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肿瘤
胃肿瘤的健康宣教

01
原理:利用高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破坏肿瘤细胞
02
适应症:适用于局部晚期胃肿瘤,或无法手术的胃肿瘤
03
治疗方式: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方式
04
副作用: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副作用,需注意防护
胃肿瘤的康复与护理
4
康复计划
01
饮食调整:遵循营养均衡、易消化的原则,避免刺激性食物
02
运动康复: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营养补充
பைடு நூலகம்01
蛋白质: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鸡蛋、豆腐等
03
矿物质:补充钙、铁、锌等矿物质,可从坚果、豆类、海产品中获取
05
水分: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正常代谢,促进康复
02
维生素:补充维生素A、C、E等,可从新鲜蔬果中获取
04
膳食纤维:补充膳食纤维,可从全麦、燕麦、蔬菜等食物中获取
02
手术方式: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和分期,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04
术后护理:注意饮食、休息、定期复查等
化疗
化疗的定义:通过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抑制肿瘤生长
03
化疗的副作用:可能导致脱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化疗的疗效:化疗对胃肿瘤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化疗方案
化疗的种类:根据药物种类和作用机制,可分为多种化疗方案
03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
04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康复和护理
胃部肿瘤早期症状,别忽视胃疼

胃部肿瘤早期症状,别忽视胃疼在巨大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影响下,患上胃病的人们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再不注意的话病情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出现胃部肿瘤早期症状,常见的表现有:1、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如果在没有进食血豆腐,吃铋剂等药物的情况下出现了大便发黑,就应尽早来医院检查。
2、乏力、消瘦及贫血:这是另一组常见而又不特异的胃肿瘤的早期症状。
病人常常因食欲减退,消化道失血而出现疲乏软弱等表现。
3、上腹部疼痛:此为胃肿瘤最常见的症状。
开始为间歇性的隐隐作痛,常常诊断为胃炎或溃疡病等。
4、上腹部不适:多为饱胀感或烧灼感。
可以暂时缓解,反复出现。
5、食欲减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表现为食后饱胀感并主动限制饮食,常常伴有反复嗳气。
绝大多数中晚期胃癌患者以胃疼痛为首发症状,发生率超过50% 。
胃疼痛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剑突下,疼痛性质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
钝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时内,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适。
疼痛可时轻时重或短期自行缓解。
疼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肿瘤迅速增大,压迫肝包膜,产生牵拉痛,也可因肿瘤的坏死物刺激肝包膜所致。
少数患者自发地或于胃穿刺后突然出现胃部剧烈疼痛,多是由于位于胃部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出血所致。
若同时伴有血压下降、休克的表现,腹腔穿刺有血性液体,则说明癌结节破裂出血严重。
遇此情况需紧急抢救。
若无上述伴发症状,疼痛较为局限,则表明出血位于肝包膜下。
疼痛可因肿瘤生长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变化,位于左叶的肿瘤,常引起中上腹疼痛;位于右叶的肿瘤,疼痛在右季肋部;肿瘤累及横隔时,疼痛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易被误认为肩关节炎;肿瘤位于右叶后段时,有时可引起腰痛;肿瘤位于肝实质深部者,一般很少感到疼痛。
