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野菜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福建省野菜资源开发利用与研究现状

福建省野菜资源开发利用与研究现状

1 特 色野 菜
11 野菜食 用 历史 悠 久 :福建 各地 食用 野 菜历 史悠 . 久 , 不 同地 区食 用 习 惯各 异 , 早 期大 多 以度 荒食 虽 但
经 全 省 的 区域 、生 产试 验 以及 各 地生 产 栽 培 推
栽培 方式 :
广 , 致认 为 : 品种早 熟 , 质 , 品性 强 , 产 稳 一 该 优 商 高 产, 抗病 , 抗逆 性强 , 耐贮 运 。产 品抢 早上 市能 力强 且 早 期产 量高 , 是早 春露地 油豆 种植 的最佳 品种 。
野菜 通 常 在 山野 荒坡 、 山老林 、 边 、 深 路 溪边 、 田
物为 主 。近年 来 , 因一些 野菜具 有独 特 的药食 同源 功 效 , 越来越 受 到群众 的喜爱 。 故 如荠菜 有利水 消肿 、 养
肝 明 目 、 益 胃的功 效 。闽南 将 细嫩艾 叶捣匀加 糯 和脾 米 做成 艾馍 , 是一种 昧美 芳香 的食 品 。福 州地 区则 以
城市 污水 和废 气 的污染 。 驯化 栽培 的野生 蔬菜保 留 了 抗病 、 抗虫 、 耐热 、 耐寒 、 耐旱 等原 有种质 特性 , 其栽 培 管理 多 以生 产绿 色食 品为标 准 , 因此产 品相 当于 自然 界 中采 集 的天 然 食 品 。 由于野 菜所 含 的 苷 和脂类 不 同 , 定 了具 有各 自独 特 的清 香风 味 。同时各 种 野菜 决 具有 不 同的甘甜 醇香宜 人 的 口味 , 决于本 身所 含 的 取
清 明菜 做成菜 馍 。 闽西北 地 区有 较丰 富 的蕨 、 紫箕 、 菜 蕨 资源 , 群众 喜采幼 叶鲜 食或加 工成 菜干销售 。 近来 , 福 州地 区 习惯 食用 马兰 ,闽东 地 区则 喜食 马齿苋 , 莆 田地 区偏爱黄 花龙 芽 J 。

中国山野菜的开发利用

中国山野菜的开发利用

1 山野 菜 的特点 11分布 广泛 , . 品种 资 源丰 富 由于 山野 菜适 应性 广 , 耐瘠 薄 , 土壤 条件 要求 不严 对 格, 对高 温 、 旱 、 干 霜冻 等恶 劣气候 条件 有很 强 的耐力 , 再
生 能力 强 , 殖 系数 高 , 布 十分 广 泛 。例 如 马齿 苋 、 繁 分 蒲
园艺园林
中国山野菜的开发 利用
郝天民, 何经海 , 韩玉坡 , 毕海涛
( 北京 中农 富通 园艺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8 ) 0 0 3
摘 要: 山野菜是 中国宝贵的种质 资源, 其分布广泛 , 适应性强 , 营养丰富 , 称为“ 天然绿 色食品” 。近些年来 , 中国山野菜的开发利 用成绩斐然 , 但也存在着部分品种采收过度、 资源破坏严重、 产品加工科技含量低、 市场

