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复习(第四次荀测)

合集下载

江西省新余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新余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新余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上,伫立着12根描述巴蜀历史的文化柱,其中一根文化柱上刻有四个大字——文宗在蜀。

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孕育了无数的文学巨匠和宗师。

从汉代“文章冠天下”的四大家: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雄,到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再到宋朝的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以及近代的作家郭沫若、巴金等,“巴蜀自古出文宗”的传承可谓是千古流芳。

巴蜀有句俗话,“李冰治水,文翁化蜀”。

说的是李冰治水,为蜀地成为“天府之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而文翁兴学,则为蜀中教育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秦两汉时期的巴蜀之地已形成独特文明和文化,然而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正统文化标准来看,早期的巴蜀因道险且阻,难免给人一种“蜀地僻陋,非齐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的感觉。

为了改变巴蜀地区文化落后的现状,西汉时期,时任蜀郡太守的文翁,在成都创办了官学——“文翁石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

文翁不仅面向全郡招收子弟学习,为学生免除徭役赋税,还挑选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亲自教授,并派遣学生前往长安学习。

官学的建立大大改变了蜀地的文化状况,一时间蜀中求学蔚然成风,巴蜀之地一度出现“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的盛况,更涌现出了诸如司马相如、扬雄这样的辞赋大家。

受其影响,官学这一办学模式被推广于天下郡国,大大推动了全国教育的发展。

蜀学之兴,由此开始。

自汉代以来,蜀学教育的兴盛就未曾中断。

即使是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后蜀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继续发展教育。

宋代,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持续繁荣,加上重视文教的时代风气,学校教育堪称发达。

绍兴七年(1137年),文翁礼殿改为大成殿,当时的皇帝高宗御书“大成之殿”四字匾额以赐府学。

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先后镇蜀兴办文教。

陕西省2020届高三政治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2020届高三政治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2020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桓公问于管子日:“衡有数乎?”管子对日:“衡无数也。

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

”管仲“均衡供求,就是要使物价有高有低,不经常固定在一个数字上”的这一说法,揭示的经济生活道理是A. 供求能影响价格B. 供求决定于价格C. 价格决定于价值D. 价格能调节供求’【答案】D【解析】“均衡供求,就是要使物价有高有低,不经常固定在一个数字上”这说明价格能调节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D项正确;供求影响价格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不选;价格影响供求,并不决定供求,B项错误;价值决定价格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

价格上涨,增加产量;价格下降,减少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该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反之,则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2.2.据下图推断正确的是①我国经济质量不断提升②我国经济已完成新旧动能转换③有利缓解我国就业压力④第一、二产业产值在不断降低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②选项表述与事实不符,排除。

④选项的表述在图示中没有相应的数据支持。

图标中通过2020年到2020年我国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尤其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可以看出我国经济质量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更好的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故①③入选。

选A。

3.3.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育活动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某地开展青年学生创业大赛,一名中学生以“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项目为创意,向评委阐述自己的创业计划,其创业计划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你支持()①战略选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②竞争策略:通过核心技术创新能够取得竞争上的优势③资金筹措:通过发行金融债券从资本市场募集到资金④组织机构:设立董事会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宜A. ②③B. ①④C. ①②D. ③④【答案】C【解析】“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项目可以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这也是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该大学生的战略选择正确,①应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项目突出科技含量,该大学生将竞争策略定为通过核心技术创新取得竞争上的优势正确,②应选;该大学生要创办的企业不是金融机构,不能发行金融债券,③不选;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不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

2020年邯郸市荀子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邯郸市荀子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邯郸市荀子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

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

治理是通过外接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

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

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湿度(%)寿命倍数温度(℃)一年平均湿度(%)70503010350.140.190.300.68250.741.001.563.57152.745.819.0520.70(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

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

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

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

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试题(扫描版)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试题(扫描版)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参考答案及赋分说明1.A(1953年之后不久)2.C(是主导文化中的变革因子与创新文化相结合,催生了寻根文学)3.D(以偏概全,知青文学和寻根文学、反思文学会受到特殊时期的政治话语权影响)4.D(文章中潘曜的出彩不是因为是研究生)5.(4分,答出一条1分,两条3分,三条4分)个人心态好(有顽强的意志力),为梦想而执著努力;得到家长的有利引导;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他人,传播正能量。