胃肿瘤5cm能切除吗

胃肿瘤5cm能切除吗胃肿瘤是指胃部发生的各种组织形态不同的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胃肿瘤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常被忽视,直到病情进展到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当肿瘤的大小超过5cm时,需要及时治疗。
本文将就胃肿瘤5cm能切除及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胃肿瘤5cm能切除吗?切除胃肿瘤要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性质、深度、周围组织情况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目前,对于胃肿瘤5cm以下,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可以完整地切除肿瘤及其周边的组织,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然而,对于胃肿瘤5cm以上,一般需要根据病情评估来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需要考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有一些大型胃癌需要进行全胃切除,而对于胃大部分肿瘤,可以进行局部胃切除。
对于胃肿瘤5cm能否切除,需要医生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只有当肿瘤大小不超过5cm,并且没有侵及到胃壁深度,没有转移,在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疾病史等方面都适合手术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如果肿瘤已经转移或者已经深度侵袭,就需要考虑辅助治疗,如放疗和化疗等。
手术切除胃肿瘤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已经可以切除大部分的胃肿瘤,但是手术后可能会存在并发症,需要患者进行术后康复。
二、胃肿瘤的治疗方法1. 手术治疗对于胃肿瘤的治疗,早期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实现肿瘤切除的效果。
手术治疗存在严重的侵袭性,手术后需要注意术后康复。
对于局部性肿瘤,胃部大部分切除或胃底切除都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已经发生了转移或者深度侵袭的病人,需要考虑放射治疗或者化疗等辅助治疗方案。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以放射线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治疗方法。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与放射治疗相伴而生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消化道症状、胃肠功能损害等。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一种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手术后辅助治疗,以减少肿瘤的复发。
第七章 胃肿瘤

1、直接浸润 与胃癌部位有关,贲门胃底癌易侵及食管下端及脾脏,胃窦癌可向十二指肠浸润,胃体部分化差浸润性生长的胃癌突破浆膜后,易扩散至网膜、横结肠、肝、胰腺等邻近器官。当胃癌组织侵及粘膜下层后可沿组织间隙与淋巴网蔓延,扩展距离可达癌灶6cm,向十二指肠浸润常在幽门下3cm以内。
IIb型(表浅平坦型):平坦的病变。
III型(凹陷型):为较深的溃疡,但癌本身仍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
混合型:由上述形态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共存于一个病变中,其主要的类型列在最前面。
早期胃癌的病变大小差异很大,可从直径3-5mm至8cm或更大,病变直径在10mm以下称小胃癌;5mm以下称为“微小癌”;癌灶更小仅在胃镜粘膜活检时诊断为癌,但切除后的胃标本虽经全粘膜取材未见癌组织,称“一点癌”。早期胃癌绝大多数发生于胃中下2/3,中国早期胃癌主要在胃下部,而日本多在胃中部,发生于贲门者少见,早期胃癌中可出现进展期胃癌的各种组织学类型,总体上,早期胃癌中高分化腺癌占70%,低分化腺癌占30%,癌旁胃粘膜大多伴有深部腺体的囊性扩张、肠
1、早期胃癌
即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不偏大小或有无淋巴转移,均为早期胃癌,由日本内镜学会1962年提出,其定义沿用至今。早期胃癌肉眼的观察形态如下:
I型(隆起型):突入胃腔内的外生性病变。
II型(表浅型)。
IIa型(表浅隆起型):隆起的病变不超过邻近粘膜的厚度。
