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纳米与生物材料全球顶尖实验室-

合集下载

全球60家顶级新材料实验室

全球60家顶级新材料实验室

全球60家顶级新材料实验室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的研究逐渐成为了全球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关注焦点。

新材料的出现不仅可以开创新的产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还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为了推动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全球范围内涌现出了许多顶级新材料实验室。

下面将介绍全球60家顶级新材料实验室。

1. 麻省理工学院(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麻省理工学院的新材料实验室是全球最顶尖的之一、他们着重研究和开发高性能材料,包括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

2.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的新材料实验室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新型能源材料和光电子材料,并在此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3.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加州理工学院的新材料实验室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研究成果涵盖了从纳米材料到晶体材料的广泛范围。

4. 哈佛大学(Harvard Joh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and Applied Sciences,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的新材料实验室以其创新性和卓越的研究成果而闻名,他们的研究领域包括柔性电子材料、生物材料和光学材料等。

5.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 Oxford Materials): 牛津大学的新材料实验室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实力,他们的研究重点包括功能材料和先进材料制备等。

6.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Materials):剑桥大学的新材料实验室是全球新材料研究的领军实验室之一,他们的研究涵盖了从纳米材料到高性能材料的广泛范围。

同济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生物医学研究院 实验室规章制度

同济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生物医学研究院 实验室规章制度

同济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生物医学研究院实验室规章制度一、实验室管理制度二、管理人员职责三、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四、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申报流程五、实验室大型分析仪器设备收费标准(试运行)六、实验室化学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七、实验室与外单位合作管理制度与模式(试运行)八、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九、实验室卫生制度附录一:纳米院实验室管理人员名单附录二:纳米院大型仪器收费标准(试运行)附录三:大型分析仪器使用申请表一、实验室管理制度1.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

2.本实验室室原则上实行24小时开放。

需要在夜间/节假日进行实验的人员,需在每日下班前向实验室工作人员、主任报告。

最后的工作人员离开本室时要切断所有仪器(冰箱、低温温箱及提前说明的除外)的电源,关闭水源和各室门窗。

3.实验操作人员须注意人身及设备安全、做实验时应有必要的安全措施。

4.实验室及办公室不允许住人。

5.本实验室为开放实验室,欢迎外单位同行参观学习。

但是外单位参观人员必须要有本中心的相关人员陪同参观。

参观人员和陪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室的有关规定,否则有权拒绝参观。

6.实验室内物品进为科研活动所用,严禁挪为它用,若发现,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7.本实验室实行全面禁烟。

8.实验室及实验设施应保持清洁卫生,各类设施应布局合理,防止交叉污染,并定期消毒。

9.根据实验需要,设置收集和处理实验废弃物的设施及清理消毒设施;对含有挥发性、生物危害性的物质,应严格设置管理和使用设施。

10.由于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要追究使用人的责任直到赔偿。

二、管理人员职责1.纳米院各级实验室管理人员及主要职责如下:(具体负责人见,附录一) (1) 实验室管理员:1人。

职责:总体协调各个实验室日常管理;参与各个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使用、登记流程的监管;统计、协调协调各实验室之间设备、耗材等资源的共享与分配;统计、协调各实验室人员管理;实验室安全、卫生监督等;联系和管理对内对外实验室之间合作等。

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

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

程千喜(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摘 要:相关研究表明,当物质材料达到纳米级尺寸时,尽管物质的化学元素组成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纳米级物质材料和普通物质材料相比,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同一物质材料,其普通物质材料经过安全检测合格的结果也很可能并不适用于纳米级物质材料,因此对于纳米材料进行单独的生物效应和安全性检测与研究非常关键。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掌握纳米技术的国家之一,在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和安全性研究建设方面也处于世界前列。