(有责任感有担当)6.(5分)困境之中,个人能够努力克服困难,认真对待所做之事;(2分)有理想,有抱负,追逐自己的梦想,使之成为内驱力;(2分)身边有人能给自己以引导或激励(1分)7.(4分)A、D(A选项在原文第4自然段,原文说的是“极少承接过温情”,选项表述绝对。

D例句是比喻句,而非比拟)8.(4分)①结构上:先写“谬爱”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或引起下文,1分),并与下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正确的自爱方式(1分,答“对照”、“先抑后扬”、“先破后立”都可以)。

②内容上明确了作者的态度,认为真正爱自己就不应该一味的追求物质享受、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委屈求全、虚伪谄媚。

(2分,答两点即可)9.(6分。

结合文章每点2分,概括1分,分析1分,共4分;联系生活实际,2分,言之成理即可,共计6分。

提到“爱他人”,可以适当给分)①好好爱自己,首先是珍爱自己的身体。

身体的每个细枝末节都很重要。

(2分)②好好爱自己,更是珍爱珍重自己的灵魂。

灵魂也同样精彩(或是尊贵的)。

(2分)③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珍爱自己的身体,确保健康,珍惜生命;同时也要珍爱自己的灵魂,这样才能安稳幸福地生活。

(2分)10.B(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11.C(“赦免冯唐之罪”错,赦免“魏尚”)12.B(“只是月氏王认为与汉朝距离甚远,所以不再准备向匈奴报仇”,原因有误)13.(1)我们为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封锁道路,如今逃亡出来,只希望大王派人引路送我们。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答案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答案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答案
高祖攻击历山飞,陷入他们包围之中,太宗轻骑去把他救出来,于是奋勇攻击,大破敌军 当时天下已乱,盗贼起兵,太宗知道隋朝一定要灭亡,于是散尽家财养士,结纳豪杰 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都因此而逃亡在外,藏匿起来 唐军向西进发,将要到霍邑时遇上连日大雨,粮食也快吃完了,高祖计划要退回太原 太宗进谏说:"义军为天下而起义,应该直入咸阳城,号令天下 现在退守一个城,这是躲避敌人。"高祖不采纳 太宗在军门大哭起来,高祖惊异,召他来问原因,太宗回答说:"(现在)退回去,众军就 会在前面(回去的路上)散去,而敌军又会从后面乘虚追击,死亡马上就到面前,因此悲伤 啊。"高祖这才明白过来,说:"起事是你啊!成功失败就在于你了。"15.B【B."明确表 达诗人渴求归隐山林的人生愿望"说法有误。"休上书"为自艾之言,"归敝庐"本非所愿, 不得而已,全句实则是自己愿为世所用而又不得用的埋怨 】16.(1)才华被埋没的埋怨
②衔接前后情节,这一细节描写使前后文内容连接起来,让亨利明白了爆炸的假象
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答案
【每点2分】10.CFH11.C.【"果引张胜"的"引"是"牵连"的意思】12.B.【"就放纵自 我,以喝酒、收受贿赂来掩藏自己对朝廷的异心"错误,】13.(1)高祖挑选两千精锐骑兵 作为流动部队,宿营、饮食靠近有水源和牧草的地方,习俗如同突厥,并骑马射猎奔跑闲 逛来显示军队从容闲适的样子 【"游军"1分,"随水草"1分,"示"1分,句意1分 4分】(3)(现在)退回去,众军就会在前面(回去的路上)散去,而敌军又会从后面乘虚追击 ,死亡马上就到面前,因此悲伤啊 【"散于前"1分,"乘于后"1分,"须臾"1分,句意1分 4分】14.①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

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

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壁,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

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

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

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

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

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

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狄”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

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20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1.B(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在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

