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系统构成图

合集下载

完整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到底长什么样?

完整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到底长什么样?

完整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到底长什么样?你真的了解水肥一体化系统吗?它到底包含了哪些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如何互相配合为作物提供精准水肥供给?知道这些,你也可以成为朋友圈里的水肥一体化专家。

水源一切都从水源开始,它是整个灌溉系统的基础,一般会以地下水或地上水为水源,地下水一般指井水,地上水是指江河水、湖水、以及有一定储存量的蓄水池。

然而,人工打井或开挖蓄水池,往往造价不菲,耐特菲姆可以为灌溉系统提供一种更具性价比,且易于搭建、搬运的装配式储水罐。

泵房一般在水源附近会建一座泵房,里面会包含整个系统大部分的核心组件。

级输送到每一棵作物。

从水源直接抽上来的水往往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和悬浮物,如果不经过处理进入灌溉系统,会直接造成设备堵塞和系统瘫痪。

很多人在使用了滴灌系统后,频繁遭遇滴头堵塞问题,就认为滴灌系统都不靠谱,其实往往是过滤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

所以一套合适的过滤系统是整个系统不可或缺的环节。

基于水中杂质的类型、密度和田间灌水器的抗堵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过滤设备进行搭配组合。

常见的过滤设备有这么几种:介质过滤器、叠片过滤器、网式过滤器、离心水砂分离器,他们在沉积杂质的容量、反冲洗效率、维护方便性等方面各有优劣,可根据实际情况及预算限制来进行合理配置。

介质过滤器网式过滤器叠片过滤器肥料经过合理配比注入到主管路,和清水混合后进入田间管道。

要让肥料能够非常精准的进入到每一棵作物根部,施肥机的性能至关重要。

它必须要具备实时监测混合液酸碱度(pH)和电导率(EC)的功能,并且可以精准调节注肥浓度。

而通过控制器,可以进行整个灌溉施肥操作的完整设定,比如编辑灌水程序,定义施肥模式,设置轮灌组时间、监督系统运行水量等。

在系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一个人只要在泵房动动手指,就可以管理几百上千亩农场的水肥操作,非常节省人工和时间。

如果你种植大田作物,面积不太大,水肥一体化可以通过便宜简单的文丘里施肥器来实现。

当然,如果你要打造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数字农场,轻松监测、分析、控制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自动化的灌溉、施肥和作物保护,你一定需要耐特菲姆最新一代的数字化农场管理平台耐碧特。

总结!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原理、结构组成、优缺点、忽视点

总结!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原理、结构组成、优缺点、忽视点

总结!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原理、结构组成、优缺点、忽视点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自横空出世以来为什么会备受关注呢?因为这项技术从传统的“浇土壤“改为“浇作物”,是一项集成的高效节水、节肥技术,不仅节约水资源,而且提高肥料。

下面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原理、结构组成、优缺点以及技术的易忽视点。

一、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原理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

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

与传统模式相比,水肥一体化实现了水肥管理的革命性转变,即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浇地向浇庄稼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水肥分开向水肥一体转变。

因此,有专家指出,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二、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组成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由首部枢纽(水泵、动力机、过滤设备、施肥系统、控制阀等)、输配水管网(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三级管道)、灌水器(分为滴头、滴灌管等)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测量仪等组成。

施肥系统有文丘里施肥器、注肥泵、施肥罐、智能施肥系统等。

常用的过滤系统有网式过滤器、叠片式过滤器,含沙多的水源需加装离心过滤器、含苔藓或杂物多的水源需加装介质过滤器。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结构示意图三、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优缺点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优点1、灌溉用水效率高滴灌将水一滴一滴地滴进土壤,灌水时地面不出现径流,从浇地转向浇作物,减少了作物的棵间蒸发。

