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小论文

合集下载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愈发显著,尤其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冲击愈发明显。

海洋污染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它不仅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深入了解海洋污染的现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二、海洋污染的现状1. 污染种类:海洋污染主要包括陆源污染、船舶污染、海底开采污染等。

其中,陆源污染是主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

2. 污染程度: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大量的污染物被排入海洋,导致海水质量严重下降,海洋生物生存环境恶化。

3. 影响范围:海洋污染的影响范围广泛,不仅涉及到沿海地区,还可能影响到内陆地区甚至全球。

如赤潮、海藻大量繁殖等现象,都是海洋污染的严重后果。

三、海洋污染产生的原因1.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直接排入海洋,导致海水质量严重下降。

2.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废水等污染物,通过河流等途径最终流入海洋。

此外,渔业养殖、海底矿产资源开采等人类活动也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3. 缺乏监管:部分地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导致环境污染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推广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其遵守环保法规。

3. 加强污水处理: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其直接排入海洋。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5. 强化国际合作:海洋污染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措施,共享环保科技成果,共同推动全球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关于海洋污染的小作文

关于海洋污染的小作文

关于海洋污染的小作文
海洋污染,真的不能再等了!
嗨,大家知道吗?我们的大海现在可不太妙啊。

以前那清澈见
底的海水,现在变成了油腻腻的,看得我都心疼。

那些石油公司,
就不能小心点吗?每次漏油都像是在给大海泼脏水!
还有啊,你们看看海边的那些塑料垃圾,简直就是海洋的噩梦啊!塑料袋、塑料瓶,还有那些被风吹来的破渔网,都变成了海洋
生物的“隐形杀手”。

它们被这些垃圾缠住,甚至吃进肚子里,想
想都可怕!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化学污染物在偷偷伤害着大海。

工厂排放的废水、农药残留,这些都让海水变得越来越“毒”。

这些污染物不仅害了海洋生物,还可能通过我们吃的海鲜,悄悄进
入我们的身体。

所以啊,咱们得赶紧行动起来!政府得加大监管力度,让那些
污染环境的公司付出代价。

我们每个人也要少用塑料,多关注环保,
让大海能有个喘息的机会。

毕竟,大海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它受伤啊!。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海洋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海洋污染不仅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渔业资源、沿海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深入探讨海洋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污染现状1. 海洋污染的种类海洋污染主要包括油污、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塑料垃圾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其中,油污和塑料垃圾污染是最为常见的污染类型。

2. 海洋污染的程度和范围目前,全球海洋污染程度严重,污染范围不断扩大。

特别是近海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各种污染物在海洋中积累,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海洋污染的危害海洋污染对生态系统、渔业资源、沿海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污染物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导致生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和物种灭绝。

同时,还会影响渔业资源的繁殖和生长,降低渔业产量。

此外,海洋污染还会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三、海洋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

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 农业排放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会通过河流、雨水等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3.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如海上运输、海底开采等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此外,海上油轮泄漏、船舶排放等也是造成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法规制定与执行各国应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提高违法成本,严惩污染行为。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污染问题。

2. 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3. 农业污染控制推广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科技小论文 海洋污染

科技小论文 海洋污染

如何应对海洋污染?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

因为海洋的各种优点,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然而随着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

其中,石油污染是最为严重的!石油及其炼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污染。

其对环境,生物,水产品所造成的污染都是致命性的!国家对此,制定有关法规,制止海洋活动过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污水,严格控制沿岸炼油厂和其他工厂含油污水的排放。

监测监视海区石油污染状况,改进油轮的导航通讯等设备的性能,防止海滩事故。

发生石油污染后,可应用围油拦等把浮油阻隔包围起来,防止其扩散和漂流,并用各种机械设备尽量加以回收,对无法回收的薄油膜或分散在水中的油粒,可以喷洒各种低毒性的化学消油剂。

