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技术习题 --耕作制度 ---用
(完整版)作物栽培技术习题--耕作制度---用

作物栽培技术练习题耕作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A小麦棉花B玉米花生 C 绿豆甘薯 D 大豆油菜2.下列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 芦苇B天麻C三叶草 D 豌豆3.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 薯类作物B纤维作物 C 糖料作物 D 嗜好性作物4. 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A小麦棉花 B 小麦油菜 C 玉米马铃薯 D 高粱豌豆5.荞麦是()A长日照作物 B 短日照作物 C 中日照作物 D 中性作物6.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的是()A 需求原则B 生态适应性原则C 经济效应与可行性原则D 充分利用土地原则7.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A 欲种作物的种类B 品种C种植面积 D 种植方式8.小麦收获后种植夏大豆的复种方式是()A接茬复种 B 移栽复种 C 套作复种 D 再生复种9.下列耕作措施中属于表土耕作的是()A 中耕B 控地C 耕地D 平地10.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是()A 休闲B 复种C 免耕D 轮作11. 下列作物中既是四碳作物,又是短日照作物的是()A 水稻B 小麦C玉米 D 油菜12. 将玉米与大豆分行分带种在同一块地里,属于()A 混作B 套作C 间作D 轮作13.土壤耕作不能()A 增加土壤肥力B调节土壤水分 C 消灭作物残茬 D 消灭病虫害14.耕作效果最好的是()A 秋耕B 伏耕C冬耕 D 春耕15.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是()A 10--15CMB 10--20CMC 20--25CMD 25--30CM二、多项选择题(只有全选对,才能得分)1.间套作时,带宽的调整取决于()A 农作物品种特性B 土壤肥力C 农机具D 种植密度2.作物布局的前提是()A生态适应性 B 自然条件 C 社会需求D土地利用充分3.翻耕的作用是()A 松土B翻土 C 碎土 D 平整土地4.基本耕作包括()A旋耕B中耕 C 深松耕 D 作畦5. 起垄的作用是()A提高地温B防止表土板结C压埋杂草D保墒6. 少耕免耕的做法有()A 用生物措施代替土壤耕作B 用化学措施代替土壤耕作C 用先进的器具代替土壤耕作D 用休闲代替土壤耕作7. 复种争取农时的技术有()A 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和品种B 套作C 抢时播种早发早熟D 育苗移栽8.复种的形式有()A 再生复种B 接茬复种C 移栽复种D套作复种9.两熟复种的主要形式有()A 小麦玉米两熟B 小麦花生两熟C 小麦棉花两熟D 小麦大豆两熟10.间套作的作用有()A 增产增效B 稳产保收C 协调农作物争地矛盾D 减轻杂草危害三、判断题1. 耕作制度是种植制度的中心环节( )2.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耕作制度发展的重要内容( )3.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标志( )4. 推动耕作制度发展的动力是土地有限性与日俱增的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5. 农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第一性生产( )6. 化学调控、叶面施肥不属于作物轻型化生产技术( )7. 栽培作物就是人们从野生植物中挑选出来种植的植物( )8. 耕作制度包括农作物种植制度和农田土壤管理制度( )9. 油菜--早稻--晚稻,一年三熟的种植方式即为复种( )10. 复种技术的要点之一是采用套作生产( )四、简答题1.农作物布局的条件有哪些?2.实现复种的条件是什么?3.说明间作与套作的主要类型。
耕作学练习题

《耕作学》练习题第一章引论部分一、填空题1、耕作制度包括与两部分,以为中心,为基础。
2、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3、养地制度是与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水土保持,以及等。
4、耕作制度的功能包括2个方面:即功能和功能。
5、与单项技术不同,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特点往往带有较强的,,和。
6、我国耕作制度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精致农作,经济高效,和持久发展。
7、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
8、耕作学从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它是,有很强的,但也包含着一定宏观布局的软科学内容。
