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犬口分泌物和排泄物等途径传播。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因此对于犬瘟热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症状犬瘟热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发热:犬瘟热犬只会出现高烧,体温可达40度以上。

2. 咳嗽:由于犬瘟病毒感染呼吸道,犬只会出现咳嗽症状,并伴有流鼻涕。

3. 呕吐:犬瘟热犬只会出现呕吐症状。

5. 眼睛炎:犬瘟热犬只会出现眼睛发红、水肿、流泪等炎症症状。

6. 精神不振:犬瘟热犬只会出现消瘦、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等症状。

剖检变化犬瘟热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 呼吸道和消化道病变:犬瘟热病毒主要破坏犬只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导致犬只出现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

2.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犬瘟热病毒侵入犬只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犬只出现精神不振、共济失调等症状。

3. 肺炎病变:犬瘟热病毒可以引起犬只的肺炎,严重的话会导致呼吸困难,并可能导致死亡。

防治犬瘟热的防治措施如下:1. 疫苗接种:在犬只2个月龄时开始注射首针犬瘟病毒疫苗,1个月后注射第二针,再过一个月注射第三针即可。

2. 隔离:发现犬只感染犬瘟病毒后,要立即将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3. 环境卫生: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犬舍、食具以及犬只的粪便等。

4. 学会基本护理:犬主人应该学会犬只的基本护理技能,可以及时发现犬只的不适症状,从而进行及时的治疗。

总之,对于犬瘟热的防治,注射疫苗是最为关键的措施之一,同时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犬的营养和体质,提高犬只的免疫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犬瘟热的发生。

犬瘟热的症状有哪些?犬瘟热的防治与预防方法

犬瘟热的症状有哪些?犬瘟热的防治与预防方法

犬瘟热的症状有哪些?犬瘟热的防治与预防方法
犬瘟热是狗、尤其是小狗的一种高度接触件传染病。

本文为大家讲讲犬瘟热的症状有哪些,以及犬瘟热的防治与预防方法,供养狗爱好者参考。

一、犬瘟热的病原是什么
病原是副粘性病毒科麻疹毒属的犬瘟热病毒,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发生于幼狗。

痊愈狗能终生免疫。

病毒存在于病狗的眼、鼻的分泌物中,唾液以及尿、粪中也可有病毒,可经亡呼吸道和消化道通过飞沫和污染物体而传播,所以要做好病狗的隔离工作。

二、犬瘟热的症状表现
本病以出现高热为持征。

潜伏期为3-7天,多数狗在第4日开始发热。

病初眼、鼻出现水样分泌物,食量减少,精神不振,发热可
达40°C以上。

初次体温升高持续2日后,然后下降近于常温,约2-3天,病狗似有好转,可见吃食。

第2次体温升高可持续数用,又不食,病情恶化,可见呕吐或出现肺炎症状。

严重时下痢,混有血液和粘液,最后出现惊厥。

出现饮惊厥状的狗常转归死亡。

三、犬瘟热的防治与预防方法
一般认为球蛋白或免疫血清是有效的药物。

早期病狗用免役血清配合抗菌素药物有一定疗效。

在预防上,目前国外有多种疫苗,如犬瘟热与犬传染性肝炎联合疫苗、福尔马林灭活疫苗、鸡胚减弱活毒疫苗、细胞培养减弱活毒疫苗等,但怀孕母狗一般不接种。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可影响犬科动物、狐狸、鼬和其他一些食肉动物,但对猫科动物以及人类不具有传染性。

犬瘟热的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症状剖检变化:1. 呼吸道症状:犬瘟病毒侵害狗的呼吸道黏膜,导致恶心、咳嗽和打喷嚏等症状。

咳嗽常伴有痰液,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

2. 眼睛症状:感染犬瘟病毒后,狗的眼睛会出现眼屎、结膜炎和角膜炎等症状,导致眼部发炎、发红和流泪。

3. 消化道症状:犬瘟病毒可导致狗的消化道功能受损,狗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腹泻的粪便常是水样且恶臭,可能带有血液。

4.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犬瘟热可能侵害犬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行动迟缓、肌肉抽搐、痉挛、失明、共济失调和惊厥等症状。