骇人听闻:某种事件使人听了感到恐惧;耸人听闻:夸大事实,使人听了感到震惊。

“消化”与“胃”搭配;消融:冰雪融化。

)2.B3.D(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纪年法之一,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先后顺序,即:(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根据首句中的“辛亥”提示,往下四个的天干顺序依次应为壬、癸、甲、乙,地支顺序依次应为子、丑、寅、卯。

故答案为D。

)4.A翻译:有个瞎子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突然失手坠落。

他两手攀住桥栏,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认为一旦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

过路的人告诉他说“别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

”瞎子不相信,握紧桥栏大声呼号。

过了很久,力气渐渐消失了,失手坠落在地上,于是他嘲笑自己说:“嘻!早知道下面就是实地,何必让自己辛苦这么久呢?”大道理(其实)很平实,陷在空想之中,执著而矜持自负的人,看看这个故事该醒悟啊?词解:①道:经过。

②涸:水干③楯:栏杆上的横木。

④自分:自己料想⑤第:只管⑥哂:嘲笑⑦沈:通“沉”,沉溺,拘泥⑧省:省悟。

5.C(负:承受、蒙受。

)6.D(应是刘、谢二公嘱咐作者为姜贞庵写传的。

)7.(1)恰逢官署长官空缺,众人属意(或译:归心于)姜贞庵,姜贞庵却推荐行人林雍(担任),自己职位处于他下面,人们因为这个称赞他。

(“会”“阙”“属”“多”,语句通顺,各1分。

)(2)(姜贞庵离职后)未曾轻易进入官府,于他自身,他看待做官就好像玷污自己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品德的提升,姜贞庵如山峰高耸被乡邻景仰。

(“城府”“视”“相浼”“望”,语句通顺,各1分。

)8.姜贞庵的政绩不被人熟知;姜贞庵有节操、才能,却已年老不愿做官。

(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20届高三第四次诊断考试_1

2020届高三第四次诊断考试_1

2020届高三第四次诊断考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则()A.(-1,2] B.(-2,1] C.D.2.若函数,则()A.3 B.2 C.-3 D.-23.已知:为第二象限角,且,求()A. B. C. D.4. 已知()A.3B.4C.5D. 65.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且成等比数列,则数列的前项和为()A. 2B. 2C. 2或2D. 2或6. 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大致图像为()7.已知,则的大小关系为()A. B. C. D.8.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一题:今有女子善织,日增等尺,七日织二十八尺,第二日,第五日,第八日所织之和为十五尺,则第十日所织尺数为()A.8 B.9 C.10 D.119. 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ABC的形状为()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0.设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是()A BC D11.正方形中,点,分别是,的中点,那么()A.B.C.D.12. 设函数是奇函数的导函数,,当时,,则使得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四小题,每题5分)13.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14. 瑞士数学家欧拉于年在《微分公式》一书中,第一次用来表示的平方根,首创了用符号作为虚数单位.若复数(为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15.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若当时,则16.已知,,则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等差数列中,.(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的前项和,求的值.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1)若,求的值.(2)若的夹角为,求的值.19.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1)求的大小(2)若的外接圆的半径为,面积为,求的周长.20.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1)求函数的解析式;(2)求函数在区间的最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3)设函数,若对于任意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C的普通方程;(2)设点P为曲线C上任意一点,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2020届高三第四次诊断考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复习(第四次荀测)一、单选题1.(2019·河南新乡二模·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不愿再活下去的人应该向元老院说明理由,并在得到许可后去死。

不幸的人应该说出他的不幸,法官应该向他提供补救的办法。

只有当法官与元老院也无能为力的时候,才可以选择自杀。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 B.法律关注社会公平与公正C.法官与元老院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D.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的程度2.(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3.(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

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4.(2018·海南高考·14)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

这些斗争源于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 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5.(2019·福建福州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33)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

1770年,乔治三世任命自己童年朋友诺思勋爵为首相,此后诺思任首相长达十年。

这反映了A.《权利法案》并未实行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国王掌控国家行政大权 D.责任内阁制名存实亡6.(2019·广东广州一模·33)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下议院可以通过提出弹劾等办法,追究政府国内外政策失败的责任。