对此,文章主要分析近年来我国在纳米材料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纳米材料;生物效应;安全性;毒性效应中图分类号:TB38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3092(2020)06-0067-03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tudies, when the material reaches the nanoscale, although the chemical element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does not chang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at the nanoscale usually change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material. In this case, , the good result of safety test of common material is probably not applicable to the nanomaterial for the same material. Therefore, it is very critical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of separate biological effect and safety test on nanomaterial. China is one of the earli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master nanotechnology. China is also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world in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biological effects and safety of nanomaterial.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biolog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nanomaterial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re mainly analyzed for reference.Key words: nanomaterial, biological effects, safety, toxic effect(Hubei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5)Cheng QianxiBiological Effects and Safety Study of Nanomaterial纳米生物效应是指将纳米材料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毒理学以及医学等学科进行关联研究的新领域。

全球60家顶级新材料实验室

全球60家顶级新材料实验室

全球60家顶级新材料实验室引言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往往代表了世界前沿根底研究的最高水平,诞生了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

当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兴旺国家和地区都把开展新材料作为科技开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其中美国在新材料研究领域科研机构一共有210所科研机构,中国实验室共有128所,而欧日有123所。

本文对美、欧〔德、英、法、西班牙、芬兰、瑞典、挪威、荷兰等〕、亚太〔日、中、、新加坡〕、俄罗斯等地的知名材料实验室进展了大梳理,以飨读者。

美国美国在新材料研究领域科研机构一共有210所科研机构,主要有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埃姆斯实验室等17个科研实力全球名列前茅的国家实验室1、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简称ORNL〕据理财周报材料科学实验室数据说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研触角主要伸向纳米与生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与新型金属材料三大类别。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简称ORNL)是美国能源部所属最大的科学和能源研究实验室。

ORNL主要从事6个方面的研究,包括中子科学、能源、高性能计算、复杂生物系统、先进材料和国家安全。

2、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National Laboratory,简称ANL〕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同属于美国国家能源部,和橡树岭的地位不分伯仲。

阿贡国家实验室是美国最老和最大的科学与工程研究实验室之一。

3、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位于特拉华州的NASA主要涉足新型金属材料以与高性能复合材料。

今年9月,NASA选择了来自美国5个州的六家公司参与政府-行业合作,以推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和认证,该项目是NASA航空研究任务理事会的集成系统研究计划的一局部。

4、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National Laboratory,简称BNL〕隶属美国能源部,由石溪大学和BATTELLE成立的公司布鲁克海文科学学会负责管理。

纳米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纳米技术已经成为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生物科学、医学和环境等领域,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新动力。

尤其是在生物科学领域,纳米技术为生物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加精确和高效的研究手段,加速了生物科学的发展。

一、纳米技术在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纳米技术已经成为制造生物材料的重要手段,如生物传感器、生物探针、生物纳米材料等。

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纳米材料可以在生物体内发挥更加精准和高效的作用。

例如,纳米镀膜可以将蛋白质和药物包覆在一起,以便它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到达细胞内部进行治疗。

而纳米水凝胶可以帮助细胞定位和分离,以便进行更加精确的细胞内研究。

这种精准和高效的研究手段,将对生物科学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纳米技术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已经成为基因工程中的新工具,可以用于基因治疗和基因诊断等领域。

例如,纳米粒子可以用于输送基因药物到细胞内部进行治疗,同时避免对健康细胞的损伤。

而一些智能纳米粒子,如药物递送纳米粒子,可以顺利通过血脑屏障,甚至可以穿过细胞膜,更加精确地将药物输送到病变细胞内部进行治疗。

这样的技术将为人类的疾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三、纳米技术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检测,如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疾病筛查等。

例如,纳米荧光探针可以用于特定分子的检测和定量,同时能够快速反应和准确测量生物分子等。

而一些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检测技术,如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检测技术,可以对DNA、RNA、蛋白质等进行快速、灵敏、特异性的检测,同时具有高通量的优势。

这些技术将极大地促进生物科学的发展和生物医学的实验。

四、纳米技术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纳米技术也可以被应用于组织工程中,如纳米支架、纳米复合材料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解决一些人类健康领域的问题。

