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反冲运动火箭课后训练

合集下载

反冲运动火箭及习题课

反冲运动火箭及习题课

反冲是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如何处理反冲运动的问题?
分析:发生反冲运动时间极短,作用力非常大,
两部分相互作用的内力会远远大于外力, 可以认为动量守恒
因此,反冲运动可用动量守恒处理
例1.机关枪重M=8kg,射出的子弹质量m=20克,
若子弹的出口速度是V0=1000m/s,则机枪的后退速 度V是多少?
例5:在沙堆上有一木块,M=5K g,木块上放一 爆竹,质量为m=0.10Kg,点燃后木块陷入沙中5 cm,若沙对木块运动的阻力恒为58N,不计火药 质量和空气阻力,求爆竹上升的最大高度?
Mgs fs 0 1 Mv2 2
Mv mv' 0 h v'2
2g
h=1.7m
1. 定义:向气体喷出的反方向

逃逸塔

整流罩


二级火箭
型F
运 载
一级火箭


助推器
演示:神舟7号发射全程
有一只长为L=3m,质量为M=120kg的小船停在静水 中,一个质量为m=60kg的人立在船头,若不计水的 阻力,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船和人对地面 的位移各是多少?
船1米 人2米
总结
一、反冲运动 1、定义: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
提示: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7.9Km/s
喷气的速度 目前常用的液体燃料是液氢,用液氧做 氧化剂,喷气速度在2000m/s到4000m/s
质量比 火箭的质量比在6-10 左右, 要发射人造卫星,这样的火箭还不能达到所需的速度
问题:如何解决卫星发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想到了利用多 级火箭,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m V0
(M m

反冲现象 火箭(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二物理同步讲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反冲现象 火箭(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二物理同步讲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反冲现象火箭1.通过实验认识反冲运动,能举出反冲运动的实例,知道火箭的发射是反冲现象。

2.能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常见的反冲现象作出解释。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增强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自信。

考点一、反冲现象1.定义: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现象.2.规律:反冲运动中,相互作用力一般较大,满足动量守恒定律.3.反冲现象的应用及防止(1)应用:农田、园林的喷灌装置利用反冲使水从喷口喷出时,一边喷水一边旋转.(2)防止:用枪射击时,由于枪身的反冲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所以用枪射击时要把枪身抵在肩部,考点二、火箭1.工作原理:喷气式飞机和火箭的飞行应用了反冲的原理,它们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的速度.2.决定火箭增加的速度Δv的因素以喷气前的火箭为参考系。

喷气前火箭的动量是0,喷气后火箭的动量是m△v),燃气的动量是△m u。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喷气后火箭和燃气的总动量仍然为0,所以m△v+△m u=0解出△v=―Δmmu上式表明,火箭喷出的燃气的速度u越大、火箭喷出物质的质量与火箭本身质量之比越大,火箭获得的速度△v就越大。

题型1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爆炸问题[例题1](2023秋•密山市期末)一枚在空中飞行的火箭在某时刻的速度为v0,方向水平,燃料即将耗尽。

此时,火箭突然炸裂成两块(如图所示),其中质量为m2的后部分箭体以速率v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质量为m1前部分箭体速率v1为( )A.v0﹣v2B.v0+v2C.v0―m2m1v2D.v0+m2m1(v0―v2)[例题2](2024•顺义区二模)一枚在空中水平飞行的玩具火箭质量为m,在某时刻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速度为v。

此时,火箭突然炸裂成AB两部分,其中质量为m1的B部分速度恰好为0。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

求:(1)炸裂后瞬间A部分的速度的大小v1;(2)炸裂后B部分在空中下落的时间t;(3)在爆炸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增加的机械能ΔE。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5 反冲运动 火箭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5 反冲运动 火箭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

5 反冲运动火箭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将吹足气的气球由静止释放,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气球会向前运动,这是因为气球受到()A.重力B.手的推力C.空气的浮力D.喷出的气体对气球的作用力解析:将吹足了气的气球释放,气球会向喷气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是因为气体喷出时,由于反冲作用,喷出的气体对气球有作用力。

答案:D2.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A.燃料燃烧推动空气,空气反作用力推动火箭B.火箭发动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C.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推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D.火箭燃料燃烧发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答案:B3.下列图片所描述的事例或应用中,没有利用反冲原理的是()答案:D4.人和气球离地高为h,恰好悬浮在空中,气球质量为m气,人的质量为m人。

