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珠海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欲测量某矿石的密度,而该矿石形状不规则,无法放入量筒,故选用水、烧杯、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细线、铁架台等器材进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2)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入天平的左盘,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g;(3)如图丙所示,用细线系住矿石,悬挂在铁架台上,让矿石浸没在水中,细线和矿石都没有与烧杯接触,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44g,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cm3;(4)如图丁所示,矿石下沉到烧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74g,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拓展]小红用刻度尺、细线、一个厚底薄壁圆柱形的杯子(杯壁厚度不计)和一桶水也测出了矿石的密度。
步骤如下,请把她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①将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放入桶内的水中,使杯子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得杯子外侧浸入深度为h1、杯内水深为h2;②把矿石投入杯内水中,杯子继续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所示,此时测得______________和杯内水深为h4;③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矿石密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左 124 20 32.510⨯ 杯子外侧浸入深度为h 3 ()3142h h h h ρ--水【解析】 【分析】 【详解】(1)[1]从图甲可以看到,指针往右偏,说明右边较重,这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天平平衡。
(2)[2]从图乙可以看到,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100g 20g 4g 124g m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124g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珠海市第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2024-2025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珠海市第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桂花飘香B.树叶飘落C.雪花飞舞D.细雨濛濛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C.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3.以下几组材料中,都是绝缘体的是()A.橡胶、玻璃、塑料B.玻璃、大地、塑料C.人体、空气、石墨D.食盐水溶液、金属、水4.如图所示是某四冲程内燃机的其中一个冲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B.该冲程工作过程中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C.该冲程可以给内燃机提供动力D.该冲程工作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运动5.下列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会造成电源短路的是()A.B.C.D.6.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测量的是()A.灯L 1的电流B.灯L 2的电流C.干路电流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7.市场上有一款依靠电力驱动的独轮车。
其工作原理是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L亮起,车处于待机状态;当人再站到车上时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M才能启动工作,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A.B.C.D.8.常见的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
原子由________和核外电子组成;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太________;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力。
9.如图所示,图甲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铁丝的内能,该过程中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图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图丙中瓶塞跳起来后,瓶内气体的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片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是因为水的________大,当暖气片里水的质量减少时,水的比热容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国火箭升空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________大。
珠海市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习题(课后培优)

一、选择题1.小强想完成更多实验课题,现在他选用了天平、量简和水,选择了这样一些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其中③、⑤总质量不超过天平量程)。
你认为他最多能够完成( )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是( )A .图甲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 .图乙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17.4gC .图丙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340cmD .利用图中信息,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31.7210kg /m3.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 .4:3B .3:4C .2:1D .1:24.一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350g ,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g ,(ρ水=1.0×103kg/ m 3,ρ酒精=0.8×103kg/ m 3),则该瓶的质量是( )A .50gB .100gC .150gD .200g 5.亲爱的同学,下面有关你现在身体的四个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身高18.0mB .体温37℃C .质量480gD .心跳每秒80次6.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物体7.以你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经验估计,以下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0sC.初中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100kg8.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王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杯的质量为30gB.30cm3该液体的质量为30gC.该液体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D.该液体密度约为0.67g/cm39.估测是人们生活能力的一种体现,下列估测符合实际值的是()A.一间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0.243tB.一个初中学生的身高约1.68dmC.正常人心跳60次所用时间约为120sD.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8℃10.一个鸡蛋的质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分别大约是()A.60g、8mm、0.5s B.10g、80μm、5sC.60g、80μm、0.5s D.10g、8mm、5s1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5g12.不漏气的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体积会增大,则球内的气体()A.质量不变,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增加,密度不变D.质量减小,密度不变1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B .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C .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D .甲的密度为0.5g /cm 3 14.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A .4∶3B .8∶1C .4∶1D .1∶21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罐中气态压缩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B .水从0°C 升高到4°C 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C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D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二、填空题16.一个质量为54g 的空心铝球,体积为30cm 3,其空心体积为______cm 3;若空心部分注满水,则铝球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己知ρ水=1g/cm 3,ρ铝=2.7g/cm 3)。
