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新品种红豆草皇竹草
皇竹草

皇竹草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直立丛生,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单株每年可分蘖 80-90株,堪称草中之皇帝。
因其叶长茎高、杆型如小斑竹,故名称皇竹草。
皇竹草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选育而成,属四碳植物。
植物简介别名:王草,皇竹、巨象草学名: Pennisetum sinese Roxb分类地位:隶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狼尾草属。
生物学特性:皇竹草是由象草和非洲狼尾草杂交育成的品种,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的植物。
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和我国南方栽培。
皇竹草植株高大,直立丛生,根系发达,在温度适宜地区为多年生植物。
株高可达4-5米,节间长9.15厘米;有15-30个有效分蘖,每节着生1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叶片互生,长60—132厘米,叶片宽3-6厘米,8个月共生长35片叶。
密集圆锥花序,长20—30厘米,但在温带地区皇竹草苗栽培多不抽穗,因此,只能利用腋芽进行无性繁殖。
皇竹草系热带生长的植物。
据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报道,12—15℃条件下开始生长,25-35℃为适宜生长温度,低于10℃时生长受到抑制:低于5℃时停止生长:低于0℃需采取保护措施。
1999年12月23—24日,福建农业大学菌草所菌草圃的最低温度为—2℃皇竹草顶叶片被冻枯。
皇竹草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为4—碳酸-羟基丁二酸和天门冬氨酸等四碳双羧酸产物,即光合作用生化途径为C—4途径,属典型的四碳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
据测定,皇竹草光合速率为50。
70毫克二氧化碳/平方分米·小时(Cooper,1970)。
在我国南方种植产量可达300吨/公顷以上。
皇竹草光合与蒸腾之比较低,因此,皇竹草的生长除需高温外,还需湿润的气候,要求年降雨量达1000毫米以上。
皇竹草能耐受短期的干旱,但不耐涝。
皇竹草是优质造纸及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原料江苏省造纸学会,首次从制浆造纸角度对皇竹草生物学特性、纤维形态及其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化学组分为:灰分3.77%,克拉森木素20.82%,综纤维素78.15%和戊聚糖19.50%。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种植牧草什么品种最好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种植牧草什么品种最好发布单位:信息所发布时间:2008-3-5已阅览:5515次(一)新型皇竹草新型皇竹草其茎秆似竹,属草本,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全国牧草评定委员会一致看好,并誉为“草中之王”。
皇竹草的生长特性如下:(1)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该草适种于各种类型的土壤,酸性粗沙质红壤土和轻度盐碱地均能生长,其耐酸性可达pH值4.5。
在旱地、水田地、山坡、平地、田埂、河埂、湖泊边及庭院等地方均可种植。
皇竹草的种植要求日照时间100天以上,海拔在1500米,年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无霜期300天以上。
皇竹草生存能力、抗逆性较强,成活率极高,在一般气候条件下,成活率在98%以上,在高寒低湿地区,成活率也可达到90%以上。
北方地区冬季如果采用大棚越冬,其种植效果与南方差异不大。
(2)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
