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纤维包括有机和无机高性能纤维两大类
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简介

世界三⼤⾼性能纤维简介中国⾼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需求将⽇渐强劲,尤其是航天航空、汽车、风电等领域。
根据JEC集团研报显⽰,最近⼏年全球复合材料需求增长⼀半都在亚洲,亚洲尤其中国市场增长较快,预计到2013年中国将占据全球复合材料市场增长43%的份额;⽬前国内复合材料⽤于交通运输的⽐例相对⽐较⼩,只占5%,低于全球24%平均⽔平;在⼯业设备领域⽐例为10%,也低于全球26%的平均⽔平。
⽬前⾼性能纤维在飞机上的⽐例为50%-80%,波⾳公司预计到2025年中国运输飞机数量将是原有的3倍;国内风电和汽车领域需求旺盛,⾼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种先进的轻质⾼强材料,符合风⼒发电机组⼤容量发展趋势,迎合汽车安全、轻型化发展⽅向。
世界三⼤⾼性能纤维:(1)芳纶纤维:⽬前全球芳纶纤维整体已出现供过于求局⾯,但其中芳纶1414的供求形势依旧偏紧。
国内芳纶纤维消费旺盛,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
我们认为,随着供给增加,国内⾼温滤料⽤芳纶1313或将出现产能过剩,芳纶1313在需有⼀定技术含量的防护领域、芳纶纸⾼端产品应⽤领域市场潜⼒⼤;国内芳纶1414主要依靠进⼝,供给是关键。
芳纶简介 芳纶全称为"聚对苯⼆甲酰对苯⼆胺",英⽂为Aramid fiber(杜邦公司的商品名为Kevlar),是⼀种新型⾼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强度、⾼模量和耐⾼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 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0度的温度下,不分解,不融化。
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化性能,具有很长的⽣命周期。
芳纶的发现,被认为是材料界⼀个⾮常重要的历史进程。
芳纶纤维是重要的国防军⼯材料,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前,美、英等发达国家的防弹⾐均为芳纶材质,芳纶防弹⾐、头盔的轻量化,有效提⾼了军队的快速反应能⼒和杀伤⼒。
在海湾战争中,美、法飞机⼤量使⽤了芳纶复合材料。
有机合成中高性能纤维的制备技术考核试卷

B.预氧化处理
C.碳化处理
D.表面处理
5.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改善高性能纤维的染色性能?()
A.纤维表面的化学修饰
B.纤维的物理改性
C.使用特定的染料
D.改变纤维的分子结构
6.以下哪些条件会影响有机合成纤维的溶解过程?()
A.溶剂类型
B.溶解温度
C.溶解时间
D.溶解压力
7.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优良性能包括以下哪些?()
A.耐高温
B.耐化学腐蚀
C.良好的电绝缘性
D.高强度
8.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熔融纺丝过程中纤维的形成?()
A.纺丝温度
B.纺丝速度
C.纺丝压力
D.冷却速率
9.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提高有机合成纤维的热稳定性?()
A.提高纤维的结晶度
B.引入耐热性基团
C.增加纤维的取向度
D.选用热稳定性好的聚合物
10.以下哪些是高性能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5.熔融纺丝过程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影响纤维成形的关键参数。
6.为了提高纤维的取向度,通常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法。
7.高性能纤维的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主要受到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
8.在表征高性能纤维的结构与性能时,________可以用来观察纤维的表面形态。
A.提高拉伸速度
B.降低拉伸温度
C.增加纤维的粘弹性
D.减少溶剂的挥发速率
10.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提高有机合成纤维结晶度的常用手段?()
A.高温热处理
B.冷却速率的控制
C.添加剂的使用
D.增加纺丝速度
11.聚合物在制备高性能纤维之前,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哪个过程?()
高性能纤维

高性能纤维·定义:高性能纤维目前尚无明确而统一的定义。
一般来说,具有比普通合成纤维高得多的强度和模量,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难燃性及突出的化学稳定性。
·发展:合纤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38~1950年)主要发展锦纶;第二阶段(1950~1956年)涤纶和腈纶问世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第三阶段(1956年开始)发展改性纤维,包括差别化纤维;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高性能纤维。
