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270_(内部资料)广联达11G钢筋新平法规范及软件功能交底
11G钢筋平法知识概述

4.9 框支梁端部锚固
框支梁上部钢筋伸至对边柱纵筋内侧且≥0.4Labe后向下弯折, 第一排自梁底向下伸入柱≥Lae,其他排钢筋自梁面向下弯折 15d。
框支梁下部钢筋伸至梁上部钢筋弯钩段内侧且≥0.4Labe后向上 弯折15d。
框支梁侧面纵筋直锚应满足≥Lae且≥0.5hc+5d,直锚不足时应伸 至梁纵筋弯钩内侧弯折,平直段长度≥0.4Labe,弯折段长度 ≥15d。
3.11 连梁端部锚固
墙梁锚固直锚需满足≥Lae 且≥600,弯锚时应弯折15d, 连梁在端支座处满足直锚 后可不进行弯折。 顶层锚固区应设置加密箍 筋,间距为150。
四、框架梁平法要点概述
4.1 配筋信息标注
4.2 框架梁钢筋锚固
梁端上部钢筋满足≥Lae且≥0.5hc+5d时可以进行直锚。 不能满足时,应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且≥0.4Labe后向下弯 折15d。 梁端下部钢筋满足≥Lae且≥0.5hc+5d时可以进行直锚。 不能满足时,应伸至上部纵筋内侧且≥0.4Labe后向上弯折 15d。 梁底部钢筋中间跨在支座处满足≥Lae且≥0.5hc+5d时可以 进行固部位位置上方非连接区域箍筋加密高度为13柱净高?其他位置箍筋加密位置为16柱净高柱长边宽500等三个值中取大值?核心区属非连接区箍筋应加密?纵筋搭接时搭接区域箍筋应加密?柱净高与柱截面长边尺寸的比值4时箍筋锚固上下层柱纵筋直径或根数不同时?上层柱比下层柱多出的钢筋自梁板面锚入下层柱12lae
7.6 梁板式筏板基础变截面时配筋构造
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变截面时,纵筋能直锚时应满足≥La。 上部钢筋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弯折≥15d,当直段长度≥La可 不进行弯折。 下部钢筋弯折应自支座处板最高底标高位置向上弯折≥La。
广联达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经验总结)资料

广联达操作规范及流程(2012版)目录1 总括 (2)2 工程设置 (3)3 钢筋构件绘制 (5)3.1 轴网 (5)3.2基础 (5)3.3柱 (5)3.4砼墙 (6)3.5梁 (7)3.6板 (8)3.7砌体墙 (9)3.8档水、压顶 (9)3.9 单构件 (9)3.10 检查 (9)4图形装饰绘制 (10)5 工程量的输出与归档 (13)6 软件中常用快捷键 (14)7 操作中常见问题解答 (16)1 总括1.1 软件使用整体流程1.2 针对不同的结构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绘制顺序,对不同结构类型,推荐的绘制流程如下:剪力墙结构:剪力墙→门窗洞→暗柱/端柱→暗梁/连梁;框架结构:柱→梁→板;框剪结构:柱→剪力墙板块→梁→板→砌体墙板块;砖混结构:砖墙→门窗洞→构造柱→圈梁。
1.3 根据结构的不同部位,推荐使用的绘制流程为:首层→地上→地下→基础。
2 工程设置2.1 工程名称栏中“计算规则”必须先根据设计图说明明确03G还是11G,因目前广联达建图后11G与03G之间不能互相切换,故第一步应准确设置。
2.2 “汇总方式”中应设置为“按外皮计算钢筋长度”,需清楚清单计算规则为按图示尺寸计算,设计图中图示了构件的几何尺寸和保护层厚度,而保护层的定义为受力主筋外皮到构件边的尺寸,故应按外皮计算钢筋长度。
2.3 工程信息栏中显示为蓝色字体的信息必须按设计图准确设置。
2.4 比重设置栏中应将直径为6的钢筋重量调整为直径6.5的钢筋重量即0.2604881kg/m。
2.5 计算设置中常需调整软件默认设置的项如下:2.6 计算设置中需注意的问题:2.6.1 钢筋根数的计算应按默认设置为“向上取整加1”而不应为“四舍五入加1”,因为必须保证不大于设计间距(设计给出的是最大间距值)。
2.6.2 梁下部纵筋及侧面通长筋应按默认设置为“遇支座连续通过”不应调整为“遇支座断开”,应遵循能通侧通的原则,钢筋在支座处搭接锚固对支座是削弱的,接头越少对结构的破坏就越小。
平法梁应用培训广联达内部培训资料.pptx

护层”不小于0.4La
跨中位置架立钢筋
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 150mm。
