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6.大数与凑整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沪教版(6)

大数与凑整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比较,掌握“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凑整方法。
2、能根据生活实际的需求将一个数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凑整,灵活应用凑整方法。
3、在交流与讨论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悟数学对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凑整方法中的“去尾法”和“进一法”。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去尾法和进一法进行凑整。
教具:PPT、学习单教学过程:一、知识迁移复习引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在淘宝网上买过东西吗?出示淘宝网“双十二”活动中各省市的销售额。
2.大数的读:青海省 98534675贵州省 78006003上海市 2851009120北京市 3668057004读数需要注意什么:读数从高位读起每一级末尾所有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3.大数的写:云南省、北京市、上海市的总销售额一百零三亿三千八百七十万六千零五写书需要注意: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4.四舍五入复习:将106008四舍五入到万位二、探究新知1.板书:大数与凑整(今天继续学习大数与凑整)2.感受“去尾法”(1)生活中的“去尾法”自学:翻书P90,自学1.根据要求写出衬衫和运动服的特卖价2.它是如何来凑整的?(2)学着说一说,它是如何来凑整的(引出去尾法)(3)巩固练习:用“去尾法”求下列的近似数(4)填表,按要求,用“去尾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3.探究“进一法”(1)创设情境:小胖应该选择哪一个尺码的衣服?帮助他选一选(2)小巧、小丁丁、小亚应该买哪个尺寸的衣服呢?学着说一说,它是如何来凑整的?(引出进一法)(3)巩固练习:用“进一法”求下列的近似数(4)填表,按要求,用“进一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三、小组合作讨论比一比:这两种凑整方法与四舍五入法相比有什么不同?1.去尾法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2.进一法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3.去四舍五入法相比?四、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凑整的情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沪教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沪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的整理与提高,主要内容是大数与凑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认识和凑整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认识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大数。
2. 让学生掌握凑整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凑整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数的认识方法,凑整的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大数的认识,凑整的方法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大数,如人口数量,车辆数量等,引导学生对大数的认识。
2. 知识点讲解:a. 大数的认识: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例如:12000读作一万二千。
b. 凑整的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将小数部分凑成整数。
例如:2.6凑整为3,1.4凑整为1。
3. 例题讲解:a. 例题1:小明有12000个糖果,他想把这些糖果分给他的朋友们,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糖果?解答:12000÷100=120(个)答案:每个朋友可以分到120个糖果。
b. 例题2:小华买了2.6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3元,一共需要多少钱?解答:2.6千克=2600克,2600÷1000=2.6(千克),2.6×3=7.8(元)答案:一共需要7.8元。
4. 随堂练习:a. 练习1:读出下列大数。
答案:12000读作一万二千,25000读作二万五千。
b. 练习2:将下列小数凑整。
答案:2.6凑整为3,1.4凑整为1。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认识和凑整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凑整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凑整”的概念;–掌握大数读、写、比较的方法;–熟练掌握不进位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律;–能够简单运用凑整计算加减法。
2.能力目标:–能够按照题目要求正确进行运算;–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减法和凑整法计算大数;–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运算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大数读、写、比较的方法;2.熟练掌握不进位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律;3.熟练掌握凑整法计算加减法。
2. 教学难点:1.全面掌握不进位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律;2.合理运用凑整法解决运算问题。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1.归纳法:通过教材上的例题,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演示法:教师先通过实例演示,再由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3.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讨论、配对练习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并互相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手段:1.学案:通过学案的形式,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2.录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录像的方式展示运算步骤,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3.实物:通过实物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化,更加易于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几个数学谜题的形式导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出本课主要内容。