严重时甚至可引起瘫痪和死亡。

5. 全身症状:犬瘟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犬的体温升高,体重下降和免疫力下降等全身症状。

二、防治:1. 疫苗接种:犬瘟热是通过犬瘟病毒引起的,预防最有效的方法是给狗接种疫苗。

一般来说,狗狗在2-3个月龄开始接种第一剂犬瘟病毒疫苗,然后在2-3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接种。

疫苗接种后,犬瘟病毒会引起犬的免疫反应,提高狗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患病风险。

2. 隔离感染狗:犬瘟热是高度传染性疾病,感染的狗狗要及时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狗。

隔离时间一般为2-4周,确保狗狗没有症状后才能与其他狗接触。

3. 加强环境卫生:正确清洁消毒狗狗常接触和活动的环境,减少病毒存活的机会。

使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消毒剂,如含氯制剂或酒精溶液等,彻底清洁狗狗的卫生用具和犬舍。

4. 加强犬只营养和抵抗力:犬瘟病毒感染后犬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容易导致犬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

狗狗的饮食要均衡、营养丰富,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提高犬的抵抗力。

犬瘟热是一种严重的狗病,对狗狗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及时疫苗接种,隔离感染狗,加强环境卫生和狗狗营养,都是预防和控制犬瘟热传播的重要措施。

犬瘟热的治疗及防制措施

犬瘟热的治疗及防制措施

犬 瘟 热 是 一 种 分 布 于 世 界 各 地 主要 发 生 于 幼
犬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 的空气或食 物而经呼吸道 或消化道感染 , 除幼犬最易感染外 , 毛皮 动物 中的
狐 、 豹对犬瘟 热 也 十分易感 。 水
2 临 床症 状
犬 的疾病 , 本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 , 以双相热 , 急 性鼻卡他及随后 的支气 管炎 、 卡他肺炎 , 严重的 胃 肠 炎 和神 经症 状 为 特征 ,原 发性 病原 为 一种 病 毒 ,
即犬 瘟 热病毒 。自然 病例所 见很 多病 变是 由于细 菌
潜伏期 3 9 , ~ d症状多种多样 , 与毒力 的强弱 、 环 境条件 、 年龄及灾疫 状态有关 , 开始 的症状是体温
性病发症引起 。近几年 , 在兽医临床 中, 接触病犬 10 0 余例 ,均系 2 0 ~ 05 03 2 0 年安新县兽 医院门诊病 例 ,其中 3 6  ̄ 月龄 7 例 , 2 2 6 1 月龄 2 例 ,成犬 9 1 例。犬瘟热是一种常见的 , 也是较难 治愈的一种幼
收购人员严禁进入兔舍 , 以防疫病带人 。其他人员 进入兔舍 , 必须更衣 , 换鞋消毒后 , 方能人内。 7 严格检疫 , . 4 引种时必须了解 当地疫情 , 到疫 不 区引种兔 。引进种兔必须隔离饲养一个月 , 确认健 康者方可混群饲养。
蓝根冲剂水冲后 , 自由饮用。
7 体 会
31 此方 适 合早 期或 者 用 于预 防 ( . 早期 的 意思 是还
西林钠 1 g3 , . 支 复合维生素 B 2 L 复合维生素 5 m , C 2 L 安痛定 3 L 肝泰乐 1 , m , m , 支 安钠咖微量 , 肝炎
型 可用 丁胺 卡 那 霉 素 和 先 锋 V替 代 氨 苄 西林 钠 连

犬瘟热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犬瘟热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犬瘟热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犬瘟热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感染病,主要影响幼犬和未免犬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的犬只。

本文将详细介绍犬瘟热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旨在帮助养犬人士更好地保护和照顾他们的爱宠。

一、犬瘟热的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犬瘟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犬只应该在出生后尽早接种犬瘟热疫苗,通常在6-8周龄开始第一次接种,然后每3-4周接种一次,直到16周龄完成基础免疫。

保持犬只的疫苗接种计划并定期复查,可有效防止犬瘟热的发生。

2. 安全过渡期犬只在接种疫苗后需要进行一段安全过渡期,以避免感染犬瘟热病毒。

在这段期间,避免与未接种过疫苗的犬只接触,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或与其他犬只接触,以保持犬只的健康和安全。

