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地区医院输血科(血库)现状调查分析
医院临床输血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件:医院临床输血基本情况调查表以下调查内容为2012年数据,请分别在对应□内打“√”医院联系人:联系电话:一、医院基本情况1、医院规模:□综合性□专科□教学医院医院等级:□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甲以下□未定级2、医院核定床位:张;实际开放床位:张;其中外科开放床位:张;血液科开发床位:张。
3、医院年门、急诊量:人次;住院人次:人次;年手术量:台;较上一年分别增长%,%,%。
4、医院年用血情况:成分使用率:%;全血:毫升;红细胞用量:单位;血浆用量:毫升;血小板:治疗量;冷沉淀:单位;较上一年度分别增长%,%,%,%,%,%。
5、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有,成立时间:;□未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有□无;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记录:□有,每年召开次会议; □无;医院临床输血培训记录:□有,培训次;□无;二、医院输血科基本情况调查1、输血科设置与隶属管理:□单独设置和管理□设置输血科,与检验科合并管理:□有专人负责□无专人负责;□血库,隶属检验科管理□其它2、输血科用房面积与布局:总面积:平方米;用房布局:□能符合生物安全要求;□部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完全不能达到生物安全要求;3、输血科人员配置:(1)总人数:人。
其中专职工作人员:人;非专职工作人员:人;(2)专职工作人员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学历:博士:人;硕士:人;学士:人;专科:人;中专:人;其他:人;职称:正高:人;副高:人;中级:人;初级:人。
专业分布:临床:人;检验:人;护理:人;其他:人。
(3)科主任:学历:职称:专业:从事输血工作年限:4、输血仪器设备配置:□医用储血冰箱4±2℃:台;□医用超低温冰箱<-18℃:台□普通冰箱:台;□普通离心机:台;□水浴箱37℃:台;□水浴箱56℃:台;□血浆融化箱(流式):台;□数控干式血浆融化仪:台;□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台;□高频热合机:台;□冷链血液运输箱:个;□医用超净化台:台;□血型专用离心机:台;□显微镜:台;□专用电话机:台;□传真机:台;□消毒机:台;□电子采血秤:台;□其他:5、输血信息管理□输血前检测lis系统:□有□无□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履盖输血全过程):□有□无6、开展的输血技术:□患者ABO、RhD血型确认;□血型基因分型□ABO亚型鉴定;□RhD阴性确认试验;□Rh其他抗原鉴定;□供血者ABO血型复查;□唾液ABH血型物质测定;□特殊血型抗原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不规则抗体鉴定;□血型抗体效价测定;□吸收试验;□放散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交叉配血试验:□盐水法;□盐水介质法+非盐水介质法;□非盐水介质法;□疑难交叉配血试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血小板(HPA)抗体检测;□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关融性(HLA)抗体检测;□HLA-A分型;□HLA抗体特异性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测定;□新生儿溶血病(□产前、□产后)免疫学检测;□新生儿换血治疗□去白细胞过滤技术;□血液辐照技术;□病毒灭活技术;□血浆置换技术;□治疗性血液单采;□干细胞采集与保存□输血传染疾病检测(输血科)□自体输血:□贮存式□回收式□稀释式□输血四项(输血科做):□抗HIV □抗HCV □TPAb□乙肝五项7、是否将经济收入作为对输血科或者血库工作的考核指标的;□是□否8、输血科奖金发放方式:□绩效奖□医院平均奖□检验科奖金水平9、有无设置输血安全考核与奖励机制:□有□无三、输血全过程和血液质量管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医院临床输血技术指南□输血科工作制度□临床输血前评估与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制度□临床输血前告知管理制度□临床输血申请、审核与用血报批管理制度□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与评价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输血不良反应监测与调查处理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输血病程记录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围手术期血液保护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紧急抢救配合型输血与应急用血预案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控制输血感染方案□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血液接收、入库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血液库存与预警管理制度□血液贮存质量监测与信息反馈管理制度□血液及血液成分临床领取与运输管理□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管理制度□输血科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考核管理制度□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公示管理制