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木工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用于建筑物的地下结构、水工建筑、桥梁等工程中,其施工技术与普通混凝土结构有很大的差异。

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对于土木工程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土木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概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指单体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通常用于基础、水利工程、地下结构等工程中。

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体积大,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2. 一次浇筑量大,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裂缝的防治;3. 对模板支撑和钢筋加工要求高,需要有足够的施工技术和经验;4. 难度较大,施工周期长,要求施工单位有一定的施工实力。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特殊性,其施工技术也相对复杂。

1. 混凝土的搅拌与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因此在现场搅拌和浇筑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搅拌设备和浇筑工艺。

在选择混凝土搅拌站和输送设备时,需要考虑搅拌站的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和输送距离等因素,确保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早脱模和温度裂缝的产生。

浇筑时需要采用层层浇筑的方式,避免一次性浇筑过多的混凝土导致温度控制和收缩裂缝的问题。

2. 模板支撑与施工工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模板支撑是关键的一环,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结构特点设计合理的模板结构,以及合理的支撑方式。

在模板支撑和拆除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模板支撑的安全和稳定。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加工和绑扎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钢筋的质量和布置符合设计要求。

3. 温度控制与裂缝防治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量较大,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产生和收缩变形将对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温度控制和监测,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来减小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减少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92YAN JIUJIAN SHE家的相关标准,又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根据科学严谨的计算进行合理的配比设定。

值得技术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应当充分考虑建筑工程中的需求以及设计的理论性,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完美的结合,在配比混凝土之前,应当注重水的含量和其他原材料质量的配比,保证每一道工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进而保证混凝土质量要求。

2.搅拌技术当混凝土的材料配比没有问题的基础上,便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在搅拌作业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准确计算混凝土中各项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配置问题,并且保证每一项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都能够在合理误差之内。

根据相关标准,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使用误差应当控制在2%之内,水的使用误差应当在1%之内,添加剂的使用剂量误差应当在1%之内。

并且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将每一种材料和添加剂的添加流程进行严格的规定,重视搅拌的材料添加次序和搅拌时间,将原材料充分搅拌。

根据季节的不同,原材料搅拌的时间也有一定变化,在冬季天气较为寒冷的环境中应当将搅拌时间规定在3分钟左右,其余季节搅拌时间在2分钟左右。

3.浇筑技术混凝土浇筑有多个种类,一般来讲有墙体混凝土浇筑、楼体混凝土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板混凝土浇筑等不同的类型。

墙体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在底部浇筑厚度为5厘米左右的混凝土,并且保证二者浇筑的材料相同,并且在浇筑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厚度相同,高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

进行分层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当控制好浇筑时间,基本上的常规混凝土浇筑应当在2小时左右完成。

基础底板在建筑结构中承担着较大的重量,在施工建筑中应当注重其厚度,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承载力。

另外,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进程中工序较为复杂,应当保证建筑施工的进程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不影响整体的工程进度。

在作业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建筑进行中混凝土的散热现象,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环境中温度差较大会影响混凝土凝固的进程,并且造成混凝土裂缝现象。

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钢筋混凝土作为我国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耐久性好、可塑性好、抗震性能优越、节约钢材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主要由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多个部分组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流程相对复杂,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因此要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就需要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材料质量,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促进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水平。

关键词:土木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引言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土木工程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加,建筑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在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将会对土木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起到直接影响。

为减少或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痕等病害,就要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采取科学化管理,满足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技术与质量要求。

1关于混凝土的详细阐述混凝土工程施工是现代建设中基本和关键的施工项目之一,其浇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和决定了整体质量的好坏,尤其是由于高楼大厦的增加,大尺寸混凝土结构日益增多。

这就必须进一步改善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方法,防止和处理各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缺陷,从而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从源头上防止各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现。

因此,建筑从业人员在建筑设计、施工时,应十分重视混凝土施工问题,尤其对发生裂纹的情况应及时处理,进行修正。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2.1模板和支撑系统设计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模板的形状、尺寸和结构类型。

这包括确定模板的几何形状,如墙体、梁、柱等,并根据荷载计算确定模板的尺寸和厚度。

模板必须能够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和施工期间的负荷。

同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模板材料,常见的模板材料包括木质模板、钢板模板和塑料模板等。

