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民办三跨等截面箱梁桥设计1032104106陶珂 (1)
大跨小半径变宽度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与施工

常规的施工方案难度和风险大。项目中跨采用挂篮节段悬浇施工,边跨采用支架节段现浇施工,成功解决了不断航情况下大跨
小半径变宽度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设计及施工方法问题。建议利用梁格模型或者空间网格模型作为补充验
算,对空间梁单元模型所采用的经验系数进行修正后进一步验算。
关 键 词 :大 跨 ;小 半 径 ;变 宽 度 ;设 计 ;施 工
4 主桥结构设计
项目左幅主桥为控制性设计,本文仅对左幅 桥进行描述。
左幅主桥跨径为(83+145+83)m,结构 中心线 曲线半径为 390 m,曲线梁桥为弯扭耦合体系,工 程上常常采用刚构体系以解决主梁抗扭问题。由 于 项 目 主 墩 墩 身(高 7.0 m)较 矮 ,刚 构 方 案 不 成 立。
中图分类号:U448.21 + 5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9-7716(2019)05-0163-04
1概述
娄江大桥为 312 国道苏州东段改扩建工程互 通内主线跨娄江航道节点桥,位于 400 m 曲线半 径上,路线与娄江航道右偏角为 45°,上跨娄江航 道(五 级)和 界 浦 江 航 道(五 级)交 汇 处 ,现 状 河 道 宽约 79.2 m(见图 1)。
根据以上对于大跨度、小半径变截面预应力 混凝土连续梁受扭作用机理分析,结构设计时有 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小结构扭矩、增加结 构抗扭刚度。主桥主要结构设计情况如下:
图 1 娄江桥效果图
娄江大桥采用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桥一 跨 跨 过 通 航 水 域 ,左 幅 主 桥(位 于 曲 线 内 侧)采 用 (83+145+83)m 三跨 变截面 预应 力混 凝土连 续 箱 梁,右幅主桥(位于曲线外侧)采用(76+127+76)m 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箱梁计算书

桥梁设计计算书课程名称道桥工程设计姓名杨鑫龙学号年级与专业 2016交通工程指导教师提交日期目录一、设计资料 (4)1.1设计资料 (4)二、主梁构造布置及尺寸 (4)2.1横截面布置 (4)2.2主梁尺寸 (5)2.3横隔梁布置 (5)2.4主梁截面特性简易计算表 (5)三、主梁内力计算 (5)3.1恒载内力计算 (6)3.2活载内力计算 (8)3.3内力组合 (14)3.4弯矩剪力包络图 (15)四、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估算及布置 (15)4.1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估算 (15)4.2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估算 (17)4.3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17)五、换算截面几何特性 (20)5.1换算截面图示 (20)5.2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20)六、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21)6.1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1)6.2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2)6.3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2)6.4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3)6.5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4)6.6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与各阶段预应力损失组合及有效预应力值25七、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6)7.1正截面强度验算 (26)7.2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 (26)7.3箍筋或弯起钢筋设计 (26)八、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28)8.1正截面抗裂性验算 (28)8.2斜截面抗裂性验算 (28)8.3变形验算 (30)8.3.1使用阶段挠度计算 (30)8.3.2预加力引起的反拱计算及预拱度的设置 (31)九、主梁持久状况应力验算 (31)9.1跨中截面砼法向压应力验算 (31)9.2受拉区预应力筋最大拉应力验算 (32)9.3斜截面主应力验算 (32)十、主梁短暂状态应力验算 (33)10.1主梁短暂状态应力验算 (33)十一、主梁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及配筋 (34)11.1恒载作用 (34)11.2活载作用 (35)11.3主梁肋间内力计算 (35)11.4行车道板配筋计算 (37)11.5行车道板截面复核 (38)十二、横隔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39)12.1横隔梁内力计算 (39)12.2横隔梁配筋计算 (42)12.3横隔梁截面复核 (43)十三、主梁端部局部承压验算 (43)13.1端部承压区截面尺寸验算 (43)13.2端部承压区承载力验算 (44)十四、结语 (45)十五、参考文献 (45)十六、附录 (46)附录A:主梁截面尺寸图 (46)附录B:横隔梁配筋图 (46)一、设计资料1.1设计资料(1)设计跨径:标准跨径35.82m(墩中心距离),简支梁计算跨径(相邻支座中心距离)35.22m,主梁全长35.78m。
某三跨变截面连续箱梁静载试验分析