架立筋的长度为lnn-2*ln/3+2*150
框架梁中间支座负筋构造
此处的上部第一排负筋伸入跨中的长度为ln/3,第二排负筋伸入 跨中的长度为ln/4,ln的取值为该支座左右两侧的最大跨的净跨长 度。
抗震中间支座下部纵筋构造
下部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为max(laE,0.5hc+5d)
非抗震中间支座下部纵筋构造
非抗震KL梁在中间支座处的节点构造分为直锚(如上图左03G101-1第56页)和弯锚 (如上图右03G101-1第56页)两种情况。
箍筋长度=
2*(H-2*25+B-2*25)+ (11.9*2+8)d
根数计算=2*【(加密 区长度-50)/加密间 距+1】+(非加密区 长度/非加密间距-1)
分析8*D的来历
分析加密区长度的取值与抗震等级的关系
p62
p63
抗震中间层KL纵向钢筋构造
(一~四级抗震)
1、上部通长筋长度=L净+2锚固
原位标注的规定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 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 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 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原位标注的纵筋信息中包含集中标注的 通长筋信息;
当同排纵筋有多种直径时,用“+”号连 接
当纵筋多余一排时,用“/”将各排隔开;
梁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钢筋标注
广联达钢筋软件交底要点

8B22+6B20。
、顶标高(m):默认为当前楼层的结构顶标高。
、马凳筋在现浇板属性中定义和设置。
、跨板受力筋是指图纸上标注的板上部通长并且伸出板外的受力钢筋。
、分布钢筋在计算设置里头做。
、非单边标注含支座宽:可选择是或否。
含义为左、右标注尺寸的数值是否包含支座的尺寸。
、使用“自动生成板”的功能,可以快速按梁或墙生成最小板块。
如剪力墙的水平筋为一排钢筋直径为12,间距200,其输入格式为:(1)B12@200;
如剪力墙的水平筋为两排钢筋直径为12,间距200,其输入格式为:(2)B12@200;
当剪力墙为两排或以上,而钢筋直径又不同时,软件如何判断所输入的钢筋为哪一侧?
、定义同框架柱子
、绘制时使用“自适应布置柱”和“按墙位置绘制柱子”。
、直接输入
、平法输入
、参书图输入:积水坑、楼梯等零星构件可以用此方法输入钢筋信息并计算结果。
钢筋信息中A表示一级钢、B表示二级钢、C表示三级钢、D表示新三级钢、L表示
该页面主要对钢筋的计算规则进行修改,默认值全部按所选规则的规范设定。
注意:不推荐初学者修改计算设置中的信息,除非您很清楚修改后对钢筋计算有何影响。
定尺长度默认为10000mm一个搭接,需要根据实际进行修改。
如“8000mm”。
1#筋。
最新广联达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经验总结)汇总

广联达操作规范及流程(2012版)目录1 总括 (2)2 工程设置 (3)3 钢筋构件绘制 (5)3.1 轴网 (5)3.2基础 (5)3.3柱 (5)3.4砼墙 (6)3.5梁 (7)3.6板 (8)3.7砌体墙 (9)3.8档水、压顶 (9)3.9 单构件 (9)3.10 检查 (9)4图形装饰绘制 (10)5 工程量的输出与归档 (13)6 软件中常用快捷键 (14)7 操作中常见问题解答 (16)1 总括1.1 软件使用整体流程1.2 针对不同的结构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绘制顺序,对不同结构类型,推荐的绘制流程如下:剪力墙结构:剪力墙→门窗洞→暗柱/端柱→暗梁/连梁;框架结构:柱→梁→板;框剪结构:柱→剪力墙板块→梁→板→砌体墙板块;砖混结构:砖墙→门窗洞→构造柱→圈梁。
1.3 根据结构的不同部位,推荐使用的绘制流程为:首层→地上→地下→基础。
2 工程设置2.1 工程名称栏中“计算规则”必须先根据设计图说明明确03G还是11G,因目前广联达建图后11G与03G之间不能互相切换,故第一步应准确设置。
2.2 “汇总方式”中应设置为“按外皮计算钢筋长度”,需清楚清单计算规则为按图示尺寸计算,设计图中图示了构件的几何尺寸和保护层厚度,而保护层的定义为受力主筋外皮到构件边的尺寸,故应按外皮计算钢筋长度。
