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S重复接地标准
TN-S

TN-S系统介绍1、首先阐述一下接地的概念:以接地体为中心,在半径20m 之外的范围叫大地的地,在半径20m范围之内为电气的地。
接地,就是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机房接地系统应满足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正常运行要求。
保护接地系统的五种类型:TT、IT、TN-C、TN-S、TN-C-S,地区不同,供电系统存在差异,机房保护接地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比较常用的保护接地为后三种,机房应采用TN-S系统。
字母含义:第一位字母表示低压系统的对地关系:“T”表示一点直接接地,“I” 表示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位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T”表示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低压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表示外露导电部分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点(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
其他位字母“C”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S”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TT系统从电源中性点直接引出N线,但设备的PE线是各自独立接地的,例如,楼房有单独的接地系统。
IT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间不直接连接(经阻抗接地或不接地),而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则是接地的。
IT系统居民楼不用。
TN-S系统的零线(N)与保护接地(PE)在变电所为一点接地,电源返出后,PE和N是分开的,不再有任何电气连接。
PE连接设备金属外壳,正常状态无电流,安全可靠,抗干扰性强。
这种保护接地系统在新建筑中应用很普遍。
如果是TN-C系统,零线N与保护接地PE是合一的,即PEN一条线保护,且有电流通过,抗干扰性能较差,因此,可以将TN-C进户端PEN线重复接地后,再把PE和N分开,这样可改变为TN-C-S系统。
TN-C-S系统不仅在正常情况下PE无电流,又解决了PEN的弊端。
这种保护接地系统在旧建筑中很实用。
由于电源引入前一段PEN线路有电流通过,因此,一些电源干扰问题是存在的。
2、再阐明一下电源系统的接地是从哪里引出的: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中,对TN系统是这样解释的:TN系统,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用保护线与该点连接。
配电箱重复接地线截面规范要求

配电箱重复接地线截面规范要求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的要求进行设计,临时用电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TN-S接零保护系统,为确保用电安全,现场采用三级配电三级保护系统,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必须严格分开,严禁混用、并用。
根据要求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配电线路中间和末端至少两处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结合现场情况重复接地时采用不小于10平方毫米的黄绿双色软线就近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进行可靠连接,接地完毕须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并做好记录,该测试要求每月进行一次,总配电屏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其他部位重复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用电设备的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并联接地,严禁串联接地或接零。
保护接地线应采用焊接、压接、螺栓连接或其他可靠方法连接,严禁缠绕或挂钩。
保护接地线可利用金属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等自然接地体。
1.配电系统分为TN-C-S,TN-S;
2.TN-C-S系统送出的是PEN线,到用户前需先重复接地,再分为N和PE,N线不允许再接地,PE线可以再接地;
3.TN-S,推荐的做法是总接地箱连接到接地网上,再由总接地箱到电气柜的PE母线,再由PE母线一点接到N母线,N母线再与变压器中性点连接。
除此以外,N线不应再与PE线连接,即不允许再接地。
PE线可以多点接地,多一点好。
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的解释

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的解释沈阳地铁九号线五标-宋刚对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的特殊性,建设部制定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它是1988年所颁标准的延伸。
不同于别的行业所采用的安全用电保护系统,该标准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三级配电和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现就TN-S系统中保护接零重点进行解释说明。
1.相关资料的解释所谓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是指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的电源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增加一条专用保护零线(PE线),称为TN-S接零保护系统或称三相五线系统,该系统主要技术特点是:①电力变压器低压侧或自备发电机组的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大于4Ω。
②电力变压器低压侧或自备发电机组共引出5条线,其中除引出三条相线L1、L2、L3外,尚须于变压器二次侧或自备发电机组的中性点(N)接地处同时引出二条零线。
一条叫做工作零线(N线),另一条叫做保护零线(PE线),其中工作零线(N线)与相线(L1、L2、L3)一起作为三相四线制电源线路使用;保护零线(PE线)只作电气设备接地保护使用,即只用于连接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基座等)。
二种零线(N与PE)不得混用。
同时,为保证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可靠,在整个施工现场的PE线上还应作不少于3处的重复接地,且每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
③在施工现场采用TN—S系统时,由于设置了一条专用保护零线(PE线),所以在任何正常情况下,不论三相负荷是否平衡,PE线上都不会有电流通过,不会成为带电体,因此与其相连接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基座等)始终与大地保持等电位,成为完好的接地保护,此即为TN-S系统的一个突出优点;但是对于防止因为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漏电而发生的间接接触触电来说还不可靠,这是当电气设备漏电时,PE线上就有电流,与其相连接的金属外壳、基座等就会变成带电部分,这时就靠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来控制,当漏电电流值达到一定值时,漏电保护器就会在其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内分闸断电,从而防止可能发生的间接接触触电事故,保障人身安全。
重复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

