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8种天然生植物
4种固沙植物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水势特征

塔 中沙漠植 物 园位于塔 克拉玛 干沙 漠腹地 的塔
中 四 作 业 区 。该 区 年 平 均 气 温 1 .  ̄ , 2 4 7月 平 均 气 C 温 2. ℃ , 8 2 1月 平 均 气 温 一 8 1 , 端 最 高 气 温 .℃ 极 4 . 极 端 最 低 气 温 一 2 . ℃ , 年 ≥ l ℃ 活 动 积 5 6C, o 22 全 0 温 46 1 8 , 霜 期 2 3d 年 日照 时 数 25 1 3h 2 . ℃ 无 8 , 7 . ,
2 .Gr du eUnv riy f,Ch n s a my 0 S in ,Bejn 0 3 Ch n a at ie st J ieeAc de (e c ii g 1 0 9- ia) 0
Ab ta t Cha a t ms is ofw a e t n ilo N ir i i i ia , H e sr c : r c e tc t r po e ta f tar a sb r c dys u sop i ar m c ar um , Tam ar x r Eo i at — l
西伯 利 亚 自刺 ( ta i s ii 属蒺 藜 科 白 Nirrs i rc b a)
刺属 , 旱 生或 超旱 生 典 型灌 木 , 分 布在 干 燥 、 为 多 盐 碱 、 风 、 被 稀 少 的严 酷 生 境 中 , 有 高 度 耐 盐 碱 、 多 植 具
抗干 旱 、 风蚀 沙 埋 等特 性 。 目前 有关 白刺 的 研 耐 ] 究 多集 中于探究 白刺 冠 层 沙 堆 的堆 积 特征 、 实 的 果
ZHANG i J a ~,YAN n ’,SUN n Ku 。 。 Co g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保护措施

一、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的严峻现状1.1 面积扩大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第二大沙漠,覆盖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持续扩大,沙漠化趋势日益严峻。
1.2 生态破坏沙漠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大量植被遭到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甚至引发生态平衡的破坏。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环境急需有效的保护措施来改善现状。
二、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2.1 保护水源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生态保护对保护重要的水源具有重要意义。
沙漠化会加剧土地的干旱化,影响附近地区的水资源供给。
保护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持地区水资源的平衡和稳定。
2.2 维护生物多样性沙漠地区也是一些特有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是保护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
沙漠环境为一些特殊物种提供了独特的生存条件,保护这些特有物种对于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三、当前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3.1 沙漠植被恢复工程为了改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沙漠植被恢复工程。
通过人工种植草木和草原的恢复,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管理,以及控制沙漠化蔓延的范围。
这一基础的生态保护措施,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四、未来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保护的展望4.1 加强国际合作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位于我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之间,是世界上仅有的一块四国交界的沙漠。
跨国合作和共同努力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4.2 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为了加强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当地的生产活动,保护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生态保护的效果。
五、结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环境保护事关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新疆植物志简本