2、血行转移 多发生在胃癌晚期,癌细胞进入门静脉或体循环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形成转移灶。常见转移的器官有肝、肺、胰、骨骼等处,以肝转移为多,其次为肺,肺转移多数伴有肝转移,胃癌肝转移多在肝内形成多个结节性转移灶,偶尔有肝转移灶巨大而胃原发癌却很小者,这样的病例容易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
胃癌分期标准第九版

胃癌分期标准第九版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部的一种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分期标准是指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指标对胃癌进行分级。
根据T(瘤)、N(淋巴结)和M(远处转移)这三个重要指标,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9版。
下面将详细介绍胃癌分期标准第9版的内容。
1.T分期T分期指的是胃肿瘤的大小和深度侵犯的程度。
根据肿瘤的直径和侵犯的深度,将胃癌分为T1、T2、T3和T4四个阶段。
-T1期:肿瘤侵犯胃粘膜和黏膜下层,直径不超过2厘米。
-T2期:肿瘤侵犯胃肌层,直径超过2厘米。
-T3期:肿瘤侵犯浆膜层,并可能侵犯邻近的器官。
-T4期: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如脾、肝、胰等。
2.N分期N分期指的是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根据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和范围,将胃癌分为N0、N1、N2和N3四个阶段。
-N0期:没有淋巴结转移。
-N1期:转移至近端胃的淋巴结,包括胃窦、幽门等处的淋巴结。
-N2期:转移至远离肿瘤的胃部淋巴结。
-N3期:转移至结对淋巴结、腹腔淋巴结等远离肿瘤的淋巴结。
3.M分期M分期指的是胃癌远处转移的情况。
根据转移的部位,将胃癌分为M0和M1两个阶段。
-M0期:没有远处转移。
-M1期: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如肝、肺、骨髓等部位。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指标可以辅助胃癌的分期。
- Tumor markers(肿瘤标志物):如供氧饱和度、胃蛋白酶原、胃泌素释放肽等。
- Lymphatic invasion(淋巴管侵犯):是否侵犯了淋巴管。
- Venous invasion(静脉侵犯):是否侵犯了静脉。
胃癌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根据胃癌分期标准第9版,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胃癌分期标准会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更新和改进,临床医生应及时掌握最新的进展,以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关心患者的生命安全。
胃肿瘤严重吗

胃肿瘤严重吗
一、胃肿瘤严重吗1. 患胃肿瘤严重吗2. 怎样分辨胃肿瘤的良性或恶性3. 胃肿瘤有什么危害二、胃肿瘤有什么症状三、胃肿瘤如何治疗胃肿瘤严重吗
1、患胃肿瘤严重吗胃部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两种,一般良性的肿瘤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影响不大,但也不可大意,因为良性肿瘤也可能会恶变成为恶性。
一旦患上了恶性肿瘤,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应该及时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免恶性肿瘤成癌,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会给病人带来身体上无尽的折磨痛苦。
所以胃部肿瘤一定要有良性和恶性的正确诊断才能做进一步的治疗。
2、怎样分辨胃肿瘤的良性或恶性胃部良性肿瘤的几率很小。
由于良性肿瘤体积很小,往往不出现症状,胃部良性肿瘤可分为上皮性肿瘤和间质性肿瘤二类。
半数以上的胃部良性肿瘤来自上皮,主要为腺瘤肉,间质性肿瘤主要为平滑肌瘤。
良性肿瘤也有可能发生恶变的情况,但恶变的机会各种各样的形式。
胃腺瘤肉癌变率较高,有一半左右的胃息肉会发生恶变,胃平滑肌瘤发生恶变的几率很小,其他良性肿瘤恶变概率都较低。
恶性胃部瘤的症状已经很严重。
除胃癌外,胃部的恶性肿瘤主要为胃肉瘤,除原发性胃癌外,胃部还可发生转移性胃癌。
乳癌和肺癌以及黑色素瘤等可转移至胃。
所以,一定要谨防恶性胃癌瘤。
3、胃肿瘤有什么危害胃癌患者在患病之后,病情恶化十分迅速,其病灶转移早,并且预后不佳,患者的年龄越小,其病程也就越短,有很多病人在被确诊时就已经出现了病灶转移,且转移范围很广,并且很快就出现了恶病质。
胃部肿瘤有哪些症状?

