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甲骨文与金文ppt课件
书法PPT课件

运笔的要领
落笔时如何做各种笔画,表现各种书风,其间变化多端,还有像落笔与起笔 之方式,行笔之轻重缓急,笔画或字之间的连与断,以及转折之方式,笔锋之运 用等,皆需注意。
略概分类叙述:
提笔与顿笔:
当你在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而形成的,「顿」是将 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 书法行笔是提与顿的交替过程。
王羲之《兰亭序》
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
行书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各朝代代表书家
宋:黄庭坚、米 芾 元:赵孟頫 明:祝允明、文徵明、徐 渭、董其昌、倪元璐、黄道周、
张瑞图、王 铎、傅 山 清:邓石如、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
工具:文房四宝
笔
按笔毫的材料分为:
1、 羊毫。 山羊毛制成。特点:较柔软,吸墨量大,适于写
逆锋与顺锋:
逆锋入笔与顺锋入笔是起笔是的两种方 法,写字时点画从空中运动到与纸接触,叫 作入笔。
入笔的方向与笔画首端的运行方向相同, 称为顺锋入笔。
入笔的方向与笔画首端的运行方向相反, 称为逆锋入笔。
顺锋入笔又称露锋,逆锋入笔又称藏锋。
基本笔画
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练习笔画开始,笔画书写好与坏,直接影响到 字的结构效果。笔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装配,笔画写得笔笔过硬,装 配成字,就容易做到个个合格。
甲骨文(殷商)
金 文(西周)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 文。金文内容多是记述重大事件,如纪念祖先、记 录赏赐、记述战功或王命等。 “金”石气,线条圆 润而凝练。
石鼓文(秦)
楚简、楚帛书(战国初期)
楚简属战国时期竹简,其文字具有商周 金文大篆向秦汉隶书转折期的风格。根据出 土情况,较有代表性的楚简包括信阳楚简、 郭店楚简、包山楚简等。
汉字的形体演变 ppt课件

马
虎
羊
猴
PPT课件
兔
龙
蛇
鸡鼠
猪
33
PPT课件
27
行书 作品
PPT课件
28
行 书 作 大小相兼,收放结合,书写疏密得体,
浓淡相融。
品
PPT课件
29
形成时代
殷商 商 西周晚期 秦 西汉 汉魏 汉代 东汉晚期
汉字的演变归纳
代表性文字
主要载体
甲骨文
龟甲、兽骨
金文
青铜器
大篆(籀文) 石器
小篆
石器
隶书
竹简,帛
楷书(真书) 纸
草书
帛、纸
行书
PPT课件
1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现代印刷体
PPT课件
中 国 汉 字 发 展 与 演 变
2
PPT课件
3
甲骨文
PPT课件
4
甲骨文,形体多变,不
易辨别,后世遗失,故多不
能辨。现今已出土的10万余
片甲骨笔中,划全瘦部、单细字长约,为为刻写方便,常改曲笔为
450直0,笔其。中仍未有被考较试强辨的认图的画性。
帛、纸
PPT课件
30
1.由繁到简。 2.由象形到抽象,象形性逐渐减弱。
PPT课件
31
汉字的演变:
汉字演变成现在的样子,主要有甲骨文、金文、
小篆、隶书和楷书五种基本样貌: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魚
魚虎虎人源自人車PPT课件
車
32
甲骨文是最 狗 早的汉字, 具有早期汉 字的特点: 图画性强, 写法上没有 定型,大小 不一,随意 牛 性大。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3精编版PPT文档35页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பைடு நூலகம்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3 精编版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书法课件ppt课件

书法艺术在古代备受推崇,被 视为文化和修养的象征。
书法的种类
楷书
楷书端庄秀丽,结构严 谨,是书法的基础。
行书
行书流畅自然,笔势连 贯,是实用与艺术的结
合。
草书
草书奔放不羁,变化多 端,富有动态感。
隶书
隶书古朴典雅,字形扁 平,讲究蚕头燕尾。
书法的工具
01
02
03
04
笔
书法用笔讲究质地柔软、吸墨 性强,常用的有狼毫、兼毫和
草书作品欣赏
总结词
奔放不羁,变化无穷
详细描述
草书作品以奔放不羁、变化无穷为特点,是书法艺术中的一种独特字体。其笔画简练,形态多变,给 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欣赏草书作品时,应关注其笔画的简练和整体章法的布局,以及作者情感的表 达。
01
书法历史与文化
书法历史
书法起源
书法源于甲骨文、金文,逐渐演 变为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书
总结词
端庄秀丽,结构严谨
详细描述
楷书作品以端庄秀丽、结构严谨著称,其笔画讲究,形态规范,是书法艺术中 的基础字体之一。欣赏楷书作品时,应注意其笔画的变化和结构的美感,以及 整体章法的布局。
