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的分析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什么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 (1)尿蛋白化验值过高对肾脏的危害 (3)尿常规尿蛋白化验与24小时尿蛋白化验的区别 (4)24小时尿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5)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高引起的疾病 (6)什么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青岛静康中医肾病医院最近接到了很多的患者及家属的咨询,有部分患者对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这个问题不是很明白,针对这个问题,青岛静康中医肾病医院肾病专家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的“24小时的尿量”,就是把早上的第一次的小便排干净后,从第二次的小便开始留。
看一下这时是几点,记一下时间,直至第二天的这个时间,为24个小时。
把这24个小时内的,每一次的所有的小便,都放到一个容器里,混合均匀,然后从中间取取100~200毫升,拿到医院去化验。
青岛静康中医肾病医院肾病专家指出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能通过分子量较小的物质。
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
患某些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加,就可被检出尿蛋白阳性。
所以尿蛋白定性报告的结果是粗略的,如要精确地测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便需采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验。
偶然一次发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不能确诊为肾病。
正常情况下,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考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说明患者已经发生了肾病。
青岛静康中医肾病医院肾病专家指出尽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是否发生的可靠指标,但是,单凭一次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异常就判定受检者发生了肾病,这是不准确的。
在临床对肾病的发生做出确诊时,通常情况下,需要重复做尿常规检查。
通过做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基本才可以判定患者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收集24小时的尿液,检测你的蛋白流失量。
尿蛋白四项解读

尿蛋白四项解读
尿蛋白四项是指尿常规检查中的尿总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以及尿白细胞检测。
1. 尿总蛋白:正常情况下,尿中总蛋白的含量通常很低,正常值一般在每升150毫克以下。
如果尿中的总蛋白浓度超过了正常值,可能表明存在肾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2. 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是一种更为敏感的蛋白检测方法,可以发现较低浓度的蛋白。
正常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很低,正常值一般在30毫克/克肌酐以下。
如果尿微量白
蛋白超过了正常值,可能提示早期肾脏病变或其他系统疾病。
3.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这个比值是通过比较尿中白蛋白和肌
酐的浓度来评估蛋白丢失的程度。
正常情况下,这个比值很低。
如果比值超过30毫克/克,可能表明存在肾脏疾病。
4. 尿白细胞检测:尿白细胞检测用于检测尿中是否存在白细胞,其增多可能表明尿路感染或其他炎症情况。
总之,尿蛋白四项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肾脏功能,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和其他相关疾病。
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果和检查者的病史进行综合判断和进一步诊治。
24小时蛋白尿定量的指导作用

24小时蛋白尿定量的指导作用
24小时蛋白尿定量这种检查数据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这种项目在尿检的时候是必备的项目,所以,一般人在进行尿液常规检查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个项目,24小时蛋白尿定量这种检查项目是比较有针对性的,主要是对于肾脏的疾病诊断有一定的作用,下面就来看看24小时蛋白尿定量的指导作用有哪些吧。
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
考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
尽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是否发生的可靠指标,但是,单凭一次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异常就判定受检者发生了肾病,这是不准确的。
在临床对肾病的发生做出确诊时,通常情况下,需要重复做尿常规检查。
通过做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才可以判定患者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肾病早期发病隐匿,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表现,很容易被忽视。
许多人就医时,肾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阶段,为后期肾病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
所以,养成良好的定期检查身体的习惯,随时关注自身的身体情况,查看有无并发肾病。
24小时蛋白尿定量这种检查项目是人们应该支持的,这种检查项目针对肾脏的情况能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能够及时发现隐藏在肾脏中的疾病,所以,一般许多肾病症状都是靠24小时蛋白尿定量来发现的。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药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24小时尿蛋白分级标准

24小时尿蛋白分级标准
24小时尿蛋白标准,正常人尿液中每日尿蛋白质排泄量不超过100㎎,如果要是超过150㎎/天,称为蛋白尿。
原因有多种,因为滤过膜的损害和所带电荷的改变、血液动力学变化而导致。
一般尿蛋白<1g是为轻度,1-2g左右为中度,如果尿蛋白超过3.5g时,为大量的蛋白尿。
蛋白尿的分类有以下两类:
1、生理性蛋白尿,是有体位性蛋白尿和功能性蛋白尿两种;
2、病理性蛋白尿又分有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以及溢出性蛋白尿、分泌性蛋白尿和组织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和直立,脊柱前突压迫肾静脉,淤血导致的蛋白尿,一般都是低于1g蛋白尿。
如果是病理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则可以有轻微的蛋白尿,还有中度、重度,各种量都可以表现。
而肾小管性蛋白尿,蛋白尿量一般都是在2g 以下,不会超过2g。
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管疾病导致,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减少,导致的蛋白尿,以小分子蛋白尿为主,β2-微球蛋白、溶菌酶,还有就是抗核抗体酶。
分泌性蛋白尿是以IgA肾病为主,是由于肾小管间质病变导致,另外还有组织破坏导致的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是怎样的