烟田水肥一体化ppt课件

烟田水肥一体化ppt课件

施入肥料只有溶于水后,成为离子态才能被根吸收。水分是养分达到 根表的移动介质(扩散与质流)。水肥一体化将水肥耦合成为现实。 土壤介质中养分浓度必须与烟草烟草生长和吸肥规律相吻合,水肥一体化 能有效的保证不同时期适宜的养分浓度。 微灌技术对能有效的保护土壤团粒结构,土壤中的水、气、热处于最优状 态,有利于根毛形成与根系生长,促进对养分的吸收。
2013年3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意 见提出我国水肥一体化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 广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新增推广面积5000万亩。
精选编辑ppt
/60
1、水肥一体化是提高肥效的有效途径 因为土壤水分、介质中养分浓度、植物根系是影响 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主要因素。
烟田水肥一体化技术
精选编辑ppt
/60
主要内容
一、水肥一体化是烟叶生产的发展方向 二、滴灌是烟田最优灌溉方式之一
1、滴管系统的的设施与设计 2、节水灌溉技术在烟草上的应用 3、烟田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
精选编辑ppt
/60
一、水肥一体化是烟叶生产的发展方向
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现代农业技术。 又称“灌溉施肥”技术(fertigation,即fertilization和 Irrigationg的组合) 。
化肥的去向 (朱兆良)
精选编辑ppt
/60
不合理施肥
养分 失衡
土壤 盐渍化
土壤 结构 变差
不合 理施 肥
精选编辑ppt
温室气体排放
土壤 酸化
水体富 营养化
生物 多样性 下降
/60
我国农业用水概况
目前,我国年供水能力约5600亿m3, 其中:工业用水量约1000亿m3 农业用水量约4000亿m3 生活用水量约600亿m3

水肥一体化技术简介PPT课件

水肥一体化技术简介PPT课件
第7页/共24页
8、如何选择过滤器?
过滤器种类: 砂石分离器-初级过滤用 介质过滤器-初级过滤用 网式过滤器-二级过滤用 叠片过滤器-二级过滤用
选择什么过滤器及其组合主要由水质决定。 这是较专业的问题,最好由专业人士设计和选择。
第8页/共24页
9、能使用的肥料种类有哪些?
只要是能溶于水(最好是不溶性杂质含量低于 0.5%)的化肥都能够通过滴灌系统来施用。
滴头: 普通滴头-通常只能在平地上使用; 压力补偿滴头-在一定的压力变化范围内可以保
持均匀的恒定流量。 地形起伏高差大于3米时,就应该使用压力补偿
式滴头。
第15页/共24页
16、滴灌系统一般能用多少年?
滴灌管有多种规格,壁厚从毫米至毫米。很显然越厚越 抗机械损伤。所有滴灌管都加有抗老化材料。
在没有机械损伤的情况下,厚壁和薄壁滴灌管的使用寿 命是一样的。很多薄壁滴灌带寿命短主要是机械破损,导致 漏水。从机械破损的角度,越厚的滴灌管寿命越长。
第11页/共24页
12、在雨季土壤不缺水,如何通过 滴灌系统施肥?
施肥一定要加快速度,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完成; 施肥后不洗管,等天气晴朗后再洗管。
第12页/共24页
13、肥料的浓度如何控制?
最准确的办法就是测定喷施的肥液或滴头出口的肥 液的电导率。 -3.0ms/cm就是安全的,或者水溶性肥稀释400-1000倍, 或者每方水中加入1-3公斤水溶性复合肥喷施都是安全 的。
3、常用的水肥一体化措施
叶面喷施、挑担淋施和浇施、拖管淋施、喷灌施用、 微喷灌施用(南方最普及水带喷施)、滴灌施用、树干 注射施用等。其中滴灌施用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 最好,最节省肥料。
第3页/共24页
4、滴灌施肥有哪些优点

农田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系统

农田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系统

农田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系统一、模块化农田滴灌自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水源:水源井或渠水2、过滤:砂滤、沉淀或精密过滤3、计量:对浇灌用水量进行计量4、轮灌控制:手动或自动进行轮灌控制5、施肥:人工施肥或自动计量跟踪施肥6、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时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有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计算机组成。