二、选择题1、耕作制度包括的2大部分:( )A.种植制度B.旱作农业C.养地制度D.农牧结合2、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种植制度范畴:( )A.作物布局B.熟制C.平衡施肥D.种植方式3、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体现在:( )A.减少投入B.技术指导C.宏观调控与决策D.高产优质4、下面哪项不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A.生产程序机械化B.生产技术科学化C.农业主体知识化D.作物管理工业化5、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体系有:( )A.多熟种植B.节水农业C.营养管理D.农制改革三、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2、种植制度3、养地制度4、农作制度四、简答题1、耕作制度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
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中国农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有哪些?五、论述题1、耕作制度的含义?包括哪两大部分内容?2、简述为什么要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3、论述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4、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第二章作物布局一、填空题1、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作物结构包括、、和等,配置是指作物在区域或田地上的分布,即解决、与的问题。
2、是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基础。
3、作物布局的原则应该以为基础,为目标,为可行性。
4、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区可划分为四级,分别是、、和。
大田作物栽培练习题库与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练习题库与答案1、含糖量高,粒色黄白相间,成熟后籽粒缩水皱缩的玉米类型为()A、硬粒型B、马齿型C、糯质型D、甜质型答案:D2、水稻颖花中能吸水膨胀,使颖花开放的结构是()A、浆片B、内、外颖C、护颖D、副护颖答案:A3、一般玉米穗期中耕的次数是()A、2次B、3次C、4次D、5次答案:A4、农作物的布局原则不包括()A、生态适应性原则B、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C、需求原则D、充分利用土地原则答案:D5、一个稻穗从穗顶露出到穗基节抽出一般需()天。
A、2--4B、6--10C、15D、5答案:B6、小麦分囊的最适宜温度是(),低于0℃--2℃停止分蘖。
A、3C--5℃B、13℃--18℃C、18℃--20℃D、10℃--12℃答案:B7、春分前后播种的玉米,叫做()A、春玉米B、夏玉米C、秋玉米D、晚玉米答案:A8、棉花的蕾期生长特点为()A、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B、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仍以营养生长为优势C、生殖点优势D、全部为营养生长答案:B9、按穗粒性状划分,杂交稻属于典型的()品种。
A、晚熟B、大穗C、多穗D、早熟答案:B10、()油菜高产抗病,已成为栽培最广的类型。
A、白菜型B、芥菜型C、甘蓝型D、BC都是答案:C11、花生播种前()可以提高种子的生活力。
A、晒种B、拌种C、浸种D、盖种答案:A12、关于玉米不同类型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硬粒型玉米全部由角质胚乳组成B、马齿型玉米丰产潜力大C、甜质型玉米干燥后子粒皱缩D、糯质型玉米的淀粉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答案:A13、含支链淀粉多,几乎不含直连淀粉的水稻是()A、早稻B、晚稻C、黏稻D、糯稻答案:D14、决定棉花产量的的关键是()A、播全苗B、花铃期物质积累C、吐絮期的营养D、采摘期答案:B15、水稻移栽时期受许多因素制约,其中温度是主要的制约因子,一般以当地温度连续5天日均气温达到多少,可作为粳稻适期早栽的指标()。
耕作制度复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1.一、一、名词解释(3*4=12)农作物: 2. 复种: 3. 种植制度:二、二、选择题(2*20=40)耕作制度复习题23. 同一田地上,一年中前茬作物行间套种下茬作物的方式为 ( )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D.再生复种三、三、填空题(1*16=16)24. 复种的条件包括、、、劳畜力机械化条件、经济效益,其中 是首要条件. 。
25. 农作物实施连作的危害性表现在土壤 、土壤 、 破坏。
26. 粮食生产立足于“ ,区域优先发展。
” 27. 复种的热量指标包括 、 、 。
28. 2913.下列作物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
( )30. 31. ;其次要 、发四、四、判断题(2*10=20)32. 复种首要条件是热量条件。
()33. 对土壤进行耕翻的最适时期是伏耕。
( )34.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的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是间作。
( )35. 对土壤进行耕翻的最适时期是伏耕 。
( )36.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 ) 37.使农作物生物特性与自然条件相适应,属于作物布局的需求原则。
( ) 38.水稻属于长日照的植物。
( ) 39.耕作制度中种植制度是基础,养地制度是中心。
( )40. 甘薯属于忌连作的作物。