新疆植物志简本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地处亚欧大陆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新疆植物志简本,对新疆的植物多样性进行概述。
一、地理环境新疆地广人稀,地势复杂多样,气候条件各异,从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植物。
新疆境内包括高山、戈壁、草原、沙漠等多种生态系统,使得植物种类繁多。
二、植物分布1.高山植物:新疆拥有众多高山地带,这里生长着许多高山植物。
例如,高山杜鹃是新疆高山地区常见的植物之一,它的花朵美丽多彩,是高山地带的独特景观。
2.戈壁植物:新疆的戈壁地带植物资源丰富。
生长在戈壁地带的植物适应了干旱和高温的环境,例如沙蒿、葫芦柴等。
它们的根系发达,能够吸收地下水源,是戈壁地带的重要植物。
3.草原植物:新疆的草原广袤辽阔,是大片牧区。
这里生长着各种草原植物,例如羊草、羊蹄甲等。
这些植物对于维持草原生态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4.沙漠植物: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
在沙漠地带,生长着一些适应沙漠环境的植物,例如胡杨、沙棘等。
这些植物能够耐受干旱和高温,起到固沙保土的作用。
三、植物特点1.适应性强:新疆的植物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例如,沙漠植物胡杨的根系发达,能够吸取地下水源,以应对沙漠的干旱条件。
2.药用价值:新疆的一些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例如,葫芦柴富含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常被用于中药制剂中。
3.经济意义:新疆的植物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产区之一,棉花的种植对于当地农民的收入起到重要作用。
四、保护意义新疆的植物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一定的保护压力。
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利用,会对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保护新疆的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新疆拥有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从高山到沙漠,从戈壁到草原,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植物群落。
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植物资源,为新疆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修复与保护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也是亚洲最大的沙漠之一。
由于其干旱和恶劣的气候条件,长期以来,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直是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修复和保护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修复工程的核心是植被的恢复。
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恶劣,植被覆盖度极低,沙丘频繁移动,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稳定性。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专家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工作。
他们通过引进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种类,如胡杨、沙拐枣和若尔盖野苹果等,在沙漠中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
这些建设性的措施不仅有助于固定沙丘,减少沙尘暴的发生,还能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帮助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此外,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修复工程还注重水源管理。
沙漠干旱的气候条件使得水资源变得极为有限,对于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来说都是一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投入资金修建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设施,包括水井、水渠和水库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植被恢复提供了保证。
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水源得到了合理分配,保证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生态平衡。
除此之外,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还注重野生动物的保护。
由于沙漠环境的恶劣,塔克拉玛干沙漠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的动物物种,相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
他们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加强对非法捕捞、猎杀等野生动物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以更好地了解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系统中的野生动植物,为它们提供科学的保护措施。
总体而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工作、水资源管理和野生动物保护等措施,已经实现了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胡杨:死亡之海中的脊梁

胡杨:死亡之海中的脊梁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6年第8期◎萧野塔里木盆地的大部分土地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占据,这是地球上最荒凉的角落之一。
可就在这种“不毛之地”上,却生长着坚强的物种胡杨。
它是当地唯一的高大乔木,能够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被誉为“沙漠中的脊梁”。
然而,胡杨现在已经成了易危物种。
塔里木的胡杨保存最完整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内部年降雨量不到30毫米,年蒸发量却是降雨量的近百倍,空气极度干燥,被称作“世界干极”,是生命难以涉足的地方。
新疆塔里木盆地约60%的土地被它占据,然而,胡杨却在这里生生不息。
胡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树种之一,约1.3亿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了,分布在欧亚非三大洲的20多个国家。
1801年,英国植物学家丹尼尔·奥利弗在中东名河——幼发拉底河岸边发现胡杨树,将其命名为“幼发拉底杨”。
地质学家根据化石判断,幼发拉底杨是第三纪古地中海时期的孑遗物种,是在古地中海退缩、中亚荒漠化过程中形成的。
世界上超过60%的胡杨在中国的荒漠中生长,其中90%以上聚集在塔里木盆地,是目前世界原始胡杨林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地区。
塔里木胡杨国家级保护区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轮台两县境内,总面积395420公顷。
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栖息地,又分布有塔里木马鹿、塔里木兔、塔里木环颈雉、塔里木裂腹鱼、野生双峰驼、白背啄木鸟、罗布麻等特有的动植物种,是内陆干旱区天然基因库。
胡杨跟着水走,沙漠没有固定的河床,塔里木河多次改道,流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胡杨的足迹。
世居于此的新疆人称其为“英雄树”,面对干旱甚是顽强。
胡杨对稳定荒漠河流地带的生态平衡、防风固沙、调节绿洲气候和形成相对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胡杨是较古老的树种,对研究亚非荒漠区气候变化、河流变迁、植物区系的演化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尺蠖啃叶反助胡杨每年春天,天气开始转暖,刚刚苏醒的胡杨就得抓紧时间开花,尽最大努力孕育尽可能多的种子,以赢得更多的繁衍机会。
15912645_神秘达里雅布依大漠深处的“世外桃源”