重复接地重复接地就是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在零干线的一处或多处用金属导线连接接地装置。
在低压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线路中,施工单位在安装时,应将配电线路的零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接地,零干线上每隔1千米做一次接地。
对于距接地点超过50米的配电线路,接入用户处的零线仍应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重复接地的优点零线重复接地能够缩短故障持续时间, 降低零线上的压降损耗,减轻相、零线反接的危险性。
在保护零线发生断路后,当电器设备的绝缘损坏或相线碰壳时,零线重复接地还能降低故障电器设备的对地电压,减小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性。
因此零线重复接地在供电网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却往往被人们忽视了。
注意!在TN—S(三相五线制)系统中,零线是不允许重复接地的。
零线是旧称,此处已经不准确,三相五线的各线为3根相线、一根中性线、一根接地保护线(即PE线)。
不允许重复接地是因为如果中性线重复接地,三相五线制漏电保护检测就不准确,无法起到准确的保护作用。
故,零线不允许重复接地,实际上是漏电检测点后不能重复接地。
种类1、防雷接地:为把雷电迅速引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
防雷装置如与电报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2、交流工作接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金属连接.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线)接地.N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
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
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PE线连接.3、安全保护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
即将大楼内的用电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一些金属构件,有PE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PE线与N线连接。
4、直流接地为了使各个电子设备的准确性好、稳定性高,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
TN-S接零保护(11111)

关于施工现场配电/用电设备接零保护相关知识及统一接零保护标准做法的具体要求一、接零保护与接地保护1、接零保护:接零保护又称为保护接零,是指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零线作良好的金属连接。
当某一相绝缘损坏相线碰壳而使外壳带电时,由于外壳采用了保护接零措施,因此该相线和零线构成回路,单相短路电流很大,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如短路保护)迅速动作,从而将漏电设备与电源断开,从而避免人身触电的可能性。
接零保护适用于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变压器的这种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2、接地保护:接地保护又称为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
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在正常情况下各种配电/用电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露部分,除有规定外都应接地。
3、接零保护和接地保护的应用: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只能采用保护接零,如果采用保护接地则不能有效地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相对较大,当发生单相对地短路时,其漏电电流值可能达不到使线路上保护装置(主要指短路保护)的动作值,从而造成漏电设备外壳上长期存在对地电压,增大了人身触电事故的危险性。
反之亦然,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高阻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只能采用保护接地。
4、接零保护的注意事项:(1)不允许在同一系统上把一部分用电设备接零,另一部分用电设备接地。
如下图:注:RCD为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
(2)接零保护的中性点接地系统中,除将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做工作接地外,沿零线走向的一处或多处还要再次将零线接地,即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一般布置在容量较大的用电设备、线路的分支点、线路终点等处。
(3)保护零线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零线与设备的连接应用螺栓压接;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线,均应以并联方式接在保护零线上,不允许串联;在保护零线上禁止安装保险丝或单独的断流开关。
TN-S接零保护系统