鉴于回收和消除海上油污的技术和方法尚待改进,港湾和近海地形复杂,因此,目前尚难全部消除海上油污。

若遇上恶劣的气象条件,则大部分石油无法回收处置。

而除此之外,金属,农药,放射性物质,有机废液,生活污水,热污染和固体废物,等等污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危机越来越紧迫……而污染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不可避免的,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人们的求利心切!由此看来,应对海洋污染迫在眉睫!研究方略,制作措施,防污减污至关重要,但毋庸置疑,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大家热爱海洋的强烈内心!如何应对海洋污染?纵使我们大多都是平凡人,可能技术性的问题我们无法接触,根本的措施我们无法参与,无法对国家社会做多大的贡献。

但既然心是最重要的,我们能不能再诚实点,再真实点,用这颗炽热的心去做更大的影响呢!保护海洋,人人有责!高2016级1班苟瀚。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的论文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的论文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的论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已然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甚至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疑凶"。

环境科学污染范围十分广阔,触及生活的各方各面。

基于其广泛的分布性和强大的破坏力,***府从未停止对其展开积极防治与管理措施,以期研讨出适合我国发展国情与实际需求的新型海洋污染防控体系。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海洋环境污染特征,藉此提出了此类污染防控的治理思路,希望通过与国外先进经验的结合实践能够有效改善我国海洋环境。

0引言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多由人类活动给所带来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污染,其中污染危害主要侧重于对海洋内部环境自身产生的破坏,比如污染指标超出了海洋的自净能力而造成水质的下降,水域污染带来的海生物变异和死亡,沿岸固态污染导致的海岸线后退、海洋面积的锐减等现象,且这些污染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持久性。

由此,积极展开海洋环境污染防控治理研究不仅具有极大现实意义,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求。

1当前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特征(1)污染源种类多且数量大,治理措施复杂。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于人类生活和工厂生产两个部分,仅这两个部分即已包含各式各样的各种污染源。

其中来自生活污染源的数量与形式举不胜举,如生活垃圾的沿海堆积、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填海造陆带来的材料污染、人类沿海实验基地造成的危害等。

(3)污染物危害间接性较大,扩散相当迅猛。

由于空气污染会直接促使人呼吸不畅,引发呼吸道疾病;光污染会通过折射和散射直接损坏人的视网膜,造成短暂性失明等严重后果;相对于这两类污染而言,海洋环境污染距离人们日常生活较远,其所产生的危害多为间接性质,故而短期内不会对人类造成直接危害,对工业生产也并无明显影响。

海洋论文: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海洋论文: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海洋论文: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摘要:我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沿海岛屿6500多个,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而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这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海洋污染。

关键词:海洋;污染;可持续开展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其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

人类从海洋获取大量资源的过程中也给海洋带来了各种污染。

在工业尚不兴旺时期,人类造成的污染较少,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吸收分解,而海洋本身也未发生显著的变化。

然而近几十年,世界工业迅猛开展,人类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急剧增加,流入海洋的污染物也逐日增多,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严重恶化,并且区域不断扩大。

海洋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阻碍捕鱼和其他各种合法活动、损害海水的正常使用价值和降低海洋环境的质量等有害影响。

海洋污染主要发生在临近大陆的港口和海湾。

兴旺的工业和密集的人口使得城市的三废排放量急剧上升,大量的固体废物以及废水被倒入海里,而港口和海湾曲折的海岸线使得水流交换不畅、ph值、含盐量、海水温度、透明度、生物种类及数量等性质发生较大变化,危害了港口和海湾区域局部海洋生态平衡。

我国海域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局部海域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大部海域石油和cod超标。

其中污染最严重的的渤海海域,由于污染严重、赤潮频发,许多滩涂养殖场和渔场被荒废或迁往外海,许多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逐步丧失。

1海洋污染的原因因海域石油蕴藏量十分丰富,近海海域成为石油开发重地。

局部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将大量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不断地排入海洋,造成认为的海洋污染。

世界人口的大幅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使得各种垃圾和废弃物的数量也发生了成倍地增长,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向海洋排放的废弃物和废水的数量已经超过初期的20倍,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多。

作文《海洋的污染》

作文《海洋的污染》

海洋的污染篇一海洋的污染唉,说海洋污染这事儿,真让人头大。

咱平时看着大海波澜壮阔,蓝天碧海,美得跟画似的,可实际上,这美丽背后啊,藏着不少让人心塞的事儿。

记得去年暑假,我和几个朋友去青岛玩,本来计划着好好在海边浪几天,结果一到那儿,哎哟喂,差点没把我给呛死!沙滩上啊,垃圾那是相当的多,塑料瓶、塑料袋,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堆得跟小山似的,那场景,简直是灾难片现场。