神秘达里雅布依大漠深处的“世外桃源”Mysterious Desert Village撰文、摄影/刘磊塔克拉玛干,被古人描述为“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绿”的“死亡之海”。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大漠腹地,却有一块美丽绿洲——达里雅布依,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村落,其“地盘”甚至超过南太平洋岛国马尔代夫。
村民们以放牧为生,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这里不仅鸟语花香,风景如画,且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俨然一个现代版桃花源。
有人称“这是上帝抚摸过的地方”!①绿”的“死亡之海”,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沿①沙漠深处的胡杨途在大漠深处的克里雅河两岸,我们竟看到了美丽的绿色风景。
因为汛期河水漫流,为两岸植被提供充足的水分,这里生长有大面积胡杨、柽柳②沙漠驼队人的生活都和这两种树木密不可分。
他们只选择在胡杨林荫下安家,房子是由胡杨、红柳枝排扎而成。
先做好地基,然后用胡杨枝干做成支架,用红柳枝编织成墙体,再将和好的泥巴糊抹上去,屋顶铺以较厚的芦苇,房门则是由一棵粗大的胡杨木挖空而成。
有趣的是,所有的克里雅人都将火种视作生命,他们至今保留了古老的拜火教习俗。
这些大漠的子民都非常清楚,一旦火种熄灭,沙漠就成为死地。
所以,无论你走进哪家克里雅人的屋子,首先就会看到一种他们独创的火塘——在屋内的平地上挖一个低于地面的方坑。
这种火塘虽然看上去很简陋,但却可以有效地保证火焰不停燃烧。
从古至今,他们无论将家搬到哪里,必须带走的一定是火种。
据说,有些家世古老的克里雅人,已经将祖传的火种保存了400年没有熄灭……这个“原始村落”至今仍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
我们来到一户人家,环顾房屋内很少有多余的摆设,他们以胡杨木和粘土垒成三四十厘米的高台,再铺上地毯,便是床了。
所谓厨房,只是在房屋中间刨挖一个坑当做炉灶,用来烧水做饭,并没有灶台或炉子。
当地人的饮食也较为简单,最主要的食物就是“库麦琪”,此外还有清炖羊肉、抓饭等。
“库麦琪”是用小麦粉做成的面饼,先和好面,不用发酵,摊成圆形,里面也可放入羊肉、洋葱馅,再埋入烧热的炭灰中烘烤,烤熟以后拿出,将其表面灰土吹干擦净,就可食用,口感非常好!其做法也很古朴,不用任何炊具。
适合新疆喀什种植的植物

适合新疆喀什种植的植物新疆喀什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属于典型的干旱气候区,拥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由于该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且干燥,降水稀少,气候极端,土壤贫瘠,对植物生长有一定限制。
因此,适合种植的植物需要具备耐旱、耐寒、耐贫瘠等特点。
1. 沙拐枣:沙拐枣是新疆地区的特产植物之一,在喀什种植沙拐枣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沙拐枣是耐寒、耐旱的沙地植物,能够适应喀什地区干燥的气候,生长期较短,果实富含营养,口感酸甜可口,可作为食用、制酒和药用。
2. 细叶刺槐:细叶刺槐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灌木植物,也适合在喀什地区进行种植。
它的根系发达,能够抵抗干旱的气候条件,而且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即使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生存。
细叶刺槐还具有固沙防风的作用,可以很好地改善沙漠化的环境。
3. 龙爪槐:龙爪槐是一种耐旱性强的乔木植物,也适合在喀什种植。
它可以在沙漠和干旱的环境中生长,并能适应土壤贫瘠、排水差的条件。
龙爪槐的树枝有如龙爪一般狭长而锋利,能够很好地防止动物破坏,同时也可以用来固沙防护,保护土壤资源。
4. 野胡萝卜:野胡萝卜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适应喀什地区的气候条件。
它具有很强的耐旱能力,在干燥的环境下仍然能够生长。
野胡萝卜富含挥发油和其他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可以在喀什地区进行大规模种植。
5. 羊草:羊草是一种生长力强、适应性广泛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适合在喀什地区种植。
羊草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可以长时间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而且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能够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
羊草还具有草本植物的典型特点,可以用作饲料、草坪和土壤保持等方面。
总之,在新疆喀什地区种植适合的植物需要具备耐旱、耐寒、耐贫瘠等特点。
以上所列举的植物都是适应该地区气候条件的优良植物,能够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土壤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植物引种与适应性评价