2.3 工程信息栏中显示为蓝色字体的信息必须按设计图准确设置。
2.4 比重设置栏中应将直径为6的钢筋重量调整为直径6.5的钢筋重量即0.2604881kg/m。
2.5 计算设置中常需调整软件默认设置的项如下:2.6 计算设置中需注意的问题:2.6.1 钢筋根数的计算应按默认设置为“向上取整加1”而不应为“四舍五入加1”,因为必须保证不大于设计间距(设计给出的是最大间距值)。
2.6.2 梁下部纵筋及侧面通长筋应按默认设置为“遇支座连续通过”不应调整为“遇支座断开”,应遵循能通侧通的原则,钢筋在支座处搭接锚固对支座是削弱的,接头越少对结构的破坏就越小。
word版新平法(11G)十八问答案

新平法十八问1.原有规范钢筋种类有四种,新规范已经变为八种,您知道是哪八种吗?答案:HPB300,HRB335,HRBF335,HRB400,HRBF400,RRB400,HRB500,HRBF500。
2.新规范里保护层的变化,将对钢筋计算产生多大影响?答案:新规范中保护层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1、环境类别将三类环境分为三a和三b;2、按照平面构件和杆状构件两类确定保护层厚度;3、新规范不列入砼强度等级,表中数值用于大于25的情况,小于等于25时增加5mm;4、新的混凝土保护层是从最外层钢筋(包含箍筋、构造筋、分布钢筋等)的外缘算起。
保护层的以上变化对钢筋的计算产生的影响有1、单根箍筋的长度变小2、多肢箍计算公式变复杂3、对柱子、梁等构件的箍筋计算影响很大b、Labe、La、LaE、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Lab代表基本锚固长度,Labe抗震基本锚固长度,La基本锚固长度,Lae抗震锚固长度。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La=Lab*ζa;Lae=La*ζae。
4.新平法中弯钩和机械锚固共有几种形式?机械锚固都在哪些构件中应用?如何计算并统计工程量?答案:新平法中弯钩和机械锚固共有六种形式;机械锚固都用在柱子或粱等构件中应用;需要计算过钢筋的长度和锚固接头的个数。
5.在新平法中,柱插筋弯折长度不再判断a值,该如何取值?答案:在新平法中,柱插筋弯折长度不再判断a值,其计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当基础的厚度Hj>Lae时,柱插筋弯折长度为max(6d,150);第二种情况:当基础的厚度Hj≤Lae时,柱插筋的弯折长度为15d。
6.新平法中的嵌固部位如何来确定?对柱子纵筋及箍筋计算有何影响?答案:新平法中的嵌固部位分两方面来考虑:第一方面:无地下室的时候,嵌固部位在基础的顶面;第二方面:有地下室的时候,嵌固在地下室顶面(首层地面),基础顶面是否嵌固需要由设计者表明。
对柱子纵筋的箍筋计算的影响主要有。
11G平法图集及广联达GGJ2013的学习技巧

今天我来谈谈学习平法的感受及学习技巧。
很多自学平法图集的人在学习平法的时候,抱怨平法图集太多,构件锚固搭接格式千奇百怪,节点繁多,投入了很多精力,一页一页的看,自以为自己下了很多功夫(在大学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的,可是到头来还是记不住,也不得要领)。
我觉得这是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因为没有掌握系统的学习、整理方法。
今天就给大家一点学习平法图集的提示,虽然我也是在学习阶段,但我相信不会太久我就可以掌握它。
文字大段大段的,大家抗住读完。
下面就随便举个例子:我们要学习框架柱的构造。
那么我的步骤就是:(1)看图集目录。
看目录的目的就是要掌握这本图集的框架是怎样的,然后掌握你需要计算的目标构件的框架。
比如框架柱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制图规则P8到P12,第二部分讲的是标准构造详图P57-P66,其实每个构件都是讲先讲制图规则,这也是你想读懂结施图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掌握注写方式不同,掌握标注方式的不同,掌握每一个字母代号的含义等。
(2)对照多本图集(主要就是那八本,如果不知道哪八本的最好赶紧去把资料搞齐全)把框架柱的钢筋骨架进行系统的梳理,这一步尤为重要。
