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筋的构造与识图

合集下载

三维图集16G101 第4章、梁识图

三维图集16G101 第4章、梁识图

第四章:梁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页图集号16G101-1-841.跨度值 L n 为左跨 L ni 和右跨 L ni+1之较大值,其中i =1,2,3..2.图中h c 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3.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链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 ni /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 /3范内;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

4.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ni 楼层框架梁KL 纵向钢筋构造≥L aE 且≥0.5h c +5d搭接长度≥非搭接区≥梁上部第二排钢筋 梁上部第一排钢筋梁下部钢筋注: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三维钢筋构造示意hc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

相邻跨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位梁下部筋在节点外搭接中间层中间节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85纵向钢筋构造abE锚固长度伸入柱内长度5d ,搭接长度≥L LE非搭接区≥1.5h 0梁上部通长筋梁下部纵筋梁上部纵筋1.跨度值 L n 为左跨 L ni 和右跨 L ni+1之较大值,其中i =1,2,3..2.图中h c 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3.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链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 ni /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 /3内;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

4.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ni 注:hc≥1.5h0≥llE 顶层中间节点梁下部筋在节点外搭接(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

相邻跨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位置位于较小直径一跨)箍筋加密区5050箍筋加密区箍筋加密区c1c3c1c3c1c3c 2h bc 2c 2≥la E≥l aE11≥l aE ≥l a E≥l a E图中c3取值:抗震等级为一级:≥2.0hb 且≥500抗震等级为二~四级:≥1.5hb 且≥500柱框架梁水平加腋构造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86柱锚固长度≥L aE箍筋箍筋加密区梁上部纵筋加腋筋伸入梁内≥L aE中部构造筋梁下部纵筋框架梁水平、竖向加腋构造注:1.括号内为非抗震梁纵筋锚固长度 2.当梁结构平法施工图中,水平加腋部位的配筋设计未给出时,其梁腋上下部斜纵筋 (仅设置第一排)直径分别同梁内上下纵筋,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0;水平加腋部位侧 面纵向构造筋的设置及构造要求同梁内侧纵向构造筋。

钢筋识图梁

钢筋识图梁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16G101第四章梁、板平法识图

16G101第四章梁、板平法识图

第四章:梁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页图集号16G101-1-841.跨度值 L n 为左跨 L ni 和右跨 L ni+1之较大值,其中i =1,2,3..2.图中h c 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3.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链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 ni /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 /3范内;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

4.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ni 楼层框架梁KL 纵向钢筋构造≥L aE 且≥0.5h c +5d搭接长度≥非搭接区≥梁上部第二排钢筋 梁上部第一排钢筋梁下部钢筋注: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三维钢筋构造示意傅华夏hc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

相邻跨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位梁下部筋在节点外搭接中间层中间节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85纵向钢筋构造abE锚固长度伸入柱内长度5d ,搭接长度≥L LE非搭接区≥1.5h 0梁上部通长筋梁下部纵筋梁上部纵筋1.跨度值 L n 为左跨 L ni 和右跨 L ni+1之较大值,其中i =1,2,3..2.图中h c 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3.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链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 ni /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 /3内;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

4.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ni 注:傅华夏廖宜香hc≥1.5h0≥llE 顶层中间节点梁下部筋在节点外搭接(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

相邻跨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位置位于较小直径一跨)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86框架梁水平、竖向加腋构造1.括号内为非抗震梁纵筋锚固长度2.当梁结构平法施工图中,水平加腋部位的配筋设计未给出时,其梁腋上下部斜纵筋 (仅设置第一排)直径分别同梁内上下纵筋,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0;水平加腋部位侧 面纵向构造筋的设置及构造要求同梁内侧纵向构造筋。

工程造价课件 4-2-2:框架梁钢筋构造

工程造价课件 4-2-2:框架梁钢筋构造
连接〔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当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llEllE为抗 震搭接长度,且按100%接头面积计算搭接长度。
— 框架梁钢筋构造 —
2-1 抗震楼面框架梁上部纵筋构造
➢ 当上部通长筋直径与支座负筋直径相同时,连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n/3范围中, 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当钢筋下料长度小于 出厂时的定尺长度时,那么无须接头;如果超过定尺长度,那么在跨中1/3跨 度的范围内进行一次性连接。
目录
一 梁平法制图规则 二 梁结构施工图钢筋构造 三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二 梁结构施工图钢筋构造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王洪玉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目录
1
框架梁与非框架梁、主梁与次梁的关 系与区别
2
框架梁钢筋构造
3
屋面框架梁钢筋构造
4
悬挑梁钢筋构造