度□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输血标本采集、运送、接收、保存、外送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检验报告结果保密制度□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输血科值班、排班、交接班管理制度□临床输血会诊与联系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计量设备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输血资料统计与上报管理等制度□输血科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应急制度与操作流程□环境监测和消毒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差错预防、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质量和技术记录管理制度□输血科质量控制自查与持续改进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输血科(血库)建设

6℃),低温冰箱(-30℃),普通冰箱,恒温水浴箱,
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血浆融化设备、超净工作台、可 配备大型低温离心机或血细胞分离机、配血用台式离心机
或细胞洗涤离心机、显微镜、热合机、消毒器(高压灭菌
器),计算机/工作站、打印机、专用电话(外线)等。 (二级医院血库参照以上设备配置)
输血科(血库)
输血科(血库)
②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检查:重复ABO(正、反
定型)Rh(D) 血型鉴定、抗体筛检及交叉配血试 验,及受血者输血前后的血标本作直接抗球蛋白
试验等。
③临床输血治疗:开展血液成分输血、贮存式自
身输血、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或置换、外周血干
细胞采集、临床输血会诊等。
输血科(血库)
④对临床用血进行监督,严格把好临床用血关,
血库成立以来,我们注重了科室的硬件和软
件建设,特别是人员培养和各种制度的建立。注 重业务信息和与同行的交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
拓展科室的业务。血库成立后,我们扩展了血库
业务,开发了临床输血治疗工作。
目前输血科的工作面积为450平方米,与手术
室、重症监护中心及外科主要用血科室相通。
我院输血科目前的人员配置:
输血作为治疗方法的历史已近一个世纪,目
前输血已经是临床上救治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 输血已成为医院医疗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
组成部分。
1995年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组织了
“输血科标准”研讨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 1998年《血站管理办法》发布(2006年更新) 1999年《血站基本标准》发布(2006年更新) 1999年《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标准》发布
合病情,科学合理调配供应。开展成分输血和输
血库紧缺原因分析报告

血库紧缺原因分析报告血库紧缺是指某一地区或医疗机构的血液储备量不足,无法满足患者的输血需求。
血库紧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供血和需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供血方面的原因:1. 捐血意识不足:部分人群对捐血的意识和了解程度较低,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捐血行为。
另外,一些人由于对捐血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到恐惧,也不愿意捐血。
2. 捐血机构不足:一些地区或医疗机构缺乏捐血机构,无法满足捐血的场所和条件,导致供血量不足。
3. 捐血者筛查严格:为了确保血液的安全性,捐血者需要接受严格的筛查,包括疾病史、药物使用史等,使得符合条件的捐血者减少,影响了供血量。
4. 捐血制度不完善:一些地区或医疗机构的捐血制度不完善,如捐血者的注册和信息管理不规范,使得血液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调配和利用。
二、需血方面的原因:1. 大量用血需求: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患者对血液和血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供血量没有相应增加,导致血库紧缺。
2. 用血不规范:一些医疗机构在用血时没有严格遵守用血指征和用血原则,过度使用血液和血制品,导致血库紧缺。
3. 用血浪费:一些医疗机构在用血时没有做好血液的储存和保存工作,导致血液过期浪费,增加了血库紧缺的风险。
三、其他原因:1. 突发事件:在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中,大量的伤员需要大量的血液,短时间内造成血库紧缺。
2. 季节性需求高峰:一些疾病在特定的季节容易爆发,导致需血量短时间内大幅增加,血库难以满足需求。
3. 缺乏有效的输血管理机制:一些地区或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的输血管理机制,无法及时调配和利用血液资源,导致血库紧缺。
综上所述,血库紧缺的原因主要包括供血方面的原因和需血方面的原因,还包括其他因素。
解决血库紧缺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加强捐血宣传和教育、优化捐血机构的布局和管理、完善捐血制度、规范用血指征和用血原则、加强血液资源的有效调配和利用等。
医院血库工作检查整改措施

加强血库工作人员培训及资质认证
总结词