这一做法A.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B.保证了下议院的立法权C.加强了国王对上院的控制 D.推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7.(2019·江西九校高三联合考试·31)在独立之初,虽然美国组建了邦联政府,但并未赋予它作为一个国家政府所应有的权力;1787年联邦宪法也通过分权制衡、列举政府权力等方式,对联邦政府作了全方位约束,导致这一历史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欧洲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 B.殖民地时代的经历和认识C.南北各州存在严重的分歧 D.广大民众的利益无从体现8.(2018·山东日照一模·33)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

1957年,阿肯色州州长福布斯禁止黑人学生入学。

对此,美国总统有权A.以违宪为由免除福布斯州长职务 B.提请国会参议院弹劾州长福布斯C.下令联邦军队护送黑人学生入学 D.要求州议会罢免福布斯州长职务9.(2018·河南洛阳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题·26)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

由此可知,这A.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 B.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C.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D.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10.(2019·江西上饶一模·3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皇帝召开,由皇帝宣布开幕和闭幕。

议员按照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原则选出,每届任期五年。

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和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均无选举权。

这反映出当时的德意志帝国A.保留种族歧视的旧俗 B.皇帝掌握一切大权C.实施有限的民主政治 D.社会保障制度健全11.(2019·福建南平一模·34)1878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向帝国国会提案,要求实行关税改革,并对粮食和工业品征收高额进口税。

次年帝国国会以217票对117票通过了提高税率的新关税法则。

这表明德国A.内阁宰相拥有一定立法权 B.农业基础薄弱缺乏竞争力C.意在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 D.提高关税以应对经济危机12.(2018·重庆三模·27)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

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

这反映了明朝()A.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削弱六部加强君权13.(2018·浙江暨阳联谊学校3月联考题·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的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后来资产阶级强大起来,这时候法便在一切国家里(法国是在16世纪)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的。

但是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暴君政体是靠恐惧来维持的,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把自己看成是一切,把其他人都视为草芥,同时不要任何法律,君主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

暴君政体破坏了整个社会,暴君政体也违反了人性。

孟德斯鸠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

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君政体。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法律产生的影响。

(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孟德斯鸠“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

阐述这一办法在美国政体中的表现及影响。

(6分)1.(2013上海·16)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A.征税问题 B.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 D.战争问题2.(2009海南·10)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3.(2009大纲·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

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

”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A.专制王权强化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C.国王权力旁落 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4.(2009上海·11)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

”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

因为在那天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 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D.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5.(2008上海)下列发生在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启蒙运动兴起②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③攻占巴士底狱④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6.(2008广东·19)从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目的看,三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A.审判重大案件 B.行政管理 C.批准征收新税 D.制定法律7.(2007上海·29)“《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

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

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

”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 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8.(2014北京·21)图10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

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

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9.(2017新课标Ⅲ·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10.(2010安徽·18)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

这主要是因为它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1.(2015广东·20)“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

”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大抗议书》 B.《权利法案》 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12.(2015安徽·21)“在对自由权、参与权、反抗权的一片欢呼声中,得到《人权宣言》认可的人民大众似乎忘却了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的原则;而失却这一‘羁绊’,自由也就将如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宣言制定者脱离民众B.《人权宣言》引起法国大革命C.法治比自由更加重要D.绝对自由违背了《人权宣言》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不愿再活下去的人应该向元老院说明理由,并在得到许可后去死。

不幸的人应该说出他的不幸,法官应该向他提供补救的办法。

只有当法官与元老院也无能为力的时候,才可以选择自杀”可以得出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律关注人的生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官与元老院对人的生命的关注,无法说明法官与元老院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排除C项;材料只说明法律关注人的生命,无法体现法律体系的完备,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公民的成功”,即领导城邦需要“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能言善辩不是所有公民必备的能力,故A项错误;材料公民在“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侧面反映出当时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参政议政十分活跃,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反映雅典公民的参政议政,没有出现民主政治下权力的滥用,与民主政治的危机无关,故C项错误;“谈话、论辩”的雅典民主政治决策的方式,与内乱、思想纷争无关,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