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轻声和儿化 语气词啊的音变

合集下载

“啊”的变音规则

“啊”的变音规则

“啊”的变音规则
“啊”是一个表达语气和感情的基本声音。

当它单独使用时,发它的本音,读作“ā”。

如果它用在句子的末尾时,它的读音会受它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具体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前面音节末尾是a、o、e、i、ü时,“啊”读作“ya”,有时也写成“呀”。

例如:“真绿啊!”“真奇啊!”“真多啊!”
(2)前面音节末尾是u或ao、ou时,“啊”读作“wa”,有时写成“哇”。

例如:“真秀啊!”“手真巧啊!”“他是个多面手啊!”
(3)前面音节末尾是n时,“啊”读作“na”,有时直接写成“哪”。

例如:“真险啊!”“要小心啊!”“怎么办啊?”
(4)前面音节末尾是ng时,“啊”读作“nga”。

例如:“真静啊!”“真清啊!”“一起唱啊!”
(5)前面音节是zhi、chi、shi、ri 或 zi、ci、si时,“啊”读作“ra”或“za”。

例如:“快吃啊!”“这东西真次啊!”。

语气词“啊”的音变.doc

语气词“啊”的音变.doc

语气词“啊”的音变语气词“啊”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其读音会发生变化。

“啊”的音变规律如下: 1、前面的音素是a、o(不包括ao、iao)e、i、ü、ê时,“啊”读作ya,同“呀”。

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啊”读作wa,同“哇”。

3、前面的音素是-n时,“啊”读作na,同“哪”。

4、前面的音素是-ng时,“啊”读作nga。

5、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后元音)和er时,是儿化韵时,“啊”读作ra; 6、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前元音)时,“啊”读作[ZA]。

“啊”的音变例说: 1、ya—(在a、o、e、i、ü、ê音素后面时,不包括ao、iao):快打啊!就等你回家啊!夸啊!大家快来吃菠萝啊!都是记者啊!好新潮的大衣啊!日子过的真快啊!快帮我解围啊!你怎么不吃鱼啊?这孩子多活跃啊! 2、wa—(在u音素后面时,包括ao、iao):您在哪儿住啊?他普通话说得真好啊!还这么小啊!屋顶还漏不漏啊?看你一身油啊! 3、na—:(在-n音素后面时)这件事儿可不简单啊!笑得真欢啊!买这么些冷饮啊!发音真准啊! 4、nga—(在-ng音素的后面时)小心水烫啊!小点儿声啊!行不行啊?不管用啊! 5、ra—(在舌尖后元音-i、卷舌元音er的后面时,在儿化韵后面时)没法治啊!随便吃啊!什么了不起的事啊!他是王小二啊!这儿多好玩儿啊!6、[ZA]—(在舌尖前元音-i的后面时)烧茄子啊!这是第几次啊?他就是老四啊!“啊”附着在句子的末尾是语气助词。

由于跟前一个音节连读而受其末尾音素的合音影响,常常发生音变现象。

“啊”是音变是一种增音现象(包括同化增音和异化增音)。

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啊”的读音有不同的变化形式。

另外“啊”的不同读音,可用相应的汉字来表示。

1、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a、o、e、i、ü、ê的,读作“呀”(ya)。

变调、轻声词、儿化、啊的音变

变调、轻声词、儿化、啊的音变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平声(阴平、阳平)变为卷舌央低平调,调值为25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上声变为卷舌半上声,调值为212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去声变为卷舌降升调,调值为213
儿化的作用
01
02
03
区分词义
有些词语通过儿化可以区 分词义,如“盖”和“盖 儿”、“尖”和“尖儿” 。
表达感情色彩
儿化可以表达出亲切、喜 爱、轻松等感情色彩,如 “小孩儿”、“小碗儿” 。
去声的变调
01
02
03
04
去声在非去声前变为半降21: 大会、电灯、电影。
去声在去声前变为升降51:大 会、电灯、电影。
去声在重叠形式名词中变为半 降21:姐姐、奶奶、宝宝。
去声在句尾或连读时变为升降 51:请你买十斤米、我们好好
相处。
“一”的变调
“一”在去声音节前变调为半去21
“一”字短语除外,如“一连”、“一年”。
动词性结构:走一趟、看一眼
03
儿化
儿化的规则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儿化音变规则:在普通话中,儿化是一种音变现象,通过 在词语末尾添加“儿”音来实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特定音节:儿化主要发生在a、o、e、i、u等音节末尾, 但并不是所有这些音节都可以儿化。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声调变化:儿化时,原词语的声调会有所变化,具体变化 规则如下
变调、轻声词、儿化 、啊的音变
目 录
• 变调 •轻声词 • 儿化 • “啊”的音变
01
变调
上声的变调
01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 阳平、去声)前变为 211:水果店、小姐、 粉笔。