当年春季栽种的茎节,于10月下旬停止生长,平均株高4米-5米,最高可达6米,分蘖能力强,每667平方米可繁殖3万-5万根,繁殖系数达500倍以上。
春季种植667平方米皇竹草,生长8个月后,来年的种茎即可扩种到33.33公顷以上,若肥水充足,长势十分旺盛,来年的种茎即可扩种到53.33公顷。
(3)栽种简单,产草量高。
皇竹草采用分株或茎节繁殖,栽种后40天即可收割第一次。
其产量为豆科牧草的20-30倍。
宿根性能良好,栽种1年,连续6-7年收割,第二年至第六年是皇竹草的高产期。
皇竹草以无性繁殖为主,耐寒性较强。
在0℃以上可自然越冬,8℃以上可正常生长。
极少发生病虫害。
(二)黑麦草特高黑麦草宽叶型一年生四倍体的禾本科牧草,性喜温凉湿润的气候。
种植特高黑麦草可获显著经济效益,其具有以下特点。
(1)生长快,产量高。
黑麦草播种1个半月后,便可割第一次草,以后每隔20-30天割草1次,整个冬闲期间(4-5个月)可割草4-5次。
667平方米(1亩)产鲜草可达10吨以上,是目前黑麦草品种中产量和营养价值最高的牧草品种。
皇竹草养

在整地 时应 加深耕 作层 , 土地 深 地、 水土 流失转 为严重 的 陡坡地 , 均 2—3 开 垦 宽 约 3 的带 状 梯 田 。 达 , m m O厘 0厘 能适 应生 长 ,对 光照要 求年 日照 值 在 3 0度 以上 的陡坡 地 , 采用 块状 整 耕 3 米 ~4 米 ,结 合施 腐 热
佳饲 料 ,可代替 畜禽鱼类 的大部分
精饲 料, 部 分饲 养成 本 ; 干草 二 、 降低 用 07 行 距 1 m 定 点挖 穴 , 表 土 . m, . O 把 皇竹 草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打粉后 可加入 添加 剂加工 成草 粉颗 选 地 和 整地 :可 选 择荒 山 、 荒 和 心土分 别放 在穴 的两侧 。栽植 时
一
、
皇 竹 草 简 介
皇 竹 草 适 宜 热 带 与 亚 热 带 气 2 0~3 0度 的地 区 , 了 防止水 土流 时 还要先 适 当灌水 再盖 土 。 为 管理 : 、施 肥 。皇竹 草根 系发 1 候 , 土 壤 要求 不 严 , 对 贫瘦 滩 地 、 沙 失 , 宜采用 带状 整地 。 按等 高线 每隔
3m后 在 势 很 强 , 年 可 收 割 6~7次 , 可 一 并 钻 心 虫等 。防治 蝼蛄 、金 针虫 可 用 牛 喜 食 。将 皇竹 草 切 碎 (c ) , 连 续 收 割 7年 , 亩 可 产鲜 草 l 每 5~ 1 5 0的 呋 喃丹 水溶 液 在 栽 植 前 喷 含 水量 为 5 :0 0~6 %时青 贮 为宜 。 0
3 0%
先 压 上 植 , 到 因地 制宜 , 做 地尽 其用 。整 地 上 , 盖 表土 再 盖 心 土 , 紧 , 面 在 秋 、 季进 行 。坡 度在 2 度 以上 盖一层 松土 ,并使 盖 土略高 于地 面 冬 0 防止积 水 , 在天气 干旱 的缓 倾斜 地 ,全面 开垦 、在坡 度 为 形 成馒 头状 ,
皇竹草资料

皇竹草资料一、皇竹草慨况皇竹草(原名:皇草)别名:王草、哥牧6号、热研4号、甘蔗草等。
经栽培、试验、观察,推广,取得了初步成果。
认定它有三大特点:极高的生物产量;极强的适应性;极广泛的用途。
3二、政府在推广皇竹草中的作用发展皇竹草已引起了中央、省、地、县领导和新闻单位的高度重视。
1997年 3月28日,省委副书记、原副省长张中伟在德阳市主持农业产业化会议上说:“皇竹草大面积种植是一个农业产业化的典型,要大力发展。
”四川省省委组织部以《种植皇竹草是发家致富的好路子》为题摄制成电教片培训农村党员;2002年4月5日—6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李岚清副总理在造纸厂参观用皇竹草造纸;中央电视台 7频道于 1997年 4月 20日至22日,作了专门报道;在九七年四月中旬的科技栏目中,专门就皇竹草做饲料原料问题连续两天作了介绍;1998年 12月 10日,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邓楠在全国秸秆综合开发研讨会期间,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皇竹草;1999年元月13日,科技部韩德乾副部长来参观,欣然题词“依靠科技,不断创新”,鼓励大力推广皇竹草的栽种及综合开发利用。
六盘水市畜牧事业局 2002年2月10日制定了《全市2002年推广种植皇竹草的实施意见》。
目前全国一部份县、市都制定了相应的“推广种植皇竹草的实施意见”。
