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知识点、习题、答案】
爱护水资源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爱护水资源【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养成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时代责任感。
【教学重点】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教学难点】水体的污染【教学过程】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同样也离不开水。
因为水和空气一样,也是人类及自然界各种动物、植物生存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阅读思考】1.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淡水资源有多少?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3.水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污染水源对人类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防治和保护?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提问】根据同学们看书和你对水的了解回答问题【小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首先是江河、湖泊、海洋,还有地下水,另外在大气中以及动、植物体内也都存在有大量的水。
仅江河海就占了地球的表面积的3/4,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淡水仅为总水量的1% 。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地理知识,我国的水资源是怎样的?我国是缺水的国吗?【讲述】我国水资源是较为丰富的,但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分布不均,我国东南部地区湖河流较多,而西北部地区就较少。
虽然我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
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而且我国还是耗水量很大的农业大国,因此我国属于缺水国。
二、爱护水资源【提问】结合教材中的介绍和你对水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了解,说说水有哪些用途?【小结】工业用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进行纺织、造纸、炼钢、发电、生产化肥及各种化工产品。
农业用水灌溉,粮食、水果、蔬菜的丰收就有了保障。
日常生活离不开水;洗衣、洗澡、各种饮料食品,生病了吃药、打针等。
设想,如果缺了水,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讲述】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是有限的,随着现代工业、农业发展,淡水在许多城市已面临短缺的危机。
同时大量的各种废水、污水,使自然水系受到严重污染。
《爱护水资源》参考教案

《爱护水资源》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状况,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行为。
3. 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途径,提高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状况: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节约用水的方法、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3. 爱护水资源的实际行动:学生身边的例子、社会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水资源的状况、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爱护水资源的实际行动。
难点: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资源的知识、水资源保护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水资源保护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节水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爱护水资源》教案。
2. 课件:水资源状况、节约用水方法、水资源保护措施等。
3. 实践活动材料:节水标语、节水桶等。
4. 视频资料: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宣传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水资源的动画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水资源的状况,包括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讨论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节水措施。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2. 学生反馈:学生对水资源的了解程度,对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对实践活动的主观感受。
八、课后作业:1. 调查家庭节水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2. 设计一个节水标语,宣传节水重要性。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实践活动的情况。
2. 课后作业:调查报告、节水标语、感悟文章的质量。
第四章第二节《爱护水资源》教案(人教版选修1)

主要原理:通过加碱中和酸或加酸中和碱的污水处理方法;
常用试剂:碱熟石灰;酸硫酸和二氧化碳
Ca(OH)2+ H2SO4=== CaSO4+ 2H2O
H2SO4+ 2NaOH === Na2SO4+ 2H2O
(3)沉淀法
主要原理:加沉淀剂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的污水处理方法;如在含汞离子的水中加入硫化钠就可以使汞离子转化为硫化汞沉淀除去。
Hg2++ S2-=== HgS
(4)氧化还原法
主要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除去水中有毒物质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引入]在了解了以上水体污染及其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
[板书]二、改善水质
[讲]重复利用废水,回收废水中的有用成分。减少废水排放量,采用革新工艺,降低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加强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等。
[投影]案例2:赤潮
据报道2003年5月28日~6月2日,渤海辽东湾的葫芦岛接连发现两次赤潮,总面积达140平方公里,其中约有60平方公里在该市的水产养殖海洋监控区。在赤潮区的海洋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给渔业带来严重损失。
据悉,近年来,赤潮在我国近海呈现频发之势,赤潮灾害严重威胁我国海域生态环境,并给海洋经济带来巨大损失。2000年我国近海共发现28次赤潮,面积累计超过1万平方公里。仅辽宁、浙江两次较大赤潮造成的渔业损失就近3亿元。
3.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铅、铬、汞、镉等)盐类、氰化物、氟化物、砷化]物、酚类、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农药等。
4.致病微生物包括各种病毒、细菌、原生物等。
5.耗氧污染物有些有机物和无机物,能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使水发黑变臭,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来看问题。
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2)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状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
从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二是水资源的保护:从节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
这部分内容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培养学生节水、爱水的意识俄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分析1、本课题主要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了解本地水资源情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
