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背景和目的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程,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建筑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因此,本课程的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各类图纸和设计案例,了解并掌握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

设计内容1.总体概述课程设计中将对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进行总体的概述,包括系统原理、系统参数和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等方面。

2.给水系统设计本部分主要针对建筑内的自来水、中水、热水等给水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

设计过程中需要了解建筑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用水量和流量等参数,以此来完成设计工作。

3.排水系统设计本课程的排水系统设计主要涉及到建筑内部的废水、雨水的排泄,还需要考虑每一种废水、雨水对应污水管道和排水口的规格、尺寸、材料等详细信息。

4.综合设计本部分课程将通过建筑实例进行综合设计,使学生们掌握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对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做出优化设计。

这部分的实践意义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还有助于他们更加熟悉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技术细节。

设计成果本课程的设计成果在体现实用型、创新型的同时,更需关注设计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此外,还需要重视文学性和美感,使设计成果同时满足严谨性和美感性要求。

设计成果具体要求如下: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设计出一份完整、合理、规范的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2.设计方案要完整的体现系统流量大小、水平、垂直的分布、管子规格与尺寸等详细信息,并且方案要能满足建筑内各类用水和污水的需求。

3.设计方案同时应综合运用各类软件和工具进行可行性模拟分析,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并且要降低系统的成本和节能。

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流程具体如下:1.管道系统规划:确定建筑物中建筑管道系统的规划,例如归水管、排污管、燃气管等。

2.系统参数评估:在第一步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计算建筑物中各类管道系统的参数,例如总需求量、流量、流速等。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建筑给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熟悉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和运行管理。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能够进行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和施工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2.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3.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和运行管理;4.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维护方法和常见问题处理。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介绍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和作用;2.讲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3.介绍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和作用;4.讲解建筑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5.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6.讲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7.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通过讲解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原理、设计和施工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使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参考书:《建筑给排水技术手册》、《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原理》;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资料;4.实验设备: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实验装置、测量工具。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某六层住宅楼建筑给排水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某六层住宅楼建筑给排水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一)本工程设计任务书;(二)本工程涉及的相关市政条件(选择广州为参考地点);(三)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条件图及设计资料;(四)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图。

二、设计范围:本设计承担本栋6层住宅楼的室内给水、排水系统的初步设计,室外管道定线布置等。

三、工程概况:该住宅建筑共6层,住宅楼南侧有城镇给水管道和城镇排水管道,该住宅楼每层共四户,呈对称分布,每户内设两个厕所和一个厨房,其中主卧室内有一个厕所,餐厅侧为另外一个厕所;每户设前后阳台各一个。

四、设计条件:(一)给水水源:本栋6层住宅楼以该建筑物南侧的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据调查了解当在夏天用水高峰时外网水压为190kpa,但深夜用水低峰时可达31OkPa。

(二)排水条件:本栋6层住宅楼的南侧有城镇排水管道(分流制),环卫部门要求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城镇排水管道。

(三)卫生设备:首层至六层每户都有相同的卫生设备。

每户厨房内设洗涤盆1个;厕所内设坐式大便器1个、洗脸盆1个、淋浴器1个;洗衣间里设水龙头(供洗衣机用)1个。

(四)水表设置:每户设水表1个,整幢住宅楼设总表1个。

(五)建筑图纸:建筑首层平面图、2~6层平面图、屋面平面图、厨厕大样图。

五、系统设计方案的比较及确定:(一)生活给水系统:已知市政水压在夏天用水高峰时为190kpa,但深夜用水低峰时可达3IOkpa o 根据本栋建筑为六层,估算自室外地面算起系统所需的水压H=4(n+1) =4(6+1) =28m0选择供水方式时尽量充分利用外网水压,节省能耗。

1.280kpa>190kpa,可见直接用外网供应整栋楼的用水,会在用水高峰期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故不能采用直接供水方式,应选择相应的调蓄增压给水方式。

2.280kpa<3IOkpa,可见外网水压在深夜可以满足本住宅估算的所需水压,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设置高位水箱,在夜间储备相应楼层用户一天所需的水量, 实现能耗节省,切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好;综上所述,该工程属于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的多层建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估算,初步确定为下层直接给水,上层水箱给水方式。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书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书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建筑给排水的定义、分类及系统构成,理解其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主要设计标准,掌握相关设计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常见设备、管材及附件的选用原则,了解其性能和安装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实际案例,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和工具,完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设备、管材及附件的安装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兴趣,提高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建筑给排水系统在节能减排、水资源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但对给排水系统的了解较少,需要从基础学起,逐步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取得最佳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给排水概述:介绍建筑给排水的定义、分类、系统构成及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建筑给排水概述内容安排:讲解建筑给排水的起源、发展,各类给排水系统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 建筑给排水设计原理与标准:学习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设计标准和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建筑给排水设计原理与标准内容安排:详细介绍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对比分析不同设计标准的差异,举例说明设计计算方法。