三、皇竹草产业 1、饲料产业营养丰富、产草量高,经测定:皇竹草嫩叶含粗蛋白为18.06%,皇竹草是四碳植物,年亩产鲜草高者可达25000公斤,根据产量折合,可相当于8——10亩玉米蛋白质含量。
叶片较宽大脆嫩、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牛、羊、兔、鱼、鹅、鸭、鸵鸟等一切草食动物的良好饲料,用于喂奶牛,日产奶增加0.56公斤,养鱼增产22.7%。
推广种植皇竹草,必将为发展草食家畜饲养业发挥重要作用。
每亩可养3-5头牛,30-50只羊,400只兔。
以一亩养殖4头牛计算,按每头牛年增重150公斤,4头牛增重600公斤。
每公斤按7元计算,共计4200元,牛粪可折合现金500元,如与沼气配合,可节省燃料费500元。
新型皇竹草种植条件

新型皇竹草种植条件新型皇竹草营养丰富,口感好,是各种草食性牲畜和鱼类的最佳饲料。
新型皇竹草含粗蛋白18. 46%、精蛋白16. 68%、总糖8. 3%,富含17种氨基酸。
新型皇竹草是一种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优质牧草,新型皇竹草的茎叶柔嫩,适口性好,牛、羊、兔、驼鸟、鹅、鸭、鱼等都喜食,同时新型皇竹草具有丰富的营养,因此它是目前几种牧草中综合性状较好的牧草种类。
阜竹草要乃时刈割,以防养分降低,一般饲喂牛羊可在100- 120 cm时XiJM,饲喂禽类时在60一80 cm时刈割。
新型皇竹草适应性强,粘性、砂性及轻度盐碱化的土壤都可以生长,在土壤pH 6- 8内都可以正常生长。
新型皇竹草是多年生牧草,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不体眠,可持续生长,在设施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远远高于任何露地生产的牧草,达到鲜草的周年供应。
新型新型皇竹草种植条件在海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引种推广获得成功。
在温度条件适宜时不休眠,可周年生长。
其鲜草产量在135000.0 kg/hm 2以上,最高达到156661.5 kg/hm z,粗蛋白含量为13.26%一16.97%。
可采用茎秆扦插、老株根莞分株和分蘖繁殖。
新型皇竹草越冬新型皇竹草老株在秋季刈割后,将茎秆上的叶片除去,在地里挖100cm深的坑,将茎秆平放,每层20 cm,上覆10 cm厚土,共3层,坑口上架木椽,上盖10 cm草,再覆棚膜,膜上盖15 cm厚土,留一通风口,在12月将通风口封闭。
C老株茎秆带叶露地堆藏盖膜越冬。
新型皇竹草老株在秋季刈割后,将茎秆带叶堆成150 cm高的垛,用旧棚膜盖严后越冬。
新型皇竹草老兜的过冬,在长江以南地区冬季采用对老兜先覆盖一层土或粪,再盖地膜,就可自然过冬。
新型新型皇竹草种植条件由湖南新型皇竹草种植繁育基地提供:。
牧草新品种介绍

牧草新品种介绍皇竹草:该品种根系发达,植株高达5—6米,生长速度快,生长期长达9个月,适应性广,单株每年可分蘖30—80株,宿根性能较好,一年栽种,连续6—7年收割。
皇竹草4—5月种,一年可收割6—7次,亩产鲜草可达15—25吨,营养丰富,既可鲜喂,也可制成青贮或加工成干草和草粉,是饲养奶牛、肉牛、猪、免、鱼等的好词料。
饲用高梁:该品种为一年生禾本科饲用植物,植株高达3—4米,具有茎秆柔软、分蘖力强和刈割后再生速度快等特性。
该牧草适应性广,不仅抗旱性强,而且耐高温、水淹和盐碱、瘠薄土壤;该牧草早春到夏末均可播种,播后34—44天株高,即高达1.o—1.5米,亩产鲜草15吨。
青饲利用应在值株高度1.2—1.5米时刈割,留茬高度15—20厘米,也适合青贮。
在旱作情况下,其干物质产量明显高于饲用玉米,是饲养草食畜禽,特别是奶牛的优质青饲料。
墨西哥玉米:墨西哥玉米适口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广、管理方便,是一种优良的夏秋牧草。
该草为禾本科类属—年生草本植物。
其茎秆粗壮,高达3米,干物质含粗蛋白10.43%,粗脂肪3.31%,粗纤维26.85%。
茎叶脆嫩多汁,味甜,为牛羊、免、鹅、猪所喜食,也是草食性鱼类的优良青饲料。
该牧草每年4月播种,全年可刈割5—6次,亩产鲜草10—15吨,既可鲜喂,也适宜青贮及调制干草。
狼尾草:该品种分杂交狼尾草和美洲狼尾草,适宜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种植的一年生夏季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其植株高约300厘米,根系发达,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当气温达20℃以上时,生长速度加快;耐旱、抗倒伏;一次播种后可多次刈割。