提升血库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提高血库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确保工作 人员具备必要的资质和技能,能够胜任血库工作。
医院血库工作检查整改措施
汇报人: 日期:
• 血库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整改措施方案 • 整改措施实施计划 • 整改措施效果预期及评估计划 • 结论与展望
01
血库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血库设施及设备情况
01
02
03
设备老化
部分设备已经使用多年,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设备布局不合理
部分设备摆放位置不科学 ,影响工作效率。
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监测和分析,了解整改措施实施后的血液库 存管理和医疗质量变化情况。
定期审计和检查
组织定期审计和检查,评估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发 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和优化措施的建议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将整改措施纳入医院日常管理体系,持续监测和改进,确保血库 工作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我们将加强对血库工作人 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 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确保 他们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进 行操作和管理。
定期设备维护 和更新
我们将定期对血库设备进 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 的正常运转和精度,提高 血库工作的准确性。
加强与临床科 室的沟通与…
我们将加强与临床科室的 沟通和协作,建立更加紧 密的合作关系,确保血液 的供应和利用更加科学、 合理。
实施过程中的监测与评估
每周进行一次自查, 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 况进行监测。
安全输血的关键在医院

床。结论 加强输血科建设和人 员培训, 高输血科工作人 员中医生的比例 , 提 同时使临床 医生真正掌握输血相关知识是
保证 临床输血 安全 的重要 措施 。
【 关键词】 输血科 ( 血库 )现状调查; ; 医院
Hoptl steKe oS f lo a s s n/ U Di r i si yt aeB o dTrnf i L a u ,HuJz e g / ieeHe l ai a a e n , aI h uo n i n ./ Chn s at Qu lyM n g me t h h t
维普资讯
嘉
÷ 。 。
( I ! I WDI1卷 第3 1 171  ̄ 7 月 II I i I I 4 JI ! ̄ 1 1 16 1 0 年6 ( )
麟
安全 输 血 的关 键 在 医 院
静 陆典 瑞 胡 继征
【 摘 要】 目的 调查 了解本地区医院输血工作的现状, 为安全输血提供建议。方法 以《 中华人 民共和 国献血
法》 《 、 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 《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等为依据 , 设计调查表, 下发到医院调查 , 统
计分 析 。结 果 各 级 医院血库 管理及 临床 输血技 术存 在 较 大 差距 , 血安 全 存 在 较 大 隐 患, 量 的输 血风 险产 生 于 临 输 大
M eho Ac o d n o “ l o n r L w o o l p b i fCh n ”。“ l o e Ma a e n r c d r n Me ia e — t d c r i g t B o d Do o a fPe p e Re u l o i a c B o d Us n g me t P o e u e i d c lAg n
输血分析报告

输血分析报告1. 引言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能够帮助补充失血或改善患者的血液状况。
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因此对输血进行分析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输血的相关数据,从而对患者的输血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2.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输血分析,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和病史等;•输血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输血记录:包括输血类型、输血量、输血次数等。
这些数据是通过患者病历和实验室检查报告等渠道获得的,并经过严格的数据清洗和整理。
3. 输血数据分析3.1 患者基本信息分析根据收集的患者基本信息,我们可以对输血患者的特征进行初步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年龄和性别的统计指标,如平均年龄、男女比例等,来了解输血患者的年龄分布和性别比例。
进一步分析患者的病史信息,可以对输血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进行了解。
3.2 输血指标分析输血指标是评估输血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通过分析输血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评估输血治疗对患者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与正常参考值对比,判断输血后是否恢复到正常水平。
