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合集下载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首先,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可以帮助提高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通过锻炼身体,我们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生病的机率。

同时,锻炼还可以增强身体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改善体型和姿态,提高身体的形象和自信心。

经常锻炼还可以帮助减少身体上的不适,像是疲劳感、紧张感和焦虑感等。

有研究还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脑中多巴胺和内啡肽的水平,这两种物质是与快乐和幸福感密切相关的。

其次,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减压释放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当我们锻炼的时候,身体会释放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少痛苦感。

同时,体育锻炼还能够改善睡眠质量,帮助我们入睡并保持较长时间的睡眠。

睡眠对于心理健康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体力和精神力,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另外,体育锻炼还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质。

当我们锻炼的时候,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决心,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过锻炼,我们可以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质,比如毅力、坚韧、自律和决心等。

这些品质不仅对于体育锻炼有好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更加坚定和乐观。

最后,体育锻炼还可以促进社交和交流。

当我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训练和比赛,互相赞扬和支持。

这种社交和交流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社交圈,还可以减轻我们的孤独感和压力感。

此外,体育赛事也是一种公共的精神活动,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和凝聚力。

总之,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锻炼身体,我们可以提高心理健康,增加自信心和快乐感。

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减轻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促进社交交流。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锻炼是一种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对身体有益,同时也能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相辅相成,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而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促进手段,具有着独特的作用。

正如丘吉尔所言:“太阳是我们心情的能量源泉。

”运动不仅如同一把太阳,能够驱散内心的困扰与消极情绪,更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在经历挑战的过程中更加强大。

本文将从身心平衡、压力缓解和自尊提高三个方面讨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首先,体育锻炼有助于身心平衡的达成。

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的身心健康逐渐失去平衡。

而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人们能够释放身体过剩的能量,减轻压力带来的不良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看,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人们调节情绪,提高感知能力,增加注意力的集中,并降低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正如心理学家尼爱曼曾说:“运动是调整我们身体和思维之间关系的最好方法。

”因此,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人们能够实现身心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

其次,体育锻炼还能有效缓解压力。

压力无疑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成为缓解压力的良药。

运动能够刺激身体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等内源性物质,它们被认为是大自然的“镇痛剂”和“快乐药”,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肺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应对压力。

正如美国激励演说家罗宾斯所说:“运动是身心放松的最佳方式。

”通过运动,人们能够释放压力,获得身心的放松与舒适。

最后,体育锻炼对提升自尊心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自尊心是人们评价自己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在心理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人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还能够培养个人的自信心和坚韧意志。

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克服困难和挑战,人们能够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从而提升自尊心。

正如詹姆斯·洛夫洛克所说:“运动培养了我的自信,磨练了我的意志。

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体育运动在促进心理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且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身体活动与精神压力现代社会的节奏加快,人们普遍面临着大量的精神压力。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身体活动方式,有助于减轻压力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释放压力,并促进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此外,体育运动还能够提高个体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并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情绪。

二、体育锻炼与认知功能体育运动对于改善认知功能和提高大脑活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研究发现,适度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学习、记忆和注意力,并促进神经发育和连接的形成。

这是因为体育锻炼能够增加大脑中的血液流动量,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刺激神经元的生长和突触的形成,从而提高认知功能。

三、团队体育运动与社交关系团队体育运动在促进社交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与团队运动可以增加社交互动的机会,加强人际关系,培养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参与团队比赛和训练,个体能够与他人建立紧密的联系,并共同追求共同的目标。

这种社交互动有助于减少孤独感、社交焦虑和社交孤立,并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四、体育运动与心理疾病预防体育运动对于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也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参与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焦虑、抑郁、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等心理疾病的风险。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够提高人们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增强个体的抵抗力,从而降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

五、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合理结合为了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有必要关注运动的频率、时长和强度。

适度的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最有益处,但过量的锻炼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的疲劳。

因此,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此外,个体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以增加对运动的积极性和长期参与的可能性。

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体育锻炼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说明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提升心理健康:
1. 有氧运动:进行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释放内啡肽等自然化学物质,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提升心情。