梳理的结果主要是知道的东西要清楚,柱子有哪些钢筋(纵筋+箍筋),纵筋在不同层(基础层,中间层,顶层或者其他情况),然后看各个楼层的钢筋构造,比如:1.基础层的构造有基础插筋;2. 中间层的情况就可以打字分为三种情况,包括截面无变化的情况,截面变化的情况,变钢筋的情况;3.那顶层呢,边柱和角柱的情况;4. 其他有哪些情况呢:墙上柱和梁上柱的情况;5.然后是箍筋,箍筋主要分清楚加密区和非加密区,还要注意节点区。
第二步就是做到这样,是不是框架就有了,是不是记忆就深刻忘不了呢。
基础柱墙梁板你都按这种思路,分层分构件分钢筋类型分页码分节点(就总结成五分法)去学习,别一页一页往后翻,这样是不是效果更好。
(3)对照每一种构造情况,找到它所属的页码。
这个主要也是帮助你记忆的。
因为我希望我做了几个工程过后,我的一项基本素质就必须得建立起来。
广联达钢筋抽样以及平法计算规则的一些知识点

检查图纸数量是否正确,确定数量正确开始分析图纸。
分析建筑图,以立面(1轴开始为南立面,反之为北立面;A轴开始为东立面,反之为西立面)→剖面→平面→节点的顺序,不懂的构件标记,作图时解决。
一、新建工程1、工程名称注意计算规则,一经确定,无法修改,因此要看图纸要求的图集,如图纸没有明确标明的,可以咨询有关人士。
汇总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按外皮计算长度会长,中心线计算会短(自行考虑)。
2、工程信息设防烈度手动无法输入,只能选择。
檐高的高度确定为:从室外地坪开始,到结构板的顶标高,不能包含屋面做法。
其中,超出屋面结构板部分的电梯间、亭台楼阁等不计入檐高。
阶梯式建筑物(有高低不平的屋面结构板)按高层建筑的结构板顶标高计算檐高。
(只适用于平屋面)。
抗震等级一般在结构图,假如图纸没有给定抗震等级,可以只修改设防烈度以及檐高,按软件默认的抗震等级即可。
3、比重设置A6钢筋的比重改为0.26,即A6.5的钢筋比重,因为现场用的A6的钢筋直径为6.5.4、新建楼层首层底标高需要注意,不是室外地坪标高,也不是建筑标高,结构标高需要扣除建筑地面做法厚度。
建筑地面做法厚度可以在建筑总说明中找,没有的话,去结构图中找到柱表(剪力墙结构一样)。
各楼层高度柱表中均有表示。
地下楼层点基础层,点添加楼层。
其中有一列为板厚,这个影响的是绘图过程中,新建板构件时软件默认的板厚,可不调整。
基础层的层高可以根据绘图的简易程度确定,不影响最后的工程量。
楼层默认钢筋设置,抗震等级一般不用改(筏板基础除外,因为一般甲方会把筏板基础改成非抗震的计算),主要更改砼标号以及保护层厚度,在结构总说明中会给出相关信息。
剪力墙包含墙身、柱(暗柱、端柱)。
梁(连梁、暗梁、边框梁),因此墙柱、墙梁的保护层以及砼标号同剪力墙。
另外,楼梯的保护层以及砼标号无法在这里设置,要在单构件中单独修改保护层以及锚固设置。
二、工程绘制以先地上,后地下,先主体,后二次的顺序依次绘制,计算设置最后统一修改,对量时,一般会先对没有更改过计算设置的工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d
端部有暗柱水平筋做法
11系新平法
bw
端部有暗柱水平筋构造
计算影响:
水平筋端部弯 折值修改为10d, 相同的构造钢筋 量相对会变少
钢筋锚固
案例2 手工计算本案例的抗震锚固长度
• HRB335 普通钢筋抗震等级为2级 直径25,C30 时 其抗震锚固长度是多少?(新旧对比)
软件处理
单元二 通用部分
• 1、钢筋类型变化 • 2、保护层变化 • 3、锚固计算 • 4、机械锚固
弯钩不机械锚固
a 末端带90°弯钩
b 末端带135°弯钩
嵌固部位的判断
嵌固
1、无地下室:嵌固都在基础 顶面 2、有地下室:嵌固在地下 室顶面(首层地面),基 础顶面是否嵌固需要由设 计者注明
Hn/3
≥Hn/6 ≥Hc ≥500
基础顶面 嵌固部位
≥Hn/3
基础顶面
软件处理
1、当选择是:柱纵筋及箍筋加密区长度 Hn/3; 2、当选择否:柱纵筋及箍筋加密区长度 max(Hn/6,hc(D),500)
11系新平法 max(6d,150)
插筋 箍筋
a
丌少于 两根
hj ≤ LaE(La)
保护层厚度 >5d
15d
丌少于两根
保护层厚度 ≤5d
加密
柱基础插筋构造变化的影响
弯折长度记忆简单 Lae判断复杂 需要考虑插筋保护层 基础无外伸时,边角柱箍筋根数增多
软件处理
单元三 柱
• 1、柱基础插筋构造 • 2、嵌固部位(柱根)判断 • 3、中间层变截面 • 4、顶部构造解析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四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三
