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第十一章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一)开发和保护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1.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
2.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3.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
(二)开发和保护又是相互矛盾的
1.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破坏。 2.从人为角度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 作用。 3.由于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性, 因开发而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可能是对旅游资源 的毁灭性打击。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 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 然景观,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 产及文化景观遗产。这些遗产超越了国境和民族。 为保护和抢救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防止重蹈先破 坏后保护的覆辙,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制定了《雅典宪 章》、《威尼斯宪章》和《华盛顿宪章》;1972年,联 合国又颁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 “三大宪章一个公约”被尊为当今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 保护利用的“世界规则”。 在“三大宪章”尤其是“公约”的指导下,全球范 围内已形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运动。
二、旅游资源破坏原因及保护方法
(一)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1.旅游者造成的破坏 2.旅游业的破坏 3.其他因素的破坏。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 水灾、飓风等。
火毁前的圆明园
火毁后的圆明园
(二)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1.杜绝人为破坏的措施 第一,行政和法律措施。第二,技术措施。第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2.减缓自然损毁的措施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第六章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旅游目的地管理》PPT课件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二、 功能分区(Zoning)
199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旅游行动委员会提出一个 《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推出了可持续旅游 发展的目标,当然也是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进行 的。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体系
三、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二) 概念的深化 生态目标主要包括:改进土地利用方式;从消耗型利用
转为建设、再生型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公众的环 境和文化意识,促进对环境和文化的保护,保护未来旅 游产品赖以生存的生态和文化环境质量。
(一) 涵义 持续性原则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则,
它决定并影响着其他的基本原则,可以说,其他原则是为其 服务的。持续性原则强调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与环境是当 地居民生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离开了资源与环境就谈不 上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的首要条件。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不得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二、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 目前,国内外学者和机构根据研究需要和应用领域中
的不同侧重点,提出了许多在指标的结构体系和参数选择 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2.联合国统计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评价模型
旅游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14
可持续发展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
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
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 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34
30
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
(1)保护...... (2)满足...... (3)实现...... (4)建立...... (5)建立...... (6)保障......
3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1.强调发展 2.强调持续性(生态,经济,社会)旅游活动的开展,不能超越旅
游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反对为满足少数人需求和谋取短期利益而掠夺式开发 旅游资源。
3.强调发展机会选择的平等性。 4.强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地球是一个整体,不同的
国家、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互相依存,各国旅游业要 共同努力。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的概念。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 纪议程》等两个纲领性文件。之后,可持续发展成为20世纪和21世纪人类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13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7
②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从时间上,代际 之间应享有公平;从空间上,区际之间应享有公平。此 外,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也应享有公平。
2、旅游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缘起
•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00多
个国家的政府首脑通过了《里约宣言》,共同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和《21世纪议程 》(也就是著名的“地球宣言”)等重要文件,向全世界宣布,各国人民将为遵循可 持续发展的模式,而采取一致行动,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 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心必须实施”的战 略。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拓展阅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义】
1.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 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 护之间的发展的关系,既要合理规划开发旅游意愿,又要保护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 态效益相结合。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基本要素 可持续发展定义包含两个 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 分:“需要”和对需要的 “限制”。
决定两个基本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 (1)收入再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生 存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 (2)降低主要是穷人对遭受自然灾害和 农产品价格暴跌等损害的脆弱性。 (3)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 如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空气,保护和满足 社会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 特别是为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 择自由。
• 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授权中国国家旅游局出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 指南》,用以指导各地旅游发展业。
• 1999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第十三届大会通过了《全球旅游道德规范》,明确提出了 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旅游业发展.pptx

创新旅游业态和商业模式,满足游客 多元化需求,提高旅游业竞争力。
产业链延伸增加附加值