定义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叫TN-S 接零保护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
重复接地的定义:重复接地———在采用保护接零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除在中性点作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一处或多处重复接地如图1所示。
图1工作接地、接零、重复接地2重复接地的要求按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第432条规定: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
即在施工现场内,重复接地装置不应少于三处,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3重复接地的作用(1)在有重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
因为用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1、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 1.5kW 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快速熔断,设备外壳将长时间有110V 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快速熔断,避免触电事故。
2、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4Ω,需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费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外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相关资料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 系统、TN 系统、IT 系统。
其中TN 系统又分为TN-C 、TN-S 、TN-C-S 系统。
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根据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 、TN 和IT 系统,分述如下。
TN-S接地系统

TN-S接零保护系统(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定义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叫TN-S接零保护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
重复接地的定义:重复接地———在采用保护接零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除在中性点作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一处或多处重复接地如图1所示。
图1工作接地、接零、重复接地2重复接地的要求按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第4 3 2条规定: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
即在施工现场内,重复接地装置不应少于三处,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3重复接地的作用(1)在有重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
因为用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1、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1.5kW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快速熔断,设备外壳将长时间有110V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快速熔断,避免触电事故。
2、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4Ω,需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费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外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相关资料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 系统、TN 系统、IT 系统。
其中TN 系统又分为TN-C 、TN-S 、TN-C-S 系统。
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根据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 、TN 和IT 系统,分述如下。
住宅接地TN-S TN-C-S TT的选择(三相四线制 三相五线制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年版,第6.5.2条第1款“应采用TT、TN-C-S、TN-S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TN-C及IT已不在住宅设计规范要求范围内。
TN-S接地:即常说的三相五线制,由变电所引出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N线不允许再接地,PE线则与用电建筑地相连。
TT接地形式兼有TN-S和TN-C-S的优点,还同时避免了TN接地系统共有的缺点,对于住宅建筑来说宜作为首要推荐接地形式。但是TT接地的缺点是用电建筑接地故障电流由变电所接地与用电建筑地两个接地电阻串联关系返回电源,故障电流小,断路器或熔断器的灵敏度难以满足其要求,需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RCD来弥补这一缺点。
