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常见肿瘤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6.5.1)--肝脏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学(6.5.1)--肝脏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原发性肝癌 CT 表现
肝癌 – 原发性肝癌(弥漫性)
(三) MRI 表现
信号
1 、 T1WI 像低信号、 T2
WI 像高信号
2 、瘤灶中
心可有脂肪变性、囊变、坏死、出血等
而出现不同的信号
镶嵌样结构:
纤维
间隔或坏死灶将有活性的瘤结节分隔使
瘤内信号不均
重 T2 像: TE 时间的延长而信号逐渐减
影像表现
(一) DSA
供血动脉增粗,肿瘤血管,肿瘤染色, AVF
肝癌 – 原发性肝癌
血管造影表现: 供血动脉增粗,肿瘤血管,占位 征象,肿瘤染色和充盈缺损影,静脉早期显影, 门脉推移、狭窄、栓塞。
肝癌 – 原发性肝癌
肝癌 TAC
E
(二) CT 表现
形态及边缘
(1)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 (2) 边缘清晰—有假包膜 ( 晕圈征 -Halo si gn) 纤维组织增生
含脂质、出血、细胞内糖元较多或铜沉积。 HCC 周围肝组织含锌量较多,可致 T1WI 信 号降低, HCC 可显示为相对高信号。
小 HCC 的 T2WI MRI 表 现
1. 中、低分化的和 >3cm 的 HCC 呈现为高 信号者居多。 2.<3cm 的 HCC 约 60% 为高信号,约 40% 为等或低信号。 3. 高分化 HCC 不少呈现为等信号,少数 H CC 呈现为低信号(与 DN 相仿)。 4. 小 HCC T2WI 信号强度表现的原因不甚 明确。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细胞类型。
HCC 病理分型
大体病理: 1 、巨块型:直径≥ 5cm ,单个,
或多个结节融合而成。 2 、结节型:单个或多个,直径< 5cm
3 、弥漫型:结节小,弥漫 而均匀分布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占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 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
转移性肿瘤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 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边界相对清晰,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增强扫描时强化 相对均匀或不均匀。
05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 呈均匀强化;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 包括肝实质内巨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 不清,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坏死等; 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可
伴有钙化、坏死等。
04
肝脏肿瘤的分类
总结词
肝脏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 中最常见的是肝癌。
详细描述
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局灶 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这些肿瘤通常生 长缓慢,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较好。而肝脏 恶性肿瘤则以肝癌为主,肝癌可以分为原发 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 发生在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肝癌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目录
• 肝脏肿瘤概述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01
肝脏肿瘤概述
肝脏肿瘤的定义
总结词
肝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详细描述
肝脏肿瘤通常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这些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慢性肝炎、肝硬化、 长期酗酒等。根据其性质,肝脏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病理学、生物学行为、治疗和 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肝转移瘤CT影像诊断

肝转移瘤CT影像诊断

【诊断要点】
1.症状和体征: 1)肝转移瘤常以原发癌肿所引起的症状为主要表现。 2)当肝转移瘤灶较大或较多时,则会出现转移瘤症状,与原发性肝癌相仿,如乏力、
消瘦、肝大、肝区疼痛和腹部肿块。 3)后期有黄疸、腹水、发热和恶病质等。
2.实验室检查: 1)95%的患者AFP阴性,少数来自胃、胰腺、卵巢癌的肝转移瘤AFP可轻微升高
【CT表现】
肾癌肝转移 A~D.增强扫描 肝内不同层面 均见高密度强 化结节(↑)
【CT表现】
➢ 2.增强扫描: “牛眼征”表现为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边缘为较高密度强化,最外层
又低于肝实质。多为平滑肌肉瘤、恶性神经鞘瘤和肉瘤的肝转移。 较小的病灶可有囊变,是肝转移瘤的特征。囊肿性转移瘤有时可见壁
PAGE
THANKYOU
低密度,显示为同心圆状。
【CT表现】
胃癌肝转移 A.CT平扫见肝内分布均匀、大小相仿的类圆形低密度结节,腹主动脉右侧膈肌脚后淋巴肿(↑); B.增强扫描见病灶边缘轻微强化,中心无强化
【CT表现】
结肠癌肝转移伴钙化 CT平扫见肝内大小不一的低 密度病灶,其内见多发菜花 状高密度钙化(↑)
【CT表现】
【CT表现】
➢ 1.CT平扫: 病灶的分布:病灶小而多是肝转移瘤的特点,病灶越多,大小分布越
趋向均匀。 病灶形态:绝大多数为圆形,个别大病灶外形可不规则或呈分叶状。 病灶密度:肝转移灶多为低密度,3%有钙化多见于结肠癌、胃黏液癌、
卵巢癌和乳腺少病灶中心为更
腹膜后纤维肉瘤肝转移 A.CT平扫见肝内多个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病灶,边缘尚清晰,部分病灶中心呈更低密度; B.增强扫描见病灶边缘强化,病灶中心更低密度不强化,较大癌灶见高密度强化假包膜,左侧腹腔内有多个 转移灶与胃及肠管相连(↑)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诊断[1]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诊断[1]