木质模板广泛使用,可根据需要进行切割和加工,但需要防腐处理和定期维护。

钢板模板具有高强度和耐用性,适用于大型或多次使用的项目。

土木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研究

土木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研究

土木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研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更是一项较为复杂和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1. 原材料准备: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首先需要做好原材料的准备。

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水。

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配合比设计:配合比的设计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3. 施工工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通常采用泵送或浇筑的方式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湿度和流动性,避免出现裂缝和气泡等质量问题。

4. 灌注密实:大体积混凝土的灌注密实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充分填充模板,避免存在空隙和夹杂物,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1. 施工监理: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施工监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监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质量检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收缩性等性能测试,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3. 质量记录: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施工参数、检测数据、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等信息。

这些记录对于后期的质量评定和技术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4.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施工前,需要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范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总结而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准备、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摘要:如今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所及建筑行业也受到了很大的推动,土木工程也日益增加,在科技的不断推动下,工程的质量和水平都不断的在提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和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中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对施工技术继续研发应用,让土木工程可以更快的达到世界的水平。

在如今的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本文对如今我国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1影响结构质量的各个因素温度、材料配合比和混凝土自缩这三个因素对混凝土结构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

对于温度来讲,如果外界的温度突然下降,就会使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痕、裂缝、变形等一系列问题。

主要是因为在温度下降的同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也会慢慢地下降,使混凝土的内外产生了温差,从而对混凝土造成了破坏,一旦混凝土被破坏,就会大大地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材料的配比来讲,制作混凝土的粗集料主要包括矿渣、碎石等。

在选择粗集料的过程中,首先要检查材料是否干净、干燥,并且没有和其他杂质混合在一起,其次要合理、有效的选择材料供应商,并且要确保材料供应商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与此同时,还要对原料颗粒直径、粗细骨料配比等要素进行科学控制,主要目的是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对于混凝土自缩来讲,一般情况下,会以硅灰为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紧缩混凝土结构,如果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就会造成混凝土断裂的现象。

除此之外,混凝土质量还受湿度的影响,不仅影响了紧缩程度,而且还影响了工程质量。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2.1合理选择施工原材料在配比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来选择水泥、水、骨料等材料,期间,为了能够保障材料配比质量,在材料配比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类似粉煤灰、外加剂的调节性物质材料。

在各项材料正式选择应用之前,需要施工人员仔细检查各个材料的出厂合格证书,保证引进到施工场地的材料质量符合规范的标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保证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质量。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随着混凝土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专业的生产工艺得到了显著改进,混凝土施工原材料也要达到更高的标准。

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原料的特性检查,熟练掌握混凝土施工的专业技能,提高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寿命,节约工程成本,对施工安全和建设工程的目标管理做出保障。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效应用1 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土木建筑工程建设具有不可逆性,当质量出现问题或者建设项目不具有可行性时,工程难以恢复到原始状态,产生的经济损失较大。

除此之外,土木建筑工程还具有明显的固定性和生产流动性。

在一般情况下,土木建筑工程会建设在指定地点,工程施工结束以后,施工单位将其交给使用单位。

这一过程表明建筑生产具有流动性,即生产要素流动于同一工程或不同工程中,这也就导致了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方式具有复杂性。

土木建筑工程实体是由材料、设备组成的实体,工程体积比较庞大,外部空间也较为宽敞;土木建筑工程需进行露天生产作业,往往会受到环境因素与气候因素的影响。

在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时,由于甲方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优化升级施工技术。

另外,甲方对浇筑的连续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只有保证浇筑的连续性,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对材料的依赖性较大,在实际施工时,工作人员需把握以下材料的功能性和结构性。

(1)功能性。

在评估、分析模型以后,根据建筑施工要求,制订具有可行性的建设方案,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建筑生态功能。

(2)结构性。

土木建筑工程需要与现代化发展需求相适应。

2 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分析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混凝土为主制作的结构,其中包括高速混凝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相较于其他材料的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更强,可灌注为一个整体,可塑性较强,可灌注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且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和耐火性、工程造价低、后期维护费用低,其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土木工程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之一。