例如,纳米支架可以用于修复受损的组织结构,如骨骼、软组织等。

而一些可注射的纳米复合材料也可以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

盘点新材料全球最强十大实验室

盘点新材料全球最强十大实验室

盘点新材料全球最强十大实验室
佚名
【期刊名称】《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卷),期】2014(0)6
【摘要】2013年理财周报材料科学实验室一直不断探寻六大类新材料的"生源地",历时8周,"寻宝"的版图横跨美洲、亚洲、欧洲等。

经过深入探寻以及建立与各个实验室的联系,理财周报材料科学实验室筛选出全球新材料领域科研实力最强大的10个实验室。

其中,中国"上榜"的有两个实验室。

【总页数】1页(P420-420)
【关键词】新材料领域;生源地;应用化学研究;研究中心;化学研究所;金属所;寻宝;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发展中心;材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24
【相关文献】
1.全球十大最强悍建筑评选揭选 [J], 周起
2.美媒盘点全球五支最强大陆军 [J], 张骄
3.盘点“十二五”期间化工新材料十大科技进展 [J],
4.美媒盘点全球五支最强大陆军 [J], 张骄;
5.LV再登全球十大最强奢侈品牌首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材料科学领域TOP100科学家

世界材料科学领域TOP100科学家

世界材料科学领域TOP100科学家依据2000-2010年间所发表研究论文的引用率,汤森路透集团在上月初发布了全球顶尖100位材料学家榜单。

共有15位华人科学家入选,其中榜单前6位均为华人。

本期报告以表格的形式,对这100位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基于ESI统计数据,汤森路透集团于3月2日发布了2000-2010年全球顶尖100位材料学家榜单。

依据过去10年中在材料科学领域(基于汤森路透集团ESI的学科分类体系)所发表研究论文(包括Article和Review)的篇均被引次数,这一榜单选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材料学家(入选者文章数不低于25篇)。

共有15位华人科学家入选这一榜单,其中榜单前6位均为华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杨培东教授位居第一。

按国别分布,这100位材料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有48位来自美国,11位来自德国,8位来自英国,4位来自法国、荷兰,来自澳大利亚、中国、韩国和瑞士的有3位,来自比利时、俄罗斯、瑞典的有2位,奥地利、加拿大、丹麦、爱尔兰、以色列、日本、葡萄牙、中国台湾各1位。

从所属机构看,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有5人、帝国理工学院4人、麻省理工学院4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3人、斯坦福大学3人、剑桥大学3人、荷兰格罗宁根大学3人、马尔堡大学3人、密歇根大学3人。

表1对这100位材料科学领域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做了简单介绍。

表1材料科学领域TOP 100科学家的研究方向排名科学家(所在单位)文章数总被引次数研究方向1 杨培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36 13900 半导体纳米线、纳米线光子学、纳米线基太阳电池、太阳能转换为燃料用纳米线、纳米线热电学、纳米线电池、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等离子体、低维纳米结构组装、新兴材料和纳米结构合成和操控、材料化学、无机化学,以及低维纳米结构在光电等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等2 殷亚东(加州大学河滨分校)32 6387 纳米结构功能材料、纳米器件、无机纳米胶体合成与表面改性、自组装方法、纳米电子和光子器件、复合纳米材料、生物医用纳米结构材料、纳米催化剂、胶体与界面化学、纳米加工利用方法、光子晶体结构磁响应、可回收的复合纳米催化剂、生物相容性纳米晶制备、生物分离用纳米团簇等3 黃暄益(台湾清华大学)34 5439 无机纳米结构控制合成、金纳米粒子、氧化物纳米线、氮化镓空心球、金属氮化物纳米棒、有机硅薄膜、新型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纳米结构、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结构自组装等4 夏幼南(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83 11936 纳米材料合成化学与物理、纳米材料在电学、光学催化剂、信息存储、光纤传感器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光学成像用金纳米笼造影剂、纳米材料集成与智能聚合物、空间/时间分辨率控释相变材料纳米胶囊、静电纤维在神经组织工程、药物释放、干细胞、肌腱、现场修复插入骨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提高太阳电池、燃料电池、催化转换器和水分离设备中的应用5 孙玉刚(阿贡国家实验37 5231 由金属、半导体、氧化物和复合材料组成的功能性纳米室)结构设计和合成;燃料转换用低成本稳定等离子光学催化剂和非负载型催化剂设计和合成;低成本高性能光伏器件用铜铟镓硒纳米粒子设计与合成;太阳能、薄膜和高容量电池、柔性电子产品和传感器、新一代锂电池中非常规技术开发等6 吴屹影(俄亥俄州立大学)74 9590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燃料电催化剂7 Jan C. HUMMELEN(荷兰格罗宁根大学)38 4643 富勒烯化学、光化学、分子材料在光伏技术中应用8 Alan J. HEEGER(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49 5788 半导体和金属聚合物,主要关注聚合物场效应管中的栅诱导绝缘体-金属相变,以及低成本塑料太阳电池。