胃部肿瘤有哪些症状?胃癌是一种高发而治愈率非常低的疾病,它往往是一种恶性肿瘤,和肝癌、肺癌并称三大肿瘤之王,不过对于这种疾病如果可以提前重视起来还是有一定概率控制住的。
那么有哪些症状呢?乏力和贫血事实上乏力和贫血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一些饮食起居不规律和偏食的青少年久而久之会出现乏力,肯能表现的症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也懒得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对于轻度的乏力和贫血,建议去做一个简单的检查,并且用药一段时间看看疗效。
如果是用药一段时间后如果症状没有好转,或用药好转后症状又有反复,这时候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建议发现问题最好是一发现问题就去医院咨询医生,这样是最保险的方法。
经常出现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在没有进食血豆腐的情况下,吃铋剂等药物的情况下出现了大便发黑,就应尽早去检查。
以免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对于食欲减退,并且可伴或不伴胃部疼痛,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状。
但是胃癌的早期症状应与肝炎患者的食欲减退相区别。
肝炎患者常有氨基转移酶升高以及发热、乏力、尿黄、黄疸等症状。
有些患者因在进食后出现腹胀、嗳气而自动限制等日常饮食,致使体重下降而消瘦、乏力,至于一些特殊原因导致的食欲减退、消瘦、乏力,都应该与胃癌的早期症状做相对的区别。
恶心、呕吐胃癌的早期症状可出现食后饱胀感并伴有轻度恶心,严重者可能伴随贲门部肿瘤,并且开始可出现进食不顺!由于恶心、呕吐会逐步发展为吞咽困难和食物反流。
胃窦癌进一步发展可因幽门梗阻而出现呕吐。
上腹饱胀不适应这是很多胃癌患者都可能表现出的一些症状。
根据胃癌的患者特点显示,近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仅仅有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嘈杂感、隐痛、轻微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
但是这类症状的出现并不代表是胃癌早期的临床表现,这些症状也可以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甚至有些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类似症状。
胃癌的早期信号

胃癌的早期信号胃癌的早期信号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高。
胃癌的早期信号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加重。
因此,了解胃癌的早期信号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胃癌非常重要。
1. 胃痛和不适感胃痛和不适感是胃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这种疼痛通常出现在胃部中央或上腹部,可能会伴随着胃部胀气、饱胀感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如果这种疼痛和不适感持续存在,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2.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胃癌早期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这种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胃部胀气、饱胀感和食欲不振等。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3. 消瘦和体重下降消瘦和体重下降是胃癌早期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这种症状通常是由于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导致的。
如果体重下降超过5%或者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4. 胃肠道出血胃肠道出血是胃癌早期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这种症状通常表现为黑便或者呕血。
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5. 胃部肿块胃部肿块是胃癌早期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这种症状通常表现为胃部肿胀或者硬块。
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6.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症状之外,胃癌早期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例如嗳气、打嗝、胃部不适、胃部疼痛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总之,了解胃癌的早期信号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胃癌非常重要。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此外,定期进行胃部检查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stric Cancer