2. 团队运动:参与足球、篮球、排球等团队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健康,还能增强社交互动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建立自信心和减少孤独感。

3. 瑜伽和冥想: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放松身心,通过调节呼吸、冥想来减轻压力,提高自我意识和专注力。

4. 拳击和武术:这类高强度运动有助于释放紧张情绪,提升自我防御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它们也需要高度的专注和自律,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5. 散步和徒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散步或徒步旅行,可以让人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此外,接触大自然也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6. 设定目标和挑战自我:在体育锻炼中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同时,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也有助于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7. 保持规律和持续性:为了获得最佳的心理健康效果,建议每周进行至少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

保持规律的锻炼习
惯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8. 结合兴趣和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可以让人更加享受运动的过程并坚持下去。

同时,多样化的运动方式也有助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总之,通过结合个人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体育锻炼方式并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互动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互动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互动一、引言体育锻炼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为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然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强度压力给许多人带来了不少心理健康问题。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探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种互动。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益处1. 减轻压力如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着高压力工作和繁忙生活方式,导致许多人患上焦虑和抑郁症等心理障碍。

而体育锻炼可以成为缓解这些负面情绪的重要途径。

运动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具有镇静和愉悦作用的脑内物质,能够有效减轻压力并提升情绪。

2. 促进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经过研究发现,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血液流动和氧气供应到大脑,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和注意力,并减少记忆退化的风险。

此外,体育锻炼也能够增强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积极认同感和自信心。

3. 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是保持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研究表明,规律而充足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深度睡眠,并减少失眠的发生率。

锻炼使身体产生一些化学物质,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它们对调节睡眠起到重要作用。

三、如何合理运用体育锻炼改善心理健康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喜好的运动方式,例如跑步、游泳、打篮球等。

选择符合个人口味的运动项目可以激发兴趣,增加坚持锻炼的动力。

此外,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也是循序渐进的重要原则。

2.与他人一同参与寻找伙伴共同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可以增加互动和社交性,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

通过结识新朋友或者和已有的社交圈子一同进行锻炼活动,可以改善自我感觉并减轻焦虑。

3.注重锻炼的频率和持续性为了获得最佳的心理效果,锻炼应该成为日常生活中固定的部分,而不仅仅是偶尔的临时选择。

建立规律稳定的锻炼习惯,并坚持下去至关重要。

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实现良好的效果。

4.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运动强度每个人身体素质和健康状态各不相同,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育运动是一种可以增强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同时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提高自我认知、增强自尊、改善情绪和增进社交关系。

本文将探讨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1. 缓解压力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等等。

体育运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缓解这些压力。

当我们参与体育运动时,身体释放出足够的运动内啡肽,这是一种能够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放松。

此外,体育运动还能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让我们暂时远离烦恼和焦虑,从而减轻压力的负担。

2. 提高自我认知通过体育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和能力。

例如,当我们尝试某种新的运动或挑战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局限性。

这种认识有助于提高自尊和自信心,因为我们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克服障碍和取得成就的。

此外,体育运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技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3. 改善情绪体育运动对改善情绪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当我们运动时,身体会释放出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提升我们的情绪和快感。

此外,体育运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改善我们的睡眠质量,消除疲劳和焦虑感,使我们的情绪更加稳定和积极。

4. 增进社交关系参与体育运动是一个良好的社交机会,可以帮助我们结识新朋友,增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在共同的兴趣点上,我们可以与他人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和友谊。

此外,参与团队运动,如足球、篮球等,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提高我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体育运动,我们可以缓解压力,提高自我认知,改善情绪和增进社交关系。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机会,使其成为改善心理健康的一部分。

快乐地运动,享受身心的双重益处!。

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各种挑战和困扰不断出现,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而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积极的方式,被广泛认为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并介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首先,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压力。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巨大,人们往往承受着来自工作、学习、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

而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身体与精神上的紧张感,从而达到舒缓压力的效果。

其次,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心情。

运动可以促使身体释放快乐激素,如内啡肽、多巴胺等,这些激素在体内的增加能够提升人们的情绪感受。

此外,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使人们更好地恢复精力,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