3. 卫生管理定期对犬舍、犬具和犬食进行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

避免和患病犬只接触,减少犬只之间的交叉感染。

犬主人也应该定期给犬只体检,及时发现可能的疾病症状。

二、犬瘟热的治疗措施1. 及早就诊一旦发现犬只出现疑似犬瘟热的症状,如高热、咳嗽、呕吐、腹泻等,应立即带犬只到兽医处就诊。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2. 提供清洁环境在犬瘟热患病期间,将犬只隔离,并提供干净、安静、温暖的环境。

定期清洁犬舍、更换寄生虫防治产品,帮助犬只恢复健康。

3. 病症缓解根据兽医的建议,在确诊犬瘟热后,对症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犬只的具体症状,兽医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止吐剂、补液剂等药物,以缓解病症和提高犬只的抵抗力。

4. 免疫增强犬瘟热可导致犬只免疫力下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兽医的建议,给予犬只免疫增强剂和营养支持,如维生素、蛋白质等,以促进康复。

5. 高度卫生防护在照顾患病犬只时,务必做好个人卫生,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避免犬瘟热的交叉感染,以保护自己和其他犬只的健康。

结论犬瘟热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保护犬只健康的重要步骤。

通过疫苗接种、卫生管理和定期体检,可以降低犬瘟热的发生风险。

一旦发现犬只出现疑似犬瘟热的症状,应及时就诊,并根据兽医的建议进行治疗。

犬瘟热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犬瘟热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犬瘟热的病因与防治措施摘要: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virus.CDV)是一类具有极高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目前对此病还没有特效疗法,主要采用定期注射疫苗方法来加强防制。

然而,在现实应用中由于种种因素所致,免疫效果并不太理想,犬瘟热(CDV)仍然非常流行,本文通过对犬瘟热流行病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综述,希望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犬瘟热病毒;病因;防治;传染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养犬的数量越来越多,犬已变成了很多家庭的成员,这引起犬的饲养数量和密度不断增加,犬的流通变得更为频繁。

犬主对犬的各类传染病的认识不够,犬的免疫情况参差不齐,尤其是犬在流通时隔离和检疫措施不够彻底,造成部分犬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引起大批犬死亡,致使养犬场及养犬人士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情感伤害。

因此,做好犬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在养犬业中已经显得日趋重要。

犬瘟热是常发行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

本论文主要针对犬瘟热的诊治和预防进行初步探讨。

1 病原犬瘟热病毒呈圆形或不整形,有时呈长丝状,有囊膜。

病毒在干燥、低温的状态下抵抗力强,在-70℃下存活1年以上,在-10℃下存活半年以上,室温下7~8周。

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常用消毒剂如3%氢氧化钠、2%~3%福尔马林、3%~5%来苏儿等均能在10~15min将其杀死。

2 流行病学犬瘟热的自然宿主为犬科动物(犬、狼、丛林狼、豺、狐等)和鼬科动物(貂、雪貂、白鼬、臭鼬、伶鼬、南美鼬鼠、黄鼠狼、獾、水獭等),在浣熊科中曾在浣熊、密熊、白鼻熊和小熊猫中发现。

近年来,发现海豹、海狮等也可感染犬瘟热。

病犬是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鼻汁、唾液中,也见于泪液、血液、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心包液、胸、腹水中,并能通过尿液长期排毒,污染周围环境。

主要传播途径是病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或通过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

狗瘟热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狗瘟热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狗瘟热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狗瘟热是一种严重的犬病,也被称为犬瘟热或犬瘟。

它由一种名为犬瘟病毒(CDV)的病原体引起,主要影响犬科动物,如犬、狼、狐狸等。

本文将介绍狗瘟热的病因、症状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病因狗瘟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属于鼠疫病毒科,可以通过唾液、眼泪、鼻涕以及粪便等途径传播。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与感染犬接触、污染的环境以及通过空气传播。

