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大纲

合集下载

西北师范大学938西方文学史考试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938西方文学史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方文学史》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38)学院名称(盖章):文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19年7月10日《西方文学史》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38)一、考核要求了解从古代希腊罗马到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掌握西方文学发展的每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其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的价值。

二、考核评价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西方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脉络,了解每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提高阅读、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水平和分析作品、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三、考核内容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的分期和发展概况第二节希腊文学希腊神话的内容和特点。

希腊神话的意义。

荷马史诗的形式和内容。

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希腊戏剧的起源和发展。

悲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喜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艺观点。

第三节罗马文学罗马文学对希腊文学的继承及其自身的特点。

罗马主要作家贺拉斯、维吉尔和奥维德的创作。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中世纪文学发展概况。

中世纪文学整体思想、艺术特征。

第二节但丁的创作及其思想、艺术特征及其意义,恩格斯对但丁历史地位的评价。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发展概况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第二节意大利文学彼特拉克及其《歌集》等十四行诗的创作。

薄伽丘及其《十日谈》的创作。

第二节法国文学法国人文主义文学的两种倾向。

拉伯雷及其《巨人传》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散文题材的创始人之一——蒙田的创作。

第三节西班牙文学流浪汉小说及其代表作《小癞子》。

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维加的创作。

塞万提斯的生平和创作。

《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

第四节英国文学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乔叟的创作。

《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思想艺术特点。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硕考研437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硕考研437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附件二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科目大纲(科目代码:437 )学院名称(盖章):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4年 7 月《社会工作实务》科目大纲科目代码:437一、考核性质为落实国家关于“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满足构建和谐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置社会工作硕士学位。

二、考核评价目标社会工作硕士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导督、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考核内容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了解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了解实务方法的各种工作模式及工作技巧,了解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的内容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社会工作职业特质第一节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第二节社会工作的职业化第三节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第四节社会工作职业守则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认证第六节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第一节接案第二节预估第三节计划第四节实施第五节评估第六节结案第三章个案工作第一节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历史发展第二节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第三节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第四节个案管理第四章小组工作第一节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小组工作的理论与理论模式第三节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第四节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第五章社区工作第一节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第二节社区工作的理论第三节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第四节中国的社区工作第六章社会工作行政第一节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与功能第二节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第三节中国的社会工作行政第七章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第一节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概述第二节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第三节行为治疗模式第四节人本治疗模式第五节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第六节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第七节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第八节自助小组模式第九节成长小组模式第十节社区服务模式第八章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技能第一节自我探索第二节会谈技巧第三节建立关系技巧第四节讨论技巧第五节影响技巧第六节活动策划第九章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第一节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第三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第四节妇女社会工作第五节药物滥用社会工作第六节家庭社会工作第七节学校社会工作第八节医务社会工作第九节矫治社会工作第十章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第一节志愿者第二节家庭第三节学校第四节社区第五节单位第六节重要他人第七节社会组织第八节政府组织第九节社会政策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西北师范大学620数学分析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620数学分析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数的积分;重点掌握定积分的概念,Darboux 和概念等;掌握可积的充要条件,可积函数类,定积分的 性质,微积分基本定理和求面积、弧长、体积和侧面积,了解微元法及其应用。
第二节 反常积分
掌握反常积分敛散性的定义,奇点,了解 Cauchy 主值和反常积分收敛的关系,掌握一些重要的反常 积分收敛和发散的例子,理解并掌握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概念并能用反常积分的 Cauchy 收敛原理、 非负函数反常积分的比较判别法、Cauchy 判别法,以及一般函数反常积分的 Abel、Dirichlet 判别法判 别基本的反常积分,熟练应用积分第二中值定理。
Taylor 多项式和其余项之和,能综合使用 L' Hospital 法则及 Taylor 公式求函数及数列的极限。能综合应
用函数的凸性、单调性(利用导数)及中值定理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 第一节 积分的计算、性质及应用 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包括定义、基本公式、线性性质、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能计算出一般函
第一章 极限 第一节 实数集与函数 考核不等式、集合、映射、函数、初等函数、领域、上确界、下确界的定义,会进行集合运算和函 数的各种表示,能分析函数的有界性、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熟悉确界原理。 第二节 数列极限
考核数列、数列极限的定义、无穷小数列,收敛数列的性质,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单调数列及单 调有界定理,Cauchy 列及收敛准则。
二、考核评价目标
数学分析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及分析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能力。通过考核, 选拔出具有较好的数学功底的学生来攻读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目标应使录取的研究生具有 较扎实与系统的从事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以及计算数学等的进一步学习及科研工作所需的数学分析知识。