我们所做的整个系统力求用现代的自动化技术来替代人工的繁重劳动操作,做到科学化、自动化滴灌和精准化施肥。

我们的农田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滴灌系统将以上几个部分整合,做成以下几个模块,可在实际中组合和控制:1)水源和过滤模块,根据不同的水源做不同的配置,用可编程控制器对水源泵进行自动控制,确保对滴灌带不发生堵塞的现象,根据用户要求可实现恒压供水,保证供水压力平稳。

2)轮灌控制模块,使用计算机软件或可编程控制器,对农田滴灌阀进行自动轮灌控制,操作人员只需将轮灌间隔时间输入,系统则自动根据要求进行轮灌,轮灌完毕发出信号,提醒操作人员。

整个轮灌过程无需人员干预。

3)自动施肥模块,自动施肥系统是一套科学的精准施肥控制,系统测量供水系统的流量,根据供水流量自动按照加药比例进行加药,加药比例可根据每次不同的药剂进行设定。

加药量始终跟随供水量的大小自动变化,无需人员干预。

4)自动控制系统模块,将上述几个模块用通讯的方式级联,有可编程控制器或计算机统一控制,并可将控制信号通过GPRS等方式远传到后台服务器,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端查看或应急控制,实现智能化管理。

二、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体现在:1)前端控制系统智能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只需将系统检查,启动后,设置好所需要的滴灌参数后,系统则自动运行,做到了现场无人值守,系统出现故障,则自动发出警示信号给操作人员;2)后台智能化管理,前端控制器信号可通过GPRS或3G上网卡与后台服务器通讯,用户可使用手机APP平台随时观察农田浇地的情况和相关的数据信息,并可做应急处理;3)通过APP管理平台,用户可随时了解科学种田以及农田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可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三、一体化一体化是我们这套系统的管理特点,我们将整套系统集成在一个撬装平台上,或将每个模块做一个小的撬装平台,根据需要进行拼装,最后进行功能化的集中控制,现场实现分散型自动控制,后台实现统一管理。

基于PLC的水肥一体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PLC的水肥一体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PLC的水肥一体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农业生产中,灌溉和施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需要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推广智能化农业设备,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PLC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

在水肥一体机控制系统中,PLC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水肥一体机控制系统展开,对其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开发。

一、系统结构设计1、系统功能架构水肥一体机控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图1 水肥一体机控制系统结构图2、传感器选择在水肥一体机控制系统中,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检测土壤湿度、PH值、温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

常用的传感器有:(1)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土壤湿度的传感器,可以根据土壤湿度水平进行自动灌溉。

(5)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二氧化碳浓度的传感器,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进行自动调节二氧化碳浓度。

3、执行器选择(2)蠕动泵:用于控制施肥系统的蠕动泵,可以根据作物需要自动进行施肥。

(3)通风机:用于控制通风系统的通风机,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自动进行通风。

4、控制器选择(1)PLC:用于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和调控,具有高可靠性和强抗干扰能力。

(2)单片机:用于控制系统的简化型号,可以实现一些简单的控制逻辑。

(3)微处理器:用于控制系统的高性能型号,可以实现大量的计算和高级控制算法。

5、通信模块选择在水肥一体机控制系统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模块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互连。

常用的通信模块有:(1)Wi-Fi模块:用于实现水肥一体机与移动终端或者互联网的无线通信。

(2)RS485模块:用于实现水肥一体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串行通信。

1、系统电路图2、系统控制器设计系统控制器采用三星PLC作为控制核心,该PLC具有通信接口和多种输入输出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和控制。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_水肥一体化案例_系统介绍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_水肥一体化案例_系统介绍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_水肥一体化案例_系统介绍该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由水肥供给系统和灌溉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水肥供给系统主要包括水肥供给装置和监测仪器设备,而灌溉控制系统则主要包括控制器和灌溉装置。