通过开发旅游衍生品、提供旅游服务 等方式,延伸旅游产业链,增加附加 值。
03 旅游产品创新与升级
传统旅游产品优化改造
资源整合
对传统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形成更具吸引力的产品组合
。
线路优化
根据市场需求和游客偏好,优 化旅游线路设计,提高游览效
3
线上线下融合
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会员体系互通等方式, 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和维护
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根据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目标市场,寻找具有互补优势的合 作伙伴。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合理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确 保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
推动旅游业与文化、 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 发展,提升国际旅游 竞争力。
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 质量,打造具有国际 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积极应对
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全球 性挑战,加强旅游业风险管理和
应对能力。
抓住全球旅游市场发展机遇,积 极拓展国际旅游市场。
加强旅游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为旅游业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
旅游业发展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5-08
目录
• 旅游业概述与发展背景 •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 旅游产品创新与升级 •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及渠道拓展 • 旅游行业监管与服务质量提升 •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旅游业前景展望
01 旅游业概述与发展背景
旅游业定义及分类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 业、无形贸易。狭义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 的各行各业。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一项极具活力的行业,它能够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带来许多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社会的共识。
一、什么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护环境、社会和经济平衡的前提下,推动旅游业健康、可控、有序和可持续地发展。
它包括了对环境影响的控制、对文化、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考虑、对地方社区和经济影响的平衡,以及对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盈利和利润的追求等方面的考虑。
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责任,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了保护环境、保持文化和社会平衡,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发展旅游业。
根据环保部门的数据,全球旅游业对碳排放总量的贡献约为5%,这直接关系到人类在未来的环境生存和发展,因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任重而道远的重要课题。
三、如何实现3.1 推行环保的旅游理念推行环保的旅游理念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环。
在旅游业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尽可能减少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旅游景点的开发和经营应该采取环保理念,对景区内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维护。
同时,我们应该推广低碳、节能的旅游方式,同时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来降低旅游对环境的消耗。
3.2 加强旅游业的监管和规范加强旅游业的监管和规范,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应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实际情况,普及旅游秩序和安全常识,加强旅游业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维护旅游安全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景点的环境和文化遗产。
此外,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强对旅游经营者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3.3 促进文化和交流的旅游模式促进文化和交流的旅游模式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的社会中,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仅能够让人们放松心情,欣赏自然风景,还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增长,一些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为了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保护自然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众所周知,旅游业对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游客的到来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甚至造成水和空气的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例如,通过建立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组织,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野生动物的安全。
此外,政府和企业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推广可持续旅游,鼓励游客选择环保的旅游方式,如徒步旅行和观光巴士等。
其次,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旅游业通常与文化遗产密不可分,游客经常会前往一些历史悠久的地方,探索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然而,过度的商业化和游客的涌入可能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
例如,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限制商业开发,确保文化遗产得到适当的保护。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重。
最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共同努力,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加强监管和规范,确保旅游业的发展符合环保和文化保护的要求。
企业应该重视社会责任,积极采取措施减少负面影响,例如开展可持续旅游的推广活动和投资环保设施。
公众应该积极参与,支持环保和文化保护的行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旅游带来的美好。
总的来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和社会的参与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旅游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旅游学概论 第十一章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以上案例的解决方法是?
解决方案
• 一、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景区规划不科学 • (2)景区发展城市化 • (3)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 (4)人为破坏 • 二、 如何解决及措施分析 • (1)坚持生态优先 • (2)坚持适度开发 • (3)坚持自然化 • (4)加强景区管理
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效应的理解,强 化其生态意识;
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 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保护上述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
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 旅游组织和岛屿发展国际科学理事会,在西班牙召开的“可 持续旅游发展世界大会”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 出并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括了三个要素 一是人类的需要。 展具体包含了三层含义 一是生态可持续性。 二是经济可持续性。
三是社会可持续性。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90全球可持续发展大 会”上,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提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行 动战略》草案中阐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
we are the first!
感谢第一小组全体成员的努力!