·分类:包括有机和无机两大类。
无机:碳纤维、硼纤维、硅—碳纤维、铝纤维、硅—钛—碳—氧纤维。
有机:对位、间位芳族聚酰胺纤维杂环聚合物如PBI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纤维超高分子量PV A、PAN纤维·用途:属于特殊用途的纤维,生产量虽不大,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航天、航空工业中飞行器的结构材料,高温、耐腐蚀气体、液体的过滤材料各种复合材料特种防护服等。
一、碳纤维1.生产:以聚丙烯腈纤维、粘胶纤维或沥青纤维为原丝,通过加热除去碳以外的其它一切元素制得的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纤维。
2.种类:根据炭化温度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1)普通型(A型)碳纤维:在900~1200℃下炭化得到的碳纤维。
强度和弹性模量都较低。
(2)高强度型(Ⅱ型或C型)碳纤维:在1300~1700℃下炭化得到的碳纤维。
强度很高,可达138.4~166.1cN/tex。
(3)高模量型(Ⅰ型或B型)碳纤维:又称石墨纤维。
在炭化后再经2500℃以上高温石墨化处理得到的碳纤维。
强度较高,约为97.8~122.2cN/tex。
模量很高,一般可达17107cN/tex以上,有的甚至可达31786cN/tex。
3.性能:·轴向的强度和模量高,而径向的强度和模量相对较低,因而碳纤维不宜径向受力,打结强度低。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高温性。
能耐温度急变,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且能导电。
·化学性能与碳相似,在空气中的使用温度不能太高,一般在360℃以下,但在隔绝氧的情况下,一般可达1500~2000℃,且温度越高,纤维的强度越大。
高性能纤维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D.抗腐蚀
5.以下哪种纤维在防弹衣制造中应用最为广泛?()
A.碳纤维
B.玻璃纤维
C.芳纶纤维
D.聚酯纤维
6.高性能纤维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不包括以下哪项?()
A.轮胎加固
B.发动机部件
C.悬挂系统
D.车身涂装
7.碳纤维的微观结构是什么?()
A.层状结构
B.纤维状结构
C.球状结构
D.骨架状结构
B.骨折固定器
C.人工关节
D.心脏支架
10.以下哪些是碳纤维的主要特点?()
A.高强度
B.轻质
C.耐高温
D.生物可降解
11.高性能纤维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包括以下哪些?()
A.风力发电
B.太阳能电池板
C.燃料电池
D.核能设施
1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芳纶纤维的性能?()
A.纤维的分子结构
B.纤维的表面处理
8.以下哪种纤维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
A.碳纤维
B.芳纶纤维
C.玻璃纤维
D.聚酰亚胺纤维
9.高性能纤维在土木工程中主要用于以下哪个领域?()
A.道路建设
B.桥梁加固
C.地下隧道
D.所有上述领域
10.关于芳纶纤维的描述,错误的是()。
A.耐高温
B.抗冲击性能好
C.耐化学腐蚀
D.透气性差
11.高性能纤维的复合材料的优点不包括以下哪项?()
B.聚酯纤维
C.碳纤维
D.棉纶纤维
2.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高性能纤维?()
A.碳纤维
B.玻璃纤维
C.芳纶纤维
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3.高性能纤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高性能纤维

高性能纤维的特征及其应用一、高性能纤维的定义:具备特殊耐受力的一类材料高性能纤维,是指对外部的力、热、光、电等物理作用和酸、碱、氧化剂等化学作用具有特殊耐受能力的一种材料。
包括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阻燃、抗电子束辐射、抗射线辐射、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的纤维。
被称为第三代合成纤维。
这类纤维由于具有比普通纤维更高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更好的热稳定性、耐酸碱性及耐候性。
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以来,高分子纤维材料领域发展迅速的一类特种纤维。
它被称为继第一代锦纶、涤纶和腈纶及第二代改性纤维(包括差别化纤维)之后的第三代合成纤维。
二、高性能纤维类别繁多高性能纤维按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和无机高性能纤维两大类。
有机高性能纤维是由有机聚合物制成的高性能纤维或利用天然聚合物经化学处理而制成的高性能纤维,按其大分子刚柔性可分为刚性链聚合物纤维和柔性链聚合物纤维。
