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主义景观规划设计思潮

合集下载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思潮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思潮

生态主义景观主要设计师及其作品
伊恩 麦克哈格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发展达到高峰,环境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 类的生存和延续受到威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伊恩麦 克哈格成为景观规划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于 1969年首先扛起生态规划的大旗,他的著作 《设计结合自然》建立了当时景观规划的准则, 标志着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勇敢承担起后工业时 代人类整体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的重任,使景观 规划设计专业在奥姆斯特德的基础上又进一步 扩展了空间。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密度需要
考虑到生态主体,总的来说, 一个深思熟虑的资源使用应该 做到最少限度地使用地面资源 同时做到专业化的雨洪管理。 该城镇计划包括了基希贝格高 速公路改造(1993年-2012年) 通过分阶段的改造计划,将基 希贝格高速公路改造成为了城 市的林荫大道,罗马的威哥公 园和欧洲的植物园(1993年-1999年)欧洲学院中央公园和 卢森堡国家体育与文化中心项 目(第一期1995-1999第二期 2000-2006)新医院周边花园设 计项目(1997年-2002年)以及 克劳斯亨德森公园的沙丘和水 上乐园项目(1994年-1999年)
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始终,生态的景观设计要求尽可 能地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 4 借助高新技术
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利用高科技和可再生材料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 用已成为当今生态设计的重要手法之一。 5 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来优化自然景观
自然生态系统有它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 复能力,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 还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基于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

基于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

基于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建设远远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环境的破坏使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主义理念由此而生,本文对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进行论述,旨在推动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现代景观引言现代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美学、建筑学、结构与材料等学科的综合性科学。

在生态主义盛行的今天,现代景观设计要融合生态主义的理念,对自然资源能够进行合理的利用,推动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

1生态主义及其影响1.1生态主义生态主义认为人类要尊重自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生态主义的意义就是提出生态价值观念并且对人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定义[1]。

1.2生态主义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生态主义对现代城市景观的影响由原来的以人为本转变为以自然为本,把自然环境搬进城市中,在设计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城市内的自然环境等,在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态不变的情况下对城市的环境进行景观设计,如图1所示。

图 1 居住区景观设计如图1所示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结合住宅区的环境,对小区内的花坛、树木、草坪等进行设计,中央为儿童的活动场地,以枝叶茂盛的树木遮蔽阳光,使儿童在夏天能够玩耍,花坛中栽种紫色花增加颜色对比,吸引人们的注意。

右侧为凉亭,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并且背后是草坪,能够直接与自然接触,呼吸新鲜空气。

左侧是住宅区,能够使人们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绿色的环境。

生态主义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城市空间、城市环境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空间环境,在进行现代生态景观设计中不需要太多的高科技,仅使用原有的要素进行重组就能够使城市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现代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对于传统景观要继承和发扬,景观设计要对其吸收,使自然、人文、历史相互结合,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色的城市景观。

2 生态主义现代景观设计2.1自然环境优先进行设计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要融入生态主义的理念,首先就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现代景观的设计要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的协调性。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面貌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城市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已让人们开始呼吁回归自然,将城市建设变得更加生态化、环保化。

这也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一、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1.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产品。

生态系统服务中不仅包括食物、清水、其它资源,还包括提供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和快乐的各种生态文化服务。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生态系统服务的整体性,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活力。

2. 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是由人和自然因素构成的整体,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景观生态学理论就是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要求我们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达到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目的。

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对人类可持续额发展的思考。

它要求社会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对未来的影响,保证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我们在美化景观、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还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对自然的和谐和共生,使得地球上的生命得以永续。

二、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1. 分析景观环境在进行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对景观环境进行分析,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生物多样性、生态城市的地形与地貌等因素,分析其特点和问题,为规划设计提供基础和依据。

2. 设计规划方案设计规划方案要根据分析结果,在与地形和地貌相适应的条件下,合理布局园林、水系和道路,并提高绿地率,让植物生长自由,形成自然的生态系统,减少人为干扰,提高自然景观的观赏价值。

3. 落实措施推进规划设计完成后,特别是在大型城市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进行前期公示、专家论证等权威环节,以便发现问题、改进方案。

浅谈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思潮

浅谈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思潮

浅谈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思潮朱会云,杨传贵(天津城建大学,天津西青300380)摘要:主要介绍了生态主义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概念、设计思想和原则、国内外案例分析以及由生态主义得出的启示。

