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合集下载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一、火力发电厂
(3) 电气系统 包括发电机、励磁装置、厂用电系统和 升压变电站等。
一、火力发电厂
一、火力发电厂
电能生产过程
电气系统
燃烧系统
汽水系统
一、火力发电厂
4. 类型
(1) 按燃料分 燃煤发电厂 燃油发电厂 燃气发电厂 余热发电厂 垃圾发电厂 工业废料发电厂
第一条500kVAC: 1981年12月河南平 顶山-湖北武昌。
第一条±500 kVDC:1989 年9月,湖北 葛洲坝-上海 南桥。
六、电力工业发展前景
电力工业的基本任务:
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充足、可靠、 优质、廉价的电能。
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实现高度自动化,西电东 送,南北互供,走向联合电力系统。
四、最大发电厂(截至2011年)
最大火电厂:
上海外高桥电厂 4×300+2×900+2×1000 =5000MW 浙江省宁波北仑港电厂,5×600MW+2×1000= 5000MW 华电邹县电厂,4×335+2×600+2×1000 = 4540MW
最大水电厂:
三峡电厂(14+12(+6))×700 MW = 18200(+4200)MW 二滩水电厂6×550MW = 3300MW
最大核电厂:
秦山核电站1×300+2×650+2×700 = 3000MW
最大抽水蓄能电厂:
广东抽水蓄能电厂8×300 MW = 2400MW
五、电力系统的发展
建国初期:
大多是大城市发、供电系统; 跨地区的电力系统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形 成 期 ( 1956-1970年)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知识应用期 ( 1970-1988年) 集成发展期 ( 1986年至今)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创立了演绎法。他提出的三段论至今仍然是演绎推理的 最基本出发点。
AI的严格定义依赖于对智能的定义,即要定义人工智能,首先应该定义智能;但 智能本身也还无严格定义。
一般解释: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或称机 器智能、计算机智能。
1.1.1 人工智能的定义
知识与智能 知识 人们通过体验、学习或联想而知晓的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包括事实、
能理论框架,使人工智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AI研究
198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长沙艰难成立,其后长期得不到国内科技界的认同,只能 挂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直到2004年,才得以“返祖归宗”,挂靠到中国科 学技术协会。
1985年前,人工智能在西方国家得到重视和发展,而在苏联却受到批判;我国人工智 能也与“特异功能”一起受到质疑,人工智能学科群专著不能公开出版。
(表处理语言)。 1961年,明斯基发表了“走向人工智能的步骤”的论文,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1965年,鲁宾逊提出了归结(消解)原理。费根鲍姆开发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
用于质谱仪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由于一些人工智能研究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乐观,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和成果做出了过高的预言,而这些语言的失败,给人工智能的声誉造成重大伤害。 当时的人工智能主要存在下列三个局限性: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绪论1、质量力:质量力是作用在流体的每一个质点上的力。

其单位是牛顿,N。

单位质量力:没在流体中M点附近取质量为d m的微团,其体积为d v,作用于该微团的质量力为dF,则称极限lim(dv→M)dF/dm=f,为作用于M点的单位质量的质量力,简称单位质量力。

其单位是N/kg。

2、表面力:表面力是作用在所考虑的或大或小得流体系统(或称分离体)表面上的力。

3、容重:密度ρ和重力加速度g的乘积ρg称容重,用符号γ表示。

4、动力黏度μ:它表示单位速度梯度作用下的切应力,反映了黏滞性的动力性质。

其单位为N/(㎡·s),以符号Pa·s表示。

运动黏度ν:是单位速度梯度作用下的切应力对单位体积质量作用产生的阻力加速度。

国际单位制单位㎡/s。

动力黏度μ与运动黏度ν的关系:μ=ν·ρ。

5、表面张力:由于分子间的吸引力,在液体的自由表面上能够承受的极其微小的张力称为表面张力。

毛细管现象: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如果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细管竖立在液体中,液体就会在细管中上升或下降h高度的现象称为毛细管现象。

6、流体的三个力学模型:①“连续介质”模型;②无黏性流体模型;③不可压缩流体模型。

(P12,还需看看书,了解什么是以上三种模型!)。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1、流体静压强的两个特性:①其方向必然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②其大小只与位置有关,与方向无关。

2、a流体静压强的基本方程式:①P=Po+rh,式中P指液体内某点的压强,Pa(N/㎡);Po指液面气体压强,Pa(N/㎡);r指液体的容重,N/m³;h指某点在液面下的深度,m;②Z+P/r=C(常数),式中Z指某点位置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称位置水头;P/r指某点在压强作用下沿测压管所能上升的高度,称压强水头。