犬瘟病毒感染后可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到其他狗。

二、症状1. 发热:感染后,狗通常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可明显升高。

2. 呼吸道症状:狗瘟热可导致狗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

3. 消化道症状:狗瘟热可引起狗的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4. 眼部症状:感染狗瘟病毒后,狗的眼睛可能会出现红肿、流泪等症状。

5. 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的狗瘟热感染可导致狗出现癫痫、抽搐、肌肉痉挛等神经系统症状。

三、治疗方法狗瘟热是一种严重的犬病,需及时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1. 密切观察:一旦发现狗出现疑似狗瘟热的症状,应立即将其隔离,并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

2. 保持良好的护理环境: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病狗应当处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并与其他狗隔离。

3.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控制狗瘟热的关键,可以使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的繁殖。

此外,病狗还可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来提高免疫力。

4. 对症治疗:根据狗瘟热的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退热药、抗生素等。

5.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病狗由于食欲不振,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此时应提供易消化的高营养食物,或者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支持。

6. 接种疫苗:预防胜于治疗,犬应按时接种犬瘟病毒疫苗,以预防狗瘟热的发生。

总结:狗瘟热是一种严重的犬病,由犬瘟病毒引起。

它可通过空气、接触等途径传播,导致狗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眼部症状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治疗狗瘟热的关键在于及时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

为了预防狗瘟热的发生,犬应接种相应的疫苗。

宠物疾病详解-犬瘟热

宠物疾病详解-犬瘟热

宠物疾病详解-犬瘟热犬瘟热(Canine Parvovirus,CPV)是一种严重的宠物疾病,主要感染犬科动物,尤其是幼犬。

犬瘟热由犬瘟病毒引起,它是一种DNA病毒,主要感染宠物狗的肠道细胞和免疫系统。

以下是关于犬瘟热的详细解释:病毒传播:犬瘟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犬科动物或者接触其分泌物,如粪便、呕吐物、唾液等传播。

感染的动物可以通过环境污染、共用饮食和水源等途径传播病毒。

此外,昆虫如蚤、螨等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临床症状:犬瘟热的临床症状严重且多样化,通常在感染后的3至7天内出现。

常见症状包括:1.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的呕吐、腹泻(可能带有血液)、食欲不振和腹痛等。

2.免疫系统症状:体温升高、虚弱、全身乏力和食欲下降等。

3.消化系统病变:犬瘟病毒主要攻击肠道细胞,导致肠道黏膜破坏,引起吸收不良、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等。

4.免疫系统损伤:病毒破坏宠物的免疫系统,使其容易受到其他细菌、病毒感染。

治疗与预防:治疗犬瘟热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支持性治疗。

治疗措施可能包括以下方面:1.密切监测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适量的液体,以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通过给予易消化的食物或者通过静脉输液提供养分。

3.抗生素治疗:用于预防或治疗继发感染。

4.免疫增强:对于重症患者,可能会考虑使用血清疗法或其他免疫增强措施来提高宠物的抵抗力。

5.隔离和环境清洁:将患病的犬只隔离,并对其所在的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动物。

6.疫苗预防: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犬瘟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疫苗可以帮助提供免疫保护,降低宠物感染犬瘟病毒的风险。

预防犬瘟热的最佳方式是定期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通常从幼犬时期开始,然后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定期接种和加强针。

此外,宠物主人还应注意以下预防措施:•避免与患病动物接触:尽量避免宠物与患有犬瘟热的犬只接触,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意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宠物用具、床铺和环境,以减少病毒的存在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犬瘟热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犬瘟热,又名犬麻疹、狗瘟等,为一广布全世界的犬科动物之严重高传染病毒性疾病,本病对幼犬乃为高死亡率之传染病。

(一)病原
犬瘟热俗称狗瘟,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感染肉食兽中的犬科(尤其是幼犬)鼬科及一部分浣熊科动物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

此病的特征:呈现双相热型(即病初体温升高达40℃左右,持续1 -2d后降至常温,经2~3 d 后,体温再次升高),鼻炎、支气管炎及呼吸和消化严重障碍,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鼻部和脚垫的高度角化症状。

病犬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鼻汁、唾液、泪液、心包液、胸水、腹水及尿液)以及血液、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脊髓等脏器都含有大量病毒,并可随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向外界排毒。