2. 理解“凑整”概念让学生看一下教材上的几道例题,再用同桌之间的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凑整”的概念。
3. 大数的读、写、比较让学生看一下教材,然后老师演示一下。
随后让学生在同桌之间配对练习,巩固大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4. 不进位加减法通过举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减法的概念。
然后通过学案和录像的方式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不进位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5. 凑整法通过举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凑整法的概念,之后通过学案和录像的方式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掌握凑整法计算加减法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去尾法、进一法)▏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去尾法、进一法)▏沪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整理和求近似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今天我们将学习第6章的第1节内容,即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去尾法、进一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去尾法和进一法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来求近似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去尾法和进一法的运用,难点是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讲解,我准备了一些的教具,包括PPT和一些练习题。
同学们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笔记本,以便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我们要买3.2个苹果,但是商店只卖整数的苹果,我们应该怎么买?然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上本节课的“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去尾法、进一法)”,并列出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3.5元,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0.8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本书?2. 小红有2.7元,她想买一个玩具,每个玩具的价格是0.3元,她最多可以买几个玩具?答案:1. 小明最多可以买4本书。
2. 小红最多可以买9个玩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去尾法和进一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在课后,我建议同学们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这两个方法的理解。
同时,我也会在下一节课上继续巩固这两个方法的使用。
拓展延伸: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除了去尾法和进一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用来求近似数?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介绍,我选择了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章的第1节内容,即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去尾法、进一法)。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大数的概念和大小关系。
2.能够进行大数的加减运算。
3.掌握凑整方法,提高数值近似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与凑整》。
2.教具:小黑板、粉笔、计算器。
3.学具:数学练习册、作业纸。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大数的认识与比较教学目标:了解大数的概念和大小关系。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复习一下学生已经学过的数字,并引出大数的概念。
- 老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举例子告诉我一个大数? - 学生:999, 1234等。
- 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什么是大数。
2. 观察大数:手写几个大数(例如:5000、7890等),请学生观察并回答一些问题: - 老师:你们观察这几个数字,告诉我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学生:都是四位数,但是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不同。
- 老师:好!那么我们来确定一下这几个大数的大小关系。
3. 大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多个示例,让学生掌握大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 老师:请你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数:5000和7890,哪个更大? - 学生:7890更大。
- 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
4. 拓展练习:在小黑板上写下几组大数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练习,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
