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密度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杯密度)

初中物理密度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杯密度)

测量玻璃酒杯的密度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酒杯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酒杯的密度。

【实验器材】一个玻璃酒杯、一个电子秤、一个带刻度的量杯。

【实验步骤】
1、将酒杯放在电子秤上,称出重量约113.3克。

2、往空的量杯中加入700毫升水。

3、把酒杯放入量杯中,观察水面升高后的刻度为750毫升。

【实验原理】
物体的密度等于它的质量除以体积,即ρ=m/v,所以需要测量出酒杯的质量和体积。

首先将空的酒杯放在电子秤上,称出重量约113.3克。

然后往空的量杯中加入700毫升水。

因为要没过酒杯才能测量酒杯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水不能太少。

最后把酒杯放入量杯中,并且要让水完全没过酒杯,测量出水面升高后的刻度为750毫升,酒杯的体积就是排开水的体积,这样就得出酒杯的体积为50毫升。

通过密度公式ρ=m/v,可以将质量和体积代入公式113.3g/50ml,然后换算成标准单位kg/m³。

计算出酒杯的密度约为2266kg/m³。

【实验结论】
通过将酒杯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密度公式,计算出玻璃酒杯的密度约为2266kg/m³。

测量密度的实验报告

测量密度的实验报告

测量密度的实验报告测量密度的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它描述了物质在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质量。

测量密度是物理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测量密度的方法和原理,并进一步理解密度在物质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个称量瓶和一些不同质量的金属块。

然后,我们使用天平测量了每个金属块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接下来,我们用水将称量瓶装满到刻度线上。

将称量瓶放在容器中,确保水完全浸没瓶口,并等待水温稳定。

然后,我们将一个金属块轻轻放入称量瓶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然后记录下水位的变化。

重复这个步骤,测量不同质量的金属块。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金属块的质量和相应的水位变化。

根据浸没法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出的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位的变化来计算金属块的体积。

进一步,我们可以利用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密度。

实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金属块的质量越大,所排出的水的体积变化也越大。

这是因为金属块的密度越大,所占据的体积就越小。

根据密度的定义,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每个金属块的密度,并进一步对比不同金属的密度。

实验应用密度在物质性质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密度可以用于确定物质的纯度。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来判断其是否掺杂有其他物质。

其次,密度还可以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通过测量密度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物质的成分。

此外,密度还可以用于计算物质的浮力。

在船舶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船的密度以及所承载的货物的密度,以确保船的浮力能够支撑货物的重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测量密度的方法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得到了一系列金属块的密度数据。

我们发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来计算。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是一种物理量,表示物体在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多少。

它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其中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容积(体积)和质量(重量)的测量来求取密度。

本实验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并通过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原理:
密度=质量÷体积
实验材料:
1.水杯
2.量杯
3.秤
4.试管
5.滴管
6.酒精
7.水
实验步骤:
1.使用秤将试管的质量测量出来,并记录下来。

2.将试管中的水注入量杯中,记录下体积。

3.计算出水的密度:在实验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1克/
毫升。

因此,密度的值为1克/毫升。

4.制备酒精溶液并测量其密度:将少量的酒精滴入试管中,使
用秤测量其质量,并记录下来。

将试管中的酒精注入量杯中,记
录下体积。

使用密度=质量÷体积公式,计算出酒精溶液的密度值。

5.比较酒精溶液与水的密度:将两种液体倒在同一量杯中,直观比较其密度差别。

实验结果: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水的密度为1克/毫升。

2.酒精溶液的密度小于水,因此酒精的密度小于1克/毫升。

3.在两种液体混合的情况下,由于密度不同,水将向下,而酒精会上浮在水的表面。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测量密度的基本方法,并且掌握了使用秤、容积计等实验工具的技能。

同时,我们还深刻认识到密度与物质特性的密切关系,训练了独立思考和实验技能。

在今后的
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学会更多的实验技巧,拓展知识面,提升实验能力。

