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让浮云遮望眼

——浅谈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丰富民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事情往往具有两面性。在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迷人的人文景观给我们带来乐趣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着不平等的待遇。比如开发商的过度开采和游客的不爱护旅游环境,这些行为使得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只有走有效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关键词】旅游业生态环境开发治理可持续发展

【正文】

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国家有关政策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受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一、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污染的加剧

我国正处在从以农村人口为主的阶段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相当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相当严峻。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其主要表现为: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与破坏;水资源锐减并污染严重;大气污染并威胁可持续旅游。使得旅游资源越发减少。

2.旅游硬件和软件开发的巨大投资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连续不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进行国内外市场促销,培训旅游人员等。中国是一个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政府不可能对旅游业进行大量投入。资金短缺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长期性制约因素。

3.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旅游景点“超负荷”工作屡见不鲜。

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交叉混编的情况,这使得上层管理者处境尴尬。一方面,作为公司领导,他们要对企业负责,争取尽可能盈利;另一方面,作为政府专职机关的行政领导,他们又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不愿做有损景区资源的事,严格地说,他们是在良心的制约下做工作,没有完善的法规制约下的企业化经营,很容易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推向难以承受的风险之中。

二、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旅游环境

很多地方以追求高经济指标为第一目的,环境保护被相对忽视了,甚至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

上海的黄浦江,广州的珠江,南京的秦淮河这些著名游览区今天都已经变成了令人厌恶的黑河、臭河,全然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在中国的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河谷地带,近年来兴办了十几家采矿冶炼企业,它们排放的废水使奔腾在这一著名瀑布上的水流不再洁白晶莹,而是泛着黄色泡沫的浊流。再如有“奇秀甲东南”之称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

2.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导致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主要在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区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质不高,在旅游的过程当中,旅游者随意进入保护性的景区

景点,乱丢垃圾、随地吐痰、攀摘花木、践踏草坪、乱刻乱画,这这些行为造成景区一片脏乱,甚至是资源破坏。

某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泉城济南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但是部分游客竟然在泉水边洗脚,这种行为既不文明又污染了清澈的泉水。还有,江西南昌市动物园推出了与动物亲密接触活动,3只刚满100天的虎宝宝被当作与游客拍照的道具。在活动过程中,游客们对虎宝宝也做出了一些不文明的举动。动物研究专家在反对利用动物牟利的同时,呼吁广大游客文明出行,爱护动物。

3. 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区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

如贵州织金洞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在同一时段密集的游人会对洞内景观造成严重破坏,游客人数增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就会增加,空气湿度和温度都会增高,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水发生作用,会破坏洞内景观,使其变色,甚至是融化。当洞内干燥时,石灰岩表面又会结晶,这样使洞内景观严重污染和破坏。目前,织金洞的景区,尽管采取了一些保护的措施,但是,随着游客的增加,景区的精华部分银雨树的颜色也在逐渐变暗。

在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其寿命。

4. 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 便匆忙开发。

有些景区的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 造成旅游区生态环境和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 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 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 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还有一些新旅游区的开发, 开发者急功近利, 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 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重开发、轻保护, 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和浪费。

三、针对旅游业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