健康犬与病犬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的空气或食物而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

除幼犬最易感染外,毛皮动物中的狐、水貂对犬瘟热也十分易感。

犬瘟热病毒对热和干燥敏感,50 - 60℃,30 min即可灭活,在炎热季节犬瘟热病毒在犬群中不能长期存活,这可能是犬瘟热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的原因,在较冷的温℃可
存活数周,4~2度下,犬瘟热病毒可存活较长时间,在.
在-60℃可存活7年以上,冻于是保存犬瘟热病毒的最好方法。

犬瘟热病毒对紫外线和有机溶剂敏感,最适pH7.0,
pH4.5 - 9.0条件下均可存活,0.75%碳酸和0.3%季胺类消
毒剂4℃,10 min不能灭活病毒,临床上常用3%的NAOH作
为消毒剂效果很好。

(二)症状
犬瘟热潜伏期为3-9d。

症状多种多样,与毒力的强弱、环境条件、年龄及免疫状态有关。

犬瘟热开始的症状是体温升高,持续1-3d。

然后消退,很似感冒痊愈的特征。

但几天后体温再次升高,持续时间不定。

可见有流泪、眼结膜发红、眼分泌物由液状变成粘脓性。

鼻境发干,有鼻液流出,开始是浆液性鼻液,后变成脓性鼻液。

病初有干咳,后转为湿咳,呼吸困难。

呕吐、腹泻、肠套迭,最终以严重脱水和衰弱死亡。

神经症状性犬瘟,大多在上述症状10d左右出现。

临床上以脚垫角化、鼻部角化的病例引起神经性症状的多发。

由于犬瘟热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症状有所差异。

病毒损伤于脑部,表现为癫痫、转圈、站立姿势异常、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咀嚼肌及四肢出现阵发性抽搐等其它神
经症状,此种神经性犬瘟预后多为不良。


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
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发病后15d左右多见,角膜变白,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

该病在幼犬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达80~90%。

并可继发肺炎、肠炎、肠套迭等症状。

临床上一旦出现特征性犬瘟热症状,预后很差。

特别是未做过免疫的犬。

尽管临床上进行对症治疗,但对病情的发展很难控制,大多以神经症状及衰竭死亡。

部分恢复的犬一般都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三)诊断要点
临床特征:体温呈双相热型(即病初体温升高达42℃左右,持续1-2d后降至正常,经2~3 d后,体温再次升高);第二次体温升高时(少数病例此时死亡)出现呼吸道症状,病犬咳嗽、喷嚏、流浆液性至脓性鼻汁,鼻镜干燥,眼睑肿胀,化脓性结膜炎,后期常可发生角膜溃疡;下腹部和股内侧皮肤上有米粒大红点、水肿和化脓性丘疹;常发呕吐;初便秘,不久下痢,粪便恶臭,有时混有血液和气泡。

少数病例可见足掌和鼻翼皮肤角化过渡性病变。

约有10 -
30%的病犬出现神经症状(痉挛、癫痫、抽搐等)。

本病的。

如与犬传染性肝炎等病混合感染30 - 80%致死率可高达
时,致死率更高。

由于本病常与犬传染性肝炎等病混合感染
及继发感染细菌,使症状复杂化。

因此,单凭上述症状只可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还须采取病料(眼结膜、膀胱、胃、肺、气管及大脑、血清)送往检验单位,做病毒分离、中和试验等特异性检查。

(四)治疗
感染犬瘟热病毒早期应用特异性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
体或大剂量高免血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当出现神经症状时,应用特异性犬瘟热病毒唑(利巴韦林)、双黄连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犬感染犬瘟热病毒后常继发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应用抗菌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普康素等进行治疗,以减少死亡,缓解病情,王畔新等(2000年)报道,用速高捷疗治疗有神经症状的犬瘟热病总有效率达86%。

对于犬瘟热临床症状明显,出现神经症状的中后期病,即使注射犬瘟热高免血清也大多很难治愈。

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是在患病初期使用犬瘟热高免血清或五联血清,每千克体重2-3ml皮下或肌肉注射2-3d。