TN-C-S(三相四线制)相对于TN-S(三相五线制)来说少了一根专用PE线,造价较低,由于其进入用电建筑后PE线和N线分开所以也具有TN-S的有点;但是要求PEN线的连接非常可靠,PEN线一旦断线将引发很多故障。
需要注意的是NT-S和TN-C-S在同一供电范围内的PE/PEN都是连通的,当变电所或配电系统中某一设施发生电气接地故障时,其故障电压会沿着PN/PEN线在电气设备间传导,这是TN系统共有的缺点,所以必须采取等电位措施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TN-C-S接地:即常说的三相四线制,变电所引出的N线和PE连合二为一为PEN线,用电建筑将PEN线重复接地,其后在用电建筑内N线和PE线是分开的,N线绝缘并且不再接地。
TT接地:由变电所引出的N线全程绝缘,用电建筑物内PE线为单独接地,与变电所接地线无任何联系。
优缺点分析:
TN-S(三相五线制)接地形式的PE线平时不通过工作电流,仅在发生接地故障时流过故障电流,其电位接近大地电位,不会干扰信息设备,不会对地打火,较为安全;缺点是需要全程设置PE线,造价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N―S系统中重复接地的有关问题及要求现实中部分电气施工人员对TN―S系统中重复接地的有关问题及要求不甚了解,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一些问题。
集中表现为:就TN―S系统的重复接地问题中是对N线重复接地,还是对PE重复接地莫衷一是,提法不明确。
本文就这一问题作简要分析。
对于TN―S系统,重复接地就是对PE线的重复接地,其作用如下:
(1)如不进行重复接地,当PE断线时,系统处于既不接零也不接地的无保护状态。
而对其进行复重接地以后,当PE正常时,系统处于接零保护状态;当PE断线时,如果断线处在重复接地前侧,系统则处在接地保护状态。
进行了重复接地的TN―S系统具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双重保护功能,即PE断线后由TN―S转变成TT系统的保护方式(PE断线在重复接地前侧)。
(2)当相线断线与大地发生短路时,由于故障电流的存在造成了PE线电位的升高,当断线点与大地间电阻较小时,PE线的电位很有可能远远超过安全电压。
这种危险电压沿PE线传至各用电设备外壳乃至危及人身安全。
而进行重复接地以后,由于重复接地电阻与电源工作接地电阻并联后的等效电阻小于电源工作接地电阻,使得相线断线接地处的接地电阻分担的电压增加,从而有效降低PE线对地电压,减少触电危险。
(3)PE线的重复接地可以降低当相线碰壳短路时的设备外壳对地的电压,相线碰壳时,外壳对地电压即等于故障点P与变压器中性点间的电压。
假设相线与PE线规格一致,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则为110V。
而PE线重复接地后,从故障点P起,PE线阻抗与重复接地电阻RE同工作接地电阻RA串联后的电阻相并联。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重复接地电阻RE同工作接地电阻RA串联后的电阻远大于PE线本身的阻抗,因而从P至变压器中性点的等效阻抗,仍接近于从P至变压器中性点的PE线本身的阻抗。
如果相线与PE线规格一致,则P 与变压器中性点间的电压UPO仍约为110V,而此时设备外壳对地电压UP仅为故障P点与变压器中性点间的电压UPO 的一部分,可表示为:UP=UPO×RERA+RE
假设重复接地电阻RE为10Ω,工作接地电阻RA为4Ω,则UP=78.6V。
如果只是对N线重复接地,它不具有上述第(1)项与第(3)项作用,只具有上述第(2)项的作用。
对于TN―S系统,其用电设备外壳是与PE线相接的,而不是N线。
因此,我们所关心的更主要的是PE线的电位,而不是N线的电位,TN―S系统的重复接地不是对N线的重复接地。
如果将PE线和N线共同接地,由于PE线与N线在重复接地处相接,重复接地前侧( 接近于变压器中性点一侧)的PE线与N线已无区别,原由N线承担的全部中性线电流变为由N 线和PE线共同承担(一小部分通过重复接地分流)。
可以认为,这时重复接地前侧已不存在PE线,只有由原PE线及N线并联共同组成的PEN线,原TN―S系统实际上已变成了T N―C―S系统,原TN―S系统所具有的优点将丧失,故不能将PE线和N线共同接地。
在工程实践中,对于TN―S系统,很少将N线和PE线分别重复接地。
其原因主要为:
1)将N线和PE线分别重复接地仅比PE线单独重复接地多一项作用,即可以降低当N线断线时产生的中性点电位的偏移作用,有利于用电设备的安全,但是这种作用并不一定十分
明显,并且一旦工作零线重复接地,其前侧便不能采用漏电保护。
2)如果要将N线和PE线分别重复接地,为保证PE线电位稳定,避免受N线电位的影响,N线的重复接地必须与PE线的重复接地及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埋地金属管道等所有进行了等电位连结的各接地体、金属构件和金属管道的地下部分保持足够的距离,最好为20m以上,而在实际施工中很难做到这一点
C45N-L-40A/2P/30MA 梅兰日兰微型漏电断路器40A 2极动作电流30mA
C45N-20A/1P 梅兰日兰微型断路器20A 单极
BVV-500(3x2.5)/WC,CBC 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单芯截面2.5mm2 3根单相暗敷在墙内或屋面、顶板内
BVV-500(4x95=1x50)/WC,VG340 同上4根95mm2+1根50mm2 三相五线墙内暗敷VG 不明白,大概是340MM直径PVC管
Wh 瓦,功率单位
DZ-250A/3P 老的塑壳断路器(DZ-20?) 250A额定壳架电流三极
JD-(100)A JD 这得问问设计师本人了
A,N,PE A相线+中性线N+保护线PE
B,N,PE A相线+中性线N+保护线PE
TN-C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和PE共用
TN-S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E(与N线不共用)
TN-C-S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3
<-前面是PEN (在这里接地)PE与N分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____________PE
|
$(接地)
在建筑电气中,分系统用TN-C-S的多.
而干线则多用TN-C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