本来想着要赤脚踩在沙滩上感受一下细沙的柔软,结果脚底全是硌人的碎玻璃和塑料硬块,那感觉,别提多酸爽了。

更夸张的是,海水也浑浊得不行,跟掺了黄土似的,哪还有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碧蓝海水那种清澈透亮?这搁谁心里不得难受啊?我们还特意捡了半天垃圾,本来想尽点绵薄之力,结果,捡着捡着,就发现这垃圾简直是无穷无尽,根本捡不完!最后,我们只能灰溜溜地放弃了,心里堵得慌。

这海滩啊,本来是让人放松休闲的好地方,现在却成了一座巨大的垃圾场,真是让人又气又无奈。

篇二海洋的污染继续说这海洋污染,那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

我跟你们说,我那次在青岛,捡垃圾的时候,还发现了个特别奇葩的东西——一个被海浪冲上岸的巨大塑料盆,上面还印着“双喜”两个字,不知道哪个不靠谱的大厨,把这玩意儿扔海里了。

这塑料盆啊,看着挺结实,估计得在海里飘荡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分解掉吧。

你想啊,这一个小小的塑料盆,就对海洋环境造成了污染,更别说那些成堆的塑料垃圾了,那破坏力得有多大啊!我当时就想,这得多少海洋生物因为这些垃圾受害啊?这塑料袋,海龟要是把它当成水母吞下去,那后果不堪设想啊!更让我生气的是,一些人还把生活垃圾直接扔进海里,这简直是毫无公德心!我当时看到一个大叔,直接把一袋子垃圾从海岸边扔进了海里,那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看得我目瞪口呆。

我真想冲上去给他好好上一课,让他知道这海洋污染有多严重!可惜啊,我性格比较内向,只能在心里狠狠地鄙视他。

篇三海洋的污染这海洋污染的事儿啊,说起来真是让人无奈又心痛。

投稿小文章

投稿小文章

投稿小文章题目:探究海洋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等现代化建设与生活方式的普及,海洋污染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海洋污染对人类和海洋生物环境带来的危害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

因此,本文将从危害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分别探讨海洋污染的问题。

一、海洋污染的危害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支撑着地球上许多生命的存在。

但随着工业、农业、城市化建设等人类活动不断扩张,海洋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破坏海洋生态海洋生态系统形成于千百万年间,在漫长的时间中,生命在海洋中演化,形成多样丰富的生态环境和有机物循环。

但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这个生态系统,造成了水质的恶化、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导致了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的减少。

2、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海洋污染不仅危害海洋生物,同样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肉食类海产品中残留有害物质,如有机氯化合物、有机磷农药等,这些物质的摄入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或急性中毒。

3、影响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海洋污染对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严重威胁。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水质下降、水产资源减少,进而影响渔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二、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海洋污染的防治需要人们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

1、加强环境执法政府应该加强海洋环境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对海洋污染治理的投入。

同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使企业更加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推进海洋垃圾分类回收海洋垃圾是造成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

政府可以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推广海洋垃圾分类回收的先进技术。

3、科学利用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该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科学保护和利用,加强海洋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持其自然平衡。

4、环保教育的普及环保教育是培养公民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加强对青少年的环保教育,加强大众环保意识的培养,提高全社会的环保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污染论文摘要:随着人类开发地球资源的加剧,海洋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文章概述了什么是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的现状以及我国的具体防治措施等内容,提出了一些国内外处理海洋污染的主要途径。

最后,阐述了关于处理我国近海污染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海洋污染;现状;防治措施海洋面积辽阔,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然而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

1 什么是海洋污染1.1 定义所谓海洋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因而发生诸如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包括渔业)、破坏海水使用素质和减少舒适程度等的有害影响。