美洲狼尾草亩产6000—8000公斤,杂交狼尾草亩产可达1万公斤以上,营养价值高,是词喂食草动物和鱼类的好饲料。
苦麻菜:该品种是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性强,在40℃高温下也能正常生长。
其耐寒能力也较好,能耐0℃左右的低温,轻霜对它危害不大。
该品种对土壤要求不严,春播后,年可收割5—6次,亩产达4000—5000公斤,适口性较好,主要用于鲜喂,切碎或打浆后饲喂,特别适宜饲喂鹅的一种优质青饲料。
三个适合农牧区种植的优质牧草品种

三个适合农牧区种植的优质牧草品种1.野豌豆。
野豌豆与箭?Q豌豆、毛苕、山野豌豆等均为姐妹品种,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牧草。
茎蔓长1.5~2米,柔嫩松软,每667平方米(1亩)年产鲜草1500~5000公斤。
耐旱、抗寒,耐瘠薄、抗盐碱土壤,特别适于红壤土和生荒地生长。
以秋播为主,也可春播、条播、撒播,每667平方米用种子3~4公斤,播深3~4厘米。
野豌豆与麦类混播同种同收,可相互促长,与冬牧70黑麦草混播,可增产30%~40%,使黑麦草增收20%以上,同时培肥了地力。
若冬前长势旺盛,可刈割1次。
野豌豆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与苜蓿相近,是草食家畜的良好饲草,混播草提高了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发展前景广阔。
该草姐妹品种很多,分布很广,如华北、西北一带的箭?Q豌豆,苏、皖、豫、川、陕等省的毛野豌豆,以及内蒙古草原上的野豌豆等,开发利用前景看好。
2.冬牧70黑麦草。
冬牧70黑麦草从美国引进,为一年生或越年生禾本科牧草。
株高1.7米,每667平方米年产鲜草5000公斤。
此草适应性广(与小麦繁育区相同),耐旱、抗寒、耐瘠薄,分蘖再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占18%,含有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和丰富的胡萝卜素,适口性好,是各类家畜的良好饲草。
以秋播为主,特别是可利用冬闲田和果园生产青饲料,由于来年3月初就进入旺盛生长期,因此,也是能使家畜在早春时提前10多天吃到青绿饲料的好牧草。
据各地试验,增喂此草,肉畜可增重45%~70%。
它也是鱼类的好饲料。
秋播期在北方为8月25日~10月31日,以条播为主,也可撒播,667平方米用种子6公斤,覆土4厘米左右,株、行距与小麦株、行距相似。
8月25日~10月5日播的冬前苗高50~70厘米时,可青割1~2次;10月5日后播的,一般冬前不青割,待翌年3月上旬开始青割,直到春播前还可青割2~3次,每次青割留茬7~10厘米,最后一次不留茬。
可用于青饲、青贮、晒制青干草,单喂、混喂均可。
新型皇竹草

新型皇竹草新型皇竹草为多年生,直立丛生的禾本科植物,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选育而成,属四碳植物。
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收集保存,编号为CIAT6263。
通过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的种植示范,在无灌溉条件下长势良好。
其产量、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刈割型牧草。
可用于饲畏牛、羊、猪、鹅、兔、鱼、竹鼠、蚱蜢等草食性畜禽。
新型皇竹草叶质柔软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是各种草食性畜禽和鱼类的最佳青饲料。
新型皇竹草营养成份含量高,不同生长阶段,粗蛋白含量差别大。
生长1个月高50cm 时粗蛋白含量10.8%,而生长3个月高150cm时含粗蛋白只5.9%,只有幼嫩时含粗蛋白54.6%。
新型新型皇竹草的鲜草中粗蛋白含量为4.6%,精蛋白3%,糖3.02%,干草粗蛋白含量为18.46%,粗灰分为9.91%,粗纤维17.78%,粗脂肪为1.74%,同时,还含有动物所需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
生长:生长快,当年培栽幼苗,可以分蘖10—30株,第二年继续分蘖,大多数有30—50株,多的可达100多株。