3. 常见设备、管材及附件选用与安装:学习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常见设备、管材及附件的选用原则和安装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项目描述这项课程设计将涵盖建筑给水排水方面的所有基础知识和技能。

项目将涉及建筑物内部给水和排水管道的设计和安装,以及连接外部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考虑每个建筑物的特定需求和用途,包括建筑物类型、大小、使用频率和人员数量等因素。

设计流程1. 收集信息在正式开始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搜集关于建筑物的所有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建筑物类型:住宅、商业、公共设施等;•建筑物面积、高度和楼层数;•每个楼层的使用情况;•供水和排水系统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将成为我们开始设计的基础。

2. 制定设计方案在确定了基本信息后,我们将开始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管道的尺寸和材质;•管道的连接方式;•供水和排水系统的位置和布局。

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将考虑以下因素:•是否符合当地的建筑规定和标准;•是否经济合理;•是否满足该建筑物的实际需求。

3. 评估设计方案在制定出设计方案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评估,以确保最终的设计方案是完善且可行的。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使用一系列的模型、仿真软件和计算工具来评估设计方案中的各项参数和数据,以确保设计方案的最终执行效果。

4. 编写报告最后,我们将针对此次课程设计项目撰写一份详细的报告,其中包括如下内容:•项目描述和目标;•基础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设计方案的选择及其评估过程;•最终设计方案的描述和参数;•设计方案执行的建议和意见。

总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涉及到诸多方面,需要设计师们掌握各种技术和知识来满足建筑物的实际需求。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步骤,从搜集基本信息到最终制定设计方案,为学员们提供一种完善而可行的设计方案,并通过评估和报告的形式,确保项目的整体成功。

住宅楼给排水课程设计

住宅楼给排水课程设计

住宅楼给排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住宅楼给排水系统的原理、组成及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住宅楼给排水系统的功能和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

2.分析住宅楼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掌握相关设计方法。

3.能够对住宅楼给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选型和设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住宅楼给排水系统的概述:介绍给排水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和组成。

2.给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讲解给水系统的供水原理、排水系统的排放原理。

3.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给水系统的设计流程、排水系统的设计流程。

4.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与维护:介绍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要求、维护方法和常见问题处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讲解住宅楼给排水系统的原理、组成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对给排水系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给排水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技术规范、设计手册等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成绩的20%。

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设计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50%。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

某住宅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某住宅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某住宅给水排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住宅给水排水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在住宅中的作用。

2. 学生能掌握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常用的管道材料、设备及其性能参数。

3. 学生能了解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包括系统布局、设备选型及管道布置。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团队合作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尊重和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际操作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对实际操作和设计感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住宅给水排水系统基础知识:包括给水排水系统的定义、组成、原理,以及住宅给水排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给水排水工程概述》2. 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与标准:介绍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及要求,使学生了解行业规范。

教材章节:第二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3. 管道材料、设备及其性能参数:学习常用管道材料、设备及其性能参数,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教材章节:第三章《给水排水工程材料与设备》4. 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学习系统布局、设备选型、管道布置等设计方法。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建筑给排水的概念、原理及其在建筑中的作用。

2. 学生能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生能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建筑给排水的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图纸等方式,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实际应用。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和施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建筑给排水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认识到建筑给排水工程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工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给排水基本概念:讲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定义、分类及作用,对应教材第一章。

2. 建筑给排水系统组成:详细介绍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对应教材第二章。

3. 建筑给排水设计原则: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对应教材第三章。

4. 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讲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施工标准和质量控制,对应教材第四章。

5. 建筑给排水系统维护与管理: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检修和管理方法,对应教材第五章。

6. 建筑给排水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建筑给排水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六章。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建筑给排水基本概念及系统分类第二周:建筑给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第三周:建筑给排水设计原则第四周: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第五周:建筑给排水系统维护与管理第六周:建筑给排水案例分析及讨论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建筑给排水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九层住宅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姓名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九层住宅楼给水排水工程摘要: 本建筑为九层带车库住宅楼,二类普通住宅楼,总高度27.39米。

