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对外经济合作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对外经济合作章节一:引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在经济合作上的交流已有数年历史,双边合作之间数据显示稳步增长。
中国与东盟国家凭借互补性的经济体系,正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建立着越来越深厚的经贸关系。
而随着近年来“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中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重心,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章节二:中东亚经济状况中东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包括贵金属、重要的矿产资源、能源等,而且该地区地缘政治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然而,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却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经济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贸易发展不平衡,还有区域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等等问题,都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阻碍。
而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显得越发重要,也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章节三: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联系可以上溯至上世纪七十年代。
此后,双方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和投资,经济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
双边贸易增速不断加快,不仅有益于增强中东亚地区的市场竞争,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区域内成员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还包括建立联合商业区,制定协调机制,开展互相投资,促进技术交流等诸多方面。
章节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带来了全新的合作机遇,也迎来了双方的新的发展机遇。
在“一带一路”的构建中,中国与东盟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推动经济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市场开拓等。
例如,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东盟国家带来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合作等机会,推动实现了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
章节五: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前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将随着“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影响逐步加强。
探究双方的合作前景,可以看出随着双方的多边合作加深,中东亚地区经济必将迎来新的更大成长并且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象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象从2000年11月,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到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拥有19亿人口和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中国和东盟建立自贸区为双方带来了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益。
也为东亚、亚洲、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不过在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区域合作的动力来源问题:政治主导下的经济驱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合作,究竟在多大成分上是出于经济考虑的,如何平衡经济与政治、外交利益是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从双方之间的经济竞争性与互补性来看,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使东盟担心失去自身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以新加坡为例,中国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在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再加工制造的(该类产品结构与新加坡极为类似)。
中国与东盟单个国家的制造业结构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如果与整个东盟相比,双方的制造业结构非常相似。
机电设备是中国和东盟中发达成员最大的制造业产业,服装、制鞋等轻工业产品则是东盟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新成员国的主要制造业。
原有的东盟发达成员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领域与中国竞争,新加入的成员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方面与中国竞争。
东盟的中等发展水平的成员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都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
这种竞争集中体现在对国际出口市场的争夺上。
因为中国与欧盟各成员均无一例外的高度依赖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市场。
(二)区域合作的主导权问题:中国主动但不主导1.东盟牢牢把握住区域合作的主导权。
东盟国家由于市场狭小,需要与中国进行合作,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的整合。
中国_东盟金融合作_现状_问题与对策

二、中国 - 东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
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开展金融合作的良好基础:双方资 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 在国际社会事务方面,双方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有维护经济稳 定、保持经济增长的共同愿望;在金融领域,双方都在致力于 建立合理、稳定、效的国际金融体系。但与此同时,当前仍然 存在一些制约和影响双方金融合作深入发展的各种因素,在 金融合作的目标形式和机制建设上,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
一、中国 - 东盟金融合作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围绕推动中国-东盟区域内金 融合作与金融创新服务、金融机构如何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 金融支持、推动区域内投融资合作三个议题,全面分析了当前 和今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深 化金融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建立有利于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中国与东盟间的 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进行了充分探讨,并对加强中国-东盟 金融合作提出了新的机制安排。以 2009 年 10 月举行的“中 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为标志,双方金融合作迈 上了新的台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根据商务部 2010 年统计数字换算。 收稿日期:2010-06-24 作者简介:徐中亚(1975-),男,湖北黄冈人,从事金融与会计研究;董倩倩(1989-),女,新疆哈密人,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 164 —
全球金融危机还直接影响到中国和东盟国家严重依赖出口的 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并且直接冲 击到银行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各国积极探讨区 域金融合作的模式,并提出推进金融合作的诸多方案,为金融 合作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张晓菁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9期中国--东盟自贸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
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在多个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如何长远有效的合作和发展,成为了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来浅谈分析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几点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中国—东盟自贸区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这表明中国与东盟双方的经济关系上升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也给中国和东盟未来的发展制造了无限的机遇和商机,也将新的动力注入中国和东盟各国贸易发展和经济的合作中。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现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正式签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由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
中国政府于2000年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
2004年,中国与东盟双方签署自贸区《货物服务贸易》,2009年签署《投资协议》,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全面建成。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双方都受益于规模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的增长提高。
