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构造深度检验记录表(铺砂法)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之青柳念文创作一、试验目标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概况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概况的宏观粗糙度、路面概况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二、试验要求通过试验,要求掌握摆式仪测定抗滑值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懂得电动铺砂法测构造深度的试验方法.三、仪器、设备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量砂筒:形状尺寸如图7.5.1a)所示,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要求.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量砂刮平.b)所示,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刮平尺:可用30cm钢尺代替.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干净的匀质砂,粒径为0.15~0.30mm.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取已按式(.1)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四、试验步调1、量砂准备:取干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0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回收砂必须经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以使用.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议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沿不该小于1m.3、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30cm.4、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不成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平均性.5、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量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服的路概况的空地中,尽量将砂摊成圆形,其实不得在概况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成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6、用钢板尺丈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7、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很多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暗示.五、计算1、路面概况构造深度测定成果按下式计算:式中:TD——路面概况构造深度,mm;V——砂的体积,25cm3;D——推平砂的平均直径,mm.2、每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成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成果,切确至0.1mm.3、计算每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尺度差、变异系数.六、陈述1、列表逐点陈述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值及3次测定的平均值,当平均值小于0.2mm时,试验成果以<0.2mm暗示.2、每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尺度差、变异系数.。
4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模块七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2)橡胶片:
表7-3-1
橡胶物理性质技术要求
模块七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3)滑动长度量尺:长126mm。 (4)喷水壶。 (5)硬毛刷。 (6)路面温度计:分度不大于1℃。 (7)其他:皮尺或钢卷尺、扫帚、粉笔等。
图7-3-3 滑动长度量尺实物图
定点测量,原理 简单,不仅可以用于 室内,还可用于野外 测试沥青路面及水泥 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值
摩阻系数测试车安装有两只标准试 验轮胎,它们对车辆行驶方向偏转一定 的角度。汽车以一定速度在潮湿路面上 行驶时,试验轮胎受到侧向摩阻作用。 此摩阻力除以试验轮上的荷载,即为横 向力系数
测试速度快,用 于标准的摩阻系数测 试车测定沥青路面及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 向力系数,结果作为 竣工验收或使用期评 定路面抗滑性能的依 据
推平板:直径Ф为 50mm,底面粘一层 厚1.5mm的橡胶片
量砂实物图
手工铺砂仪实物图
模块七
(3)量尺 (4)其他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量尺实物图
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模块七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3.在现场测点处进行手工铺砂,并量取直径数据 (1)将路面清扫干净(如图7-2-3所示),面积不小 于30 c及适用范围
手工铺砂法基本原理是将已知体积的砂摊铺在所要测试 路表的测点上,使砂嵌入凹凸不平的表面空隙中,量取摊平 覆盖的面积。砂的体积与所覆盖平均面积的比值,即为构造 深度。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 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宏观粗糙程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 能及抗滑性能。
模块七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根据上述表格的计算可知,工作任务中在建一级公 路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深度值合格。
铺砂法