语气词“啊”的音变与儿化

语气词“啊”的音变与儿化
第一章 语音
第六节 音变 三、语气词“啊”的音变 四、儿化
第六节 音变 三、语气啊的变音 语气词“啊”单独念a,但“啊” 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时,由于受到前 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其读音会 发生变化。 这种种变化都是在a前 增加一个音素,其变化规律如下: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前面的音素是a,o(ao,iao除 外)e、i、ü、 ê时,“啊”读作ya, 汉字写作“呀”。 如:1、是他呀! 2、应该注意啊! 3、要好好学习啊! 4、好大的鱼啊!
1)丢掉韵尾 I,n,ing,主要元音卷 舌,如娘儿俩。 2)主要元音是I,v的(如 I,in,v,vn,ing),加er。如短裙儿。 3)舌尖元音-i(前后)换成er, 如没词儿。
4、儿化的作用 (1)儿化在有些词里有确定词性 的作用。 如:画(动词)、画儿(名词) (2)儿化对有些词有区别意义的 作用。 如:信(信件),信儿(消息) (3)儿化对有些同音词有区分意 义的作用。 如:拉链儿、拉练
3、儿化的基本规则 (1)便于卷舌,是指韵母的末尾 音素是舌位较低或较后的原音 (a,o,e,u, ê ),儿化时,原韵母 不变,直接卷舌。如,花儿。 (2)不便于卷舌,是指韵母的末 尾音素是前、高元音(i,u),舌尖 元音(-i),或鼻韵尾(n,ng),末尾 因素的舌位与卷舌动作发生冲突。 儿化的发音要领分别是:
(五)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后元 音)和er时,是儿化韵时,“啊” 读作ra,汉字仍写作啊。 如:1、用什么纸啊! 2、今年六十二啊! (六)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前元 音)时,“啊”读作[ZA],汉字仍 写作啊。 如:1、两个什么字啊? 2、你就去过一次啊!
四、儿化 1、儿化的性质 普通话里有一个不能自成音节的 “儿-r”,它是一个没有具体意义的 后缀。这个“儿-r”可以和其它韵母 结合起来,改变原来韵母的读音, 成为一种卷舌韵母,叫做“儿化 韵”。 2、韵母儿化的两种情况 (1)发韵母的同时加上卷音。 (2)原韵母发生了变化。

变调、轻声词、儿化、啊的音变

变调、轻声词、儿化、啊的音变


爱人 虫子 对付 膏药 别扭 部分 本事 疙瘩 怪物 阔气
棒子 案子 包袱 巴掌 包涵 把子 绸子 锄头 畜生 窗户 锤子 刺猬 多么 儿子 耳朵 风筝 甘蔗 高粱 告诉 嘟囔 动静 耽搁 大夫 耷拉 苍蝇 财主 差事 称呼 队伍 拨弄 不由得 不在乎 裁缝 柴火 凑合 爸爸 白净 帮手 比方 扁担 耽误 规矩 哥哥 闺女 功夫 姑娘 狐狸 罐头 糊涂 厚道 家伙 精神 窟窿 苗条 暖和 盘算 奴才 你们 便宜
2.当“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u或韵母是 ao、iao时,“啊”读wa,也可以写作 “哇”。 例如:好高啊 很小啊 瞧啊 大树啊
3.当“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啊” 读na,也可以写作“哪”。 例如:电门啊 好人啊 很远啊 看啊 小心啊 4.当“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g时, “啊”读nga,仍写作“啊”。 例如:好冰啊 打铃啊 快上啊 行啊 一样啊
2.两个上声字相连,前一个上声变得像阳 平。这条规则可用顺口溜帮助记忆:“上 声连上声,前面变阳平”。 保管 打到 改组 假使 冷水 采访 腐朽 好转 可以 旅馆 矮小 堡垒 采取 诋毁 耳语 反比 果脯 海岛 尽管 考古 老虎 马尾 扭转 品种 取暖 软骨 审美 土匪 委婉 许可 雨水 子女
3.“不”的变调 (1)在去声音节前改变原来的调值,即由 去声变为阳平。 不必 不利 不错 不论 不当 不去 不顾 不幸 不过 不用 不快 (2)“不”夹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或动补 式的词语之间时,读得近乎轻声。 稀不稀 油不油 苦不苦 买不买 好不好 完不成 做不好 打不开 看不清 起不来 其中的“不”依其后面的音节(都是非去 声的音节)读原调,但较去声调要短而模 糊。
二、“一”“不”的变调