珠海市九中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
(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sv t= 刻度尺 秒表(停表) 较小 变速 0.2 大 【解析】 【分析】 【详解】(1)[1]由于需要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公式sv t=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2][3]根据实验原理知道,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可以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5]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由于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减小,即速度越来越大,所以,是变速直线运动。
(4)[6]由图知道, 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是5s ,距离是1m ,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m ==0.2m/s 5ss v t =(5)[7]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s v 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大。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项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____;(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_________cm、v AB=_________m/s;(4)小车到达C点后,没有立即停止计时,而是过了一会才停止计时,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AC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5)AB、BC以及AC各段速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用“v AB”、“v BC”和“v AC”表示);(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车在做_____(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速度越来越_______。
质量与密度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金属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或丙)金属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
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
表一(甲金属)表二(乙金属)表三(丙金属)(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在体积相同时,不同金属的质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金属,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a)_________;(b)_________;(4)由以上分析可初步认为_________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为此我们引入_________概念。
【答案】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1、4、7或2、8或3、6 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解析】【分析】【详解】(1)[1]分析表一、二、三可知,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2]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8或3、6可得:相同体积的不同金属,它们的质量不相同。
(3)[3][4]分析表一、二、三知,各表中的金属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分别为27、78、89,所以可得出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4)[6][7]由以上分析可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为此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2.小明测一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在调节天平时,他先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台面上,再将游码移至“0”刻度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小明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由于石块比较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测量体积,故他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①往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②将石块浸没入烧杯,稳走后在水面位置作标记;③取出石块;④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回升到标记处时;倒水前后量简液面分别如图丁所示,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mL;(3)根据以上步骤,可以测得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kg/m 3;若此石块会吸水,则所测得的密度值会______________。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珠海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九年级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大练习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B.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2.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少量的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塞子冲出。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与之原理相似的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3.如图所示,a、b、c三个轻质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
其中,a所带的电荷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则()A.小球b带负电,小球c带负电B.小球b带正电,小球c带正电C.小球b带负电,小球c带正电D.小球b带正电,小球c带负电4.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亮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相同的A、B两液体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液体的吸热能力比B 液体的强B .升高相同的温度,A 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C .A 、B 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D .A 、B 两液体在0~8min 内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15.以下四图中属于完整电路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两个灯泡始终完好,当开关S 断开时,两个灯泡都发光。
当开关S 闭合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灯和都亮B .灯不亮,灯亮C .灯不亮,灯亮D .灯和都不亮7.智能手机可通过人脸、指纹或密码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识别解锁,每种方式相当于一个开关,用灯L 发光模拟手机解锁成功,图中的模拟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8.常见的物质由分子、___________构成的。