西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综合》科目大纲(科目代码:333)学院名称((盖章):教育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19年6月《教育综合》科目大纲(代码333)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2020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研专业课916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

2020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研专业课916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16)学院名称(盖章):历史文化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9年7 月1日《中国近现代史》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16)一、考核要求《中国近现代史》是历史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该门课程主要分为两大段落:第一部分自1840年至1919年,讲述了中国旧民主主义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第二部分自1919年至1949年,讲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该门课程是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复试或加试科目。

本科目考核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能够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把握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基本脉络;有一定的史学理论基础。

二、考核评价目标《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程在历史学科中有极重要的地位,该科目也是了解学生历史学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本科目考核评价的目标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以及当时社会的基本特征应有较深入的了解,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

2、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演化的基本脉络,有一定的对问题整体把握和综合的能力。

3、学生还应具有初步运用马列主义的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第一章鸦片战争第一节罪恶的鸦片贸易和中国的禁烟运动战前中国与世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的禁烟运动。

第二节英帝国主义挑起的鸦片战争英国蓄意发动战争;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第三节战后十年的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觉醒。

第二章太平天国起义第一节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前的中国社会;洪秀全创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清政府的反动措施;太平军天京定都。

第二节天京定都后的主要措施太平军北伐、西征及天京破围战;《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太平军所采取的其它措施。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618中国文学考试大纲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618中国文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国文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618)学院名称(盖章):文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9年7月10日《中国文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618)一、考核要求《中国文学》科目由“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两部分构成。

“中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课程内容包括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现代、当代等11个文学史时期,包括诗歌、辞赋、散文、骈文、词曲、戏剧、小说等多种体裁和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嬗变和文艺思潮。

要求考生对中国文学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基础。

具体包括:主要的作家与作品,作家与作品的基本风格与艺术特色,文学流派及其形成的原因,不同文学时期划分的依据,对历代文学作家与作品及其相关问题能够进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分析,有较好的审美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等等,同时能注意到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

二、考核评价目标《中国文学》主要考查学生学习阅读和分析鉴赏中国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求重点掌握中国文学史上的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了解各个时期的文艺思潮、文学现象,以及各种不同的文体、风格与流派,以便为将来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本科目的考试命题,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来组配试卷,掌握好试题的重点、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阅读理解等,可酌情组合,以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考核评价目标。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各占75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题量以中等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限度。

三、考核内容中国古代文学部分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中国文学的起源;先秦文学的形态及作者的流变;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轨迹。

第一章上古神话神话的概念及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四大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上古神话对后世的影响。

西北师范大学816细胞生物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816细胞生物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细胞生物学816》考试大纲
(生物学专业初试科目)
一、参考书目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1年。

二、主要涉及题型及分值
(一)可能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

(二)分值:满分150分。

三、考试大纲
第1章绪论
知识要点:
掌握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历史,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所起的承前启
后的重要作用。

重点介绍了当前细胞生物学发展的总趋势和热点领域与方向。

考核内容:
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
细胞生物学概念;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
与重点领域。

第二节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2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知识要点:
掌握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结构特征及进化上的关系;原核细胞的两个重要代表:细菌与蓝藻。

真核细胞的可能祖先:古细菌的结构和遗传学特征。

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

真核细胞的结构三大体系:(1)生物膜体系以及以生物膜为基础构建的各种独立的细胞器;(2)遗传信息表达的结构体系;(3)细胞骨架体系。

考核内容: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知识概念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本共性。

第二节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原核细胞;支原体的机构特点及细胞生存与增殖的必备装置(结合细胞的
7。

西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大纲 338生物化学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大纲   338生物化学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8)学院名称(盖章):生命科学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23年6月12日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生物化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8)一、考核要求《生物化学》是为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初试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生物化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择优录取、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等方面有如下要求:(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