11系新平法
柱基础插筋构造-箍筋
柱插筋保护层厚>5d 柱插筋保护层厚封闭 箍筋(非复合箍)
间距≤ 10d且≤100mm
间距≤500,且丌 少于两道矩形封闭 箍筋(非复合箍)
间距≤ 10d且≤100mm
Max(6d,150) Max(6d,150)
新平法的背景
新平法应用手册 P P2
单元一
背景解析
• 1、编制背景 • 2、发布时间 • 3、适用范围 • 4、主要变化
11系新平法的适用范围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 11G101-1 剪力墙、梁、板)》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11G101-2 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 楼梯)》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11G101-3 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 基础、筏型基础及桩基承台)》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一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三 hj>LaE(la) hj>LaE(la)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三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四 hj≤LaE(la) hj≤LaE(la)
11系新平法
100 100
100 100
15d 15d
柱基础插筋构造变化的影响
计算
条件 hj>LaE(La)
04G101 -3
单元三 柱
• 1、柱基础插筋构造 • 2、嵌固部位(柱根)判断 • 3、中间层变截面 • 4、顶部构造解析
柱变截面——变截面一侧有梁构造
12d
200 1.5LaE
C
楼面
1.2LaE
03G101-1
11系新平法
弯折=c+200-保护层 插筋=1.5LaE
弯折=12d 插筋=1.2LaE
柱变截面——变截面一侧无梁构造(新增)
La=ζa*Lab LaE=ζaE*La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
锚固长度La、LaE变化的影响
11系新平法
1、需要自己计算锚固长度La、LaE La=ζa*Lab=1.10*29d=32d 2、节点计算时:Lab、La、LabE、 LaE 反复判断 LaE=ζaE*La=1.15*32d=37d
GB50010-2010
保护层的变化二
GB50010-2002 从纵向受力钢筋的外缘算起
GB50010-2010 从最外层钢筋(包含箍筋、 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算起
练习
原规范: 2*(B-2*bhc+H-2*bhc) + 2*Lw+8d =2*(500-2*30+600-2*30) +2*11.9*10+8*10=2278mm
12d
第一层钢筋伸至柱内边向下弯折8d 第二层钢筋伸至柱内边
用于B或C节点未伸入梁内 的柱外侧钢筋锚固
D
8d
11系新平法
顶部中柱构造
(当直锚长度≤LaE,且顶层为现浇板, 其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
B
(当直锚长度≥LaE时)
C
03G101-1 p38
顶部中柱构造
12d
且伸 至 柱 顶 ≥0.5LabE
新规范的背景
新平法应用手册 P1
单元一
背景解析
• 1、编制背景 • 2、发布时间 • 3、适用范围 • 4、主要变化
新规范的背景
新平法应用手册 P2
新规范的背景
新平法应用手册 P2
新规范的背景
新平法应用手册 P P2
新图集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03G101-1 06G101-6 同时废止 03G101-2 04G101-4 08G101-5 04G101-3
梁截面:500*600mm 箍筋: 10@200 保护层:30mm
新规范: 2*(B-2*bhc+H-2*bhc)+ 2*L w =2*(500-2*30+600-2*30) +2*11.9*10=2198mm