第二课时:大数的加法运算教学目标:能够进行大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步骤: 1. 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大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拆解大数:通过示例,教会学生拆解大数进行加法运算。
- 老师:请你们计算一下:5000 + 6000 = ?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呢? - 学生:先计算个位数相加,再向前进位。
-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继续练习一些大数的加法。
3. 向前进位:通过多个示例,让学生熟悉加法中的进位操作。
- 老师:请你们计算一下:4000 + 6000 = ? 需要进位吗? - 学生:需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沪教版(3)

大数与凑整教学内容:课本P90-9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学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进行凑整;2.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利用“去尾法”和“进一法”进行凑整的情形。
3.经历比较三种不同的凑整方法,并从中选择合适的方法的过程,了解不同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用去尾法、进一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教学时间:35分钟一、情境引入(一)去尾法1、出示情境图:国庆期间小胖和妈妈去商店买衣服,正好赶上商场服装优惠促销,这些是不同服装的原价 76 198 108 125 (1)商场经理决定将原价凑整成整十数进行优惠促销活动,如果你是经理,你觉得如何定价才会比较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要求:1、你打算如何凑整?2、把结果记录下来预设:1.76=70/76≈70(引出准确数和近似数)2.用四舍五入法的,用去尾法的反馈时:对比展示学生作业纸1、说说四舍五入法还适用吗?放到情境中合适吗?2、为什么要找比原数小的整十数?3、这种凑整的方法有什么特点?(2介绍去尾法2、跟进练习按要求用“去尾法”求近似数反馈时:先同桌交换检查,有错误的生生辨析,没错的,一笔带过。
(二)进一法1、出示情景图:小丁丁他们要订校服了,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38cm,141cm,143cm,现在有校服尺寸如下:130cm,140cm,150cm,他们如何选择比较合适?(1)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吧。
预设:1、(2)反馈交流,观察她们是如何凑整的?(3)介绍进一法小结:无论尾数是几,尾数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
2、跟进练习按要求用“进一法”求近似数(三)对比提升1、比较去尾法和进一法。
(1)先轻声说一说,后四人小组讨论。
(2)反馈,全班交流相同点:去尾法和进一法得到的都是近似数,它们都不看尾数的大小;不同点:去尾法,舍尾数;进一法,舍尾数,且向前一位进1。
去尾法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进一法得到的数比原数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沪教版 (6)

大数与凑整教学内容: P90-9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大数的读写、和四舍五入法来凑整。
2、会正确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进行凑整。
3、能区分三种凑整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与比较、掌握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凑整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理解三种凑整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有些情况灵活运用去尾法和进一法进行凑整。
教学过程:一.微课程1、我们已经学过了大数的读法,下面我们来读两个数(个别读)出示2、如何正确读出一个数(齐读)3、我们还学过了大数的写法,下面我们来写一写(学习单)核对4、如何正确写出一个数(齐读)5、我们还学过了大数的凑整,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凑整的下面我们就进行大数的凑整,完成学习单第二题,核对这就是四舍五入法(齐读)刚才复习了大数的读写和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凑整,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大数与凑整。
(板书:大数与凑整)二.展开(一)探究去尾法和进一法1、去尾法(1)(情境创设)商场的老板准备在圣诞节搞促销,把原先的定价都降成接近它的整十数,同学们讨论一下,现价和原价的区别?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说一说下面这三件衣服的促销价像这种凑整方法就叫做“去尾法”(板书)练习2题(师总结:我们用去尾法凑整到哪一位,我们必须先找到这一位,这一位后面的数称之为尾数,直接把尾数变为0即可.)(2)现在请你完成学习单表格1(校对)3、进一法(1)小巧可喜欢这条公主裙,她的身高是134厘米,可这条公主裙只有130厘米和140厘米两种尺寸,小巧该买哪一条呢?(2)同桌讨论,并说说你的理由。
看来大家都同意小巧买140厘米尺寸的裙子。
134凑整到整十数140,用去尾法行吗?那四舍五入法行吗?那这两种凑整法都不行!那134凑整到140用什么方法来凑整的呢?(学生回答)板书“进一法”(3)请你用“进一法”根据小胖、小丁丁、小亚的身高凑整到整十数,帮他们挑选一衣服的尺寸吧。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大数的凑整》教案沪教版(最新整理)

大数的凑整教学目标:1.掌握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凑整的方法。
2.知道“去尾法”、“进一法"和“四舍五入法”之间的异同点.3.能利用所学的凑整方法来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问题.4.能了解生活中这三种方法的实际应用,并有兴趣去收集一些资料。
教学重点:1.掌握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凑整的方法.2.知道“去尾法”、“进一法"和“四舍五入法"之间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知道“去尾法”、“进一法"和“四舍五入法"之间的异同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请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凑整成“整万数”15370108671430919562师: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回顾“四舍五入”的方法。