车库层高2.8m。

本论文就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进行了设计,主要内容有:给水系统、消防系统、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低区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高区采用变频调速泵供水。

消防系统采用的是消火栓系统,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合流制,并设伸顶通气管。

此外还包括了水表选型,消防水泵、消防水箱的设计等内容。

关键词:住宅楼;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目录一、引言 (1)二、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1)(一)设计资料 (1)1.工程概况及参数 (1)2.建筑图纸 (1)(二)设计任务 (1)1.计算部分 (1)2.设计图纸: (1)三、给水说明书 (2)(一)给水设计说明书 (2)1.给水方式的选择 (2)2 给水系统组成 (3)(二)给水计算说明书 (3)1.给水用水定额及是变化系数 (3)3.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4)4.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4)四、消火栓系统说明书 (11)(一)消火栓系统设计说明 (11)1.消火栓选择 (11)(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计算 (12)1消火栓的布置 (12)2水枪喷嘴处所需的水压 (12)3水枪喷嘴的出流量 (13)4水带阻力 (13)5消火栓口所需水压 (13)6水箱的设置高度 (13)7校核 (13)8消火栓给水管水力计算 (14)五、排水系统说明书 (16)(一)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16)1排水方式选择 (16)2 系统组成 (16)(二)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17)1设计秒流量 (17)2住宅横支管计算 (17)3.立管计算 (20)4.通气立管的计算 (21)六、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附录 (25)一、引言此次设计基本上实现了我们从理论知识向实际工程设计的转变,充分的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当中,并对设计的方案、内容加以有针对性地、有说服力地论证,从而实现设计工程的可行性。

设计的大体内容是:建筑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和消防工程,设计的意义在于满足人们生活用水的同时,要满足室内的消防用水,保证人们居住的安全性。

设计的依据为相关书籍和设计手册、规范。

在设计中,大都按照常规方法,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及卫生设备要相对完善,在计算的过程中,尽量使用符合经济流速的管径,以便降低成本,同时要考虑水的漏失、压力情况来选择管材和一些连接管件,以便在水从市政管网输送到建筑内用户的过程中,水的漏失量最少,节约水资源。

二、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一)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及参数本工程为九层建筑,一层为商铺;,建筑总高度27.39米,建筑面积4095m2。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的分类标准,本工程应为二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其中市政外网的压力为0.25Mpa。

2.建筑图纸总平面图;一层平面图;2~3层,4~9层平面图;阁楼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

(二)设计任务1.计算部分(1)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高位水箱容积计算和安装高度的校核。

(2)给水管网设计秒流量计算。

(3)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4)消防系统给水设计秒流量,消防管网水力计算。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工程概况。

2.设计图纸:(1)施工设计说明;(2)给排水总平面图;(3)各层的给水、排水、消防、自喷,雨水平面图布置;(4)给水、排水、消防、自喷及雨水系统图;(5)卫生间大样图;(6)水泵房或屋顶消防水箱详图;(7)主要设备材料表。

三、给水说明书(一)给水设计说明书1.给水方式的选择由于高层建筑物总高度较大,仅靠室外管网的供水压力,无法满足较高层楼层的用水点的水压要求,工程中一般采用增压设备辅助供水。

一般分区内最低卫生器具给水配水件处的静水压力宜控制在以下范围:旅馆、饭店、公寓、住宅等为300~350kPa,其他为350~450kPa。

因城市管网常年可资用水头不能满足用水要求,故考虑二次加压,根据原始资料,本建筑为住宅楼,建筑总高度27.39米,直接采用水泵---水箱给水方式,下面几层供水压力将超过0.25MP,未能有效利用市政管网水压,浪费能量,同时,屋顶水箱容积过大,增加建筑负荷和投资费用。

室外常年可资用水头为0.25MPa表压,可考虑直接向较低的几层供水。

经比较,室内给水系统宜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分为高,低两区。

低区即为1~3层,直接由市政压力供水。

高区部分可以采用的分区方式有:水泵-水箱给水方式,变频调速水泵给水方式,气压给水方式。

现就水泵-水箱并列供水方式和变频调速泵并列供水方式进行比较,见表2.1:表3.1 供水方式的比较供水方式水泵-水箱并列供水变频调速泵并列供水优缺点优点各区供水自成系统,互不影响,供水较安全可靠;各区升压设备集中设置,便于维修、管理。

