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说明了什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 发达的不竭动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 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 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 力的关键
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创新型国家的概念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 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新型人 才培养
一、创新型国家的概念
概念:创新型国家 是指那些将科技创 新作为基本战略, 大幅度提高科技创 新能力,形成日益 强大竞争优势的国 家。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 客观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重大举措 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的紧迫要求。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年实 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谢谢观赏
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
前提: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
推行以用为主的学用结合 脑与手与身与五官的综合结合 鼓励发散思维及冒险精神 主张学生的个性张扬 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培养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要努力作到四 个学习,在四个方面打好基础
(一)学习做人 (二)学习治学 (三)学习处事 (四)学习健身
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
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可译为“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发展”或“研究与试验性发展”。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中国要实现“中国梦”,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就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就美国而言,它在二战后至今都为世界头号强国,使其不管是在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国际影响力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其抗衡。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有现在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是值得中国深究和学习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日本偷袭珍珠港,迫使美国卷人二战的漩涡中。
当时的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科技实力让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胜利,使美国成了世界上的头号强国,这也让美国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科技实力。
邓小平所提出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其很好的解释,上个世纪五十年代,V·布什向美国政府提交了对美国科技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的报告,即著名的《科学一无止境的前沿》,这么多年美国政府一直加大了对R&D的投入,而这份报告功不可没,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科学技术方面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而在上世纪中后期,日本因为注重本国的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使其经济的迅速增长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商品凭借其价格低廉,质量较好的优势取代了大量的美国本土商品,成为许多美国人心中的优先选择。
毛概专题安排

毛概专题安排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谈谈创新
012301734101 白元明 012301734103 012301734105 戴立 何凯
012301734106 胡枫林 012301734129 张伟
012301734130 赵文军 八,谈谈教育,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012301734131 周思颖 012301734132 周圆俊 012301734133 朱雪莲 ‘012301444115 刘子飞 ’012301444136 陈科
备注: 专题在毛概书的203页 可以按照分组准备2分钟左右的演讲 也可以自己选择其它的形式 每个分组有一个小的主题,也可以自己选择主题 每个同学都必须参加 演讲的顺序按照学号来
备注: 专题在毛概书的203页 可以按照分组准备2分钟左右的演讲 也可以自己选择其它的形式 每个分组有一个小的主题,也可以自己选择主题 每个同学都必须参加 演讲的顺序按照学号来
毛概专题安排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谈谈创新
012301734101 白元明 012301734103 012301734105 戴立 何凯
012301734106 胡枫林 二,创新型国家的解释 012301734107 江浙
012301734108 康海华 李达
012301734110 李向东 三,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012301734111 012301734112 刘婧 罗健
012301734113 梅佳豪 012301734114 钱孝忠 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目标 012301734115 商明将 012301734116 孙永泉 012301734117 陶博威 012301734118 汪澈 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 012301734119 王海
[教育学]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育学]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a4fa7208910ef12d2bf9e76b.png)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理由和重要性归纳起来有三点。
第一是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的需要。
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均GDP要从现在的1000美元达到2020年的3000美元。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靠什么?温家宝总理讲“最根本是依靠两大动力,一要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二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撑。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那么实现这个目标靠什么呢?总书记讲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二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平均保持9%的快速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是一种资源型、粗放型的增长,现在这种增长方式的局限性和瓶颈状态已经出现,特别是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日益严重。
经济发展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运动员开始跑前一段路的时候,可以依靠肌体力量来支撑前进,但是越往后跑就越没有劲头,就来不起气了。
而要一直跑下去,就必须在体内装入一种永动机制,对一个国家来说,这种永动机制就是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够提供发展的无穷动力,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陈嘉珉)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第二点重要性,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挑战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
这个“挑战”和“竞争力”是什么意思?通俗一点讲就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能力、避免落后挨打和受人欺负的需要。
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类社会有一个毛病,至今是一个无法医治的毛病,我认为是人类最大的毛病,就是富国、强国不会让穷国、弱国安安静静地去过他的穷日子、弱日子,富国、强国总是要剥削、欺负和侮辱穷国、弱国。
我们老百姓有一句话说“你当你的官,我搬我的砖”,可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只要这个国家有实力“当”了“官”,它就不会让那个没有“当官”的国家安静地去“搬”它的“砖”。
为什么中国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精选五篇)