再次,体育锻炼对于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也有积极作用。

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强壮、更健康,这种改变会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自我认可和自我价值感。

最后,体育锻炼还能够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研究表明,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大脑认知功能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运动能够促使大脑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促进神经元的连接,从而提高人们的思维敏捷性、记忆力和创造力。

二、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内在联系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首先,心理健康是体育锻炼的一种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体育锻炼,人们能够更好地调节情绪,提高心理韧性,增强对困难的应对能力,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

其次,体育锻炼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

心理健康需要得到综合的保障和促进,而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方式,能够满足人们对身体和心理的需求,促进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再次,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共同构成了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体与心理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联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联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联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体育锻炼被认为是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联,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1.1 缓解压力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包括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社交压力等。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大学生释放压力,减轻负担。

通过运动,大学生可以将精力集中转移到锻炼上,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减轻内心的压力。

1.2 提高心理素质体育锻炼能够锻炼意志力、毅力和耐力等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和抗挫能力,增强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心理适应能力。

1.3 改善情绪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大量的内啡肽和β-内啡肽,提升大学生的情绪。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脏和肺部机能,帮助大学生摆脱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情绪的稳定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体育锻炼的关联原因2.1 学业压力增加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应付各类考试、写作业以及完成课程要求等任务,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锻炼。

学业压力的增加使大学生疲惫不堪,无法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2 健身设施不足有些大学校园内的运动设施和场地不够完备,无法满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由于缺乏便利的健身设施,大学生可能会选择放弃体育锻炼,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2.3 缺乏自律和坚持体育锻炼需要大学生具备自律和坚持的品质,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这种意识和品质。

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难以坚持体育锻炼,从而无法获得心理健康的益处。

三、加强3.1 宣传和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相关讲座、活动以及体育赛事,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心理健康及其标准的认识
Step1:没有精神病即心理健康
Step2:感到精神愉快,能有效地对付 各种心理压力即心理健康 Step3:高心理效能,即人们在智力、 道德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潜能
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 一种连续状态。
2、我感到胃痛或不舒服。
1
2
3
4
5
3、我感到背痛。
1
2
3
4
5
4、我的肩部和后背感到僵硬。 1
2
3
4
5
5、我的血压升高。
1
2
3
4
5
6、我心悸并且心跳很快。
1
2
3
4
5
7、我感到呼吸急促。
1
2
3
4
5
8、我感到晕眩和发抖
1
2
3
4
5
9、我感到疲惫、不安。
1
2
3
4
5
10、我想要“高兴起来”但
1
2
3
4
5
内心还是压力重重。
从来没有 很少有
11、我会不由自主地吃东西并且
1
2
吃得很快。
12、我会点一根烟。
1
2
13、我会喝酒并服用调节情绪的
1
2
药物。
14、我咬牙切齿。
1
2
15、我攥紧拳头。
1
2
16、我散步、行走时步伐很快,
1
2
很急促。
17、我不由自主地颠脚。
1
2
18、我睡觉过多或难以入睡。
1
2
19、我生闷气,不愿和别人说话。 1
30、凡事我都想亲历亲为。
从来没有 很少有
1
2
有时 有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经常有
4 4 4 4
4 4
4 4 4 4
很频繁
5 5 5 5
5 5
5 5 5 5
31、我感到压抑、忧愁和不开心。
从来没 有
1
32、我对别人说“不”时,有愧疚感。
1
1
33、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感到很沮丧。

难以入睡;认为事情必须要完美;凡事都想亲历亲为

感到压抑、忧愁和不开心;对别人说“不”时,有愧疚感;
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感到很沮丧;体验不到成就感;

