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市浣纱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一)期中考试.doc
浙江初一初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浙江初一初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书写1.一手漂亮整洁的字是你的小小“名片”,请将下面这段文字抄写在格子里,要求:排版合理,书写正确,字体端正。
我们去捉鱼,河里没有鱼。
我们变作鱼,大家捉来捉去。
——《捉鱼》2.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铁如意,指挥倜(______)傥,一座皆惊呢。
(2)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______)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______)了。
(3)水藻真绿,把终年贮(______)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4)经过一番整改,西湖水又恢复了往日的澄(______)清。
(5)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______)亮地响。
(6)泰戈尔说:“让我不要祈dǎo(______)在险恶中得到庇护,但祈求能无畏地面对它们。
”(7)孔子立于奔流不息的河流边,发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kǎi(______)。
3.请在每一道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字,组成一个成语。
(1)花____招展(2)翻来____去(3)喜出____外(4)人____罕至(5)人声____沸(6)____为一谈(7)花团锦____ (8)____然而生二、默写古诗词默写。
(1)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3)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
(《论语》)(4)思念,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所写的游子“__________,__________”那般的悠悠乡愁;是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所写的苍茫夜色下被乐声唤醒的无限愁思——“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所写的外出远行闯荡,渐离友人的想念——“__________,__________”。
浣纱初级中学初一期中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悠然自得(yōu)B. 漫步(màn)C. 气冲斗牛(dǒu)D. 妙不可言(miào)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籍。
B.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籍。
C.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籍。
D.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籍。
3.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是()A. 炽热B. 漫步C. 雅致D. 妙不可言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让人感到十分厌烦。
B.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她的舞姿优美,如仙女下凡。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是()A.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像无数颗明珠。
B. 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像一支快乐的舞蹈队。
C. 河水潺潺,像一曲优美的旋律。
D. 月亮圆圆的,像一个大玉盘。
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悠然自得(yōu)B. 漫步(màn)C. 气冲斗牛(dǒu)D. 妙不可言(miào)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籍。
B.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籍。
C.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籍。
D.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籍。
8.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是()A. 炽热B. 漫步C. 雅致D. 妙不可言9.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让人感到十分厌烦。
B.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她的舞姿优美,如仙女下凡。
10.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是()A.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像无数颗明珠。
B. 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像一支快乐的舞蹈队。
C. 河水潺潺,像一曲优美的旋律。
浙江初一初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浙江初一初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其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是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mí()散在含着豆麦蕴zǎo()之香的夜气里。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huàn(),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lì()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二、默写默写填空。
(10分)(1)一切都是瞬息,;而那过去了的,。
(2),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3)《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及其艰辛的诗句是,。
(4)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5)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能够彼此再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如“正是江南好风景,”。
缘分不是时刻都会有的,即使相约也世事难料,如“,闲敲棋子落灯花”。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得来不易的缘。
三、名著导读名著阅读(6分)(1)根据高尔基《童年》的内容,在下面空白处填出相关人物。
(2分)每逢周六,都要惩罚一下本周以来犯过错误的孩子,然后他就去做晚祷,这时,厨房成了孩子们的天地。
外祖母收养的弃儿弄来黑色蟑螂,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2)“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上文中的“她”是个怎样的女性?(2分)(3)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情景。
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地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2分)四、语言表达2015年4月23日第2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学校“读名著·品经典”的朗诵会要求主持人在每个作品朗诵前说一段主持辞。
请你自选一篇文章写一段主持辞。
(要求:①介绍人物性格或作品内容。
浙江初一初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浙江初一初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书写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后来发生了分qí():母亲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地jué()别。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bì()。
(4)我用儿童狡huá()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二、默写古诗文名句默写。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2),。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引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世界。
(4)20世纪,章太炎先生在日本东京对中国留学生做了一次演讲,强调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学问,最为关键就是独立思考。
这与《论语》中的名言“ ,”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5年的春节,瑞安新湖广场林的郁金香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运动会一结束,我就迫不及待地给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她总是微笑着洗耳恭听。
C.他待人一向宽宏大量,因此对于个别人的冷嘲热讽并不介意,总是一笑置之。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元方时年七岁时过境迁B.人也不堪其忧,疲倦不堪C.人不知而不愠妇孺皆知D.未若柳絮因风起前因后果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
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B.《再塑生命》的作者是美国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文中莎莉文老师是再塑她生命的人。
