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设计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课件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课件
5.5 桥梁抗震加固
• 桥梁加固技术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传统的 针对缺陷构件通过加固提高其强度、变形能力的 加固技术;
• 另一种是减隔震技术,是通过整体降低地震对结 构构件的抗震需求使当前构件能够承担给定的地 震需求。
• 对于具体的桥梁加固,宜经过详细分析比较来决 定选取这两种方法的一种或二者结合的加固方法。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
桥梁抗震加固参考以下规范 •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
5.5.1 桥梁场地加固
• 危险的场地条件在地震作用下对任何桥梁结构都 会产生很大的力或相对位移。这样的场地条件包 括临近活动断层、不稳定的陡坡和可能液化的砂 土或淤泥砂土。
• 对于这些条件的加固技术措施是很少的,且很少 能够得到现场证实。
9 承台倾覆抗力的提高可通过扩大承台的平面尺寸、增加 抗拉桩(桩数)、直接锚固到地基或基岩等措施实现。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
5.5.3 桥台加固
1 当桥台的破坏影响重要桥梁的使用功能时,宜考 虑对桥台进行加固。
• 桥台破坏很少导致桥梁结构倒塌的,除非是发生 液化破坏。桥台挡土的侧向移动可能影响桥梁的 使用功能,这对于特别重要的桥梁可能是不允许 的。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
5.5.4 墩柱的加固
既有桥梁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柱弯曲强度、延性变形能力 和剪切强度的抗震能力的加固可采用钢管外包加固方法、 复合材料加固方法、加大截面方法等一些加固技术进行。 • 钢管外包技术:最初是针对圆柱桥墩提出。采用两块半
圆形的钢管现场沿竖向接缝焊接,钢管内径比桥墩直径 略大,空隙中灌注添加微膨胀剂的水泥沙浆,钢管的下 端与承台顶面有3-5cm 的间隙,防止桥墩在地震作用下 弯曲时因钢管的受压而增加截面的弯曲强度。 • 钢管提供有效的被动约束应力,这种力来自于混凝土受 压而引起的膨胀受到钢管环向强度和刚度的限制。

目前国内外主要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ppt课件

目前国内外主要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ppt课件
目前国内外主要桥梁抗震设计 方法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发展
• 第一种划分
1. 静力分析 2. 反应谱 3. 动力分析
• 第二种划分
1. 基于承载力设计方法 2. 基于承载力和构造保证延性的设计方法 3. 基于损伤和能量的设计方法 4. 能力设计方法 5. 基于性能/位移设计方法

•静力分析 该理论认为:结构物所受到的地震作用,可以简化 为作用于结构的等效水平静力P,该等效水平静力的 大小与地震动的最大水平加速度有关。其大小等于 结构重力荷载W乘以地震系数k,即:
3. 动力反应分析方法要给出结构反应的全过程,包括变形 和能量损耗的积累;
4. 计算原则要考虑到多种使用状态和安全的概率保证。
5. 由于动力理论在输入、模型、方法和原则等四个方面, 都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更明确的规定、更详细的计算, 从而可以得到更可靠的结构设计。

• 基于承载力设计方法
静力法和反应谱法 静力法和早期的反应谱法都是以惯性力的形式反映地震作用,
•按能力谱法确定的需求位移未考虑结构损伤 和滞回耗能的影响。
4. 问题:对于结构性能状态的具体描述和计算,以及设计 标注目前尚不明确。
基于位移设计方法
用力作为单独的指标难以全面描述结构的非 弹性性能和破损状态,而用能量和损伤指标 又难以实际应用,因此目前基于性能设计方 法的研究主要用位移指标对结构的抗震性能 进行控制,称为DBD.
➢能力谱
注:
•能力谱方法用到依据“位移模式或分布力模 式采用推覆分析方法获得结构的基底剪力-顶 点位移关系”方法来确定能力曲线,该计算 方法假定结构弹性位移模式和弹塑性位移模 式一致,对此问题国际上尚有争论。
• 基于性能设计方法
1. 基本思想:使所设计的工程结构在使用期间满足各种预 定的性能目标,而具体性能要求可根据建筑和结构的重 要性来确定。