行书作品欣赏
总结词
流畅自然,气势连贯
详细描述
行书作品以流畅自然、气势连贯为特点,是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过渡字体。其笔画 连绵不断,线条流畅,给人以动态之美。欣赏行书作品时,应关注其笔画的连贯 性和整体气势的营造。
详细描述
章法的技巧包括字间距、行间距、整体排列等。通过合理 安排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和关系,可以使作品更加 和谐、统一,增强整体美感。
详细描述
例如,行书章法要求流畅自然,草书章法则更加奔放不羁 。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可以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章法 风格,使作品更加完美。
中国书法简史课件(上)

《美人董氏墓志铭》 隋开皇 十七年刻,清嘉庆道光年间在陕西 西安出土。撰文者为蜀王杨秀,隋 文帝第三子,董美人为其爱妃,病 逝时年方十九,杨秀撰文以表哀悼, 此墓志书法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 朝新风,布局平正疏朗,字体端严 妍美,骨秀肌丰。
智永 真草千字文 《真草千字文》法度谨严, 一笔不茍, 其草书则各字 分立,运笔精熟,飘逸之中 犹存古意,其书温润秀劲兼 而有之。宋米芾《海岳名言》 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 润圆劲,八面具备”。
五 书学鼎盛的唐代
隋代楷书,承传北朝墓志之精华,脱略更多的锋棱而 日趋温雅,若《龙藏寺》、《董美人》、《贺若宜》、 《苏孝慈》、《龙华寺》、《昭仁寺》、《孟显达》等, 已开唐人楷书之先。隋人章草书《出师颂》,今见者有写 本和拓本,其用笔简率中兼得老到。隋智永《真草千字 文》,则承前启后,为真草范本。
欧阳询、虞世南、禇遂 良、薛稷,合称"初唐四杰"。 初唐楷书范本,碑刻有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化度 寺》、《皇甫诞》,虞世南 《孔子庙堂》,禇遂良《雁塔 圣教序》、《孟法师》,薛稷 《信行禅师》以及欧阳通的 《道因法师》等,而欧阳询行 书《卜商读书帖》、《梦奠 帖》、《张翰思鲈帖》等,墨 本已可珍,尤可揣摩笔法。
北朝书法风范,同时显著于大 批造像、碑刻与墓志当中,其 面目之丰富,似又重复汉碑之 辉煌。初期碑刻,方劲斩截, 尚遗隶意,如《嵩高灵庙碑》, 结体自由,用笔无拘无束。
至若北朝诸墓志,则体态多 姿,各具风韵,《张玄墓志》、 《元桢墓志》、《元鉴墓志》、 《元演墓志》、《元慧墓志》、 《元祐墓志》、《元文墓志》、 《元定墓志》、《元勰墓志》、 《元显墓志》、《元详造像》、 《刁遵墓志》、《崔敬邕墓志》、 《元显俊墓志》、《吊比干文》、 《魏灵藏造像》、《郑长猷造 像》、《广川王祖母造像》、 《牛橛造像》、《孙秋生造像》 《杨大眼造像》、《高贞碑》、 《李谋墓志》、《于景墓志》、 《郑文公碑》等等,不胜枚举, 其中《元怀墓志》等,俨然已是 唐人楷书的景象。
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和金文一、甲骨文甲骨文及其分期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成文资料,始于商朝。
商朝的文字资料,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几种。
其中以甲骨文最为重要,而且数量最为繁多。
甲是龟甲,有龟腹甲、龟背甲,腹甲较多,背甲较少。
骨是兽骨,主要是牛骨,也可能有少量的马骨、猪骨、鹿骨、虎骨及象骨。
骨多用肩肿骨,间有肋骨和距骨。
也有少量的牛头骨、鹿头骨和人头骨刻辞。
《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殷人尚鬼,遇事好占卜。
占卜后便记录下来。
记录有写有刻,于甲骨之上或用朱书,亦有墨书;有的先写后刻,有的不写而直接刻写;还有的将文字涂以朱砂或涂墨;也有的镶嵌松绿石,这就是所谓卜辞。
甲骨文绝大多数皆为卜辞,间或也有与占卜有关的一些记事文字。
甲骨学是以这种甲骨文字为研究对象未对甲骨文字本身,并进而对商代的社会历史各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甲骨文出上在河南安阳殷虚以及附近地区,其中以小屯村出土为最多。
在附近的侯家庄、大司空村、铁路苗圃、后岗、四盘磨、高楼庄等地也出土过几片乃至几十片。
甲骨文是商代后半期,也就是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约公元前1395—1122 年)间商朝后半期所谓殷代的遗物。
甲骨文还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时期。
目前各家的分期方法还没有达到统一的意见。
普通仍以五期分期法为妥,即第一期包括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甲骨文中的卜辞《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册,简也,典从册,在艹上,象两手供俸之形。
《墨子·鲁问》有“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