两水头中的压强P必须采用相对压强表示。

b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静止、同种、连续液体。

3、静止均质流体的水平面是等压面;静止非均质流体(各种密度不完全相同的流体——非均质流体)的水平面是等压面,等密度和等温面。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从此,“生命力”学说彻底破产,有机化学进 2011-6-4 7 入合成时代。
3) 有机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1828年,德国的伍勒合成尿素,“生命力”学说破产
——有机化学的里程碑 1865年,德国的凯库勒(马车上做梦,伦敦) 提出:有机化合物中碳为四价 ——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有机化合物结构学说 1874年,荷兰范特霍夫 法国勒比尔 提出:饱和碳原子的四个价指向以碳为 中心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 ——开创了从立体观点来研究有机化合物 的立体化学 2011-6-4
B H
因为人们在分类有机物与无机物时注重的 主要是化合物的性质而不是组成 2011-6-4 12
2.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 组成上
① 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元素不多,但数量非常庞大。 ② 组成分子的原子数多——组成复杂。
2) 结构上
① 碳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相连 ② 自身成键能力强如:C-C,C=C,C≡C及成 环,所以组成分子的原子数多。 ③ 同分异构体普遍存在,目前尚无公式可计算出 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 如:CH3CH2OH和CH3OCH3
2011-6-4 4
最早发现的四种酸
从动植物体内分离出的物质 从矿物质中分离出的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正如“以太”、“外 星人”,人类一旦遇到不 可知的事件时,常一概归 为一类无所不能的事物 1806年,享有盛名的化学家柏则里首先 引用“有机化学”,认为有机物只能在生物 的细胞中受一种特殊的力量——“生命力” 的作用才可产生出。
2) 有机化学中的化学键 离子键 常见化学键 共价键 (有机物中最常见) 配价键 C、H、O、N等原子结合成有机分子时, 原子与原子之间需形成一定的化学键将几个 原子结合在一起,描述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及 化学键的理论有两个: 价键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项目投产后进行 的总结性评价
建设程序示意图
项 目 建 议 书 可 行 性 研 究 初 步 设 技 术 设 计 施 工 图 设 计 建 设 准 组 织 施 竣交 工付 验使
பைடு நூலகம்