5
非框架梁钢筋构造
2 框架梁钢筋构造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王洪玉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 框架梁钢筋构造 —
2-1 抗震楼面框架梁上部纵筋构造
— 框架梁钢筋构造 —
2-1 抗震楼面框架梁上部纵筋构造
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的钢筋。 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当跨中通长筋直径小于梁支座上部纵筋时,其分别与梁两端支座上部纵筋角筋
2-1-1 框架梁端支座的纵向钢筋构造
② 弯锚 ③ 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锚入柱外侧纵向钢筋内侧弯折,其中弯锚水平段长度均应
≥,弯折厚垂直段长度为15d。
第一排纵向钢筋弯锚水平段长度为
h弯c-锚cc-时d1,-d弯c-钩25段与柱的纵向钢筋以 第及二各排排纵纵向向钢钢筋弯筋锚弯水钩平段段之长间度不为能平 h行c-接cc-触dc,-d应1-有25不-d小2-于2525mm的净距。

框架梁钢筋识图与计算

框架梁钢筋识图与计算

一、识图
学习资讯: 11G101-1P25-29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一、识图
集中标注:表示KL1有2跨,梁宽200,梁高700; 箍筋直径 原位标注:表示 6,加密区间距 KL1左支座上部共布置 100,非加密区间距 3根钢筋, 200,双肢箍; 原位标注:表示KL1中间支座上部布置3根钢筋, 原位标注:表示 KL1 右支座上部共布置 3根钢筋, 梁上部布置 其中 2根直径 2根直径 22的钢筋即集中标注的 22的通长筋; 2根直径 22的通长筋 且左右对称布置 原位标注:表示 第二跨下部布置 2根直径 20 的受力筋, 原位标注:表示 KL1 第一跨下部布置 2根直径 22 的受力筋 其中 2根直径22的钢筋即集中标注的 2根直径 22 的通长筋 两个侧面对称布置共 6KL1 根直径 12的受扭钢筋。
KL1钢筋计算(赛一赛:谁是算量高手?)
钢筋工程量计算书
筋号 直 径 级 别 图形 计算式 长度 (mm) 根数 总长 总重 (mm) (kg)
本课小结
• 钢筋工程量计算依据是什么? • 平法图集、施工图纸、工程做法等
实践: 完成物管楼二层楼钢筋工程量计算
框架有钢筋名称的标签贴在钢筋骨架中的相应钢筋上。
项目任务:计算物管楼二层梁的钢筋工程量
任务示例:计算KL1的钢筋工程量
完成任务所需学习的知识
• • • • • • • • • • 一、识图 1.梁平法标注的含义 二、算量 1.上部通长纵筋计算方法 2.边支座上部纵筋计算方法 3.中间支座上部纵筋计算方法 4.下部纵筋计算方法 5.侧面受扭钢筋计算方法 6.箍筋长度计算方法 7.箍筋加密区长度确定及根数计算方法
二、算量
框架梁钢筋计算方法小结
• • • • • • • • • • • • • • • 1.上部通长纵筋计算方法 上部通长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边支座上部纵筋计算方法 边支座上部纵筋长度:第一排Ln/3+边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Ln/4+边支座锚固值 3.中间支座上部纵筋计算方法 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ln为左右净跨的较大值 4.下部纵筋计算方法 下部纵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5.侧面受扭钢筋计算方法 同上部通长筋 6.箍筋长度计算方法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9d+ 2×max﹛10d、75﹜

超详细梁钢筋平法识图,领导也能看懂!!!

超详细梁钢筋平法识图,领导也能看懂!!!