( )41. 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五、五、简答题(2*6=12)42. 连作的危害是什么?43. 农作物布局的原则是什么?. 耕作制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3*4=12)1. 狭义讲,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
广义讲,凡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2. 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的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3. 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三、三、填空题(1*16=16)24.(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地力与肥料条件、热量条件) 25.(养分结构失调、物理结构破坏、生物结构) 26.(总量平衡)27.(积温、生长期、界限温度) 28.(一年一熟) 29 (农机具) 30.(翻耕、深松耕) 31.(因地制宜、趋利避害)五、五、简答题(2*6=12)42. 答: (1)土壤养分结构失调,有害物质增加; (2)土壤物理结构破坏; (3)生物结构的破坏。
耕作学复习题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九点 二十八分。
一、名词解释
18、 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
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19、 根竞争是指复合群体中作物间水分和养分的竞争。 20、茬口是指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
及其茬地的泛称。
21、农业资源是指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所需要的全 部物质要素及信息。
22、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 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23、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
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 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 术措施。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九点 二十八分。
三、单项选择题
17、我国复种指数最高的省是 (1)海南省 (2)上海 (3)浙江 (4)江苏 (5)四川 18、下列哪项不是少耕的优点 (1)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2)减轻水蚀和风蚀 (3)减少土壤水分
蒸发 (4)减少农耗时间 (5)节约成本 19、坡地耕作最宜 (1)横坡耕作 (2)顺坡耕作 (3)均可 (4)逆向耕作 20、下列哪种生态位不正确 (1)时间生态位(2)物理生态位 (3)化学生态位 (4)空间生态
损失(失墒) (4)翻埋杂草 (5)加深耕层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九点 二十八分。
四、多项选择题
1. 农业自然资源包括 (1)光 (2)热 (3)土壤 (4)肥料 (5)矿物 2. 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是 (1)橡胶 (2)油棕 (3)可可 (4)椰子 (5)玉米 3. 作物的水平结构包括 (1)作物密度 (2)种植行数 (3)间距 (4)株高 (5)带宽 4. 农田物质循环的输入部分包括 (1)科技投入 (2)有机肥料 (3)化肥 (4)降水 (5)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其答案

作物栽培学(二)02670试题作物栽培学选择题1小麦属于(A)。
A谷类作物B豆类作物C纤维作物D油料作物2小麦春化阶段要求的首要条件是(B)A高温条件B低温条件C高压条件D低压条件3春大豆播种一般在5——10厘米土层,稳定达到(C)度。
A4,B6,C8,D104水稻结实期追施的是(D)A送嫁肥B分蘖期C穗肥D粒肥5水稻插秧的高产期(C)A5月1日左右,B5月5日——5月15日,C5月15日——5月25日,D5月25日——6月5日6根外追肥是(D)A基肥B种肥C追肥D叶面肥7耕地的目的(D)A改良土壤B增加土壤酸性C增加土壤碱性D抗旱保湿8深松的深度(C)A10——20厘米B10——30厘米C30——60厘米D60——90厘米9玉米种子的播种深度(B)A0——3厘米B3——5厘米C5——7厘米D7——10厘米10秋施肥是(A)A基肥B种肥C追肥D叶面肥11中耕的目的是(A)A松土除草B增加土壤酸性C增加土壤碱性D加深耕层12深施肥的深度(A)A10——20厘米B10——30厘米C30——60厘米D60——90厘米13甜菜种子的播种深度(B)A0——3厘米B3——5厘米C5——7厘米D7——10厘米14尿素必须在(C)才能保持不结块。
A常压下B高压下C密封下D常温下15旋耕的深度(A)A5——10厘米B10——15厘米C15——20厘米D20——25厘米16从输导组织的走向看,水稻心叶(n叶)现(C)叶的输导组织联系最为密切。
An叶Bn-1叶Cn-2叶Dn-4叶17当母茎开始拔节时,分蘖必须有(C)张以是叶才有什么较高的成穗可能性。
A2张B3张C3张以上18稻谷在催芽时,为了促使其萌发整齐,在种谷破胸前种子堆的温度宜保持(D)。
