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

合集下载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的社会参与与治理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的社会参与与治理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的社会参与与治理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城市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人们交流、互动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平台。

然而,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社会参与和治理问题常常被忽视,导致公共空间的质量和功能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因此,探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的社会参与与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活动场所,更是城市文化和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

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能够促进社会交流、增强社会凝聚力,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管理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管理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是指城市居民和相关利益方参与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和管理的过程,包括意见征集、公众听证、社区会议等形式。

社会参与能够充分发挥公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强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同时,社会参与还能够增强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归属感和参与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的社会参与1. 提高信息透明度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决策过程应该对公众开放和透明,公众有权知晓规划的背景、目标和进展情况。

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信息,包括公告、媒体报道、社交媒体等。

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移动应用程序和网上平台,方便公众获取和交流相关信息。

2. 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应该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社区居民代表、专家学者、公益组织等。

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工具进行在线调查和意见征集,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和层次。

3. 加强社区自治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管理应该注重社区自治的发展。

社区自治是指居民通过自愿组织和参与,管理和改善居住环境的过程。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福利设施规划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社会福利设施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社会福利设施的规划与布局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中社会福利设施规划的重要性、规划原则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规划中社会福利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福利设施规划对于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质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社会福利设施规划能够提供基础设施,例如教育机构、医疗保健机构、文化娱乐场所等,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其次,规划社会福利设施能够促进城市的社会平等和公正,减少社会不公现象的发生。

此外,社会福利设施规划还能够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社会福利设施规划的原则在城市规划中,社会福利设施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首先,社会福利设施规划需要基于人口特征和需求进行规划,根据不同的人口分布和发展需求合理配置福利设施资源。

其次,规划应考虑到社区之间的均衡发展,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和不平衡现象。

此外,规划应该注重可持续性,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变化,以充分利用和保护资源。

最后,规划还应该将社会福利设施与其他城市功能相结合,实现互利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城市规划中社会福利设施规划的解决方案为了有效规划和布局城市中的社会福利设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需要进行综合调研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和现状,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规划体系和管理机制,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和维护。

同时,要注重社会参与,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居民的诉求和需求。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社会福利设施规划的实施。

总结起来,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福利设施规划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社会福利设施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满足居民需求,提高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配置、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并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是指在规划过程中所追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这些目标旨在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具体来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增长:城市规划应当注重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交通网络等,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 就业机会:城市规划应当注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和居民的就业质量。

通过规划和建设产业园区、商业中心和创新孵化基地等,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带动就业增长。

3. 居民生活质量:城市规划应当注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对于居住、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规划和建设住宅区、学校、医院、公园等,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福利待遇。

4. 社会公平与和谐:城市规划应当注重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通过规划和建设社会福利设施、公共交通系统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可以缩小城市内部的社会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体系是衡量城市规划实施效果和评估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

在城市规划中,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多个方面的指标,以全面反映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 经济指标:包括城市的GDP总量、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率、劳动生产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评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2. 社会指标: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结构、教育水平、医疗资源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城市的社会状况和居民的生活水平,评估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初探

中国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初探

中国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初探罗吉;彭阳;黄亚平【摘要】本文从对西方社会规划的归纳总结与引介入手,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背景,针对中国城市规划体系,探讨了在中国城市规划内部建立社会规划的可能性,提出了中国社会规划的基本定位,并从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及制度建构三方面探讨了中国城市社会规划的主要内容,以期促进中国城市规划社会作用的发挥.【期刊名称】《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年(卷),期】2009(026)003【总页数】4页(P86-89)【关键词】城市规划;社会规划;中国城市社会规划【作者】罗吉;彭阳;黄亚平【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市城市规划咨询服务中心,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2当前,由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双重转型,城市生活中各种社会问题逐渐显现并日益复杂,这些社会问题和矛盾或多或少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并影响着城市空间的进一步变化。

城市规划以合理安排城市功能布局,公平分配城市的空间资源为己任,需要对这些现实状况做出积极响应。

然而,与西方城市规划的社会传统不同,创建于计划经济时代并继承了前苏联模式的中国城市规划更多的定位于技术工程领域,而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解决则依赖于民政部门,城市空间与社会发展的纽带存在断裂,城市规划的社会责任感先天不足。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转变又过度强调经济效率和建设效率,引介的西方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理论缺乏系统性,更匡论本土实践上的贯彻和执行。

城市规划在社会领域内寻求组织方式和实施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1 社会规划概述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规划起源于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福利思想,旨在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符合人道和具有尊严生活,表现为国家主导的社会福利规划。

一百多年来,由于社会思想几经演变,以及战后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规划实践的融入,社会规划的实践内容和类型也丰富起来,有人甚至认为凡是以“社会”为内容的规划活动都可以称为社会规划。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

