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西欧的封建制度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随堂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知识讲述】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本知识点就是以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制度的发展为主线,介绍中古欧洲社会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查理·马特的改革是构建西欧封建制度的典型事件,丕平献土则体现了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政治上与世俗王权相抗衡,在思想上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城市在欧洲从古代向近代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欧洲城市对中古欧洲历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古代欧洲的城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
西欧中古城市是在10至11世纪重新复苏和产生的。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经济上,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它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在政治上,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
城市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西欧城市的兴起,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起源准备了条件。
拜占廷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位于欧洲东部,指的是罗马帝国在西元395年分裂之后,继承罗马帝国正统政权,且据有东半部领土的帝国。
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6世纪,东罗马帝国为了恢复过去罗马帝国,四处征战,造成国库空虚。
此后的几百年中,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日益衰落。
13世纪上半期西方军队东征,征服并统治拜占廷长达半个世纪。
后虽然复国,但国力衰微。
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了。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1.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发展。
-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 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查理曼统治时期,国家空前强盛,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史称“查理曼帝国”。
2. 封君封臣制(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 关系特点: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二、罗马天主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1. 政治方面。
- 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它通过接受国王和贵族的捐赠、巧取豪夺等方式,占有大量土地。
- 政治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他们鼓吹“君权神授”,与世俗政权相互勾结,共同维护封建统治。
例如,在丕平献土后,教皇国建立,教皇在意大利中部拥有了大片土地,并且教皇的势力不断扩张。
2. 思想文化方面。
三、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 兴起的原因。
- 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促使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2. 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他们为了争取城市的自治权,与封建主展开了斗争。
有的城市通过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斗争取得了自治权。
例如,法国的琅城就是通过武力斗争获得自治权的典型。
- 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教案

4、教师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说明: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也与城市的重新兴起有关。
二、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教材以查理·马特改革为例,介绍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哪些特点?(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
2、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于是,中小封建主阶层的力量得到加强。中国古代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则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相比较,差异十分明显。
板书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453年
公元前8世纪
→
公元前509年
→
公元前27年
→
395年
拜占庭帝国灭亡
台伯河畔出现罗马城
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
进入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分裂
476年
西础教育资源网》
教学内容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学案 人教版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名师指路一、目标聚焦1.识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3.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理解基督教在欧洲的重大影响。
4.认识西欧城市兴起的过程,理解城市兴起的意义。
5.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认识其衰落的原因。
二、知识梳理1.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6世纪出现了强大的法兰克王国——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9世纪法兰克帝国分裂奠定了后来西欧各国的版图——10世纪出现了新兴城市——12世纪城市出现了自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2.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教权凌驾于皇权——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395年东罗马帝国诞生——6世纪拜占庭帝国大肆扩X——13世纪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败——15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点评:本课重点知识为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理解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三、教材详解1.查理马特改革: 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最底层。
2.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在西欧长期动乱过程中,教会巧取豪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不见如此,教会还是西欧封建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
3.西欧城市的兴起:10世纪初西欧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的矛盾日益尖锐。
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就是典型的代表。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形成了市民阶层,进而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等。
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第5课西欧的封建制度

中世紀騎士盔甲SHOW
鋼鐵勇士黑暗之劍共濟 Nhomakorabea劍二、罗马教会
梵蒂冈广场
❖ 基督教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虽然,罗马帝 国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灭亡,但基督教保留 下来。教会组织普遍脚力,最高领袖教皇 有辖地,具有一定势力。
1、教皇国的建立
(教皇国是756——1870年意大利中部以 罗马天主教教皇为首的神权政治国家)
森严罗的马西教欧皇教堂
教会是西欧最大封建主
思想文化上:
垄断教育,禁绝“异端”思想
材料一
卡诺莎雪地求饶
在中世纪的西欧,罗马教皇变成了 一个太上皇。就连国王、皇帝也怕它三 分。亨利皇帝屈膝脱帽,身着麻衣,在 大雪纷飞的冬天,在教皇出行时住下的 卡诺莎城堡外跪地求饶。一直在雪地上 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
按规定,被封与土地(采邑)的贵族 (封臣),必须对封主宣誓效忠,为他们 服骑兵役。如不履行义务,封主有权收回 采邑。
西
帝王
欧 效忠和提供军队
给予土地和保护
封
建
大封建主
等
效忠和服兵役
给予土地和保护
级
小 封 建主
示
服劳役和耕种
提供农耕土地
意
图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如何理解西方谚语 “我的附庸的附庸, 不是我的附庸”?