A40度以上B25度左右C20度左右D35——38度19A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什么类型的品种,容易获得成功。
(A)A早熟早稻组B晚熟晚稻组C中熟中稻组D晚稻中稻组20江苏的晚粳稻品种、中粳稻品种中籼稻品种到海南岛的三亚(最南端)冬繁,11月中旬播种,出穗最迟的是(C)。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1)

麻阳职中农作物生产技术绪论及耕作制度测试题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小麦棉花B 玉米花生化C 绿豆甘薯D 大豆油菜2、下列属于经济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芦苇B 天麻C 三叶草 D豌豆3、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薯类作物B 纤维作物C 糖料作物 D嗜好性作物4、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小麦棉花B 小麦油菜C 玉米马铃薯D 高粱高粱豌豆5、荞麦是____________A 长日照作物B 短日照作物C 定日照作物 D中性作物6、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____________A 需求原则B 生态适应性原则C 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D 充分利用土地原则7、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____________的安排。
A 欲种作物的种类B 品种C 种植面积D 种植方式8、某地的复种方式为“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则复种指数为____________A 150%B 200%C 400%D 300%9、土壤耕作不能____________A 增加土壤肥力B 调节土壤水分C 消灭作物残茬D 消灭病虫害消灭病虫害10、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不超过____________A 10-15CM B 15-20CMC 20-25CMD 25-30CM11、下列属于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____________A 西瓜B 甜菜C 马铃薯D 小麦12、间作与套作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前者较短,后者较长B 前者较长,后者较短C 前者超过了其全生育期的一半D 后者不到其全生育期的一半13、下列作物中忌连作的是___________A 玉米B 棉花C 花生D 甘薯14、在下列大田作物中,长日照作物是____________A 油菜B 水稻C 玉米D 棉花15、农作物布局,既可以指农作物______的布局,也可以指农作物______的布局,在多熟区还包括农作物______的布局。
(完整版)作物栽培技术习题--耕作制度---用

作物栽培技术练习题耕作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A小麦棉花B玉米花生 C 绿豆甘薯 D 大豆油菜2.下列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 芦苇B天麻C三叶草 D 豌豆3.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 薯类作物B纤维作物 C 糖料作物 D 嗜好性作物4. 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A小麦棉花 B 小麦油菜 C 玉米马铃薯 D 高粱豌豆5.荞麦是()A长日照作物 B 短日照作物 C 中日照作物 D 中性作物6.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的是()A 需求原则B 生态适应性原则C 经济效应与可行性原则D 充分利用土地原则7.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A 欲种作物的种类B 品种C种植面积 D 种植方式8.小麦收获后种植夏大豆的复种方式是()A接茬复种 B 移栽复种 C 套作复种 D 再生复种9.下列耕作措施中属于表土耕作的是()A 中耕B 控地C 耕地D 平地10.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是()A 休闲B 复种C 免耕D 轮作11. 下列作物中既是四碳作物,又是短日照作物的是()A 水稻B 小麦C玉米 D 油菜12. 将玉米与大豆分行分带种在同一块地里,属于()A 混作B 套作C 间作D 轮作13.土壤耕作不能()A 增加土壤肥力B调节土壤水分 C 消灭作物残茬 D 消灭病虫害14.耕作效果最好的是()A 秋耕B 伏耕C冬耕 D 春耕15.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是()A 10--15CMB 10--20CMC 20--25CMD 25--30CM二、多项选择题(只有全选对,才能得分)1.间套作时,带宽的调整取决于()A 农作物品种特性B 土壤肥力C 农机具D 种植密度2.作物布局的前提是()A生态适应性 B 自然条件 C 社会需求D土地利用充分3.翻耕的作用是()A 松土B翻土 C 碎土 D 平整土地4.基本耕作包括()A旋耕B中耕 C 深松耕 D 作畦5. 起垄的作用是()A提高地温B防止表土板结C压埋杂草D保墒6. 少耕免耕的做法有()A 用生物措施代替土壤耕作B 用化学措施代替土壤耕作C 用先进的器具代替土壤耕作D 用休闲代替土壤耕作7. 复种争取农时的技术有()A 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和品种B 套作C 抢时播种早发早熟D 育苗移栽8.