人要从气球下拴着的软绳上安全到达地面,软绳的长度至少为()AC解析:开始时,人和气球在空中悬浮,说明合力等于零。

在人沿软绳下滑的过程中,两者所受外力不变,即合力仍等于零。

以人和气球为系统,动量守恒而且符合“人船模型”,如图所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人h=m气H,解得H l=H+h D正确。

答案:D5.如图所示,自行火炮连同炮弹的总质量为m0,炮管水平。

火炮车在水平路面上以v1的速度向右匀速行驶中,发射一枚质量为m的炮弹后,自行火炮的速度变为v2,仍向右行驶。

则炮弹相对炮筒的发射速度v0为()AC解析:自行火炮水平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系统动量守恒。

设向右为正方向,发射前动量之和为m0v1,发射后系统的动量之和为(m0-m)v2+m(v2+v0)由m0v1=(m0-m)v2+m(v2+v0)解得v0B正确。

答案:B6.一小型火箭在高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其沿运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射出一物体P,不计空气阻力,则()A.火箭一定离开原来轨道运动B.P一定离开原来轨道运动C.火箭运动半径可能不变D.P运动半径一定减小答案:A7.如图所示,质量为m0、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弧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与圆心O等高处无初速度滑下,在小滑块滑到圆弧槽最低点的过程中,圆弧槽产生的位移大小为。

高中物理 6. 反冲现象 火箭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高中物理  6. 反冲现象 火箭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衰变。

放射出的粒子(He)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生成的新核用Y 表示。

关于粒子与新核Y在磁场中运动轨迹正确的是()B.A.C.D.2.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无处不在,运动无限精彩。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质量为的人在甲板上立定跳远的成绩为,不计空气和水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在甲板上散步时,船保持静止B.人在立定跳远的过程中船保持静止C.人在立定跳远的过程中船后退了D.人相对地面的成绩为3. 火箭向后喷气后自身获得向前的速度。

某一火箭在喷气前的质量为,间断性完成了多次向后喷气,每秒钟可完成5次喷气。

设每一次喷气均喷出气体,气体喷出后的速度为,则第三次喷气后火箭的速度为(题中涉及各速度均以地面为参考系)()A.B.C.D.4. 甲、乙两船的质量均为M,它们都静止在平静的湖面上,质量为M的人从甲船跳到乙船上,再从乙船跳回甲船,经过多次跳跃后,最后人停在乙船上。

假设水的阻力可忽略,则()A.甲、乙两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B.甲船与乙船(包括人)的动量相同C.甲船与乙船(包括人)的动量之和为零D.因跳跃次数未知,故无法判断5. 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A、B木块之间夹一被压缩的水平轻弹簧。

现释放弹簧,A、B木块被弹开后,各自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飞离桌面。

A落地点距桌边水平距离为0.5 m,B落地点距桌边水平距离为1 m,则()A.A、B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之比为2∶1B.A、B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之比为1∶1C.A、B质量之比为1∶2D.A、B质量之比为2∶16.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其左侧有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轨道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将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无初速释放,物块沿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小物块与BC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关于物块从A位置运动至C位置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车和物块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摩擦力对物块和轨道BC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C.物块的最大速度为D.小车发生的位移7. 如图所示,有一只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测量船长为L;然后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停下,而后轻轻下船,测出船相对码头后退的距离d、水的阻力忽略不计。

《6. 反冲现象 火箭》(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6. 反冲现象 火箭》(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6. 反冲现象火箭》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关于反冲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冲运动只发生在水中B. 反冲运动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为零C. 反冲运动中,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作用时间相同,在作用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D. 反冲运动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始终相等,但是作用时间可长可短2、火箭是一种利用内部高速喷射气体产生的反冲作用来推进的飞行器。

关于火箭的工作原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火箭的喷射物质量必须大于火箭本身的质量B. 火箭喷出高速气体后,自身速度无限增加C. 火箭喷出高速气体,自身会获得与喷出气体等大等反方向的速度D. 火箭只能在真空环境中工作3、火箭发射时,喷气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火箭的运动方向相反。