珠海市九中物理电与磁(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珠海市九中物理电与磁(提升篇)(Word版含解析)一、三物理电与磁易错压轴题(难)1.小谦在探究“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时发现:磁体间的距离不同,作用力大小也不同。
他想: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磁极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1)小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由于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不便测量,他通过观察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的变化,来判断磁体间力的变化,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法。
(2)小谦分析三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两磁铁磁极间的________,相互作用力越大,小月认为:这个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论证,联想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还须研究甲、乙两块磁铁相互________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答案】转化(或转换)距离越小排斥【解析】【分析】【详解】(1)[1]由题意可知,磁体间作用力越大,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越大,那么可以通过观察这个夹角的大小得知磁体间力的变化,用到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2)[2]从三次实验可看到,夹角越大时,相互作用力越大,这时两磁铁磁极间的距离越小,可得出结论:两磁铁磁极间的距离越小,相互作用力越大。
[3]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有吸引也有排斥,所以还须研究甲、乙两块磁铁相互排斥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2.根据古文《论衡•是应篇》中的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学术界于1947年想象出司南的模样如图甲所示.(1)1952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尝试将如乙图所示的天然磁石制作成司南,制作人员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将磁石的________(填乙中字母)处打磨成磁勺的A 端.(2)把天然磁石按照正确方法打磨成磁勺后,放在粗糙的木盘上,使磁勺水平转动直至最终静止,但磁勺A 端总不能正确指南,请提出改进本实验的措施________.(3)为达到理想的指向效果,制作人员将磁勺靠近一电磁铁,闭合开关S,磁勺和电磁铁相互吸引后如图丙所示,可增加磁勺的磁性,由此判断H为电源的________极.【答案】D将磁勺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使其能自由转动负【解析】【分析】(1)磁体静止时,指南的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据此判断。
珠海市九中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测量工具除了刻度尺,还需要_____;在实验中,使用金属挡板的作用是_____;(2)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
则AB段的路程s AB=_____cm,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还未撞击到B点的金属挡板就停止计时了,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νAB会偏_____。
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为2.6s,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秒表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40.0cm 0.25 大 0.40【解析】【分析】【详解】(1)[1]选用的器材除了刻度尺,还需要用秒表测量运动的时间。
[2]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2)[3]由图中实验数据可知,小车在AB段的路程s AB=80.0cm-40.0cm=40.0cm=0.40m[4]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ABABAB0.40m0.25m/s1.6ssvt===[5]如果让小车还未撞击到B点的金属挡板就停止计时了,会导致测得的时间偏小,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νAB会偏大。
[6]由图可知s BC=40.0cm=0.40m时间t BC=t AC-t AB=2.6s-1.6s=1s则下半程的平均速度BCBCBC0.40m0.40m/s1ssvt===2.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以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和小亮都很喜欢喝绿茶饮料,学完了密度知识后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饮料的密度。
(1)小明的实验操作如下:①把天平放在_____上,将_____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并调节_____使天平平衡;②把饮料倒入烧杯中一部分,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是93.8g;③把烧杯中的一部分饮料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饮料的体积是_____cm3;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饮料的质量,如图乙所示,量筒内饮料质量是_____g,饮料密度是_____kg/m3;(2)小亮用量筒、小试管、水、记号笔测出了饮料的密度,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小试管放入量筒中使其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1;②在试管内倒入适量的水,先用记号笔记录试管内水面的位置,然后将试管放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2;③将试管中的水倒尽,_____,然后将试管放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3;④饮料密度的表达式:ρ饮料=_____。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符号来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答案】水平台游码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 60 62.4 1.04×103再向试管中倒入饮料直到标记处3121V VV V--⋅ρ水【解析】【分析】【详解】(1)①[1][2][3]在调平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并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③[4]由图甲知,饮料的体积是60mL=60cm3。
④[5]由图乙知,烧杯及剩余饮料的质量为31.4g,则量筒内饮料的质量m =93.8g-31.4g=62.4g[6]饮料的密度333362.4g 1.04g/cm 1.0410kg/cm 60cm m V ρ====⨯ (2)③[7]小亮是利用浮力来推导物体的密度。
步骤一可求出小试管的质量,结合物体的浮沉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知,当试管漂浮在水中时,试管的重力G 1=F 浮1=ρ水gV 1即试管的质量1111gV G m V g gρρ===水水 步骤二可求出倒入小试管中的水的体积,倒入适量水后,试管漂浮,则小试管和试管中的水的质量2222gV G m V g gρρ===水水 那么小试管中水的质量m 水=m 2-m 1=ρ水V 2-ρ水V 1=ρ水(V 2-V 1)其体积2121()m V V V V V ρρρ-===-水水水水水所以步骤三也应向试管中倒入饮料直到标记处,使倒入的饮料体积与倒入小试管中的水的体积相等,此时饮料的质量m 饮料=ρ水V 3-ρ水V 1=ρ水(V 3-V 1)④饮料的密度313312121()==V V m V V V V V V V ρρρ--=--水饮料水水2.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在天平托盘中分别放入不吸水的纸,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的情形如图(甲)所示。
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接着将鸡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复平衡,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______g ;(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把量筒放在水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如图(丙)所示。