通过分析相关的生态主义设计案例,从中得出适合解决中国城市发展问题的方法,用于指导城市中绿地以及美丽乡村建设,使城市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增强人们对居住地周边的场地记忆,增强场地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生态主义;景观设计;场地记忆;案例分析;启示与生态学完美结合起来,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人的理解力和意识,在设计过程中尊重自然,理解自然的语言,让设计与自然结合,设计出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在此基础上开辟了生态主义设计的科学时代。

2.2概念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生态学为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一种景观设计思想。

生态主义将景观设计上升到新的高度,不仅仅是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简单的视线要求,而是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最大限度借用大自然的力量,让自然解决问题,减少人工干预,发挥大自然的生态价值,创造出既满足生态,又能传承特色文化的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在景观中达到生态效益、美学效益二者的高度和谐统一[3]。

3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思想与原则3.1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思想3.1.1以自然为中心。

生态主义设计由人转向自然,把对大自然的保护作为景观设计的核心,认可了自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对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并充分发挥自然界的作用,自然界的植物、动物、水、光照、土壤、大气等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可分割,设计师要把场地内以及场地周边的自然因素都考虑在内,反复思考、勘察、调研、总结等,在不对大自然造成威胁的情况下进行人类活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虽是场地的使用者,但不可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3.1.2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自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便更加注重自然资源利用率、环境的保护性开发,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都更加注重保护后人的利益,对资源和环境有节制、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开发利用。

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

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

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摘要:由于人类对园林绿化设计的需求日益增加,新建筑的设计思想和现代的园林绿化必须结合起来,注重保障现代园林绿化设计的科学化。

本文重点从现代生态化主义景观设计内容和遵循的审美准则进行剖析,并从现实出发,探索生态文明在当代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生态化;环境园林绿化建筑设计从上世纪开端产生,并在逐步的发展中已趋于熟成化。

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不断增多,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文明意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将生态主义与现代园林相结合,也就能有利于促进中国现代园林绿化设计的良性发展。

而从理论上进行生态化的当代景观设计,也就可以为中国现代园林绿化设计发展的趋势提供理论支撑。

1生态主义的起源和发展1.1生态主义的定义生态通常被定义为生物环境科学,目前,人类对生态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样化。

生态的定义,首先由德国物理学家海克尔于一八六六年提出,同时它也标志了中国近代生态学的形成,生态学在初期以研究动植物生态种群为主,后来逐步把研究目标变为人自身问题,即同时探讨自然环境和人的问题,后来生态学也经过了发展,其范围逐渐扩大至研究各种生态问题,如海洋植被、动物、微生物以及人类。

1.2生态主义的标准由于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涨,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建筑设计师将会更多地关注环境的概念。

尽管不能简单地由园林设计师来解决环境问题,但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所体现的生态环保理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1]。

1.3景观生态学风景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门学科。

以景观功能、结构、状态为研究对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80年代末逐渐成为环境、资源和生态研究的一个热点。

德国科学家于1939年首次提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最初的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景观生态学是以地理、生物学为主,而德国学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

1968年,德国举办了第一届风景生态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在各大高校开设专题讲座,极大地促进了风景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

• 环境规划中进行生态设计的要素—生态 决定因素
• • • • 人 自然地理 空间地形 文化
• • • • • •
1)人(人种、民族、年龄、阶层) 思想观念 意识形态(教育、法制、道德、信仰) 生理心理 行为活动(范围、空间、方式) 主观能动性(创意、改造、设计、科学)
• 2)自然地理(自然的形式、力、变化过程) • 地质(土地的自然史和它的土石构成) • 水文(涉及地面水和大气水的发生、循环和 分布) • 气候(占优势的天气条件) • 生态(对生命和活动物质的研究)
• 环境景观规划的生态意识:
• 1)生态学原理是客观规律,并非人力所能完 全左右。必须尊重这一客观规律,运用生态 调控的的原理,抑制不合理的城市环境建设 现象,使之保持健康的发展状态。 • 2)生态学机制与原理是调控环境保持其生机 的关键,但必须协同其它学科理论及技术等 来一起进行环境规划。 • 3)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须通过全社会的努 力,多方面的渠道去实现。 • 4)树立整体大环境的环境规划意识。
• 创造一种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 使得景观设计从单纯的关注植物,转向关注 植物与人的关系
• 开创了景观设 计师向景观环 境学家、城市 设计师、区域 规划师迁移的 一场运动。丰 富了景观设计 师的职业内涵 。
“我们要设计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某个 东西,而是一种体验。”—约翰· O· 西蒙兹
• 设计者利用废料塑造公园景观,使得废料循 环使用,从而减少对新材料的使用
其他设计师作品
• 哈克: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尊重并利用基地现有的资源,从已有的元素出发进行设 计,而不是把这些资源、元素从记忆中抹去。经过有选 择的删减后,剩下的工业设备被作为巨大的雕塑和工业 遗迹而被保留了下来