以下关于火箭反冲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火箭向上加速运动,飞行速度逐渐增大B. 火箭向上加速运动,飞行速度逐渐减小C. 火箭向上减速运动,飞行速度逐渐增大D. 火箭向上减速运动,飞行速度逐渐减小4、一艘火箭在垂直发射过程中,已知火箭的质量为m,在 propulsion.t时间内火箭喷出的质量为Δm。

若喷气的速度为v,则火箭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a可以表示为:A. a = Δmv / (m - Δm)B. a = mv / (m + Δm)C. a = -Δmv / (m - Δm)D. a = mv / (m - Δm)5、我国计划在2030年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假设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的1,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为67.9k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1.7km/sC.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器的周期比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器的周期小D.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器的周期比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器的周期大6、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发射时燃气迅速向下喷出,火箭则徐徐上升,关于火箭上升过程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喷出的燃气对火箭的弹力与火箭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喷出的燃气对火箭的弹力与火箭对燃气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C.火箭加速上升时,喷出的燃气对火箭的弹力大于火箭的重力D.火箭匀速上升时,喷出的燃气对火箭的弹力才大于火箭的重力7、假设一个火箭在太空中静止,然后通过向后喷射气体来加速自身向前运动。

1.6反冲现象 火箭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1.6反冲现象 火箭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1.6反冲现象 火箭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一、选择题(共15题)1.为完成某种空间探测任务,需要在太空站上发射空间探测器,探测器通过向后喷气而获得反冲力使其加速。

已知探测器的质量为M ,每秒喷出的气体质量为m ,喷射气体的功率恒为P ,不计喷气后探测器的质量变化。

则喷气Δt 秒后探测器获得的动能为( )A .mP t M ∆B .2mP t M∆ C .2m t M∆ D .22mP t M ∆ 2.一个航天员连同装备的总质量为100kg ,在太空距离飞船45m 处相对飞船处于静止状态。

装备中有一个装有0.5kg 氧气的贮氧筒,筒上有一个喷嘴,可以使贮氧筒中氧气相对于飞船以50m/s 的速度喷出。

在航天员准备返回飞船的瞬间,打开喷嘴沿返回飞船相反的方向啧出0.3kg 的氧气,此后航天员呼吸着贮氧筒中剩余的氧气并顺利返回飞船。

已知航天员呼吸的耗氧率为42.510kg/s -⨯,则航天员到达飞船时贮氧筒中剩余氧气的质量约为( )A .0.095kgB .0.125kgC .0.155kgD .0.185kg3.质量为1kg 的炮弹,以800J 的动能沿水平方向飞行时,突然爆炸分裂为质量相等的两块,前一块仍沿水平方向飞行,动能为625J ,则后一块的动能为A .175JB .225JC .125JD .275J4.光滑水平桌面上有A 、B 两个物体,A 的质量是B 的k 倍。

将一轻弹簧置于A 、B 之间,用外力缓慢压A 、B 。

撤去外力后,A 、B 开始运动,A 和B 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 )A .2kB .1C .1kD .k5.质量为M =200kg ,长为b =10m 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上有一个质量为50kg 的人,人由静止开始从平板车左端走到右端,求此过程中,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 )A .2mB .3mC .4mD .6m6.如图所示,光滑杆上套有一质量为M 的小环,长L 的细线一端系在环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开始系统由静止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环的位移多大( )A.L B.LsinθC.LsinθD.Lsinθ7.如图所示,两块小木块A和B,中间夹上轻弹簧,用细线扎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烧断细线,弹簧将小木块A,B弹出,最后落到水平地面上,根据图中的有关数据,可以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弹簧原长远小于桌面长度)()A.小木块A先落到地面上m m=B.两小木块质量之比:4:1A BE E=C.两小木块离开桌面时,动能之比:1:1kA kBD.两小木块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的冲量大小之比'':2:1I I=A B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固定支架左端用不计质量的细线系一个小铁球.开始将小铁球提起到图示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在小铁球来回摆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车和小球系统动量守恒B.小球向右摆动过程小车一直向左加速运动C.小球摆到右方最高点时刻,由于惯性,小车仍在向左运动D.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最大9.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建成,并有望在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后成为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反冲运动 火箭》课后训练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反冲运动 火箭》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1.手持铁球的跳远运动员起跳后,欲提高跳远成绩,可在运动到最高点时,将手中的铁球( )。