其中,刚性链聚合物纤维由芳香族大分子构成,大分子柔软度较差,包括芳纶、聚四氟乙烯等;而柔性链聚合物纤维大分子不包含芳香环,柔性度较好,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醇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纤维等。
无机高性能纤维一般以矿物质或金属为原料制成。
它同样具有不同的分子构象或结构,如无定形纤维、多晶纤维和单晶纤维等。
主要品种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石英玻璃纤维、硼纤维、陶瓷纤维、金属纤维等,此外尚有石棉纤维、矿渣棉、高硅氧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等其他无机纤维。
三、应用集中于工业,其中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发展最快高性能纤维在国防军事和工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尤其是在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和技术领域,比如宇宙开发、海洋开发、情报信息、能源交通、土木建筑、军事装备、化工和机械等诸多方面,高性能纤维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有机高性能纤维中的高模量高强度纤维每年以两位数速率增长。
有机高性能纤维可分为4大类近40种,分别为高强高模纤维、耐热纤维、抗燃纤维及耐腐蚀纤维。
目前,已经商品化的高性能有机纤维当属高强高模纤维增长最快,主要品种的需求量均以2位数增长,耐热纤维次之,主要品种以5%-10%的年增长率发展,抗燃纤维和耐强腐蚀性纤维相对增长缓慢,但又不可缺。
高性能纤维

纤维简介
高性能纤维为力学性能优良,强度为18cN/dtex(20g/D)、初始模量为441cN/dtex(500g/D)的特种纤维。主 要品种为有机纤维的对位芳纶(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全芳香族聚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高强聚乙烯纤维及 新问世的聚苯并双恶唑等,无机纤维主要为碳纤维。
高性能纤维的生产工艺不同于常规合成纤维,如对位芳纶的液晶干湿法纺丝,高强聚乙烯纤维的凝胶纺丝, 碳纤维的燃烧碳化等工艺都将合成纤维工艺技术带入高技术范畴。并且以高性能纤维为增强基质,用热可塑性树 脂和热硬化树脂以及各种类型的编织物形成的复合材料已逐步扩大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农林、 海洋水产、能源、环境保护、通信、医疗卫生、体育器材等方面的应用,为人类提供新时代的物质条件,丰富了 人类的生活。由高性能纤维为强化材料组成的尖端复合材料(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应用领域广泛, 推动技术经济的发展。
常见种类
国外高性能纤维产业发展迅速,全世界总产能约20万吨,虽然只占化纤总产能0.5%,但其战略意义和经济效 益非常之大。高性能纤维材料主要有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超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 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酞亚胺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等。对其中五种主要高性能纤维材料介绍如下。
③抗燃纤维:有酚醛纤维、芳香族聚酰胺表面化学处理纤维、金属螯合纤维、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等。
④高强度高模量纤维:有聚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共聚纤维、杂环族聚酰胺纤维、碳纤维、 石墨纤维、碳化硅纤维等。
⑤功能纤维:有中空纤维半透膜、活性碳纤维、超细纤维毡、吸油纤维毡、光导纤维、导电纤维等。
⑥弹性体纤维:有聚酯型和聚醚型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聚丙烯酸酯类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等。
有机高性能纤维

3 聚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
自2 世 纪6 年代 末期 出现 线 型芳 香族 聚酰 胺 0 0
纤 维后 ,人 们 就 一直 在 探 索开 发 性 能更 加优 异 的
聚酰 胺 的聚 合 和 纺 丝工艺 复杂 ,所 以人 们 自然 想
并 双 恶唑 ( 即聚 苯撑 苯 并双 恶 唑 ,P BO) 。其 后
Do W化 学公 司 与东洋 纺公 司联 合 开 发高性 能P O B 纤 维 。l 9 年 东洋纺 公 司正式 生产商 品 名为Z ln 98 yo 的P BO纤维 。P BO纤维 的抗张 强度 和抗 张模量 分
索 、帆布 、光纤 张力膜 等 。
公 司 ,生产主 要面 向 中国市 场 的P A纤维 ,商 品 MI
名为Mea x ,原No x 和Co e tma me 。 n x 商标 已停 止
在 中国使 用 。
2 聚苯并 咪唑纤维
经过2 年的努 力 ,C ln s公 司于 1 8 年开 0 ea e e 3 9
液 晶聚 合物 分 子设 计 构 想 。经 过 1 余 年 的努 力 , 0 于 1 8 年 代初 期 合成 出芳 杂环 液 晶 聚合物 一聚苯 90