啊的变音规则

啊的变音规则

3、na—:(在-n音素后面时)
这件事儿可不简单啊! 笑得真欢啊! 买这么些冷饮啊! 发音真准啊!
5、ra—(在舌尖后元音-i、卷舌元音er的后面 时,在儿化韵后面时)
没法治啊! 随便吃啊! 什么了不起的事啊! 他是王小二啊! 这儿多好玩儿啊!
4、nga—(在-ng音素的后面时)
小心水烫啊! 小点儿声啊! 行不行啊? 不管用啊!
6、za—(在舌尖前元音-i的后面时)
烧茄子啊! 这是第几次啊? 他就是老四啊!
“啊”的音变规律如下:
1、前面的音素是a、o(不包括ao、iao)e、i、ü、 ê时,“啊”读作ya,同“呀”。 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啊”读 作wa,同“哇”。 3、前面的音素是-n时,“啊”读作na,同“哪”。 4、前面的音素是-ng时,“啊”读作nga。 5、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后元音)和er时,是儿化 韵时,“啊”读作ra; 6、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前元音)时,“啊”读作 za。
啊的变音规则
1、ya—(在a、o、e、i、ü、ê音素后面 时,不包括ao、iao):
快打啊! 就等你回家啊! 夸啊! 大家快来吃菠萝啊! 都是记者啊!
好新潮的大衣啊! 日子过的真快啊! 快帮我解围啊! 你怎么不吃鱼啊? 这孩子多活跃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wa—(在u音素后面时,包括ao、iao):
您在哪儿住啊? 他普通话说得真好啊! 还这么小啊! 屋顶还漏不漏啊? 看你一身油啊!
综合练习:
巴根草(哇)根连着根 天下穷人(哪)心连着心 十个指头(哇)肉连着肉 阶级兄弟(呀)情义深 我三叔哇、三婶儿啊,合办了个畜牧场啊, 养马呀,养牛哇,养羊啊,养猪哇; 还养鹅呀、鸭呀、鸡呀、兔哇、狗哇。 我三叔哇、三婶儿啊,他们还承包了动物园哪, 什么狮啊、虎哇、豹哇、狼啊、熊啊、猴哇,纷纷从各 地引进哪。 搞假山哪,让猴儿们哪,在山上爬呀、跳哇、玩哪; 建水池啊,让狮啊、虎哇、豹哇、狼啊、熊啊,天天有 澡洗呀。

语气词“啊”的音变.doc

语气词“啊”的音变.doc

语气词“啊”的音变语气词“啊”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其读音会发生变化。

“啊”的音变规律如下: 1、前面的音素是a、o(不包括ao、iao)e、i、ü、ê时,“啊”读作ya,同“呀”。

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啊”读作wa,同“哇”。

3、前面的音素是-n时,“啊”读作na,同“哪”。

4、前面的音素是-ng 时,“啊”读作nga。

5、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后元音)和er时,是儿化韵时,“啊”读作ra; 6、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前元音)时,“啊”读作[ZA]。

“啊”的音变例说: 1、ya—(在a、o、e、i、ü、ê音素后面时,不包括ao、iao):快打啊!就等你回家啊!夸啊!大家快来吃菠萝啊!都是记者啊!好新潮的大衣啊!日子过的真快啊!快帮我解围啊!你怎么不吃鱼啊?这孩子多活跃啊!2、wa—(在u音素后面时,包括ao、iao):您在哪儿住啊?他普通话说得真好啊!还这么小啊!屋顶还漏不漏啊?看你一身油啊!3、na—:(在-n音素后面时)这件事儿可不简单啊!笑得真欢啊!买这么些冷饮啊!发音真准啊!4、nga—(在-ng音素的后面时)小心水烫啊!小点儿声啊!行不行啊?不管用啊!5、ra—(在舌尖后元音-i、卷舌元音er的后面时,在儿化韵后面时)没法治啊!随便吃啊!什么了不起的事啊!他是王小二啊!这儿多好玩儿啊! 6、[ZA]—(在舌尖前元音-i的后面时)烧茄子啊!这是第几次啊?他就是老四啊!“啊”附着在句子的末尾是语气助词。