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____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鸡蛋的体积为______cm 3; (3)被测鸡蛋的密度为______g/cm 3;(4)若小丽用上述方法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 ,再取出溢水杯中的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称出它的质量为m ,然后利用ρ=mV计算出鸡蛋的密度。
用种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答案】水平 右 42 相平 40 1.05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1)[1][2]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左盘较重,应当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平衡。
[3]图乙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鸡蛋的质量20g+20g+2g 42g m ==(2)[4][5]如图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2cm 3,量筒读数,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底部相平,由图丙所示量筒可知,鸡蛋排开水的体积340cm V 排=因为鸡蛋沉底,所以鸡蛋的体积340cm V V 排==(3)[6]鸡蛋的密度3342g ==1.05g/cm 40cm m V ρ=(4)[7]若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 ,再用天平测其质量,这样鸡蛋上会沾有水,使得鸡蛋质量的测量值偏大,由密度公式mVρ=可知,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3.某同学在做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时 (1)第一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 ②把该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它的体积V ;③把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总。
请用上述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_,这样测出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致”)。
(2)第二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液体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中数据,帮助该同学把下列记录表格填写完整。
(3)若要想一次尽可能准确地测出100g这种液体的体积,对于器材的量程和分度值而言,下列所给量筒最适当的是__。
A.50mL 5mL B.100mL 2mL C.250mL 5mL D.500mL 10mL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g烧杯和剩余油的质量m l/g量筒中油的质量m2/g量筒中油的体积V/m3油的密度ρ/g•cm﹣3112.5________【答案】0m mVρ-=总偏小 64.5 48 6×10﹣5 0.8 C【解析】【分析】【详解】(1)[1][2]根据实验步骤可知,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0m m总﹣,其体积为V,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0m mVρ-=总;把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时,量筒壁有液体残留,测得液体的质量偏小,由mVρ=可知,这样测出液体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2)[3]第二次测量时,由图甲可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150g+10g+4.5g64.5gm==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21112.5g64.5g48gm m m总=﹣=﹣=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35360ml 60cm 610m V -⨯倒===所以,液体的密度32348g ==0.8g/cm 60cmm V ρ=倒 (3)[4][5][6]100g 这种液体的体积''33100g =125cm =125ml 0.8g/cmm V ρ==A 和B 中量筒的量程小于125ml ,故A 、B 量筒不合适;C 和D 中量筒量程都大于125ml ,但是C 量筒的分度值小,准确度高,故应选C 量筒。
故选C 。
4.小刚在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随即在天平左盘中放入盛有食用油的烧杯,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87.8g :(1)随后,他提起烧杯向空量筒中倒入30.0mL 的食用油,再将烧杯放回天平左盘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于是他计算得出食用油的密 度为___________kg/m 3;(2)在开始测量质量前,小刚没有调节天平平衡,这使他第一次测得的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在(1)中测得的食用油密度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330.910kg/m ⨯ 偏小 不变【解析】 【分析】 【详解】(1)[1]提起烧杯向空量筒中倒入30.0mL 的食用油后,剩余的烧杯和食用油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为50g 10g 0.8g 60.8g m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87.8g 60.8g 27g m '=-=食用油的密度为333327g 0.9g/cm 0.910kg/m 30cmm V ρ====⨯ (2)[2][3]由甲图可知,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侧的质量大,没有调节天平平衡,使得称量的物体的质量会偏小,因为两次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都偏小,且偏小程度相同,导致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测量准确,体积不变,故测出的密度不变。
5.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他取了适量的这种液体的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下列实验。
(1)实验前,小强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
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甲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72.0g ;b.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
测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 ;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________。
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3cm 。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横梁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g 。
(4)计算得到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3kg /m 。
(5)在两次测量质量时,小强发现都使用了同一个磨损了的砝码,则对测量液体密度的结果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零刻度 右 称量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相平 30 39 1.1×103 不会 【解析】 【分析】 【详解】(1)[1]天平要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的左侧,说明左侧更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其反方向调节,故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 [3]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故错误之处是称量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3)b[4]在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5]量筒的分度值是2mL ,所以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30 mL ,即30cm 3。
c[6]由图丙,托盘中的砝码的质量是35.0g ,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0g ,所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35.0g+4.0g=39.0g(4)[7]量筒中液体的质量'72.0g-39.0g=33.0g m m m =-=总液体的密度3333'33.0g 1.1g/cm 1.110kg/m 30cmm V ρ====⨯ (5)[8]使用磨损的砝码会使读出的物质质量偏大,因为两次测量质量时,都使用了同一个磨损了的砝码,所以两次读出的物质质量都偏大,但是在此实验中是将两次实验结果相减来计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所以对量筒内液体的质量的结果不会有影响,也就对测量液体密度的结果不会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