13 P r . A 纤维 Ke lr的 出现 推动 了高强 、高 模和 耐高温 有 va
机高 性 能纤 维 的研 究与 发展 。 由于对 位 型芳 香 族
耐 化 学试 剂性 能 ,可用 于 航天 飞 行 员 的宇航 服 、 赛 车 运动 服 、防火 工作 服 、耐高 温 滤布 、烘干 机 衬 布 、 传 送 带 基 布 以及 复 合 材 料 等 。 1 9 年 , 6 9 Du o t 维技 术和T in P n纤 e i两家公 司在 香港 成立合 资 j
高性能纤维材料介绍PPT课件

聚苯并噁唑(PBO)纤维
• 结构:
• 特点:高耐燃性,热稳定性>芳纶,抗蠕变、 耐化学、耐磨性和耐压缩性好,不会出现 无机纤维的脆性破坏。但耐光性差。
• 应用:在消防服方面, 可以制造性能更优异的 防护服、热气体过滤介质。在抗震水泥构件中 做增强纤维、 高强度绳索及摩擦减震材料、 在宇航领域中, 可做飞机或飞行器的防护壳体 及热屏障层。
碳纤维
• 定义:化学组成中碳元素占总质量 90%以 上的纤维。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石墨纤 维。
• 分类:
• 特点: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又兼具纺织纤维的 柔软可加工性。无蠕变,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 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性好,纤 维的密度低,X射线透过性好。但其耐冲击性较差,容 易损伤,在强酸作用下发生氧化,与金属复合时会发生 金属碳化、渗碳及电化学腐蚀现象。
• 制备或来源:①乳液纺丝法。工业上采用的主要方法, 聚四氟乙烯乳液(浓度60%)与粘胶丝或聚乙烯醇等成 纤性载体混合后,制成纺丝液,纺丝后将载体在高温下 碳化除掉,聚合物被烧结而连续形成纤维。②糊料挤出 纺丝法。将聚四氟乙烯粉末与易挥发物调成糊料,经螺 杆挤出后通过窄缝式喷丝孔纺成条带状纤维,然后用针 辊作原纤化处理,可制得强度较高、纤度较大的纤维。 ③膜裂纺丝法。将聚四氟乙烯粉末烧结制得圆柱体,经 切割或切削后,进行热拉伸等处理,制得白色纤维,强度 较低。④熔体纺丝法。以四氟乙烯与4%~5%全氟乙烯、 全氟丙基醚的共聚物熔融后进行纺丝,制得强度较高的 纤维。
聚四氟乙烯纤维
• 结构:
• 特点:化学稳定性极好,耐腐蚀性优于其他合成纤 维品种;纤维表面有蜡感,摩擦系数小;实际使用 温度120~180℃;还具有较好的耐气候性和抗挠曲 性,但染色性与导热性差,耐磨性也不好,热膨胀系 数大,易产生静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纤维【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高性能纤维的特性及应用与发展,认为高性能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加速高性能纤维工业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对整个社会将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性能纤维,分类,应用高性能纤维 (High-Performance Fibers)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并推广的纤维材料,它的出现使传统纺织工业产生了巨大变革。
所谓高性能纤维是指有高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耐磨擦、高的耐破坏力、低比重(g/m3)等优良物性的纤维材料,它是近年来纤维高分子材料领域中发展迅速的一类特种纤维。
高性能纤维可用于防弹服、蹦床布等特种织物的加工及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加固材料,其发展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
(一)高性能纤维的分类高性能纤维包括有机和无机高性能纤维两大类。
目前高性能纤维的代表品种主要有:有机纤维的对位芳纶(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也叫芳纶1414)、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并双嗫唑纤维(PBO);无机的碳纤维和高性能玻璃纤维等。
本文主要分析和比较了玻璃纤维、碳纤维、超高强聚乙烯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PBO)纤维、M5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特性以及它们的应用状况。
一、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是复合材料中最主要的增强材料,它由氧化硅与氯化铝等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无机盐类混合物经熔融而成,冷却固化可制得多种玻璃产品,熔融的玻璃经过喷丝小孔,拉制成玻璃长纤维,起始于30年代,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当时称为玻璃钢的复合材料,最早出现于40年代,并在航空工业上得到应用。
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现在的玻璃纤维工业已经具有众多类型和牌号的玻璃纤维产品。