并配合收集的资料、图片,加深印象;2、在爱护水资源的内容中,以学生调查为主,收集有关水污染的资料、图片、漫画以及污水样品,然后经讨论、分析得出有关水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3、综合上述两点,让学生形成节水意识,并在家庭用水调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4、本节课的教学形式可多样化,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可组织学生出墙报、写论文、演讲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问题,增强节水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 教学重、难点: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2.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2)制作水体污染来源示意图的多媒体课件;(3)从网上下载节水标记和水污染漫画等图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观看资料,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来看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2)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爱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及措施2.世界水资源分布情况、可利用水资源情况。
3.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沙漠)旅游,你觉得你首先应该带的是什么?(水)为什么首先想到的是水呢?谈谈你的想法。
沙漠中水资源如此的宝贵,那么其他地方?整个世界呢?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来了解。
[板书]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本爱护水资源的内容,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通过课件播放(一).地球上的水资源1.地球上的总储水量?(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总水量约为1.39x1018m3)2.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态?(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3.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洋,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4.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有多少种?(80多种)5.既然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我们还说缺水?还要节约用水?6.淡水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多少?(淡水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冰川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的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占其中的30.5%,即1.07x1016m3)(二)我国的水资源1、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7x1012m3)2、中国水资源居世界第几位?(第六位)3、中国的人均水量?(2048m3 ,居世界第八十几位)4、中国的水资源分布状况?(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北部严重缺水)二、爱护水资源(一)、节约用水为了使整个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好风尚,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8年7月1日在全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爱护水资源》参考教案

《爱护水资源》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现状,提高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 让学生掌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环保行动力。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重要性2.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3. 节约用水的方法4. 保护水资源的具体行动5.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资源的重要性、节约用水的方法、保护水资源的具体行动。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节约用水的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水资源浪费和保护水资源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爱护水资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节约用水行动,如关闭水龙头、收集雨水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图片,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
2. 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阐述水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强调爱护水资源的意义。
3.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介绍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污染状况,让学生了解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
4. 教授节约用水的方法:讲解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如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设备等。
5. 讨论保护水资源的具体行动: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引导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6.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呼吁学生行动起来,爱护水资源。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制定一个月的节约用水计划,并监督执行。
8. 课后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水资源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节约用水方法和保护水资源行动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提出的建议的可行性。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水资源的重要性、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节约用水的方法等知识点。
【精编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谈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
这里只给学生讲述了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获得。
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
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爱护水资源,主要介绍了水的分布及其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水资源的保护三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本节主题是学生从小耳熟能详的,但是“为什么要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来爱护”、“水资源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改善”却是他们知识的空白点。
在素材的选择上有意识的挑选学生未知的或知之甚少的材料,这些材料新颖、典型,富有吸引力。
在表现方法上,采用对比教学、运用多媒体来呈现,充分引起学生的共鸣,唤醒学生主人翁的意识。
