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本科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合集下载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 莱辛的诗画界限论莱辛认为,造形艺术和诗歌,它们有异中之同,即都要模仿自然;也有同中之异,主要表现在四方面:1.就存在形式说,诗是一种时间艺术,画是一种空间艺术,诗的表现范围要比画广,画适宜于表现美,诗则除了美其他丑、怪、悲、喜、滑稽等均能表现。

2.就模仿的媒介说,诗用人为的符号,即时间中动作发出的声音;画用自然的符号,即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

3.就模仿的对象说,诗描绘时间中先后持续的事物即动作;画描绘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即物体。

4.就追求的效果说,诗求其真,再现人的动作的复杂冲突;画求其美,即姿态和表情上的静穆或静穆的伟大。

上述诗画各自的特殊规律是相互不能超越的,否则就会招致失败,但这些规律也不是绝对的。

2. 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

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3.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继承者,他在美学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个唯物主义命题。

他是在批判当代的美学思潮,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思潮的过程中提出这个命题的。

他对“美是生活”作了这样的解释: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这个命题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恢复了现实的权利;其次是它揭示了美对生活的依附关系;三是它在唯心主义美学思想泛滥的情况下,为美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4. 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象征主义的最大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差异性和暧昧性去揭示它们所暗示的事物现象的内在性。

象征主义的目的在于以主观变形来构成它的作品;把主客观两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是波德莱尔的“普遍相似性”的思想;象征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象征;语言成为象征主义的中心;象征主义还要求诗歌的音乐性和绘画性。

西方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古典的上古时代一、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美学思想是同()一起产生的。

A.古典艺术B.古典文学C.自然哲学2、()是完全的社会学观点的代表。

A.3A.4A.5A.6A.C.7A.8、《理想国》和《法律篇》的作者是()A.苏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9、《诗学》的作者是()A.休谟B.贺拉斯C.亚里士多德10、贺拉斯在文论上的着作是(),,这原是给罗马贵族皮索父子的一封信。

A.《诗艺》B.《建筑十书》C.《诗学》11、标志着崇高从修辞学范围进入美学范畴贺一个新的美学范畴诞生的是()A.朗吉弩斯的《论崇高》B.贺拉斯的《诗艺》C.柏拉图的《理想国》12、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源头是()A.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第二部分信仰的中古时代和发现的近古时代1、A.2A.3A.4、(A.5、A.6A.C.崇拜亚里士多德D.艺术模仿自然7、“三一律”是由()提出的。

A.亚里士多德B.贺拉斯C.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D.薄伽丘8、14世纪被称为“诗圣”的人是()A.但丁B.彼特拉克C.薄伽丘D.布克哈特9、《十日谈》的作者是()A.但丁B.彼特拉克C.布克哈特D.薄伽丘10、()曾称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A.11A.1、A.2A.C.3A.4、A.蒲伯B.德莱顿C.考克试D.霍布斯5、()是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欧洲又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思想运动。

A.启蒙运动B.地理大发现C.“光荣革命”D.王朝复辟6、卢梭在文艺上的最大贡献,在于他()。

A.“浪漫主义之父”B.静寂主义C.百科全书式的学者D.儿童中心论7、《爱弥儿》的作者是()A.拉哈伯B.狄德罗C.卢梭D.伏尔泰8、“美在关系说”的提出者是()A.拉哈伯B.狄德罗C.卢梭D.伏尔泰9、法国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布瓦洛用诗体写成的()成为古典主义的法典。