3.3 输血记录分析输血记录可以揭示患者的输血情况和治疗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输血类型、输血量和输血次数等指标,来了解患者的输血需求和输血效果。
同时,对于多次输血的患者,我们可以通过对输血记录的统计分析,评估输血治疗的持续性和效果。
4. 输血风险评估输血虽然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为了评估输血风险,我们可以结合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输血记录,进行风险因素的分析。
一些常见的输血风险因素包括输血过敏、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感染等。
通过对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提前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5. 结论通过对输血数据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输血治疗方案,并对输血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与输血安全研究

血液存储、使用等过程都存在较多风险因素,因而需要输血科(血库)具备良好的条件支持,这样才能保证血液质量。本次研究中发现,输血科(血库)的硬件设施建设不够理想,1次审核时合格率仅为33.3%,可知硬件设施不足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医院输血科(血库)硬件建设与器械、仪器类配置相关,医院需要保证仪器、设备与业务需求相匹配,防止出现输血科(血库)无法承载的问题。此外,房屋设施布局也是重要的“硬件问题”,作为输血科(血库)需要规划出血液储存、血液发放、血液检验(配血)等区域,同时操作区域还要分出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血液不受污染。事实上,输血科(血库)实用面积需要达到22至30平方米,务人口较多的医院,还需要增加面积,这样才能满足各项工作开展。面积相符后,还要做好功能区域划分,只有合理划分才能保证操作环境的有效性、洁净性,保证血液质量预防输血反应。较多文献报道功能区域划分不合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医院在建设和改进输血科(血库)时,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准则执行[7]。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对2014年本地6所新申请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进行审核,对申请医院现场审核完成后,统计审核结果作为研究资料,针对输血安全状况进行分析。6所新申请用血医院均新建设输血科(血库)。
1.2审核方法
现场审核依据为《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卫生部颁发的制度规范[3]。现场审核项目包括:环境及建筑面积、硬件设施(仪器设备及器械)、人员配置、操作技术水平、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用血管理制度、无害化处理设备及执行情况(医疗垃圾),共7项[4]。现场审核要逐一检查各项审核项目,最后综合评价各项审核结果,确定医院是否通过审核准入用血。申请医院通过审核后,等待卫生行政部门批复是否可以取得用血许可。
浅谈现代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与管理

浅谈现代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与管理2007-09-09 20:05:56 作者:李志强来源: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输血科浏览次数:762 文字大小:【大】【中】【小】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社会变革,带给医疗卫生工作许多新情况、新变化。
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工作和品牌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一样,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行政组织建设与管理输血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社会变革,带给医疗卫生工作许多新情况、新变化。
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工作和品牌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一样,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行政组织建设与管理输血科(血库)作为医院的一个基础管理单位,全面质量管理应包括:临床输血技术质量管理、服务功能质量管理与硬件设施质量管理等。
搞好输血科(血库)管理,将科室这个基础做大做实,是保证科室的各项工作实施的前提。
要使输血科(血库)管理上一个台阶,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广义是指智力正常人的管理;狭义是指组织内具有劳动能力人的管理。
在输血科(血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必须因岗配人。
但在设立工作岗位时应运用发展的眼光;以及在实施因岗配人时也必须注意鉴别出战略型人才,以适当的方式加以保留,这类人才的特点在科室建立初期作用较小,但随着科室的发展,他们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具有综合素质高与创新意识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对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影响力将更趋显著。