二、评价目标《生物化学》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理解的基础上,注重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说明、提出、分析和解决这些学科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说、规律和论断;运用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可以就某一问题设计出实验方案;准确、恰当地使用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三、参考书1. 魏民等主编,《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2020。

2. 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7年。

四、考核内容第1章氨基酸、肽和蛋白质考核要点:氨基酸的结构、酸碱性质及氨基酸的化学反应,氨基酸的光学活性;氨基酸混合物分析分离的原理及技术。

肽的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其测定方法。

主要考核内容:1.氨基酸—蛋白质的单体亚基蛋白质的水解;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2.氨基酸的酸碱性质氨基酸的解离;氨基酸的等电点3.氨基酸的化学反应α-羧基参加的反应;α-氨基参加的反应;α-氨基和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4.氨基酸的旋光性和光谱性质氨基酸的旋光性和立体化学;氨基酸的光谱性质6. 氨基酸混合物的分析和分离分配层析法的一般原理;分配柱层析;纸层析;薄层层析;离子交换层析7. 肽肽和肽键的结构;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8. 蛋白质的组成、分类、分子大小和结构层次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蛋白质分子的形状和大小;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组织层次9.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化学测序的策略10. 蛋白质测序的一些常用方法末端残基分析;二硫键的断裂;氨基酸组成的分析;多肽链的部分裂解;肽段氨基酸序列的测定;肽段在原多肽链中的次序的确定;二硫键位置的确定11. 氨基酸序列与生物进化序列的同源性、同源蛋白质和蛋白质家族;同源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物种差异;同源蛋白质具有共同的进化起源第2章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考核要点:肽键的性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和亚基缔合;蛋白质的变性主要考核内容:1.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概述蛋白质构象主要由弱相互作用稳定;肽键具有刚性和平面的性质;多肽主链的折叠受到空间位阻的限制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氨基酸序列影响α螺旋的稳定性;β构象;β转角和Ω环;无规卷曲3.纤维状蛋白质α-角蛋白;丝心蛋白和β-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4.蛋白质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超二级结构;结构域5.球状蛋白质与三级结构三级结构的形成;球状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特征;球状蛋白质三级结构/结构域的类型6.四级结构和亚基缔合有关四级结构的一些概念;四级缔合的驱动力;亚基相互作用的方式7.蛋白质的变性、折叠和结构预测蛋白质的变性;氨基酸序列规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蛋白质肽链折叠的动力学和蛋白质结构的预测第3章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考核要点:通过学习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主要考核内容:1.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2. 氧结合蛋白质—肌红蛋白:贮存氧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辅基血红素;O2与肌红蛋白的结合;O2的结合改变肌红蛋白的构象3. 氧结合蛋白质—血红蛋白:转运氧血红蛋白的结构;氧结合引起的血红蛋白构象变化;血红蛋白的协同性氧结合(Hb氧结合曲线);H+、CO2和BPG对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影响4. 血红蛋白分子病分子病是遗传的;镰刀状细胞贫血病第4章蛋白质的性质、分离纯化和鉴定考核要点:蛋白质酸碱性质、胶体性质和蛋白质沉淀,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与原理主要考核内容:1.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蛋白质的酸碱性质;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和蛋白质沉淀2.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程序3.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等电点沉淀和盐析、有机溶剂分级分离、透析和超滤、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凝胶过滤、凝胶电泳、等电聚焦和双向电泳、离子交换层析、疏水相互作用层析、亲和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4.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凝胶过滤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和沉降速度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5. 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第5章酶的催化作用考核要点:酶的化学本质及其分类和命名;酶的专一性;酶的活力测定;核酶的概念主要考核内容:1.酶是生物催化剂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2.酶的化学本质及其组成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化学组成;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物3.酶的命名和分类习惯命名法;国际系统命名法;国际系统分类法及酶的编号;六大类酶的特征和举例4.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有关酶作用的专一性的假说5.酶的活力测定和分离纯化酶活力的测定;酶的分离纯化6. 非蛋白质生物催化剂—核酶核酶(ribozyme)的概念;核酶的种类;核酶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第6章酶动力学考核要点:米氏方程和米氏常数的意义;酶的抑制作用;温度、PH及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主要考核内容:1.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测定;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各级反应特征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中间复合物学说;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多底物的酶促反应动力学3.酶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的表示方法;抑制作用的类型;可逆抑制作用和不可逆抑制作用的鉴别;可逆抑制作用动力学;一些重要的抑制剂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5.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6.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第7章酶作用机制和酶活性调节考核要点:酶活性部位的概念和特点;酶促反应机制及酶活性的别构调节;酶活性的共价调节;同工酶的概念主要考核内容:1.酶的活性部位酶活性部位的特点;研究酶活性部位的方法2.酶催化反应的独特性质3.酶促反应机制酸碱催化;共价催化;金属离子催化;底物和酶的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底物的形变和诱导契合;多元催化和协同效应;活性部位微环境的影响4.酶活性的别构调节酶的别构效应和别构酶的性质5.酶活性的共价调节酶的可逆共价修饰类型;酶的不可逆共价调节—酶原的激活6.同工酶第8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考核要点:核酸和核苷酸的组成和结构;DNA的结构和功能;RNA的结构与功能主要考核内容:1.核酸的发现2.核酸的种类和分布3.核酸的化学组成4.DNA的结构和功能5.RNA的结构与功能第9章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研究方法考核要点:核酸的水解;核酸的紫外吸收;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核酸的分离纯化主要考核内容:1.核酸的水解2.核酸的酸碱性质3.核酸的紫外吸收4.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5.