2021.12科学技术创新某三跨变截面连续箱梁静载试验分析陶永靖孙艺恒(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12)1概述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新建桥梁数量占比世界桥梁总数的47%,平均每年新建公路桥梁高达2.57万座。
随着桥梁数量的快速增加,对桥梁运营期要求日益增加,为保证复杂桥梁等质量,需在交工验收时开展桥梁荷载试验,验证其承载能力等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等要求。
2工程概况某特大桥全长1532.76m ,跨径布置为:2×(4×40)+5×40+2×49.5+(76+135+76)+2×(3×50)+2×(4×40)m ,主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士变截面连续箱梁。
单幅桥宽11.75m ,双向分离式断面,单箱单室箱形截面,箱梁根部梁高8m ,高跨比为1/16.875;箱梁高度从距墩中心2m 处到跨中合龙段处按1.8次抛物线变化,除墩顶0号块设一个厚300cm 的横隔板及边跨端部设厚160cm 的横隔板外,其余部位均不设横隔板。
3试验内容3.1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利用桥梁结构分析专用程序Midas/Civil 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计算分析,计算时机动车道采用公路-I 级荷载,根据活载作用下桥梁的内力包络值图确定该桥的控制测试截面。
主要计算参数取值说明: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考虑3车道加载,横向折减系数取用0.78;冲击系数为0.05,偏载系数为1.15。
二期恒载包括护栏、桥面铺装等,按均布荷载考虑,合计为71.3kN/m 。
主桥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内力包络图如图2所示,应变测试截面如图3所示,除墩顶负弯矩测试截面外,其它测试截面均布置位移测点,同时在支座布置位移计以便于对主梁挠度进行修正。
现场试验照片如图4所示。
3.2加载工况3.2.1加载车型本次静载试验采用总重分别为35t 三轴加载车。
方案计算时取后轴轴距1.4m ,前-中轴轴距3.5m ,因篇幅有限,现场实际称重及相关参数本文将不再赘述。
三跨4梁桥梁课程设计

三跨4梁桥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桥梁的基本结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桥梁设计和施工图的绘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的热情,增强工程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的基本结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施工图的绘制。
具体包括以下章节:1.桥梁概述:介绍桥梁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让学生对桥梁有基本的了解。
2.桥梁结构:讲解桥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桥墩、桥台、梁、柱等,并分析其受力特性。
3.桥梁设计原理:教授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梁桥、拱桥、悬索桥等的设计要点。
4.桥梁计算方法:学习桥梁结构的受力分析、内力计算和稳定性判断。
5.施工图绘制: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设计原理和计算结果绘制桥梁施工图。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桥梁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桥梁工程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安排桥梁结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桥梁的受力特性和施工过程。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桥梁工程的参考书籍,丰富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4.实验设备:保障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让学生亲身体验桥梁的受力特性和施工过程。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评估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讨论表现;作业评估针对学生提交的桥梁设计图纸和计算书进行评分;考试则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桥梁工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5+80+45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计算书

三跨预应力箱型连续梁桥分析与设计学院专业年级班别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0 年6 月2 日目录1.概要 (2)1.1 桥梁基本数据以及一般截面 (2)2.设定建模环境 (3)3.桥梁分析 (4)3.1 定义材料和截面 (4)3.2 建立结构模型 (6)3.3 建立荷载组 (9)3.4 输入荷载 (10)3.5 定义并建立施工阶段 (11)3.6 分析 (14)3.7 分析运行结果 (14)三跨预应力箱型连续梁桥分析与设计1.概要本桥为45+80+45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采用悬臂法施工。
在此利用MIDAS进行分析与设计,其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图1 分析模型(竣工后)1.1 桥梁基本数据以及一般截面1.桥梁基本数据如下:桥梁类型: 三跨预应力箱型连续梁桥桥梁长度: L =45.0 + 80.0 + 45.0 = 170.0 m桥梁宽度: B = 35.0 m斜交角度: 105˚2. 桥梁一般截面桥梁纵向剖面图与标准截面图分别如图2、3所示:图2 纵向剖面图3 标准截面2.设定建模环境文件/新建项目文件/保存(连续梁桥)工具/单位体系长度>m;力>KN图4 设定单位体系3.桥梁分析3.1 定义材料和截面模型/材料与截面特性/材料(输入结果如图5所示)1.混凝土:主梁采用JTG04(RC)规范的C50混凝土,桥墩采用JTG04(RC)规范的C40混凝土。
2.钢材:采用JTG04(S)规范,在数据库中选Strand1860。
3.截面:箱梁截面尺寸为截面尺寸如图4所示,墩采用实腹轨道型截面,其尺寸为:H=12m、H=3.5m。
图5 定义材料及截面3.2 建立结构模型参照图6(a)建立预应力箱型梁模型。
将每个桥梁段看作一个梁单元,以零号块和桥墩的交点、桥墩和桥墩的中心距离为基准分割单元。
满堂支架法区段应考虑下部钢束的锚固位置分割单元。
1.建立结构单元模型/节点/建立(如图6(b))将每个桥梁段看作一个梁单元,以零号块和桥墩的交点、桥墩和桥墩的中心距离为基准分割单元。
10米T型简支梁桥课设