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引言:物质的密度是描述物体质量与体积之间关系的物理量,是一个重要的性质。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实验可以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以及密度与其他性质的关系。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探究物质密度与其组成、结构以及其他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仪器:本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水、酒精、铁块、木块、塑料块等不同材质的物体;实验所需的仪器包括天平、容量瓶、量筒、游标卡尺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室环境调整至稳定状态,确保实验材料和仪器干净无污染。

2. 测量水的密度:首先使用天平称量容量瓶的质量,然后将容量瓶装满水,再次称量容量瓶的质量,并记录容量瓶的体积。

3. 测量酒精的密度:同样的步骤,将容量瓶装满酒精,称量容量瓶的质量,并记录容量瓶的体积。

4. 测量铁块的密度:使用天平称量铁块的质量,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铁块的尺寸,计算出铁块的体积。

5. 测量木块的密度:同样的步骤,使用天平称量木块的质量,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木块的尺寸,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6. 测量塑料块的密度:同样的步骤,使用天平称量塑料块的质量,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塑料块的尺寸,计算出塑料块的体积。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从而可以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结果如下:水的密度为1.0 g/cm³;酒精的密度为0.8 g/cm³;铁块的密度为7.8 g/cm³;木块的密度为0.7 g/cm³;塑料块的密度为0.9 g/cm³。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物质的密度存在明显差异。

在本实验中,水的密度最大,铁块的密度次之,酒精、塑料块和木块的密度相对较小。

2. 密度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铁块由金属铁组成,密度较大;酒精和塑料块由分子组成,分子间的空隙较大,导致密度较小。

关于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的范文

关于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的范文

关于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的范文初二物理实验报告自查报告。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个均匀的小木块,并使用天平测量了它的质量。

然后,我们用尺子测量了木块的长、宽、高,计算出了它的体积。

最后,我们根据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出了木块的密度。

实验结果,我们测得木块的质量为75g,体积为25cm³,计算得出密度为3g/cm³。

自查报告:
1. 实验过程是否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是的,我们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依次进行了测量和计算。

2. 实验中是否出现了误差?在测量木块的体积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我们使用的尺子可能不够精确。

3. 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物理规律?根据我们的测量和计算,木块的密度属于正常范围内,符合物理规律。

4. 实验中是否有改进的地方?在测量木块体积时,可以使用更精确的仪器来减小误差。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木块的密度,并且得出了符合物理规律的结果。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会更加注意测量的精确性,以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固体体积的方法。

3、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V
m =ρ,计算物质的密度。

二、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细线、石块、盐水。

三、 实验原理:ρ=m /v
四、 实验步骤:
(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调节天平的平衡。

2、用天平测量石块质量m 并记录。

3、在量筒中放入整刻度的水,读出体积V 1 ;用细线系好石块,浸没在量筒中,读出体积V 2 ,V=V 2- V 1 记录好数据。

取出石块。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m /v = m / V 2- V 1
(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
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 2
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m /v =(m 1-m 2)/v
五、 数据记录和处理:
(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第组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二.实验器材:主要测量器材是:和三.实验的原理:四.实验过程(一)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若按如下步骤:1.先测空杯的质量,2.再测杯和水的总质量,3.杯中水都倒入量筒中测体积,也能测出盐水的密度,此方法与我们实验的方法比,测量值,产生此误差的原因是(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思考:1.实验中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适量”的含义:既又2.石块用细线系好,“细”是为了减小补充练习:1.小吉和小林为了测量“江城”牌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1;B.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酱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酱油的体积V;图1A B C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由图1可得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体积为cm3,酱油的密度是kg/m3.小吉还发现酱油瓶壁上标有“净含量:500毫升”字样。

