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

合集下载

区分遗传方式中的几个易混概念

区分遗传方式中的几个易混概念

区分遗传方式中的几个易混概念[摘要]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决定了解题的准确度和速度。

遗传题在每年高考中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而学生往往对有关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伴性遗传、母性效应等遗传方式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从而导致失误,该文现结合例题将其概念及其区别进行初探,以期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伴性遗传母性效应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两种遗传方式(伴性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但近年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其他遗传方式如母性效应、从性遗传等往往是以材料或信息的方式给出,学生对其概念理解不够透彻。

为此,该文将以上几种遗传方式的概念及其区别总结如下,与读者共同探讨。

1.概念细胞核遗传:染色体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也称为非孟德尔遗传,核外遗传。

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即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属于细胞核遗传。

母性影响又称为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由母体的核基因型或积累在卵子中的核基因产物所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从而导致子代表型与母本表型相同的现象。

2.异同2.1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异同:2.1.1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细胞核遗传F,性状正反交结果相同,即子一代均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细胞质遗传时,正反交结果不同,F1性状均与母本相同,即母系遗传。

2.1.2细胞质遗传时,两个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不会像细胞核遗传那样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在遗传实验题中,判断性状的遗传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常用正交和反交的结果来判断。

若正反交结果表现一致则为核遗传;反之,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则该性状的遗传为质遗传。

2.2细胞质遗传与母性效应的异同2.2.1例2(2008唐山一模):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

高中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特色:母系遗传;无必定分别比;同一植株可能表现多种性状。

最能说明细胞质遗传的实例:紫茉莉质体遗传。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 都能自我复制,并经过转录、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构造原核细胞:非编码区+编码区真核细胞:非编码区+编码区(外显子+内含子)人类基因组计划意义:遗传病的诊疗、治疗;基因表达的调控体制;推进生物高新技术发展。

在调控序列中,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游的RNA 聚合酶联合位点。

在真核细胞中,每个能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都含有若干个外显子核内含子。

基因工程基础:各样生物都拥有同一套遗传密码。

基本步骤:提取 → 联合 → 导入 → 检测和表达。

提取目的基因:直接分别、人工合成。

当表现出目的基因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达成了表达过程。

基因工程能为人类开拓食品根源。

基因剪刀——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微生物)基因针线—— DNA 连结酶基因运输工具——运载体(质粒、病毒)最常用的质粒:大肠杆菌的质粒。

运载体条件:复制并稳固保留;多个限制酶切点;拥有某些标志基因。

应用技术生产药品转基因工程菌胰岛素、扰乱素、白细胞介素、疫苗基因治疗转基因健康基因导入缺点细胞农牧食品转基因优秀质量、抗逆性、动物产物、食品向日葵豆、抗虫棉、乳腺细胞(蛋白)环境保护转基因转基因生物净化假单孢杆菌→超级细菌基因诊疗DNA 探针环境检测DNA 探针水质监测(迅速、敏捷)侦察犯人DNA 探针部分 DNA 片段在个体间有明显差别蛋白质工程在试验室里加速进化过程。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之间的关系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之间的关系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之间的关系1.引言1.1 概述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是细胞传递遗传信息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在细胞功能和特征的传递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细胞质遗传主要指的是通过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质组织传递的遗传信息,而细胞核遗传则是指通过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传递的遗传信息。

相较于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重要性。

首先,细胞质遗传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染色体外DNA上,其特点是遗传信息的传递相对稳定。

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含有独立的DNA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和有性生殖过程中的细胞质遗传,这些细胞质DNA可以在后代细胞中相对稳定地传递下去。

因此,细胞质遗传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细胞质遗传与细胞功能的表现密切相关。

许多重要的细胞功能和特征,如能量代谢、细胞呼吸以及光合作用等,都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密切相关。

细胞质遗传的变异可能会引起这些细胞功能的异常或改变,进而导致细胞的生理和形态特征发生变化。

与细胞质遗传相比,细胞核遗传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性。

细胞核遗传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传递遗传信息,这些染色体内含有大部分的基因和遗传信息,编码着细胞的大部分蛋白质和生物功能。