纳米生物材料

纳米生物材料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摘要:纳米生物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正成为现代生物和医用材料的研究热点。

随着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的不断交叉,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已在新型医用植入材料和介入医用材料、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新型药物和基因控释载体及高效生物诊断材料领域取得较大进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止血材料、骨科移植材料、血管支架材料等领域上的应用, 并探讨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纳米生物材料;应用;发展;1 引言生物医用纳米材料是用于和生物系统结合、治疗和替换生物机体中的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1]。

“纳米生物材料”是生物技术器件的基础, 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 一类是适合于生物体内应用的纳米材料, 它本身即可以是具有生物活性的, 也可以不具有生物活性。

它不仅易于被生物体接受,而且不引起不良反应。

另一类是利用生物分子的特性而发展的新型纳米材料, 它被用于其它纳米人工器件的制造。

比如已经发展的有代表性的人工组织器官替代纳米材料(如人工骨骼、人工牙齿) , 以及用于分离生物分子的功能膜和各种特性化生物分子材料等。

1.1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因为纳米材料整体尺寸较小, 电子运动受到很大限制, 而且电子平均的自由程较短, 其局域性以及相干性得到增强。

纳米材料整体尺度不断下降, 这让纳米体系当中的原子数量降低很多, 致使其宏观固定的连续性逐渐消失[2]。

同时使得纳米材料表现出分离能级, 并且量子尺寸这一效应非常显著, 这让纳米体系具有的磁、电、热、光这些物理性质和常规材料有所不同, 其表现出不少新奇特性, 例如热学性能、磁学性能、催化效应以及化学方面的反应能等。

1.2纳米材料的性质纳米材料具有3个共同的结构特点:(1)纳米尺度的结构单元或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数量级(1~l00nm);(2)有大量的界面或自由表面;(3)各纳米单元之间存在着或强或弱的相互作用。

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上的特殊性,使纳米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效应——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在性能上与传统概念上相同组成的微米材料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表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全新的功能,在许多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装新浪财经端:随时随地手机看行情,更有免费股价提醒理财周报材料科学实验室研究员张伟贤/撰述
在上期关注了全球顶尖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之后,本期理财周报将聚焦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全球顶尖实验室。

众所周知,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属前沿新材料,代表着未来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

由于这两种材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各个国家在这两个领域的研发竞争可谓白热化。

美国将信息材料、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环境材料和材料技术科学等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日本重点加强信息通信、环境、生命科学和纳米材料方面的优势,欧盟则重点发展光电、有机电子、超导复合、催化剂、光学、磁性、纳米和智能材料。

由此可见,纳米、生物材料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根据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也是材料科学的重点发展方向。

20年6月,四年一度的世界生物材料大会首次落户中国,尼古拉·佩帕斯、钱煦、威廉·邦菲尔德、师昌绪等一大批国际顶尖生物材料专家汇聚成都,显示出了中国在生物材料方面日益增加的影响力。