收用
投 资 估
设 计 概
修 正




施 工 图 预 算
施 工 预
工 程 结
竣 工 决



基本建设程序与概预算对应 关系
1.1.3建设项目的分类
• (三)按在国民经济中的用途划分
1.生产性建设项目。 1)工业建设。 2)农业建设。 3)基础设施。 4) 商业建设
1.1.3建设项目的分类
2.非生产性建设项目。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是指满
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建设项目。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办公用房。
2)居住建筑。
• • • • • • • • • •
• • • •
施工单位需要搞定 1、 施工企业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及注册号; 2、 国家企业等级证书、信用等级证书; 3、 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 4、 企业法人代码书; 5、 质量体系认证书; 6、 施工单位的试验室资质证书; 7、 工程预标书、工程中标价明细表; 8、 工程项目经理、主任工程师及管理人员资格证书、上 岗证。(上述资料均为复印件) 9、 建设工程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审查表及上岗证复印件。 (安全员、电工须持建设行业与劳动部门双证) 10、 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和坐标点复核记录; 11、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与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3、 建设工程开工报告。
(五)按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和渠道划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定义:微分方程的系数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2、非线性系统:
系统中只要存在一个非线性特性的元件,系 统就由非线性方程来描述,这种系统称为非线性 系统。
三、按信号传递的连续性划分:
连续系统 离散系统
1、连续系统:
系统中各元件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都是时 间的连续函数。
2、离散系统:
控制系统中只要有一处的信号是脉冲序列或 数码时,该系统即为离散系统。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1、稳定性 定义:当系统输入量的变化趋于某一稳定值后,系 统的被控制量的变化经系统自动控制后也能趋于某一稳 定值,而不出现持续的振荡或发散型振荡的现象,即偏 差等于0。
2、快速性(瞬态质量)
定义:当系统被控量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发生变化
时,用调整到新的稳定状态所需要时间的长短来反映快
给定输入
控制器
被控对象
输出
图1 按给定控制典型结构图
图1-6 滑臂位置
直流电动机转速开环控制 负 载 功率放大器 电动机
电位器 图1-7
转速w
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方框图
特点:
控制作用的传递具有单向性。 控制作用直接由输入量产生。 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成本低。 系统的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
(2)按扰动输入 原理:把外界扰动看作系统的一种输入,针对 它将对系统输出产生的影响,及时地施加一种 相应的控制,在干扰刚刚出现之初,就立即给 以相应的调节。
(二)闭环控制
定义:闭环控制是指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 间既有顺向作用又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
输入
+ -
偏差 控制器 被控对象
输出
反馈元件 图1-13 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
反馈原理: 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所施加的控制作用 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即根据实际输出来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七 动物学学习方法和主要参考书
1. 从动物体结构和机能适应方面理解 2.从动物与环境的适应方面理解 注意总结各类群新出现的特征, 3. 注意总结各类群新出现的特征,从进化方面加以理 解.
参考书: 参考书:
江静波主编: 无脊椎动物学》 (1)江静波主编:《无脊椎动物学》第三版 任淑仙编著: 无脊椎动物学》 (2)任淑仙编著:《无脊椎动物学》 华中师大等主编《无脊椎动物学》 (3)华中师大等主编《无脊椎动物学》 (4)堵南山 《无脊椎动物学
二,动物学及其分支学科
动物学(zoology):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分类,生命 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分类, 动物学 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 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一门基础 非常广博的基础学科. 非常广博的基础学科. 动物学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内容:动物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学, 根据研究内容:动物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学,胚胎 生态学,地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进化. 学,生态学,地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进化. 根据研究对象: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鸟类学, 根据研究对象: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鸟类学, 鱼类学,昆虫学,蛛形学,软体动物学,甲壳动物学, 鱼类学,昆虫学,蛛形学,软体动物学,甲壳动物学, 原生动物学,贝类学,哺乳动物学等. 原生动物学,贝类学,哺乳动物学等. 按照研究的重点和服务范畴:古生物学,理论动物学, 按照研究的重点和服务范畴:古生物学,理论动物学, 应用动物学,医用动物学,资源动物学,畜牧学, 应用动物学,医用动物学,资源动物学,畜牧学,桑 蚕学和水产学等. 蚕学和水产学等.
五,动物学研究方法
观察描述法:观察和描述是动物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描述法:观察和描述是动物最基本的方法. 主要通过观察将动物形态结构, 主要通过观察将动物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系统的 记录描述.从动物群落,种群,个体,组织, 记录描述.从动物群落,种群,个体,组织,细胞 及其细胞器等超微结构. 及其细胞器等超微结构.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动物的系统比较来研究其异 比较法: 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动物生存和进化 规律. 规律. 实验法:是在一定人为控制条件下, 实验法:是在一定人为控制条件下,对动物的生 命活动或结构机能进行观察和研究. 命活动或结构机能进行观察和研究. 综合研究法: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对动物 综合研究法: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 在不同层次和水平进行综合研究, 在不同层次和水平进行综合研究,揭示动物生命活 动规律. 动规律.

第一章 第一节 绪论

第一章   第一节 绪论


(5)土地具有经济利用价值。原因是土地具有一定的 生产能力,例如可以生产人类所需的植物产品和动 物产品,或供其它方面使用。土地的生产力可分为 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两种;前者是自然形成的, 后者则是人工施加影响形成的。因此,土地生产能 力的高低既取决于土地本身的性质,又取决于人类 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后者主要体现在对土地利 用限制性的克服和改造能力以及土地利用的集约程 度。从土地的农业利用角度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何 有效地利用光热条件,调节和控制水分和养分元素, 以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此外,土地还具有可更新性、可塑性、不可逆性、 相对稳定性、脆弱性、面积有限性等特征。
三、土地的功能 1、养育(生产)功能 。2、承载功能。 3、仓储(资源)功能。 4、景观功能。
四、土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物质的自然性与整体性。2、土地数 量(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位置的固定 性与土地性能(质量)的地域性。4、土地 利用的可持续性。5、土地属性的双重性。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2、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 散性。 3、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报 酬递减的可能性。 5、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土地评价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研究工作,它通 过对地理学与农学、林学、城市建设、交通运 输等应用性学科的有机结合,从而对作为自然 综合体的土地的内在性质及其生产或其它方面 的利用性能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因此,土地评 价研究不仅有利于地理学与上述应用性学科研 究的深化,而且也十分有利于它们之间的交流 与渗透。 还应指出,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研究具有鲜 明的生产实践意义。因为农林牧业布局、城市 建设、工矿、交通、军事活动等必须因地制宜 地利用土地,即根据不同的土地性质对土地作 出不同的利用,而土地类型和土地评价的研究 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在宏观上对人类心智形成基本的认识,讨论的主题会相对广泛。