核酸的分离和纯化第10章维生素和辅酶考核要点: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及生物学功能;B族维生素与其相应辅酶的关系主要考核内容:1.维生素概论2.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3.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和硫胺素焦磷酸;维生素PP和烟酰胺辅酶;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泛酸和辅酶A;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维生素B12(氰钴胺素)及其辅酶;生物素;叶酸和四氢叶酸;硫辛酸;维生素C第11章新陈代谢总论考核要点: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主要考核内容:1. 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第12章生物能学考核要点:自由能的概念和标准自由能,生物体内ATP与磷酰基转移主要考核内容:1. 自由能的概念2. 标准自由能变化3. ATP与磷酰基转移第13章六碳糖的分解和糖酵解作用考核要点:糖酵解作用的反应机制及能量转变;丙酮酸的去路及糖酵解作用的调节主要考核内容:1. 糖酵解过程概述2. 糖酵解第一阶段的反应机制葡萄糖的磷酸化;葡萄糖-6-磷酸异构化形成果糖-6-磷酸;果糖-6-磷酸形成果糖-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磷酸转变为甘油醛-3-磷酸3. 糖酵解第二阶段的反应机制甘油醛-3-磷酸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转移高能磷酸键基团形成ATP;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二磷酸甘油酸;2-二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产生一个ATP分子4. 由葡萄糖转变为两分子丙酮酸能量转变的估算5. 丙酮酸的去路6. 糖酵解作用的调节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酶;2,6-二磷酸果糖对酵解的调节作用;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对糖酵解的调节作用第14章柠檬酸循环考核要点:丙酮酸的脱氢脱羧过程及柠檬酸循环过程;能量转换及调控主要考核内容:1. 丙酮酸转化成乙酰辅酶A的过程2. 柠檬酸循环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形成柠檬酸;柠檬酸异构化形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氧化形成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形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转化成琥珀酸并产生一个高能磷酸键;琥珀酸脱氢形成延胡索酸;延胡索酸水合形成L-苹果酸;L-苹果酸脱氢形成草酰乙酸3. 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4. 柠檬酸循环的调控5. 柠檬酸循环在代谢中的双重角色6. 乙醛酸途径第15章氧化磷酸化作用考核要点: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主要考核内容:1.氧化还原电势氧化-还原电势;生物体中某些重要的氧化-还原电势;电势和自由能的关系;标准电动势和平衡常数的关系2.电子传递和氧化呼吸链呼吸链概念的建立;电子传递链;电子传递过程;电子传递的抑制剂3. 氧化磷酸化作用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质子梯度的形成;ATP合成机制;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细胞溶胶内NADH的再氧化;氧化磷酸化的调控;一个葡萄糖分子彻底氧化产生ATP分子数的总结算第16章戊糖磷酸途径考核要点:戊糖磷酸途径及其生物需意义主要考核内容:1.戊糖磷酸途径的主要反应2.戊糖磷酸途径反应速率的调控3.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物学意义第17章糖异生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考核要点:糖异生作用的途径及其调控主要考核内容:1.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的途径;糖异生途径总览;由丙酮酸形成葡萄糖的能量消耗及意义;糖异生作用的调节;乳酸的再利用和可立氏循环2.乙醛酸途径第18章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考核要点:糖原的降解和合成过程主要考核内容:1.糖原的生物学意义2.糖原的降解糖原磷酸化酶;糖原脱支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作用;6-磷酸葡糖磷酸酶3.糖原的生物合成催化糖原合成的三种酶4.糖原代谢的调控糖原磷酸化酶的调节机制;糖原合酶的调节机制;G蛋白及其对激素信号的传递作用第19章脂质的代谢考核要点:脂肪酸的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酮体的生成;脂质的生物合成主要考核内容:1.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转入线粒体;β-氧化;脂肪酸氧化是高度放能过程2.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生成丙酰-CoA;脂肪酸还可发生α-或ω-氧化3.酮体乙酰-CoA的代谢结局;肝中酮体的形成;肝外组织使用酮体作为燃料4.脂肪酸代谢的调节5.脂质的生物合成贮存脂肪;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脂酰甘油的生物合成;磷脂类的生物合成;其他脂类的生物合成第20章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考核要点: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尿素的形成过程;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氨基酸与一碳单位主要考核内容:1.蛋白质降解蛋白质降解的特性;蛋白质的降解的反应机制;机体对外源蛋白质的需要及其消化作用2.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其他的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氨的命运3.尿素的形成尿素循环的发现;尿素循环;尿素循环的调节4.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形成乙酰-CoA的途径;α-酮戊二酸途径;形成琥珀酰-CoA的途径;形成延胡索酸途径;形成草酰乙酸途径5.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6.由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物质氨基酸与一碳单位;氨基酸与生物活性物质第21章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固氮考核要点: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主要考核内容:1.氨的同化作用—氨通过谷氨酸和谷氨酰胺掺入生物分子2.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由α-酮戊二酸形成的氨基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由草酰乙酸形成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甲硫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由丙酮酸族的氨基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丝氨酸族的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芳香族氨基酸及组氨酸的生物合成3.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调节第22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考核要点: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主要考核内容:1.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核酸的降解;核苷酸的分解;嘌呤碱的分解;嘧啶碱的分解2.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合成;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核苷一磷酸转变成核苷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大纲
的更新!
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Ⅰ(937)考研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Ⅰ》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37)
学院名称(盖章):文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4年7月10日
《中国现当代文学Ⅰ》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37)
一、考核要求
1、中国现当代发生的重要文学现象,包括文学思潮与运动、文学社团与流派;
2、中国现当代出现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
二、考核评价目标
1、能够完整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具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文学历史知识。