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实践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态景观设计逐渐成为了一门热门的学科和实践领域。

生态景观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既美观又具有生态功能的景观环境。

本文将探讨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和实践,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1、尊重自然尊重自然是生态景观设计的首要理念。

自然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妙的生态系统,有着自身的规律和平衡。

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自然的过程和规律,避免对自然进行过度的干预和破坏。

在设计中,要尽量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和水体等自然元素,让景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而不是与之对抗。

2、生态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关键。

在生态景观设计中,要注重营造多样化的生境,为不同的生物物种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

这包括种植多样化的植物,创造不同层次和结构的植被群落,以及设置多样化的水体和土壤类型等。

通过增加生态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3、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生态景观设计的核心目标。

设计师要考虑景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持续性,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这意味着要选择环保、可再生的材料和资源,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降低景观的维护成本,以及确保景观能够适应气候变化等长期的环境变化。

4、人性化生态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福祉。

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的使用需求和体验,创造出舒适、安全、美观和富有吸引力的景观空间。

这包括合理的布局和流线设计,提供充足的休憩和活动设施,以及营造宜人的微气候环境等。

二、生态景观设计的实践1、场地分析在进行生态景观设计之前,对场地进行深入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对场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植被现状、水文状况以及周边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生态设计的理念有哪些方面

生态设计的理念有哪些方面

生态设计的理念有哪些方面
生态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理念,旨在创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它涉及
到多个方面,包括建筑、城市规划、产品设计等各个领域。

在生态设计的理念下,设计师们注重考虑环境的影响,尊重自然规律,以及寻求与自然共生的方式。

以下是生态设计的一些方面:
1. 可持续性,生态设计强调可持续性,即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和环境的保护。

设计师们会选择可再生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等方式来确保设计的可持续性。

2. 自然元素的融入,生态设计强调将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中,比如利用自然光
线和通风,使用植物装饰等,以营造自然舒适的环境。

3. 循环利用,生态设计鼓励循环利用资源,比如设计可以被拆卸和重复利用的
产品,以及利用废弃物进行再生产的工艺。

4. 生态系统的考虑,生态设计注重考虑整个生态系统,而不是单一的设计元素。

设计师们会考虑到设计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5. 社会责任,生态设计也包含了社会责任的理念,设计师们会考虑到设计对社
会的影响,包括社区的融合和人们的健康。