”甲骨文并非商代的典册,亦非竹帛金石的文字,乃是占卜及与占卜有关或者偶然的记事文字。
商代占卜所用大龟为南海种。
腹甲整用,背甲则中剖用之。
还有的改造成长圆形,中间有孔可以穿起。
用甲骨时切去骨臼的突头,再将骨脊剖平、整治后的甲骨占卜时,即在其背面,个别胛骨在正面进行有规律的钻凿,先凿一长槽,旁边再钻一略小的圆穴。
中国书法史课件

04时代书家
PART
智永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 李邕 怀素 张旭 颜真卿 柳公权 杨凝式
05书论名篇
PART
孙过庭《书谱》 李嗣真《书后品》 张怀瓘《书断》
张彦远《法书要录》
06书坛纪事
PART
楷书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发展,在点画和结体上创造了 多种形式,积累了各种经验,到隋唐终于发展到了极致,出现 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唐书尚法。颜真卿《祭侄文稿》被誉 为天下第二行书。
PART
07备注
隶书又名分书,隶书的草写未脱隶意,被称作章草,张芝变章 草为今草,史称草圣。
四 三国两晋 南北朝
PART
PART
01朝代
三国(魏蜀吴)公元220-公元280年 两晋(西晋东晋)公元265-公元420年 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1年
PART 02书体
魏碑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十国公元902-公元979年
PART 02书体
行书 楷书 草书
篆书
03代表碑帖
PART
《董美人墓志》《苏慈墓志》《龙藏寺碑》智永《千字文》欧阳询《九成宫》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陆柬之《陆机文赋》褚遂良《孟法师碑》褚遂良《雁 塔圣教序》李邕《李思训碑》张旭《肚痛帖》《古诗四帖》怀素《论书帖》 《苦笋帖》李阳冰篆书《颜氏家庙碑》徐浩《不空和尚碑》怀仁《集王圣教 序》柳公权《玄秘塔碑》柳公权《神策军碑》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颜真 卿行书《祭侄文稿》杨凝式《韭花帖》
PART 02书体
甲骨文 金文 朱书墨书
玉书石刻
03代表碑帖
PART
甲骨文书法 金文书法 《散氏盘》 《大盂鼎》 《石鼓文》
04书坛纪事
PART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PPT共26页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刀币
8
戈
9
陈曼簠(fú)
10
铜狗
11
爵
12
战国铜镜
13
秦印 18×10mm
14
西周虎纹鼎
15
战国 十三年上官鼎
16
春秋 王伯姜鬲(lì)
17
商 亚右甗 (yǎn)
18
鸟 虫 篆
19
春秋 子仲姜盘
20
子仲姜盘 释文:
佳六月初吉 辛亥大师作 为子仲姜沫 盘孔硕且好 用祈眉寿子子 孙孙永用为宝
3
大汶口陶尊符号
• 距今四、五千年的山东大 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刻 有陶文的陶器,这些陶文 与古文字已有相似之处。 图为一个合体图画会意字, “炅”(热),太阳在云 气之上,云气之下有五峰 耸立(一说海水)。可以 看出,文字是以象形为基 础,由图画符号演进而来, 后由史官或巫进行加工整 理而成的表意文字。
24
虢 季 子 白 盘 铭 文
25
毛公鼎
• 毛公鼎是台北故宫的镇 馆之宝,高53.8厘米, 口径 47.9 厘米,应该是 为周宣王的叔公毛公所 铸。清道光年间在陕西 省岐山县出土,在民间 转手多次,抗战期间险 被日军夺走。日本投降 之后,收藏者将鼎捐献 出来,现藏于台北故宫 博物院。因毛公鼎内壁 刻有500字的铭文,乃迄 今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之 最。除了史料价值,毛 公鼎在中国古文字和书 法研究方面也有着极其 重要的价值。
4
4.龟甲占卜文
• 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 简称,全称“龟甲兽骨文 字”,也称“龟甲文”、 “卜辞”、“占卜文字”、 “契文”、“殷契”等。殷 商人刻在龟甲、兽骨上记载 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 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 十九世纪末,出土于河南省 安阳小屯,史称“殷墟”。 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用 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 素,形成了庄重、肃穆的书 风,是一种最古老的书体。
5
5.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 此骨系河南安阳出土,长 32.2厘米,宽19.8厘米。是甲 骨文断代第一期商武王时期 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 骨版巨大且完整,正反两面 共有一百六十余字,背面字 内填朱,色彩炫丽,内容为 商代社会生活和天气等方面 情况,有重要的文史价值。 字体瘦硬劲直,工整端严。 结体纵横开阔,气势雄伟。
