班期中考试成绩,布置任学生总分习,并为引教务:计算每位学生的总分入新课伏笔学
引二、师生活动
入“在计算出的总分中找出成绩最好新和最差的同学”

展示学生成绩总分的柱形图,引导学生思考,引出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学生看表格回答
思考老师的话
记笔记等
在实际
对比中引出
表格信息图
形化,让学
生理解通过
创建图表,
能够更方便
的分析数据。

高中信息技术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案教科版必修1

高中信息技术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案教科版必修1

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4.2.2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一、教学目标1.理解表格数据图形化对于数据表达的意义;2.掌握在Excel中插入图表的方式;3.理解三种图表即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表示数据的优势,并能够按如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图表;4.体验并理解数据图形化对于数据分析、揭露事物特性、规律与本质的意义。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的第二部份内容:“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是在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数据处置以后对表格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化。

教材内容篇幅比较简单,没有几种图表制作的操作进程;对于数据图表类型的选择及应用有简单的设问。

三、教学方式和策略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文字处置软件 Word和表格数据处置软件Excel的大体功能,具有了必然的操作基础与能力,所以在教学进程中部份环节采用了演示教学,大部份教学采用了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同时避免出现学生只重视操作而忽略了技术对于实际生活的意义,在教学中还尽可能设问,让学生试探不同图表之间的特点及应用,和如何通过图表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意义等。

四、教学进程1.导入2004年11月26日,也就是农历的十一月十五,印度洋发生海啸。

这是海啸前、后通过卫星在同一地域拍照的照片,可见,海啸带来的灾难有多惨重。

下面咱们学习用到的表格数据也与海啸有关,让咱们也来关注海啸的点点滴滴,从中学点知识。

下面显示的三个不同类型的图表,依次是柱状图、饼图、折线图,别离按照它们左侧的对应表格数据得来。

请同窗们比较:左侧的表格与右边的图表,哪个更直观更美观?如何生成这些图表呢?咱们需要学习本节内容“第四章第二节第二部份表格数据的图形化”2.教学新课适才看到的柱形图、饼图及折线图,他们有不同的作用,适用于不同情形,要弄清那个问题,请同窗们自学讲义 72~73页,并试着研究填写表格。

所以咱们在分析数据时,究竟要做成什么类型的图表,要按照分析问题的重点来定。

4.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第二课时)

4.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第二课时)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第2 部分: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通过“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从而更容易地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格数据的基本统计方法,并已经体验到了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在反映事物本质特性方面的作用和魅力,所以对本节课的继续学习充满着较强的兴趣和欲望。

另外,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评价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已有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情趣方面都具备学习本课的基础和条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作用与适应范围,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体会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养成团结协作的作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图表的类型、数据源的选择难点:图表数据分析及应用五、教学方法本堂课中,通过对上海和迪士尼相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将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操作融入现实的问题中,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学生经历任务分析、动手制作、完善直到最终完成的整个过程,个别问题组内讨论,共性问题师生共同研究。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图表2、教师展示迪士尼品牌价值的表格数据。

学生观察表格数据。

问题:哪一年品牌价值最高?哪一年品牌价值最低?继续展示课件,展示由表格转化的柱形图学生观看课件,初识图表。

同样的数据采用了表格和图表两种方式呈现,让学生比较表格和图表。

问题:哪个能更直观、更美观地反映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结论一:图表能更明确、直观地表达问题。

将表格数据图形化,可以使我们更容易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迪士尼相关资料吸引学生注意,并通过对相关的表格和图表的比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结合演示,制作图表1、观看课件,初具印象问题:这么形象的图表是怎么做成的呢?展示Excel转化图表的步骤(配合播放课件):插入-图表-应用“图表向导”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4.2.2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案教科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表格数据图形化对于数据表达的意义;
2.掌握在Excel中插入图表的方法;
3.理解三种图表即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表示数据的优势,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图表;
4.体验并理解数据图形化对于数据分析、揭示事物特性、规律与本质的意义。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的第二部分内容:“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是在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对表格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化。

教材内容篇幅比较简单,没有几种图表制作的操作过程;对于数据图表类型的选择及应用有简单的设问。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文字处理软件 Word和表格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基本功能,具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与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部分环节采用了演示教学,大部分教学采用了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同时避免出现学生只重视操作而忽略了技术对于实际生活的意义,在教学中还尽量设问,让学生思考不同图表之间的特点及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图表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意义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004年11月26日,也就是农历的十一月十五,印度洋发生海啸。