水肥供给系统的核心是水肥供给装置和监测仪器设备。

水肥供给装置主要由水泵、肥料供给器和激光控制器组成。

水泵通过抽水将地下水或河水提供给灌溉系统,而肥料供给器则通过喷雾或滴灌的方式将肥料溶液喷洒到作物根区。

激光控制器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和肥料浓度,并根据设定的阈值自动调节水泵和肥料供给器的工作状态。

监测仪器设备包括土壤水分仪、肥料测量仪和激光控制器等,用于监测和控制土壤水分和肥料浓度的变化。

灌溉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和灌溉装置组成。

控制器由电脑和信号传感器组成,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监测仪器设备的信号,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灌溉方案自动调节灌溉装置的工作状态。

灌溉装置则根据控制器发送的指令,控制灌溉水流的流量和喷洒范围,以实现高效的灌溉。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控制器会不断监测土壤的水分和肥料浓度,并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调整和优化。

该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应用案例大型玉米种植基地。

该种植基地的土壤状况较为复杂,有的地块土壤湿度较高,有的地块土壤湿度较低。

因此,对于该基地来说,采用传统的固定时间和固定流量的灌溉方式无法满足各地块的需求。

而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和肥料浓度的变化,实现了对不同地块的精细化管理。

在该种植基地中,系统首先通过监测和分析土壤水分和肥料浓度的变化,制定出不同地块的灌溉和施肥方案,并将其输入到控制器中。

然后,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方案自动调节水泵和肥料供给器的工作状态,实现对每个地块的精确供给。

此外,在灌溉过程中,控制器还可以根据天气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保证作物得到最合适的水分和肥料供给。

通过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应用,该大型玉米种植基地实现了高效生产,并在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农业物联网之水肥一体化技术解析

农业物联网之水肥一体化技术解析

农业物联网之水肥一体化技术解析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蔬菜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蔬菜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水肥一体化系统示意图应用范围该项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

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这项技术的优点是灌溉施肥的肥效快,养分利用率提高。

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较干的表土层易引起的挥发损失、溶解慢,最终肥效发挥慢的问题;尤其避免了铵态和尿素态氮肥施在地表挥发损失的问题,既节约氮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所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据华南农业大学张承林教授研究,灌溉施肥体系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50%~70%;同时,大大降低了设施蔬菜和果园中因过量施肥而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

由于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人为定量调控,满足作物在关健生育期“吃饱喝足”的需要,杜绝了任何缺素症状,因而在生产上可达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均良好的目标。

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领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其主要技术要领须注意以下几方面:一、首先是建立一套滴灌系统。

在设计方面,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

水肥一体化的灌水方式可采用管道灌溉、喷灌、微喷灌、泵加压滴灌、重力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
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一、概述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喷枪或喷头形成喷灌、均匀、定时、定量,喷洒在作物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发育生长区域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二、水肥一体化系统原理图
水肥一体化系统通常包括水源工程、部枢纽、田间输配水管网系统和灌水器等四部分,实际生产中由于供水条件和灌溉要求不同,施肥系统可能仅由部分设备组成。

可编辑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三、水肥一体机
水肥一体机系统结构包括:控制柜、触摸屏控制系统、混肥硬件设备系统、无线采集控制系统。

支持pc端以及微信端实施查看数据以及控制前端设备;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

系统由上位机软件系统、区域控制柜、分路控制器、变送器、数据采集终端组成。

通过与供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

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

变送器(土壤水分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将实时监测的灌溉状况,当灌区土壤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下限值时,电磁阀可以自动开启,当监测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达到预设的灌水定额后,可以自动关闭电磁阀系统。

可根据时间段调度整个灌区电磁阀的轮流工作,并手动控制灌溉和采集墒情。

整个系统可协调工作实施轮灌,充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节水、节电,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四、施肥系统
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原理由灌溉系统和肥料溶液混合系统两部
分组成。