汉字与书法(一) --甲骨文、金文
1
1.结绳记事
• 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代典籍众 说不一。《周易•系辞•上》曰: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易之为 书契。” 《九家易》也说: “古者无文字,其为约誓之事, 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 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 亦足以相治也。”结绳记事为 上古记事的一种方法,毕竟不 能全面地记载复杂的事物,文 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 被图画或文字取代。
6
6.青铜器
•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 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距今 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1975 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 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 最早的青铜器,铜器主要分为鼎、酒器、食器、 水器、乐器、兵器、量器、铜镜及杂器等九类。 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在社会生 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而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 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 铁器取代了青铜器占据了主导地位。
21
鄂君启铜节 战国楚怀
王(公元前三二 八 ——前二九 九年)时发给受 封在湖北鄂城 的
“鄂君启” 的水陆通行符 节。节上刻文 字圆润劲.是 错金铭文中的 精品。
22
秦虎符
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23
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时期青铜礼器。1976年于陕西扶风出土 。高 16.2厘米 ,口径47.3厘米 。圆形,浅腹,双附耳,圈足。内底铸有铭文 18行284字 ,工整秀丽 。铭文前半部分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 穆诸王的重要政绩,后半部分记述墙所属的微氏家族的家史,与文献记载 可相印证,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史料。现藏于陕西扶风周原文物管理所。
2
2.刻画符号
•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刻有大 量类似文字的符号,表明 人类记事方式的进步。我 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与文字 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是陶 片上的刻画符号,称“陶 文”。图为半坡、马家窑、 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 现的陶文。于省吾先生考 证:“五作×,七作+, 十作|,二十作||,示作T, 矛作↑等……我认为这是 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 些简单文字。”
28
散氏盘Βιβλιοθήκη • 散氏盘应为西 周晚期出品, 也是台北故宫 镇馆藏品之一。 它最引人注意 的是盘内共三 百五十七字的 铭文,记载了 西周时和邻国 解决土地纠纷 的协议。
29
散 氏 盘 铭 文
30
•
26
毛 公 鼎
西 周
27
毛公鼎
• 毛公鼎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 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 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 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 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 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 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李瑞 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 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 不读尚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