鲜草产量一般在18—25吨/亩,条件良好的可达到30吨/亩。
干草产量为3—8吨/亩。
新型皇竹草在水肥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新型皇竹草生长速度快,当年春季(3月)栽培的茎节苗,据实验测定,该草40日龄株高达160㎝,60日龄达280㎝,100日龄达380㎝,120日龄达480㎝。
于当年11月底停止生长,在长达9个月以上生长时间,平均株高4.5-5m,最高可过6m。
荒山、溪河绿化:新型种新型皇竹草的投资少,见效快,是荒山溪河绿化的最佳选择。
新型皇竹草为多年生,直立丛生的禾本科植物,外型及生长类似甘蔗。
每窝新型皇竹草在第2—3年大多数有30—50株,多的可达100多株。
地表上部植株直立丛生,高大粗壮可称之为草中之皇帝,且形如小斑竹,故名称新型皇竹草。
新型皇竹草的须根由地下茎节长出,扩展范围宽,根长可达3米以上,根须的毛根较多,保水固土能力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草新品种红豆草皇竹草
红豆草又称驴喜豆,原产于欧洲,是豆科红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我国的许多地方已有引种,红豆草产量高,适口性好,易于栽培管理,营养丰富,是各种家畜喜食的优质牧草,被称为“牧草皇后”。
一、红豆草的特性
1.植物学特性
红豆草根系发达,入土深可达12米,根瘤较多,生物固氮能力较强,有改良土壤的效果。
茎直立,中空,具纵条棱,疏生短柔毛,分枝多,株高80~120厘米;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13~27片,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
长总状花序,有小花25~75朵,花粉红到紫红色。
荚果呈半圆形,扁平,褐色,有凸起的网纹,边缘带锯齿,成熟时不开裂,内有种子1粒,种子肾形,暗褐色,带荚千粒重16克。
2.生物学特性
红豆草喜温暖于燥气候,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适宜在年平均温度12~1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地区种植;在年降雨量200
毫米左右地区就可以种植。
在冬季最低气温在-20℃以下的地区,要是没有积雪覆盖就不易安全越冬。
红豆草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在富含石灰质土壤上种植,不宜在酸性土、粘土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种植,否则会影响生长和产量。
3.营养特性
红豆草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
红豆草的干草的粗蛋白含量一般为13.58%~24.75%,现蕾期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25.6%,粗脂肪7.9%,无氮浸出物10.8%,红豆草含16种氨基酸,同时还富含钙、磷、微量元素。
红豆草种子中粗蛋白质含量约为40%,与大豆的粗蛋白含量相当。
4.生长特性和生产性能
红豆草种子大,易出苗,一次种植可利用4—6年,但第一年生长较慢,第二年后,每年可割草2-3次。
而且留茬越高再生产量越低,因此红豆草的留茬高度宜低不宜高,一般以齐地收割为最好。
红豆草的鲜草量高,三年生红豆草亩产鲜草5000-6000公斤。
5.饲用特性
红豆草茎秆中空,草质柔软,气味芳香,无论是青饲还是青贮或干草饲喂,牛、羊、兔、鹅、猪等畜禽都特别喜欢采食,适口性好,特别是草食家畜大量采食也不会引起腹胀病。
在加工和利用上,红豆草青饲、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或青贮皆可。
二、红豆草的种植技术要点
(一)整地
红豆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不严,轻度盐碱地、干旱瘠薄地均可种植,播种前,应施有机肥作基肥,耕耙,平整土地,消灭杂草,并注意保墒。
(二)播种
红豆草种子一般都是带荚收获,播种时不用去荚。
但应将秕粒种子和杂质去掉。
将带荚的种子均匀播种即可。
一般采取条播或撒播,以条播为好。
条播行距30~40厘米,播种量视种后草的用途而定,收草田每亩用种3~4公斤,种子田每亩播种2~3公斤。
