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教材梳理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教材梳理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编写和一年级上册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1、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2、教材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教材的内容简化头绪,加强整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4、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呈现方式灵活多样。

5、教材体现开放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二、教材特点:

(一)、更充分地体现加强整合的思想。

一年级上册带有一点幼儿园的状态,很多课文都以儿歌韵文的形式出现,而且拼音教材有其自身特点,所以一上体现新教材的特点不明显。而一年级下册更充分的体现加强整合的特点。

第二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一组都有明确的专题。共分8个专题:第一组多彩的春天、第二组家庭生活、第三组保护环境、第四组快乐的夏天、第五组动脑筋想办法、第六组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第七组我们都有好品质、第八组有趣的自然科学。

这些专题都是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的基本结构。先有导语、一课“识字”、4-5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构成,联系紧密,蕴含教育价值。一下与一上不同的是把口语交际纳入语文园地中。

第一组课文,在优美简短的导语之后,以成语或四字短语编写了识字内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8个反映春天景色的词语,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学生既认了字,又激起了热爱春天的情感。课前的导语不必讲,读读即可。

4篇课文:《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古诗两首》,有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有儿童喜爱的故事,也有琅琅上口的古诗。学生找春天,画春天,在“语文园地”中唱春天,在“口语交际”中讲春天。所以说,整个单元都是围绕多彩的春天编写的。

再看第二组“家庭生活”写的都是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内容:球迷爸爸放弃球赛,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频道,小小双手不仅为爸爸拿拖鞋、为妈妈洗手绢,还给奶奶挠痒痒;贤淑的妈妈给奶奶晒棉被,美好的品质感染了小峰幼小的心灵,他也给奶奶晒起了棉鞋;为了照顾生命的妈妈,珍珍把期盼已久的郊游放弃

了……后面的语文园地、读读背背、口语交际,也都是围绕亲情组织教学的。

第三单元,保护环境,先用对子歌形象展现了一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好图面,之后是几篇从不同角度讲述环保主题的故事或童话,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要求学生背《小鸟》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们身边的垃圾”。

之后的几个单元也都是如此,围绕一个专题把各项教材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前面有铺垫,后面有交流,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的整合,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这一特点一直贯彻到六年级。

例如第一组“多彩的春天”,这一组的口语交际是让同学们找春天,让学生讲讲所发现的春天,这不是让学生凭空想象,前面是有布置、有预设,有交代的,看第2页: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这就是铺垫。

再看《柳树醒了》第4页: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引导孩子再去观察,《春雨的色彩》第七页: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引导学生去思考,前面的学习是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做准备。

教学时希望能整组备课,整组安排,不要一篇一篇地来备,要通盘考虑,整体来备。比如在这个寒假,我们年级组就责任到人,一人一个单元,回家钻研教材。

(二)、更充分的体现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

一上也有所体现,但第二册表现得更充分,表现在以下几点:

每篇课文中间或者后面都有泡泡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互相交流,如:如,在《春雨的色彩》之后启发提问:“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问题是以学生自读自悟或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的,是学生读了这篇课文会想到、会问到的。这样设计,暗示学生在什么地方质疑,问什么,怎样问,兼有了引导理解的渗透学法的功能。在《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课后引导学生:“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去植树吧!”这是鼓励学生投身实践活动的引导,由知到行,结合自然。总之这样设计,既灵活,又实用,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投身实践,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语文园地中,“我很喜欢读课外书,在书上认了许多字,咱们交流一下,好吗?”这是以学习伙伴口吻的一种引导。是对喜欢读课外书、自主识字的引导,也是对课外要养成爱读书、会认字的习惯的引导。

在语文园地中增加了一个栏目:我的发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语文的方法,规律:例15页上面两组字,下面说:今天,我发现了两种识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识字的方法。

再如133页、157页形式是编故事,然后交流展示看谁编的好?教师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引导学生自己学,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转变思想和课本形式。

三、教学建议

(一) 识字、写字的特点

1、识字课的安排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识字写字是小学一年级学习的重点。本册教材在第一册的基础上,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还要把一上的400个字不断复习巩固,达到能认识900个字。会写250个字,一上要求写的100个字也要不断复习巩固,要写的字都是课文中有的,这与一上不一样。

识字课改变了以前集中安排的做法,把8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识字课的内容均贴近每一组专题、每一组课文的内容及语文活动的内容,这样,减轻了随文识字的压力。为了让孩子们乐于识字,教材选取了孩子们喜闻乐读的内容,采用了活泼多样的形式。如“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这些句子,读来节奏感极强。学生认识了“蜻蜒、蝴蝶”等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初步了解了形声字声旁标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还悟到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一句式的表达特点。教材还采用了诗歌、谜语、谚语等形式,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也产生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在语文园地里结合“我的发现”,安排少量要认的字,把许多识字方法,字词句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暗含在学习内容之中,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如“语文园地一”中,“今天,我发现了两种识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启发学生和学习伙伴一起去发现──①用加偏旁、去偏旁的方法认识汉字。还有:②熟字相加组成新字(禾+火=秋)。又如③“语文园地四”,“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我发现偏旁和字义有关”④用反义词(字义)识字(如,明──暗,新──旧)⑤加加、减减(字形)识字(如,乌──鸟;日──白;田──由,;口──只;古──石,右。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不同偏旁的字往往有不同的意思。⑥会意识字(两字字义相加)如,千口──舌;土里──埋。

其他的几组中,还安排了其他的识字方法,如语文园地五的反义词:“明暗,美丑;高矮,胖瘦;忙闲,新旧。”语文园地六的趣味识字,通过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等方式,学生巩固旧知,学习新知。除了引导在识字上有所发现,本册还编排了:①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意思不同(如,张开嘴巴、一张画、东张西望)②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往往意思不同(如,听音乐是一件快乐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