教材和阅读要求,考试要求,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大脑如何运作,我们如何思考,什么原因使我们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心理学从各个角度研究这些问题,五个传统子领域:神经心理学:研究大脑如何反应人的心理;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如何成长、发育、学习;认知心理学:用计算机的方法研究人类心理,将心理比作计算机,并探究人类如何行动,如言语理解,物体辨认,游戏等等;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如何与他人交流;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一、什么是心理学?定义:对个体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科学性,个体,行为,心理过程二、心理学的目标1、描述发生的事情选取分析水平;客观描述行为,防止个体因素如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2、解释发生的事情谨慎超越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心理学的解释一般都承认大多数行为受到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或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是个体内部决定因素如基因构成、动机、智力水平或自尊等;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 variables)或情境变量(situational variables)是指个体之外的事件。

心理学家一般同时考虑以上两种类型变量寻求对行为的解释。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判断一个解释优劣的标准就是它能否对行为作出精确和全面的预测4、控制发生的事情欧美心理学家将控制看作是心理学核心的目标,亚洲和非洲将理解看成心理学的最终目标,存在文化差异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与现况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1、心理学的历史艾宾浩斯:“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过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心理学的形式早已存在于古印度的瑜珈传统中,但是现代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而出现还是在19世纪末期1879年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正式实验心理学实验室,从生理兴趣向心理的转变,训练研究生,他的学生在全世界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心理学实验室;铁钦纳(Edward Tichener),冯特的学生,成为美国第一批心理学家之一。

与此同时,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问题争论出现了结构主义(structruralism):心理的内容铁钦纳强调“什么”是心理研究的内容,而非“为什么”和“怎么样”,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结构内省法,个体用于检查自己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元素的方法。

依赖被试自我报告结构主义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这个目标是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对结构主义的三点批判:简化论的;元素论的;心灵主义的结构主义的另一个分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马克思·魏特墨(Max Wertheimer),格式塔是有组织的整体的意思,格式塔心理学关注把许多体验作为完形有组织的整体的方式理解,而不是把它们看成简单部分的总和。

格式塔心理学仍然影响着对知觉的研究。

结构主义的对立面是机能主义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有目的的心理威廉·詹姆斯同意铁钦纳关于意识是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的观点,但是詹姆斯不把意识的研究简化为元素、内容和结构,相反他认为意识是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互相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人类的意识使人适应环境。

因此,重要的是心理过程的行为和机能,而不是心理的内容。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他对心理过程的实际用途的关心,促进了教育方面的重要改革。

不重视冯特严格的实验室方法,其心理学中有情感、自我、愿望、价值甚至宗教和神秘体验的位置,被称为热血心理学,认识到个体的独特性不能被简化为测验结果的公式或数字,因此认定,解释而非实验控制才是心理学的目标。

2、当代心理学的观点每种观点都阐释了心理学家关于心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的观点和假设:人们是有自由意志呢,还是只不过简单的按照遗传(生物决定论)还是环境(环境决定论)所规定的内容来行动?生物学观点: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认为行为是被躯体结构和遗传过程所决定的。

个体经验可以通过改变内部的生物结构和过程来改变行为。

此类研究者主要在大学和医学院的实验室工作,其余的在临床机构工作。

心理动力学观点:行为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人的行为是由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创始人为维也纳的医生弗洛伊德,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整发展起来的。

其思想是对精神病人临床工作中得出的,把人看作是由内部和外部力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所推动的,弗洛伊德的模型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天性并不总是理性的,行为有可能是被不在意识范围内的动机所驱使。

强调儿童早期是人格形成的时期,他之后的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学家把弗洛伊德的理论扩展了,包括了发生在个体的整个人生中的社会影响和互动。

行为主义观点:环境刺激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力量,由此可以通过控制特定的环境刺激来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

行为主义者一般从经过控制的实验室实验中收集数据,通常用可量化的表格,一般研究动物,并且假定对动物研究的过程同样适应于人类。

对后来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人本主义观点:20世纪50年代和行为主义、心理动力学三驾马车,认为人既不是由弗洛伊德主义者假设的由强大的本能力量所驱使,也不是由行为主义所提出的由环境因素所操纵。

相反,人们是先天良好而且具有选择能力的有能动性的动物,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

研究人的行为并不是把它简化为一些成分、元素以及实验室中变量的方式,而是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寻找行为模式,与行为主义相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而不是由观察者所看到的客观世界,这个意义上他们被称为现象学家,他们要求研究整体的人,他们相信真正的理解要求一套与社会力量、文化力量的认识相伴的关于个体心理、身体以及行为的完整知识认知的观点:作为对行为主义的局限的另一个挑战出现的。