4 一 0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 1 - 00  ̄
肪、 碳水化合物 、 维生素 、 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 而且植物 纤维更 为丰富 。有 的 山野菜 的维生素 、 矿物质 含量是 普 通 蔬 菜 的十 几 倍 、 至几 十 倍 。例 如 10g 苦 菜 含 甚 0 鲜
钙 1 0 , 大 白菜 的 24倍 , 铁 5 , 大 白菜 的 2 mg 是 - 含 3mg 是
份额不大等问题。针对 中国山野 菜开发利用现状, 出了合理开发 、 学规划、 提 科 基地建设、 深加 工、 开拓市场 等 对策 。 关键词 : 山野菜 ; 野生资源; 合理开发 ; 科学规划 ; 基地建设
中国地 域 辽 阔 , 形 复 杂 , 候条 件 多样 , 生蔬 菜 地 气 野 资 源 极 为 丰 富 , 乎 各 地 都 有 其 独 具 特 色 的地 产 山 野 几 菜 。随着 人们 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 些 山野 菜 已经从 过 去 一 的“ 度荒 菜 ” “ 命菜 ” 、救 一跃 而 上升 为 绿色 食 品家 族 中的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野生 蔬菜 大 多在 春 季 萌 芽生 长 , 味道 鲜 美 独 特, 营养 丰 富 , 对调 剂蔬 菜淡 季和增 加蔬 菜种 类有
2 2 药 用 保 健 .
经 人一 培 , 根 、 、 栽 其 茎 叶或花 、 果实 等器 官可供 作
蔬菜 食 用 的野 生 或 半 野 生 植 物[ 。据 不 完 全 统 1 计 , 同 共 有 野 菜 2 3科 18 2种 , 见 的 约 我 l 2 常
2 0多 种 , 的 分 布 趋 势 是 南 多 北 少 , 植 物 资 源 0 总 与 的 丰 富 程 度 相 一 致 j】 目前 我 国 对 野 菜 的 深 加 T 。
野 菜科 研 , 大研 究投 入 力 度 ; 加 重视 野 菜 资 源保 护 ; 理 采 收 , 合 实现 可持 续 发 展 ; 良加 工 工 艺 , 高 产 量 和 质 改 提
量; 大种类 , 扩 开展 规 模 化 生 产 和创 造性 栽 培 。
关 键 词 : 生 蔬 菜 ; 发 利 用 ; 展 建 议 野 开 发
干 6 7 J 。 “2 . 4
则可用 于小 便不 利 、 水泻水 肿及 急 、 性痢疾 等多 慢
种 病 症 。
2 3 出 口 创 汇 . 近 些 年 来 , 际 市场 埘 野 浆 的 求 啦 同 增
2 野 生 蔬 菜 的 开 发 利 用 途 径
2 】 食 用 价 值 ,
以 前 吃 饱 转 变 为 现 在 的 有 特 色 、 营 养 。野 生 蔬 有
菜 的过 程 中 , 累 _ 积 r一定 的 经 验 , 索 f 各 种 小 川 探 f ; 野 菜 的 食 用 方 法 : 1 凉 拌 。 如 酸模 、 公 英 等 , () 蒲 川

野菜的市场容量及趋势

野菜的市场容量及趋势

野菜的市场容量及趋势野菜是指在野外生长的植物,是人类膳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野菜的种类繁多,并且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等营养成分,因此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需求。

本文将从野菜市场容量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野菜市场容量很大。

野菜的种类众多,包括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等,每一类别下又有许多不同的品种。

这些野菜品种多样性的存在使得市场容量变得很大。

此外,野菜的种植面积也很广泛,从城市的屋顶农场到农村的庄稼地,都能看到野菜的种植。

这些种植面积的增加也为野菜市场容量的扩大提供了基础。

另外,随着人们日益注重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野菜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野菜的价格相对较低,更易于大众消费,这也是市场容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野菜市场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有机野菜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增加。

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机农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有机野菜通过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保持了其天然和健康的特性,符合现代人对食品的需求,因此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野菜的品质和口感对于市场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消费者对于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食物新鲜,味道好,而且对于颜色、形状、口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野菜生产者需要不断努力提高野菜的质量和口感,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三,野菜的流通和销售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商平台和线上商城逐渐崛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各种野菜,实现“网购菜篮子”,这种方式方便快捷,并且可以保证采摘到新鲜的野菜。

同时,野菜的线下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宽,如农民市场、超市、餐饮店等,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便利性选择购买渠道。

最后,野菜市场容量还面临一些潜在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业的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短缺问题,会影响到野菜的生长和品质。

其次,野菜的种植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和人力成本,这也会对市场容量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分析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分析

精 品JINGPIN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分析■陈莹莹信阳农林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摘 要:野生植物资源不同于栽培植物,具有天然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等诸多优势,并且受到现代人们的喜爱。

本文在阐述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且进一步探索了其开发利用的进一步策略,希望为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发展策略1.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本世纪以来,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绿色食品开发的关键。

所谓野生植物,是指生长在自然原始的环境下,未受到公害、污染的一种植物资源。

在人们普遍关注健康的大背景之下,野生植物资源成为重点研究对象。

以下是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第一、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当前已知的野生果树并且可食用的果树有上百种,并且分布于内蒙古、贵州、云南等地。