C.《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2023-2024学年绍兴市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绍兴市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亲爱的同学,祝贺你开启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熏陶、感染。
在朱自清的春天里,听到了牧童的短笛在成天①liáo()亮地响;在老舍笔下的冬天里,看到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了自然;在刘湛秋的深情讴歌里,感受到了秋雨那使人静②(mì)、使人动情的声响……同学们,在这段旅途中,我们当志存高远,孜孜不倦,用奋斗书写自己的青春答卷!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liáo亮②静(mì)2.加点字“贮”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zhùB.chǔ二、名句名篇默写3.根据表格信息填空。
策略诗句收获•看标题杨花落尽子规啼,①。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标题常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抓意象③?④。
——王湾《次北固山下》古人常借助意象“雁”来表达⑤之情。
“⑥,⑦”——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月抒发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明手法⑧,⑨。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对比衬托,抒发离人愁思。
⑩,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情景交融,抒写乡愁。
▶总结:依据阅读策略,重新思考并整理古诗文,让我有了新的收获。
三、选择题4.以下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秦汉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和“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两句都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C.古人交流常用敬辞与谦辞,“尊君”“高见”“拙作”“劳驾”都是古代常用敬辞。
D.《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颔联和颈联的对偶向来为人称道,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律诗。
四、填空题5.汉字溯源。
根据下图,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诸暨初一语文期中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峰巅(diān)峰回路转(zhuǎn)轰鸣(hōng)B. 轻盈(yíng)轻歌曼舞(màn)轻举妄动(wàng)C. 炽热(chì)炽天使(shǐ)炽情(chì)D. 沉默(mò)沉鱼落雁(yàn)沉默不语(m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责任心强。
B. 她的歌声优美,宛如天籁之音。
C. 通过这次比赛,使他的技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 这本书对中学生来说,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要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B. 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颇具匠心。
C.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D. 这场暴雨让城市的交通陷入了瘫痪。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看,那个孩子多可爱啊!”老师笑着说。
B. 这本书里,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经典作品。
C.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D.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
B. “满载而归”形容收获很大。
C. “豁然开朗”形容突然明白了什么。
D. “振聋发聩”形容声音很大,使人震惊。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我们的家乡(节选自《乡土中国》)家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不仅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乡的山水、风土人情,都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的家乡位于我国南方的一个小山村里。
村子不大,却充满了生机。
村子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彼此之间关系和睦。
每年的春节,村子里的气氛格外热闹。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声笑语不断。
诸暨语文期中试卷真题电子版

一、基础知识综合1.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翻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轻风流水应和着牧童()亮的短笛声,让春()临人间;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奉献给温晴的济南;人迹罕至的百草园,藏着童年鲁迅毫不吝()地喜爱;费城那个灼热午后的遭遇,至今还让我的心怦怦跳动。
同学们,阅读吧,让阅读扩宽我们的视野,丰盈我们的生命。
(1)给加点字注音。
花团锦簇贮蓄怦怦跳动(2)根据拼音写汉字。
liǎo()亮 l()临lìn()2.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
同样的季节,在不同的文人骚客眼中也是各着色彩。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洪波涌起”是曹孟德眼中豪情壮志的秋日胜景。
岑参处于军旅之中,喟叹(2),应傍战场开”,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马致远借深秋之景(3),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一幅天涯游子漂泊图。
峨眉山月半轮秋,(4)”这一轮秋月却让离乡外出的李白百感交集。
早春时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感慨时序交替,新旧更迭:(5),(6)。
”站在人生之秋,诸葛亮希望孩子志当存高远,发出了(7),(8)”的谆谆教诲。
置身江南暮春的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发出了个人与时代的悲叹:(9),落花时节二、情景默写1. 根据下列语境,完成下列句子。
(1)此句出自《离骚》,意思是:我要驾车去寻找那美丽的东西。
(2)此句出自《登高》,意思是:一年一度的风,吹落了树木上的叶子。
(3)此句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意思是: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此句出自《赤壁赋》,意思是:明月从西边升起,清风吹拂着。
(5)此句出自《登高》,意思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此句出自《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此句出自《诫子书》,意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此句出自《滕王阁序》,意思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019学年浙江诸暨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浙江诸暨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其他题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méng(________ )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mèi(________ )。
2. 为下面句子的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只填序号),使其语意连贯。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___________ 了下来,正___________ 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A.倾塌 B.倾侧 C.覆盖 D.翻盖二、名句名篇3. 古诗文名句填空。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洪波涌起。
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劝告人们要珍惜时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三、文学作品阅读4. 名著《朝花夕拾》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诸暨市浣纱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一)期中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题文】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méng( )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 )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mèi( )。
【答案】(1)萌 yīn 媚【解析】试题分析:汉字音形是中考必考点,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