播种时间,春、夏、秋三季皆可,春播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当年可开花结果,秋播应在9月底之前,以利幼苗越冬。
(三)施肥与管理
红豆草属豆科作物,根系中有大量根瘤,固氮能力很强。
但对氮、磷、钾充的施用反应显著。
苗期适当施用氮肥,以提高产草量和品质。
红豆草虽然抗旱,但对水分反应比较敏感。
灌溉不仅能提高红豆草的草产量而且会提高种子产量,及时中耕除草。
红豆草前期生长较缓慢,容易受杂草的影响,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四)收割
青饲以现蕾期收获为宜,收获调制干草则在现蕾至结实期收割为宜。
前面红豆草的留茬高度宜低不宜高,一般以齐地收割为最好。
皇竹草
皇竹草是由南美洲象草和狼尾草杂交育成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皇竹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产草量高、产量位居牧草之首。
高大粗壮可称之为草中之皇帝,且形如小斑竹,故名称皇竹草。
一、皇竹草的特性
1、植物学特性
皇竹草属须根系植物,须根由地下茎节长出,扩展范围广。
株高4—5米,茎粗2-4厘米,节间较短,有20—25个节,节间较脆嫩,节突较小。
分蘖多发生于近地表的地下或地上节,刈割后分蘖发生较整齐、粗壮,春栽单株,当年分蘖可达20—25个。
皇竹草的叶片较宽、柔软,叶色较浅。
2、生物学特性
皇竹草不耐严寒,在气温12一15℃时开始生长,25—35℃为适宜生长温度。
低于10℃时生长受到抑制,在0℃以上,植株可自然越冬:不低于-5℃,地下根茎也可越冬。
喜温暖湿润气候。
对土质要求不严,酸性、粗沙、粘性、红壤土和轻度盐碱性土壤均能生长。
但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粘质壤土最为适宜。
3、营养特性
皇竹草营养丰富,皇竹草的粗蛋白含量一般达到11.2-12.0%,皇竹草可溶性含糖量高,一般8.3-8.6%。
皇竹草适口性好,是牛、羊、兔、猪、鸡、鸭、鹅、鱼喜食的好饲料。
4、生产性能
产草量高、再生能力强:一次种植可利用10年以上,只要肥水条件得到满足,其生物特性越明显。
皇竹草割草期为3月至11月,每年可以刈割6—8次。
每亩年产鲜草可高达25吨。
二、皇竹草的种植技术要点
1.选地与整地。
皇竹草好高温,喜水肥,不耐涝。
因此,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
种植前重施农家肥作基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复合肥100公斤。
深耕30厘米,,最好在栽植的上年冬前将土地深翻,经过冻垡,使土壤疏松熟化,在栽种前再浅耕细靶一遍,提倡起畦种植,利于排水及田间管理。
2 皇竹草采用扦插种植。
栽培时间:冬天无霜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有霜地区,一般在3-6月份为最佳栽培时期。
采用成熟的皇竹草茎节作为种节,直接扦插种植。
每段种节至少应有一个腋芽。
挖穴或开沟深15cm左右,将种节与地面成45°角斜
插或平放于沟穴内,有腋芽的一面朝上,覆土7cm,种植规格一般为:株行距50X60cm,密度掌握在每亩2000—3000株。
浇透水,以确保生根发苗。
3.田间管理
皇竹草嗜肥,故在基肥施足的前提下还须适时多次追肥,以促使植株早分蘖,多分蘖,加速蘖苗生长。
在植株长到60cm左右高时,应追施一次有机肥或复合肥,在每次收割后两天,结合松土浇水追肥一次。
一般追施氮肥,亩用量20~25公斤。
或人畜粪肥,以确保牧草质量,提高牧草单位产草量。
4、皇竹草的收割与利用
皇竹草全年收割时间,一般分为4~11月,以间隔25~40天收割一次,可获得较高产和较好品质饲草。
植株收割时期及每年收割的次数因地、因水肥条件而异,同时考虑饲喂对象适口性因素,一般用以喂牛、羊等反刍家畜,可在植株高130~170cm时收割,一年可割5~6次;用以喂猪、兔、鹅、草鱼等,要求茎秆细嫩,适口性好,宜在植株高80-120cm时收割,每年可收割7~10次。
畱茬高度以离地面15cm 上下为宜,不能过低,否则影响植株再生。
皇竹草作为优质牧草外;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更为迅捷;植于河畔、滩地、泥石流多发地带以及公路旁,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固水,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