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小学六年级语文2019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材料回顾·拓展五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学到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①说说你知道的那个成语意思。
②提出你不懂意思的哪个成语。
3.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
(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
四、成语故事。
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附赠材料怎样掌控你的课堂目标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前排。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5.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此次“交流平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流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具体感受;二是交流小学六年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交流语文的收获和感受是对学生六年语文学习的一次简单的回顾和总结,是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的一次梳理,也是对语文学习情感和态度的一次回顾。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关于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16个四字词语,其中绝大部分为成语。
通过读、背等形式,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另一方面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教学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搜集相关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
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讲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
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赵威后询问齐国的庄稼长得好不好,齐国使臣认为不先问候国君而先问庄稼,这是先贱而后贵,赵威后则认为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
赵威后的回答使齐国使臣非常佩服。
故事中的“本”是指庄稼和百姓,“末”指的是君王。
反映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思想。
学习目标:1.整理、复习本单元课文中学习过的词语。
2.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具体感受。
3.交流小学六年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4.积累关于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四字词语。
5.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教学重点:1.学习科学家们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
2.积累关于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四字词语。
了解成语“舍本逐末”的故事。
教学难点:学习科学家们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复习回顾本单元课文。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词语盘点、交流平台)一、复习听写“词语盘点”中的字词。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
3.全班交流:提醒容易写错的字词。
4.选取词语练习说句子。
二、学习“交流平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回顾_拓展五》教案.doc

《回顾拓展五》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回顾本组课文所讲述的人物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科学的伟大意义和价值。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意识,使其努力做一个具有科学精神品质的人。
2、小学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相互交流六年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重点:激励学生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树立进一步学好语文的信心。
教学难点:交流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具体感受。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课文?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述一下。
(指几名同学概述。
)师:在本单元的学习屮,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科学精神?过渡: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具体感受, 也可以交流小学六年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二、轻松交流,学习借鉴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
)(2)说一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预设:生1:我觉得科学精神应该是善于动脑、急中生智。
记得我们学过《爱辿生救妈妈》一课,小爱迪生用镜子聚光,救了妈妈。
生2:科学精神应该是指勇于探索、执著追求,就像居里夫人所具有的。
(3)交流怎样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
师: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预设:牛1:我们要敢于怀疑,并弄清事情的缘由,不能人云亦云。
生2:要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不怕困难。
2、交流学习收获。
过渡:同学们,六年的时光即将过去,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你一定掌握了不少学习经验和方法,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一下吧。
3、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4、师出示课件:(1)举例说明在这六年里,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2)和同学交流好的学习方法。
(3)说一说什么样的习惯才是好的学习习惯。
(4)交流自己在学习中的快乐和烦恼。
(5)谈一谈自己在今后学习中的打算。
5、学生交流。
6、小结:科学精神纯洁而崇高,只要我们勇于探索,执著坚持,敢于质疑, 那么,真正的科学精神就会在我们的身上体现。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回忆·拓展五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回忆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
教学过程交流平台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
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外表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
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时代背景。
展开丰富联想。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日积月累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
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千夫:众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无异:没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语文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学生自读。
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山东潍坊外国语学校王淑兰山东安丘实验小学王晓丽〕C案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李勇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
泰山区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组 回顾 拓展五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回顾拓展五教案

回顾、拓展五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一、说教材1.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讲读课文。
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一点外国文化,感受作品中蕴含的那种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要继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特别要引导学生读进去之后,再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而该课文是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经典课文,地位尤其重要。
2.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它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课文先叙述了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教学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情感目标:重点学习1—4自然段。
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产生情感的共鸣,为学习小女孩擦燃火柴产生“幻象"部分奠定浓厚的情感基础.4.教学重点和难点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教师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并辅以“情境教学法”。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词语盘点”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 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
(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四、成语故事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回顾·拓展二【教学目标】1.了解各地的不同风俗习惯,感受中华文化。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回顾与拓展五_人教新课标

第五单元回忆与拓展五
【课文分析】
本次“交流平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流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详细感受;二是交流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日积月累〞局部安排的是关于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16个四字词语。
而“成语故事〞主要通过“舍本逐末〞这个成语故事,为学生展示它的丰富意蕴。
【学情分析】
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由于语言风格不同,文化背景各异,所以学生在阅读中必然存在一些困难,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就困难和解读方法充分交流,甚至现身说法,使读书方法的指导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策略】
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是抽象的,应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精神化作详细内容。
同时,交流的内容可以提早让学生做一下自我总结和梳理,列一个简要的提纲。
在成语教学局部,要注重让学生活学活用,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比拟难理解的成语,也可以通过查词典等方式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全面理解和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
2.通过交流让学生理解语文学习的收获,进一步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3.指导学生积累成语,丰富自身的语料储藏。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科学精神,积累成语。
2. 通过交流让学生理解语文学习的收获,进一步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成语故事。
2.老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启发意义的成语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五》优质课教学设计_5

——如何阅读写人的文章【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阅读方法去阅读写人的文章,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或品质。
2.激发阅读兴趣,获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效果。
【课前准备】幻灯片、彩色卡纸剪的知识树、阅读材料;布置学生6人小组写人的文章的特点阅读写人的文章的方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师:“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读书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所以大家都爱读书。
人的一生中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有课堂上学习的课文,有课外读物。
今天,咱们重点来复习研讨如何阅读写人的文章。
(贴纸条)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复习并归纳完成这个空白表(幻灯片出示空白表),现在我们就来汇报一下,写人的文章有什么特点?生1:写人的文章有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活动的描写。
生2:写人的文章还有人物的外貌描写。
生3:还有故事情节。
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 写人的文章,有故事,有人物各种描写,通过故事及人物的各种描写体现人的个性特点或品质。
师:我们要提升阅读水平,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针对不同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阅读,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法阅读写人的文章呢?哪个同学代表本小组上台展示课前合作归纳出来的方法?【设计意图: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自然流畅,而且能直奔主题,使学生快速明确目标】二、检查课前合作学习的成果1.学生交流展示课前合作学习成果生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外貌的描写,还有故事情节去读。
(根据回答板书:语言、动作、心理、外貌、事件)师:感谢这位同学,看来你们小组课前很会合作。
还有哪位小组的代表上台发言?生2:除了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之外,我们小组觉得还能够抓住人物的神态描写去读。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神态)师:你们小组很细心,也很会合作。
师:老师还想提醒大家,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环境,环境描写能够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衬托人物的品质,所以我们要留心环境衬托。
同时我们一些写人的文章不直接描写主要人物,而是通过旁边的人来体现主要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所以我们还要留心侧面烘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教案2019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下册回顾拓展五教案
《回顾拓展五》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
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
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
(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
四、成语故事
1.自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