自考2013年10月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自考2013年10月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自考2013年10月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第一篇:自考2013年10月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希腊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是 A.《伊利昂纪》 B.《变形记》 C.《奥德修纪》 D.《埃涅阿斯纪》 2.古罗马阿普列尤斯的小说是A.《约伯记》B.《婆母》C.《金驴记》D.《两兄弟》3.被誉为古希腊“喜剧之父”的诗人是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4.《神曲》中带领但丁游历天堂的是 A.维吉尔 B.贺拉斯 C.奥维德 D.贝雅特丽齐 5.《十日谈》的作者是 A.彼特拉克 B.薄伽丘 C.塞万提斯 D.拉伯雷 6.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杰出代表是A.高乃依B.莫里哀C.拉辛D.布瓦洛7.德国诗人海涅的代表作是A.《少年维特的烦恼》B.《强盗》C.《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D.《阴谋与爱情》 8.《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系列形象是 A.“新人”形象 B.“拜伦式英雄” C.“吝啬鬼”形象D.“硬汉子”形象9.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之作是A.《红字》B.《拓荒者》C.《乌鸦》D.《草叶集》10.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塑造“小人物”形象的作品是A.《外套》B.《驿站长》 C.《穷人》 D.《死魂灵》 11.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的作者是 A.雨果 B.斯丹达尔 C.梅里美 D.乔治·桑 12.英国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是A.《教师》B.《玛丽·巴顿》C.《名利场》D.《呼啸山庄》13.巴尔扎克严肃文学创作始于A.《舒昂党人》B.《高布赛克》C.《幻灭》D.《欧也妮·葛朗台》14.法国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始作俑者”是 A.戈蒂耶 B.波德莱尔 C.马拉美 D.魏尔伦15.托尔斯泰小说《复活》中塑造的“忏悔贵族”的典型是A.聂赫留朵夫B.库拉金C.罗斯托夫D.包尔康斯基16.英国作家戈尔丁的“荒岛小说”是 A.《田园交响曲》 B.《蝇王》 C.《珊瑚岛》 D.《魔山》 17.海明威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A.《死在午后》 B.《太阳照常升起》 C.《老人与海》 D.《永别了,武器》18.英国当代长篇小说《金色笔记》的作者是A.劳伦斯B.塞林格C.多丽丝·莱辛D.福斯特19.《洪堡的礼物》的作者索尔·贝娄是A.美国作家B.法国作家C.德国作家D.英国作家20.法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是 A.沃尔夫 B.福克纳 C.乔伊斯 D.普鲁斯特 21.上古埃及保存文字作品的主要材料是 A.羊皮纸B.贝叶C.纸草卷D.竹简22.古巴比伦神话故事的总汇是A.《摩诃婆罗多》 B.《耶利米哀歌》 C.《阿闼婆吠陀》 D.《吉尔伽美什》23.“开门吧,芝麻芝麻!”的魔语出自于阿拉伯故事A.《阿拉丁和神灯》 B.《巴格达窃贼》 C.《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D.《乌木马的故事》24.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是A.短篇讽刺小说B.长篇叙事诗C.长篇讽刺小说D.讽刺喜剧25.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间是A.1912年B.1913年C.1914年 D.1915年 26.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 A.《伊豆的舞女》B.《雪国》 C.《千只鹤》 D.《古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标准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标准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标准试题及答案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汉文1004班王亚军学号:2010000140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属于狄德罗著作的是。

D (三论集阐述了去艺术看法)A、《诗艺》B、《诗学》C、《悲剧的诞生》D、《绘画论》2、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

CA、贵族B、书面C、日常D、古典3、布瓦洛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CA、个性化B、独特化C、类型化D、共性化4、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符号B(文字)画(A色彩)A、自然B、人为C、天然D、抽象5、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DA、理性B、想象C、幻想D、灵感6、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A、俄国形式主义B、英美新批评C、语义学D、精神分析学派7、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A、由顺境转入逆境单B、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C、处于顺境D、处于逆境8、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的掌握和描述。

A、个别B、一般C、共性D、集体9、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A、《词语的复活》B、《散文理论》C、《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D、《作为手法的艺术》10、席勒认为,人对纯朴自然的兴趣是有条件的。

A、主观B、客观C、主客D、先天11、在狄德罗那里,严戏剧采取的是题材。

A、农民生活B、宫廷生活C、市民生活D、下层生活12、克罗齐主张,直觉就是A、再现B、表现C、确认D、判断13、布瓦洛的理性原则要求A、形式服从内容B、内容服从形式C、形式等于内容D、内容等于形式14、尼采认为要重振悲剧艺,就要复活精神。

A、理性B、感性C、日神D、酒神15、海德格尔指出,诗以确立存在。

A、形象B、意象C、意境D、语词16、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是尼采在中提出的。