由于跟前一个音节连读而受其末尾音素的合音影响,常常发生音变现象。

“啊”是音变是一种增音现象(包括同化增音和异化增音)。

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啊”的读音有不同的变化形式。

另外“啊”的不同读音,可用相应的汉字来表示。

1、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a、o、e、i、ü、ê的,读作“呀”(ya)。

什么是语气词“啊”的音变

什么是语气词“啊”的音变

什么是语气词“啊”的音变
什么是语气词“啊”的音变
|
先来看这句话【他啊!】
如果语气词【啊】读成本音【他啊(a)】,就会显得呆板,语流不是很顺,
一般来说在这个句子里,我们增加一个【i】,
【a】变成【ia】,读成【他啊(yā)】,
这是一个增音的现象。


再来看这句【快来看啊!】
如果见字念字,就会读成【快来看啊(a)】,也会感觉发音上有点不自然,
一般来说在这个句子里,【a】变成【na】,
读成【快来看啊(na)】,
增加的一个【n】,是从前一个音节的收尾音素连读同化而来的。


所以“啊”的音变,实际上就是音变当中一个增音和连读同化的现象。

具体来说,
“啊”的音变就是
“啊”作为语气助词,附着在句尾或句中,
由于受到前一个音节收尾音素的影响而发生的音变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音节为ai
ei uai uei ,或前鼻音的, 发音前先去掉末尾的-i -n,再在主要元 音的位置上卷舌。
小孩儿
宝贝儿 一块儿 一会儿 名牌儿 刀背儿 乖乖儿 麦穗儿 伙伴儿 门坎儿 鼻尖儿 身段儿 手绢儿 纳闷儿 窍门儿 水纹儿 胖墩儿 没准儿 脚印儿 心眼儿 使劲儿 合群儿 背心儿


在语流中,一个词或一句话里有的
音节因弱化而失去原有的声调,成 为一种又轻又短又弱的声调,这种 声调就是轻声。 轻声不是独立的调类,在注音时不 标调号。轻声的朗读表现在音强和 音长两方面。如“奶奶”前一个音 节又重又长,后一个音节又轻又短。
轻声词语的读法
阴+轻(21)跟头
姑娘 他们 玻璃 阳+轻(31)模糊 石头 云彩 篱笆 上+轻(44)寡妇 指甲 晚上 曲子 去+轻(21)栅栏 转悠 性子 相声


545个必读轻声词:
“子”尾词206个/“们”尾词7个/“头”尾词21 个 叠音词18个(略) 人体词10个(略) “么”尾词4个:多么 那么 什么 这么 (怎么)

“气”尾词8个:福气 客气 阔气 力气 脾气 小气 秀气 运气 “实”尾词4个:结实 老实 扎实 壮实 “巴”尾词5个:尾巴 下巴 哑巴 嘴巴 眨 巴 “匠”尾词3个:木匠 铁匠 石匠 食品类12个:点心 豆腐 高粱 罐头 核桃 萝卜 馒头 烧饼 蘑菇 石榴 月饼 芝麻 三音节词4个:不由得 不在乎 胡萝卜 老太太
语气词“啊” 的音变练习
“啊”单读为α ,在其他音节之后读轻 声,而且会产生一些连读音变。

前面音素为n,ɑ→nɑ,汉字写为“哪”。
1、大家加油干哪!
2、怎么办哪?
3、这么沉哪!

前面音素为ng,ɑ→ngɑ,汉字写为“啊”。 1、冲啊! 2、多好听啊!

前面音素为u(包括ɑo、iɑo),ɑ→ u ɑ, 汉字写为“哇”。 1、这么多土哇!
有规律的轻声词
1.助词,语气词要轻读
(的
地 得 着 了 过 啊 吧 吗 哇)
白色的
慢慢地说 唱得好 笑着 写了 看过 行啊 是吗 好哇 走着瞧吧 看哪

2.名词或动词的重叠音节要轻读
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舅舅 姥姥 叔叔 婶婶 星星 娃娃 走走 试试 看看 听听 想想 研究研究 走动走动 舒活舒活


3.名词的后缀语素:子 头 们 等 桌子 椅子 房子 孩子 钉子 本子 镜子 柱子 木头 念头 想头 枕头 斧头 骨头 来头 浪头 他们 你们 我们 教师们 同学们 朋友们 评委们


4.名词后的表示方位的语素。 (上 下 里 外 边 面等)

山上 树下 教室里 窗外 东边 左面
4.末尾音素是ng的,去掉ng,主要元
音鼻化卷舌。 帮忙儿 竹筐儿 小样儿 板凳儿 电影 儿 没空儿 5.音节为zi ci si zhi chi shi 的,去 掉韵母-i,再加上er. 写字儿 没词儿 枪子儿 铁丝儿 头发 丝儿 果汁儿 锯齿儿 有事儿
儿化练习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小手儿端着
2、在哪儿住哇!
3、跳哇! 4、这是金丝猴哇!