情绪反应
感到陷入困境;无法跟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 有被别人耍弄、利用的感觉;以前觉得无所谓的事情,
现在却会担忧;感到愤世嫉俗,对生活没有热情;情绪
环境性
慢性疾病、过于肥胖、身材矮小、生理缺陷、衰老、 免疫力下降、伤病、失眠、残疾、怀孕、饥饿
配偶死亡、离婚、家庭不和、期望过高、负债、 长期分居、亲人离别、家庭成员故去、婚变或失恋、
家庭负担过重、前途渺茫子女离家出走、
失业、升学受阻、人际关系不合、上司批评、 经济收入减少、朋友反目、被诬陷、住房紧张、 物价上涨、家务活重
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 的过程。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不仅为我们 提供了衡量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我们指明了提 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学 习和生活。
三、压力与心理健康
①、 社会 的发展与 心理压力 的日趋加重
躯体性
② 心理性 心 理 压 社会性 力 的 来 文化性 源
二、心理健康
1、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


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在
康 的
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的

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

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1)对学习能保持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生活习惯改变、语言障碍、师生关系、饮食习惯 受限、服装不得体、娱乐活动不足、风俗习惯改变、 宗教信仰、受歧视、黑社会势力、 社会风气不好、职业不对口
空气污染、气候异常、气压过低、阴雨绵绵、 交通阻塞、自然灾害、时差、高楼封闭、噪音、 虫害、生态破坏、流行病
③ 躯体反应
头痛;胃痛或不舒服;背痛;肩部和后背感到僵硬; 血压升高;心悸且心跳很快;呼吸急促;晕眩和发抖; 疲惫、不安;想要“高兴起来”但内心还是压力重重
激动、易怒、脾气不好、没有耐心
行为变态
情绪恶化
人际不合
认知障碍
④、心理压力对 身心健康的影响
免疫力下降
工作效率降低 易患疾病
久病难愈
折寿短命
压力测量工具
指导语:认真阅读每一项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况,在5个相应的等级程度上打“”。
从来没有 很少有 有时有 经常有 很频繁
1、我感到头痛。
1
2
3
4
5
1
2
3
4
5
40、我情绪激动、易怒、脾气不好、没有
1
2
3
4
5
耐心。
四、情绪与心理健康
情绪与健康密切关系的写照:
笑一笑、 十年少, 愁一愁、 白了头。
1
34、我体验不到成就感。
35、我感到陷入困境。
1
1
36、我无法跟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
很少 有
2
2 2
2
2 2
有时有 经常有
3
4
很频 繁
5
3
4
5
3
4
5
3
4
5
3
4
5
3
4
5
37、我有被别人耍弄、利用的感觉。
1
2
3
4
5
38、以前我觉得无所谓的事情,现在却会
1
2
3
4
5
担忧。
39、我感到愤世嫉俗,对生活没有热情。
2
20、我对别人生气、发火。
1
2
有时 有 3
3 3
3 3 3
3 3 3 3
经常有 很频繁
4
5
4
5
4
5
4

5
4
5
4
5
4
5
4
5
4
5
4
5
21、我不能够集中精力做自己 正在做的事情。
22、我易忘事或稀里糊涂。 23、我会胡思乱想。 24、我觉得目前的生活与理想 不符。 25、我担心很多事情。 26、我头脑中重复出现令人烦 恼焦虑的事情。 27、夜里我不能停止头脑中的 思绪,难以放松。 28、我脑子里老想着事,难以 入睡。 29、我认为事情必须要完美。
• 第一节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概述 • 第二节 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测量工具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第一节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概述
纵观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都喜爱体育运 动,众多政治家也都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酷爱游泳
患小儿麻痹症的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一生坚 持游泳运动。体育运动不仅挽救了他的身 体,也成就了他的政治生命。

不由自主地吃东西且吃得很快;抽烟;喝酒并服用调节

行为反应
情绪的药物;咬牙切齿;攥紧拳头;散步、行走时步伐 很快、很急促;不由自主地颠脚;睡觉过多或难以入睡;

生闷气、不愿意和别人说话;对别人生气、发火

不能集中精力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易忘事或稀里糊涂;
压 力
认知反应
胡思乱想;觉得自己目前的生活与理想不符;担心 很多事情;头脑中重复出现令人烦焦虑的事情;夜里 不能停止头脑中的思绪,难以放松;脑子里老想着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