细胞核遗传对于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细胞遗传过程中,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所带有的DNA,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共同决定了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细胞核中的基因调控和表达也会对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功能产生影响。

因此,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相互作用是细胞遗传调控的重要方面,它们共同决定了细胞的功能和特征表现。

综上所述,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它们在细胞的正常发育、功能表现以及遗传特征的传递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深入理解和研究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细胞生物学的奥秘以及人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西生物高考专题二轮课件专题五第2讲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广西生物高考专题二轮课件专题五第2讲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数据:
亲本组合 ①紫色叶×绿色叶 ②紫色叶×绿色叶
F1株数 121 89 0 0
F2株数 451 242 30 81
紫色叶 绿色叶 紫色叶 绿色叶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理论上组合 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 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____________。
(4)细胞核遗传时,正反交结果相同,F1均表现显性亲本的
性状;细胞质遗传时,正反交结果不同,F1的性状与母本相同,
即母系遗传。
热点考向1
遗传两大定律中正常比例的应用
角度一:判断亲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典例1】(2012·福建高考)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 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 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
为aabb,亲本中紫色叶是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F2紫色叶基 因型包括A_B_、A_bb、aaB_,紫色叶为15份,其中纯合子为 1AABB、1AAbb、1aaBB,所以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15=1/5。
(3)组合②中F1自交,F2中紫色叶与绿色叶的比例约为3∶1,
说明类似于一对杂合子自交而另一对纯合,绿色叶为隐性,所 以基因型为aabb,所以可能是aa纯合,则F1为aaBb,相应紫色 叶亲本基因型为aaBB;也可能是bb纯合,则F1为Aabb,相应紫 色叶亲本基因型为AAbb;所以紫色叶亲本基因型为AAbb或aaBB。 F1基因型为aaBb(Aabb),与aabb杂交类似于测交,所以紫色 叶与绿色叶的比值为1∶1。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

细 胞 质 遗 传 的 系 谱 图:
c c c c
遗传特点:母系遗传 (遗传与性别无关)
正交
× 母本 父本
反交
× 母本 父本
(显性性状) (母本性状)
核基因
质基因
年德国生物学家科伦斯----紫茉莉质体遗传试验 二、1909年德国生物学家科伦斯 紫茉莉质体遗传试验 年德国生物学家科伦斯 接受花粉的枝条 提供花粉的枝条 种子发育成的植株 绿色 绿色 绿色 白色 花斑 绿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花斑 绿色、白色、 绿色 绿色、白色、花斑 花斑 绿色、白色、 白色 绿色、白色、花斑 绿色、白色、花斑 花斑 绿色、白色、
组别 一 二 三 四 婚配方式 父 患病 正常 患病 正常 母 患病 患病 正常 正常 家庭 数量 2 160 155 218 子 正常 0 66 71 102 患病 0 21 16 15 正常 0 59 60 115 女 患病 2 19 16 20
2)致病基因位于 常 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 . ①由于该病为隐性,在第二组婚配方式中,父亲正常, 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则致病基因不可能 在X染色体上; ②在调查的人群中,该病在男性中的患病率与在女性中 的患病率基本一致。
(2007.全国卷)已知果蝇的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 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 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XBXB 、XBYB、 XbXb、 XbYb 四种果蝇。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 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为截毛,雄性 全部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由杂交实验的遗传图 解表示即可) P XbXb X 截毛雌蝇 F1 XByB 刚毛雄蝇
(1)种群中个体的繁殖将各自的遗传物质(基因) 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 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正交和反交 。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的 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3 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 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5 种。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遗传进化是生物必修二的重点内容,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一)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4.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对基因遗传病;另外染色体遗传病中常染色体病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性染色体病有性腺发育不良等.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二)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者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2.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最大的特点是产生新的基因.它是染色体的某个位点上的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既普遍存在,又是随机发生的,且突变率低,大多对生物体有害,突变不定向.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并没产生新基因,只是通过杂交等使本不在同一个体中的基因重组合进入一个个体.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述二种变异用显微镜是看不到的,而染色体变异就是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显微镜可以明显看到.这是与前二者的最重要差别.其变化涉及到染色体的改变.如结构改变,个别数目及整倍改变,其中整倍改变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引伸出一系列概念和类型,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多倍体育种等.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三)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RNA