于是他想:如果这种标注是准确的,则只需用一架天平和一个能够装得下酱油的空杯即可测出酱油的密度:(4)他的实验步骤是:(用相关字母表示出所测的物理量)①用天平测出一瓶原装酱油的质量m1;②将瓶中酱油倒入空杯中,用天平测出空酱油瓶的质量m2;③算出酱油的密度.(5)如果用V0表示一瓶原装酱油的体积,则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6)实验后小林同学分析到:即使瓶上标注的体积非常准确,以上方法由于酱油到不净(瓶内残留),使测量的密度值(填“偏大”或“偏小”).2.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cm3.(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6g,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选偏大、偏小或不变)(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___________.A.向左调平衡螺母;B.往右盘中加砝码;C.从右盘中减砝码;D.向右移动游码.图2。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2;
(4)量筒中盐水质量m= m1- m2;
(5)根据公式ρ=m/v,求出盐水密度。
实验记录
杯与盐水总质量m1(g)
量筒中盐水体积V (cm3)
杯与剩余盐水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g)
盐水的密度
ρ(g/ cm3)
实验结论
盐水的密度g/ cm3=kg/ m3
实验名称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目的
用间接方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ρ=m/v
实验器材
天平(砝码) 量筒 水 小石块 细线
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2)用量筒量出一定量水的体积v1;
(3)将小石块用细线栓住,把它全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量筒内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
(4)小石块的体积V= v2- v1;
(5)根据公的质量m(g)
量筒中水体积V1(cm3)
放入小石块后量筒中水和石块总体积V2(cm3)
小石块的体积
V(cm3)
小石块的密度ρ(g/ cm3)
实验结论
石块的密度g/ cm3=kg/ m3
二、测量不规则固体(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探究:测量物质的密度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测量水的密度
实验名称
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目的
用间接的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
实验原理
ρ=m/v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砝码) 量筒 盐水 烧杯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盛一定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1;
(2)把杯中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一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2、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3、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4、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体的密度,为物体质量,为物体体积.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方法:
1、对于形状规则物体
根据,可通过物理天平直接测量出来,可用长度测量仪器测量相关长度,然后计算出体积.再将、带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
①测固体(铜环)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如果将固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衡,得到的质量分别为、,则
②测液体(盐水)的密度
将物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水和待测液体(盐水)中,测出其质量分别为、和,同理可得
③测石蜡的密度
石蜡密度
---------石蜡在空气中的质量
--------石蜡和铜环都放在水中时称得的二者质量
--------石蜡在空气中,铜环放在水中时称得二者质量
3、用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
①测液体的密度
.
--------空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待测液体时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与待测液体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②.固体颗粒的密度为.
----------待测细小固体的质量
---------盛满水后比重瓶及水的质量
---------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三、实验用具:TW—05型物理天平、纯水、吸水纸、细绳、塑料杯、比重瓶
待测物体:铜环和盐水、石蜡
四、实验步骤:
1、调整天平
⑴调水平旋转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⑵调空载平衡空载时,调节横梁两端的调节螺母,启动制动旋钮,使天平横梁抬起后,天平指针指中间或摆动格数相等.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铜环和盐水的密度
⑴先把物体用细线挂在天平左边的秤钩上,用天平称出铜环在空气中质量.
⑵然后在左边的托盘上放上盛有纯水的塑料杯.将铜环放入纯水中,称得铜环在水中的质量.
⑶将塑料杯中的水倒掉,换上盐水重复上一步,称出铜环在盐水中的质量.
⑷将测得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3、测石蜡的密度
测量石蜡单独在空气中的质量,石蜡和铜环全部浸入水中对应的质量,石蜡吊入空中,铜环浸入水中时的质量.代入公式计算.
4、用比重瓶法测定盐水和不溶于液体的细小铅条的密度
⑴测空比重瓶的质量 .
⑵测盛满与待测盐水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⑶测盛满盐水时比重瓶的质量.
⑷测待测细小铅条的质量.
⑸测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5、记录水温、湿度及大气压强.
五、数据及数据处理:
(一)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铜环、盐水和石蜡的密度
水温水的密度湿度
大气压强
136.32 120.55 119.76 49.24 118.74 17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