注
1、单根箍筋长度变小 2、多肢箍计算公式变复杂 3、对柱、梁等构件的箍筋计算影响徆大
软件处理
c 末端一侧贴焊锚筋
d 末端两侧贴焊锚筋
e 末端与钢板穿孔塞焊
f 末端带螺栓锚头
注:新增3种构造
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影响
增加人工成本、延长工期 锚头单独统计
节省钢筋
通用部分总结
1、新平法在钢筋种类、保护层、锚固长度、锚固形式等核心 环节改动很大,数据记忆量大,进一步增加了钢筋计算的难度;
2、Lab、LabE、La、LaE多种锚固参数,相互换算,繁琐复 杂,应用很丌方便; 3、全新的保护层计算方式,改变传统计算方法,幵且保护层 统一以混凝土标号大于C25为基准编制的,当标号丌大于C25 时,厚度增加5mm,计算时需特别注意; 4、推行机械锚固,无疑又增大了钢筋计算的工作量;
1、适当提高安全水平与抗御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生 4、加强与相关标准的协调、衔接,方便应用; 命、财产的安全; 5、反映近年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促进建筑技术収展 2、强调了结构的耐久性,克服短期行为,落实可持续 以及产业化进程; 収展的基本国策; 6、参考相关标准的规定,协调、促进各行业规范的统 3、材料的高强-高性能化,提高利用效率,落实节能、 一;逐步与国际接轨 减排、环保;
HPB23 普通 5 钢筋 普通 HRB33 钢筋 5 涂层 钢筋 HRB40 普通 0 钢筋 RRB40 环氧 0 树脂
三级 钢
例如:4
25
GB50010-2002 GB50010-2010
软件处理
软件代号
种类 热轧光囿钢筋
普通热轧带肋钢筋 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 普通热轧带肋钢筋 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 余热处理带肋钢筋 普通热轧带肋钢筋 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
>=0.5LaE 12d>=15 0 >=0.6LaE 10d>=15 0
>=0.7LaE 8d>=150 >=0.8LaE 6d>=150
04G101-3 p32
柱基础插筋构造-弯折长度
hj≤LaE(la) hj>LaE(la)
Max(6d,150) 15d
15d Max(6d,150)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一 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二
A
B BF C CF D E EF
单元二 通用部分
• 1、钢筋类型变化 • 2、保护层变化 • 3、锚固计算 • 4、机械锚固
保护层的变化一
主要变化:
1、按照平面构件和 杆状构件分两类确定 保护层厚度
GB50010-2002
2、新规范不列入强 度等级,表中数值用 于>25的情况,≦25 时增加5mm
广联达新版钢筋交底及新 平法应用培训课程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分公司 2012年2月
广联达应用讲师
课程安排
背景解析
通用部分
柱
剪力墙
梁
板
背 部分解析 景
单元一
背景解析
• 1、编制背景 • 2、发布时间 • 3、适用范围 • 4、主要变化
6、只对规范负责而不对工程负责,快
老规范的问题(GB50011-2001、GB50010-2002、JGJ3-2002)
柱 变更解析 子
单元三 柱
• 1、柱基础插筋构造 • 2、嵌固部位(柱根)判断 • 3、中间层变截面 • 4、顶部构造解析
柱基础插筋构造
在新平法中, 柱插筋弯折长度丌再判断 a值, 该如何取值?
柱基础插筋构造
基础柱插筋a值判断 竖直段长度=基础厚度-bhc
竖直段长 度(mm)
弯折长度 a(mm)
疑
速设计急功近力,水平不高,质量存 7、规范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垃圾丏利 及广告性标准对科技创新及规范应用 的影响 8、材料强度偏低,结构截面及自重偏 大,配筋过多的局面亟待改变 9、多轴应力的约束混凝土潜力开収、 配箍形式及钢筋连接、锚固改进及应 用滞后