城市规划不仅仅关乎城市的外观和功能,更关乎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以及它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与社会结构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有序组织与布局,旨在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

而城市的社会结构则是指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组织和关系。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因此城市规划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

在城市规划中,社会结构的考虑主要包括人口结构、职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

人口结构的合理规划可以确保城市的人口均衡发展,避免出现人口过度集中或分散的情况。

职业结构的合理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收入分配结构的合理规划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二、城市规划与社会关系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对城市空间的规划,更重要的是促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

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创造公共空间、优化交通网络等方式,促进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相互交流和互动的场所,对于促进社会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公园、广场、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的合理规划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学习的场所,增进社会交往和互动。

此外,交通网络的规划也对城市的社会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交通网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互动的便利程度。

合理规划的交通网络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促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三、城市规划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社会发展。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而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则可能导致社会问题的产生和加剧。

首先,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居住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社会学与社会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社会学与社会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社会学与社会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有目的的、长远的规划,包括对城市用地、建筑物、交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规划。

而城市社会学与社会规划则是城市规划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科,它关注的是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及城市的社会组成和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

本文将介绍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社会学与社会规划。

一、城市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城市社会学研究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集聚效应:城市作为人口、资源和活动的集中地,具有集聚效应。

在城市中,人们之间更容易形成各种社会网络,社会联系更紧密,信息传递更迅速,创新与发展也更加活跃。

2. 社会分工:城市通过社会分工的方式,将不同职能和行业的人群分布在不同区域,形成社会组织和特定的职业结构。

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社会空间:城市是由具体的地理空间所组成的,不同区域的社会属性和功能各异。

社会学研究将这些不同的社会空间特征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以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是指将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城市规划中,以达到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目标。

社会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区规划:社区是城市中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社区规划的目标是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提高社区的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

2. 区域公平:城市中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经济差异,社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各个区域的公平性,平衡不同社会群体的发展利益,减少区域间的不平等现象。

3. 社会空间规划:社会空间规划是以社会网络、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为基础,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社会功能区,使不同的社会群体能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得到满足。

三、城市社会学与社会规划的案例分析1. 北京胡同改造: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胡同是其独特的城市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

在胡同改造中,城市社会学与社会规划的概念被广泛应用。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参与与民主决策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参与与民主决策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参与与民主决策引言城市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的发展、建设和管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城市规划已经从单纯的技术性决策转变为一种需要广泛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参与与民主决策,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城市规划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在城市规划中,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社会参与可以使居民更好地了解城市规划的目标和计划,提供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确保规划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民主决策则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使决策更加公正和民主。

二、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参与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参与是指在规划过程中,广泛征求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

社会参与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公开听证会、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社会参与的目的是为了让居民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使他们能够了解规划的内容和目标,并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社会参与,可以增加规划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避免规划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现象。

三、城市规划中的民主决策城市规划中的民主决策是指通过广泛的民主程序和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规划决策中来。

民主决策的方式可以包括公开投票、代表选举、公众听证会等。

民主决策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规划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避免规划过程中的权力滥用和不公平现象。

通过民主决策,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规划决策中来,增加决策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四、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参与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可以增加规划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通过广泛征求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使规划更加符合居民的需求和利益,也可以避免规划过程中的权力滥用和不公平现象。

其次,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可以增加规划的可持续性。

通过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规划中来,可以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效果,使规划更加符合城市的长远发展需要。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平与绿色发展的平衡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平与绿色发展的平衡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平与绿色发展的平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城市规划中,社会公平与绿色发展是两个互相关联的方面。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实现社会公平与绿色发展的平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一、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指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机会和福利。

在城市规划中,社会公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住房公平分配:城市规划应该注重解决住房问题,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够拥有适宜的居住条件。

这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划定住房用地,并采取措施确保住房的价格合理,以及提供适当的住房补贴。

2. 公共服务均等: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分布,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

这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3. 就业机会平等: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就业机会的平等分配,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够获得合适的就业机会。

这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鼓励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提供各类就业机会。

二、城市规划中的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绿色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保护与恢复: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

这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绿地,加强对水资源、空气质量等环境问题的治理。

2. 可持续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可持续交通规划,推动公共交通的发展,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