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感染,选用广谱抗菌素,按每千克体重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20 mg或红霉素5~10 mg;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卡那霉素5 - 10mg或先锋霉素20 - 30 mg,也可选用庆大霉素、双黄连注射液等。

病初授予抗菌素的同时用地噻米松5 - 2次,具有消炎和解热作用,对较早出1肌肉注射,每天0 mg
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脱水的症状,要注意补液,同
时补充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对发热的病犬,可给予双黄连、清开灵、柴胡等。

对肺功能差和呼吸困难的病犬,要减少输液量以防止医源性肺水肿,应给予平喘、镇静的药物如氨茶碱、氯丙嗪、安定等。

对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犬,可口服扑癜酮或苯妥英钠,增加营养,如静脉输注犬血白蛋白,饲喂动物营养膏等可帮助病犬早日康复。

另外,补糖、补液、退热,防止继发感染,加强饲养管理等方法,对犬舍环境进行消毒,对本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对症治疗:初期用抗感染、抗病毒、抗休克的药物,如氨卞西林钠、头孢唑林钠、小诺霉素、卡娜霉素、犬病康、病毒唑、双黄连、清开灵、威帮,力帮,宠物百病消,穿虎宁,地塞米松、肌肝、辅酶A及维生素类、补液等药物。

进行肌注或静注。

(用量根据体重及药品说明来定。

)输血:采取患过犬瘟热而康复了的犬的全血经静脉输给患犬。

(血型必须相合。

)发病初、中期采取输血疗法,配合输液和抗感染治疗,治愈率较高。

犬瘟热后期,脱水严重,机体处于衰竭状态,要及时输血、强心、补液,口服补液,也能挽救。

犬瘟热晚期,出现神经症状,应用上述治疗方法,往往就不奏效了,要配合中药“瘟灵汤”(犬瘟热抽号)羚羊角注射液,牛黄安宫丸等药。

2风
针灸:最好用天门、人中、命门,陶道、大锥等穴。

经过统计,犬瘟热的治愈率低,兽医界普遍认为治愈率
低与治疗时间的早迟、治疗用的血清或抗体等生物药品效价的高低以及犬只的血统和年龄有直接关系。

即早期病例可望治愈,中后期病例治愈困难。

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因此,除了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外,良好的护理条件和科学饲养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五)预防
1.定期预防接种。

目前我国生产的犬瘟热疫苗是细胞培养弱毒疫苗。

为了提高免疫效果,应按以下免疫程序进行。

仔犬6周龄为首次免疫时间,8周龄进行第二次免疫,10周龄进行第三次免疫。

以后每年免疫1次,每次的免疫剂量为2 ml,可获得一定的免疫效果。

鉴于12周龄以下幼犬的体内存在有母源抗体,可明显影响犬瘟热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对12周龄以下的幼犬,最好应用麻疹疫苗(犬瘟热病毒与麻疹病毒同属麻疹病毒字小了病毒,有共同抗原性),其具体免疫方法是,当幼犬在1月龄及两月龄时,各用麻疹疫苗免疫1次,其免疫剂量为每犬肌肉注射1毫升(2.5人份),至12 - 16周龄时,用犬瘟热疫苗免疫。

据某些单位报道,用此免疫程序免疫时,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2.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各养殖场应尽量做到自繁自养。

在本病流行季节,严禁将个人养的犬带到犬集结的地方。

3.及时隔离治疗。

及时发现病犬,早期隔离治疗,预
防继发感染,这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病的早期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本病康复犬血清(或全血)。

血清的用量应根据病情及犬体大小而定,通常使用5 - lOml,可获一定的疗效。

有资料报道,在用高免血清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抗毒灵冻干粉针剂,可提高治疗效果,其使用方法及用量为:治疗前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20 ml将抗毒灵溶解,中等大的犬静脉滴注2-4瓶,月龄较小的犬,用量可酌减。

抗毒灵也可肌肉注射。

此外,早期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并配合对症治疗,对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和病犬康复均有重要的意义。

4.彻底消毒犬舍、运动场地。

犬舍及其运动场地应以3%烧碱(又名氢氧化钠)溶液或10%福尔马林消毒。

管艳庆/河北省涿州市农业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