比如,在内蒙古共有野生食用资源上百科。

第二、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用途广泛。

野生植物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域性、用途多样性以及可栽培性等。

与此同时,野生植物资源内含有纤维素、天然添加剂等,是当前食品加工的基本原料来源。

第三、野生植物资源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随着人口数量猛增,世界资源面临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第四、野生植物资源营养价值丰富。

由于野生植物资源生长于野外无污染的环境下,其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无机盐等,相较于栽培植物更高。

在对野生植物的测试中发现,其所含的胡萝卜素高于一般水平。

总而言之,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多种特点,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2.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在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以及化工多种领域,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分析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2.1野生植物资源的食用价值野生植物资源在食品加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用,尤其是野果。

在我国,野果在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开发出了多种野果系列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亲睐,从而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马齿苋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马齿苋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马齿苋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摘要介绍了马齿苋的营养成分,并分别从马齿苋的食用、药用、农业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其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马齿苋;营养成分;利用现状;发展前景马齿苋(Portalaca aleraca L.)是马齿科,属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又名马舌菜、马齿草、五行草等,原产于温带及热带地区,除高寒地区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我国的马齿苋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南北各地都有,四川地区最多。

据报道,我国马齿苋植物共有6种:马齿苋、毛马齿苋、大花马齿苋、四瓣马齿苋、沙生马齿苋和小琉球马齿苋,其中马齿苋最为常见[1]。

现国内马齿苋主要有野生马齿苋、栽培马齿苋和观赏马齿苋3种。

我国民间和历代医药学家对马齿苋都有很好的利用。

马齿苋既可以入药又可食用,是我国卫生部规定的78种药食同源植物之一。

以前马齿苋是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如今,法国、美国和荷兰等国家已经开始培育观赏品种和食用品种的马齿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马齿苋以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药理作用以及菜药双用的特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开发产品也越来越多。

1营养成分马齿苋营养丰富,研究资料显示,100g鲜马齿苋中含水90g,蛋白质2.3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3g,粗纤维0.7g,钙85mg,磷56mg,铁1.50mg,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及维生素B2等[2],除此之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达11 970mg/110g)、苹果酸、柠檬酸、钾盐生物碱、α-亚麻酸等。

2开发利用现状2.1食用价值马齿苋是天然绿色食品,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采食马齿苋的习惯,如今马齿苋特有的丰富的营养价值、特有的药理作用和山野风味,正使它走向家庭餐桌。

马齿苋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直接食用如凉拌,又可煮食、炒食等,也可加工成方便食品或半成品,如速冻马齿苋、干制马齿苋、腌渍马齿苋、罐(袋)藏马齿苋、马齿苋干粉、马齿苋脯等方便食品,可在春秋淡季食用,加工工艺和方法已很成熟[3]。

试论我国野菜产业的发展及野菜文化遗产承传——以武当山“仙山野菜”为例

试论我国野菜产业的发展及野菜文化遗产承传——以武当山“仙山野菜”为例

试论我国野菜产业的发展及野菜文化遗产承传——以武当山“仙山野菜”为例一、我国野菜产业的发展野菜是指自然生长在田野、山林、河边等野外环境中的植物,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备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我国野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野菜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意识更加强烈,野菜作为一种绿色有机食品,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和追捧。

各大城市的农贸市场、超市及电商平台都能找到各种野菜品种,销售火爆。

其次,野菜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许多农民开始转而种植野菜。

野菜的种植技术与普通蔬菜有所不同,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政府的支持下,各地开展了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了农民野菜种植的能力,使得野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此外,野菜产业的加工和推广也得到了重视。

野菜的食用方式较为独特,常常需要创新性的加工和烹饪方法。

为此,一些企业和餐饮店开始推出野菜相关的产品,并进行广告宣传,使更多人了解和尝试野菜,从而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二、武当山“仙山野菜”的传承与发展武当山作为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其“仙山野菜”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野菜生长在武当山的山间,具有独特的芳香味和草本植物的独特气息。

首先,武当山“仙山野菜”作为一种地方特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每年春季,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品尝武当山野菜的魅力。

这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提升了野菜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为了保护和传承武当山“仙山野菜”的种植技术和烹饪方法,武当山景区举办了不少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

