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多音字假jiǎ假如真假背bei背后后背圈quān圆圈套圈挨ái挨打挨骂jià放假假期bei 背包背带juàn羊圈猪圈āi挨挨挤挤二、词语积累1.近义词。

突然一忽然穿戴一打扮鲜艳一艳丽湿润一潮湿鸦雀无声一万籁俱寂互相一相互流利一流畅照例—照常详细一详尽绚丽多彩一五彩缤纷2.反义词。

罚一奖安静一喧闹古老一年轻流利一结巴急急忙忙——不慌不忙热闹一冷清湿润一干燥详细一简略清楚一模糊鸦雀无声——人声鼎沸3.带有人体器官名称的成语: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目瞪口呆七手八脚横眉竖眼心平气和口是心非交头接耳肝胆相照左膀右臂昂首挺胸披头散发怒目圆睁心灵手巧4.ABAC:糊里糊涂人山人海自由自在自作自受百发百中一心一意5.量词积累:一条小路一间教室一所小学一轮圆月一弯新月一泓清泉6.词语搭配:鲜艳的服装高高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铜钟刺骨的寒风粗壮的枝干好奇地盯着专心地学习聚精会神地听讲飞快地奔跑大声地喊叫亲切地嘱咐长得漂亮跑得快睡得香讲得详细听得认真读得响亮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三、课文要点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样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祖国56个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自豪、赞美的情感。

2.《花的学校》选自《新月集》,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

这篇散文诗向我们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本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叙述花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童趣。

3.《不懂就要问》写了孙中山读私塾时,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向先生提问的故事。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说的这句话激励我们勤学好问、乐于思专。

四、日积月累: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欲:想要鸣:叫立:站立)拟人句: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2、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整理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整理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第一单元1、多音字(1)假:假装、假日(2)好:问好、好奇(3)发:发现、白发(4)晃:晃眼、摇晃(5)朝:朝向、朝霞2、学写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6、古诗积累《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强调话语)(3)话语分隔式“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注意不同方式里,标点符号的不同使用方法)2、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3、积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4、写人记事作文训练(通过事情反映人物性格)5、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句子,简单分析人物性格(三)第三单元1、古诗积累与翻译(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古诗理解《夜书所见》(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时节?①梧叶、江、篱落②秋叶(2)诗中笼罩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静寂、凄冷②思乡之情;客居、漂泊、居无定所的孤寂、落寞;童年的留恋、怀想(3)表现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④虚实结合,以实映虚⑤传情达意,暗用典故⑥拟人、通感,增辉添彩⑦字斟句酌,“寒”“挑”传神(4)举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和诗篇3、文章情感的把握:《风筝》(1)把握《风筝》一文里感情的变化过程,依据相关字句,进行简要归纳(2)积累表现人物心情或感情的词语、字句(3)写作:写作一篇内容充实的记叙文,表现人物(或字句)的情感、心理变化过程4、理解文中的字词句依据课文里的描写或叙述,理解文中的字句,或推断出陌生字词句的含义。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生字带拼音组词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生字带拼音组词
diüo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叼食 街景 劝解 懊悔 盘旋 难缠 硬挺 街市 劝勉 悔过自新 软盘 胡搅蛮缠 硬件

zhîu

jiý

shâ

quàn



huǐ

zhâng

pán



chán

yìng

jiù
硬 挽救 载重 转载 救死扶伤 载歌载舞 三年五载
gōng

zǎi

zǎi
10、惊弓之鸟 弓

27、卖木雕的少年
mài
30、西门豹 热卖 销售
yün

shîu
卖货 出售 驮运 结构 端正 掏钱 宾馆 晚饭 分辨 土堆 mú mó 支付 标志 牙齿
买卖 零售 驮轿 构成 端庄 掏洞 旅馆 稀饭 辨别 堆积 模板 模仿 交付 标准 齿轮
卖弄 售后 驮马 构图 开端 掏耳朵 饭馆 米饭 辨识 堆放 模具 模型 付钱 标尺
18、她是我的朋友
zhà
tuî
唾 炸开 中医 输血