师:真棒,(小结)用四舍五入法做题目时,我们看尾数的最高位,满五进1,不满五舍去.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大数的凑整.二、新授:1.为了迎接圣诞节和元旦,服装店大特卖,把一些衣服凑整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买。
师:谁愿意来说一下,这些衣服应凑整多少钱。
129元约为130元 145元约为150元 96元约为100元。
师:可是老板这样标了价格后,没有人买,你知道为什么吗?生:比原来的价格还贵,当然没有人买.师:非常好。
于是老板想出了一个方法,把衣服的标成这样的价格。
129元约为120元 145元约为140元 96元约为90元。
这样一来,买的人就多起来了.师:老板的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去尾法”。
谁能来说说什么叫“去尾法”学生交流。
出示:像这种把尾数去掉的凑整方法叫“去尾法”。
2.请用去尾法来完成下列练习。
和不同点吗?学生交流小结:我觉得大家都说得不错。
去尾法就是把尾数都舍去,而四舍五入法就是看尾数的最高位,最高为上满五进1,不满五舍去。
3.小巧的学校要订校服,小巧身高134厘米,现在连衣裙只有130厘米和140厘米的两种,于是小巧选择了140厘米的。
你知道小巧采用的凑整方法是什么方法吗?学生交流.师: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与凑整
建平实验学校:邓洁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P89-91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服装大特卖的生活情境为教学载体,让学生理解生活中除了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外,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中,去尾法、进一法也经常被使用。
因此教学中力求构建一种“以探究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和描述,经过合作探究,自觉地构建了凑整的新方法,使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去尾法”“进一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自觉站在生活角度,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反思:比较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三种凑整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尝试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了一个“再探究”的学习氛围。
教学目标:
1、复习大数的读写;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来凑整;对于含有亿级的大数进行读写
作为提高。
2、让学生理解生活中除了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外,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中,去尾法、
进一法也经常被使用。
初步学会这两种凑整的方法。
3、通过不同的凑整方法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三种凑整的方法,感知三种凑整方
法的异同点。
4、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感悟数学对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凑整方法中的“去尾法”和“进一法”。
教学设计:
一、问题引入,回忆旧知:
1、准确数和近似数:
(1)问题引入:1、我们学校有多少学生?2、我们班多少人?3、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多少?)
(2)分析解决:上面所出现的数据中,哪些跟实际完全符合,哪些跟实际是接近的?
(3)教师小结: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与实际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
生活中常常根据需要对一些准确数凑整,一般情况下用什么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大数与凑整
2、复习大数与四舍五入法
(1)出示P75我国五十年人口增长统计图!
请学生回忆说出统计图中的横轴所表示的对象,纵轴所表示的意思以及每格所表示的多少。
(2)面对统计图上的数据,帮助学生回忆大数的读写(指出学生易错之处)数位顺序表中包含了哪三级,每级有哪些记数单位?(回忆划分级数时的方向)
(3)给出大数的读作,写出这个数。
(强调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可以让学生来摆放数字卡片。
(4)利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来凑整。
讨论:用四舍五入法凑整的关键是什么?(板书:看尾数的最高位)
小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时不需要非常精确的数,或者说得不到非常精确的数,这时候我们就常常用四舍五入来帮我们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景,引发探究:
求近似数只有这一种方法吗?
(一)探究“去尾法”凑整:
1、创设情景:服装大特卖活动开始了,请同学们当回经理。
在座的各位,都是
经理。
(指名一生,说:)*经理你好,希望你好好完成这项工作,将我们服装部
的效益翻一翻。
请每一位经理仔细思考,你将如何完成好这项任务?(课件展示:
略)(生生互动)
2、巩固练习:书P90/表格。
3、学习反思:用去尾法凑整与用四舍五入法凑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
书:将尾数直接改写成0)
(三)学习“进一法”凑整:
1、创设情景:听说有服装特卖活动,小巧高兴极了。
当她看到这套漂亮的连衣
裙犯愁了,原来连衣裙只有130厘米和140厘米两种尺寸。
你能为小巧解决问题
吗?有困难的同学可看书自学,也可以请教学习伙伴或老师。
(生生交流)
2、巩固练习:书P91/表格。
3、学习反思:
(1)你是如何使用“进一法”取近似数的?(板书:向尾数的前一位进1)
(2)比较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三种凑整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及时反馈,深入反思:
1、同桌合作,及时反馈:(课件展示:略)。
2、深入反思,融会贯通:数学来源与生活,而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在利用数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取近似数。
(课件展示情景图)
(板书:生活中灵活取近似数)
(1)在秋游活动中,我班有38人想乘坐空中缆车,每辆缆车限坐4人,需几辆
缆车呢?
(2)比如你有580积分,每200积分可以换1个奖品。
最多可以换几个奖品?
四、总结全课,畅谈体会: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