玻璃纤维的抗张强度较高,其直径越细强度也就越高,但很细的玻璃纤维纺丝难度极大,随之生产成本上升,所以目前高强度的玻璃纤维产量还比较低。
今年来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得到很大的发展,世界总产量达到200多万吨,我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能力已达到20万吨左右。
一般玻璃纤维可用于以下三个只要领域,即绝缘、过滤和复合增强。
增强材料目前已用于航天航空和产业用品,以取代笨重的金属部件。
玻璃纤维也可用于船艇,浴缸和淋浴装置,风轮机刀片,加固管道,汽车和器件组件,印刷电路板,防虫纱门,产业用织物(包括房子覆盖物和屋顶盖板),密封垫片和贮油槽,过滤及绝缘器材。
由于玻璃纤维强力高、耐热性好、耐化学腐蚀,而价格相对便宜,所以作为纤维增强材料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碳纤维碳纤维是以聚丙烯腈纤维、粘胶纤维或沥青纤维为原丝,通过加热除去碳以外的其他一切元素制得的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它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是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中的优良结构材料。
根据炭化温度的不同,碳纤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普通型(A型)碳纤维普通型(A型)碳纤维是指在900~1200。
C下炭化得到的碳纤维。
这种碳纤维强度和弹性模量都较低,一般强度小于107.7cN/tex,模量小于13462cN/tex。
2.高强度型(Ⅱ型或C型)碳纤维高强度型(1I型或C型)碳纤维是指在13001700。
C下炭化得到的碳纤维。
这种纤维强度很高,可达138.4~166.1cN/tex,模量约为13842~16610cN/tex。
3.高模量型(I型或B型)碳纤维高模量型(I型或B型)碳纤维又称石墨纤维,它是指在炭化后再经2500。
C以上高温石墨化处理得到的碳纤维。
这类碳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约为97.8~122.2cN/tex,模量很高,一般可达17107cN/tex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1786cN /tex。
碳纤维并不单独使用,它一般加入到树脂、金属或陶瓷等基体中,作为复合材料的骨架材料。
这样构成的复合材料不仅质轻、耐高温而且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是制造宇宙飞船、火箭、导弹、高速飞机以及大型客机等不可缺少的组成原料。
另外,其复合材料在原子能、机电、化工、冶金、运输等工业部门以及容器和体育用品(例如网球拍、冰球拍、高尔夫球拍、滑雪板、赛船、帆船)等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
三、超高强聚乙烯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具有超高分子量,高取向度,且分子间距很近,使纤维具备高强高模的特征,其密度具有0.97g/cm3,是唯--能浮在水面上的高强高模纤维。
除此之外,超高强聚乙烯纤维还具有很高的勾结强度和结节强度,所以具有很好的耐疲劳性和耐摩擦性,且均优于芳纶和碳纤维,而与常规的尼龙纤维和聚酯纤维相仿。
因此,该纤维可以用普通纤维常用的加捻、机织、针织等工艺进行后加工。
超高强聚乙烯纤维其他机械性能亦比较突出,如良好的韧性和耐疲劳性能,耐高速冲击性等。
四、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是最为人所熟知的,通过液晶纺丝纺制的高性能纤维,如Kevlar(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Twaron(聚对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Technora(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等,芳香族聚酰胺具有高结晶和高取向分子结构,这类纤维性能比较均衡,具有高强伸性能,高韧性、耐腐蚀、耐冲击、较好的热稳定性,不导电,除了强酸和强碱外,具有较强的抗化学性能。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是指由酰胺基团直接与两个苯环基团连接而成的线型高分子制造而成的纤维,在我国称为芳纶。
根据酰胺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接的位置不同,分为间位芳纶(芳纶1313)和对位芳纶(芳纶1414)。
与普通聚酰胺纤维相比,芳纶的性质与用途有很大的区别。
芳纶1313耐高温性好,不会熔融;芳纶1414强度高、模量高又耐高温。
芳纶主要在产业用纺织品上应用,特别是产品要求轻量化、高性能化的场合,只能使用芳纶制品。
五、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PBO)纤维1998年国际产业纤维展览会上,日本东洋纺展出了商品名为Zylon的PBO纤维,其化学名为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化学结构为:PBO纤维采用液晶纺丝法纺丝,由苯环和苯杂环组成的刚棒状分子结构以及分子链的高取向度,决定了它的优良性能。
PBO初纺普通丝(AS丝-标准型)就具有3.5N/tex以上的强度和10.84N/tex以上弹性模量,经热处理后可得到强度不变、模量达176.4N/tex的高模量丝(HM丝-高模量型)。