通过专家指导和技术传授,使得更多人了解野菜的种植技术以及如何将野菜烹饪出独特的美味。

此外,武当山“仙山野菜”的文化价值也得到了重视。

该地的野菜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味和草本植物的气息为特色,成为了当地餐饮文化中的瑰宝。

一些餐饮企业将野菜融入到菜品中,并加以宣传,使得野菜的文化价值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我国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现状及需要研究的问题

我国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现状及需要研究的问题
营 由 于生长 在 山坡林 地 、 缘 塘 边 、 林 荒地 、 木 丛 和道 边 灌 等处 , 自然无 公害 环境 中没有 或很少 受 到农 药 、 在 化 肥和“ 三废 ” 污染 , 的 是一 种 天然 的“ 色 食 品” 因 绿 。
相关 。随着 生 活水平 的不 断提 高 和生 活质 量 的 日渐
由于所 含 的 苷 和脂 类 等 挥发 性 物 质 不 同 , 得 使
野 生蔬 菜各 自具 有 独特 的香 气 , 上所 含 的有 机酸 、 加
糖 和绵 脆程 度 等不 同 , 定 了其 甘甜适 1 、 决 : 醇香 宜人 1 的味道 , 因此 , 多野 生蔬 菜 “ 味” 许 野 十足 、 味美 可 口。
有 资 料 表 明 , 了和蔬 菜 一 样具 有 人 体 必需 的 除 糖 、 肪 、 白质 、 生 素 、 机盐 、 量 元 素 和食 物 脂 蛋 维 无 微 纤 维 等营养 物 质外 , 多野 生蔬 菜 的营养成 分 。 许 特别 是其 中的胡 萝 卜 、 坏 血 酸和 核 黄 素 含 量都 高 于 素 抗
维普资讯
l 2
现 代 化 农 业
2 0 第 1 ( 第 3 8期 ) 0 6年 1期 总 2
我 国野 生蔬 菜开发 利用现状及需 要研 究的 问题
刘乐 承
( 江 大 学 园 艺 园林 学 院 。 北 荆 州 4 4 2 ) 长 湖 30 5
野 生蔬 菜简 称 野 菜 , 指 可 用 作 蔬 菜 的一 切 野 是
常 见 的栽培 蔬 菜 。
我 国出 口创汇 的重要 蔬 菜 资源 。我 国野生 蔬 菜的研
究 和 开发起 步较 晚 、 水平 较 低 , 存在 着许 多 不容忽 并
视 的问题 , 多农户 、 业 和研究 人员 的认 识 不够全 许 企 面或模 糊 。因此 , 清形 势 、 认 澄清认 识 明确方 向, 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论文题目:我国野菜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课程名称: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我国野菜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我国野生蔬菜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野菜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植物资源,而且是天然食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野菜具有分布广、资源丰富的特点,非常有开发和利用价值。

关键词:野菜开发价值一、我国野菜开发利用的现状,目前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优缺点野生蔬菜泛指自然分布在山野荒坡、深山老林、平川路边、河边海滩、田野地头、沟边田埂、房前屋后等不同地形地貌,不同气候土壤等天然环境条件下,自行生长无须人工栽培管理,可供人们采集做菜食用的一类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群。

其种类多、分布广,富含多种营养且有不少的药用价值,许多还可直接人药。

我国自古就有采集食用野生蔬菜的传统与习惯,并逐渐扩大野生蔬菜人工栽培的种类与面积,加大野生蔬菜采集、加工开发利用的力度。

我国野生蔬菜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多达1 000多种,常见广为分布的达100多种,分属30多科。

野生蔬菜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很广,从东北、西北、华北到西南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直”至华南都有野生蔬菜的分布。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合于植物的生长,故野生蔬菜的资源也十分丰富。

其中沿江两岸尤以水生和半水生种类为多。

除全国性分布的种类外,还有如萎篙、马兰、荠菜、马齿苋、铁苋菜、芡实、蒲菜、野葛、山莴苣、灰灰菜、鸭舌草等,其中许多已人工栽培。

(一)、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的价值1、野生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野生蔬菜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可供食用的野生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多种矿质元素和多种维生素。