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是怎样的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是怎样的?正常人尿中含有少量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24小时尿中含量约为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
由于量少,常规定性检查为阴性,故临床上习惯于说正常人尿液无蛋白质。
当尿中蛋白质浓度超过150毫克,日时,尿常规定性检查己能将此蛋白检出,此尿即称为蛋白尿。
蛋白尿是肾炎的主要表现之一。
尿蛋白定性能判断病人是否有蛋白尿,并能通过半定量分析粗略估计尿中蛋白质含量。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加热醋酸法及磺基水杨酸法等。
试验结果尿液若无混浊及沉淀则为阴性,以(-)表示;若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或沉淀则为阳性,用(+)~(++++)作半定量估计。
尿蛋白定性(半定量)结果与其相应尿蛋白浓度间大致对应关系已显示见表1。
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
是临床最多见的类型。
见于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是由于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损伤破坏了滤过膜的完整性;或由于滤过膜电荷屏障作用减弱而致。
2.肾小管性蛋白尿:在正常情况下经肾小球滤出的中小分子蛋白质,几乎全被肾小管重吸收。
当肾小管疾病时,蛋白质重吸收受障碍,小分子蛋白质就会从尿中排出,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
由于血液中小分子蛋白质浓度很低,故此类病人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有时仅10mg,也可以蛋白尿存在。
3.溢出性蛋白尿:在某些疾病中,血中小分子蛋白浓度增加,如本周氏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若滤液中浓度超过肾吸收阈限,就可以排出,见于骨髓瘤、血管内溶血性疾病。
4.分泌性蛋白尿:尿中IgA排泄增多,见于肾小管间质性肾病;髓袢升支厚段受炎症及药物刺激时,分泌粘液蛋白(Tamm Horsfell蛋白,T-H蛋白)增多。
5.组织性蛋白尿:组织遭受破坏后可以释放胞质中各种酶及蛋白质,若分子量小,肾小球滤液中浓度超过肾小管吸收阈限,就则可自尿中排出。
24小时微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

24小时微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超过正常值,是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微量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低于1g/24h的蛋白尿。
虽然微量蛋白尿的含量较低,但也是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对于微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的研究非常重要。
1. 微量蛋白尿的检测方法微量蛋白尿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电泳、尿蛋白免疫印迹、尿蛋白质比值、尿蛋白酶解产物等。
其中,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法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
2. 微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目前,微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医院和研究机构使用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微量蛋白尿定量标准:(1) 国际尿毒症协会 (ISN) 标准:微量蛋白尿定义为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小于150mg/24h。
(2) 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标准:微量蛋白尿定义为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小于30mg/24h。
(3) 中国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标准:微量蛋白尿定义为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小于20mg/24h。
(4) 日本肾脏病学会标准:微量蛋白尿定义为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小于150mg/24h。
(5) 欧洲肾脏病学会标准:微量蛋白尿定义为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小于300mg/24h。
3. 微量蛋白尿的临床意义微量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早期指标,其出现可能预示着肾脏损伤的发生。
微量蛋白尿常常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相关,而这些疾病也是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于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定期检测微量蛋白尿非常重要,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伤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4. 微量蛋白尿的治疗对于微量蛋白尿的治疗,首先需要确定其病因。
如果是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引起的,需要控制这些疾病的进展。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如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等。
如果微量蛋白尿的程度较严重,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如ACEI、ARB 等。
24h尿蛋白定量检查