灌溉系统主要由灌溉泵、稳压阀、控制器、过滤器、田间灌溉管网以及灌溉电磁阀构成。

肥料溶液混合系统由控制器、肥料灌、施肥器、电磁阀、传感器以及混合罐、混合泵组成。

4.1:输配水管网系统
由干管、支管、毛管组成。

干管一般采用PVC管材,支管一般采用PE管材或PVC管材,管径根据流量分配置,毛管目前多选用内镶式
滴灌带或边缝迷宫式滴灌带;部及大口径阀门多采用铁件。

干管或分干管的端进水口设闸阀,支管和辅管进水口处设球阀。

输配水管网的作用是将部处理过的水, 按照要求输送到灌水单元和灌水器,毛管是微灌系统的末一管道,在滴灌系统中,即为滴灌管,在微喷系统中,毛管上安装微喷头。

4.2:环境数据采集器
环境数据采集器由低功耗气象传感器、低功耗气象数据采集控制器和计算机气象软件三部分组成。

可同时监测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雨量、风速、风向、气压、辐射、照度等诸多气象要素;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可实现定时气象数据采集、实时时间显示、气象数据定时存储、气象数据定时上报、参数设定等功能。

4.3:无线阀门控制器
阀门控制器是接收由田间工作站传来的指令并实施指令的下端。

阀门控制器直接与管网布置的电磁阀相连接,接收到田间工作站的指令后对电磁阀的开闭进行控制,同时也能够采集田间信息,并上传信息至田间工作站,一个阀门控制器可控制多个电磁阀。

电磁阀是控制田间灌溉的阀门,电磁阀由田间节水灌溉设计轮灌组的划分来确定安装位置及个数。

4.4:灌水器系统
微灌按微灌灌水流量小,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周期短,需要的工作压力较低,能够较的控制灌水量,能把水和养分直接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去。

五、系统功能:
5.1:用水量控制管理
实现两用水计量,通过出口流量监测作为本区域内用水总量计量,通过每个支管压力传感采集数据实时计算各支管的轮灌水量,与阀门自动控制功能结合,实现每一个阀门控制单元的用水量统计。

同时水泵引入流量控制,当超过用水总量将通过远程控制,限制区域用水。

5.2: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通过水位和视频监控能够实时监测滴灌系统水源状况,及时发布缺水预警;
通过水泵电流和电压监测、出水口压力和流量监测、管网分干管流量和压力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滴灌系统爆管、漏水、低压运行等不合理灌溉事件,及时通知系统维护人员,保障滴灌系统
5.3:阀门自动控制功能
通过对农田土壤墒情信息、小气候信息和作物长势信息的实时监测,采用无线或有线技术,实现阀门的遥控启闭和定时轮灌启闭。

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结合当地作物的需水和灌溉轮灌情况制定自动开启水泵、阀门,实现无人职守自动灌溉,分片控制,预防人为误操作。

5.4:PC展示平台
通过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测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传感器数据、图片远程、采集、传输、储存、处理及报警信息发送等服务。

该平台以集中式分区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经济、有效的远程监控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物联网智能监测平台,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对监控目标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观看和接收报警信息。

5.5:移动终端
建立手机系统,客户直接采用微信客户端就可以控制和查看实时数据,手机端具有手动启动、关闭电磁阀,水泵等设备功能。

5.6:运维管理功能
包括系统维护、状态监测和系统运行的现场管理;实现区域用水量计量管理、旱情和灌溉预报专家决策、信息发布等功能的远程决策管理;以及对用水、耗电、灌水量、维护、材料消耗等进行统计和成本核算,对灌溉设施设备生成定期维护计划,记录维护情况,实现灌溉工程的精细化维护运行管理。

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的节水设备作用,优化调度,提益,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更加节水节能,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质量,将使灌溉更加科学、方便,提高管理水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