这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并加大对非机动交通的支持。

3. 能源节约与利用:城市规划应该注重能源的节约与利用,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这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能源供应和利用,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在城市规划中,社会公平与绿色发展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实现社会公平需要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就业机会,而这些需要依赖于绿色发展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会组织系统的指标 基本人口特征 人口素质水平 社会结构 外来人口状况 社会公平 行政效率与城市政策 社会组织能力 公民意识 2 关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指标 社会投资水平 物质生活质量 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安全与治安控制 社会保障 社会整合 社区建设 3 关于主管评价的指标 城市环境评价 城市问题评价 公共事业的发展状况评价 政治和社会氛围评价 地方归属感
社会分析—基线研究 人口特征-包括相关群体的人口人、统计信息和主要经济活动状况。如家庭规模、 人口特征 年龄结构、人口流动模式、劳动力市场、失业和不充分就业、收入和消费水平等 历史背景-社会群体的初始状况和后来的转变历程。如重大时间、地方产业和就业 历史背景 发展、过去和当前的主要矛盾其他对规划可能的影响经历。 环境资源-包括自然和人造环境。如土地使用模式、对特定群体有经济、休闲、审 环境资源 美或象征性重要意义的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居民分别和资源使用 模式、交通出行方式、服务攻击效力等 社会组织制度-权利分配、相关系统或机构的能力、组织网络和能力建设、受影响 社会组织制度 群体间的关系网络和协作模式、地理或政治单元之间的联系等 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包括社会和文化认知,特殊或潜在的脆弱裙底的存在、社区 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 稳定性和归属感、对规划行动的态度、对政治和社会体制的信任、对风险的预期、 生活质量评价、重要的内部调节机制等。
—建筑设计 通过单体建筑的设计,形成自然监视和减少犯罪机会,有助于附近公 建筑设计 共场所整体安全感和活力的形成。 避免建筑底层过深的阴角成为犯罪的隐蔽空间 在建筑底层提供全天候的遮蔽物,保障各种天气条件下行人通过和等候的安全 使用玻璃门窗和其他透明的建筑材料,避免建筑凹室、隧道、楼梯间等成为诱发犯 罪的场所 建筑物面向公共空间的一面,在较高楼层应提供尽可能多的监视 —照明规划 良好的照明能促进夜间公共场所和道路的可视度和吸引力。提高其使 照明规划 用率和安全感 街道和小路沿线、夜间使用的公交站点和公共设施,以及建筑物出入口位置应布置 照明设施 重要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沿线的主要照明,避免使用人眼高度附近无遮挡的眩光光源, 或形成过度照明与临近场所之间的“暗墙”效应导致视觉不适和可见度下降 行人面部识别的照明参数宜采用半柱面照度,而不适宜道路照明中常用的水平照度, 有助于在一定距离外识别面部和采取回避行动 在行人活动频繁的场所尽量使用白色光源,减少视觉对象失真(包括大小和色彩), 有助于支持人们的自然观察力,提高其安全感。
国内外各类规划单元划分模式及构成特征比较 单元划分名称 范围界定 居住区 邻里单元 居住人口规模3万-5万 小学服务范围(半径约800 米) 特征 配建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 聚居地 城市交通不穿越,外向型举止形态 有一个邻里中心和明确的边界,土地 混合使用,集约式发展
新城市主义的 距公交站点约5分钟步行路 程(约400米) 理想邻里 (TOD,TND模 式) 规划单元
解决方案 道德教育,优生运动,社会环 境改造 调整重建社会规范 群体间的协调、交易或控制 促进偏差行为主体的正面社会 化,增加发展机会 减少规范限制。改变问题定义, 减少标签行为
社会病理学 个人 社会解组论 规范 价值冲突论 利益 社会偏差论 个人 行为 标签理论 社会 反映
贫困相关问题界定和解决方案 问题界定 个人能力缺乏 个人性格缺陷 自然竞争法则 物质环境不足 经济法则的不充分 社会制度的不平等 影响社会稳定 解决方案 慈善救济 道德劝告,教育 调整竞争规则,提供更多机会 增加或调整服务攻供给,如住房、公 园或某些特殊设施 促进经济法则,调整工资、保险等分 配制度 制度体系的根本变革 康复和再教育
住房规划 教育规划 文化休闲规划 面向社会公正与社会整合的规划策略 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协调规划
《LEED—ND评估系统》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Green Building Council)、美国新城市主义(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及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美国三大代表性机构共同合作开发的一套用于城市及社区开发评估的标准系统。它整合了“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和绿色建 筑这三大绿色住区的发展原则,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目前最权威、也最完整的城市及社区评估系统。它同时也是一套决策指南。美国《LEED—ND评估系统》主 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 SMART LOCATION & LINKAGE 位置和联接 2. NEIGHBORHOOD PATTERN & DESIGN 社区模式和设计 3.GREEN CONSTRUCTION & TECHNOLOGY 绿色建筑和技术 . 