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必备——名言警句
公务员考试必背名言警句

公务员考试必背名言警句爱民•群众篇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清•黄宗羲)释:天下的太平或者混乱,不在于一家的兴盛或衰亡,而是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忧愁或欢乐。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宋•胡宏)释:水因为有源头,所以其流才没有穷尽;树木因为有根,所以生长才没有穷尽。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汉•王符)释:大鹏的冲霄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捷;骏马的疾速驰骋,不是靠一只腿脚的力量。
明堂所赖者唯一柱,然众材附止乃立;大勋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谋济之乃成。
(宋•石介)释:房屋厅堂赖以支撑的是柱子,但是这柱子要有其他很多材料附上才能立住;大的功勋只给予一个人,但功勋要靠群众的谋划和努力才能建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李世民)释:水能够托载着船航行,但也能够把船打翻弄沉。
为政,通下情为急。
(明•薛渲)释:为官从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况是最为急迫的。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汉•荀悦)释:脚受了寒就会伤害心脏,民众寒了心就会伤害到国家。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宋•张端义)释:天下是属于天下人的,不是一两个人的天下。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明•谢榛)释:从来治理国家的人,都不能忘记最普通的老百姓。
块土不能阻狂澜,匹夫不能正颓俗。
(宋•林逋)释:一块土不能阻挡住汹涌的狂澜,个人不能纠正衰败恶劣的风俗。
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
(三国•诸葛亮)释:仰面向高处看,向高处走的不要忽视下面,往前看的不要忽视后边。
举大事,动众情,必协众心而后济。
不能尽协者,须以诚意格之,恳言入之,如不格不入,须委曲以求济事。
(明•吕坤)释:干大事情,动大人众,必须协调一致、团结一心才能行动。
如果不能协调,必须以诚意要求,以恳切的语言打动;如果还不行,就必须暂时委曲求全,以成大事。
取天下,守天下,只在一种人上加意念,一个字上做工夫。
一种人是哪个?曰民。
一个字是什么?曰安。
(明•吕坤)释:夺取天下,守卫天下,只需要在一种人身上打主意,在一个字上下功夫。
公考金句名言短句100条

公考金句名言短句100条公考金句名言短句100条包括: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3.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4.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信心百倍,全力以赴。
6.相信自己,别怕失败。
7.勇于挑战,敢于拼搏。
8.细心审题,冷静应对。
9.坚定信念,追求卓越。
10.勤奋努力,成就辉煌。
11.把握机会,一举成功。
12.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13.万事开头难,只要能坚持。
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5.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16.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17.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做则成。
18.学无止境,永不止步。
1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拼搏创造奇迹,奋斗书写辉煌。
21.人的一生,莫过于不断的学习与探索。
22.成功在于不断的积累和努力,而非一蹴而就。
23.公考之路虽艰难,但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收获成功。
24.公务员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要时刻牢记这一宗旨。
25.在公考中,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26.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27.备考期间,要制定合理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
28.只有踏实地备考,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29.公考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
30.备考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被压力打倒。
31.要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渴望,才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32.在公考中,要学会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3.备考期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4.公考之路虽漫长,但只要坚定信念,终会迎来曙光。
35.备考过程中,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6.成功属于那些勇于追求梦想的人。
37.公务员的职责是服务人民,要时刻保持对人民的热爱和关心。
38.只有深入了解考试大纲,才能更好地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39.在公考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40.备考期间,要注重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
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

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你是不是在为考公务员做准备呢?公务员考试需要掌握哪些常用的?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希望能帮到你。
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1、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陀思妥耶夫斯基2、切忌浮夸铺张。
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斯泰3、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5、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感遇诗》6、创造力是人类最变通的工具,创造机会和创造性问题比比皆是,关键是我们能否学会使用这一工具,能否发现这机会和问题。
7、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鲁迅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9、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10、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
——贝弗里奇11、天下为公。
——孙中山12、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13、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
——塞万提斯1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1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1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17、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葛洪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公务员考试必备名言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2、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
——别林斯基3、创造力是可以传递的。
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学完一轮创造课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几乎成倍增长。
4、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柏格森5、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
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安徒生6、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公务员考试可用名言警句

关于公平正义的名言警句1、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淮南子·修务训》2、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史记·太史公自序》4、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刘向《说苑·正理》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6、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傅玄《傅子·通志》7、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
——包拯《论星变》8、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9、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石成金《传家宝·绅瑜》10、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老残游记》11、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
——清·何启12、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
——清·何启13、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宋·释惟白14、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吕氏春秋15、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
——汉·韩婴16、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17、持心如衡,以理为平。
——明·刘基18、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宋·司马光19、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
——三国志20、公正是施政的目的。
——丹·笛福21、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
——兰多22、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
——西塞罗23、做事公正一小时,胜过祈祷五昼夜。
——阿拉伯24、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
——柏拉图25、力量来自公正。
——林肯26、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
——亚里士多德27、高于道德的东西必须基于公正,包含公正,并通过公正的途径去获取。
——享·乔治28、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
——孟德斯鸠29、在政府事务中,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
公务员面试常用名言警句

公务员面试常用名言警句公务员面试常用名言警句导读:不知道大家是否积累了适合公务员面试的名言警句呢,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公务员面试常用名言警句,请欣赏吧!1.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宋·谢枋得)2.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3. 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毛泽东4.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5. 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颜渊篇》6.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7. 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周恩来)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9. 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
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刘义庆(南朝文学家)10. 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
——伯顿11. 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吴玉章12. 秉公执法威自显。
(当代)13. 莫三人而迷。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14.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司马迁15.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16.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王若飞17.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温家宝18. 当你背叛别人时,你也背叛了自己。
——辛格19. 世界上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
——林肯20.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21.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檗禅师《上堂开示颂》22.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23. 做人德为本做官清为上24.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
权不在大,为公则灵。
——杨业功《公仆铭》25.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唐代诗人)26.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章炳麟27. 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
公务员面试素材之名言警句