表 2 塔 中植 物 引 种 结 果 百 分 比
%
新疆 甘 肃 野生 山西 宁夏 内蒙古 待查
图 1 不 同种 源引种植 物统 计
l0 0
8 0
l= 死亡率 I E= 】 r- /- I A '流失 率 I
第 4期
张建 国等 :塔克拉玛干 沙漠腹地植 物 引种与适应性评价
2 14 ..
20 0
引种 成 败 分 析
植 物 引种成 功 的标 准一般 是从 种子 到 种子 J 。 鉴 于塔 克拉 玛 干 沙 漠 腹地 环境 恶 劣 ,而且 引种 时
橱 10 5
l0 0
眦 、
间较短 ,所以暂将存活作为引种成功的初选标准。 由此 ,可将 塔 中 引种 植 物 初 步 划 分 为 3类 : 目前 存活的植物种为引种成功种 ;死亡种为不适应塔
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目的在 于为塔里木沙漠公路 防护林 生 态工 程 建 设 和 沙 漠 腹 地 油 田职 工 生 活环 境绿化筛选适 宜的植物种 ,保护珍稀濒危荒漠植 物 种 ,促 进 沙漠 公 路 防护 林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促 进
植 物引 种驯 化科 学 和沙 漠化 防治 科学 的发 展 。
・ 国家科技攻关 计划西部开发行动项 目 ( 0 5 A 0 A 1 ;中国科学 院重要方 向项 目 ( z 3一 W一 4 )和 中国科 学院 “ 20B 912 ) kc s 3 2 x 西部之 光”
一
,
人才培养计划项 目 ( 0 5 1 8 20 2 ) l
维普资讯
薹0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8种天然生植物(两种灌木,五种多年生草本和一种一年生草本)以及人工控制条件下的三种沙漠公路防护林的主要植物种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非克隆植物具有明显的垂直根系,且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有着显著差异。
灌木塔克拉玛干柽柳的垂直根系深约140 cm,侧根不断向四周延伸末端产生次级侧根垂直下扎,潜入地下水。
最大的根系生物量分布在80~100 cm深度。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垂直分布深度约100 cm,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于距地表80cm 的土体中。
一年生草本根系垂直分布深度为50 cm,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于土壤表层3~5 cm处。
不同植物不同深度分布的不同比例的根系生物量,表明沙漠腹地的非克隆植物利用着不同的水分来源。
克隆植物根系最大埋深在1 m左右,侧根主要分布在40~60 cm深处,沿着一定方向向外延伸,占据较大的空间。
克隆植物侧根的构型主要以“二分支型”为主,分支角度集中分布的范围是50~70°。
河西苣的根系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且上下两层都能产生根蘖分株。
人工控制条件下,梭梭和多枝柽柳幼苗根系分布在不同水分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随着深度的增加,不同水分条件下地下生物量逐渐减少;但随着灌溉量的减少,其深层次地下生物量有增加的趋势。
各灌溉量地下生物量的分布与深度呈显著的负对数关系;梭梭幼苗根系水平根长为垂直根长的2倍,不同水分条件下根系水平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吸收根垂直分布趋势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为“单峰型”曲线,但峰值出现的位置不同,随着灌水定额的减少,吸收根集中分布区有向深层发展的趋势。
相同水分条件下根体积、根长、根表面积随土壤垂直深度变化趋势相似;不同水分条件下根体积、根长、根表面积随土壤垂直深度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但都为“单峰型”曲线;随灌水定额减少,根体积、根长、根表面积的峰值越位于垂直深层;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比差异不大,随着灌溉量的减少,根系深度与植株高度之比和根幅与冠幅之比有增加的趋势。
随灌溉量的减少,滴灌条件下多枝柽柳根系消弱系数β有增加的趋势。
根长和根表面积两参数在垂直方向的变化趋势随灌溉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灌溉量为35kg/株·次、24.5kg/株·次的两处理,根长和根表面积随深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减,而灌溉量为14kg/株·次的处理,根长与根表面积为“单峰型”曲线。
逐渐旱化的生境中,梭梭和甘蒙柽柳幼苗根系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幼苗根系在空间上具有生长速度的优势。
幼苗垂直根和水平根的最大生长速率出现时间均早于地上株高和新枝的最大生长速率所出现的时间。
不同时期垂直根增长速率和水平根增长速率分别是株高增长速率和新枝增长速率的2~10倍和3~5倍。
整个生长季中幼苗地上/地下生物指标的生长速率呈现出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生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