RNA

RNA:(核糖体RNA)rRNA:与蛋白质共同构成了核糖体。

(信使RNA)mRNA。

转运RNA即tRNA。

还有好多功能性的小RNA,它们会长久呆在核内,有些可以与DNA结合,可以起基因表达调控作用,如RNAi。

1.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区别(1)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但是分布的位置不同。

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在细胞质中。

(2)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桥梁都是配子,但是细胞核遗传雌雄配子的核遗传物质相等,而细胞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卵细胞中。

(3)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性状表达主要通过体细胞进行的。

核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有均分机制,进行均分遵循遗传规律;细胞质遗传物质的载体(具有DNA的细胞器)没有均分机制,而是随机的。

(4)细胞核遗传时,正反交相同.细胞质遗传时,F1的性状均与母本相同,即母系遗传。

2.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除有DNA外,还有RNA(mRNA、tRNA、rRNA),核糖体等。

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自身转录RNA和翻译蛋白质的体系。

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程度是有限的,它们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信息系统控制的,所以它们都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细胞质包含有胞质溶胶及除细胞核外的细胞器。

原生质是由水、盐、有机分子及各种催化反应的酶所组成。

原核细胞内的基因有两种,一是拟核内的大型环状DNA分子,二是质粒,质粒是小型的环状DNA分子,控制着原核细胞固氮,抗药性,抗生素生成等性状。

真核细胞内的基因包含核基因和质基因。

质基因在细胞质内的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DNA上。

人的遗传物质就是DNA。

没有“主要”二字。

只有就整个生物界而言,才可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低等植物指是藻类、苔癣和蕨类植物。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繁殖方式为孢子繁殖,属于无性繁殖类型,异养需氧型。

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区别

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区别

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区别
高中生物学习中掌握重点知识点是生物学习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生物知识点掌握之后在学习起来会变的轻松很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识点之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区别的相关知识,希望对高中生的生物学习有帮助。

一、高中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区别
比较项目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F1表现性状显性亲本性状母本性状(为什幺?)受精卵中遗传物质来源精卵各半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为什幺?)减裂形成子细胞时遗传物质的分配有规律(有什幺规律?)随机、不均等物质基础细胞核中
DNA(载体是什幺?)细胞质中DNA(载体是什幺?)二、高中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联系:⒈生物体大部分性状是受核基因控制,核基因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有些性状受质基因控制。

⒉核遗传和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

质基因也可以自我复制,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⒊核遗传与质遗传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高中生物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如下
遗传物质的载体遗传规律正、反交结果性状分离及分离比细胞核遗传染色体三大遗传定律相同有,有一定分离比细胞质遗传叶绿体、线粒体母系遗传不同有,无一定分离比高中生物定律的比较
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研究对象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隐性关系

没有
子代分离比
有一定的分离比
无一定的分离比(可能出现分离)
正反交结果
相同(伴性遗传时可有例外)
不同
配子中基因的配方式
减半均分
随机分配
基因突变
频率低,不一定表现出来
频率高,突变的一定要表现出来
遗传信息传递方式
中心法则
遗传自主性
全自主
半自主(受核基因控制)
转录翻译系统
各自独立
转录场所
细胞核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
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
遗传本质
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基因位于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基因存在形成
成对存在
单个存在
基因的传递方式
父母双方传递
仅由母方传递
遗传特点
孟德尔遗传
母系遗传
子代表现型
由显隐性关系决定
完全由母方决定(大多表现母方性状)
线粒体和叶绿体
翻译场所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
对性状的控制
控制全部性状
仅控制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少量性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