复种的形式有()A 再生复种B 接茬复种C 移栽复种D套作复种9.两熟复种的主要形式有()A 小麦玉米两熟B 小麦花生两熟C 小麦棉花两熟D 小麦大豆两熟10.间套作的作用有()A 增产增效B 稳产保收C 协调农作物争地矛盾D 减轻杂草危害三、判断题1. 耕作制度是种植制度的中心环节( )2.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耕作制度发展的重要内容( )3.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标志( )4. 推动耕作制度发展的动力是土地有限性与日俱增的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5. 农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第一性生产( )6. 化学调控、叶面施肥不属于作物轻型化生产技术( )7. 栽培作物就是人们从野生植物中挑选出来种植的植物( )8. 耕作制度包括农作物种植制度和农田土壤管理制度( )9. 油菜--早稻--晚稻,一年三熟的种植方式即为复种( )10. 复种技术的要点之一是采用套作生产( )四、简答题1.农作物布局的条件有哪些?2.实现复种的条件是什么?3.说明间作与套作的主要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技术练习题
耕作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小麦棉花B玉米花生 C 绿豆甘薯 D 大豆油菜
2.下列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 芦苇B天麻C三叶草 D 豌豆
3.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 薯类作物B纤维作物 C 糖料作物 D 嗜好性作物
4. 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
A小麦棉花 B 小麦油菜 C 玉米马铃薯 D 高粱豌豆5.荞麦是()
A长日照作物 B 短日照作物 C 中日照作物 D 中性作物
6.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的是()
A 需求原则
B 生态适应性原则
C 经济效应与可行性原则
D 充分利用土地原则
7.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
A 欲种作物的种类
B 品种C种植面积 D 种植方式
8.小麦收获后种植夏大豆的复种方式是()
A接茬复种 B 移栽复种 C 套作复种 D 再生复种
9.下列耕作措施中属于表土耕作的是()
A 中耕
B 控地
C 耕地
D 平地
10.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是()
A 休闲
B 复种
C 免耕
D 轮作
11. 下列作物中既是四碳作物,又是短日照作物的是()
A 水稻
B 小麦C玉米 D 油菜
12. 将玉米与大豆分行分带种在同一块地里,属于()
A 混作
B 套作
C 间作
D 轮作
13.土壤耕作不能()
A 增加土壤肥力B调节土壤水分 C 消灭作物残茬 D 消灭病虫害
14.耕作效果最好的是()
A 秋耕
B 伏耕C冬耕 D 春耕
15.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是()
A 10--15CM
B 10--20CM
C 20--25CM
D 25--30CM
二、多项选择题(只有全选对,才能得分)
1.间套作时,带宽的调整取决于()
A 农作物品种特性
B 土壤肥力
C 农机具
D 种植密度
2.作物布局的前提是()
A生态适应性 B 自然条件 C 社会需求D土地利用充分3.翻耕的作用是()
A 松土B翻土 C 碎土 D 平整土地
4.基本耕作包括()
A旋耕B中耕 C 深松耕 D 作畦
5. 起垄的作用是()
A提高地温B防止表土板结C压埋杂草D保墒
6. 少耕免耕的做法有()
A 用生物措施代替土壤耕作
B 用化学措施代替土壤耕作
C 用先进的器具代替土壤耕作
D 用休闲代替土壤耕作
7. 复种争取农时的技术有()
A 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和品种
B 套作
C 抢时播种早发早熟
D 育苗移栽
8.复种的形式有()
A 再生复种
B 接茬复种
C 移栽复种D套作复种
9.两熟复种的主要形式有()
A 小麦玉米两熟
B 小麦花生两熟
C 小麦棉花两熟
D 小麦大豆两熟
10.间套作的作用有()
A 增产增效
B 稳产保收
C 协调农作物争地矛盾
D 减轻杂草危害
三、判断题
1. 耕作制度是种植制度的中心环节( )
2.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耕作制度发展的重要内容( )
3.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标志( )
4. 推动耕作制度发展的动力是土地有限性与日俱增的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
5. 农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第一性生产( )
6. 化学调控、叶面施肥不属于作物轻型化生产技术( )
7. 栽培作物就是人们从野生植物中挑选出来种植的植物( )
8. 耕作制度包括农作物种植制度和农田土壤管理制度( )
9. 油菜--早稻--晚稻,一年三熟的种植方式即为复种( )
10. 复种技术的要点之一是采用套作生产( )
四、简答题
1.农作物布局的条件有哪些?
2.实现复种的条件是什么?
3.说明间作与套作的主要类型。
4.轮作的作用有哪些?
5.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有哪些?
208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