0.017
0.053
0.088
0.127
0.170
2.668
2.285
1.826
1.359
0.843
0.461
0.136
-0.121
-0.376
0.534
0.457
0.365
0.272
0.169
0.092
0.027
-0.024
-0.075
3
0.710
0.830
0.990
1.180-
1.290
5. 设计依据
⑴《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
⑵《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D62—2004);
6. 参考资料
⑴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人民交通出版社;
⑵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
⑶ 公路桥梁设计手册 《梁桥》(上、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⑷ 桥梁计算示例丛书 《混凝土简支梁(板)桥》(第三版) 易建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λ/c=0.713
则λ=0.713×229.5=163.6cm横隔梁界面重心位置:
横隔梁的抗弯惯矩
横隔梁的比拟单宽抗弯惯性矩:
翼板有效工作宽度表 表1
c/l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λ/c
0.983
0.936
0.867
0.789
0.710
0.635
1.730
1.120
1.228
0.912
0.668
0.482
三跨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三跨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三跨桥梁工程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掌握三跨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了解桥梁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三跨桥梁工程的设计和计算;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撰写相关工程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桥梁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桥梁工程基本概念: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2.三跨桥梁工程设计原理:三跨桥梁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设计原则和方法。
3.三跨桥梁工程计算方法:内力计算、稳定性计算、应力分析及变形计算。
4.三跨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施工准备、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安全防护。
5.桥梁工程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桥梁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施工及运行状况。
6.桥梁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引导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桥梁模型实验,增强学生对桥梁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本课程将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桥梁工程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拓宽知识面。
(整理)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及PSC设计例题new(1).