A .竖直向上抛出B .向前方抛出C .向后方抛出D .向左方抛出2.假设一个小型宇宙飞船沿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在高空中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飞船沿其速度相反的方向抛出一个质量不可忽略的物体Q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Q 与飞船都可能沿原轨道运动B .Q 与飞船都不可能沿原轨道运动C .Q 运动的轨道半径可能减小,而飞船的运行半径一定增加D .Q 可能沿地球半径方向竖直下落,而飞船运行的轨道半径将增大3.人坐在船上,船静止在水面上,水平向东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后,人、船向西运动。

已知抛出的物体的动能为E 0,则人、船的动能为( )。

A .E 0B .0m E MC .0m E M m -D .02()Mm E M m - 4.一炮艇在湖面上匀速行驶,突然从船头和船尾同时向前和向后各发射一发炮弹,两炮弹的质量相同,对地速率也相同,船所受牵引力和阻力均不变,则总动量和船速的变化情况是( )。

A .动量不变,速度增大B .动量变小,速度不变C .动量不变,速度变小D .动量不变,速度不变5.如图所示,船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船前舱有一抽水机,抽水机把前舱的水均匀的抽往后舱,不计水的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前后舱是分开的,则船将向后加速运动B .若前后舱是分开的,则船将向前加速运动C .若前后舱不分开,则船将向后加速运动D .若前后舱不分开,则船将向前加速运动6.小车上装有一桶水,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桶的前、后、底及侧面各装有一个阀门,分别为S 1、S 2、S 3、S 4(图中未全画出)。

要使小车向前运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打开阀门S 1B .打开阀门S 2C .打开阀门S 3D .打开阀门S 47.向空中发射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此物体的速度恰好沿水平方向时,物体炸裂成a 、b 两块,若质量较大的a 块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则( )。