唾液 泡沫 汹涌


炸弹 医术 运输 眉毛 模型 否定 草垫 酒水 掩盖 咬定 拳脚 制止
爆炸 军医 输送 页眉 血型 是否 鞋垫 酒精 掩护 咬住 拳术 限制
轰炸 医治 输赢

yǒng

shū


méi

xíng
眉开眼笑 眉飞色舞 新型 否认 垫子 酒量 遮掩 类型 不置可否 坐垫 酒足饭饱 掩蔽
燕雀 聚会 增高 掠影 稻草 针尖 偶数 沾水 圈地 荡漾 厌倦 符号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三年级语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一、生字词Píng bà óu xì zhā ǐn huān hàng zhā hū ìng lǐ(坪坝)(游戏)(招引)(欢唱)(招呼)(敬礼)piā áng hú dié hà qí fèng ěi zhú huān dài dǎ bàn(飘扬)(蝴蝶)(好奇)(凤尾竹)(穿戴)(打扮)á huàng tóng zhōng ū zhuàng ǒng què ǚ ié bái rè nà(摇晃)(铜钟)(粗壮)(孔雀舞)(洁白)(热闹)iǎ zhuāng zhè xiē shèng āi róng á án shuǎ hé lǒng(假装)(这些)(盛开)(绒毛)(玩耍)(合拢)ìběn zhèng īng ǐn rén zhù ù shǐ ìn ǒu qù shǒu zhǎng(一本正经)(引人注目)(使劲)(有趣)(手掌)huā bàn dià ú guān há bái fà āng āng sì hū zán èn(花瓣)(钓鱼)(观察)(白发苍苍)(似乎)(咱们)ué xīn ū rán biàn zi ǒng qì fēng dǐng fèn lì lì liàng(决心)(居然)(辫子)(勇气)(峰顶)(奋力)(力量)zhōng ú pá shān áng qǐ(终于)(爬)(仰起)二、复习: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四、课文 回顾
课文的 中心思想
2、《花的学校》一课以孩子天真的口吻向妈妈描述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和学校。整首诗 洋溢着向往大自然的热情,同时也流露出浓浓的母爱亲情。
3、《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对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先生请教的 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分项
细项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需要掌握内容
一类字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 停、粗、影、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二类字
坝、汉、艳、扮、扬、读、摔、跤、凤、洁、荒、笛、罚、假、裳、背、诵、例、圈、 段、练、糊、涂、呆、戒、厉、挨、楚
绒球花(róng) 摔跤(shuāi) 凤尾竹(fèng) 衣裳(shang) 练习(liàn)
急急忙忙——匆匆忙忙 糊里糊涂——稀里糊涂 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分项
细项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需要掌握内容
反义词
私——公 罚——奖 许多——稀少 安静——喧闹 粗壮——瘦弱 鲜艳——素净 湿润——干燥 认真——马虎 流利——生疏 敬爱——憎恨 古老——年轻 洁白——乌黑 热闹——冷清 荒野——闹市 详细——简略 落下——升起 糊里糊涂——明明白白 急急忙忙——从从容容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2、同学们向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排比句——仿写)
3、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拟人 句)
三、句子
仿写、造句 4、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打手。(拟人句) 5、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含关联词——造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完整(第一单元全部)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完整(第一单元全部)ppt课件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 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 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 时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 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
.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 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 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 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 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 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我知道这是为什么的了
.
我知道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花朵)
金色 (张开)
(合拢).
金色的花 瓣被包住
草地也 是金色
草地就 是绿色
善于思考 仔细观察
.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 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我知道小哥俩为什么最喜爱蒲公英了。
.
我会写
.
.
.
.
.
Hale Waihona Puke ....
.
.
.
.
.
.
.
.
.
.
.
.
.
.
.
爬 天 都 峰
.
.
.
.
.
.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 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 峰之一,海拔1840米, 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 里长。
.
.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 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 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 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
坪坝戴招蝴 蝶孔雀舞铜 粗尾
.
课文写得很美,我要好好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 背下来. 我很喜欢这所民族小学,让我们交流一下读后的感 受. 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了,你抄了哪些?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1. 生字词- 会认的字:坝(bà)、汉(hàn)、艳(yàn)、扬(yáng)、读(dú)、摔(shuāi)、跤(jiāo)、凤(fèng)、洁(jié)等。

- 会写的字: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 多音字:“好”(hǎo、hào),如“好朋友”(hǎo)、“好奇”(hào);“当”(dāng、dàng),如“当然”(dāng)、“上当”(dàng)。

2. 课文内容- 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 按照上学前、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小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 文中通过描写小动物的活动,如“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衬托出校园的安静。

3. 重点句子-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动物当作人来写,从侧面表现了同学们读书的认真。