浅析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析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浇筑 的时候 , 通常 需要在 地步 浇筑 5 c m 的砂 浆, 此 类砂 浆往往 与墙 体浇筑 时所 用的混 凝土 成分相 同, 并且浇 筑 时一 定要均 匀 , 将浇筑 的 高度控 制在 4 0 c m 左右 。在进 行分层 浇筑 的时候 , 上 下两个 相邻 层面 间的浇筑 时 间间隔一般 不能超 过 2 h 。 2 . 2 钢 纤维混凝 土施工技 术
在 建筑工 程施 工中 ,钢纤 维混 凝土 的施 工尤其 需 要进行 严格 监
管, 特别 在进行 搅拌过程中, 混凝土里面的钢纤维需要分布均匀 。 这就对 搅拌机 有了更高的要求, 强制搅拌机才 能够保证搅拌 的均匀 度达到搅拌 的标准 。 除此之外, 不定期 的抽查是保证施 工质量 的又一法宝。 在选择搅 拌方式 的时候 , 通常有干拌和湿拌两种选择 。施工者还 需要对 搅拌时间 加 以把控 。为了确保钢 纤维在混凝土 中间能够 结成团, 施工 者还需要注 意材料投放的顺序, 从而有效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 2 - 3 拆模 技术 对混凝 土进行 模板拆 除的 时候, 通常 都有一 定的顺序 , 后支先 拆 、 先 支后拆 是模板拆 除的 固有顺序 。不承重 的部分 可先拆 除, 承重 的部 分 之后拆 除 。由此 可见 , 拆模 的时 问在一 定程 度上也 会对混 凝土 的最 终质量产 生影 响。施工者通 常可 以根据气温 、 强度等 级等 因素对拆 除 时间进 行设计 。对 于那些 不承重 的部 分, 当混凝 土 强度达 到 2 . 5 MP a 以后就可进 行拆 除,这时 将其拆 除就 不会 破坏混 凝土的表 面和棱 角 。 而 对于那些 承重 的部分 ,施 工者就 需要对其 混凝土 强度进行 检测 , 当 其 强度达 到 了规定 的标准 后 即可拆 除 。这 些模 板 的拆 除不可对 楼 层 造 成任 何 的冲击 负荷 ,并且拆 除下 来的支 架和模 板需 要及 时运走 , 以 免 在施工现 场 阻碍 工程 的继续施 工。 2 . 4养护技 术 浇 筑及振 捣工序 完成后,混凝土 需要在 1 2 h之 内进 行覆 盖处理 。 浇 水和养护 亦是不 可或缺 的施工 内容 。拆模 过后 , 施 工者需对 混凝土 实 施喷 水处 理 , 喷水养 护 的时 间通常 在 7 d以上 , 喷水 的频 率 则需 要 结 合混凝 土 自身情 况而定 ,但混 凝土 的湿 润状 态是 必须 要得 到保 证 的。一般而 言 , 养护方 法分为 浸水养护 法 、 围水 养护法 、 覆盖浇 水养 护 法 等等 。最 常用 的养 护方法分 为覆盖 浇水法 、 塑料薄 膜法 以及 浸水养 护法 三种 。而 且 , 若是 在冬季 施工 , 气温 长时 间低于 5℃ , 冬季 施工 措 施 就需要被 用于混 凝土 的养 护上 , 蓄热发 再添 加相应 的外加 剂们都 是 防止混凝土 因为受 冻而导致 强度 降低 的养护 方法 。

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因为这种结构往往会承受非常大的挑战,且需要耐久性和可靠性。

在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前,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设计和计算,选好材料,并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

首先,设计和计算。

在设计和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到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耐久性、温度变形等多个因素,并进行各种计算。

这样可以保证结构施工后能够带有足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其次,材料选择。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耐久的材料,通常采用高强混凝土或特殊配方的混凝土。

混凝土中的骨料控制在5-20毫米的粒径,同时加入适量的掺合料。

钢筋的选择也需要考虑结构所承受的负荷大小和可能发生的变形。

最后,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术。

首先,施工场地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施工场地应保持干燥、坚实和平整。

为避免土壤沉降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可以在场地中设置钢板和夯实地基。

其次,混凝土的浇筑可以采用往返钻孔灌浆法,该方法适合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该方法将灌注管插入混凝土中,使混凝土自底往上填充,同时以适当的速度移动灌注管,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流动。