4.INNOVATION & DESIGN PROCESS 革新和设计过程 . 其每一个部分都有很具体的内容和规定, 社区模式和设计》部分就有下面17项要求和规定 项要求和规定: Open Community 其每一个部分都有很具体的内容和规定,如《社区模式和设计》部分就有下面 项要求和规定: • 开放式社区 • Compact Development 紧凑型开发 • Diversity of Uses 用途的多样性 • Diversity of Housing Types 房屋类型的多样性 • Affordable Rental Housing 廉租住房 • Affordable For-Sale Housing 经济型住房 • Reduced Parking Footprint 减少停车影响 • Walkable Streets 可步行街道 • Street Network 街道网络 • Transit Facilities 交通设施 • 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需求管理 • Access to Surrounding Vicinity 周边近邻方便性 • Access to Public Spaces 公共空间方便性 • Access to Active Spaces 活动空间方便性 • Universal Accessibility 广泛参与性 • Community Outreach and Involvement参与社区建设 参与社区建设 • Local Food Production 当地食品生产 又如《绿色建筑和技术》部分,共有20项内容 下面列出部分主要内容: 项内容, 又如《绿色建筑和技术》部分,共有 项内容,下面列出部分主要内容: • Construction Activity Pollution Prevention 建筑活动污染防止 •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s 建筑物能源效率 • Reduced Water Use 减少用水 • Building Reuse and Adaptive Reuse 建筑物再利用和合理再利用 • Minimize Site Disturbance during Construction 建设中减少场地干扰 • Stormwater Management 雨水管理 • Heat Island Reduction 降低热岛效应 • Infrastructure Energy Efficiency 基础设施能源效率 • Wastewater Management 废水管理 • Construction Waste Management 建筑垃圾管理 • Solar Orientation 太阳朝向 • Light Pollution Reduction 减少光污染 评估系统》 每一项要求都有具体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在《LEED—ND评估系统》中,每一项要求都有具体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评估系统
综合式社会规划策略的制定
健康规划
不同时期城市居住环境健康标准的比较 美国公共健康署住房卫生委员会 人类居住环境标准表( 人类居住环境标准表(1960) ) 防治意外事故的危险 防治传染病的传播和提供永久的 清洁路线 提供足够的天然光、日照和通风 防止过度噪声 防止大气污染 使人能够摆脱疲劳和提供足够的 私密性 提供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机会, 并防止精神上的伤害 提供可以理解的美学意义上满足 的可能性 伦敦健康城市发展部 健康社区空间规划核查表( 健康社区空间规划核查表(2005) ) 健康的生活方式 住房质量 工作的可达性 空气质量和邻里舒适度 食物是获取 公共服务 犯罪的减少和社区安全 社会整合和社会资本 气候的变化 可达性 资源的最低限度
—城市设计:通过对构筑物、植栽。围栏、铺地等的精心设计,明确界定公共空间和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私人领地范围,避免形成诱发犯罪的视线盲区,创造更多的自然监视和“街道之眼” 鼓励建筑面向街道和开发空间开窗 邻里设计中尽量避免长进深的尽端路,确保人行道和临街建主入口拥有良好的照明和 可见度,及其与周边道路,建筑窗户的视线联系 通过良好的道路线性设计、照明和景观设计,为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提供清晰是视线, 有助于使用者提前警惕或预防潜在危险场所或突发事件,尤其保障联系学校、公园、 购物中心和公交站点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便捷和安全 利用景观设计清晰标志公共与私人场所的界限,例如改变铺装图案或颜色,改变植栽 类型,改变地面坡度,或使用围栏、树篱等。 —公共交通设施规划 :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公共交通是使用很大程 公共交通设施规划 度将受到犯罪活动或对其恐惧感的影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监视、照明、 通路联系等全要素,并保持设施的良好维护 尽量避免采用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否则应保证充足的日光和灯光照明,以及各出入 口的清晰视线 尽可能使公交站点的等候区域临街活动场所,或咖啡座、报刊亭等拥有较长开放时间 的设施,避免人们因恐惧而减少公交出行的可能 在适宜路段鼓励沿街停车,有助于支撑沿街的零售和商业活动,降低街道行车速度, 并行车车流和行人之间的缓冲带 确保停车场内部的充足照明,及其与外部良好的视线联系并尽量提供地面活动对其出 入口的自然监视
社会分析—社区观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12 13 14 15 住房的规模年代和标准 重要建筑物的分布区位和高峰使用情况 服务的可达性,如商店、学校、工作地点、休闲场地等 邻里开放空间所占比重 当地工作居住人群比重,购置租户当地住房的人群比重 老年人住所到达商店、医疗设施、休闲场地、公共汽车站等的可达性 住房成本,包括出售价格和租金 住房和设施使用中是弱势群体 地方商业的类型、规模和使用情况 休闲设施的类型、规模、分布、和开放时间 学校的类型和分布 就业群体和类型 日间和夜间街上人群的清开情况 机动车及其使用者情况 街道生活图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