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理 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理
大小: 数毫米~数厘米 单发 多发 数厘米 > 5CM称巨大血管瘤 称巨大血管瘤 先天性肝血管畸形中心静脉和门脉系统 发育异常 肝实质中扩张的异常血窦内衬 单层血管内皮细胞 血窦内纤维组织不完 全分隔形成海绵结构 , 血窦内充满血 血窦内血栓形成 钙化 液化
肝实质发育异常的血窦
低密度肝实质内 正常血管通过
肝脂肪
肝脓肿
均 2、单发或多发 、单房或多房病 3、圆或类圆肿块 边缘多数不 环征(靶征): ):肿块周不同 4、环征(靶征):肿块周不同 的 水肿(外环)、 )、纤 环形带 —水肿(外环)、纤 芽 组织(中环)、 )、炎性坏死组 组织(中环)、炎性坏死组 (内环) 内环) 5、脓肿壁强化 6、病灶内气体
肝 脏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广西医科大学 医学影像教研室 黄仲奎
目的与要求
了解各种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 查意义 掌握常见肝脏肿瘤的影像学 现特别是血管瘤、肝细胞癌 现特别是血管瘤 和MRI特征性表现 特征性表现
肝肿瘤
良性 海绵状血管瘤 肝细胞腺瘤 局灶性结节增生 错构瘤 转移癌 恶性 肝细胞癌 胆管癌 肉瘤
肝细胞癌诊断标准
• (1997年首届全国肝癌防治研究会 年首届全国肝癌防治研究会)
• 1. 病理诊断: 组织学证实 • 2. 临床诊断: 具下列条件之一 无其它 具下列条件之一a 肝癌证据,AFP阳性或放免法 ≥ 500 ug 阳性或放免法 持续1个月或 ≥ 200ug/L 200ug/L持续2个月b. 肝癌 临床表现,ECT CT ANGIOGRAPHY X ECT X-RAY 酶 学检查有3项阳性并在腹水中找到癌细 项阳性并在腹水中找到癌细 胞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肝脏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肝脏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小肝癌:直径小于3cm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 〈3cm。
临床症状呈多样性,化验检查AFP常升高,阳性率大 于70%。
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容易侵犯血管、胆管及淋巴形成 肝内外转移、静脉瘤栓及阻塞性黄疸。
医学ppt
2
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
【肝动脉造影】 肿瘤供血的肝动脉扩张 肿瘤内显示异常肿瘤血管 肿瘤染色 肝血管受压拉直、移位,或被肿瘤包饶 动静脉瘘 肿瘤湖征
指发生在肝内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它部位 者另述。
组织学表现为腺样分化或伴有粘液分泌,富于 纤维性间质,比肝细胞癌硬。
呈少血供型。
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上腹痛及腹块,胆管阻塞出 现黄疸。常有胆管结石病史;AFP阴性。
医学ppt
26
胆管细胞癌影像学表现
【肝动脉造影】 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不明显,可见邻近血管的改变。 【CT】 平扫为边缘不清低密度肿块,瘤内可有钙化、结石。 动脉期肿瘤强化不明显 实质期轻度强化,平衡期强化渐明显(延迟强化)。 近肝门者,肿瘤周围见扩张胆管或肿瘤包埋胆管。 附近肝叶萎缩和门静脉分支闭塞。 【MRI】 表现与肝细胞癌相似。可见瘤周血管受侵、胆管扩张。
肝脏是转移瘤的常见部位之一。
转移途径:血行(经门脉、经肝动脉)、淋巴和直接侵 犯。
多来自消化道、肺、胰腺、肾及乳腺等。
转移瘤的大小、数目和形态多变,以多个结节灶较普遍, 也有形成巨块的。
其组织学特征与原发癌相似。可发生坏死、囊性变、病 灶内出血及钙化等。
临床兼有原发癌症状及转移癌本身引起症状,此外, CEA生高有一定意义。
医学ppt
22
肝硬化、右肝小肝癌
医学ppt
23
左肝癌,门静脉瘤栓
医学ppt
24