其中,凡是进入海洋并能破坏海洋生态造成有害影响的物质都是海洋污染物质。

主要的海洋污染途径有:河川流入(工业生活等废水)、大气沉降(挥发性放射性物等)、直接排入(工业、生活、船舶泄漏等)。

1.2 分类海洋污染物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石油及其产品(见海洋石油污染)。

②金属和酸、碱。

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金属,磷、砷等非金属,以及酸和碱等。

它们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影响其利用价值。

③农药。

主要由径流带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有危害。

④放射性物质。

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

⑤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

由径流带入海洋,极严重的可形成赤潮。

⑥热污染和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垃圾及疏浚泥等。

前者入海后能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甚至使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后者可破坏海滨环境和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

1.3 海洋污染的危害海洋污染造成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藻)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海域的生产力,对鱼类也有危害。

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造成毒害。

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积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并祸及海鸟和人类。

由于好氧有机物污染引起的赤潮(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

海洋污染还会破坏海滨旅游资源。

1.4 海洋污染特点(1)污染源广: 人类所产生的废物不管是扩散到大气中、丢弃到陆地上还是排放到河水里,由于风吹、降雨和江河径流最后多半进人海洋。

例如在屋内喷洒的滴滴涕,有一部分挥发于空中,另一部分降落到地面上。

挥发于空气中的摘滴涕随着大气的漂移会沉降到海洋;降落到地面上的滴摘涕随同垃圾移出室外后,经降雨、河水径流也会把它带入海洋。

所以有人称海洋为一切污物的"垃圾桶"。

(2)持续性强:大气污染了,一次大雨可以使天空晴朗;河流污染了,汛期可以把污水冲到海洋;而海洋却只能接受来自大气和陆地的污染物质,再也没有其它场所可转移了。

所以,一些不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长期在海洋中蓄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越多。

通过海洋生物的摄取,污染物质可进入生物体内。

由于海洋生物对污染物质一般都有富集作用,所以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含量比海水中的浓度大得多。

(3)扩散范围大:浩激的大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

海水主要有两种运动形式。

一种是伴随着海水涨潮和落潮而来的流动,即潮流。

潮流的方向是往复的或者小范围内旋转性流动。

陆地来的工业废水刚刚排人海洋后,由于其密度比海水小而浮在海水上面并不马上与海水混合。

海水的另一种流动方式是方向恒定的"海流",亦称"洋流"。

这是海水的主要流动方式。

它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又从深层流向赤道。

由于这些流动按一个方向进行,所以它可以将混入海水中的污染物质带到很远很远的海域。

(4)难以控制:由于海洋污染的以上三个特点决定了海洋污染控制的复杂性。

要防止和消除海洋污染,必须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综合研究工作。

2 海洋污染的现状2.1 概况人类把海洋当作天然的垃圾倾倒场。

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自古以来,海纳百川,陆上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统统汇入了海洋。

直到20世纪以前,海洋本身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这是因为以前流归大海的污染物(有毒或无毒的)很少,在海洋这样一个大的水域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污染物的浓度自然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海洋的自净能力。

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以为海洋是一个藏污纳垢的排污场所和天然净化地。

然而,海洋水体的自净能力终究是有限的。

20世纪后半页以来,随着全球现代工业发展、人口剧增、海上频繁活动,海洋污染也日趋严重,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

各种有害物质如废水、废气、废渣,通过陆地、海上和大气等途径(主要是通过入海河流的携带或滨海厂家、城镇的直接排放)进入海洋,使得海水的温度、PH值、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系统。

2.2 目前海洋污染的突出表现2.2.1 石油及其产品包括原油和从原油中分馏出来的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等,以及经过裂化、催化而成的各种产品。

目前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约1千万吨,主要是由工业生产,包括海上油井管道泄漏、油轮事故、船舶排污等造成的,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的事故,一次泄漏的石油量可达10万吨以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大片海水被油膜覆盖,将促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海产品的价值,以及其他海上活动。

在石油的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石油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严重污染,人们一方面向大海索取石油,一方面又把石油抛向大海,造成了一次次的"黑潮"。

有人初步估算,全世界每年流入大海的石油就有1000万吨。

石油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相当大。

据测算,1吨石油进入海洋后,就会使1200公顷的海面覆盖一层油膜。

油膜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能量交换,减弱太阳能辐射透入海水的能力,影响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石油污染物还会干扰海洋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使生物分布发生变化,改变群落和种类组成;石油对鱼卵和幼鱼的杀伤力很大,海水含油量在0.1毫克/升时,孵出的鱼苗大都有缺陷,只能活1-2天;海水中的石油污染物会在鱼、虾、贝类、藻类体内积蓄起来,降低食用价值,会使长期食用的人患病;一起大规模的石油污染事件,会引起大面积海域严重缺氧,使海水中生物濒临死亡的威胁,并祸及海鸟和人类。