桥梁抗震课件

桥梁抗震课件
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除了人员伤亡 外,地震还会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交通中断、通讯不畅等, 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桥梁在地震中的反应
桥梁在地震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动和位移,如果桥梁设计不合理或抗震能力不足,就可能发生损坏或倒塌。
桥梁抗震设计
为了减轻地震对桥梁的影响,需要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计需要考虑桥梁的结构形式、材料、基础等因素,采取 有效的抗震措施,如加强桥梁的支撑结构、设置减震装置等。同时,还需要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和抗震加固等工作 。
以提高桥梁的整体抗震性能。
新型抗震材料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
采用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的混凝土材料, 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复合材料
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的轻质、高强和抗 疲劳性能,对桥梁进行加固和修复。
阻尼器
利用阻尼器的能量吸收和耗散能力,降低地震对 桥梁的冲击。
新型抗震结构的优势与挑战
பைடு நூலகம்地震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地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分 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根据成因,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 震、塌陷地震和人工地震等。
地震波的传播
地震波的传播方式
地震波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传播: 横波、纵波和面波。横波和纵波 是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面波则 是在地表传播的波。
抗震设计的优化策略
加强关键部位
对桥梁的关键部位如桥墩 、支座等采取加强措施, 提高其抗震能力。
设置减震装置
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减震支 座、阻尼器等减震装置, 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冲击。
优化施工方法
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 术,确保桥梁结构的整体 性和稳定性,提高其抗震 性能。

桥梁抗震ppt课件

桥梁抗震ppt课件
3. 计算等效单自由度{系Fe统rr}的等c c效orr 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
4. 利用反应谱方法计算结构特征力效应和特征位移效应-需求分析;
5. 进行需求/能力比计算,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精品课件
32
单振型反应谱法
反应谱的概念
根据D’Alembert原理,单自由度振子的振动方程可以表示为:
上述振动方程的m 解(可g 以y 用) 杜cy 哈美k( y0 Duhay m e2 l)积y 分公2y式 来g 表示:
抗震设防标准制定原则
桥梁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即为如何确定“地震荷载”的 标准。荷载定得越大,即抗震设防标准要求越高,桥梁在 使用寿命期间为抗震设防需要投入的费用也越大。然而, 桥梁在使用寿命期间遭遇抗震设防标准所期望的地震总是 少数。这就是决策的矛盾点:一方面要求保证桥梁抗震安 全,另一方面又要适度投入抗震设防的费用,使投入费用 取得最好的效益 。
精品课件
33
单振型反应谱法
反应谱的概念
由于地震加速度是不规则的函数,上述积分公式难以直接求积, 一般要通过数值积分的办法来求得反应的时程曲线。对不同周期和阻 尼比的单自由度体系,在选定的地震加速度输入下,可以获得一系列
的相对位移y、相对速度 y 和绝对加速度 y 的反应时程曲线,并可从
中找到它们的最大值。以不同单自由度体系的周期Ti为横坐标,以不 同阻尼比C为参数.就能绘出最大相对位移、最大相对速度和最大绝对 加速度的谱曲线,分别称为相对位移反应谱、拟相对速度反应谱和拟 加速度反应谱(分别可简称为位移反应谱、速度反应谐和加速度反应谱), 并用符号记为SD、PSV和PSA,这三条反应谱曲线合起来简称为反应谱。
称为动力放大系数,其值可以直接由标准化反应谱曲线确定。上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PPT120页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PPT120页

图中的横坐标为结构自振周期T(以秒为单位)
根据设计反应谱计算的单质点地震作用为:
FE CiCzkhG CiCz1G(5 3)
kh | xg |max / g
G mg
| xg x* |max / | xg |max (5 4)
1 kh
式中,水平地震系数Kh和动力放大系数β的乘积即为 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α1 (无量纲);
i 1
i 1
第i个质点的地震作用Fi为
Fi CiCzkH 11Gi Hi / H (5 10)
5.2
桥桥梁梁按按反反应应谱谱理理论论的的计计算算方方法法
四. 桥梁构件截面抗震验算--按反应谱方法
1、抗震荷载效应组合下截面验算设计表示式:
Sd b Rd
Sd Sd g Gk ; q Qdk ;
H≤12米时 整个结构采用 1 H>12米时 随结构高度而变,底面
1,墩台顶面及顶面以上 2 ;中间任一点处的 I 1 Hi / H0
式中H对于桥墩为墩顶面至基底(即基础底面)的高 度(以米计),对于桥台则自桥台道碴槽顶面至基底 的高度。
Hi为验算截面以上任一质量的重心至墩台底(即基础 底面)的高度(以米计)。
桥梁按反应谱理论的计算方法
表5—2 综合影响系数Cz
桥梁和墩、台类型
桥墩计算高度H (米)
H 10≤H< 20≤H<
<10 20
30
柔性 柱式桥墩、排架桩墩、薄 墩 壁桥墩