试验八抗滑性能试验----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试验八抗滑性能试验§ 8-1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
二、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1)量砂筒:形状尺寸如图8-1所示,一端是封闭的。
容积为25±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规定要求,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砂刮平。
(2)推平板:形状尺寸如图8-2所示,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3)刮平尺:可用30cm钢板尺代替。
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0.15~0.3mm。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按式(8-1)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4、其它: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图8-1量砂筒(单位:㎜)图8-2推平板(单位:㎜)三、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粒径为0.15~0.3mm的砂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备用。
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回收砂必须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
(2)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的方法,对测试路段进行随机取样选点,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
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2、试验步骤(1)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30cm。
(2)用小铲将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注: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3)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的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报告
测点编号
1
2
3
4
5
构造深度〔〕
测点平均值〔〕
评定区间
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结论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5、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外表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外表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6、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7、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
一、试验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外表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外表的宏观粗糙度、路面外表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
二、试验要求
通过试验,要求掌握摆式仪测定抗滑值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电动铺砂法测构造深度的试验方法。
三、 仪器、设备
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五、计算
1、路面外表构造深度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式中:TD——路面外表构造深度,mm;
V——砂的体积,25cm3;
D——推平砂的平均直径,mm。
2、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0.1mm。
3、计算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逐点报告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值及3次测定的平均值,当平均值小于0.2mm时,试验结果以<0.2mm表示。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工程名称
委托日期
检测日期
工程部位
测点数量
路面状态
检测依据
JTG E60-2008/T0944-1995
检测环境
设计厚度
设备名称
设备量程
设备精度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设备名称
设备量程
设备精度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钢直尺
□
量砂筒
人工铺砂仪
推平板
测点位置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测点位置
测点1(mm)
测点2(mm)
测点3(mm)
路表面构造深度平均值TD(mm)
直径D1
直径D2
平均值D
路表面构造深度TD
直径D1
直径D2
平均值D
路表面构造深度TD
直径D1
直径D2
平均值D
路表面构造深度TD
评定区间名称
评定区间平均值(mm)
评定区间标准差
评定区间变异系数
复核: 年 月 日 主检: 年 月 日
测点1(mm)
测点2(mm)
测点3(mm)
路表面构造深度平均值TD(mm)
直径D1
直径D2
平均值D
路表面构造深度TD
直径D1
直径D2
平均值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路表面构造深度TD
直径D1
直径D2
平均值D
路表面构造深度TD
计算公式
TD=31831/D2
注:“☑”表示对方格后面描述部分的确认;“/”表示未检或无此项要求。
复核: 年 月 日 主检: 年 月 日
铺砂法

铺 砂 法 (麻栗坡项目部周德云)1、试验目的:本方法适用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于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及路面抗滑性能。
2、仪器和设备:2.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量砂筒: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要求。
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量砂刮平。
推平板: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刮平尺:可用30cm钢尺代替。
2.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为0.15~0.30mm。
2.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已按式(7.5.1)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2.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3、试验步骤:3.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0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
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回收砂必须经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
3.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
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3.3、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30cm。
3.4、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3.5、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
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3.6、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3.7、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

路面结构深度实验(手工铺砂法)一.实验目标本办法实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概况结构深度,用以评定路面概况的宏不雅光滑度.路面概况的排水机能及抗滑机能.二.实验请求经由过程实验,请求控制摆式仪测定抗滑值的实验办法和数据处理办法,懂得电动铺砂法测结构深度的实验办法.三. 仪器.装备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构成.量砂筒:外形尺寸如图7.5.1a)所示,一端是关闭的,容积为(25±)mL,可经由过程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肯定其容积V,并调剂其高度,使其容积相符请求.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量砂刮平.b)所示,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刮平尺:可用30cm钢尺代替.2.量砂:足够数目的湿润干净的匀质砂,粒径为0.15~0.30mm.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取已按式(.1)将直径换算成结构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结构深度尺.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四.实验步调1.量砂预备:取干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0mm的砂置恰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应用一次,不宜反复应用.收受接管砂必须经湿润.过筛处理后方可应用.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办法,决议测点地点横断面地位.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沿不该小于1m.3.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邻近的路面清扫清洁,面积不小于30cm×30cm.4.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不成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平均性.5.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反复做摊铺活动,稍稍用力将砂仔细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服的路概况的闲暇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其实不得在概况上留有浮动余砂.留意摊铺时不成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6.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偏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精确至5mm.7.按以上办法,统一处平行测定许多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定地位以中央测点的地位暗示.五.盘算1.路面概况结构深度测定成果按下式盘算:式中:TD——路面概况结构深度,mm;V——砂的体积,25cm3;D——推平砂的平均直径,mm.2.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结构深度的测定成果的平均值作为实验成果,精确至0.1mm.3.盘算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结构深度的平均值.尺度差.变异系数.六.陈述1.列表逐点陈述路面结构深度的测定值及3次测定的平均值,当平均值小于0.2mm时,实验成果以<0.2mm暗示.2.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结构深度的平均值.尺度差.变异系数.。
构造深度试验(手动铺沙法、电动铺沙法、激光法)

构造深度试验(手动铺沙法、电动铺沙法、激光法)一)手工铺砂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
2.仪具与材料(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①量砂筒: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土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要求。
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量砂刮平。
2推平板: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 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③刮平尺:可用30cm钢尺代替。
(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为0.15~0.3mm。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3.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
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回收砂必须经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
(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
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2)试验步骤①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x30cm。
②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③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人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
注意摊镭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④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⑤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