2.2.2 重金属和酸碱包括汞、铜、锌、钴、镐、铬等重金属,砷、硫、磷等非金属以及各种酸和碱。

由人类活动而进入海洋的汞,每年可达万吨,已大大超过全世界每年生产约9千吨汞的记录,这是因为煤、石油等在燃烧过程中,会使其中含有的微量汞释放出来,逸散到大气中,最终归入海洋,估计全球在这方面污染海洋的汞每年约4千吨。

镉的年产量约1.5万吨,据调查镉对海洋的污染量远大于汞。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的某些重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酸碱等的量,呈增长趋势,加速了对海洋的污染。

重金属(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对海洋的污染也是一大是祸源。

据估计,全世界由于工业污水、矿山废水及重金属农药的流失等而进入海洋的汞达10000吨,与目前世界汞的年产量相当。

这些重金属在海洋中被生物吸收,通过食物链一级级的传递、积累,最后导致鱼体内含有大量汞、铅等。

最终受污染之害的是食用这些鱼类的人类,如1953年在日本九洲发生的汞中毒事件,造成了255人死亡,2227人患了中枢神经病。

2.2.3 农药引起的赤潮包括有农业上大量使用含有汞、铜以及有机氯等成分的除草剂、灭虫剂,以及工业上应用的多氯酸苯等。

这一类农药具有很强的毒性,进入海洋经海洋生物体的富集作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产生的危害性就更大,每年因此中毒的人数多达10万人以上,人类所患的一些新型的癌症与此也有密切关系。

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这类物质比较繁杂,包括工业排出的纤维素、糖醛、油脂;生活污水的粪便、洗涤剂和食物残渣,以及化肥的残液等。

这些物质进入海洋,造成海水的富营养化,能促使某些生物急剧繁殖,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气,易形成赤潮,继而引起大批鱼虾贝类的死亡。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牧业排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它们被排入近海而造成海洋污染,引起"赤潮"(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

生活和工业废水使沿海水域富营养化,废热水中的热能会提高局部海水温度,使某些浮游生物急剧繁殖和高度密集,从而产生赤潮。

丰富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使得生物大量繁殖,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中生物的大量死亡,鱼虾绝迹,海洋变成臭气难闻的"死海"。

1998年发生在香港和广东海域的赤潮,就使两地渔业遭受严重损失。

2.2.4 放射性核素是由核武器试验、核工业和核动力设施释放出来的人工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锶-90、铯-137等半衰期为30年左右的同位素。

据估计目前进入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质总量为2-6亿居里,这个量的绝对值是相当大的,由于海洋水体庞大,在海水中的分布极不均匀,在较强放射性水域中,海洋生物通过体表吸附或通过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并逐渐积累在器官中,通过食物链作用传递给人类。

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

核武器爆炸后的大量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核工厂排放的放射性废物,投入海底的放射性废物等等,造成了对海洋的放射性污染。

这种放射性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这种污染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在此后几代人身上表现出来。

2.2.5 塑料污染又称"白色污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随意弃置成为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

海洋中的塑料污染也十分严重,主要来自浅海水产养殖漂浮设施、渔网、水产品容器等。

沿海和海上生活垃圾据法国《国际信使》周刊报道,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存在着一个由350 万t 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聚积而成的"第七大洲",面积达343 万km2,超过了欧洲大陆总面积的1/3。

从1997 年至今,这一垃圾板块的面积已经增加了两倍,科学家预计到2030 年它的面积还可能增加9 倍。

由于大多数塑料制品并不能在自然环境中直接降解,如果不加干预其平均寿命会超过500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分解成越来越小的碎块或微粒,而分子结构却没有任何改变。

这些"塑料沙子"表面上看起来与海洋动物的食物极为相似,一旦被吞食将无法消化、难以排泄,最终将导致浮游动物、鱼类和海鸟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