实体 墩
天然基础和沉井基础上实 体桥墩

多排桩基础上的桥墩
0.3 0
0.2 0
0.2 5
0.33 0.25 0.30
0.35 0.30 0.35

桥梁地震震害与抗震设计136页PPT

桥梁地震震害与抗震设计136页PPT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桥梁抗震课件-PPT精品文档

桥梁抗震课件-PPT精品文档

日本帝国饭店
1968年帝国饭店被推到了,原因是 地基太浅而且设立在松散潮湿的土 壤里。莱特先生的设计本意是让建 筑物在泥土里滑行就像船只在海水 里漂浮一样,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 。他的原理科学无误而开始被人采 用。1981年日本使用新的建筑细则 ,在建筑物的地基加上一个抗冲击 垫,当地基随地面移动时,建筑物 本身还可以保持平衡。看图:
赖特的构思
• 基地上表土24m厚度以下是18~21m的软土,这层土壤 似乎是上天的恩赐--它是减弱冲击波的最佳减震器。 • 那么为什么不将房屋浮在它上面呢?为什么不采取象军舰 浮在海面上那样,以软而薄的非常轻的结构来取代以尽可 能增加重量的办法所取得的刚度呢?而且为什么不把房屋 造成象双手相合手心向内手指交叉那样来顺应运动呢,以 便当变形消失后,就可恢复到其原先的位置呢?这是一种 在任何方向都可自由屈伸和反屈伸的弹性体结构。为付么 要与地震去硬拼?为什么不顺着它而以智取胜呢? • 这就是我如何抱着这些想法开始设计这座大厦的。
结构动力方程
• 结构动力方程可以写成:
• 式中,M、K、于地震作 用,,是地面运动加速度时 程;、,分别是结构的位移、 速度和加速度列阵。当结构处 于弹性振动状态,恢复力项Ku 为弹性;而当结构振动进入弹 塑性阶段,则恢复力项Ku也呈 非线性。为设置阻尼器附加阻 尼装置带来的阻尼力列阵;只 要处理正确,它总是会使运动 减小
• 此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 震能量,地震荷载消失后能恢复原状,因 此有极强的抗震性能。现存的比应县木塔 还早的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历经多 次大地震依然完好无损,傲然屹立至今
• 应县木塔的许多抗震构造其原理与现代建筑抗震理念相通或相同: • 抗震研究证明建筑物的平面形状越规整简单越抗震,应县木塔平面 呈八角形,达到了这个要求。 • 应县木塔底层有一圈外柱廊,每层柱子逐层内移,体形下大上小, 利于稳定,利于抗震。 • 应县木塔每层屋檐和平座下有密集的木作斗拱,皆是榫卯连接,能 起到柔性“减震器”的作用。 • 在木塔的每一暗层中,梁、柱、枋、斗拱、斜撑被牢固的连接成一 个网架圈,起到现代建筑中圈梁的作用。(抗震能力不强的砖石结构 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时,在外墙部位加钢筋混凝土柱和圈梁,是抗震加 固通行作法,能大大提高抗震能力。) • 木塔底层有一周很厚的墙,把柱子包裹住,起到现代建筑中剪力墙的 作用,提高抗震能力。