各医院输血科(血库)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管理者必须针对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项培训。
输血科(血库)管理者可组织科室员工针对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和服务对象等提出对科室建设与管理的见解和意见。
时刻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我是科室的一员,我是科室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最大限度地调动科室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对输血科(血库)建设与管理的意识。
管理者也可采用亲情管理与严格管理的交叉管理方式,消除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亲情与温暖,最终形成科室员工上下齐心,政令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 血 ; 理 ; 全 ; 查 输 管 安 调 中 图分 类 号 : 1 7 3 3 R 9.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8 4 ( 08 0 —0 90 17 —38 20 )10 4 —3
3 54 ) 1 0 0
设计调查问
要: 目的 调 查 分 析 宁波 地 区 医院输 血科 ( 库 ) 状 , 血 现 以探 索促 进 本 地 区 临床 用血 管理 的适 宜 办 法 。方 法
卷表 , 信 函 方 式进 行 调 查 。结 果 以
8 3家 医院 1 0 成 立 医 院输 血 管 理 委 员会 ( 组) 5家 医 院设 立 独 立 输 血 科 , 余 7 0 小 , 其 8家 医院
( . n b n tn o d Of c Nig o3 5 4 Chn 2 Ni g oCe ta o d Ba k, n b 1 O O, i a 1 Nig oDo a i g Blo fie, n b 1 0 0, ia;, n b n r lBlo n Nig o3 5 4 Chn ) Ab tc c : jcie To iv siaep ee tsau f h rn fso e at n fh s i lnNig orgo sa dt id b t sra tObe t v n e t t rs n tt so eta su ind p rme to o pt n b e in n ofn e— g t ai
t rwa s t an geta f son i hi e o M eho s U sngs l- e i e e ton ie oi ve tg t 3 ho p t l y c r e p — e y om a r ns u i n t s r gin, t d i e fd sgn d qu s i nar s t n s ia e 8 s ias b o r s on d nc . s u t 8 os ia sa lh h r ns u i a a m e tc m m it e, os ial d t n p nd ntde arm e t fta f e e Re ls 3 h pt l l ad t e ta f son m n ge n o te 5 h pt sha he ide e e p t n s o r nsu—
I v s ia i n o p e e t t softa s u in e arm e t fho pia n ng o r go n e tg to n r s ntsa u r n f so d p t n so s t li Ni b e i n
ZH UANG , Li DON G o f i ZHANG a — n e 1 Gu - e , Ju nyi ,t . a
o o p t lh d n u l i r f s in ls a f fb o d b k . l h o p t l u e h n f d ta s u i n me i l o u n s f r fh s i a o f l tme p o e so a t fso lo a n A1 t e h s i s s d t eu i e r n f so d c c me t o — a - a i a d mua e y t e He l i it y Th i d n d n e se it d ma n y i o ma lh s i l, n e e fe a ia in i o c lt d b h at M n s r , e h d e a g r xs e il n s mes l o p t s 4 i d x s o x m n t s dd n ta — h a o
so t ers f7 o ptl a h e at n so rn f so fiae ot ed p rme t flb rt r dcn , 9 4 ( 1 8 ) in.h e t 8 h s i sh dt ed p rme t f a su in af itdt h e at n o ao yme iie 4 , 4 / 3 o a t l o a
设立血库 , 但挂 靠于检验/ 3 的医院没有血库 专职人 员 ;0 使 用卫生部统 一的输血 医学文 书; 10 本市存在 输血
隐 患 的主 要 是 其 他 类 医院 ,o 5 ( 78 ) 医院 输 血 前 4项检 测 不符 合 要 求 , 血 型反 定 型 、 血 方 法 等 方 面 都较 卫 生部 《 范 》 2 . 1 / 3 的 在 配 规
维普资讯
重庆医学 20 0 8年 1月第 3 7卷 第 1期
49
・
论
著 ・
宁 波 地 区 医 院 输 血 科 ( 库 ) 状 调 查 分 析 血 现
( . 江省 宁波 市献血 办公 室 1浙
摘
庄 立 董 国飞 张娟 银 乌 贤平 , , , 3 5 4 ; . 江省 宁波 市中心血站 10 02 浙
c r e t h p cfcrq i me t eo eta su ini O 5 ( / 3 fh s i l. u ha p csa lo y ea d bo dmac o d d wih tes ei e ur i e nsb f r rn fso 2 . 1 8 )o o pt s S c s et sbo dt p n lo t— n 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