A、《悲剧的诞生》B、《权力意志》C、《人性的、太人性的》D、《查拉图斯特拉如斯说》17、柏拉图主张文艺模仿的对象是A、自然现象B、人的精神生活C、感觉世界D、数的和谐18、尧斯指出,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行政学说史试题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行政学说史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行政学说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威尔逊是行政学的A.奠基人B.集大成者C.引导者D.终结者2.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发展,日益增强的趋势是现代政府部门的行政A.分权化B.民主化C.集权化D.平民化3.在泰罗看来,构成科学管理的不是任何一个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组成的A.部分B.枢纽C.中心D.整体4.泰罗把科学管理下的组织看作是一种互利的A.馈赠体系B.交换体系C.法律体系D.法规体系5.在法约尔看来,所有的加强社会组织或便利其发挥作用的管理规章和程序都属于A.原理B.原则C.定律D.规则6.公共选择理论深信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在经济生活中潜在的巨大A.魔力B.法力C.魅力D.效力7.诺思认为,除了交易费用的约束外,统治者面临的另一约束是A.合作约束B.互助约束C.竞争约束D.互利约束8.在诺思看来,国家仅仅在那些统治国家的人的福利最大化目标的范围内促进和界定有效率的A.产权B.物权C.人权D.地权9.凯登认为迫使某些人做他们自己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一做法就实质来说是A.改良B.改革C.改造D.再造10.在凯登看来,每个社会都有各自的特点,会在不同的程度上滋生、纵容政府官员的A.不当行为B.贪污行为C.浪费行为D.放荡行为11.除了成对选择法,沃尔多对公共行政教育的又一贡献是A.比较分析教学法B.历史分析教学法C.案例分析教学法D.逻辑分析教学法12.卡斯特认为,为现代组织理论和管理实践提供了完整基础的是A.信息观念B.系统观念C.控制观念D.军事观念13.卡斯特指出,在设计行政组织结构时,必须特别注意组织活动的差异化和A.分化问题B.分歧化问题C.交锋问题D.一体化问题14.在布坎南看来,公共选择主要就是政府决策,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A.经济政策B.公共政策C.社会政策D.文化政策15.韦伯发现官僚制的行政管理只能发生在属于法理型统治的A.理性国家B.君主国家C.神权国家D.封建国家16.按照古立克的看法,市场的失灵是政府必须采取行动的A.次要原因B.附属原因C.末位原因D.首要原因17.威尔达夫斯基对公共行政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行政A.决算B.预算C.计算D.概算18.威尔达夫斯基指出,已经大不如前的是终身制所带来的A.认同感B.疏离感C.安全感D.和平感19.沃尔多的《行政国家》一书从构思到出版费时长达A.7年B.8年C.9年D.10年20.根据福莱特的观点,有效的领导是A.职位领导B.个人领导C.功能领导D.强权领导21.认为没有一个人完全摆脱了幻想的非理性的学者是A.韦伯B.梅奥C.西蒙D.诺思22.在对人性的假设基础上,巴纳德开始追寻组织中协作活动发展的A.源头B.流向C.形式D.动力23.在对“政治—行政”两分法的批评的基础上,西蒙提出了他的A.“法律—价值”两分法B.“法规—价值”两分法C.“事实—价值”两分法D.“事实—理想”两分法24.西蒙认为可以建立“纯”科学和“实用”科学两种A.政治学B.行政学C.伦理学D.逻辑学25.里格斯对三种行政模式的分析是在A.《经济与社会》一书中B.《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C.《社会契约论》一书中D.《公共行政生态学》一书中26.里格斯认为,美国的主权在民的“神话”及负责的政府创造了一种特殊的A.行政制度B.行政体制C.行政体系D.行政模式27.有学者认为,在领导和一些环境因素的关系方面,应该有一些共通的基本A.要求B.想法C.思想D.意识28.根据麦格雷戈的观察,典型的工业组织一般都很少会提供机会让组织内较下层的人们的自尊需求得到A.回应B.表达C.满足D.尊重29.赫伯特·西蒙的《行政行为》一书发表后,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的问题是行政学中的A.公共财政B.公共决策C.公共服务D.公共工程30.在林德布洛姆看来,决策方法的一个主要部分是进行折衷的A.政治意识B.政治想法C.政治艺术D.政治思想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西方文论自考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自考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自考复习资料柏拉图一、单项选择题。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A、亚里士多德B、贺拉斯C、王尔德D、柏拉图2、《会饮》作者是( C )A、亚里士多德B、布瓦洛C、柏拉图D、康德3、迷狂说的提出者是( D )A、尼采B、雨果C、朗吉弩斯D、柏拉图二、多选。