超详细梁钢筋平法识图,领导也能看懂筑结构施⼯图平⾯整体设计⽅法(简称平法)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和配筋等,按照平⾯整体表⽰⽅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陈青来被国家科委列为《 “九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计划》项⽬(项⽬编号:97070209A)建设部列为⼀九九六年科技成果重点推⼴项⽬(项⽬编号:96008)。

《混凝⼟结构施⼯图平⾯整体表⽰⽅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梁钢筋的标注⽅法梁平法图中表⽰的是什么意思?●梁的平⾯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中,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

梁钢筋的标注⽅法●集中标注:1、梁编号、梁截⾯尺⼨2、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及⾮加密区、肢数3、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筋,4、梁侧⾯纵筋:构造腰筋及抗扭腰筋5、梁顶⾯标⾼⾼差(该项为选注)梁钢筋的标注⽅法梁钢筋的标注⽅法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数值。

原位标注:1、梁⽀座上、下部纵筋2、吊筋、附加箍筋梁钢筋的标注⽅法集中标注——梁编号梁截⾯尺⼨,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梁时,⽤b×h表⽰;当为竖向加腋梁时,⽤b×h GYC1×C2 表⽰,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当为⽔平加腋梁时,⽤b×h PYC1×C2 表⽰,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宽,加腋部分应在平⾯中绘制;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度不同时,⽤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度值,即为 b×h1 /h2如:JZL2(3) 300*500KL7(2B) 300*700/500三、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加密区间距及肢数,该项为必注值。

梁 板 柱 结构识图

梁 板 柱 结构识图
350 30 40500
平面整体表示法
平面图纸(根据平法规则):图纸
+
细部构造:《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 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 1)。
返回
钢筋混凝土梁采用平法表达有两种 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分层平面布置图上, 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 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来表达梁 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 内容。
上部通长纵筋: 2根直径16mm 的箍II级筋钢:I级钢,直径
6mm的双肢箍,加 密区箍筋间距 100mm,非加密区 箍筋矩间形距截20面0m框m架梁
的尺寸:宽度 b=300mm,高度 h=500mm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左支座处上部纵筋为 4根直径16m右m的支I座I级处上部纵筋为4 钢(HRB335根)直(径包括16mm的II级钢 2根通长筋) (HRB335)(包括2
返回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 筋
侧向构造钢筋就是腰筋,当梁的有效高 度大于450mm时设置,腰筋布置在梁 的截面高度中间区域,两边对称布置;
受扭钢筋包括纵筋和箍筋,受扭纵筋要 求沿梁的截面四个边均匀布置,因此当 存在扭矩时梁的截面高度中间区域需要 布置纵筋,布置抗扭纵筋以后就不再需 要布置侧向构造钢筋。
返回
1)梁尺寸
返回
3)箍筋
φ8@100(2)
φ8@100(2)
φ6@100(2)
集中标注未 注写箍筋
φ6@100/200(4)
φ8@100/200(4)
φ6@100(4)
φ8@100/200(4)
φ6@100/200(4)

钢筋识图

钢筋识图

钢筋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绪 论
钢筋的构造与识图
《建筑结构》
一 绪 论 任务驱动
任务1:了解钢筋的主要分类及性能指标; 任务2:看懂梁的配筋图;
《建筑结构》
绪 论
1.钢筋分类
钢筋分类
按外形分
按力学性 能分
按生产工 艺分
按在结构 中的作用 分
《建筑结构》
绪 论
按外形分
光圆钢筋
变形钢筋
《建筑结构》
绪 论
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 Ⅱ级钢筋 Ⅲ级钢筋 Ⅳ级钢筋
《建筑结构》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100mm
100mm 100mm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200mm 200mm
非加密区箍筋: Φ6@200mm
返回
上部通长纵筋 2 16
上部通长纵筋 2 16 上部非通长纵筋 2 16
上部纵筋 4 16 (2 16通长筋+ 2 16非通长筋)
绪 论
《建筑结构》
上部支 座非通 长纵筋
架立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架立筋与受力 筋搭接
绪 论
《建筑结构》
绪 论
《建筑结构》
箍筋
上部纵筋
拉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下部纵筋
绪 论
《建筑结构》
绪 论
《建筑结构》
绪 论
《建筑结构》
绪 论
2.梁的钢筋图表示方法 (1)断面详图法 (2)平面整体法
上部通长 纵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一般 般通长
绪 论
练习:详细叙述二层梁配筋图中的KL20的截面尺 寸、箍筋、顶部纵向钢筋、底部纵向钢筋的配置情 况。
《建筑结构》
一 绪 论
《建工艺分
热轧钢筋 冷拉钢筋 热处理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
《建筑结构》
绪 论
按在结构中的作用
受拉(压)钢筋 箍筋
架立筋
吊筋
其他(构造腰筋、抗扭腰筋等) 《建筑结构》
上部通长 纵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箍筋
200mm 200mm
非加密区箍筋: Φ6@2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