概 述
胃部肿瘤,不论良性或恶性,大多 源于上皮。在恶性肿瘤中,大部分 是腺癌(adenocarcinoma),即通常所称的 胃癌(gastric cancer) 定 义
概 述
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世界上第二位高发的恶性肿瘤 死亡率仅次于肺癌,预计会越来越高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5年生存率仅10% 男女比例 2~3 1 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
诊 断
超声内镜(EUS)可探查癌组织的胃壁浸润层次,鉴别 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准确率达90% CT主要用于评估远处转移(肝、腹膜后淋巴结等)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Ⅰ型
同一病人超声内镜表现:侵及肌层 T2N0M0期
进展期胃癌
胃、食管交界处:隐匿病变
局限于黏膜下层
非转移性淋巴结
超声内镜证实
胃癌发生率与Hp感染率相关
病例数 对照组 随访期 (年) 6.0 13.0 14.2 危险度 95%CI
(比数比)
Forman Nomura Parsonnet
29 109 108
116 109 108
2.8 6.0 3.6
1.0~8.0 2.1~17.3 1.8~7.3
胃癌诊断前6~14年间Hp血清学阳性率
病 理
一、分期 早期胃癌的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而
不论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侵及黏膜下层者中11%40% 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黏膜下层,其中侵入肌层
者称中期,侵及浆膜或浆膜外组织者称为晚期
病 理
二、形态学分类 (一) 早期胃癌:息肉样型(I型)、浅表型(II型,再 分成IIa、IIb、IIc)和溃疡型(III型) 。病灶直径< 1cm者称为小胃癌,<0.5cm者称为微小胃癌。 (二) 进展期胃癌多采用Borrmann氏分型,分成隆起型 (I 型)、溃疡型(II 型)、浸润溃疡型(III 型)和 弥漫浸润型(VI型)。弥漫浸润累及胃大部或全胃时 称皮革胃
诊 断
三、胃癌的早期诊断
尽量放宽胃镜检查指征 在胃癌高发区进行普查和对高危人群进行随访两项措 施已被证明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
对有胃癌前变化的患者进行随访,可能更适合国情
高危人群
40岁以上,特别是男性,近期内出现消化不良者, 或突然出现呕血或黑粪者 拟诊为良性溃疡,但五肽促胃液素刺激试验示缺乏胃 酸者 胃体萎缩性胃炎患者伴肠化生及异型增生者 胃溃疡经2个月治疗无效,或溃疡反而增大者 胃息肉大于2cm,或为腺瘤性息肉者 胃大部切除术后15年以上者
(源于黏膜上皮细胞)
按胃癌生长方式,Ming 将之分成膨胀型和浸润型
• 高分化乳头状管状腺癌
• 中-高分化管状腺癌
• 印戒细胞癌
• 黏液腺癌
病 理
四、转移 ①直接蔓延 ②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转移形式(Virchow淋巴结) ③血行播散:肝、腹膜、肺、肾上腺、肾、脑、卵巢 ④腹腔内种植:癌细胞从浆膜层脱落入腹腔种植于腹 膜、肠壁和盆腔(Blumer’s shelf & Krukenberg瘤)
严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缩OR 值4.9
Uemura N, et al. N Engl J Med, 2001, 345: 784-789
Maastricht-2共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Hp感染是一已确立的非贲门部胃癌的致病因子。虽 然Hp感染与绝大多数胃癌的发生有关,但Hp感染者 中仅少数人发生胃癌 目前对无症状的普通人群不应进行Hp感染的普查
方案
内
容
治 疗
其他治疗
对早期胃癌患者在术后进行抗Hp治疗 中药、放疗及生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 基因治疗将有可能成为胃癌治疗新途径
预
肿瘤浸润深度 累及黏膜层 累及黏膜下层 侵及肌层 深达浆膜层 已有远处转移
后
术后5年生存率 90%~95% 80% 60%~70% 20% 0%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和肠化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
细胞损伤
炎症
上皮损伤
凋亡
增生 非萎缩 性胃炎
通过纤维化和/ 或肠化生修复 多灶萎缩性胃炎 肠型胃腺癌
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氧自由基
基因突变
癌基因激活
抑癌基因失活
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
细胞异型性增加
胃癌
1994年 WHO属下的 国际癌肿研究机构 将幽门螺杆菌列为诱发人类胃癌的 Ⅰ类(肯定的)致癌原 (Class I Carcinogen)
3 ~ 6 倍
胃癌发生与Hp相关
1526例患者每3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 平均随访期为7.8年,通过组织学和血 清学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
1246例Hp阳性者 中36例发生胃癌 (2.9%)
280例Hp阴 性者中无1例 发生胃癌
275例DU患 者中无1例发 生胃癌
胃体胃炎OR 值34.5
肠化生OR 值6.4
环境、遗 传因素
多灶性 萎缩性 胃炎 ?