前面音素为(zhchshr)i或er、儿化韵, ɑ→rɑ,汉字写为“啊”。 1、这是一件大事啊! 2、我的好女儿啊! 3、快开门儿啊!

前面音素为(zcs)i,ɑ→zɑ,汉字写为
“啊”。
1、孩子啊!
2、去过几次啊?

前面音素为i、ü , ɑ→iɑ,汉字写为“呀”。
1、千万注意呀!
2、真可爱呀!
3、谁呀! 4、好大的雨呀!

前面音素为ɑ、o、e、ê(ie、üe), ɑ→iɑ,汉字写为“呀”。 1、他呀!
2、这是什么车呀!
3、吃西瓜呀!
4、一起学呀!
5、真多呀!
天啊(哪)!
快走啊(哇)! 没事儿啊! 你倒是去啊(呀)! 好大的锅啊(呀)!
谁啊()?他啊(呀)!
音变综合练习:
那位姑娘可真不简单啊!不管别人怎么
七嘴八舌议论她,也动摇不了她参加自 学考试的决心。她一天又一天,一年又 一年,不声不响地学啊,硬是拿到了大 学文凭。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真值得我 们学习啊!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 小小的火柴也会对她有好处!她敢从成把 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暖和暖和 手吗?她抽出一根火柴。哧!燃起来了, 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明亮的火焰啊, 简直像一支小蜡烛,她就把手拢上去。是 的,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 自己好像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铜捏手 的大火炉前边。火炉里的火烧得亮光光的, 暖烘烘的,她觉得多么舒服啊!但是—— 怎么回事儿啊?她刚刚伸出脚去,想把脚 也暖和一下,火焰灭了,火炉不见了。她 只拿着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坐在那儿。

玻璃杯子 知道消息 三个姑娘 谁的绳子 围着脖子 容易明白 想着妈妈 怎么搞的 喜欢打扮
饿着肚子 木头棍子 放在地上
轻声词语的注音方式:
教材中的注音方式: 眉毛mé imao (不标调号) 白天bá i· tiān(重次轻格式)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音方式: 明白mí ng· bai 明处mí ng· chù(重次轻格式)
个小饭碗儿; 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镶 金边儿, 中间还有个小红点儿。
小姑娘红脸蛋儿,
红头绳扎小辫儿,
系上围裙儿来做饭。 淘小米儿,小半盆儿, 小白菜儿,剁几根儿, 还有一盘儿萝卜丝儿, 再来个粉皮儿熬小鱼儿。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上两口运
运气儿;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了 一曲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练嘴皮 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 单弦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 儿,越说越唱越带劲儿。

称呼类30个: 财主 老爷 少爷 道士 和尚 师傅 媒人 女婿 姐夫 闺女 媳妇 丫头 学生 状元

大爷 师父 丈夫 妖精
奴才 弟兄 夫人 大夫
伙计 东家 老婆 护士
秀才 干事 姑娘 特务


普通话中的卷舌韵“er”不能同声母
拼合,但它可以附加在其它音节的 后面,与该音节的韵母合为一体, 使这个韵母的主要元音在增加卷舌 动作的状态下发生音变,这种现象 就叫儿化。
5.“来”和“去”跟在动词后作为趋向动 词使用时要轻读。 上来 下去 过来 出去 跳起来 说下去
6.跟在动词后的人称代词要轻读。 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
地落在掌心。——19号作品 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 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了。 ---2号 作品
语流轻声练习
干净衣服 天上星星 什么毛病 孩子活泼 打个比方 你的毯子 照顾弟弟 过去问问
儿化音变的规律

1.音节末尾的音素是a o e u ê 的,直 接在它们后面加r(卷舌的动作)。

号码儿 大伙儿 枣核儿 家雀儿
豆芽儿 风车儿 半截儿 衣兜儿
野花儿 山坡儿 秧歌儿 爆肚儿 木橛儿 小宝儿 小偷儿 足球儿
2.音节末尾是i ü的,在它们的后面 加er。 小米儿 小鸡儿 小曲儿 金鱼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