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减震隔震桥研究(梁桥)-PPT精选文档37页

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减震隔震桥研究(梁桥)-PPT精选文档37页
●遭遇概率水平为P2(中等地震区-100年基准期10% 超越概率、或强地震区-50年基准期3%超越概率,重现 期分别为950年或1642年)的地震时,要求桥梁只能发生 可修复的破坏,进行可修复破坏极限状态的抗震验算。
大跨桥梁延性抗震设计 -桥梁结构抗震能力分析、验算
2. 地震动输入的确定
地震动输入有两种,即反应谱和地震动 加速度时程。反应谱一般根据场地条件和设 防标准选取,相对较简单;而地震加速度时 程的选取则比较复杂,可以直接利用强震记 录,或采用人工地震加速度时程。
基本的桥梁震害-下部结构
►桥梁墩台和基础的震害是由于受到较大的水 平地震力的作用所致。高柔性的桥墩多为弯 曲破坏,粗矮的桥墩多为剪切型破坏,长细 比介于两者之间的则呈现弯剪型破坏。此外, 配筋设计不当还会引起盖梁和桥墩的节点部 位破坏。
4.梁式桥梁震害
►梁式桥梁(钢板梁及钢筋混凝土梁等)遭受 地震时,最常见的严重破坏情况是墩台毁损, 主梁坠落。这种严重破坏,大都发生在地震 的高烈度地区,而且一般是地质体条件较差 的桥梁。
大跨桥梁抗震设计 减震隔震桥研究
硕0606班 肖赟
06121557
1.大跨桥梁抗震设计现状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绝大多数桥梁工程抗震 设计规范只适用于中等跨径的普通桥梁,超 过适用范围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则无 规范可循。许多设计规范只适用于跨径150m 以下的梁桥。
►对于大跨桥梁的抗震设计国内外已经进行了 许多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不过大 跨桥梁抗震设计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 准。
桥梁震害图片
梁式桥梁震害-因素
► 地震烈度高,设计上又没有考虑抗震设防。这些桥一般位 于地震烈度9-11度区域,大部分都是解放后新建的,但是 过去的规范中没有关于抗震方面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5.1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
§5.1.1 结构布置不合理而产生的震害
➢ 历次地震经验表明,通过合理抗震设计,钢筋混凝
土多层框架及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具有较好的 抗震性能,应用十分广泛。
➢ 虽然框架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较好,能承受较大的
变形,但是,侧向位移大了容易引起非结构构件(如 填充墙、装修等)破坏,有时甚至造成主体结构破坏, 这些破坏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也会威胁人身安全。
§5.1.2 框架结构的震害 (5)短柱 当框架房屋中有错层、夹层或有半高的填充墙, 或不适当地设置某些拉梁时,容易形成短柱。即:
Hn/hc 4
Hn为柱净高,hc为柱截面长边尺寸即高度。
短柱的刚度大,所受的地震剪力大,易发生 剪切破坏,形成交叉裂缝,严重时产生脆性错断。 (如图示)
§5.1.2 框架结构的震害
➢ 所以,如果在地震区建造较高的框架结构,必须选
择既减轻重量,又能经受较大变形的隔墙材料和构 造做法。否则,就要严格控制框架结构建造高度。
§5.1.1 结构布置不合理而产生的震害
1、扭转破坏
如果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不当而造成刚度 中心和质量中心有较大的不重合,或者结构 刚度有过大的突变,则极易使结构在地震时 由于过大的扭转或变形集中而产生严重破坏。
2、框架梁 通常在梁的两端节点附近产生周圈的竖
向裂缝和斜裂缝。
这是由于水平地震的反复作用,在梁端 产生较大的变号弯矩,当超过混凝土抗拉强 度时,便产生周圈裂缝,严重时梁端纵向钢 筋屈服,截面曲率剧增,出现塑性铰。
若箍筋数量不足、间距过大或弯起钢筋 不多,由于无法承担强烈地震作用引起的附 加剪力,梁端将出现斜向裂缝或混凝土剪压 破坏。(如图示)
(1)柱顶:柱顶周围有水平裂缝、斜裂缝或交叉裂 缝,重者混凝土压碎崩落,柱内箍筋拉断,纵筋压 屈外凸呈灯笼状,上部梁、板倾斜。主要原因是节 点处柱端处于变号弯矩、剪力和轴力复合作用之下, 且三者均比较大,柱的箍筋配置不足或锚固不好, 致使箍筋失效,混凝土开裂、剥落,同时纵筋压曲。 (图示)
§5.1.2 框架结构的震害
元在地震时就会相互碰撞产生震害。
§5.1.2 框架结构的震害
➢ 国内外大量震害调查表明,未经抗震设防的 框架结构,在6度~7度区主体结构基本完好, 填充墙有轻微裂缝;在8度~9度区主体结构 局部破坏,填充墙及屋顶突出部分严重开裂 或倒塌;在10度区梁柱严重破坏,少量倒塌, 填充墙严重破坏。考虑了抗震设防的框架结 构,震害则相应减轻。
2、薄弱层破坏
结构刚度沿高度方向的突变,使破坏集 中在刚度薄弱的楼层,变形集中在薄弱层。 如果薄弱层在底层,地震时容易倒塌。(如 图示)
§5.1.1 结构布置不合理而产生的震害
3、应力集中 结构竖向布置产生很大的突变时,在突
变处由于应力集中会产生严重破坏。(如图 示)
4、防震缝处碰撞 防震缝如果宽度不够,其两侧的结构单
➢震害调查还表明,下刚上柔的框架结构(下部 填充墙较多),上部震害较重;上刚下柔的框 架结构(上部有填充墙),下部柱顶及柱底震 害较重。
§5.1.2 框架结构的震害
一、框架梁、柱的震害 框架梁、柱的震害主要反映在梁柱节点处。一般
情况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震害重于柱底;角 柱震害重于内柱;短柱震害重于一般柱。具体震害 如下: 1、框架柱
§5.1.2 框架结构的震害
二、填充墙和抗震墙的震害
2、抗震墙的破坏形式有:
(1)墙的底部发生破坏,表现为受压区混 凝土的大片压碎剥落,钢筋压屈。
(2)墙体发生剪切破坏。 (3)抗震墙墙肢之间的连梁产生剪切破坏。
(2)柱底:常见的震害是在离地面或楼面100mm~ 400mm处有周圈水平裂缝。柱底受力状态虽与柱顶 相似,但由于其箍筋一般较密(处在柱的纵筋搭接 接头加密箍筋段),故震害较轻。(如图示)
(3)柱身:当地震剪力较大而柱抗剪强度不足时, 柱身可能出现斜裂缝。(如图示)
(4)角柱:在地震作用下房屋不可避免地要发生 扭转,角柱所受的附加扭转剪力最大,同时角柱又 受有双向弯矩作用,而其所受的横梁约束又比其它 柱小,所以震害重于内柱。(如图示)
§5.1.2 框架结构的震害
二、填充墙和抗震墙的震害
1、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填充墙与框架是共同 工作的,一方面墙体受到框架的约束,另一 方面框架受到填充墙的支撑。
由于填充墙框架侧向刚度大,故受到的 地震作用较大,而砖填充墙的抗剪强度又较 低,变形能力小,所以填充墙的震害重于框 架,其破坏较早也较严重。填充墙在地震发 生时就可能出现斜裂缝,在随后的反复地震 作用下,将在墙面形成交叉裂缝,端墙、窗 间墙及门窗洞口边角部位的破坏更为严重。