各区供水自成系统,互不影响,供水较安全可靠;各区升压设备集中设置,便于维修管理;无需水箱,节省占地面积。

缺点水泵台数多,水泵出水加压高,管线长,设备费用增加;各区水箱占楼层面积,给建筑房间布置带来困难,减少房间使用面积,影响经济效益。

上区供水水泵扬程较大,总压水线长;设备费用较高,维修较复杂。

综合考虑,采用变频调速泵并列供水方式。

2 给水系统组成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包括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配水装置、用水设备、给水附件、增压和储水设备等。

(二)给水计算说明书1.给水用水定额及是变化系数本设计建筑哟给水主要为住宅部分和商场卫生间。

参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的有关规定的用水量标注及时变化系数,本设计中采用的用水量标准见表2-1:表3.2 用水量表序号用水类别用水量标准使用单位数使用时间时变化系数1 住宅200L/人。

d 100 24 2.5注:在此住宅用水人数是按每套房3.5人计,每层4户,共9层d d Q mq =式中: d Q ——最高日用水量,L/d;m ——用水单位数d q ——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人。

d )则:20200100Q 111d =⨯==d q m m³未预见的用水量按总用水量的10%计:2.02010%=⨯=d Q m ³因此本建筑的总用水量为:0.220.220Q 21=+=+=d d d Q Q m³3.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h h p Q K Q =∙式中: h Q ——最大小时用水量h K ——小时变化系数 p Q ——平均小时用水量 则:08.224/205.2111=⨯=∙=b h h Q K Q m³/h 未预见的用水量按10%的计,则: 208.008.2%10=⨯=h Q所以:28.2208.008.21=+=+=h h h Q Q Q m³/h 4.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4.1设计秒流量计算4.1.1住宅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2009年版)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1)计算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36002.01000∙∙∙=T N mK q U g hL式中: U 0 —— 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q L ——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 m ——每户用水人数; K h ——小时变化系数;N g ——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 T ——用水时数(h );0.2 ——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L/s ); (2):计算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1(110049.0gg c N N U -+=α式中: U ——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 αc —— 对应于不同U 0的系数;N g ——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3):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g g N U q ∙∙=2.0式中: q g —— 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s );U ——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 N g ——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由于各管段的流速必须控制在经济流速范围内,根据这个流速范围确定出管道管径,再根据管径求出流速,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6]给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可得计算管段管径、流速和单位长度沿程损失的对应关系。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是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表3.6.9来确定的,即表2.3。

表3.3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公称直径(mm ) 15~20 25~40 50~70 ≥80 水流速度(m/s )≤1.0≤1.2≤1.5≤1.84.2低区1-3层水力计算图3.1 低区水力计算草图如上草图水利最不利点可能有图上标出的两条(一条为1’-9’,另一条为1-10),但无法确定是哪条,只能通过计算确定最不利管段。

1-9的计算表如下表3.5 低区1-10的水利计算结果计算管段编号当量总数N g设计秒流量 /L/s 管径DN/mm 流速v/m/s 单位水头损失/kPa/m管长L/m管段沿程水头损失h y =iL/ kPa沿程损失累计∑h y / kPa0-1 0.5 0.1 15 0.5 0.275 1.26 0.346 0.346 1-2 1 0.2 20 0.53 0.206 0.25 0.05 0.398 2-3 1.75 0.28 20 0.79 0.422 4.83 2.03 2.463 3-4 2.5 0.33 25 0.45 0.113 0.62 0.07 2.506 4-5 3 0.36 25 0.61 0.118 1.46 0.17 2.678 5-6 3.5 0.39 32 0.39 0.067 1.02 0.068 2.75 6-7 4.5 0.45 32 0.39 0.067 3.65 0.24 2.99 7-8 5.5 0.49 32 0.49 0.099 0.97 0.096 3.058 8-9 11 0.66 32 0.59 0.137 3.77 0.516 3.60 9-1016.50.81400.480.0716.570.466 4.074.2.1计算管段的水头损失根据计算'y h > y h ,所以可以确定0点为给水最不利点。

计算0-9 局部水头损失:∑∑=⨯==KPa hh yj22.107.43.0%30总水头损失:∑=+=+=KPa h h H j y 29.507.422.1)(24.2.2水表的选择A .分户水表 分户水表安装在图中6-7管段上,=-76q 0.45L/s=1.62 m 3/h 。

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附录1.1选用LXS-20B 旋翼湿式水表。

其常用流量为2.5m 3/h ,过载流量为5 m 3/h ,1.8 m 3/h<2.5 m 3/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