高中物理:反冲运动 火箭练习

高中物理:反冲运动 火箭练习

高中物理:反冲运动火箭练习[全员参与·基础练]1.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 )A.燃料推动空气,空气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B.火箭发动机用力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C.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D.火箭燃料燃烧放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解析】本题考查了火箭的工作原理,要注意与火箭发生相互作用的是火箭喷出的燃气,而不是外界的空气.火箭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反冲运动,是火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从尾喷管迅速喷出时使火箭获得反冲速度,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答案】 B2.(多选)手持铁球的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当他运动到最高点时欲提高跳远成绩,运动员应将手中的铁球( )A.竖直向上抛出 B.向前方抛出C.向后方抛出D.竖直向下抛出【解析】要提高跳远成绩,要么使运动员获得更大的水平速度,C选项可实现;要么使运动员延长运动时间,D选项可实现.【答案】CD3.一炮舰在湖面上匀速行驶,突然从船头和船尾同时向前和向后发射一发炮弹,设两炮弹质量相同,相对于地面的速率相同,牵引力、阻力均不变,则船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是( ) A.动量不变,速度增大 B.动量变小,速度不变C.动量增大,速度增大 D.动量增大,速度减小【解析】炮舰具有一向前的动量,在发射炮弹的过程中动量守恒,由于两发炮弹的总动量为零,因而船的动量不变,又因为船发射炮弹后质量变小,因此船的速度增大,A正确.【答案】 A图16­5­54.一装有柴油的船静止于水平面上,若用一水泵把前舱的油抽往后舱,如图16­5­5所示.不计水的阻力,船的运动情况是( )A .向前运动B .向后运动C .静止D .无法判断【解析】 虽然抽油的过程属于船与油的内力作用,但油的质量发生了转移,从前舱转到了后舱,相当于人从船的一头走到另一头的过程,故选项A 正确.【答案】 A图16­5­65.如图16­5­6所示,一个倾角为α的直角斜面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斜面体质量为M,顶端高度为h.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当小物体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到底端时,斜面体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 )A.mh M +m B.Mh M +m C.mhcot αM +m D.Mhcot αM +m【解析】 此题属于“人船模型”问题,m 与M 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m 在水平方向上对地位移为x 1,M 在水平方向上对地位移为x 2.因此0=mx 1-Mx 2,① 且x 1+x 2=hcot α② 由①②可得x 2=mhcot αM +m,选C.【答案】 C图16­5­76.如图16­5­7所示,装有炮弹的火炮总质量为m 1,炮弹的质量为m 2,炮弹射出炮口时对地的速率为v 0,若炮管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火炮后退的速度大小为(设水平面光滑)( )A.m 2m 1v 0B.m 2v 0m 1-m 2C.m 2v 0cos θm 1-m 2D.m 2v 0cos θm 1【解析】 炮弹和火炮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0=m 2v 0cos θ-(m 1-m 2)v,得v =m 2vcos θm1-m2,故选项C正确.【答案】 C7.(多选)一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人分别站在车的左、右端,当两人同时相向而行时,发现小车向左移,则( )A.若两人质量相等,必有v甲>v乙B.若两人质量相等,必有v甲<v乙C.若两人速率相等,必有m甲>m乙D.若两人速率相等,必有m甲<m乙【解析】甲、乙两人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且总动量为零,甲动量方向向右,小车动量方向向左,说明|p甲|=|p乙|+|p车|,即m甲v甲>m乙v乙,若m甲=m乙,则v甲>v乙,A对,B错;若v甲=v乙,则m甲>m乙,C对,D错.【答案】AC图16­5­88.某小组在探究反冲运动时,将质量为m1的一个小液化瓶固定在质量为m2的小玩具船上,利用液化瓶向外喷射气体作为船的动力.现在整个装置静止放在平静的水面上,已知打开液化瓶后向外喷射气体的对地速度为v1,如果在某段时间内向后喷射的气体的质量为Δm,忽略水的阻力,则喷射出质量为Δm的气体后小船的速度是多少?【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1+m2-Δm)v船-Δmv1解得:v船=Δmv1m1+m2-Δm.【答案】Δmv1m1+m2-Δm[超越自我·提升练]9.质量为M的火箭,原来以速度v在太空中飞行,现在突然向后喷出一股质量为Δm的气体,喷出气体相对火箭的速度为v,则喷出气体后火箭的速率为( )A.(Mv0+Δmv)/M B.(Mv-Δmv)/MC.(Mv0+Δmv)/m D.(Mv-Δmv)/m【解析】依题意可知,火箭原来相对地的速度为v0,初动量为p=Mv,质量为Δm的气体喷出后,火箭的质量为(M-Δm),设气体喷出后,火箭和气体相对地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气体相对火箭的速度为:v=v1+v2,v2=v-v1,选v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系统的末动量为:p=(M-Δm)v1+Δm[-(v-v1)]=Mv1-Δm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p=p,则:Mv1-Δmv=Mv,所以v1=(Mv+Δmv)/M,故A正确.【答案】 A图16­5­910.(多选)质量为M、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的正中间,如图16­5­9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A.12mv2 B.mM2(m+M)v2C.12NμmgL D.NμmgL【解析】由于水平面光滑,箱子和小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二者经多次碰撞后,保持相对静止,易判断两物体最终速度相等,设为u,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M)u,系统损失的动能为12mv2-12(m+M)u2=12mMm+Mv2;系统损失的动能转化为内能Q=fx=NμmgL,故B、D正确,A、C错误.【答案】BD11.课外科技小组制作一只“水火箭”,用压缩空气压出水流使火箭运动.假如喷出的水流流量保持为2×10-4 m3/s,喷出速度保持为对地10 m/s.启动前火箭总质量为1.4 kg,则启动2 s末火箭的速度可以达到多少?已知火箭沿水平轨道运动阻力不计,水的密度是 1.0×103 kg/m3.【解析】“水火箭”喷出水流做反冲运动.设火箭原来总质量为M,喷出水流的流量为Q,水的密度为ρ.水流的喷出速度为v,火箭的反冲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ρQt)v′-ρQtv代入数据解得火箭启动后2 s末的速度为v′=ρQtvM-ρQt=1.0×103×2×10-4×2×101.4-1.0×103×2×10-4×2m/s=4 m/s.【答案】 4 m/s图16­5­1012.如图16­5­10所示,在沙堆表面放置一长方形木块A,其上面再放一个质量为0.10 kg 的爆竹B,木块质量为5 kg.当爆竹爆炸时,因反冲作用使木块陷入沙中5 cm,而木块所受的平均阻力为58 N.若爆竹的火药质量和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g取10 m/s2,求爆竹能上升的最大高度.【解析】火药爆炸时内力远大于重力,所以爆炸时动量守恒,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设爆炸后爆竹的速度为v,木块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0①木块陷入沙中做匀减速运动到停止,其加速度为a=F-MgM=58-505m/s2=1.6 m/s2②木块做匀减速运动的速度v′=2as=2×1.6×0.05 m/s=0.4 m/s③代入①式,得v=20 m/s爆竹以初速度v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v22g=20220m=20 m.【答案】20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反冲运动火箭课后训练基础巩固1.下列属于反冲运动的有( )A.喷气式飞机的运动B.直升机上升C.火箭上升D.反击式水轮机的运动2.质量为M的原子核,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它以速度v放出质量为m的粒子时(设v 方向为正),剩余部分速度为( )A.mvM m-B.mvM m--C.MvM m-D.mvM-3.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 )A.燃料燃烧推动空气,空气反作用推动火箭B.火箭发动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C.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D.火箭燃料燃烧发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4.一炮艇在湖面上匀速行驶,突然从船头和船尾同时向前和向后发射一发炮弹,设两炮弹质量相同,相对于地的速率相同,牵引力、阻力均不变,则船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动量不变,速度增大B.动量变小,速度不变C.动量增大,速度增大D.动量增大,速度减小5.课外科技小组制作一只“水火箭”,用压缩空气压出水流使火箭运动。