§5.1.2 框架结构的震害
二、填充墙和抗震墙的震害
烈度在9度以上时,填充墙大部分倒塌, 空心砖填充墙尤为严重。由于框架变形一般 属于剪切型,下部层间位移较大,故填充墙 的震害呈现“下重上轻”的现象。
填充墙的破坏程度,一方面与地震烈度 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设计或构造是否合理有 关。例如,填充墙没有钢筋与框架拉结,或 拉结不能满足强地震时的要求;墙体施工质 量差,砂浆强度等级过低,灰缝不饱满;墙 上的门窗孔洞过大或开孔过多等,都将加重 填充墙的震害。(如图示)
§5.1.2 框架结构的震害
3、梁柱节点
当节点区剪压比(核芯区平均剪应力 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较大 时,箍筋可能并未达到屈服,而是混凝土 被剪压酥碎成块而发生破坏。
由于构造措施不当或因图施工方便, 致使节点区的箍筋过稀而产生脆性破坏, 或由于交于节点核芯区的钢筋过密而影响 混凝土浇筑质量引起剪切破坏。(如图示)
§5.1.2 框架结构的震害
3、梁柱节点
在反复地震作用下,节点的破坏机理十 分复杂,节点主要承受剪力和压力,由节点 两侧梁端的反号弯矩引起节点核芯区(指梁、 柱交汇的部位)很大的剪力,使核芯区混凝土 处于剪压复合应力状态。节点核芯区在强震 作用下破坏的实例较多,主要表现为:
节点核芯区因抗剪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剪 切破坏。破坏时,核芯区产生斜向对角的通 长裂缝,节点区内的箍筋屈服、外鼓甚至崩 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