肝脏肿块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脏肿块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剂进入后同样清除慢,故延迟纤维组织呈高密度。 胆管细胞癌具有纤维基质,延迟亦呈高密度。
小的胆 管细胞

门脉期
延迟期
延迟期相对低密度:
肝癌——丰富肿瘤新生血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管: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 呈低密度,平扫及静脉期病 变与肝实质缺乏对比。 良性病变——缺乏丰富肿 瘤新生血管:FNH及腺瘤表 现为动脉期快速强化,门脉 期及平衡期均呈等密度。
强化。
胆管细胞癌: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晚期不规则强化,延迟
中心相对致密,对比剂清除较缓慢,提示肿瘤主要由纤 维成分组成,同时纤维化使肝包膜受到牵拉。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胆管细胞癌:延迟期瘢痕组织呈相对高密度
3、不同病理组织影像特点 1)瘢痕组织 (1)影像表现: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血管瘤 肝细胞肝癌(HCC) HCC早期表现 HCC晚期表现
鉴别诊断
肝腺瘤 局灶结节增生(FNH)


Fibrolamellar carcinoma (FLC)
Cholangiocarcinoma Hepatic Metastases
但大部分包虫囊肿不典型。治疗后病变可 出现钙化。
肝囊肿?囊性肝转移?
部分低密度病灶有边缘模糊强化,超声清楚显示病变为强回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声实性肿块。
肝囊肿,部分转移性肿瘤
4、肝包膜凹陷征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乳腺癌肝转移:静脉及延迟期肝包膜牵拉,延迟期纤维组织强化。
FNH
肝转移瘤
胆管细胞癌

肝转移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转移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平扫 门脉期
动脉期 延迟
弥漫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形成
原发性肝癌的MRI表现:
1.T1WI上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 2.信号均匀与否与病变大小有关, 病变较大时往往信号不均;液化坏
死及囊变等在T1WI呈更低信号;而在T2WI呈较高信号;出血在 T1WI和T2WI上均为高信号;而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则为血管 和钙化 3.部分病变形态较规则,呈球型或类圆型,边缘清楚(可见假包膜: T1WI/T2WI均为低信号)或不清楚
肝脓肿MRI平扫及增强
平扫:脓腔呈长T1和长T2信号 脓肿壁的信号稍高于脓腔但低于正常肝组织 增强:脓肿壁呈环形强化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 体检偶然发现,平扫为单发圆形、类圆形低密度,无明显包膜。 • 增强时动脉期、门脉早期均匀明显强化,在门脉晚期、延迟期有造
剂充填,与单发转移瘤容易鉴别。
• 平扫:
常用检查方法的选择
• X线 平片一般难以发现 • CT扫描 主要检查方法 平扫可诊断典型病例
增强 • MRI 可作为CT扫描的补充 • DSA • B超(USG)
乏血供转移转移瘤
• 最常见,好发于胃肠道、肺、乳腺和头/颈部肿瘤 • 强化特点:门静脉晚期正常肝实质强化,少血供转移瘤表现为低密度病变,有时有边缘强
一般无症状多见于3050岁可有afp大多有慢性肝病t1w等或稍低信号稍高等或稍低信号较低信号较低信号t2w等或稍高信号等或稍高信号有时信号不均高信号信号较均匀稍高信号巨块型信号不均强化特点快进门脉期呈等信号强化均匀强化方式与fnh基本一致慢进病灶边缘向中心强化快进快出包膜有假包膜可有纤维性包膜无包膜可有纤维性包膜中心瘢痕星状瘢痕延迟期有轻度强灶内可含有脂肪出血坏死等无延迟期强化大的血管瘤可有纤维瘢痕形成延迟期无明显强化