其中多种野生蔬菜还含不同的药物成分,具有药疗作用,不少野菜原本就是名贵中草药,可以直接人药。

我国自古以来就普遍采集野生蔬菜供菜食用或代粮充饥,或人药治病。

许多野生蔬菜所含蔬菜成分中不少含量超过栽培蔬菜,据对72种野生蔬菜营养分析结果,其中有65种野生蔬菜中胡萝卜素,含量超过胡萝卜,如蒲公英含胡萝卜素每100克达7.3毫克,而胡萝卜中含量仅为1.35毫克。

[1]2、野生蔬菜种类多、分布广据调查,我国的野生蔬菜资源极其丰富,其种类已达1 000种之多,为现有栽培蔬菜的10倍,仅据贵阳市调查统计,野生蔬菜的种类达601种,分属7大类157科357属。

其中已被不同程度开发利用的约100余种,仅占已查资源总数的10%。

3、具有特殊的野菜风味不同的野生蔬菜其风味独特,为一般蔬菜所无法比拟。

如荠菜、马兰的清香爽口,蒌蒿的脆嫩香鲜,香椿的特殊香味等等。

4、尚具药用价值,既供做菜,又可入药野生蔬菜亦有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等五味之分。

如蒲公英用于抗菌消炎,清热解毒;荆芥可治感冒止咳;菊花脑能清热去暑;马齿苋酸寒,治白痢疾、赤白带下,解毒通淋,含多种药用成分并富含钾,用于治疗痢疾和多种疾病;黄精被誉为“佛家珍品”,食之能延年益寿。

[2]5、清洁卫生,少污染野生蔬菜多生长于深山野林,荒坡草地或水边田野,宅前屋后,无须人工栽培和管理,又不施用化肥、农药,生产基地远离有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城市排放生活三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其生态环境包括大气、水质、土壤洁净无污染,产品清洁卫生,优质营养,安全无害,可供开发“无公害食品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及有机食品蔬菜”。

6、开发利用的市场广阔野生蔬菜不仅可以鲜食,亦可供扣工,如脱水、速冻、腌演、制粉、制洒,以及糖渍等·既可在国内销将,又可出口外销.除少数人工栽培外,多数仍以采集野生为主,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投资小,收人亦高。

(四)、野菜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贸出口的需要,我国山野菜生产发展很快,由原来的农民自采自食转向农民采集,工厂收购加工,成批销售或出口,全国已建成几个野菜出口加工基地。

野菜深加工的研究也在进行。

加工品的种类及方法也出现多样化,高档化,除传统的干制、腌制外,还开发罐制、盐渍、小菜制品、野菜汁和野菜保鲜品,使得我国野菜有10余种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

但是我国山野菜资源在生产和开发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不均衡,自然利用率低。

一方面,传统野菜种类在传统采集区过度采集,面临自然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发菜、蕨菜、薇菜的采集;另一方面有些地区还处于自采自食阶段,大量野菜有待开发,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的边远山区、林区及少数民族居住地区。

另外,山野菜的自然利用率低,在约700个种类中,进行商品生产的只占7%,多数种类被埋没在深山老林中,鲜为人知。

采收量仅占9%左右。

2、加工制品种类少、质量较差山野菜仍主要以干制、腌制加工为主,且没有经过深度加工,种类和数量不稳定,质量得不到保证,因而影响了出口创汇和生产的积极性。

3、由于饮食习惯和认识不足,山野菜加工产品在国内市场相对于国际市场上畅销不佳。

二、如何解决野生蔬菜在开发利用和生产上的不足(一)、野生蔬菜的人工栽培野生蔬菜的种类很多,且多以野生采集为主,由于长期处在自然生长的条件下,得不到人为地栽培与管理,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产量低而不稳定,不仅难以形成规模;同时也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不能达到周年生产,周年上市;而人工采集的季节性亦很强,.素有“当季是菜,过季是草”,“芽为菜,叶为刺”,“花为菜,叶为柴”,“伸头菜,钩头草”以及“正月菌陈(幼苗供食),.共月篙,三月四月当柴烧”之说。

野生蔬菜通过人工栽培后,‘不仅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且可以提高产量.,使其生长季节和供应期延长。

不仅能够做到大量供应上市,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人。

[3](二)、野生蔬菜的人工采集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野生蔬菜主要依靠人工采集。