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A、B、C )。

A、《大希庇阿斯》B、《会饮》C《理想国》D《诗学》E《九卷书》注意的问题:1、柏拉图在雅典城外建立了学园派。

2、柏拉图的著作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得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三、名词解释:迷狂说或(灵魂回忆说)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

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理念说: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

理念,即真理。

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四、简答或论述。

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

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净化说的是(D )A、柏拉图B、康德C、巴尔扎克D、亚里士多德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B )A、完全一致B、不一致C、相似D、在似与不似之间二、多项选择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六要素是(ABCDE)A、情节B、性格C、言词D、形象E、歌曲注意的问题:悲剧六要素: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

西方文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西方文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西方文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学者是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A. 亚里士多德B. 弗洛伊德C. 索绪尔D. 康德答案:C2.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A. 固定的B. 作者赋予的C. 读者创造的D. 社会历史背景决定的答案:C3.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悲惨世界》B. 《百年孤独》C. 《神曲》D. 《荒原》答案:A4. 形式主义批评关注的是文本的:A. 社会功能B. 心理分析C. 形式和结构D. 历史背景答案:C5.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是:A. 纯粹的艺术创作B. 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C. 个人情感的表达D. 语言的游戏答案:B6.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死亡之舞”理论?A. 尼采B. 弗洛伊德C. 巴赫金D. 德里达答案:C7.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意义是在:A. 作者创作时确定的B. 作品完成时确定的C. 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D. 作品与读者的互动中形成的答案:D8.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安娜·卡列尼娜》B. 《追忆似水年华》C. 《堂·吉诃德》D. 《战争与和平》答案:B9. 符号学认为,文学文本是由:A. 语言符号构成的B. 社会符号构成的C. 文化符号构成的D. 个人符号构成的答案:A10.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关注的是:A. 文本的美学价值B. 文本的性别问题C. 文本的历史背景D. 文本的道德观念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受到潜意识的深刻影响。

在文学批评中,这一理论被用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梦境、象征以及作者的创作动机等。

例如,通过分析人物的梦境和言语失误,可以揭示其潜意识的欲望和冲突。

2. 描述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特点。

答案: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关注殖民历史和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2013年10月132次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2013年10月132次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2013年10月132次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西方文论选读试题第一篇:2013年10月132次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西方文论选读试题2013年10月132次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西方文论选读试题(凭记忆整理)一单项选择题(20分)20小题,每小题一分1、《哲学的安慰》的作者生活在那个时代(C)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近代2、《基督教真谛》的作者是()选项记不清了,但是很有迷惑性,正确答案是:夏多布里昂3、荣格改进了弗洛伊德的那一项学说()A、白日梦B、原型C、集体无意识D、命运女神4、瑞恰兹是早期思想是那一学派()A、英美新批评派B、现像学派C、实证派D新批评派5、那一个是阿尔都塞学派的作家()A、马契雷B、阿多尔诺C、利奥塔D、哥德曼二、多项选择题(10分)5小题,每小题2分1、唯美主义学派的作家有()A、戈蒂叶B、佩特C、王尔德D柏格桑E、马拉美2、荛斯提出的互动模式有()A、联想型B、崇敬型C、同情型D、净化型E讽刺型3、新古典主义原则和理想包括()A、崇尚理性B、模仿自然C、皈依古典D、三一律E、语言优美三、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1、论崇高2、诗性智慧3、通灵人理论4、世界文学5、通感理论四、判断分析题(15分)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1、柏拉图认为文艺是高贵的()2、歌德肯定席勒的文艺创作()3、弗洛依德认为诗人的创作与白日梦是完全一致的()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2、戈蒂叶认为诗歌与美的关系是怎样的3、简述斯丹达尔的文艺思想4、简述瑞恰兹对文学之“真”的认识。