1. 生字词- 会认的字:荒(huāng)、笛(dí)、罚(fá)、假(jià、jiǎ)、裳(shang)等。

- 会写的字: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 多音字:“假”(jiǎ、jià),“假如”(jiǎ)、“放假”(jià)。

2. 课文内容- 这是一首散文诗,作者泰戈尔以孩子的视角想象了花的学校。

- 课文以儿童的口吻向妈妈描述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和学校。

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下雨时放假出来玩耍。

3. 重点句子-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把花当作孩子来写,充满了童真童趣。

2024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新人教版

2024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新人教版
(4)课堂小游戏: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找不同”游戏,展示两幅描绘民族小学的图片,让学生找出不同之处。
(5)课后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考察或家庭作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观附近的民族小学,了解当地民族风情。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通过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展现的民族风情和教育场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描述的民族风情和教育场景这两个重点。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
5.情感态度:学生们将更加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他们能够从课文中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景象,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
6.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他们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阅读理解:请学生选择一篇关于民族小学的短文,进行阅读理解练习。要求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题型五:写作题
1.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略(此题需学生自行完成)
十、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学生对民族小学生活场景的感知
3.学生对边疆教育繁荣景象的认识
难点:
1.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地名的理解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民族风情和学校生活的理解
3.学生对边疆教育繁荣景象的深刻感受
答案:我国西南边疆、丰富多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吴然的散文集《小鸟和守林老人》。
三、板书设计:








盏西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屈永莲
年级
三年级


语文


2、金色的草地


第一课时
参与人员
罗保兄、屈永莲、金本清
教学
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6—8页。




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教学
难点
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师生活动
任课教师
自主意见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结合插图默读课文,找出表现民族小学特点的语句,了解到这是一所美丽的边疆的山村小学。随后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让学生齐读。
师:默读完课文,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认为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呢?(板书:美丽)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就去孩子们上学的路上看一看吧!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
2、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
重点
学习生字
教学
难点
理解词语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师生活动
任课教师
自主意见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吗?
3、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生字的特点让学生运用给生字注音、找音序、找部首、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
4、学生书写生字,师巡视,个别指导。
5、组织全班同学评价生字书写情况,激励大家把字写得更好。
三、板书设计








盏西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罗保兄
年级
三年级


语文


1、我们的民族小学


第二课时
参与人员
罗保兄、屈永莲、金本清
教学
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页。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2、让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预习读书情况。相机指导学生认识巩固“傣、昌、昂、跤”四个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比赛读等方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话分别有几句话,读时要注意停顿,把课文读清楚。
4、全班把课文齐读一遍,读后交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各民族小学生在民族小学里学习的情景,进而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5、板书设计








盏西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金本清
年级
三年级


语文


3、爬天都峰


第一课时
参与人员
罗保兄、屈永莲、金本清
教学
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11页。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情况。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教学
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具
准备
课件




师生活动
任课教师
自主意见
一、学习课文,感受“美丽”。
1、读课题,谈感受,巧妙过渡都课文的学习。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首先请同学们把课题细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有什么想说的?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小学一样吗?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下课了,同学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总结全课,升华“美丽”。
1、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仿佛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体会课文结尾省略号的作用,进行思维拓展。
师:这里为什么用省略号呢?你还能接着往下说吗?
3、再次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感悟民族美丽。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哪里写了孩子们上学路上的情景,哪里写了孩子们学习的情景?
5、师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读书,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利,而且会思考,读懂了课文的意思。
二、学习字词。
1、出示“坪、坝”等12个生字,检查学生生字预习情况。
师:大家的课文读得很好,不知道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呢?现在我们进行“我指你读”的游戏。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盏西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罗保兄
年级
三年级


语文


1、我们的民族小学


第一课时
参与人员
罗保兄、屈永莲、金本清
教学
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页。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师:读得真好。用不同和相同说话,我还想到了一句“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片操场操场上游戏。”。
(5)学习第六句,体会下课热闹的场景,有感情朗读第六句。读后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6)模仿第六句进行小练笔,为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习作作准备。可让学生写一个游戏,是什么游戏,和谁一起玩的,玩的过程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玩后想了什么。






盏西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屈永莲
年级
三年级


语文


2、金色的草地


第二课时
参与人员
罗保兄、屈永莲、金本清
教学
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6—8页。




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3)小组读、男女生读,读出感情。读后再谈体会。
4、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民族小学的钟声展现出的独特的“美丽”,初步了解本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板书:钟声)
(2)默读第三自然段,知道本段前五句写上课的情景,第六句写下课的情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声音真好听!”一句的作用。
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