24h尿蛋白定量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正常的情况下<0.15g,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时的方法应准确,准备带刻度的带盖的塑料桶或者带刻度的量杯等容器。
清晨时排出第一次尿后,从第二次开始,所有尿量应排在容器里,包括白天、夜间的尿,以及第二天早上的第一次尿,即收集24小时尿量。
留取24小时尿时,需有正常饮水、饮食,适当活动,避免整日卧床休息影响最终结果。
留好24小时尿后,准确地测量24小时尿量。
取10ml样本前,将24小时的尿液充分混匀,用搅拌棒搅动后,留取10ml送检。
留取24小时尿时,注意环境因素,即放置容器的环境干净,避免过高的环境温度影响检测结果。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一、留尿的容器要选好大家在选择合适的留尿容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因为留尿容器是非常重要的,最好选择抗酸性强,而且耐腐蚀,同时还容易清洗的容器,并且建议大家选择有盖子的广口容器来储存尿液,这样也方便大家使用。
此外,大家在进行留尿标本的前一天需要将容器刷干净,然后备用。
二、不要添加防腐剂有些患者因为担心药液会坏掉,所以会选择添加防腐剂来保存尿液,实际上这样完全没有必要,只需要将出错尿液标本的容器放到阴凉处即可,相反如果加入防腐剂的话,会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最后适得其反,当然,如果大家不放心的话,还可以放到冰箱当中保存,如果说大家的路程比较远的话,还可以选择将冰袋和容器放到一起去。
三、不要剧烈运动因为人体内的尿蛋白是会受到大家的运动以及饮食的影响的,所以大家在检查的当天或者是前一天,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比如说跑步或者打篮球等等,此外,如果女性患者在检查当天正处于生理期,又或者患者出现发热等情况的话,那么就需要等这些情况消失以后,再进行留尿。
检查。
蛋白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 吴小川
定义
正常儿童尿液中仅少量蛋白质排出, 以一般定性方法(醋酸加热法或硫柳 酸法)无法测出
儿童尿蛋白浓度>200-300mg/L 或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200mg,即可 判断为蛋白尿
尿蛋白浓度与尿蛋白定性关系
尿蛋白定性:
+
尿蛋白定量(g/L) 0.3-1.0
体位性(或直立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诊断要点:①无肾脏病史 及肾脏病症状及体征;②尿沉渣及Addis 计数正常;③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但 >150mg,卧位12小时尿蛋白<75mg,其他 实验检查均正常;④直立性尿蛋白试验 阳性。
体位性(或直立性)蛋白尿
直立性尿蛋白试验方法:①James法:睡 眠前将尿排空,第二天清晨第一次查尿 蛋白阴性,活动2小时后查尿蛋白阳性; ②脊椎前突试验:试验前查尿蛋白阴性, 排尿后靠墙而立,脚跟离开墙根半尺左 右,头紧靠墙使脊椎前突10~15分钟,1 小时后再排尿,查尿蛋白若显著增加, 则直立试验阳性。
诊断程序
肾小管蛋白尿:由于各肾小管疾病如 肾小管酸中毒,间质性肾炎、Fanconi 综合征、胱氨酸累积症、药物性肾中毒 等导致肾小管对正常漏出的蛋白回吸收 障碍,一般正常肾小管小于2万道尔顿 的血浆蛋白均可经胞饮作用吸收,故肾 小管尿蛋白主要组成为β2-微球蛋白、 溶菌酶、球蛋白片段、NAG酶、视黄醇 结合蛋白等
检查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白细胞、 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分类。
尿检查,包括蛋白尿定性、24小时尿 蛋白定量,一次性尿蛋白/克肌酐比值。
检查
尿蛋白圆盘电泳:肾小球性蛋白尿以白蛋 白为主,当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严重时,分子 大的球蛋白、β脂蛋白排出增多,显示大、 中分子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多为低分子 蛋白尿,尿溶菌酶、β2微球蛋白均为肾小管 性蛋白所特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的分析导语: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什么内容,看着表面的意思应该是测量的指标,应该是收集起来的用来测定身体某处健康的指标,这种医学专有名词的准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什么内容,看着表面的意思应该是测量的指标,应该是收集起来的用来测定身体某处健康的指标,这种医学专有名词的准确含义还是需要专业解释的,所以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的分析。
一概念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24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测定24小时尿量,并对尿液中蛋白质进行定量的一种可反映肾功能情况的尿液检测方法。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的“24小时的尿量”,就是把早上第一次的小便排干净后,从第二次的小便开始留。
记录第一次小便的时间,直至第二天的这个时间,为24个小时。
把这24个小时内的,每一次的所有的小便,都放到一个容器里,混合均匀,然后从中间抽取100~200毫升,拿到医院去化验。
二收集标本
一些肾病往往要求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那么如何收集送检尿标本呢?
为准确测得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早上8时应把膀胱内的尿排清并弃去,开始计时,把24小时所排出的尿全部贮存在一容器内(包括第二天早上8时准解出的尿),全部送检查。
如果在这24小时之内解大便,亦强调先解小便收集,然后大解。
小量尿液亦不要遗漏。
尿量收集不齐全,尿蛋白量的计算就不准确。
检测前要先用量杯量总尿量,然后搅匀,取出一小杯测定每100毫升的蛋白量,再根据实际尿量进行计算,可计出24小时的蛋白量。
总之,要准确测得24小时尿蛋白量,必须准确收集整日尿量,检测部分是总尿量的混合液,才有代表性。
因为本试验是计算尿蛋白的绝对值,与饮水量关系不大,所以,测定当天不必限制水分和进食量,如常进食便可以了。
三正常值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小于等于0.15g。
看完上面的内容后就对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的测定方法和正常值的相关
内容有所了解了,这个指标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如果有人要做这方面的检查,那么多看看上面的文章就会知道大概到医院发生什么,就可以提前做好心里准备了,大家要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健康欧。
生活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