假如喷出的水流流量保持为2×10-4 m3/s,喷出速度保持为对地10 m/s。

启动前火箭总质量为1.4 kg,则启动2 s末火箭的速度可以达到多少?已知火箭沿水平轨道运动阻力不计,水的密度是103 kg/m3。

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一艘小船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船前舱有一抽水机,抽水机把前舱的水均匀抽往后舱,不计水的阻力,在船的前舱与后舱分开、不分开的两种情况下,船的前舱运动情况分别是( )A.不动;向前匀速运动B.向前加速运动;不运动C.不动;向后匀速运动D.向后匀速运动;不动7.如图所示,半径为R,质量为M,内表面光滑的半球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左端紧靠着墙壁,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半球形物体的顶端的a点无初速释放,图中b点为半球的最低点,c点为半球另一侧与a同高的顶点,关于物体M和m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m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m与M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B.m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m的机械能守恒C.m释放后运动到b点右侧,m能到达最高点cD.当m首次从右向左到达最低点b时,M的速度达到最大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炮车静止在水平面上,炮筒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当炮车发射一枚质量为m、对地速度为v0的炮弹后,炮车的反冲速度为________,若炮车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k倍,则炮车后退的距离为________。

9.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小球,放在半径为2R、质量为2m的大空心球内。

大球开始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小球从图示位置无初速度地沿大球内壁滚到最低点时,大球移动的距离是多少?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车上装有半径为R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现将质量为m的小球在轨道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滑至半圆轨道的最低位置时,小车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小球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11.将一支小火箭沿竖直方向向上发射,最初0.3 s内喷出的气体的质量为30×10-3kg,气体喷出的速度为600 m/s,若喷气后火箭的质量为2 kg,火箭在这段时间内上升的平均加速度为多少?(g取10 m/s2)12.平板车停在水平光滑的轨道上,平板车上有一人从固定在车上的货厢边沿水平方向顺着轨道方向跳出,落在平板车地板上的A点,距货厢水平距离为l=4 m,如图所示。

人的质量为m,车连同货厢的质量为M=4m,货厢高度为h=1.25 m,求:(1)车在人跳出后到落到地板期间的反冲速度?(2)人落在车地板上并站定以后,车还运动吗?车在地面上移动的位移是多少?参考答案1.答案:ABCD 点拨:喷气式飞机和火箭都是靠喷出气体,通过反冲获得前进的动力;直升机通过螺旋桨击打空气,通过反冲获得上升的动力;反击式水轮机靠水轮击打水,通过反冲获得动力。

2.答案:B 点拨:由于原子核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系统总动量为零,原子核放出粒子的过程中,动量守恒。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v+(M-m)v′解得v′=-mvM m-。

3.答案:B 点拨:火箭工作的原理是反冲运动,是火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从尾部喷管迅速喷出时,使火箭获得反冲速度。