这是海啸前、后通过卫星在同一地区拍摄的照片,可见,海啸带来的灾难有多惨重。

下面我们学习用到的表格数据也与海啸有关,让我们也来关注海啸的点点滴滴,从中学点知识。

下面显示的三个不同类型的图表,依次是柱状图、饼图、折线图,分别根据它们左侧的对应表格数据得来。

请同学们比较:左侧的表格与右侧的图表,哪个更直观更美观?
如何生成这些图表呢?我们需要学习本节内容“第四章第二节第二部分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2.讲授新课
刚才看到的柱形图、饼图及折线图,他们有不同的作用,适用于不同情况,要弄清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72~73页,并试着研究填写表格。

所以我们在分析数据时,究竟要做成什么类型的图表,要根据分析问题的重点来定。

制作图表还是利用 Excel软件,请同学们打开“练习.Xls”,在窗口左下侧,有黄、蓝、绿等色分别是任务1、任务2、任务3、应用四个工作表,单击工作表名称,即可切换到该工作表,请单击任务1。

制作图表的命令在插入菜单,是哪一个?注意图标是彩色的。

还可通过工具栏中图表向导命令,也是彩色的图标。

任务1的要求是:将死亡人数做成柱状图,并加标题。

请同学们采用上述命令试着完成这个任务。

这个命令是一个图表制作向导,有四个步骤,如果哪个步骤不会,可以直接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

同学们基本上做完了,大家敢于动手,一定能学好。

你留心是哪四个步骤了吗?
不记得,请同们将鼠标放在图表区,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快捷菜单,其中第 2、3、4、5项就是这四个步骤,如果你哪个步骤没做好,可以在此选择相应的步骤来完成。

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的图表,请大家提出修改意见,我们一起来完成。

你有什么修改意见?
图表没数据,就需选择图表数据源。

这一步很关键,点击浓缩消息框,在要选的表格数据中,从顶部,按住鼠标左键不松手,向底部拖动,直至底部,当然,从底部向顶部拖动也可以。

在哪个步骤能加上标题?
如何显示每项的数据?
另外绘图区格式,对美化图表也有作用。

经过这种操作,我们集体完成了这个柱状图。

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第二个任务,点击左下角任务 2工作表,将表格数据做成饼图,看谁做得又快又正确又美观。

同学们做的图表真是美观,而且敢尝试不同命令及选项,做的图表版面多种多样,大家继续努力。

请同学们观察,为什么在泰国死亡的外国人占了 80%?从中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些外国人是来泰国干什么的?
由此可见,直观的图表有利于从数据中发现新的问题。

请同学们打开任务 3,完成任务3,将历年来印尼旅游的人数做成折线图,不需要对图表进行修饰。

看谁做得快。

如果鼠标放在折线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趋势线命令,可以清楚看到数据变化的趋势。

在折线图中,明显有两处数据明显下降,这里肯定有原因,是战争是暴乱,还是地震?
如何查找原因呢,我们在第二章学过信息获取,根据现有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哪种途径来找到原因呢?
用什么搜索引擎?
用什么关键字?
通过这种方法,大家肯定会找到原因,受时间限制,我们不再上网查找,我将查找结果告诉大家。

xx年人数明显下降,是由于印尼巴厘岛发生爆炸事件,没有人身安全,前往旅游的人数势必下降;xx年、xx年下降,是由于亚洲经济危机造成的,我们在政治课里《生产与消费》一节学过,经济影响消费,而旅游是一种消费形式,所以会导致旅游人数下降。

通过前面的例子,我们学习了制作图表的方法和分析图表的方法,我们完全可将这种方法用于以后的学习中、生活实践或研究中。

下面请同学们选择应用工作表,在这个工作表中,有一个典型地震发生的日期与农历日期关系的表,第一列是典型地震的名称与时间,第二列是农历日期,第三列数为 0或1,1表示地震发生在农历初一或十五前后4天范围内,0表示不在农历初一或十五前后4天范围内。

请大家根据第三列数据制作XY散点图,并根据散点分布,得出结论。

制作 XY散点图的方法与其他类型图表的方法一致,大家做得很熟练,你得到什么结论呢?
我们根据地理课中学过的天体运行规律很容易解释这个结论,因为农历的初一或十五前后,太阳、地球、月亮近似在一条线上,此时天体对地球的引力最大,在地球薄弱的地方最容易发生地震。

所以这个结论有科学道理。

3.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有利于将数据直观地表现,还需要我们善于从多角度来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学习了这种方法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研究中用得到。

4.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第三册地理书第 25页练习题。

该题是根据提供的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地产业结构GDP比重等数据,制作三省市GDP总量的柱状图、三省市产业结构饼图,通过绘制图表,直观体现三地区域发展有关差异。

相信同学们学完本节课,能将这个作业做得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