显然,争夺纳米和生物材料话语权关键还是研究所和研究人才的竞争。

美国:顶尖研究所众多
1990年7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纳米科技技术会议,正式宣布纳米材料科学为材料科学一个新分支,美国也成为了全球纳米技术研究的中心。

大学研究所方面,走在纳米材料研究前沿的美国大学包括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哈佛大学、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史丹佛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

其中,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的纳米技术与工程学院拥有55亿的公众和私人投资,是全球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纳米科学与纳米工程的高等院校。

在国家/独立研究所方面,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等均享有国际盛誉。

此外,美国跨国也走在纳米研究的前列:IBM[微博]和NEC都是最早进入纳米技术研究领域的,最先取得碳纳米管这一纳米科技基石之一的基础专利,Nantero则是第一家开发微电子级碳纳米管材料、并使用碳纳米管开发下一代半导体设备的。

美国生物材料方面的研究同样全球领先,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耶鲁大学、康乃尔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美国顶尖院校生物工程研究排名靠前。

刚刚结束的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迈克尔·莱维特和托马斯·C·苏德霍夫等两位生物化学领域的科学家出自同一所大学:斯坦福大学。

大名鼎鼎的MIT生物材料研究也走在世界顶尖水平,该校拥有44个与生物材料研究相关的研究中心/研究室。

美国同样还有一批生物材料研究领先的跨国企业,如安捷伦科技,英斯特朗、Ceramtec、泰科纳(Ticona)、冶联科技、CRS)、美敦力(Medtronic)等等。

这些的产品垄断了全球大部分的高端生物材料市场份额,其研发实力也可见一斑。

欧日朝迎头赶上
在如此众多顶尖大学实验室、国家研究所和跨国实验室的支撑下,美国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方面建立的优势已基本上无人可以撼动。

不过即便如此,以欧洲和日韩为代表的研究力量同样不可小觑,部分领域甚至已经可以和美国匹敌,并呈现出德国、英国、日本和韩国四足鼎立之势。

德国在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六大纳米研究中心,分别是纳米
结构、纳米应用开发、纳米技术、纳米化学、纳米加工和纳米分析中心,形成一张遍布全国的纳米科技研究协作网,而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协会、海姆霍茨大研究中心联合会和莱布尼茨研究联合会则是德国纳米研究的核心力量。

纳米材料方面的大学研究室,则主要是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德国不伦瑞克理工大学半导体技术研究所。

生物材料方面,德国柏林柏林——勃兰登堡地区是德国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分布密集最高的地区,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全方位服务型生物科技区”,共拥有6个生物科技园和2个特别实验室。

与德国相比,英国的纳米材料相对逊色,不过生物工程技术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英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

英国在生物材料领域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据理财周报材料科学实验室的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英国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已获得了20多个诺贝尔奖。

大学研究室方面,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拥有生物材料的全球顶尖研究院,Zeneca、GlaxoWelle和SmithKliheBeacham等跨国生物材料研究能力也是全球领先。

在日本,研究中心是其主要研究阵地。

日立的“纳米技术管理推进中心”、日本电器“基础研究实验室”;日本电报电话的“厚木实验室”、富士通的纳米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究中心是其纳米材料研究的核心力量。

韩国则凭借着三星[微博]等巨头在纳米材料技术的研究领域迎头赶上。

中国研究阶段性突破
在国内,中科院的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研究仍旧首屈一指。

理财周报记者获悉,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要从事纳米技术理论研究,该中心在20年在铋系化合物超结构制备,基于新型Te化物纳米材料的宽带光谱光学探测器,新型微纳加工方法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均取得获得突破性新进展。

国家纳米中心现有6个研究室、2个实验室和1个发展研究中心、人员方面,纳米中心目前科技人员159人、科技支撑人员23人,包括研究员31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9人。

20年,纳米中心科研人员共发表SCI251篇。

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纳米材料研究起步较早。

生物材料方面,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微博]、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大学研究室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0年的世界生物材料大会承办方便是四川大学。

gja0jbk5m 实验室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