故B项正确。

4.答案:A 点拨:整个过程动量守恒,由于两发炮弹的总动量为零,因而船的动量不变。

又因为船发射炮弹后质量减小,因此船的速度增大。

5.答案:4 m/s点拨:“水火箭”喷出水流做反冲运动,设火箭原来总质量为M,喷出水流的流量为Q,水的密度为ρ,水流的喷出速度为v,火箭的反冲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ρQt)v′=ρQtv火箭启动后2 s末的速度为v′=QtvM Qtρρ-=3434102102101.4102102--⨯⨯⨯⨯-⨯⨯⨯m/s=4 m/s。

6.答案:B 点拨:分开时,前舱和抽出的水相互作用,靠反冲向前加速运动。

若不分开,前后舱和水是一个整体,则不动。

7.答案:BD 点拨:m从a到b的过程中,半球槽与墙壁存在相互作用,(m+M)系统动量不守恒,但球与槽间的作用力是系统内的弹力,且对m不做功,故m机械能守恒;m运动到b 点右侧,M向右运动,弹力对M做正功,对m做负功,两者速度相同,m达到最高点,但由于m有机械能损失,故不能达c点;在m相对M从最高点向左运动直到b的过程中,M受到的弹力一直使M加速,故m到达b点时,M的速度达最大。

8.答案:0cosmvM θ-2222cos 2m vkM gθ点拨:在炮弹发射过程中,炮车所受阻力远小于内力,故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炮车速度为v,则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可得:0=Mv+mv0cos θ,所以v=0cosmvM θ-。

负号表示炮车是后退的。

炮车获得后退速度后,在摩擦阻力作用下后退一段距离将停下。

由题意及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炮车后退的加速度为:a=kMgM=kg。

又由运动学公式可得炮车后退距离s=22222cos22m vva kM gθ=。

9.答案:1 3 R点拨:由水平方向平均动量守恒得mx小球=2mx大球又x小球+x大球=R联立解得x 大球=13R 。

10. 答案:m R M m+ 点拨:以车和小球为系统在水平方向总动量为零且守恒。

当小球滑至最低处时车和小球相对位移是R ,利用“人船模型”可得小车移动距离为m R M m+。

设此时小车速度为v 1,小球速度为v 2,由动量守恒为Mv 1=mv 2,由能量守恒有mgR =22121122Mv mv +,解得v 2=11. 答案:20 m/s 2点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的加速度由物体所受合外力决定,火箭喷出气体的过程中,受向上的反冲力和向下的重力作用,因此只要求出火箭所受反冲力,就可求出加速度。

设喷出气体的质量为m ,速度为v ,则m =30×10-3 kg,v =600 m/s,这部分气体在Δt =0.3 s 内,速度由0变到v ,设平均作用力为F ,由加速度定义式知气体的加速度a =v t ∆∆=0v t-∆=6000.3 m/s 2=2 000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mg =ma ,所以气体受到的平均作用力F =ma -mg =30×10-3×2 000 N-30×10-3×10 N≈6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火箭受到的反冲力F ′=60 N,方向向上,设其加速度为a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a ′,所以a ′=260(10)m/s 2F g M '-=-=20 m/s 2。

12. 答案:(1)1.6 m/s (2)不动 0.8 m点拨:人从货厢上跳出的过程中,人与货厢及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人落到车上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仍守恒。

人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做平抛运动,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人从货厢边跳离的过程,系统(人、车和货厢)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人的水平速度是v 1,车的反冲速度是v 2,则mv 1-Mv 2=0,解得v 2=114v 。

人跳离货厢后做平抛运动,车以v 2做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 ==0.5 s,在这段时间内人的水平位移s 1和车的位移s 2分别为s 1=v 1t ,s 2=v 2t 。

由图可知,s 1+s 2=l 。

即v 1t +v 2t =l ,则v 2=4m/s 550.5l t =⨯=1.6 m/s 。

(2)车的水平位移为s 2=v 2t =1.6×0.5 m=0.8 m 。

人落到车上A 点的过程,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水平方向系统没有受外力,而竖直方向支持力大于重力,合力不为零),人落到车上前的水平速度仍为v 1,车的速度为v 2,落到车上后设它们的共同速度为v,根据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v1-Mv2=(M+m)v,可得v=0。

故人落到车上A点站定后车的速度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