蔬菜的生长时期不同,由于野生蔬菜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野生采收的产品器官亦不同,因此,采收的产期、方法也有所不同。

野生菜的采集应注意以下几点:1、采集时间要及时。

最适合食用的时期进行采收每一种野生蔬菜。

依其采收的食用器其产品的质量好,产量高,商品价值也高。

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失去了食用价值。

俗称“当季是菜,过季是草”就是这个道理。

2、要坚持采收标准,择优采集。

野生蔬菜遍生野外生长极不整齐,有早有晚,有壮亦有弱,高品性不一,不能见到就采,应选长势好、植株生长粗壮、鲜嫩,且无病害的植株采集。

3、用筐盛放要做到边采,边整理,边扎把,边分级,边包装。

(三)、野生蔬菜的加工野生蔬菜采集后的产品一般都是鲜嫩多汁,不耐运输与贮存,所以除鲜食外,如采集的野生蔬菜数量很少,可临时或短期贮存。

将整理好的产品置于无毒的塑料袋或保鲜袋中,放在阴凉处或人工冷库中,亦可置于冰箱。

塑料袋四角要剪洞散热,一般可保存5^-7天,有的如蔽菜、马齿觅等可先用开水悼除涩味,之后装塑料袋冷藏或晒干。

数量多的应采取地窖或冷库长期贮藏,亦可以加工成多种产品,如制干菜、酸菜、腌菜、速冻、制罐等。

有的种类还可以深加工,开发多种系列食品或制药。

1.盐渍:蕨菜、山芹菜、马齿苋、香椿等,经盐渍后既能保持营养价值,又方便存放与运输,但食用前要经过脱盐处理后加工做菜。

2.干制:薇菜、发菜、马齿苋,以及野生食用菌等可制干菜,以利贮存与运输。

食用前再用温水浸泡或水煮后加工食用。

三、我国野菜开发利用的新领域、新趋势我国的野菜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把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

同时,扩大栽培品种,只依靠采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进行人工栽培是必然的趋势。

栽培种类应具备营养丰富、产量高、需求量大等条件。

对一个地区来说,栽培种类宜少而精。

建立商品基地,进行适应规模和集约经营,这是野菜发展的当务之急。

进行野菜的家化栽培繁殖研究,对名贵的野菜如松茸、元蘑、蕨芽等进行人工繁殖和栽培方面的研究,以扩大其分布面积,提高产量和质量。

重视一些尚未利用的山野菜的开发利用,有些山野菜由于贮量少或风味不佳等原因没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和对当地气候条件适应能力强,可作为某些蔬菜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可用在蔬菜优良品种的选育上。

[4]加工方面,进行深度加工,改变过去落后的出口状况,根据所要销售的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习惯,加工成各种不同风味的单一种山野菜或结合各种山野菜的营养成份制成复合方便菜或各种罐头、软包装食品,销往国内外市场,以提高经济效益。

爱尔兰等国已经利用超低温真空保鲜技术,开发出“新鲜型即食山野菜”。

先进技术的引进并广泛推广应用,无疑是食品深加工大潮中的主导力量。

另外,野生果蔬饮品也是目前国外流行的“时髦饮品”。

近年来,国外饮品行业由碳酸饮料转变为果蔬饮品,其速度相当地快。

专家分析,我国果蔬汁饮品市场潜力很大,将成为世界上果蔬汁饮品增长最快、市场最大的国家。

利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测定食品中各种功能保健成分并加以提取,进行深加工和利用,已成为食品工业发展的新趋势。

采用先进的高剪切乳化技术、膜分离技术等生产出的山野菜饮品,具有环保、安全、营养、方便等特点。

同时,广泛开展山野菜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工作,逐步解决其保鲜、贮存和加工等技术工艺难题,对于全面综合开发利用现有的资源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联合开发、改造技术、拓展深加工领域,改造现有加工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完善加工工艺,改进包装装潢,制定必要的质量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的测定,建立国际标准化的体系。

参考文献:[1]中国医科院,食物成分表。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第三版,第1页,第159-164页。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589页,第1607页,第2128页,第2144页,第2199页,第3305页。

[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中国蔬菜栽培学。

农业出版社,1987年,第914页,第917页,第926页。

[4]王冰,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植物。

食品研究与开发,1990-04,第33-3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