为了避免出现混凝土断流、堵塞或出现空洞等情况,可以选择采用高压泵注浆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温度变形。

温度变形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需要进行预应力张拉。

张拉的过程中,需要设定适当的时间和张力,以保证混凝土能够达到预设的性能。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结合材料选择和设计计算,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以确保结构的安全、耐久和可靠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执行,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却又棘手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准备、结构质量以及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提出如何积极有效预防处理的应对措施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施工准备
混凝土,简称砼,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混凝土通常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按使用功能分类可分为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土建技术人员应做好对工人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要重点强调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土建技术人员还须对班组进行口头交底,交底内容要重点强调振捣间距、振捣时间、柱与梁、梁板与剪力墙混凝土标号的控制等。

为防止施工中振动器出现故障,在准备好混凝土浇筑施工机具设备的同时还应备用一台振动器,并且在浇筑前检查和试运转所用设备,配备修理工以便日后出现故障能及时排除。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土建技术人员应检查控制模板、钢筋、保
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规定规范要求。

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模板接缝的密合情况。

模板、钢筋应分别进行预检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后才可进行浇筑。

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土建技术人员应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情况,雨天施工时采用塑料薄膜混凝土盖好,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根据工程需要和季节施工特点,还应准备好在浇筑过程中所须的防雨防暑等物资。

二、混凝土结构质量
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建造工程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素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水泥、砂(细骨料)、石子(粗骨料)、外加剂、矿物参合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一定比例水拌制而成。

钢筋混凝土则是在混凝土中配以适量的钢筋,当钢筋和混凝土主要依靠两者之间存在的粘结力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受荷后协
调变形,因合理结合了钢筋与混凝土两者性能的优点,结构强度高刚度大,耐久性、防火性、可模性、整体性以及延展性良好。

预应力混凝土是在混凝土结构构件承受荷载之前,利用张拉配在混凝土中的高强度预应力钢筋而使混凝土受到挤压,所产生的预压应力可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大部分或全部拉应力,提高结构构件的抗裂度,易形成反拱抵销部分变形,适宜于建造大跨度结构。

混凝土结构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人工材料,同其他材料的结
构相比,具有整体性好、可模性强、耐久性和耐火性好、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低的优点。

但由于结构本身组成成分及承载受力特点,在周围环境中水及侵蚀性介质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因其抗拉强度低、结构自重比钢木结构大、室外施工易受气候和季节限制、新旧混凝土不易连接的缺点容易出现裂缝、破碎、酥裂、磨损、溶蚀等现象,这给补强修复增加了困难。

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根本上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由于本身是抗拉能力很低的脆性材料,常因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地基变形、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结构受荷、设计结构等原因造成建筑工程局部甚至整体工程的质量问题。

因此,积极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减少和防止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混凝土裂缝预防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

而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沉陷裂缝,多因结构地基土质松软不匀,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因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

特别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而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针对此类裂缝,施工前应夯实和加固松软土、填土地基的上部结构;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
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地基受力均匀;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拆除模板时间不宜过早,且要注意先后顺序;冻土上搭设模板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

塑性收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凝结前表面因失水较快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之态,较大裂缝长可达2~3cm宽1~5mm。

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原因有风速、水灰比、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及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等等。

针对此类裂缝,施工前应选用干所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严控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增强混凝土的易性和坍落度;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特别在高温、大风天气及时设置遮阳挡风设施。

干缩裂缝,多出现于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

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收缩过程不可逆。

干缩裂缝产生的主因是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裂缝多为网状或表面性的平行线状,宽度多在
0.05~0.2mm之间。

针对此类裂缝,施工前应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如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来降低水泥用量;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不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特别是在冬季施工时
适当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

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是带缝工作,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从而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的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四、结语
进入21 世纪以来,人们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质量的根本,也是促进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全面发展的关键部分。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强调科学元素、技术元素的应用与强化,是现代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模式的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保障之一。

参考文献:
[1]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科学之友,2011(06)
[2]林咸根:《浅析预应力砼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0(09)
[3]董德惠:《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09(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