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及PSC设计例题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3月19日一、结构描述 (2)二、结构建模 (4)三、分步骤说明 (4)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 (4)2、建立上部梁单元并赋予单元截面属性 (7)3、定义结构组并赋予结构组单元信息 (11)4、定义边界组并定义边界条件 (12)5、定义荷载工况和荷载组 (13)6、定义施工阶段 (14)7、分阶段定义荷载信息 (15)8、分析及后处理查看 (20)9、按照JTG D62规范的要求对结构进行PSC设计 (21)PSC变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及PSC设计例题对于常规的PSC连续梁桥我们通常可以参考建模助手建立的模型,对于特殊的桥型或有特殊要求的结构我们需要按照一般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和荷载进行分析。
这个例题主要说如何使用一般方法建立PSC连续梁桥并定义施工阶段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和按照JTG D62规范对结构进行设计验算。
一、结构描述这是一座50+62+50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这里仅模拟其上部结构。
施工方法采用悬臂浇注,跨中截面和端部截面如图1所示。
图1-1 跨中截面示意图1-2 支座截面示意桥梁立面图如图2所示。
图2 连续梁立面图图3 钢束布置形状二、结构建模对于施工阶段分析模型,通常采用的建模方法是: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包括混凝土收缩徐变函数定义);2、建立上部梁单元并赋予单元截面属性;3、定义结构组并赋予结构组信息;4、建立边界组并定义边界条件;5、定义荷载工况和荷载组;6、定义施工阶段;7、分阶段定义荷载信息(分施工阶段荷载和成桥荷载两部分);8、分析,分析完成后定义荷载组合进行后处理结果查看;9、定义设计验算参数按照JTG D62对结构进行长短期及承载能力验算。
下面就每个步骤分别详述如下——三、分步骤说明1、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本模型中涉及的材料包括混凝土主梁(C40)、预应力钢绞线(Strand18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三跨等截面箱梁桥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道交系
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陶珂学号1032104106
起迄日期2014年 2月24日~2014 年 6月13日设计地点本院
指导教师张浩阳职称讲师
职称
填写日期: 2014 年 1 月 10日
1.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
1、桥梁概况该桥为苏州太仓某高架桥梁,桥址附近地下土层的地质情况一般。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确定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型式。
跨径经方案比较确定为3X20m,桥型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正交桥梁。
荷载标准:城-A级。
桥面宽度根据城市快速路确定。
2、构造设计内容包括桥型方案的选择、上下部构造的设计及定位、施工图设计和绘制。
指导教师将视情况对设计条件进行补充。
3、结构计算内容包括结构布置、结构分析与计算、绘制施工图。
结构计算以手算完成主要承载结构的的设计计算、以电算复核手算结果或完成另一个计算单元的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必须符合现行规范并以通用的计算方法进行。
电算软件由指导教师统一提供,若学生欲使用其它来源的软件,须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方可使用。
4、学生须完成的毕业设计文件设计文件应整洁、规范。
字体工整、表达正确,施工图中标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
(1)文件之一:毕业设计计算书,内容包括:
①目录
②中英文摘要(要求:达到600-1000个英文单词)
③桥梁方案比选: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施工工艺要求、使用效果等各方面的理由。
④桥梁方案说明:内容包括桥型、总体布置、地基处理、下部结构选型及基础、伸缩缝设置等方面的理由及桥梁的安全等级、抗震等级、施工要点等。
⑤桥梁结构设计及计算配筋:内容包括截面尺寸、计算简图的确定、计算方法、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并绘制内力图、影响线、弯矩包络图等。
要求施工图中表达的所有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均应能在计算书中查到,并对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较重要的依据应有相应的说明。
电算部分应附输入、输出数据文件并有详细的说明和整理,要求重点突出。
自编程序提供源代码并加注释以及编译程序和完整的说明。
⑥英译中专业英文文献翻译,3000-5000英文单词。
⑦结束语毕业设计的总结。
⑧致谢。
⑨参考文献。
(2)文件之二:施工图,包括:
①图纸目录、施工总说明
②总体布置图
③主梁构造图、下部结构包括基础构造图
④主梁配筋图
⑤附属设施构造及配筋图
⑥其它详图由指导教师根据任务情况确定
5、设计条件:
建设地点:苏州市市区
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设计规范》(JTJ041-89)
《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1996)
主要技术标准:
河床底高程:-9.5米
工程地质、气侯、抗震要求:
河道水位标高:3.0m
洪水位:吴淞基准 5.0m
其余见地质勘探报告
年平均气温: 14.0°C
最热月月平均气温 28.0°C
最冷月月平均气温 3.0°C
极端最高气温 37.2°C
极端最低气温 -9.0°C
全年平均风速 4.6m/s
30年一遇最大风速 24.3m/s
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2.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内容要求,撰写格式要求,图表要求,字数要求,结构要求,译文要求,计算机打印要求,文献查阅要求)
计算书及图表用手写(钢笔)或打印在院定统一格式的计算纸上,装订成册。
要求字体端正,整洁,格式清晰有条理,目录准确。
附带电算结果数据另成一册,要求格式紧凑。
与计算书相对应,查找方便。
图纸统一使用硫酸纸打印。
内容复杂的采用2号图打印。
文献查阅要在原计算书中标明。
3.主要参考文献
1.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
2.李国豪,石洞,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人民交通出版社
3.易建国,桥梁计算示例集(混凝土简支梁桥),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4.杨延余主编,毕业设计指导实例,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4月
5.梁兴文,史庆轩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科学出版社,2002.7
6.张树仁等,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U448/235B,2004
7.徐光辉,桥梁计算示例集(预应力混凝土梁桥),U448/44B,1995
8.贺栓海等,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U448/54B
9.黄平明,混凝土斜梁桥,U448/52B
10.湖兆同等,桥梁通用构造及简支梁桥,U448/36B,2001
11.江祖铭等,墩台与基础,U443-62/139B,1994
12.李国平,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及设计原理,U448/55B,2004
13.周明华,桥梁方案比选,U442/57B,1997
14.
15.易建国,混凝土简支梁,U448/39B,1991
16.袁方,桥梁工程估算及概预算编制实例,ISBN 7-114-03509-8,2000.2
4.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安排(包括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方案比选(收集资料) 1周
上部及下部结构主要构件的尺寸拟定1周
结构电算程序的使用或调试0.5周
上部结构内力计算 4
上部结构主梁配筋及验算1周
下部结构的设计及验算4周
施工图的绘制2周
外文翻译0.5周
编制设计说明书 2
毕业答辩:1周
以上时间安排仅作参考,可视具体情况作必要的调整。
在设计过程中视情况增加工地现场实习内容。
计算书提前三天上交指导教师审阅后装订。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系主任签字
年月日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