(
德
(
意
法
志
兰
)
西
(意大利)
)
九世纪中叶查理帝国分裂
走进骑士的世界
中世纪的德国城堡
西欧封建庄园主的城堡
这幅16世纪的图描绘了一场城堡之袭。中世纪 的城堡不仅是军事建筑,而且是政治权力及社会机 构的中心,对当地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第5课 欧洲封建文明

【问题 1】 西欧封建社会有何特点? 探究:(1)政治上,西欧封建社会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它以土地为纽 带,形成各级封建主。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 主,王权受到削弱。 (2)经济上,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经济发展缓慢。自 11 世纪起,西欧城市 重新兴起,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3)思想文化上,基督教会垄断了宗教、文化、教育,教皇和教会是西欧 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残酷压制与教会观点相悖的“异端”思想。
德意志 西欧早期的封建国家: 法兰克王国—— 意大利 法兰西
知识梳理
法兰克 王 国
(当时西欧最 强大的国家 )
查理· 马 特改革
(采邑分封制)
封君封 臣制 (西欧封建 制度的核心)
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 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一
二
三
四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1.时间:11~12 世纪。 2.原因 (1) 农奴 争取自由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2)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到交通便利、安全可靠的地方,也慢慢形成了 城市。 3.斗争:从诞生之日起就展开反对封建主和争取 自治 的斗争。 4.意义 (1)政治上,自治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 封建 贵族。 (2)经济上,城市是西欧的工商业中心,市民阶级成为近代 资产阶级的前 身。 (3)文化上,城市兴起了反映新的世俗生活观念的市民文学。意大利出 现了最早的大学,这为 文艺复兴 奠定了基础。
一
二
三
四
二、罗马教廷的地位
1.丕平献土 (1)时间:8 世纪。 (2)影响:奠定了 教皇 国的基础。此后,教皇国的版图不断扩大,教皇的 权力增强。 2.罗马教廷的地位 (1)地位:12 世纪,罗马教廷成为封建神权统治的中心。 (2)表现:①经济上,罗马教廷是当时西欧 最大 的封建主。②政治上, 罗马教廷按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 教阶 制,教皇力图成为世俗社会的主宰。 ③思想上,罗马教廷垄断了 文化 教育,知识沦为神学的奴仆。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中古欧洲社会知识点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1)时间: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2)建立民族:日耳曼人。
2. 查理·马特改革(1)时间:8世纪前期。
(2)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影响: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思维拓展: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后,土地是主要财富。
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
国王、封建主和天主教会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依次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
如: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
3. 罗马教廷的特点(1)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经济上:占有大量的土地,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3)思想上:罗马教廷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他们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相关链接: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基督教在西欧长期的动乱中扩张势力和影响。
“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
东派教会就是东正教,西派教会就是天主教。
知识点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 西欧城市的兴起(1)10世纪开始,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2)地点: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商品的地方,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曼彻斯特。
2. 城市的自治斗争(1)原因: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的,教会或领主对城市居民进行封建统治和盘剥,他们与城市市民的矛盾日益尖锐。
(2)方式:有的通过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装斗争取得自治权。
其中法国琅城是通过武装斗争取得自治权的典型。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西欧的封建制度》教案

第5课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上P28——33,涵盖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建立、教皇国、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灭亡四个问题。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
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很远,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应尽量指导学生读历史地图,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
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从中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读资料、看录像等,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 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拜占庭帝国的兴起─395年君士坦丁堡
观察地图,了解东罗马帝国地地理位置国家的性质: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位于地中海东部的是东罗马帝国,它建都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在古希腊时称为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其最强盛时期的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国。
当查理·马特的孙子查理即位后,四处征伐,是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大大扩张了,将西罗马帝国时期的欧洲部分领土尽入自己囊中,达到了势力极盛时期。就连当时在欧洲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罗马基督教的教廷也为其加冕,从而确立了帝国地位。分封制在查理曼帝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观察《等级制度示意图》说一说: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是什么?与我们中国封建
观察地图了解基本的历史事实
教师交代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图表资料深刻地裂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亚非地区的文明历史源于四大文明古国;而欧洲地区的文明史则源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两个文明逐渐孕育出了更为先进的西方文明──5世纪末(476年的时候)随着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欧地区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封建社会阶段。
教学对象
分析
对于世界历史的了解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一些历史概念特别难以理解,因此注意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步加深理解。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学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学意图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温故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建国后的法兰克王国随着开国君主的去世很快陷入了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斗争之中,国家政局很不稳定,到8世纪初的时候,这个王国陷入了严重的分裂危机,而君主昏庸无能,这就给了有实力的权臣们夺取政权的机会。权臣查理·马特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查理曼帝国─800年
查理·马特改革后法兰克王国政权落入了他们的家族手中,(阅读小字部分了解)
一、西欧的早期封建国家
1.法兰克王国兴起─5世纪末(481年)
395年曾经在地中海地区称霸一时的罗马帝国由于内外矛盾而分裂成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了,在它的统治区内出现了一些新的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由日耳曼民族中的一支法兰克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揭开了西欧历史的新篇章。
2.查理·马特改革─8世纪初(715年)
投影《西欧森严的等级制度示意图》
教学意图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结合课本简要的了解历史知识
补充相关的图片资料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信息谈一谈西欧城市的发展历程。
社会的等级制度有什么不同之处?