心理学的研究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认识过程——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从认知的观点看,人们行动是因为他们思考,而人们思考是因为他们是人类——已经被精细的构造好去这样作。

行为只是部分由环境决定,人类最重要的行为都是从全新的思维方式中产生的。

进化论观点:把当代心理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理能力和身体能力一样,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以达成特定的适应性目标。

进化论心理学与其他观点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把极长的进化过程作为中心解释原则。

文化观点:持文化观点的心理学家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文化差异。

是针对以往一些研究以西方的人性概念为基础的批评作出的响应,有在同一国家内比较不同的人群,也有在不同的国家或文化中进行评估比较。

目的是想确定发展出的理论是否适应于所有的人,还是某一特定的人群。

跨文化观点几乎应用在所有的心理学研究议题,并且常常产生一些直接挑战其他观点的结论。

比较各种观点:关注攻击性议题3、心理学家做些什么?西方我国:心理学位的授予时间与背景;心理学工作者人数(两万余人),分布领域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什么要重视方法的介绍?主流心理学的标准认为,方法是决定心理学是否科学和是否成其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的两个过程:形成假设,验证假设。

一形成研究假设讨论问题:怎样做研究?提出研究假设的方法,如何处理你的研究与以往研究的关系?收集证据支持假设的方法;1、研究者的问题从哪里来?一些来源于对环境中的事件、人物和动物的直接观察;另一些来源于本领域的传统问题2、心理学研究有一个一般核心,决定论的假设。

这一假设认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影响的结果。

提出假设即是对原因和结果关系的试探性的阐述。

“如果儿童在电视中看了大量暴力的场面,那么,他们将对同伴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

二验证假设利用科学方法收集证据检验假设的阶段,科学方法使得研究者利用程序的保障来增加研究的客观性,将主观性降低到最小。

整个检验过程都涉及到客观性的挑战以及科学方法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1、观察者偏见和操作性定义观察者偏见是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

观察者偏见所起的作用像一个过滤器,一些被看成是有关系和重要的,而另一些则被忽略为无关紧要的和不重要的。

因此假设每一个研究者都带有不同的先前经验来进行观察,那些先前经验就会包括对特定理论的认同。

研究者采用什么办法确保他们的观察最小程度的受到先前预期的影响呢?补救措施:标准化和操作性定义标准化:在数据收集的阶段使用统一一致的程序操作性定义:以特定的可以测量的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的过程,涉及到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三个概念。

比如假设:儿童看到电视暴力多少与儿童攻击性强弱的关系,设计一个实验来暴力镜头的数量2、实验法客观性的挑战:混淆变量(期望效应和安慰剂效应)补救措施:双盲控制和安慰剂控制;双盲控制:研究者不亲自参与实验,实验助手和被试均不知道实验假设;安慰剂控制:设计一个安慰剂控制组和实验组结果进行对比,安慰剂控制组采取和实验处理无关的其他处理;其他补救措施:被试间设计: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以消除被试中和个体差异有关的混淆变量,以使得每一组都有不同种类的人,确保实验结果所得的差异是由实验处理导致,而不是由于原有的个体差异引起。

实验抽取的样本要尽量能够代表总体。

被试内设计:A-B-A设计,增加一个实验处理后再回到基线情境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实验者能够确信处理导致的变化不存在混淆变量,比如时间的流逝等。

实验法的局限:首先,批评家认为,大多数自然行为模式实验的控制条件下消失了,成为简单的、只有一个或只有少数变量的处理;其次,研究中的被试往往知道他们在参加实验,可能会表现为力图取悦研究者、推测实验目的,或者改变他们的行为,使其与未意识到被监控时的行为不一样;第三,有一些重要的研究问题受到伦理的约束不可能实施。

3、相关法4、心理测量(1)、信度和效度(2)、自我报告法:问卷法和访谈法(3)、行为观察和测量研究者必须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对任何结论持有开放的、批评的怀疑的态度。

首先,使真理保持一种暂时性的特点,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数据的修正;其次,开放性使得研究者愿意去评估一些与个人所不愿意相信和接受的现象,如超感知现象。

科学实践的本质就是尊重那些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测量获得的事实,当好的数据和专家的观点发生冲突的时候,数据将赢得胜利。

科学研究出版物中,调查的每一部分都应该被清晰的报告出来,使读者能够将数据的客观特征从研究者主观的解释中分离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