PBO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热性、阻燃性4大特点,其强度与模量相当于Kevlar (凯夫拉)的2倍,限氧指数(L01)为68,热分解温度高达650℃,在有机纤维中为最高,被认为是目前具有最高耐热性能的有机材料之一。
表1 PBO纤维的性能性能PBO一AS PBO—HM密度(g/cm3)抗拉强度(GPa) 拉伸模量(GPa) 断裂延伸率(%) 热分解温度(℃) L01(%) 1.545.81803.5650681.565.82802.565068表2 PBO纤维与其他纤维的主要性能比较性能PBO-HM Kevlar-49 宇航级碳纤维密度(g/cm3) 1.56 1.45 1.80纤维直径(µm)24 12 6抗拉强度(Gpa) 5.8 3.2 3.58拉伸模量(CPa) 280 115 230断裂延伸率(%) 2.5 2.0 0.5热分解温度(℃) 650 550 一六、M5纤维PBO纤维推出的几年后,阿克卓·诺贝尔(Akzo Nobel)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液晶芳族杂环聚合物:聚[2,5-二烃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简称 "M5"或PlPD,化学结构为:M5纤维的结构与PBO分子相似——刚棒结构。
在M5分子链的方向上存在大量的-OH和-NH基团,容易形成强的氢键。
如图4所示,与芳香族聚酰胺晶体结构不同,M5在分子内与分子间都有氢键存在,形成了氢键结合网络。
图1 为M5纤维沿分子链轴方向的晶体结构,虚线为氢键。
图1 M5晶体结构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M5大分子所形成的双向氢键结合的网络,类似一个蜂窝。
这种结构加固了分子链间的横向作用,使M5纤维具有良好的压缩与剪切特性,压缩和扭曲性能为目前所有聚合物纤维之最。
(二)应用与前景目前超高强聚乙烯纤维的应用主要是加工防弹用特种织物、防弹板、渔业用绳网、极低温绝缘材料、混凝土补强加固用试验片材、光缆补强材料、降落伞绳带、汽车保险杠等。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常见的品种Kevlar、Twaron、Technora纤维等,主要应用有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渔业工业等用绳网、防弹服、防弹板、头盔、混凝土补强材料等。
碳纤维的优良特性使其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工、体育休闲等结构材料,应用于宇宙机械、电波望远镜和各种成型品,还有直升飞机的叶片、飞机刹车片和绝热材料、密封填料和滤材、电磁波屏蔽材料、防静电材料、医学材料等。
PBO纤维从问世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应用主要有防冲击方面的加固补强材料、复合材料中的加固材料,用于防护的防弹服、防弹头盔、消防服、高性能及耐高温传动带、轮胎帘子线、光纤电缆承载部分、架桥用缆绳、耐热垫材等。
与各种高性能纤维相比,M5纤维的综合性能更优越,这使得它的应用领域更广泛。
尤其是M5纤维的抗冲击力和耐破坏性,使它在制造经济、高效的结构材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在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M5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当前M5纤维的研究比较活跃,随着研究的深人,其性能和应用将得到不断的提高和拓展。
高性能纤维的不断创新是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及复合材料用纤维领域的重要进步,随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民用建筑、生物医用和体育器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要求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损伤容限和可靠性,同时对其增强材料的结构完整性和适形性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针织结构由于其弹性、灵活性和高能量吸收性,尤其是优异的悬垂性及可成形性在生产复杂形状的复合材料构件中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在复合材料领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世界高新技术、纤维合成与纺丝工艺的发展,以及军事、航空航天、海洋开发、产业应用的迫切需要,高性能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参考资料[1]孙凯文,蔡再生.染整工艺原理第一分册,2008[2]耿琴玉.纺织纤维与产品基础理论,2007[3]朱梅,胡红.上海纺织科技,2003[4]黄美英,李新贵.高性能纤维评述,1997[5]陈颖.印染,2006[6]易风.纤维标准与检验,2000[7]王曙中,王庆瑞,刘兆峰.高科技纤维概论,2010[8]张安秋,陈克权,鲁平,胡祖明,吴宗栓.合成纤维工业,1988,11(6):23[9]姚穆.纺织材料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