然风貌已经达达折扣。在某峡谷地带,由于设计上的失误,导致原有
的河道被公路挤占,河面变窄,影响泄洪,生态系统已经不可挽回
(二)景区城市化污染环境
在工地附近,许多新兴的建筑拔地而起,据该区副区 长介绍说,目前核心风景区内有常住居民7000多人,下辖 两个村。在村子旁,一条小溪蜿蜒而过,溪水显现出墨绿 色,已被严重地污染。 随着旅游业的兴旺,景区城市化倾向日益严重。1998年9 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官员再次进行五年一度的遗产监 测时,曾就此提出尖锐的批评意见,认为“景区的自然环 境已经像个被困的岛”,并第一次作为景区资源的世界自 然遗产提出了警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年9月,为了响应联合国《21世纪议 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行动计划,世 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地球理事会联 合制定了《关于旅行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 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并于1997年6月在联 合国第九次特别会议上发布。1997年,世界旅 游组织授权中国国家旅游局出版《旅游业可持 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用以指导各地 旅游发展事业。
16
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1990年全球可持 续发展大会上,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提出了《旅 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构筑了可持续旅游的 基本理论框架,并阐述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目 的。1995年4月24-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 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旅游组织和岛屿发展国际科学 理事会,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兰沙罗特岛召开了 “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大会通过了《可持 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了精辟的说明, 为可持续旅游提供了一整套行为规范,并制定了推 广可持续旅游的具体操作程序,标志着可持续旅游 研究已经进入了实践性阶段。
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破坏; 人为因素所带来的破坏。因此,保护旅游资源 不仅要保护好旅游资源本体,而且还要保护好 旅游资源所赋存的生态环境。要做好旅游资源 的保护工作还应该遵循3点原则。 1.保护第一,开发与保护“双赢”原则 2.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增”原则 3.合理规划、综合决策、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二十章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
第一节 旅游资源保护 第二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
2
第一节
旅游资源保护
3
一、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1.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需要 2.保护旅游地文化的需要 3.保护旅游业的需要 4.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4
二、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 破坏旅游资源的因素从宏观上来看,主要
20
二是1995年《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 中所指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 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 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即旅游、资源、 人类生存环境三者的统一,以形成一种 旅游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良性协 调的发展模式。
21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 游业中的具体体现,与一般意义上的可持续 发展理论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主要有以下 三层含义:
15
二、可持续旅游的内涵
(一)可持续旅游概念的提出 可持续旅游的提出首先是直接受可持续
理论的影响。可持续旅游实际上是可持续发 展思想在旅游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的自然延伸,同时,也是在大众旅游的浪潮 中,旅游业急剧膨胀、繁荣背后引发的危机 在一定时间后日益暴露出来的背景下,有越 来越多的学者对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提 法表示质疑的反应。
5
三、资源保护 1.树立新的资源观,形成资源忧患意识 2.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管理体制 3.重视“科技兴旅”,加强旅游管理和引 导 4.认真做好旅游资源的修复和养护工作
6
1.加强民族自豪感教育,复兴传统文化 2.加强观念引导,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3.制定本土文化保护区,避免外来文化的冲 击
9
11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1.强调首先要发展 “人类需求和欲望人类共 同的、普遍的权利和要求。不论发达国家还 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 展权利。这里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自然 环境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发展。
12
2.强调持续性
即生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一方面,经济 增长必须在自然资源及其所提供服务质量的前 提下,使经济利益的增加达到最大限度。另一 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利用 必须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也就是对发 展规模、发展速度要有一定限度的限制,改变 长期以来人类在追求发展、经济利益的过程中 以牺牲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的做法, 以保证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持续到永远,以 便给后代留下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8
旅游业作为以服务消费与精神消费为内 容的高层次消费,对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旅 游天然地要求有好的环境。因此,旅游具有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应称为可持续 发展理论实践的先行领域。
19
(二)可持续旅游的内涵 在国外,比较权威的可持续旅游的定义有两个: 一是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定义。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 出版了《旅游与环境》丛书,其中《旅游业可持续 发展-地方旅游指南》一书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给出 的定义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 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 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 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这一定义 是对旅游可持续理念的进一步总结,不仅指出了旅 游业本身的特质,而且提出了“主人”和“客人” 区际公平发展的思想,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认 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
3.强调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
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 愿望。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 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 的问题来考虑。
14
4.强调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共同性是源于人类生活在同 一地球上,地球的完整性和人类的相互依赖 性决定了人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地球上 的人,生活在同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 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本国还是别国,彼此 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必须采取全球共 同的联合行动。
一是满足需要。发展旅游业首先是通过 适度利用环境资源,实现经济创收,满足东 道社区的基本需要,提高东道居民生活水平; 在此基础上,再满足旅游者对更高生活质量 的渴望,满足其发展与享乐等高层次需要。
第二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
10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ECD)于 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 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 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 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 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