肝癌影像学确诊标准

肝癌影像学确诊标准

肝癌影像学确诊标准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肝癌的确诊,影像学检查是
至关重要的一步。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可能的转移情况,从而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
依据。

肝癌影像学确诊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检查方法:
1. B超超声检查,B超是最常用的肝癌筛查和诊断工具之一。

它可以清晰显示肝脏内部的肿瘤、囊肿和血管情况,对于初步判断
肝癌的存在和大致范围非常有帮助。

2. CT扫描,CT扫描能够提供更为精细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
肝脏内的肿瘤、转移情况以及血管的情况,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3. MRI检查,MRI检查对于显示肝脏内的肿瘤和周围组织的对
比度更高,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并且对于评估肿瘤的性质和
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有着独特的优势。

4. PET-CT检查,PET-CT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扫描的优势,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代谢情况和转移情况,有助于确定肝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通过以上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肝癌的情况,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转移情况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影像学检查只是肝癌诊断的一部分,最终的确诊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综合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管细胞癌
发生于胆管上皮,少血供肿瘤,生长缓慢
发生于末梢胆管,早期无症状,发生于主 胆管,早起出现无痛性黄疸
发病无性别差异,预后差,多无手术切除 机会
大体结构:环壁生长,浸润性收缩生长, 腔内膨胀生长,息肉样
基质:纤维样、腺样
部位:肝内胆管、肝门、胆总管
相关因素:胆道结石、感染、胆总管囊肿、 化学毒物作用
肝细胞癌
成人最常见肝脏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 增110万例,45%发生在中国,且发病率逐 年上升,我国每年11~13万人死于肝癌,仅 次于肺癌.
肝细胞癌85%有慢性肝病病史,与乙型肝炎 密切相关,肝硬化病人39~50%合并肝癌。
大体类型:巨块型(>5CM) 结节型(< 5CM) 弥漫型(广泛分布细小病灶)
S3段血管瘤小病灶,均匀强化,各期密度与 血窦相当
血管瘤巨大病灶,因中心疤痕,强化未能完全填 充,需与其他含疤痕病变鉴别,关键与血窦比较
鉴别—边缘强化病变
转移瘤、胆管细胞癌等鉴别 左:转移瘤 右:血管瘤
鉴别—逐渐填充
转移瘤、胆管细胞癌等鉴别 上图:边缘强化、逐渐填充,延迟强化,胆管细胞癌
左叶巨大肿块,富血供,强化不均(纤维 板)、灶中钙化——典型FLC
FLC VS FNH
左叶病灶:包膜、钙化,瘢痕、纤维板结 构。动脉期不均匀强化。——典型FLC
鉴别
1.富血供肿瘤:FNH(强化均匀) 血管瘤 腺瘤
2.疤痕肿瘤:FNH (疤痕T2WI高信号) 胆管细胞癌(乏血供)
左:门静脉右支癌栓,富血供 右:门静脉右支癌栓,栓子血管显示
鉴别—其他富血供病变
慢性肝炎病人:S3、S6段各见一富血供病灶
鉴别—肝硬化结节
肝硬化病人,铁质沉着结节 RN/DN与早起肝癌鉴别是难点,近年专业热点
缺血供肝癌