公务员面试素材之名言警句导语:希望广大考生能拓展思路,积极增加自身积累,争取在公务员面试中一举成“公”!一、民生篇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4.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刘向《说苑·政理》5.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王充《论衡》6.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老子·第四十九章》7.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晏子春秋·内篇问下》8.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史记·殷本纪》9.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子路10.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万斯大《周官辨非》二、诚信篇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3.诚信为人之本。
——鲁迅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子》5.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晁说之6.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8.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朱熹9.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三、创新篇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2.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郭沫若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4.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江泽民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摘抄大全1.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哪些使用频率高一、治国1、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2、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构:架屋。
简:通“柬”,选择。
佐:辅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论》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4、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
逸:安心。
使:经常忙碌。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5、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
其言切至。
”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
备:事先有准备。
——《左传?襄公十一年》7、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wéi:做,防止。
未有:没有发生之时。
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8、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9、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浚:开浚,疏通。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10、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召远:招徕远方的人。
修:整治。
近:指国内。
闭:堵塞。
——《管子?版法》二、治民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惟:惟独,只有。
邦:国。
本:根本。
——《尚书?五子之歌》2、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夫:发语词,无实义。
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
合而听之:全面听取。
圣:无所不通。
——《管子?君臣上》3、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为wéi:治理。
正:使正当。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4、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5、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兴行:重德行。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6、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
卒cù:同“猝”,突然。
公务员面试题名言警句预览(精选3篇)

公务员面试题名言警句预览(精选3篇)公务员面试题名言警句预览(精选篇1)1、世上黄金贵,清廉价更高。
2、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3、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4、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5、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
6、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7、清白做人,才能轻松做人;清白做官,才能轻松做官。
8、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9、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
10、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剑。
11、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12、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13、奢欲贪俭生廉。
14、放私欲、财欲、损国害己抓党纪、政纪严惩腐败。
15、一心为公是政理,贪权谋私有祸根。
16、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17、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18、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19、廉洁,公务员的护身符。
20、秉公执法,维护法律尊严,浩然正气,展示红盾风采。
21、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22、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23、心中常念人民苦,身边牢筑防腐墙。
24、廉洁自守能提升生命价值,放纵私欲是自毁锦绣人生。
25、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公务员面试题名言警句预览(精选篇2)1、地位观:人并非为了地位做事,而是做了事才有地位。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3、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泰戈尔4、才能:能力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5、为官: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做人重在以诚,说话重在以信,办事重在以实。
6、知识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7、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8、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
——埃德蒙·伯克9、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0、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战国策》11、廉洁: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考必备-----名言警句
治国篇
1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
简:通“柬”,选择。
佐:辅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论》
2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3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4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
逸:安心。
使:经常忙碌。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5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
其言切至。
”
安危篇
1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
备:事先有准备。
○《左传·襄公十一年》
2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
未有:没有发生之时。
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3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4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5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
修:整治。
近:指国内。
闭:堵塞。
○《管子·版法》
人民篇
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
邦:国。
本:根本。
○《尚书·五子之歌》
2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
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
合而听之:全面
听取。
圣:无所不通。
○《管子·君臣上》
3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
正:使正当。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4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5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6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
卒cù:同“猝”,突然。
顺:顺其意。
逆:背其意。
○《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7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8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
信:建立威信。
任:信服。
○宋·苏辙《新论下》
9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10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
11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
患:患难。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12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
○明·黄宗羲《原君》
群众篇
1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
举:举动,行动。
即:就。
○《文子·下德》
2 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数人。
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
政 治 篇
1 政贵有恒
恒:长久不变。
○《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
2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弗:不。
为wéi:做。
○《尹文子》卷上
3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居:平时。
发:发动。
果敢:坚决勇敢。
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
○宋·苏辙《新论中》
4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益:增益,扩大。
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
及:及到。
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宋史·薛极传》
5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弊:弊端。
绝:绝迹。
风:风气。
○宋·周敦颐《拙赋》
6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先民:古代贤人。
询:询问,请教。
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诗经·大雅·板》
7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夫:一般人。
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
士:有识见的人。
谔è谔:直言争论。
○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8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宇:屋檐。
失:失误。
草野:指民间。
经:儒家经典。
诸子:诸子百家。
○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9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如果。
法:取法。
周:合。
循:遵循。
○《淮南子·氾论训》
10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治:治理,掌握。
不若:不如。
时:时机,时势。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
意 志 篇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天体运行,自然界运动变化。
○《周易·乾》
2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骐骥:骏马。
驽nú马:劣马。
十驾:十天的行程。
一天所行为一驾。
功在不舍:功效就在于行动不停。
○《荀子·功学》
3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隋·王通《文中子·周公篇》
4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反听:犹言“自察”。
内视:犹言“反省”。
自胜:谦虚克己。
○《史记·商君列传》
5 明莫大乎自见,聪莫大乎自闻,睿莫大乎自虑
莫:没有。
大乎:比……更大。
睿ruì:明智,智慧。
○汉·徐幹《中论·修木》
6 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
发:射箭。
蹞kuǐ步:同“跬步”,半步。
蹞步不至:还差半步没有到达。
御:赶车。
○《荀子·劝学》
7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意谓走了九十里,还只相当于百里路的一半。
○《战国策·秦策五》引古语
法 律 篇
1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奉:尊崇。
○《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
2 人胜法,则法为虚器;法胜人,则人为备位;人与法并行而不相胜,则天下安
虚器:没有用处的器物。
备位:不重要的位置。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