六、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1、以具体例子谈谈康德对艺术本质特征的理解2、以具体作品为例评析萨义德的“东方学”概念。

第二篇:云南自考汉语言文学——西方文论一、单项选择题。

(共 20 分)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A、亚里士多德B、贺拉斯 D、柏拉图C、王尔德2、贺拉斯写作了(B)A、《诗学》B、《诗艺》C、《为诗辩护》D、《诗学艺术》3、朗吉弩斯论崇语言的来源是(D)A、一个B、三个C、六个D、五个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3年10月《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个小题,共1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 D )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认为诗高于其他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D )
A、海涅
B、雪莱
C、华兹华斯
D、锡德尼
3、巴尔扎克是(C )
A、英国人
B、法国人
C、德国人
D、美国人
4、诗歌的“他者”理论是( A )
A、象征主义范畴
B、形式主义范畴
C、新批评范畴
D、存在主义文论范畴
5、马尔库塞是( C )
A、批判现实主义文论家
B、存在主义文论家
C、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
D、自然主义文论家
6、接受美学的代表是(A )
A、尧斯
B、伽达默尔
C、利奥塔
D、瑞恰兹
7、“通感”是( C )
A、人与人的感情沟通
B、人有共同的感情
C、五官感觉的转换通融
D、对什么都有感觉
8、扬画抑诗的是( B )
A、莱辛
B、达·芬奇
C、马拉美
D、英伽登
9、提出“寓教于乐”主张的是( C )
A、阿多尔诺
B、本雅明
C、贺拉斯
D、席勒
10、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又在自然的主宰,这是谁提出来的
(D)
A、雪莱
B、巴尔扎克
C、海涅
D、歌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个小题,共10分)
11、弗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A B C )
A、历史批评
B、伦理批评
C、原型批评
D、技巧批评
E、社会批评
12、哪些内容是布瓦洛对新古典主义理论原则和理想的概括(修辞批判)
A、崇尚理性
B、摹仿自然
C、皈依古典
D、三一律
E、荒诞
13、弗莱总结出哪几种文学的叙述和神话的原型( A B C D )
A、与春天对应的喜剧叙述程式
B、与夏天对应的传奇叙述程式
C、与秋天对应的非剧叙述程式
D、与冬天对应的反讽叙述程式
14、利奥特理论的实质在于( A B C D E )
A、解构中心
B、容忍多元
C、反叛现代理性与既有的文化束缚
D、反对用统一的整体性来规范世界
E、反对用固定不变的逻辑与规则来说明世界
15、费什的读者反应理论批评有哪些内容( C D E )
A、本质还原
B、作家已死
C、意义即事件
D、解释团体
E、反对理论
16、费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ABC )
A、历史批评
B、伦理批评
C、原型批评
D、技巧批评
E、政治批评
17、托多罗夫把叙事作品的叙事关系分为(ABC )
A、作品中故事发生时间和作者叙事时间的关系
B、作品中人物和作者的关系
C、叙述者向我们陈述、描写事件的方式
D、顺叙和倒叙的关系
E、两个主人公的对话
18、“光韵”又译为(ABCD )
A、气韵
B、灵韵
C、氛围
D、气息
E、美感
19、尼采《悲剧的诞生》论到了(CD )
A、古典艺术
B、浪漫主义文学
C、酒神精神
D、日神精神
E、基督精神
20、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来源不是(ABC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5个小题,共15分)
21、聪明的唯心主义:
22、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23、萨特:
24、现象还原:
25、文字的零度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5个小题,共20分)
26、
27、
28、
29、
30、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2个小题,共20分)
31、
32、
六、应用分析题(25分)
仔细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
1、这段还是谁说的?出自哪部作品?
2、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何谓“一定程度”?
4、何谓“完整”?
5、何谓“一个行动”?
6、你如何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