占10%,与透明变、脂肪变有关,影像诊 断困难,注意病灶包膜是否显示
影像特点
包膜 内部“马赛克样”改变:密度不均(坏死、
出血、脂肪变性、纤维化),钙化少见 周围胆管侵犯,血管内癌栓形成 肝硬化背景 增强:富血供,快速流出(快进快出)。
小肝癌:肝硬化背景,富血供病灶,包膜(未展 示延迟期)
巨块型肝癌,包膜、快速流出,内部马赛 克样改变
肝细胞腺瘤
病理:扩张血窦将分化良好的肝细胞成片 分隔,瘤内无胆管、门脉,出血、脂肪变 常见
好发:年轻女性,口服避孕药或相关甾体 类激素、糖原沉积症患者
影像特点
80%单发,20%多发 富血供 脂肪沉积(MRI显示率较高) 出血常见 钙化少见(5%) 包膜:约30%,MRI显示率较高
肿块浸润性生长,胆管侵犯、包膜回缩、 延迟强化——典型胆管细胞癌
肿块浸润性生长,胆管侵犯、包膜回缩、 延迟强化——典型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腺样基质,未见延迟强 化(纤维)
鉴别—包膜回缩
转移瘤
肝脏是转移瘤好发部位,常见原发器官包 括结肠、胃、胰腺、肺、乳腺
肝脏转移瘤,多数多发,77%累及多个肝叶, 仅10%单发。
HCC生物学行为与大小密切相关,浸润、 卫星灶、转移的发生与大小正相关
小肝癌SHCC:单发灶直径<3CM,多发不 超过两个,最大直径和<3CM
我国SHCC切除率70~80%,十年生存率53% 对SHCC,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80%以上HCC病人α-FP升高
治疗:单发灶外科切除,多发或弥漫灶介 入TAC/TACE、放疗
肝脏常见肿瘤 影像诊断
朱峰正
肝脏常见肿瘤
血管瘤 肝细胞癌(HCC) FNH 纤维板层状肝癌(FLC) 肝细胞腺瘤(HA) 胆管细胞癌 转移瘤
血管瘤
肝脏最常见良性肿瘤,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50岁以上多见,发病率男:女=1:4.5
中胚叶起源,为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由多 个大小不等血窦内附单层内皮形成
纤维板状肝细胞癌FLC
HCC罕见亚型 肝左叶好发,膨胀性生长,包膜光滑、完
整,瘢痕常见,钙化更常见 年轻人多见,无肝硬化,AFP不高,手术切
除率高,预后良好
影像特点
巨大肿块,单发,8~15CM 纤维板,贯穿整个肿块, 疤痕圆钝,显示率40%,T2WI低信号 钙化:显示率70~90% 强化:富血供,动脉期强化不均 淋巴结增大:65%
增强表现:富血供,均匀强化95%,延迟期 瘢痕强化(大病灶60~70%,小病灶30~35%)
FNH
富血供,均匀强化 瘢痕,T2WI高信号,延迟强化 典型FNH
鉴别
1.富血供肿瘤:HCC 血管瘤 腺瘤
2.疤痕肿瘤:纤维板状肝细胞癌FLC (疤痕T2WI低信号,疤痕钙化) 胆管细胞癌(乏血供)
小病灶无症状,大病灶可出现压迫症状
单发或多发,60%多发
大小从数毫米至10厘米(巨型)不等,边界 清楚,无包膜
小灶密度均匀,大病灶密度不均,钙化少 见(10%左右,见于巨大血管瘤疤痕内)
CT&MRI:快进慢出,边缘结节、渐进式强 化,强化部分各期密度与血窦相当
典型血管瘤
腺瘤:包膜、脂肪沉积
腺瘤:包膜、脂肪沉积
腺瘤,出血
腺瘤:富血供,包膜,无快速流出
鉴别—富血供病变
肝癌:肝硬化,富血供,包膜,快速流出
鉴别—富血供病变
F N H, 血 管 瘤
FNH
病因:先天血管异常(动静脉瘘),正常 组织反应性增生
形态学:边界清楚,边缘光滑或分叶,无 包膜,疤痕及其粗大供血血管
表现多样,常见类型包括:富血供 乏血供(多数) 囊性
富血供转移瘤
原发肿瘤:肾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 肉瘤、黑色素瘤
乏血供转移瘤
原发肿瘤:胃肠道、肺、乳腺、头颈部肿 瘤
边缘强化意义?
囊性转移瘤:卵巢粘液癌、结肠癌、肉瘤、 黑色素瘤、肺癌、类癌
转移瘤钙化:最常见与结肠癌
鉴别:转移瘤表现多样,可以像任何其他 肿瘤。富血供灶与FNH、HA、HCC、血管 瘤鉴别,乏血供灶与胆管细胞癌、乏血供 HCC、脓肿、局灶性脂肪肝等鉴别
脂肪肝背景下的转移瘤
CT:病灶被脂肪肝掩盖 US:低回声病灶在高回声脂肪肝背景下显示清楚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