但是这种等级制度并没有能够保证查理曼帝国的长久存在,仅仅过去了四十多年时间,帝国就分裂为三部分─东(德意志);中(意大利);西(法兰西)。
10世纪末到11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
投影展示《法兰克王国的形成与发展》地图,直观地了解。
补充相应的图片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学意图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结合地理知识深刻地了解重要的历史环境
根据图片描述历史场景,培养学生复述的能力
总结历史经验
感悟历史体验
汲取历史教训
东罗马帝国也曾在9─11世纪时辉煌过,那时的场景如何呢?请看一组图片资料,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口头描述。
2.拜占廷帝国的灭亡─1453年
经历了长达二百多年的繁荣时期,最终拜占廷帝国没有能够摆脱历史的宿命:帝国内部进行纷争时期,内战频繁,境内不断爆发人民起义,国力衰微。而在这时在西亚兴起了又一个强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它不断地侵犯拜占廷领土,并最终在1453年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灭亡了。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个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为什么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以及对比中西封建制度、城市的异同,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历史问题。运用史料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树立开拓创新的信念。
教学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通过文字、图片增强直观认识和理解,编写学习提纲概括学习内容,便于记忆和掌握。
古老帝国的灭亡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这个教训是什么呢?
观察地图说出东罗马帝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拜占庭帝国名称的由来。
根据图片描述东罗马帝国的繁荣景象。
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回答
投影展示有关拜占庭帝国的图片文字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投影展示灿烂辉煌的拜占廷帝国文化成果
课堂小结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昂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与基督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南顶中学教案
课题
第5பைடு நூலகம்西欧的封建制度
课型
新课
授课教师
孔玉新
授课
班级
初二年级
授课
时间
2007.9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特点以及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讲述琅城起义故事了解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探究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知道西方文明的两个发源地。
在课本上落实法兰克王国建立的基础知识
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落实在书上。
阅读小字部分掌握
阅读课文,观看示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回答
投影展示地图《法拉克王国的形成与发展》
增强教学直观性
投影补充查理·马特改革的相关资料,辅助教学
投影《查理大帝》图片资料,增强直观性。
4.罗马教会的发展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宗教力量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基督教会。罗马教皇成为西欧基督教会的领袖。他与法兰克王国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使查理·马特儿子丕平夺取王位合法化,并得到了批评的回报,阅读课文了解。处理“议一议为什么丕平献土?有什么作用?教皇又为查理大帝加冕。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如何?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也与城市的重新兴起有关。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表明了西欧社会的进步,为日后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西欧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东罗马帝国的历史又
观看地图了解德国、意大利、法国的来历,知道三国兄弟国家,同宗同源,但发展历程却很不一样。
知道“丕平献土”的故事
结合课本知识思考回答:双方互相利用,都有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应该运用更为典型直观的材料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理解西欧的历史,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比如让同学们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理解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过程中,原来许多都曾经非常繁荣发达的城市由于战乱而衰落了或者毁灭了。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的逐渐发展,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商业逐渐繁荣起来,为城市的复兴创造了条件。西欧地区在什么时期开始重新重现比较繁荣的城市?最著名的城市有哪些?(阅读小字了解西欧城市的发展情况)思考:当时西欧城市为什么要想方设法地获取自由?
作业
课后练习题、练习册第5课内容
板
书
设
计
第5课西欧的封建制度
一、西欧的早期封建国家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世纪末
2.查理·马特改革─8世纪初
3.查理曼帝国─800年
4.罗马教会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三、拜占廷帝国的兴衰
1.拜占廷帝国的兴起
2.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教
学
反
思
充分地利用了教材的资料并做成投影片,引导学生用比较简单的方式理解复杂的历史问题,如西欧的等级制的分析。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运用史料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它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进行小组讨论,运用原始资料分析历史问题,加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发挥历史学科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设计
充分利用课本和地图册的补充资料引导学生处理思考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西欧历史的认识。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