【题文】为下面句子的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只填序号),使其语意连贯。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 了下来,正 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A .倾塌B .倾侧C .覆盖D .翻盖【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了解词义、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词语知识,准确判断和使用词语。
这里答案为B .C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题文】古诗文名句填空。
(1)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2)不知何处吹芦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5)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劝告人们要珍惜时光的名句是:“ , 。
”【答案】(8分)(1)归雁洛阳边 (2)一夜征人尽望乡 (3)断肠人在天涯 (4)秋风萧瑟 (5)我寄愁心与明月 (6)岐王宅里寻常见 (7)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解析】试题分析:直接填写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
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学生填写时应重点突破“瑟”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
还要注意“《〈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劝告人们要珍惜时光”等命题理解点。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题文】名著《朝花夕拾》阅读。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题目),文章中,作者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和“”这两个故事时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
lA.衍太太B.藤野先生C.范爱农我选。
【答案】(1)《二十四孝图》老莱娱亲郭巨埋儿(2)示例一:我选A。
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
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
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憎恶衍太太的,示例二:我选B。
藤野先生是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平等待人,关心鲁迅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鲁迅对他是尊敬、感激和怀念的。
示例三:我选C。
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的内心是痛苦、悲凉的。
鲁迅对他是报以同情、悲悯的。
(能结合文章内容意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题文】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刘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刘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刘军听了,怪不好意思的。
(1)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2)如果你是刘军,你应该怎样说:【答案】(1)示例:在借来的书上做笔记是不文明的行为。
(2)示例:管理员,对不起,我知道了,我下次会小心爱护借阅的图书的。
【解析】(1)试题分析:这里学生应了解说话要有明确的目的,理解说话的言外之意。
这里能表述出“在借来的书上做笔记是不文明的行为”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试题分析:语言交际一般要有明确的说话目的,有称呼语,语气要委婉,用语要简明得体。
答案设计合情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l(2)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3)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小题1】请仿照示例,给上文(1)、(3)两段描绘的画面分别拟个标题。
例:(2)远山卧雪图(1)(3)【小题2】找出第(1)段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并指出它们的作用。
【小题3】根据括号中的问题,品读下列句子。
(1)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作者写水藻、垂柳有什么用意?)【小题4】作者通过对济南冬天山水美景的描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小题1】示例:(1)雪后初晴图(3)空灵水晶图【小题2】色彩: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作用:文中运用这些词语,使丰富的色彩相互映衬,画面显得色彩缤纷,赏心悦目。
【小题3】(1)两个“卧”字,表达出舒服、安适之感;把济南的山景想象成“小水墨画”,突出了冬日雪景只有黑白两色而又清新淡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由衷的喜爱之情。
(2)通过写水藻的绿来衬托水的温暖,写垂柳在水面上“照个影儿”来衬托水的清亮。
【小题4】作者通过对济南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济南以及祖国河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或表达了自己爱山水、爱济南以及爱生活的情感。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试题分析:学生应注意语言赏析的常见题型: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题方法:(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试题分析: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如:(1)两个“卧”字,表达出舒服、安适之感;把济南的山景想象成“小水墨画”,突出了冬日雪景只有黑白两色而又清新淡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由衷的喜爱之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4】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题文】寻梦季羡林①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
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②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
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③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
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儿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④我是在什么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儿弄不清楚。
最初我觉得自己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
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
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儿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⑤然而,我的眼前一闪,立刻闪出一片芦苇。
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
这是故乡里屋后面的大苇坑。
于是我立刻感觉到,不但我自己是在这苇坑的边上,连母亲的面影也是在这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了。
我又想到,当我童年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沿了这苇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
当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且大的鸭蛋。
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这时再抬头看,往往可以看到对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顶上正有一抹淡红的朝阳———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
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
⑥但随了这苇坑闪出的却是一枝白色灯笼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亲的手里。
我真想不出故乡里什么地方有过这样的花。
我终于又想了回来,想到哥廷根,想到现在住的屋子。
屋子正中的桌子上两天前房东曾给摆上这样一瓶花。
那么,母亲毕竟是到哥廷根来过了,梦里的我也毕竟在哥廷根见过母亲了。
⑦想来想去,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
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在这不远的后面又现出一朵朵灯笼似的白花,在这一些的前面若隐若现的是母亲的面影。
我终于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母亲了。
我努力压住思绪,使自己的心静了下来,窗外立刻传来潺潺的雨声,枕上也觉得微微有寒意。
我起来拉开窗幔,一缕清光透进来。
我向外怅望,希望发现母亲的足迹。
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户,现在都沉浸在静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⑧但我的梦却早飞得连影都没有了,只在心头有一线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亲的墓边,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什么东西也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