为什么中国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精选五篇)第一篇:为什么中国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3、为什么中国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的选择。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一、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其次,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正是有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类才从愚昧、落后、狭隘中摆脱出来,通过自身的不断改造,逐渐成为文明的人。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改变了人类思想观念的许多内容和研究方法,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世界各主要国家在这一趋势下的战略选择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
根据对国家的资料所做的分析,中国创新的综合指数大约在世界上排名第28位,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
尽管我们国家距离创新型国家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但是中国的特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使得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最终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意味着我国必须保持从改革开放开始,直到2020年连续40年7%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史上对于一个大国来讲前所未有。
浅谈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意义、思路以及途径

浅谈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意义、思路以及途径任伟民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鲜明地把创新摆在发展理念的首位。
从总体上看,创新能力、创新机制已严重滞后于新形势的需求。
要让创新的巨大潜能充分释放,积聚成发展转型的强大驱动力,在自主创新的各环节清障拓道已成当务之急。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意义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影响了格局,从某种意义上,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着全国民族的前景,因此创新驱动是破解我们国家困境的必然要求,也是长远发展,打造持续动力的根本之道是我们国家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必须要长久坚持的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强国所需。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
“创新型国家”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国民的“创新素质”如何,因为创新的基根就是创造力,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国民的“创造力素质”如何。
国民的“创新素质”包 括:创造力意识、创造力人格特征、创造力知识、创造力思维、创造力技能、创造力体能、创造力运用实效等。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多数国民的创新素质尚处于低下状态,具体表现为创造力意识微弱-----缺泛主动意识、只能被动接受新生事物;创造力人格特征不足-----不敢冒险、不愿想象;创造力知识淡薄-----缺少学习创造力知识的机会;思维固化-----只习惯于逻辑思维和聚合思维;创造力技能单一-----无法满足创造的需要;创造力运用实效不佳-----企业及个人拥有的发明专利与发达国家相差太大、创造力产业的实力不显等。
这样的国民〃创新素质〃是无法达到〃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的。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性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具体来说,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4个基本特征:一、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三、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四、创新产出高。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二、为什么要建立创新型国家第一,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热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在全球化进程当中, 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
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每百万人获得发明专利数只有1项, 而日本为994项, 韩国779项, 美国289项;集成电路芯片、石油化工、轿车等产品的生产设备70%以上依靠进口。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中国生产的手机不得不付出价格的20%, 计算机价格的30%、程控数控机床价格的40%的专利费用。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但核心技术受控于人; 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三大国, 但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10%左右, 出口产品利润率低; 我国是制造业第四大国, 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毛概课后题答案补充2

1. 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一定要改变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
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创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增值服务,鼓励发展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必须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同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提高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国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我国在实现现在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后使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在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认识也不断深化越来越感到国民经济发展要速度快么热切还要质量和效益好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国民年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同时也是金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几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被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东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以来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包处经济平稳狡狯和可储蓄增长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2. 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第一,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大学生应从哪方面提升自己创新能力
一、为什么党和国家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提高科学技术的条件,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富国强民之路。
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利开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国的形成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
我国最近几年经济增长较快,但这种增长主要是资源型粗放型增长,这种增长方式使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只有创新科技,发展集约型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适应新阶段发展的需要。
2、创新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新世纪,创新力在国家实力中的作用加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源动力,综合国力的核心,国家竞争的关键因素。
我国建立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应对国际科技革命的挑战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上处于不败之地的需要。
3、创新是我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总体水平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低。
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与创新型国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国民综合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际的决策,可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各方面的差距。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目前发展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大学生应从哪方面提升自己创新能力
1、大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创新活动,培养自身的个性化、信息化的学习能力,提高竞争意识,通过自主学习、互相协作、提高创新力。
独立思考,多方面思考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会逆向思考。
并把思维的灵感火花及时保存,勇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善于发现问题,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敢于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善于借鉴和加以创新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要有追求创意的强烈意识、对未知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对新事物价值的准确认识、对新知执著的探究兴趣、追求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激情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意志,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实战能力
2、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在大学里面我们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科技创新大赛,学术交流会。
善于利用学校各种资源,网络资源,了解各种新事物、新信息。
我们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种硬软件方面的环境资源,如图书馆。
多参加社会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适当在老师的指导下出校考察,研究出新的东西。
3、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基础知识。
良好的基础知识对于研究新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身修养。
要有扎实的基础。
自身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以提高综合素质。
在全面学习中有侧重的一面,并加以研究。
提高学术,科技的应用和转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