2、能够全面阅读中国现当代出现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具有必要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3、能够运用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理论的比较和分析,具有一定的文学解读能力。

三、考核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占70分)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文学革命发生的过程、文学革命取得的实绩等,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新月社等文学社团,“白话文学”、“人的文学”等文学理论。

第二章鲁迅(一)
鲁迅小说的思想内容、系列人物形象、艺术特征等,阿Q的形象内涵、“精神胜利法”等。

第三章小说(一)
“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自叙传小说等小说流派的总体特征及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

第五章郭沫若
《女神》的创作情况、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等。

第六章新诗(一)
早期白话诗的代表诗人,新月诗派及其代表诗人创作的独特性、“三美”,冯至的诗歌特征。

第七章散文(一)
周作人的创作情况及散文特点,语丝体。

第八章戏剧(一)
“爱美剧”,田汉的戏剧创作,丁西林的喜剧风格。

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左联”、“京派”。

第十章茅盾
茅盾小说的特点,《子夜》。

第十一章老舍
《骆驼祥子》,老舍小说的“京味”。

第十二章巴金
高觉新的形象,《寒夜》。

第十三章沈从文
沈从文小说的特点,《边城》,《湘行散记》。

第十四章小说(二)
丁玲、柔石、艾芜、吴组缃等左翼作家群,新感觉派小说,东北作家群等。

第十六章新诗(二)
现代诗派,戴望舒,《汉园集》。

第十七章鲁迅(二)
鲁迅杂文的艺术手法,《故事新编》第十八章散文(二)
论语派,《画梦录》,李广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