学生“自我”摆进来,给心灵以触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生学到快乐,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3.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教学难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引入】播放视频《这才叫水视频!》创意短片。
【过渡】水是孕育和维系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人体含水量约65%,水母含水量约95%,鱼类含水量约70%,离了水,地球上的万物将不复存在。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认知与技能1、了解世界以及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及环境状况;2、知道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的自然资源;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水资源及其污染状况,培养学生搜集与整理材料等信息处理的能力;2、通过参观访问,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的学习,了解水资源的丰富和淡水资源的短缺,感受到淡水资源缺乏离我们并不遥远,节约用水迫在眉睫;2、通过设计家庭的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坚定信念;二、课前准备提前一星期让学生搜集有关水资源和节水的资料。
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查询、访问包头自来水公司、去黄河及水库采访等途径搜集必要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
【板书】一、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1、水是原料2、水是介质3、水是能量载体【讲解】水的作用如此之大,地球上的水又如此之多,可是当今世界上却有80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面临着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我国也属于缺水国家。
(激起学生的震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上网查找的有关资料,归纳总结世界及我国的水资源的状况。
几个国家的水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比较:我国的地理自然条件复杂,降水量的分布不均衡,造成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加剧了缺水状况。
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
全国有400多个大中小城市缺水,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多个,每年因为缺水影响工业产值2000亿元以上,影响城市人口约4000万人。
(充分利用学生自己查找的资料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简单介绍】我国缺水的类型有三种: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工程型缺水。
特别是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
介绍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由绿洲变为沙漠的事实。
【板书】水资源是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板书】二、水体污染的危害及其对策水的污染与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构成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查找的有关资料,自己归纳总结工业、农业、人类生活三方面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并讨论分析带来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1课时水体污染的危害●课标要求通过典型的水污染实例认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能说出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课标解读1.通过“日本水俣病和痛痛病”“赤潮”和“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泄漏事件”3个典型案例掌握重金属污染和植物营养物质污染,以及石油污染。
2.知道哪些物质能够污染水体,认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教学地位水污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本节主要通过典型案例介绍水污染的危害。
涉及化学学科内容相对较少,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水污染的危害,形成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新课导入建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七大水系中已有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合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合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哪些物质会污染水质?水污染又有哪些危害?让我们通过本节学习了解相关知识。
●教学流程设计步骤1:课前自主预习,初步认识水体污染的危害。
⇒步骤2:提出问题:你认为教材图4—18、图4—19和图4—20想告诉我们什么?你从图片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步骤3:学生思考、讨论、发言:略。
(参考:仅存有限的洁净之水,是盛载地球人的生命之舟,破坏、污染水资源,就是在制造倾覆灭顶之灾;与一条条江河水系被轻易地污染相比,保护和利用好每一滴洁净的水离我们更近;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生命……)⇒步骤4:提出问题:你了解水体污染的种类和危害吗?⇓步骤7:检验测评,课后巩固。
⇐步骤6:课堂小结,常见水体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步骤5:布置任务:将学生分组,每一个小组介绍一种类型的水体污染,如重金属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污染、农药污染等,可以不限于教科书中的内容。
还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如体验水俣病和痛痛病的痛苦、赤潮和石油污染的危害等。
1.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水体污染的原因(1)工厂排出的废水。
(2)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3)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4)石油泄漏造成的海水污染。
(5)放射性污染。
(6)热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水体污染的危害加剧水资源的短缺破坏水中生态系统平衡,对水中生物系统工业、农业和渔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1)主要污染物: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和铬(Cr)等。
(2)主要来源:化工、冶金、电子和电镀等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水。
(3)造成危害的过程重金属污染物――→(通过水中的食物链富集)浓度增大―→人体摄入而中毒。
重金属还可被微生物转化为毒性更大的有机化合物,如:无机汞转化为有机汞HgCl 2+CH 4CH 3HgCl +HCl 。
2.植物营养物质污染(1)植物营养素来源主要来自于含N 的蛋白质和含P 的洗涤剂和磷肥。
(2)形成过程蛋白质分解过程:蛋白质→氨基酸→氨――→O 2微生物HNO 2――→O 2微生物HNO 3→硝酸盐(水生植物的养料)。
涉及的相关反应:2NH 3+3O 22HNO 2+2H 2O,2HNO 2+O 22HNO 3。
(3)危害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溶解的氧,并释放出养分,而使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在江河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湾出现叫做“赤潮”。
3.其他污染物石油泄漏、农药的广泛使用,工业废水中的酸、碱、盐等。
海湾中出现的“赤潮”现象是否是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的自然现象?【提示】“赤潮”现象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使用磷肥,或排放含N、P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而导致的一种水体污染现象。