胃 胃
癌 溃 疡
淋 巴瘤
急性 胃炎
慢 性 胃 炎
? 胃窦 为主 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
淋巴瘤
高胃酸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Hp) 慢性Hp 感 染 MALT 淋巴瘤
胃窦为主 胃炎 非萎缩性全胃炎 胃体为主 萎缩性胃炎 肠化
正常胃粘膜
无症状 Hp感染 胃溃疡
急性 Hp感染
半月征 环堤征
溃疡型胃癌
浸润型胃癌
隆起型胃癌
诊 断
二、诊断性胃镜检查
大多数胃癌通过胃镜检查加活检可以得到正确诊断 仍有少部分胃癌特别是小胃癌或微小胃癌可能被漏诊
胃镜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口服有机硅消泡剂, 充分暴露胃粘膜
仔细观察,做到无盲区
可疑病灶应多点活检
对小病灶, 胃镜下喷刚果红 或美蓝有助于指导活检 对可疑病灶要加强随访
幽门螺杆菌感染
毒力基因(cag A、vac A亚型、cag 致病岛等)
宿主因素
遗传因素: HLA 白介素-1基因多态性
环境因素
高盐饮食 硝酸盐、亚硝酸盐摄入增多 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减少
癌前变化
1978年WHO专家会议将胃癌的癌前变化分为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两 类: 癌前病变指一类易发生癌变的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即异型增 生 癌前状态指一些发生胃癌危险性明显增加的临床情况,包括:① 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有肠化和恶性贫血,0.5%~1%)②胃腺瘤 性息肉(40%~70%,>2cm者更易)③残胃(15年以上)④胃 溃疡(1%~3%)⑤巨大肥厚性胃炎(10%~13%)
临床表现(症状)
早期胃癌:无特异症状和体征 溃烂、机械、转移、消耗 进展期胃癌: 溃疡 幽门梗阻 肺转移 骨转移 腹膜转移 疼痛 呕吐 咳嗽 剧痛 腹水 累及食管下端 出血 肝转移 胰腺转移 恶病质 吞咽困难 呕血、黑粪 肝区疼痛 后背放射痛
临床表现(体征)
Irish node 左腋前淋 巴结肿大
流行病学
亚洲国家每10万人中胃癌发生率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多因素的: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胃癌的癌前变化
胃癌发生率与Hp感染率相关
男性 女性
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AL- Algiers; CO- Copenhagen; FL- Florence; GA- Gaia; GH- Ghent; IC- Iceland; LJ- Ljubljana; MS- Minneapolis-St. Paul; MY- Miyagi; OX- Oxford; ST- Stoke.
早期胃体癌: 局限于黏膜下层(超声内镜)
SM─黏膜下层
×40
×100
苏木紫伊红染色:腺癌细胞侵入黏 膜下层,形成大小不同的腺管,周 围基质结缔组织形成
并发症
出血
幽门或贲门梗阻
穿孔
治 疗
手术治疗 是目前唯一有可能根除胃癌的手段 手术效果取决于病期、侵袭深度和扩散范围 早期胃癌首选胃部分切除术 不伴远处转移的进展期胃癌尽可能手术切除 已有远处转移者仅作姑息性手术,如胃造瘘 术、胃-空肠吻合术
(平滑肌肉瘤)
(类癌)
(脂肪肉瘤)
√
Davis GR. Neoplasms of the stomach. 1993
流行病学
上海地区胃癌发生率变迁图
十万 0.0007 0.0006 0.0005 0.0004 0.0003 0.0002 0.0001 0 男 女 1972年 1990年 1995年
Characteristics of gross pathology
皮革胃(linitis plastica)
早期胃癌(黏膜下层,Ⅲ型)
同一病人: 黏膜皱襞纠集
Ⅰ型(息肉型)
Ⅱ型(溃疡型) Ⅲ型(溃疡浸润型) Ⅳ型(弥漫浸润型)
病 理
三、组织学分类
以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为主,其他还有髓质癌、鳞癌、 肝癌样胃癌、弥散型胃癌等 按胃癌起源,Lauren将之分成肠型(源于肠化生黏膜)和弥散型
治 疗
内镜治疗
早期胃癌可作粘膜下切除、激光或微波治疗, 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中晚期胃癌患者不能手术者可经内镜作激光、 微波、放置支架或局部注射抗癌药
治 疗
化学治疗
术前、术中、术后辅助治疗
动脉插管化疗 常用化疗药物有5-氟脲嘧啶(5-Fu)、丝裂霉素 (MMC)、阿霉素(ADM)、亚硝脲类 (CCNU、 MeCCNU)、顺铂(Cis-PPD)和依托泊苷(VP16)等, 四氢叶酸钙(CF) 可增强5-Fu的活化和细胞毒作用 联合应用稍佳,尚无理想配伍
• 62周时37%的沙鼠发生胃
腺癌。
蒙古沙鼠动物模型干预试验
(根除时间) 75周时胃癌发生率 MNU+Hp根除(15周) MNU+Hp根除(35周) MNU+Hp根除(55周) MNU+Hp MNU 6.7%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