同时,促进中国和东盟全面、深入、友关系的快速发展,也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双方合作领域的延伸。
在大家关注的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上,双方在农业,旅游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比如旅游方面。
旅游业不光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大力发展的战略产业。
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些特色旅游路线和产品已成为国际旅游品牌。
例如: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环线以及世界遗产地观光游、东南半岛民族风情体验游等。
旅游活动的发展,还将涉及到信息、金融、酒店、交通和其他产业部门。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国 际 经 贸
中国一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 的障碍 因素分析
一陈 悦 浙江工商大 学
[ 要 ]中国和 东盟 区域合 作正在 如 火如茶 的进 行之 中,不管是 东盟各 国还 是我 国,在 贸易 区 内都将 受益 。 尤其是今 年 中 国和 东盟 摘
进入 “ 关税 时代 ” ,双 方 贸易在今 年必将 有 突破性 的进展 。但是 双 方之 间的经济 合作要 想健 康的发 展 下去还是 存在 诸 多的障碍 ,本 文就 零 深入 分析 对 阻碍 中国一 东盟 经济 区发 展 的障碍性 因素。
创 造一 个 拥 有 1 亿 消 费 者 、近 6 亿 美元 国 内 生产 总值 和 12 亿 劳 动力 成本 方面 与我 国相 比 ,这 几个 国家 的成 本更加 低廉 ,这 在无 9 万 .万
美 元贸 易总量 的经 济 区。这 个 巨大市 场 ,将给 中国和 东盟 的未来 发 形 之 中对我 国 的部 分 劳动 密集 型产业 会有 很大 的冲击 。经 济 同构造 展创 造 无穷 的商机 。就 经济 方面 来看 ,据 有关 资料显 示 , 自中国一 东 成 的贸易 竞争 必然成 为合 作发展 的 障碍。 盟 自贸 区 货物 贸 易协 议 实施 以来 , 中国 已从 东盟 第 六大 贸 易伙 伴 上 升 为第 三大 贸 易伙 伴 。虽 然饱 受经 济 危机 的影 响 ,但是 在 2 0 年 , 09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朱丙梅经济研究院国际贸易专业201302110270从2000年11月,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到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拥有19亿人口和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中国和东盟建立自贸区为双方带来了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益,为东亚、亚洲、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不过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纵观对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客观的角度去系统的深入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中国经济的现状分析并提出对策。
目前,研究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完善的对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展望。
一、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祤永明(2010)认为: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双方正在金融、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等方面逐步展开合作。
不论是在贸易投资方面,还是在合作机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地进展,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随着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
在双方经济合作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赵银亮(2003)认为:区域经济和贸易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东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方面明显滞后。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东亚经济整合提供了新的范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框架之上的有益探索。
全力塑造东亚经济圈的努力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东亚经济一体化将在艰难中曲折前进。
陈德照(2005)认为:近几年,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合作从单一的双边合作发展到双边合作与不同范围的地区合作相结合;从单纯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发展到贸易、投资和货币、金融多领域相结合;从非机制性合作发展到非机制性同机制性合作相结合的多种性质合作并存的局面。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 : 中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 今世界经济发展 的两大主要趋势。多数国家都在多边 、 地区或多边多层 次的经济合作中把握契机 。 寻求发展 。 中国也极为重视并不断推进地区
经济合作 朝制 。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 地理位置邻近双 边政治关系友好 , 经济互补性较 强, 使双方在进出口贸 易、 相互投资、 承包劳务等领域合作卓有成效。 二、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中的问题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在冷战结束之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 同 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这 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双方的进一步合作。 ) 双边贸易与投资在低水平上增长 虽然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有较大程度的发展' 这是在原来基础 f 旦 很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到 目前为止乃至今后较长一段 时期内双 方 都还不是对方的主要经贸合作伙伴。中国目前的主要经贸合作伙伴 是 日 、 本 美国和港澳台地区, 目前的主要经贸合作伙伴是 日本 、 东盟 美国、 欧盟和亚洲“ 四小龙 ” 。以贸易为例 在 20 年。 0 1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 为 46 1 亿美元, 而同年东盟同美国、 欧盟及 日本的贸易总额 分别为 130 5
FN N I LA P C I A C A S E TI 财经纵横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叶 萌
( 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0 级 2 6 班 贵州 贵阳 50 2 ) 505 搐 要: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迅速发 展, 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 , 东盟 它将对中国与东盟 国家经贸关 系的发展 产生深远 的影响。随着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实施,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 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一)合作概况描述1.贸易额稳定增长,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虽然2022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总体来看其贸易额是稳步增长的。
而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在双方经济贸易中所占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依存度由1995年的2.8%逐步提高到2022年的5%,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则由1995年的2%提高到2022年的16.6%。
截至2022年,中国已经连续四年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则继续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反映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成功实施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同时,双方贸易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并存,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出口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中国相比东盟而言,在稍高层次的制造品方面具有优势,而东盟在初级产品方面具有优势。
2.相互投资稳步增长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投资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投资额逐年增长,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对东盟投资总量稳步上升,在数十年间发展迅速,连续数年投资总量仅次于来自东盟内部成员和欧盟的直接投资。
而东盟对华投资虽然近年来放缓,但是也在2022年攻破七十亿美元的大关,总投资量达到空前水平。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相互投资稳步增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效应在区内降税之前,中国和东盟出于保护国内市场的需要,双方的关税水平较高,如印度尼西、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纺织品(20%)、电子产品(21%)、塑料产品(18%)。
尤其是东盟新加入的成员国,关税水平均在15%以上。
中国对从东盟国家进口的一些产品上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比较高,比如对泰国的大米、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的高水平进口关税及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