①日本水俣病和痛痛病发病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水俣病是汞中毒造成的,痛痛病是镉中毒造成的。
②为什么我国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衣粉?【提示】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国已于2000的放射性废物化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见下表)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某市一条长约50千米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经环保部门测定,被污染的河水pH在1~4之间,其他水质指标也严重超标。
2002年6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地表水质量作了明确规定,部分指标如下(除pH外,各项目的单位:mg/L):A.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pH试纸D.碳酸钠溶液(2)材料中所指出的“氮”“磷”“锌”“铅”,是指()A.单质B.元素C.离子D.分子(3)经测定,该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铅的质量分数为(1×10-5)%。
则该污水的水质属于(设该污水的密度为1 g·cm-3)()A.Ⅰ类B.Ⅲ类C.Ⅳ类D.Ⅴ类【解析】(1)测定河水的酸碱度最好用pH试纸。
(2)材料中所指出的“氮”“磷”“锌”“铅”,应是元素。
(3)1 L溶液中铅的质量=1 000 mL×1 g·cm-3×1 000 mg/g×(1×10-5)%=0.1 mg。
【答案】(1)C(2)B(3)DN、P、K属于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属于植物营养物质污染;Zn、Pb等属于重金属元素,引起的污染属于重金属污染;pH是显示水的酸、碱性指标,即检测酸、碱引起的水体污染。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取水样分析发现:含氧量明显偏低,浑浊度增加,藻类含量比正常情况下偏高很多。
(1)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就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
处理污水时是否需要除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处理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C.含磷的污水排放到自然水中能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无关紧要(2)无机氮、无机磷的化合物大量排入近海地区,会引起哪些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减少藻类植物,采取下列哪一措施最为有效________。
A.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B.完全除去肉食性鱼类C.大量引入吃浮游动物的鱼类D.完全除去吃浮游动物的鱼类(4)你认为治理水域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B、D三项会使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生活污水中含较多的N、P营养素使水质富营养化。
(2)无机氮、无机磷的化合物排入海中,会使水质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缺氧使鱼类死亡;赤潮;饮用水水质变坏等。
(3)浮游生物分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类,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如藻类)为食。
(4)治理水污染关键是提高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控制污水排放,有效治理污染水域。
【答案】(1)C(2)①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缺氧使鱼类死亡;②发生赤潮现象;③富营养化加快了湖泊的消亡速度,使饮用水水质变坏,危害人类健康(3)D(4)①加强法制观念,坚持以法治污;②强化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③采取有效措施治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应达标排放【教师备课资源】赤潮及其危害(1)“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他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
(2)赤潮的危害:首先,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因此也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其次,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黏液,黏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其窒息死亡。
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毒死亡。
人类食用含有毒素的海产品,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再次,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在尸骸的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溶解的氧,造成水中缺氧,引起虾、贝类的大量死亡。
水污染原因危害种类重金属污染其他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物营养物质污染1.下列情况可能引起水体污染的是()①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②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③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排放不当;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石油运输过程中因泄漏流入江河;⑥原子核反应的残留物随意排放A.①③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引起水体污染的原因很多,有重金属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泄漏污染,农药化肥使用不当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等。
【答案】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解析】赤潮是因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含氮、磷等生活污水,使海水富营养化,导致海水中藻类物质疯长的结果。
赤潮发生使海水含氧量急剧减少,严重影响鱼类和贝类生长。
【答案】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俣病是因为长期食用富含汞的鱼和贝类而造成的慢性汞中毒B.水俣病是因长期食用用含镉的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C.日本的水俣病是无机汞引起的汞中毒D.深海的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浓度大【解析】水俣病是因长期食用含汞的鱼和贝类等而造成的慢性汞中毒。
而且是无机汞转变为有机汞而引起的汞中毒。
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水中的食物链:海藻——海洋微生物——小鱼——海鸟被富集,浓度逐级加大,海鸟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浓度大而不是深海的生物。
【答案】A4.生活中处处是化学,我们可以用化学的视角去解决、解释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中富含氮、磷的废水可排放到河流、湖泊中,有利于淡水养殖B.酸雨是酸性的降水,所以pH小于7的降水就是酸雨C.使用二氧化硫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D.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对人体无害【解析】含氮、磷的废水排到河流、湖泊中会引起“水华”;pH小于5.6的降水叫酸雨;有机氯化物有毒。
【答案】C5.随着上海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每天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黄浦江;农村养殖、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猪饲料由“水花生”等天然饲料转变为人工复合饲料。
农作物施肥由人畜粪尿变成以化肥为主,而大量的人畜粪尿也被倒入河流,造成黄浦江水体严重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