总的来说,生态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理念,它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注重可持续性和循环利用,同时也考虑到社会责任和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设计的理念将会在未来的设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戏水池和自然水沟。 该系统主要为游人提供达到GB38381988类水标准的戏水,亲水活动的公 益场地。为公园增添了欢笑。
生态规划理论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中国的城市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以城市更新和旧城保护及适应性再开发并存共生的 新阶段,而其主要内容就是大量的产业类建筑与地段的功能置换。
无论从方法上,将生态学引入到景观规划的努力中,还是在技术发展方面,麦克 哈格都在关键时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巨人。他所留 下的遗产尤其值得当今中国景观设计研究人员借鉴。
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的整体,除了考虑生态原则,还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同 时也属于艺术的范畴。
1.西雅图煤气厂原状
在设计中,尊重基地现有的东西,从已有的出发来设计公园,而 不是把它从记忆中抹去。
5
工业设备经过有选择的删减,剩下的成为巨大的雕塑和工业考古 的遗迹而存在。
6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土丘上的日咎
活水公园的造型师一条大鱼,喻 示着人、水、自然相互依存,“鱼水 难分”。
生态设计特点
活水公园的人工湿地是以一种片状池塘的形式(阶梯式)出现,无论从形式 上还是管理方式上,都和湿地有一定区别。过滤的方式从机理上主要有:1.基质 的过滤原理和饮水机相似;2.植物的吸收;3.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活水公园 的设计采取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厌氧沉淀生态系统
5.设置水禽栖息地。 在农田,养殖场及房子附近设置了人 工鸟巢等设施,吸引鸟类栖息。
6.规划湿地水道。 保存了湿地中生态保存较好,面积较 大的水面,连通部分封闭的小面积水 体。通过增加水陆关系的变化,延续 其自身良好的生态系统。
4.成都活水公园
成都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 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位于中国四 川成都,占地24000多平方米。取自府 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 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 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 界由“浊”变“清”、由“死”变 “活”的生命过程。被看作“中国环 境教育的典范”,是世界上第一座以 “水保护”为主题,展示国际先进的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城市生 态环保公园。
生态设计的表现形式
1.反映生物的区域性; 2.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 3.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通风和降水; 4.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 5.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利用废弃的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维护 的成本; 6.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 7.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8.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
2.植物塘、床系统(净水池)是活水公园展示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工艺的核 心部分,生长浮萍荷花灯水生植物和芦苇菖蒲等挺水植物,并伴生各种鱼类,青 蛙蜻蜓和大量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组成了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塘,床生物群落。
3.养鱼塘系统 该系统主要养殖观赏鱼类和水草,这 些鱼类多以各种藻类和微生物为饲料, 同时也排出鱼粪等有机物,促进藻类 植物生长。
3.公园内各式各样的桥梁和四通八 达的步行道一起构成道路系统。
4.功能各异的使用区和构思独特的 花园自成体系。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开发设计 确定了四条基本的生态指导原则:
1.保留构建物。 工厂中的构建物都予以保留,部分构 建物被赋予了新的使用功能。 2.废弃材料的再利用。 例如,砖被收集起来用作红色混凝土 的骨料,煤、矿砂和金属物被用作了 植物生长的媒介。 3.水的循环利用。 污水被处理,雨水被收集,引致工厂 中原有的冷却槽和沉淀池,经过澄清 过滤流入埃姆舍河。 4.尊重且改进当地生态系统。 工厂中的植被均予以保留,荒草地任 其自由生长,炼焦厂和铁轨两边长满 了白桦树和柳树。总之,园区的植被 是优良的本地品种和外来品种的有机 结合。
2009年11月03日,浙江杭州西溪 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 录。
生态设计特点
1.加强原生态保护。 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 生态观赏区。 2.恢复湿地的水生态。 在湿地内全部实行管网配置,同时建 立了生态净化系统。
3.三加强巩固地形。 捻泥清淤,用“贴”泥的办法来加 固塘堤。 4.四优化植被配置。 原有的柿林,竹林,梅林都被保留。
景观结构规划图
高炉公园,全园的制高点。游人可登高远望,并进入炉身,炉台进行参观。
长300余米的原工业运输大桥,通过改造形成高架观光道,从上可观仓库花园 系列和水景园。
钢架掩埋而成的大地景观
3.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 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 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 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 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 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 国家湿地公园。
生态主义
景观规划设计思潮
生态规划理念
1.从人类中心到自然中心的转变
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核心,以人类与生物圈和非生Hale Waihona Puke 圈的相互依赖、相互滋润 为出发点。
2.可持续发展
生态主义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通过 提高对自然的利用率,加强废弃物的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手段实现能源与资源 利用的循环和再生性、高效性,通过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 衡。
2.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彼得拉茨 设计的杜伊斯堡风 景公园 是位于德国鲁尔区的埃姆 舍公园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
整个公园分为四个景观层面。
1.铁轨公园结合高架步道营造了公 园中的最高层,建立了与各个市区 间的联系,增强了城市沟通强调了 开放性功能。
2.在公园的底层上是水景景观层, 利用以前的废水排放渠收集雨水。
拉兹教授所倡导的“废墟式保护”也许不完全切合中国文化观念和一般公众和政 府的期望,但是由此引发的对城市产业类建筑的保护和改造再生问题的关注和特殊解 决思路,由于其具有资源利用、经济效益以及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意义 和价值,却不能不对我们今天有重要启发,也是我们思考中国同类问题时的重要参照。
THANKS!
一些机器被刷上了红、黄、蓝、紫等鲜艳的颜色,有的覆盖在简单的坡 屋顶之下,成为游戏室内的器械。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中在高塔下日光浴的人群
工业设施和厂房被改建成餐饮、休息等公园设施,原先被大多数人认为 是丑陋的工厂保持了历史、美学和实用的价值。工业废弃物作为公园的 一部分被利用能有效地减少建造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生态主义在景观中还有一些视觉化的表现,如在西方城市中一些人造的非常现 代的建筑环境中,种植一些美丽未经驯化的当地野生植物,与人工构筑物形成对比; 在城市中心的公园中设立自然保护地,展现荒野的景观,不设任何游览与服务设施。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乡土景观的视觉和精神上的需求,还具实际的 生态价值,它能够为当地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一个自然的、不受人干扰的栖息地。
3.把景观作为生态系统
在生态主义景观中,景观的内涵不局限于一片美丽的风景,而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活 空间,是一个由陆圈和生物圈组合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这样的景观设计不仅只 是处理视觉的问题,而是要处理更大的环境,即城市环境、人类居住的环境与自然 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4.以生态学相关原理为指导进行设计
生态学中的整体论、系统论和协调机制是指导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根本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